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3高考政治大一輪模塊知識體系及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復習學案(新課標人教版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3高考政治大一輪模塊知識體系及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復習學案(新課標人教版必修1)

資源簡介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創新題)2012年3月,某拆遷安置小區8棟剛封頂的樓房因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被全部拆除。初步調查顯示,施工使用的新材料煤礦石磚不合格是造成樓房質量問題的重要原因。這些煤礦石磚(  )
A.是商品,具有部分使用價值和價值
B.不具有應有的使用價值,不是商品
C.是勞動產品,并用于交換,是商品
D.是不是商品關鍵是要看能否賣出去
解析: 本題考查了商品的含義和基本屬性。成為商品的條件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或者是具備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物品。不合格的煤礦石磚不具有商品應有的使用價值,故不是商品。
答案: B
2.2011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和商務部分別發布《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管理辦法》和《關于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允許境外投資者以合法獲得的境外人民幣依法來華開展直接投資活動。允許境外投資者跨境人民幣來華投資(  )
①有利于進一步吸引外資,促進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 ②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③可以更好地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④說明人民幣已經取得了國際貨幣地位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人民幣的認識。④不符合實際,不選;“允許境外投資者以合法獲得的境外人民幣依法來華開展直接投資活動”表明②③符合題意,入選;①中的“國際資本市場”在材料中沒有體現,不選。故選A。
答案: A
3.(2012·大連一模)某國2011年貨幣流通次數為5次,假如2012年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該國待售商品總量增加10%,商品價格水平下降4%,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增加32%。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條件下,該國2012年的貨幣流通次數應為(  )
A.6次       B.5次
C.4次 D.3次
解析: 依據貨幣流通規律,貨幣流通次數=(待售商品的價格×待售商品的數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依據題中條件可知,2012年的貨幣流通次數為(1.1×2011年待售商品的價格×0.96×2011年待售商品的數量)/1.32×2011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0.8×2011年貨幣流通次數=0.8×5=4(次),答案為C。
答案: C
4.(創新題)假如某地只有10個銅板和10個梨子,且1個梨子=1個銅板。后該地發行10元紙幣代替10個銅板,則1元紙幣=1個銅板,這時1個梨子的價格就是1元。如果該地發行20元紙幣的話,則2元紙幣=1個銅板,這時1個梨子的價格也就變成了2元。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獲得的正確認識是(  )
①控制紙幣發行量可穩定物價 ②發行紙幣可以增加社會財富 ③紙幣發行量與其購買力成正比 ④紙幣實際上是一種價值符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從題中材料可以看出,紙幣僅僅是代替金屬貨幣來衡量商品的價格,實際上它是一種價值符號;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價格與紙幣發行量成正比,控制紙幣發行量有利于穩定物價,故選①④組合。發行紙幣不能增加社會財富;紙幣發行量過大會引起紙幣貶值,購買力下降,故②③表述錯誤。
答案: C
5.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中國人民銀行破例特批發行第四套90張雙喜大全套鈔王。每套鈔王都是從國庫8億人民幣中精心挑選出來的。這套紀念鈔(  )
①可直接用于購買商品 ②面值是由國家規定的 ③是法定貨幣,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④只具有貯藏手段職能而不具有流通手段職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紀念鈔屬于紙幣,其面值由國家規定,可直接用于購買商品,故①②正確。③④錯誤,紀念鈔具有貨幣的部分職能,可以流通但不可以貯藏,其本質是價值符號。應選A。
答案: A
通貨膨脹直接原因是紙幣發行量過多導致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不平衡,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據此回答6~7題。
6.自從貨幣產生以后,貨幣的形式不斷發展變化。在貨幣的各種形式中,更容易發生通貨膨脹的是(  )
A.鑄幣 B.商品貨幣
C.紙幣 D.黃金
解析: 由于紙幣只是價值符號,本身沒有價值,其發行量要受到流通中實際所需貨幣量這一客觀規律制約,故更容易發生通貨膨脹。
