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0課 “秦王掃六合”歷史教學組 吳可平教學目標1、 通過本課學習,使用權學生掌握秦朝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長城、靈渠兩項古代工程。2、 引導學生歸納并試評“秦完成統一的原因”“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等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3、 通過對秦朝統一歷史作用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的統一在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和進步作用。重點和難點1、 秦的統一及其作用是本課的重點2、 焚書坑儒是本課的難點教學過程(1)歷史為什么選擇秦國來統一中國?生:商鞅變法;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等(2)贏政統一后怎樣來治理這樣一個大國呢?生:建立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附朝會對話設計:人物:秦始皇贏政、李斯、王綰、淳于越;蒙恬、扶蘇、王翦等秦始皇:本王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不比三皇五帝的功勞小了,諸位愛卿,本王應該配一個怎樣的稱號呢?李斯(滿臉堆笑):大王德高三皇,功過五帝,那就叫“皇帝”吧!秦始皇:好!李愛卿建議好,那我就稱“始皇帝”,自稱為“朕”。以后凡事不分大小皆由朕來決斷。秦始皇:朕還需要一些人手幫忙,在中央準備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個官職。李斯說說三個職務的分工。李斯:謝皇上!(面向大家)丞相分管行政工作,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太尉負責全國軍事;御史大夫作為副丞相協助丞相工作,也兼管監察事務。秦始皇:那我朝地方怎樣管理才好呢?王綰:皇上,現在諸侯剛剛消滅,特別是燕、楚、齊離咸陽很遠,請求皇上把皇子封到那里做諸侯王吧。李斯:我不同意這種作法。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時候,封了不少諸侯。到后來,像冤家一樣相互殘殺,周天子也沒有辦法禁止。可見,分封的辦法并不好,不如在全國設立郡縣。秦始皇:好,這種想法正合朕的意圖。我們在全國分為36個郡,郡下設縣。今后郡縣長官都由朕親自審批任免。王綰:皇上,現今天下一統,各地交通語言不統一帶來很多的不方便。秦始皇:朕要統一車軌,以后我國的車子兩輪間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文字也要統一。李斯:皇上,我把全國的文字統一改成小篆字體,便于書寫。秦始皇:(面向蒙恬)北邊匈奴情況如何?蒙恬:已經打敗了,皇上不妨再在北方增設一個郡。這樣,我國一共就有四十個郡了。王翦:皇帝洪福齊天,真是太偉大了,把這樣一個遼闊的國家統一在一起。淳于越:皇上,臣下有一建議。國家如此遼闊,我們不妨恢復分封制度,按照古代的規矩行事。秦始皇:(面向李斯)朕想聽聽你的意見。李斯:現在天下已經安定,法令統一。但是有一些讀書人不學現在,卻去學古代,對國家大事亂發議論,在百姓中制造混亂。如果不加禁止,會影響朝廷的威信。秦始皇:好,朕就下令:除醫藥、種樹的書以外,凡是有私藏《詩》《書》、百家言論書籍,一概收繳燒掉;誰敢拿古代的制度批評現在,滿門抄斬!扶蘇:父皇,這樣對待儒生是不是太嚴厲了?還是不要這樣做吧。秦始皇:(大怒狀)你竟敢頂撞朕!你別呆在咸陽,你到北方守邊疆去吧。提問:通過觀看幾位同學的表演,請你歸納秦始皇為鞏固統一采取什么措施?學生: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制經濟上: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化上: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文字。思想上:焚書坑儒軍事上:北擊匈奴,筑長城。南統越族開靈渠總結:秦始皇通過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軍事的措施,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請問:秦的統一在我國歷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學生:結束分裂局面,社會穩定,有利于人民 生產、生活和經濟的發展。中央集權制度在我國歷史上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統一全國后的一系列措施如:郡縣制、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長城、靈渠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討論:有人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又是有名的暴君”,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說說你的理由。練習鞏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秦王掃六合教學反思和教學建議【教學反思】值得肯定之處:1、朝會對話形式新穎。人物涉及親王嬴政和各各大臣,以學生扮演人物參加朝會,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直觀地學習歷史。朝會扮演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和提高了課堂參與性。打破課文體例,重點突出秦王一統六國后鞏固統治的措施;2、教師的教學藝術充滿幽默感,學生叫容易接受;3、圖片選取較為典型,如李白對秦王的評價;4、中央集權制的示意圖簡單明了,有助于學生理解。不足之處:1、 板書不夠完整;對秦朝的作用講解過于簡單;2、個別基礎知識點落實不到位。【教學建議】設計建議:1、學生扮演朝會可以簡潔些,某些角色可以放棄,縮短些時間。