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3高考政治大一輪復習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學案(新課標人教版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3高考政治大一輪復習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學案(新課標人教版必修1)

資源簡介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2011年,甘肅省通渭縣在農村開展“變牌桌為書桌,變酒柜為書柜,變玩風為學風”的群眾性讀書活動,引導農民在農閑時進農家書屋學知識、學技術,講文明、樹新風,使農家書屋真正成為農民致富、娛樂的新天地。這說明政府(  )
A.引導人們把精神消費放在首位
B.注重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
C.引導群眾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協調發展
D.認識到讀書學習是致富的主要途徑
解析: 本題考查正確的消費觀。材料旨在表明政府引導群眾進行正確的精神消費,答案為C。
答案: C
2.2011年9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6.2%,其中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3.4%。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我國CPI上漲意味著(  )
①城鄉居民收入下降 ②恩格爾系數增大 ③我國可能存在流動性過剩 ④人民幣升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影響價格的因素及價格變動的影響。①④與CPI上漲沒有直接關系,不選。物價上漲會使居民的實際購買力下降,使低收入者生活水平下降,恩格爾系數增大,②入選;流動性過剩會使紙幣貶值,物價上漲,③入選,故選C。
答案: C
3.(創新題)從2011年1月起,我國開始啟用新的CPI統計方案,新的CPI統計方案仍然涉及8大類商品,但食品類商品在CPI統計中的權重下降,而居住、教育等項目的權重有所提高。這一調整(  )
A.有利于壓低CPI漲幅,降低通貨膨脹預期
B.說明我國居民食品類消費總支出減少
C.順應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
D.說明發展資料消費已經成為居民最基本的消費
解析: 目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發生變化,食品類支出的比重在不斷下降,為了更準確地反映我國物價變動情況,國家調整了CPI統計的構成,故本題選C。調整只是為了更準確地反映物價變動,而不是壓低CPI漲幅,故A不選;食品類支出的比重下降,但不意味著食品類消費總支出減少,故B不選;生存資料消費是居民最基本的消費,故D說法錯誤。
答案: C
4.(2012·濟寧一模)聚乙烯成分的白色垃圾自然分解需500萬年左右,玻璃制品自然分解需100萬年,最短命的垃圾是我們隨手扔掉的食物,用不了一個月它就煙消云散了。但廢棄食物還不到人類制造垃圾總量的5%,而長命的玻璃和塑料卻占垃圾總量的25%。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應該(  )
①改善消費結構,提高食物在消費總支出中的比重 ②尋求和開發對廢棄物再商品化的技術 ③加強對環保舉措的政策支持和援助 ④理性消費,重視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消費的相關知識。提高食物在消費總支出中的比重,不僅會影響人們在其他方面的消費,特別是發展資料、享受資料方面的消費,不利于改善消費結構,而且無法解決材料中的問題,①不選;理性消費應該兼顧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僅重視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費不是理性消費,④錯誤;②的措施有利于對廢棄物的再利用,從而減少垃圾的數量,可選,③的措施有利于保護環境,可選。答案為C。
答案: C
5.(創新題)艾德加·莫蘭在《社會學思考》中說,消費者具有兩面性,一面是正常的,一面是病態的。今天,我們的心態同樣糾結:一方面,認識到了刺激內需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欲望膨脹導致的享樂主義至上、鋪張浪費盛行,也令我們心存猶疑。解決好這一兩面性問題,關鍵在于(  )
A.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
B.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C.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D.引導居民樹立健康的消費心理
解析: A只解決刺激內需的問題,B只解決警惕驕奢的問題,A與B不符合解決刺激內需與警惕驕奢這兩方面問題的要求,所以不選;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即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它包括既不抑制消費(刺激內需),又不盲目消費(警惕驕奢)兩方面,選C;D也只解決了警惕驕奢這一方面的問題,不選。
答案: C
6.(2012·太原三校聯考)雖然上海世博園燈光璀璨,但實際用電量并不算太大,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LED技術的節能特點,大規模的LED照明應用,綜合節能效果可以超過70%。可見,低碳世博對于打造理性消費的意義主要在于,能夠倡導以__________為主旨的綠色消費觀念。(  )
A.可持續消費
B.保護消費者安全和節約資源
C.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D.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解析: 本題考查消費原則,是對教材基礎知識的再認再現能力的考查。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本特征,故符合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的消費原則,而該原則的主旨是保護消費者安全和節約資源,故選B,不選C;A是該原則的核心;D與此無關。