答案: C
7.防止CPI的過快上升,最根本的措施是(  )
A.上調銀行利率,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 B.發展生產,增加社會總供給
C.大量印刷紙幣,擴大財政支出 D.增加出口,換取更多外匯
解析: 注意題干中的“最根本”三個字。
答案: B
8.(2012·濟寧三校聯考)我們在購買不同商品時都需要使用貨幣。這表明貨幣 (  )
A.是萬能的,有了貨幣就擁有了一切
B.有商品就必然有貨幣
C.可與一切商品相交換,就不再是商品了
D.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解析: 本題考查貨幣的含義和本質。貨幣能和其它一切物品相交換,是因為其本質是一般等價物。A夸大了貨幣的作用,B混淆了商品與貨幣的出現時間,C貨幣本身仍然是商品。
答案: D
9.請看下圖,在這一購物流程中(  )
A.貨幣執行了流通手段的職能 B.貨幣充當了計價單位的功能
C.貨幣執行了價值尺度的職能 D.貨幣執行了儲藏手段的功能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貨幣的職能。在購物過程中,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執行了流通手段的職能,答案為A。
答案: A
10.通過上題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
①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②紙幣發行量決定商品價格 ③國家不可以任意發行紙幣 ④紙幣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國家不可以任意發行紙幣,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故③④正確。表格沒涉及貨幣的本質問題,故①不符合題意,商品價格由價值決定,并受供求關系的影響,②排除。
答案: C
11.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水平)超過20%的有1年,10%~20%之間的有4年,5%~10%的有6年,0~5%之間的有16年,物價出現下降的年份有4年。也就是說,我國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是處在溫和通貨膨脹(CPI小于5%)時期,而超過5%的時期也總共有11年的時間,占到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比重。導致我國發生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實際需要量 ②社會總供給少于社會總需求 ③紙幣購買力下降導致紙幣貶值 ④生產商品耗費的成本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③是通脹的表現。④會導致價格上漲,但不是通貨膨脹發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 A
12.2011年我國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是穩定物價。之所以要穩定物價、防范通脹,是因為物價過快上漲 (  )
A.通常伴隨著經濟衰退出現
B.會影響人們生活和經濟秩序
C.會直接阻礙商品流通
D.會使商品生產者獲利增加
解析: A、C是通貨緊縮的表現。D不是通脹的危害,因而不是防范通脹的原因。
答案: B
13.刷卡購物、刷卡交費、刷卡提現、透支現金……信用卡的方便快捷讓越來越多人嘗到了現代科技的“甜頭”。然而,在信用卡大量使用的同時,惡意透支、過期不歸還欠款等問題也日益突出。蘭州市民江某利用信用卡惡意透支1.8萬元,2011年5月27日,江某因信用卡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為了減少信用卡詐騙活動,作為信用卡的發行者的銀行應 (  )
A.嚴格審查信用卡申領者的信用狀況
B.追究信用卡惡意透支者的刑事責任
C.樹立正確消費觀,反對超前消費
D.取消信用卡的貸款和消費功能
解析: 銀行信用卡的發放對象要求資信狀況良好,這樣才能減少銀行貸款風險。B、C不是銀行要做的。D屬于因噎廢食的做法。
答案: A
14.(2012·鎮江模擬)美聯儲決定,2011年6月底以前,通過購買6 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增加貨幣供給,以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復蘇。這一政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可能有(  )
①我國對美國的債權貶值,外匯資產縮水 ②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大,加劇國際投機資本涌入 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增大我國物價上漲壓力 ④我國出口美國商品的競爭力增強,外匯收入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通貨膨脹和外匯的有關知識,考查考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美聯儲增加貨幣供應量,會造成美元貶值,故人民幣對美元升值,①②符合題意;國際大宗商品貿易主要用美元結算,美元貶值會造成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故③符合題意;美元貶值不利于我國商品出口,故④不選。
答案: A
15.(2012·青島質檢)2011年7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53 6,再創匯改以來新高。人民幣持續升值對我國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影響表現在(  )