2、朝會扮演不夠充分,僅僅是扮演,沒有作充分的解釋,沒有解決重難點。3、沒有對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分封制作充分的剖析,難點沒有突破。4、學生的參與程度面不廣,可設計一個討論環節,真正激發學生的參與性。或者創設一個情節“秦王統一六國后,該如何鞏固統治呢?”,讓學生討論。5、導入時,可以提出“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有哪些國家?”“為何會出現爭霸”,讓學生討論,然后由老師引導,可以切入到是分封制,從而引入新課。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課堂實錄——第10課 秦王掃六合吃驚:上課鈴響后,我走進多媒體室,發現學生的歷史課本都拿了出來,但大多數同學的歷史課本都是合上的,像小學生一樣靜等老師開口。我說同學們把課本打開,“開卷有益”嘛,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由此導入。師:投影圖像(秦始皇)問是誰?學生:秦始皇師:解釋李白的詩,點明天下歸秦,導入新課。第10課 秦王掃六合知識回顧:師:通過前面學習,誰能說出戰國七雄嗎?生:齊、楚、秦、燕、趙、魏、韓師:出示戰國七雄形勢圖,演示韓、趙、魏、楚、燕、齊滅亡的先后順序,并提問“秦為什么能統一天下?”生:①春秋戰國長期戰亂,人民渴望統一;② 商鞅變法富國強兵,具備了統一戰爭的條件;③ 嬴政雄才大略。步入新領域:師:班主任帶領一個班,校長要管理一個學校,而秦王嬴政要治理一個大國,他是怎么治理的?請看下面幾位同學的表演,回答剛才問題。附秦王嬴政朝會時的情景:人物(學生飾):秦始皇贏政、李斯、王綰、淳于越;蒙恬、扶蘇、王翦等秦始皇:本王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不比三皇五帝的功勞小了,諸位愛卿,本王應該配一個怎樣的稱號呢?李斯(滿臉堆笑):大王德高三皇,功過五帝,那就叫“皇帝”吧!秦始皇:好!李愛卿建議好,那我就稱“始皇帝”,自稱為“朕”。以后凡事不分大小皆由朕來決斷。秦始皇:朕還需要一些人手幫忙,在中央準備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個官職。李斯說說三個職務的分工。李斯:謝皇上!(面向大家)丞相分管行政工作,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太尉負責全國軍事;御史大夫作為副丞相協助丞相工作,也兼管監察事務。秦始皇:那我朝地方怎樣管理才好呢?王綰:皇上,現在諸侯剛剛消滅,特別是燕、楚、齊離咸陽很遠,請求皇上把皇子封到那里做諸侯王吧。李斯:我不同意這種作法。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時候,封了不少諸侯。到后來,像冤家一樣相互殘殺,周天子也沒有辦法禁止。可見,分封的辦法并不好,不如在全國設立郡縣。秦始皇:好,這種想法正合朕的意圖。我們在全國分為36個郡,郡下設縣。今后郡縣長官都由朕親自審批任免。王綰:皇上,現今天下一統,各地交通語言不統一帶來很多的不方便。秦始皇:朕要統一車軌,以后我國的車子兩輪間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文字也要統一。李斯:皇上,我把全國的文字統一改成小篆字體,便于書寫。秦始皇:(面向蒙恬)北邊匈奴情況如何?蒙恬:已經打敗了,皇上不妨再在北方增設一個郡。這樣,我國一共就有四十個郡了。王翦:皇帝洪福齊天,真是太偉大了,把這樣一個遼闊的國家統一在一起。淳于越:皇上,臣下有一建議。國家如此遼闊,我們不妨恢復分封制度,按照古代的規矩行事。秦始皇:(面向李斯)朕想聽聽你的意見。李斯:現在天下已經安定,法令統一。但是有一些讀書人不學現在,卻去學古代,對國家大事亂發議論,在百姓中制造混亂。如果不加禁止,會影響朝廷的威信。秦始皇:好,朕就下令:除醫藥、種樹的書以外,凡是有私藏《詩》《書》、百家言論書籍,一概收繳燒掉;誰敢拿古代的制度批評現在,滿門抄斬!扶蘇:父皇,這樣對待儒生是不是太嚴厲了?還是不要這樣做吧。秦始皇:(大怒狀)你竟敢頂撞朕!你別呆在咸陽,你到北方守邊疆去吧。師:通過觀看幾位同學的表演,請你歸納秦始皇為鞏固統一采取什么措施?學生: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制經濟上: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化上: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文字。思想上:焚書坑儒軍事上:北擊匈奴,筑長城。南統越族開靈渠投影: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制的結構圖(影響這套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影響中國幾千年。)經濟上 :統一度量衡、貨幣(影響:功在千秋)文化上: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文字(影響:功在千秋)思想上:焚書坑儒 (影響:文化浩劫)軍事上:北擊匈奴,筑長城。南統越族開靈渠總結:秦始皇通過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軍事的措施,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能力整合:師: 秦的統一在我國歷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學生:結束分裂局面,社會穩定,有利于人民 生產、生活和經濟的發展。中央集權制度在我國歷史上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統一全國后的一系列措施如:郡縣制、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長城、靈渠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智慧閃光:討論:有人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又是有名的暴君”,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說說你的理由。