答案: B
7.下邊漫畫反映的經濟現象(  )
A.會導致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下降
B.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很大
C.不利于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
D.表明居民的收入不斷減少
解析: 本題旨在考查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漫畫主要揭示了物價飛速上漲的現象,C是其影響,應選。
答案: C
8.2011年6月5日,是第40個世界環境日,我國確定的環境日主題是“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強調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理念和公共參與。以下對綠色消費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綠色消費是以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的 ②綠色消費的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 ③綠色消費就是消費綠色食品 ④綠色消費花錢較多,是一種高消費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對綠色消費這一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③說法片面,是對綠色消費的誤解;④說法錯誤,綠色消費未必是高消費;①②符合題意,應選B。
答案: B
9.(2012·東城模擬)做公務員的小王和在私企打工的小吳的工資水平相當,但小王的消費水平比小吳高出很多,而小吳則把大部分工資存起來,以備將來失業、養老。小王的消費水平比小吳高是因為(  )
A.當前的收入水平影響消費水平
B.過去的收入水平影響消費水平
C.前者比后者更崇尚物質生活享受
D.未來的收入預期影響消費水平
解析: 未來的收入預期影響消費水平。工作穩定,未來收入預期好,就會提高當前的消費水平,故選D。
答案: D
10.(2012·試題調研)消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民收入直接影響居民消費需求。在右圖中,合理表示居民收入與居民消費需求量的關系的是(  )
A.A1曲線 B.A2曲線
C.A3曲線 D.A4曲線
解析: 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故D排除。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消費,即便是沒有收入,消費也不可能沒有,所以消費的起點不應該是0,故A1曲線更為合理,B、C排除。
答案: A
11.(2012·杭州五校聯考)“選商品,點鼠標,然后坐等快遞送貨”的網絡消費方式逐步走入我們的生活。從交易方式來看,這種消費方式一般屬于(  )
A.勞務消費 B.租賃消費
C.享受資料消費 D.錢貨兩清消費
解析: 本題考查消費的類型。勞務消費是按照消費對象進行分類的消費方式,A不選。享受資料消費是按照消費的目的進行分類的消費方式,C不選。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網絡購物屬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方式,而不是租賃消費,選D。
答案: D
12.“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已成為越來越多青年白領的選擇。這種消費類型屬于 (  )
A.錢貨兩清的消費 B.貸款消費
C.租賃消費 D.勞務消費
解析: “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指的是貸款消費,其他選項不符合題意。
答案: B
13.(2012·煙臺質檢)“為什么我們的人生和夢想都要拴在一個房子上呢?我們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期盼都僅僅是一處房子,這樣的人生是不是太悲哀了?”電視劇《蝸居》中女主人公的這句經典臺詞道出了年輕“房奴”的辛酸苦楚。造成這一結果的因素包括(  )
①商品房價格 ②居民收入 ③商品房質量 ④消費心理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解析: 造成年輕“房奴”辛酸苦楚的主要原因就是房價太高,而年輕人收入低買不起房子,所以①②符合題意;從這句經典臺詞中可以看出,年輕人對擁有房子的渴望程度,這是消費心理使然,故④正確。年輕“房奴”的辛酸苦楚與房子的質量無關,故③排除。
答案: D
14.(2012·試題調研)現在很多消費者在購買空調、冰箱等家電時,都會注意產品上的能效標志。(見下圖)這一標志主要是標明了家電的能源效率。此標志共分5級,級別越高,耗能越高。消費者關注這一標志表明消費者堅持(  )
A.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B.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C.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D.艱苦奮斗,勤儉節約
解析: 消費者關注家電的能源效率,堅持了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的原則,選C。
答案: C
15.右邊漫畫啟示我們要(  )
A.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B.緊跟潮流,貸款消費
C.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D.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解析: 本題考查消費的原則。漫畫諷刺了一些人一味追求時尚,盲目消費的行為,同時也告訴我們要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故D項符合題意。B項說法錯誤,A、C兩項與漫畫寓意無關。
答案: D
二、非選擇題(兩小題,共40分)