①有利于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場競爭力 ②有利于使我國外匯儲備增值 ③有利于促進外貿出口增長方式的轉變 ④可以減少居民赴美留學、旅游的費用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 人民幣升值,有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這會促使我國外貿企業轉變出口增長方式,故①錯誤,③正確;人民幣升值意味著美元貶值,這會使我國的外匯儲備縮水,故②不選;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同樣多的人民幣兌換的美元多了,所以,對我國居民出國旅游、留學有利,④符合條件。選C。
答案: C
二、非選擇題(兩小題,共40分)
16.2011年3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兩會后的記者招待會上在談到通貨膨脹問題時指出,通貨膨脹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來就很難再關進去。我們今年在政府宏觀調控的各項工作中,把抑制通貨膨脹擺在了第一位。
(1)如何理解“通貨膨脹像老虎”這一比喻?(8分)
(2)結合有關經濟生活的知識,談談國家應如何抑制通貨膨脹。(12分)
答案: (1)這一比喻主要說明了通貨膨脹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危害。通貨膨脹,是指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現象。嚴重的通貨膨脹會導致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對人民生活和經濟的正常發展會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會影響社會穩定。(8分)
(2)①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國家宏觀調控,抑制通貨膨脹需要政府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強價格調控和監管。②社會總供給小于總需求,是導致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根本原因。因此,抑制通貨膨脹最根本的是要大力發展生產,增加社會總供給,特別是要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產資料的生產和供應。③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的貨幣量,是導致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抑制通貨膨脹必須加強對貨幣發行的管理,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適度減少貨幣發行量。(12分)
17. 2011年5月27日,美國財政部發表報告承認,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人民幣對美元名義匯率升值達5.1%。但美國國會和政府并沒有放松對中國的施壓,依然要求中國人民幣以更快速度升值。對此中國政府多次強調,中國的匯率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保持人民幣幣值的基本穩定。
(1)中國為什么要保持人民幣幣值的基本穩定?(8分)
(2)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發展有利也有弊,請你各舉出至少1條人民幣升值的利和弊。(12分)
答案: (1)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有利于促進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和實現外貿收支平衡、穩定物價、增加就業、增加國民收入、增加國際儲備,對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8分)
(2)利:會降低進口成本,有利于擴大中國經濟發展所需的資源、技術裝備的進口;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出去,擴大對外投資規模;有利于促使我國企業更加重視自主創新和提高商品質量,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6分)
弊:導致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下降,部分出口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倒閉,從而減少就業,影響人民生活;會降低中國對國外投資者的吸引力。(6分)(共52張PPT)
高考主觀題,甚至選擇題注重對跨專題、跨章節知識的考查,強調對基礎知識的調動、整合與創新。因此,我們需要構建多樣化有利于解題的知識體系,在應考時才會快速提取、自如應對。對《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我們圍繞不同主體構建知識體系;對《文化生活》,我們圍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構建知識體系;對《生活與哲學》,我們圍繞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人生觀價值觀構建知識體系。
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一、貨幣的本質
1.商品的基本屬性
(1)商品的含義:商品是用于 的勞動產品。
(2)商品的基本屬性: 和 是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任何商品都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 。
【警示】 商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必須是勞動產品,不是勞動產品的就一定不是商品;②必須用于交換,不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不是商品,交換是商品的基本特征;③商品一定離不開流通領域,一旦進入消費領域就成為消費品,不再是商品。