學生:千古一帝:1、 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2、他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以上說明秦始皇是對我國歷史作出過巨大貢獻,是千古一帝。有名的暴君1、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2、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3、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秦始皇又是有名的暴君夯實基礎;選擇題1、“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出自( )A、王充 B、司馬遷 C、李白 D、杜甫2、秦滅六國,統一全國的時間是(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有230年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20年3、秦始皇時開鑿的連接我國長江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 )A、鄭國渠 B、都江堰 C、白渠 D、靈渠4、秦朝時官方統一使用的文字是( )A、隸書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秦王掃六合》精品課程開發整體規劃為了推動我校歷史科組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扎實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全面提升我校歷史教育教學質量,根據市教育局與鎮教科文衛辦以及我校關于精品課程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制定歷史精品課整體規劃: 一、確定課程配合學校精品課程建設實施方案,結合本科組實際情況,擬訂在初一年級展開精品課程開發。同時結合教學進度,選擇具有挑戰性的課文,進行精品課程開發。重點落實在秦漢史部分,以《秦王掃六合》為核心,展開研究。二、成員分工吳可平:科組推薦承擔精品課程的課堂教學;負責教學設計和制作課件;張建榮:負責課件、素材的搜集;吳少芬:負責課堂實錄和錄像;吳燕宜、張紅霞:負責課堂反思;劉建中、郭嘉杰、吳林泉:負責練習搜集與經驗總結三、課時安排:1個課時四、教材分析《秦王掃六合》是七年級上冊舉足輕重的一課。本課的重點、難點、考點特別多,以下分別加以說明:重點:1、秦統一六國的歷史意義;意義: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長達數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據、混戰不已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從此,統一始終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2、鞏固統一的措施●政治上——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①贏政規定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②中央政府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同時負責監察百官,太尉管理軍事 ③在地方,把全國劃分為36郡,郡下設縣。郡縣制度為后來的封建王朝長期沿用。●經濟、文化上——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同時還統一了度量衡;把小篆作為全國統一的文字,后來使用更為簡單的隸書。●思想上——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發布焚書令,規定除政府外,民間只可收藏有關醫學、占卜、種植的書,其它一律燒毀,又把暗中誹謗他的儒生全部活埋,這就是“焚書坑儒”。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極大損失。●軍事上——修筑長城和開發南疆,開鑿了靈渠。3、秦朝的歷史作用●秦朝的統一,開創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皇帝制、郡縣制等中央集權制度,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秦始皇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為歷代經濟的交流與發展奠定了基礎。●修筑長城和開發南疆、開鑿了靈渠。難點:1、秦王贏政為什么能完成統一大業?●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長平之戰以后,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御秦軍的強大進攻;●秦王嬴政禮賢下士,重用人才2、如何理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1)建立皇帝制度(皇帝的含義和權力)(2)中央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司法(丞相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既輔佐皇帝,也埋下了皇權與相權的權力之爭)(3)地方推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革除權力過于分散于地方諸侯的弊端,采用郡縣制,郡守、縣令由皇帝任免)3、評價“焚書坑儒”郭沫若:“書籍被焚燒,其實還在其次,春秋末年以來,蓬蓬勃勃發展起來的自由思索的精神,事實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擊。”