16.2011年,中國在收入分配改革、民生保障、所得稅改革等多方面作出新的調整,從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改善居民消費條件、培育新的消費熱點,進一步擴大居民消費,使居民“有更多錢花”“有錢更敢花”“有錢花得舒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稅起征點從2 000元提高到3 500元,進一步減輕了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
材料二 2011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正式實施,年滿60周歲的農民每月可以直接領到由政府支付的55元基礎養老金,實現了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城鄉全體居民。
材料三 截至2011年9月底,北京、天津、山西等21個地區相繼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達21.7%。目前全國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深圳市的1 32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北京市的13元。
請談談國家綜合運用多種措施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經濟學依據。(20分)
答案:  (1)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增加人們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2)居民消費水平不僅取決于當前的收入,而且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實施會加大居民預支未來收入的可能性。(3)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關系。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提高個稅起征點和最低工資標準,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提高社會總體消費水平。(4)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做到讓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17.材料一 2011年3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今年第一季度三個調查問卷結果顯示:第1季度,雖然居民收入情況向好,但在當前物價、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居民的儲蓄意愿更高,消費意愿降至1999年來最低。
材料二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逐步使我國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
(1)結合材料一分析導致我國居民消費意愿降低的原因。(8分)
(2)運用有關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政府應如何擴大國內消費需求。(12分)
答案: (1)消費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居民收入和物價水平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居民對未來收入預期不樂觀,不斷上漲的物價水平使得居民購買力下降,上述因素導致了我國居民當前消費意愿降低。(8分)
(2)①要大力發展經濟,積極增加就業,增加居民收入。②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縮小居民收入差距。③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保持物價基本穩定。④實施鼓勵消費的財政、金融政策,完善流通體系,改善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利。(如果從引導合理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角度回答也可。)(12分)(共37張PPT)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一、消費及其類型
1.影響消費的因素
(1)根本因素:經濟發展水平。
(2)主要因素
①居民的收入
第一,收入是消費的 和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的 ,增加 。
第二,居民消費水平不僅取決于當前的收入,而且受未來 的影響。
第三,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 的大小有密切聯系。
②物價總體水平:物價的變動會影響人們的 能力。
基礎
前提
穩定增長
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
購買
 (2011·北京高考)近期,我國批準成立了一些消費金融公司,向個人和家庭提供消費貸款。消費貸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當前消費水平,是因其能(  )
A.減輕社會不平等程度  B.促進宏觀經濟的穩定
C.增強人們當前支付能力 D.增加人們的預期收入
【解析】 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消費貸款能夠增加人們當前的收入,從而增強人們當前的支付能力,這有助于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C項正確。A、B兩項與題意無關。D項說法錯誤,消費貸款不會增加人們的預期收入,消費貸款要考慮預期收入的承擔能力,事實上現在的消費貸款意味著預期收入的減少。
【答案】 C
2.消費的類型
(1)按交易方式不同劃分:錢貨兩清的消費、 消費和
消費。
(2)按消費對象不同劃分: 消費和 消費。
(3)按消費的目的不同劃分: 消費(最基本的消費)、
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貸款