交換
使用價值
價值
統一體
 (2010·福建高考)福州至廈門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動車)開通后,福州的張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動車還是汽車前往廈門”的討論中,張先生說,我會選擇動車,雖然它的價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時少。李先生說,我會選擇汽車,雖然它的速度沒有動車快,但價格低。由此可見(  )
A.商品價格的高低受供求關系影響
B.商品價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質量的優劣
C.人們選擇商品關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們選擇商品關注的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商品的基本屬性的理解。A與題干無關,故不選;B也與題干無關,故不選;C只看到一方面,即關注商品的使用價值,忽略了人們選擇商品還會關注商品的價值,故不選C;D全面表達了材料中所體現的“速度”和“價格”兩個方面,即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方面。故選D。
【答案】 D
2.貨幣的產生與本質
(1)貨幣的產生:貨幣是 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產生經歷了最初的物物交換, 的物物交換,以 為媒介的商品交換,一般等價物固定在金銀上,貨幣產生。
(2)貨幣的含義:從 中分離出來 地充當 的商品。
(3)貨幣的本質: 。
3.貨幣的職能
(1)貨幣的基本職能:貨幣從產生時起,就具有 和 兩種基本職能。貨幣的職能是貨幣 的體現。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只需要 的貨幣,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必須用 的貨幣。
(2)價格:通過一定數量的 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
(3)商品流通:以 為媒介的商品交換。
(4)貨幣的其他職能:隨著經濟的發展,貨幣又具有了 、
、 等職能。
(5)貨幣流通規律:在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價格總額成 比,同貨幣流通速度成 比。用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 。
商品交換
擴大
一般等價物
商品
固定
一般等價物
一般等價物
價值尺度
流通手段
本質
觀念上
現實
貨幣
貨幣
貯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貨幣


速度
(2009·浙江高考)從歷史發展的過程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一切商品都能承擔價值尺度職能
B.只有貨幣能承擔價值尺度職能
C.凡是勞動產品都能承擔價值尺度職能
D.僅僅金銀能承擔價值尺度職能
【解析】 貨幣之所以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是因為貨幣本身是商品,有價值,能衡量其他商品價值的大小。題目中“從歷史發展的過程看”隱含的信息是在沒有貨幣的時候即簡單的物物交換,擴大的物物交換,用什么來衡量商品的價值,就是用其他商品自身的價值來衡量。所以排除B選項,C、D兩個選項本身錯誤,故排除。
【答案】 A
4.貨幣與財富
(1)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 的象征,但貨幣作為 的本質并沒有變化。
(2)正確對待金錢:對于金錢要取之 ,用之有益,用之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5.金屬貨幣與紙幣
(1)紙幣的含義: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 的符號。
(2)紙幣的發行量: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 為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引起 。
【警示】 (1)紙幣的本質是價值符號。紙幣本身沒有價值,不能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只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2)紙幣的面值(面額)≠紙幣的購買力。國家可以規定紙幣的面值,但不能決定紙幣的實際購買力,紙幣的實際購買力由市場形成。
財富
一般等價物
有道
有度
價值
貨幣量
物價上漲
6.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1)通貨膨脹:是指經濟運行中出現的 、 的物價上漲現象。
(2)通貨緊縮:它表現為物價 下跌,通常伴隨著經濟衰退出現。
【警示】 不能認為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物價跌落就是通貨緊縮。通貨膨脹一定表現為物價上漲,但物價上漲未必就是通貨膨脹,只有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才是通貨膨脹。同樣,通貨緊縮表現為物價跌落,但物價跌落未必是通貨緊縮。
全面
持續
全面持續
 (2010·四川高考)為克服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許多國家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發行量,向金融機構注資,引發了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擔憂。是否發生了通貨膨脹,必須看是否出現(  )