租賃
有形商品
勞務
生存資料
發展資料
 統計表明,人均GDP達到1 000美元時,休閑成為普通百姓生活的重要內容。“五一”長假期間,人們紛紛外出旅游休閑。這說明(  )
A.旅游消費盛行由生產發展水平決定
B.旅游消費屬于實物消費
C.“旅游熱”是超前消費的表現
D.旅游消費屬于生存消費
【解析】 題干中統計表明的內容反映了家庭消費水平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A項符合題意。另外從消費的目的、內容來看,旅游休閑屬于享受性消費、勞務消費,應排除B、D兩項。
【答案】 A
3.消費結構
(1)含義: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 中所占的比重。
(2)變化規律:消費結構隨著經濟的發展、 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3)恩格爾系數
①含義: 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
②意義:恩格爾系數過大,限制消費 和消費 的提高;恩格爾系數減小,通常表明人們生活水平 ,消費結構

消費總支出
收入
食品支出
層次
質量
提高
改善
 甲省和乙省的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5.3%和36.1%,這表明(  )
A.從收入水平來看,乙省城鎮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鎮居民
B.從收入水平來看,甲省城鎮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鎮居民
C.從生活水平來看,乙省城鎮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鎮居民
D.從生活水平來看,甲省城鎮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鎮居民
【解析】 恩格爾系數的大小表明的是生活水平的高低,所以先排除A、B兩項;恩格爾系數小,表明生活水平高,所以C項錯誤。
【答案】 D
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消費心理
(1) 心理引發的消費。消費者是否從眾要做具體分析,
從眾是不可取的。
(2) 心理引發的消費。過分標新立異,是不值得 的。
(3) 心理引發的消費。這種消費心理是不健康的。
(4) 心理主導的消費。這是一種理智的消費。
2.消費行為——做理智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 消費。
(2)避免盲從, 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綠色消費是以
為主旨,其核心是 消費。
(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從眾
盲目
求異
提倡
攀比
求實
適度
理性
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
資源
可持續性
(2010·四川高考)人們通常把盡可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稱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離我們很近,把白熾燈換成節能燈、使用環保購物袋、教材循環利用、廢物再利用等都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這說明(  )
①消費行為會對社會經濟產生影響 ②家庭要超前消費,防止消費滯后 ③要改變消費習慣,提倡綠色消費 ④低碳生活要導致消費水平的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題干材料中的“把白熾燈換成節能燈”等都是一些消費行為,這些行為對我國低碳經濟產生重要影響,因此①正確;②的消費理念是錯誤的,不能超前消費;題干材料中的消費習慣屬于綠色消費,因此③正確;④是對低碳經濟的錯誤理解,低碳經濟會促使人們科學消費,不會導致消費水平的降低。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對低碳生活要有正確的認識。
【答案】 B
1.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居民收入增加,這是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根本原因。
2.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生存資料消費所占的比重減少,而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
3.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是反映消費結構及其變動情況的經濟指標。我國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逐步下降,說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4.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擴大消費需求,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1. 從影響消費的因素角度認識如何提高人民的消費水平
(1)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
①提高消費水平最根本的途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居民收入。
②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進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③統籌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縮小收入差距,提高社會總體消費水平。
④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升居民的消費信心。
(2)作為個人,要通過自己的知識和勞動,增加個人收入。
(3)政府要加強國家宏觀調控,綜合運用多種手段,保持供求平衡,保持物價穩定。