①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超過紙幣的發行量 ②商品價格總額超過價值總額,貨幣持續貶值 ③國家發行的貨幣數量超過上一年發行的數量 ④物價總水平不斷上漲使居民購買力普遍下降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依據教材內容可知,通貨膨脹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①的表述與通貨膨脹的含義相悖,應排除;國家發行的紙幣數量超過上一年發行的數量不一定引起通貨膨脹,③錯誤;商品的價格總額超過價值總額,意味著價格太高,物價上漲、紙幣貶值,故②正確;物價上漲,錢不值錢,居民的實際購買力下降,④正確。故選B。
【答案】 B
二、貨幣的種類與形式
1.結算與信用工具
(1)結算方式: 結算和 結算。
(2)信用工具: 、 等,是經濟往來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信用卡
①性質:信用卡是一種 支付卡。其中,銀行信用卡是商業銀行對 的客戶發行的一種 。
②功能:使用信用卡可以集 、取款、 、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 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
,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支票
①性質:支票是活期存款的 ,是出票人委托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 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②種類:在我國,支票主要分為轉賬 和 支票兩種。
支付憑證
支票
現金
現金
轉賬
信用卡
支票
電子
資信狀況良好
信用憑證
存款
消費
現金
消費安全
無條件
 (2011·浙江高考)銀行信用卡是商業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使用銀行信用卡(  )
A.可減少現金流通量并緩解通貨膨脹
B.相當于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
C.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D.可以獲得銀行指定額度內的貸款
【解析】 本題考查信用卡的功能。使用銀行信用卡并沒有減少現金流通量,不能緩解通貨膨脹,故A不選;銀行信用卡在使用過程中主要執行貨幣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職能,不能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故B不選;使用銀行信用卡可以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故C說法不妥。
【答案】 D
2.外匯和匯率
(1)含義:外匯是用 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 。
(2)匯率變化: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的匯率 ;反之,則說明外幣匯率 。
(3)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
①含義:對內保持 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穩定 。
②意義:對 安定、 又好又快發展,對 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外幣
兌換比率
升高
跌落
物價總水平
匯率
人民生活
國民經濟
世界金融
 (2010·江蘇高考)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牌價顯示: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兌換756.91元人民幣;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兌換682.65元人民幣。這一變化表明(  )
A.人民幣匯率跌落,美元貶值
B.人民幣匯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匯率升高,人民幣貶值
D.美元匯率跌落,人民幣升值
【解析】 題干中相同數量的美元兌換人民幣的數量在減少,說明相對人民幣而言,美元匯率跌落;相對美元而言,人民幣匯率升高。這意味著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據此可知A中人民幣匯率跌落的說法錯誤;B美元升值說法錯誤;C美元匯率升高,人民幣貶值說法錯誤。故選D。
【答案】 D
1.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任何商品都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
2.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貨幣的職能是貨幣本質的體現。
3.在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同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
4.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引起物價上漲。
5.匯率的變化對進出口貿易有重大影響。人民幣升值,我國出口商品價格相對會提高,導致出口難度加大;進口商品價格相對降低,有利于增加進口。相反,人民幣貶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進口。
6.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對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7.匯率問題完全是一個國家主權范圍內的事情。對于中國而言,人民幣匯率的高低應該完全由中國政府根據本國經濟條件的變化來決定。
1.關于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把握貨幣的本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1)從貨幣的定義分析:貨幣是一種商品,但又與其他商品不同,是一般等價物,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的商品。
(2)貨幣又和其他一般等價物不同,只有當貴金屬金銀用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時,才標志著貨幣正式產生。
(3)從貨幣的作用來看,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起到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并且是固定的,所以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2.如何判斷貨幣的職能
(1)從是否需要現實貨幣來看:價值尺度只需要觀念中的貨幣,而其他均需現實的貨幣。
(2)從是否能用紙幣代替來看:紙幣可以代替貨幣充當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但不可以代替貨幣充當價值尺度、貯藏手段,只有某幾種紙幣具有世界貨幣的職能。
(3)從關鍵詞來看:價值尺度多用“標價”、“價格”等詞匯,流通手段多用“購買”、“買賣”、“現場交易”等詞匯,貯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領域”等詞匯,支付手段多用“賒銷賒購”、“還債”、“地租”、“利息”、“稅款”、“工資”等詞匯,世界貨幣多用“購買外國貨”、“國際收支”等詞匯。特別注意:在銀行存款不是貨幣充當貯藏手段。
3.匯率升降的利與弊
4.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晌
(1)利:人民幣升值可以使老百姓手中的錢更值錢,用同樣多的人民幣可以購買到更多的外國商品;可以減輕我國的外債壓力;人民幣的國際購買力增強,有利于擴大進口,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2)弊:人民幣升值會導致出口減少,對國際收支產生不利影響;對外貿易環境惡化和資本外流,失業增加,不利于擴大內需,不利于經濟的發展。
1.一般等價物與貨幣的區別在于(  )
A.一般等價物表現商品的價值,貨幣表現商品的用途
B.一般等價物可以由不同商品充當,貨幣只能由金銀充當
C.一般等價物可以表現一切商品的價值,貨幣只表現特定商品的價值
D.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解析】 本題以知識的區別和聯系為依托,考查比較鑒別的能力。貨幣和一般等價物的相同點是二者都能表現商品的價值;不同點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是普通商品,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是不固定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只有金銀。可見,A、C兩項說法錯誤。D項雖為正確的說法,但題干的規定性是二者的區別,D項表明的卻是二者的聯系。
【答案】 B
2.某國2011年全社會待售商品總量是5 000億件,平均價格水平是8元,年內1元貨幣流通次數為5次。那么該國貨幣發行量應為________億元;如果該國實際發行了16 000億元紙幣,這可能會引起________。(  )
A.8 000 通貨膨脹    B.8 000 通貨緊縮
C.16 000 通貨緊縮 D.16 000 通貨膨脹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紙幣發行量和通貨膨脹相關知識的理解。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待售商品量×商品價格水平/貨幣流通速度=5 000×8/5=8 000(億元),若實際發行16 000億元紙幣,這可能會引起通貨膨脹,故選A。
【答案】 A
3.李先生在一家IT公司做研發工作,年薪10萬元,他的女朋友在該公司做文員,年薪3萬元。他們計劃明年結婚并開始考慮購買婚房。他們看中了一套價格為88萬元的三居室,交了30萬元首付金,然后辦理了58萬元的按揭貸款。公司支付給李先生的10萬元年薪、李先生看中的三居室的價格88萬元以及李先生購房時支付的30萬元首付金是貨幣在分別執行________的職能。(  )
A.流通手段 價值尺度 支付手段
B.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價值尺度
C.支付手段 價值尺度 流通手段
D.價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解析】 本題考查貨幣的職能,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公司支付給李先生的10萬元年薪,是工資收入,是貨幣在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三居室的價格88萬元是觀念中的貨幣,是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首付金30萬元是現實的貨幣,是貨幣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C項符合題意。
【答案】 C
4.(2012·江西南昌一中月考)2011年7月28日,100日元兌換人民幣8.270 3元,而3月7日,100日元兌換人民幣僅為7.970 7元。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日元兌換人民幣進入“8時代”。下列認識符合這次匯率變動的影響的是(  )
①旅行社:赴日旅游線路報價將會上漲 ②對外勞務輸出公司:意味著去日本務工的人的工資漲了 ③留日學生:赴日留學成本將減少 ④海關:日本對我國的出口將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匯率的理解。2011年7月28日,100日元兌換人民幣8.270 3元,3月7日,100日元兌換人民幣僅為7.970 7元,說明人民幣貶值,同樣多的人民幣能兌換到的日元少了,赴日留學成本將增加,赴日旅游線路報價將會上漲;對于去日本務工的人來說,這種匯率變動相當于工資漲了,日本對我國的出口將減少,①②正確,③④錯誤,故選A。