【特別提示】 不能認為物價水平越低,消費水平越高。①家庭消費水平,從根本上說,受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此外,還受到收入水平、物價水平和家庭供養的人口數量等具體因素的影響。②一般說來,從靜態看,在上述因素都不變的情況下,物價與消費水平成反比,物價越低,消費水平越高,反之消費水平越低。③從動態看,上述某些因素發生了變化,如國家整體經濟水平降低、家庭收入減少或家庭供養的人口增加等,都會影響消費水平的提高。物價低,消費水平未必會提高。④此外,如果物價持續下降,出現通貨緊縮現象,也會影響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限制社會需求的有效增長,導致經濟增長乏力,經濟增長率下降,從而最終影響消費水平的提高。
2.由恩格爾系數看消費結構的變化
(1)恩格爾系數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恩格爾系數大小與消費結構變化的關系:恩格爾系數過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支出,特別是影響發展資料、享受資料的增加,限制消費層次和消費質量的提高。恩格爾系數減小,通常表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特別提示】 恩格爾系數減小,并不意味著家庭用于食品支出的絕對量減小,因恩格爾系數是一個比值,這個比值減小,表明家庭用于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下降,用于發展資料、享受資料支出的比重上升,從而表明家庭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3.正確理解適度消費與綠色消費的意義
(1)適度消費即合理消費,它要求消費支出與自己的收入相適應,這里既包括當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對未來收入的預期。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還應該提倡積極、合理的消費。過分抑制消費,從個人角度講,其生活質量不能得到提高,會影響個人的發展;從社會角度講,會影響社會生產的發展。同時,要有一個合理的消費結構,也就是在安排生活消費時,要注意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協調發展,使消費合乎科學,有利于個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合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正確把握綠色消費的意義。綠色消費是一種科學、健康、合理的消費理念,它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有利于人的生命健康;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促進商品生產者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環保意識,促進綠色產業的發展。
【誤區】 擴大內需就是鼓勵超前消費,建設節約型社會要求節制消費。提示:擴大內需就是擴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在社會總需求不足的形勢下,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可以擴大總需求,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但擴大內需必須與國民收入和個人收入水平相符合,堅持適度消費。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要求適度消費,不能浪費,它不等于節制消費。任何時候都應該倡導與國情和家庭收入相符合的適度消費。所以擴大內需與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是一致的。
1.有位社會學家說過:“一般說來,當人均收入超過5 000元時,這個地方就會出現拆舊房蓋新房的高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許多農民把草房改成瓦房,又從瓦房搬進了樓房。這一現象說明(  )
A.改變消費結構就能提高消費水平
B.收入水平提高將導致消費水平的提高
C.家庭消費是個人消費行為,與社會無關
D.消費為生產創造動力,生產是消費的目的
【解析】 改變消費結構不一定能提高消費水平,有可能還會降低消費水平;家庭消費盡管是個人的消費行為,但與社會也有關系;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因此,A、C、D三項本身說法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項。
【答案】 B
2.要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最根本的是(  )
A.大力發展經濟,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B.穩定物價,降低商品價格
C.控制人口數量
D.提高產品的性能、質量和售后服務
【解析】 提高人們消費水平的重要舉措,從根本上來說,必須通過發展經濟、增加居民收入來實現,故應選A項。
【答案】 A
3.2011年某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3年的0.4萬元上升到1.04萬元以上,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促進了該市消費持續快速增長。居民消費結構升級(  )
①表明發展資料消費減少 ②是由收入增加引起的 ③隨著經濟的發展而變化 ④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的變化而變化,由此可知②③正確。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表明發展資料消費增加,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減少,因此①④錯誤。故選C項。
【答案】 C
4.小王認為:“既然國家把擴大內需作為應對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的根本立足點,那么我們就不能再提倡適度消費了,因為適度消費就是限制消費。”這一觀點(  )