【答案】 A
1.2011年3月2日從央行獲悉,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在北京召開了“跨境人民幣業務暨有關監測分析工作會議”。會議提出,央行2011年將繼續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力爭將試點擴大至全國范圍。
2.《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于2011年7月29日經浙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專家指出,生產者要依法經營,重視質量,安全第一,于己對人都有好處。
3.面對美國債務危機,受美債評級與美國維持低利率消息的沖擊,這兩天人民幣升值的加速度讓大家的心臟有些承受不住。2011年10月28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329 0元,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87個基點,連破6.34、6.33兩個關口,創匯改以來新高,也創下今年以來最大單日升幅。面對人民幣升值,消費者“喜”,外向型企業“憂”,企業勞動者“怕”。 人民幣繼續升值是大的趨勢,但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1.央行2011年將繼續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力爭將試點擴大至全國范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對外向型企業來說意義在于(  )
A.不再用美元結算
B.人民幣已成為世界性貨幣
C.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發展
D.簡化跨境貿易手續,降低交易成本
【解析】 A、B都與事實不符;C說的是對國家的意義,與題意不符。
【答案】 D
2.專家指出,生產者要依法經營,重視質量,于己對人都有好處。重視質量對生產者的好處是(  )
A.商品是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統一體
B.重視質量,生產者就一定盈利
C.質量好,商品容易賣出,從而實現商品的價值
D.質量好,成本大,生產者越能賺錢
【解析】 A是生產者重視產品質量的經濟學道理;B觀點太絕對;D與事實不符。
【答案】 C
3.2011年10月28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329 0元,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87個基點,連破6.34、6.33兩個關口,創匯改以來新高,也創下今年以來最大單日升幅。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A.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不利于出口
B.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有利于出口
C.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有利于出口
D.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不利于擴大出口
【解析】 本題考查匯率變動及影響。從題中數據看出,在此期間美元兌換人民幣減少,因此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升值不利于出口,故A正確, B、C、D錯誤。
【答案】 A
4.人民幣升值后,手里有美元存款的老百姓在________的情況下可能增加損失(  )
A.把美元兌換成歐元    B.把美元用于出國旅游
C.把美元用于出國購物    D.把美元兌換成人民幣
【解析】 人民幣的升值趨勢已經形成,人民幣匯率不斷創下匯改以來新高。人民幣升值后,同樣多的美元兌換的人民幣減少,所以把美元兌換成人民幣會增加損失。美元只是對人民幣貶值,把美元用于出國消費或兌換歐元,不會增加損失。
【答案】 D
5.我國匯改的最終目標是使人民幣成為可兌換貨幣。如果此目標實現,人民幣行使的貨幣職能為(  )
A.價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貨幣
【解析】 本題考查對世界貨幣的理解。人民幣成為可兌換貨幣,即在國際上執行世界貨幣的職能,D正確。
【答案】 D
6.面對人民幣升值,老百姓“喜”,外向型企業“憂”,企業勞動者“怕”。但是漸進的人民幣升值,對國家是有好處的。
運用經濟學知識說明“喜”“憂”“怕”的道理。
【解析】 本題實際考查人民幣升值的利于弊,注意結合經濟學知識和熱點材料回答。
【答案】 (1)人民幣升值可以使老百姓手中的錢更值錢,用同樣多的人民幣可以購買到更多的外國商品,同時減輕通脹壓力。因此老百姓“喜”。
(2)人民幣升值不利于出口,獲利減少,并會導致外向型企業用工減少,造成有些企業的經營困難、倒閉和失業。因此,外向型企業“憂”,企業勞動者“怕”。
(3)人民幣升值給出口企業帶來壓力,迫使其調整經營戰略,提升企業技術水平,這會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因此,漸進的人民幣升值,對國家是有好處的。
7.央行2011年將繼續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力爭將試點擴大至全國范圍。截至7月25日,山東省2011年跨境人民幣業務累計結算總量突破1 000億元大關,達到1 024.8億元,是2010年結算量的近3倍。人民幣國際化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我國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有哪些重要意義?