①肯定了消費對生產的促進作用 ②忽視了生產對消費的決定作用 ③認為擴大內需就要毫無節制地消費 ④沒有科學認識適度消費的要求
A.①② B. 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材料沒有涉及生產對消費的決定作用,②排除;①③④說明了題意,故本題選D。
【答案】 D
5.酷暑難耐的盛夏時節,經常有人把室內空調溫度調得很低,不料隨后卻出現頭暈、頭痛等不適癥狀。醫學專家認為,將空調設置到26℃不僅是一個令人舒服且不易患病的最佳溫度,也有利于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提倡開空調不低于26℃屬于(  )
A.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B.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C.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D.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解析】 本題聯系生活實際考查科學消費觀的有關內容。空調開到適宜的溫度不僅有利于健康,也有利于節能環保,故選B。
【答案】 B
1.2011年6月11日,山東省暨濟南市婦聯、經信委、節能辦等單位在濟南市市中區聯合舉辦全省節能宣傳周暨低碳家庭健康萬里行活動啟動儀式。 本次宣傳周活動的主題是“節能我行動,低碳新生活”
2.新能源汽車受青睞。2011年3月21日,南昌市92輛新能源出租車、13輛新能源公務車投入使用。半個多月過去,記者4月15日采訪了解到,新能源汽車運行良好,新能源出租車廣受好評,不少市民呼吁普及新能源汽車。因為它既環保又低廉、政府又給補貼。
3.《十二五規劃建議》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4.聯合國環境署確定2011年世界環境日主題是“森林:大自然為您效勞”,旨在配合聯合國國際森林年,強調森林的生態價值,提高人們森林保護意識。國家環境保護部把2011年“六·五”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確定為“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這一主題旨在喚起社會公眾對環境與發展關系的清醒認識和自覺行動,強調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理念和公眾參與,號召全社會行動起來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1.山東省節能宣傳周暨低碳家庭健康萬里行活動主題是“節能我行動,低碳新生活”。下列對“低碳生活方式”理解錯誤的是(  )
A.低碳生活方式會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人們的生活水平
B.應該改變那種以高耗能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
C.要形成減少或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費習慣
D.低碳之路不僅是國家和企業的事,也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解析】 發展低碳經濟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B、C、D理解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答案】 A
2.踐行“低碳經濟”的理念,我們要(  )
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 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走集約型經濟發展之路 ③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和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 ④減慢經濟發展速度,減少人們的消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題實質是回答發展低碳經濟的措施,可以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環境等角度分析,①②③正確。④觀點明顯錯誤。
【答案】 A
3.新能源汽車市場火爆,頗受歡迎。這反映了消費行為受(  )
①價格的影響 ②從眾心理的影響 ③求實心理的影響 ④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上述材料體現了價格影響消費,人們購買新能源汽車也反映了人們的消費觀念更實際、理性。國家上調油價,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是國家利用價格杠桿進行宏觀調控。
【答案】 C
4.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這有利于(  )
①提高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 ②提高城鄉居民消費預期,拉動內需 ③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④促進城鄉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①項錯誤,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著恩格爾系數的降低。
【答案】 A
5.國家環境保護部把2011年“六·五”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確定為“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這一主題旨在喚起社會公眾對環境與發展關系的清醒認識和自覺行動,強調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理念和公眾參與,號召全社會行動起來為可持續發展之路作出貢獻。
“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我們應肩負怎樣的責任?