【解析】 解答本題可以遵循由點到面或由面到點的順序,梳理出實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對企業、國家乃至地區和世界貿易的重要性。
【答案】 (1)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順應國內外市場和企業對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手段的需求,有利于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發展。
(2)有利于企業選擇合適的結算方式,規避匯率風險,簡化跨境貿易手續,降低交易成本,進而減緩中國外貿下滑的壓力。
(3)有利于銀行拓展業務范圍,提升服務質量,鞏固與企業的業務合作。(4)有利于推進地區貿易,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使各國在合作中實現共贏。
1.四川崇州一農業基地采用果樹下的牧草養雞,雞糞養蚯蚓,蚯蚓再喂雞的循環經濟模式。這些“蟲草雞”和“蟲草雞蛋”,香味更濃,口感細膩無腥味,雖然價格比普通雞和雞蛋貴很多,但仍然有很多人愿意買。這表明(  )
A.商品的價格是由商品的使用價值決定的
B.商品的需求量是由商品的價格決定的
C.商品的供求狀況決定商品的價格
D.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解析】 四川崇州的“蟲草雞”和“蟲草雞蛋”好賣不是因為它們貴,而是因為它們“香味更濃”“口感細膩無腥味”,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D正確。商品的價格是由商品的價值決定的,A、C錯誤;商品的價格影響商品的需求,一般來說,對于同一種商品,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B的觀點錯誤。
【答案】 D
2.第三屆亞洲沙灘運動會于2012年6月在山東省海陽市舉行。亞沙會開發了郵票、陶瓷制品、毛絨玩具等十三大類特許商品。這些亞沙會特許商品(  )
A.是無形商品   B.具有較大的供應量
C.是勞動產品   D.具有較大的價值量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商品的認識。陶瓷制品、毛絨玩具等屬于有形商品,其價值量大小要具體分析,A、D不選;B在材料中沒有體現,不選。故選C。
【答案】 C
3.(2012·烏魯木齊一中月考)2012年1月1日、小王花了2 000元人民幣給母親買了一枚純金戒指。這2 000元人民幣(  )
①是一般等價物 ②執行了流通手段職能 ③充當了商品交換的媒介 ④是現實的貨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價格、紙幣的認識。①不選,人民幣是價值符號,不是貨幣,不能成為一般等價物;在“小王花了2 000元人民幣給母親買了一枚純金戒指”中,2 000元人民幣執行了流通手段的職能,充當了商品交換的媒介,是現實的貨幣,②③④入選。故選D。
【答案】 D
4.2011年我國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一年內多次提高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嚴格控制貨幣信貸總量和投放節奏,維護金融穩定和安全。采取上述措施有利于(  )
A.防止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
B.抑制人民幣匯率上升
C.促進財政收入增加
D.刺激社會總需求增長
【解析】 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控制信貸總量等內容,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因為穩健的貨幣政策可以控制社會總需求的增加,有利于防止物價大幅度上升。
【答案】 A
5.(2012·寧波模擬)假定2011年某款商品價值用人民幣表示為2 400元,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換7元人民幣。如果2012年生產該款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20%,且美元對人民幣貶值約3%,其他條件不變,該款商品以美元標價約為(  )
A.277.39美元    B.294.55美元
C.399.45美元    D.413.20美元
【解析】 2011年某款商品價值用人民幣表示為2 400元,2012年生產該款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20%,則該款商品的價值用人民幣表示為2 400÷(1+20%)=2 000(元);2011年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換7元人民幣,2012年美元對人民幣貶值約3%,故2012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7×(1-3%)=6.79(元),所以該款商品以美元標價約為 2 000÷6.79 =294.55(美元),故選B。
【答案】 B
6.“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每逢災難來臨,我國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保證災區人民基本生產生活。國家財政撥出專款,用于災區人民生活補貼等。
(1)所捐物品是不是商品?為什么?
(2)國家財政所撥專款能夠購買其他商品的經濟學道理是什么?
【解析】 第(1)問考查成為商品的條件:一是勞動產品,二是用于交換。第(2)問考查紙幣的性質、職能。
【答案】 (1)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所捐物品是勞動產品,但不用于交換,因而不是商品。
(2)人民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它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它能在市場上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在商品交換中起媒介作用。所以,人們持有政府發放的財政專款就能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人民幣的這種職能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土县| 红安县| 宁乡县| 临泉县| 鹤山市| 大同县| 中牟县| 巴彦淖尔市| 通道| 陆河县| 荥经县| 普兰店市| 舒城县| 信丰县| 曲沃县| 碌曲县| 什邡市| 新乐市| 中宁县| 沂水县| 黔南| 中江县| 玛纳斯县| 九龙城区| 小金县| 汤原县| 上栗县| 乳源| 筠连县| 全州县| 高青县| 铜陵市| 霞浦县| 怀宁县| 宝坻区| 镇康县| 丹东市| 双牌县| 通海县| 屯门区|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