【解析】 題目實際上是要求回答怎么辦,要注意從多個行為主體去說明。
【答案】 ①國家應堅持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提倡綠色消費,提高消費者的環保理念。
②在“節能減排”上,公民應樹立節能環保意識,增強責任感,積極參加節能減排活動,用實際行動倡導低碳生活方式,促進節約型社會的建設。
③公民還需轉變消費觀念,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養成良好的消費行為習慣,做理智的消費者。
④企業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瞄準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培育和發展綠色環保產業、新能源產業。
⑤每一個公民、每一個家庭都成為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1.古今中外的生意經都有“薄利多銷”的經營方式,但猶太商人認為進行薄利競爭,如同把脖子套在絞索中,愚蠢之至。因此,猶太商人做厚利適銷的生意。這可能是因為(  )
①有的消費者有擇貴消費的心態和能力 ②價高物美更讓消費者滿意和放心 ③商品的價格決定商品的質量 ④薄利商品市場商家之間往往競爭激烈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④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消費心理等知識的認識。消費受消費者收入和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因此①入選;②錯誤,物美價廉更讓消費者滿意;③錯誤,商品價格與商品質量之間相互影響,但沒有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④是猶太商人不進行薄利競爭的原因,入選。故選B。
【答案】 B
2.2011年6月1日,《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實施三周年,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我國限產限用塑料購物袋的意義是(  )
A.有利于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B.有利于國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C.有利于保護環境,引導綠色消費
D.能夠從根本上杜絕“白色污染”和資源浪費現象
【解析】 A與題意不符,B項表述錯誤,D太絕對。
【答案】 C
3.隨著這幾年我國家電產品的價格不斷降低,加上國家“家電下鄉”活動的影響,市場上消費者對家電的需求一直保持較旺的勢頭,這表明(  )
A.商品價格的變化會刺激需求
B.商品價格的變化會影響人們的購買力
C.物價水平的變化會引起消費量的劇烈變化
D.供求影響商品的價格
【解析】 此題考查價格對人們購買力和需求的影響,可排除D項;A項說法太籠統,價格下跌會刺激需求,但價格上漲會抑制需求,A項不對;物價上漲,人們的購買力普遍降低,物價下跌,則購買力普遍提高,故B項正確;物價的變動會引起消費量的變動,但變動的程度是因商品種類而異的。一般說來,基本生活消費品受價格水平變化的影響要遠遠低于奢侈品,C項不符合題意。
【答案】 B
4.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人們在有車有房之后最大的需求是尋求更好的感覺,讓心靈得到慰藉,從對有形消費品純物質化追求,逐步轉向“花錢買感覺”這種精神上的享受。人們對精神享受的追求說明了(  )
A.居民對汽車和住房的購買力與綜合國力的變化成正比
B.人們的精神享受取決于是否有車有房
C.購買汽車和住房與購買感覺同樣重要
D.人們的消費由低級向高層次逐步遞進發展
【解析】 從單一的物質追求到精神追求,體現了人們的消費水平提高了。居民消費水平除了與國家綜合國力有關,還與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有關,所以A項的說法是片面的。B、C兩項的說法都是錯誤的,不能入選,故正確答案為D項。
【答案】 D
5.(2012·無錫一中檢測)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從消費者角度看,發展低碳經濟應(  )
A.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B.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C.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D.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綠色消費的認識。解題的關鍵是明確設問限定的主體是消費者。A、C是從國家的角度講的,不符合題意,不選;D與低碳經濟沒有直接聯系,不選。故選B。
【答案】 B
6.2012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4周年。三十多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時也出現了一方面有的人花2 000元買一包“沉香榨菜”,有的人亂吃野生動物,也有的人寧肯一擲千金吃一頓飯,卻舍不得花幾十元錢訂購一份報紙;另一方面,城市和農村還有為數不少的特殊困難群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如果任其存在和發展,則會影響到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怎樣才能解決上述消費問題,以更好地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
【解析】 本題考查消費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綜合性較強,角度也較新。解決消費中存在的問題應變通一下,從影響消費的因素入手。影響消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收入和物價水平,另外還有消費觀念,而提高居民收入必須保持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并通過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縮小收入差距。因此解答本題應從國民經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等方面進行分析。
【答案】 ①要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城鄉居民收入。②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堅持適度消費,反對鋪張浪費;堅持科學消費、理性消費,避免盲目、不合理、不健康消費;堅持綠色消費;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相協調;要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江市| 平武县| 丁青县| 连平县| 邮箱| 太康县| 房山区| 铜梁县| 科技| 诏安县| 西华县| 益阳市| 乐业县| 永川市| 隆回县| 西华县| 郎溪县| 额济纳旗| 榆社县| 金平| 沐川县| 吉水县| 榆社县| 措勤县| 德化县| 太保市| 太康县| 和政县| 通化市| 正阳县| 葵青区| 南皮县| 枞阳县| 衡南县| 蓬溪县| 东辽县| 祥云县| 泗阳县| 喜德县| 察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