秦始皇焚書坑儒,加強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但實行文化專制,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因而使蓬蓬勃勃發展起來的自由思索的精神,事實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擊。4、評價秦始皇功: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這點最為突出的貢獻),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以上說明秦始皇是對我國歷史作出過巨大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皇帝。過:秦始皇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他還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綜述:秦始皇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對歷史有巨大貢獻和巨大影響的封建皇帝,總體上,功大于過。考點:● 秦統一的歷史意義● 鞏固統一的各項措施(皇帝制、中央集權制、郡縣制、統一文字)● 秦朝的歷史作用● 秦始皇的歷史貢獻● 秦始皇與漢武帝對待儒家截然不同的態度(“焚書坑儒”)五、學情分析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學生并不善于學歷史,所看課外歷史讀物也較少,對于遙遠的古代史。感到非常陌生。加之人物、事件、現象的繁多復雜,給學生學習把握歷史帶來很大的難度。這就要求老師能夠運用深入淺出的教學技能,將復雜、深刻、零散的歷史知識系統化,淺顯化,直觀化,同時又不能歪曲歷史、杜撰歷史。為此可設計表格或示意圖來歸納整理和講解知識,使學生有較清晰和系統的知識,如秦鞏固統一的各項措施可列出表格:秦鞏固統一措施措施 影響政治 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在我國沿用了兩千多年,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經濟 統一貨幣、度量衡 對于促進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文化 統一文字焚書坑儒 摧殘了文化,制約了人們的思想。軍事 北筑長城、開發南疆 秦朝疆域廣大,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對于難點問題,可讓學生在課前搜集資料,以便在課堂上展開討論。如思考與討論:1、秦朝的統一和鞏固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什么重要作用?2、影視劇中的秦始皇和歷史上的秦始皇有沒有差別?如何評價秦始皇?3、目前祖國未完成的統一大業是什么?談談你對統一大業的認識?對于考點,則需要通過做練習來完成。1.戰國末年,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諸侯國是 ( ) A.齊國 B.燕國 C.楚國 D.秦國2.秦滅六國,統一天下是在(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3.秦統一后,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是( ) A.隸書 B.楷書 C.小篆 D.草書4.“六合之內,皇帝之土”“皇帝”這一稱號最早出現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5.秦統一后,在全國使用的貨幣是( ) A.刀形幣 B.蟻鼻錢 C.鏟形幣 D.圓形方孔錢6.“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第一個被秦所滅的國家是( ) A、楚國 B、燕國 C、齊國 D、韓7.秦統一后,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是( ) A. 郡縣制 B.分封制 C. 行省制 D.宗法制8.李白的詩《古風》:“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秦滅六國,諸侯西來的順序是 ( ) ①韓國 ②趙國 ③魏國 ④楚國 ⑤燕國 ⑥齊國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④①②⑤⑥ D. ④⑤①②③⑥9.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是 ( ) A.夏朝 B.秦朝 C.周朝 D.漢朝10.秦朝中央政府分管監察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殿閣大學士六、相關策略1、課程研究方法:學生探究法和討論法具體操作:(1)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情境的設計充分考慮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在活動中讓他們碰撞、爭論、分享、體驗,從而體會要義,并自覺地付諸行動。(2)注重理性分析與感性體驗的結合。一方面,需要教師把基本內容分析透徹;另一方面,又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活動情境中交流與體驗,避免紙上談兵。2、課前準備首先,教師在課前作些布置,讓學生在課前搜集資料,以便在課堂上展開討論。在討論問題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提高學生參與學習、討論問題的熱情,提高認識和思辯水平。其次,制作課件,以便豐富教學內容。設計秦始皇朝會情境,通過學生扮演,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使學生便于理解當時各項措施出臺的背景。 再次,輔以配套練習,使學生及時理解消化所學習的知識。七、擬解決的實際問題1、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2、在課程中強化學生的課前搜集資料能力和課堂活動,用討論法突破本課程的重、難點,為今后參與本課程教學的老師提供教學思考和借鑒。3、以精品課為契機,建立七年級歷史上冊課程資源庫,達到資源共享。使精品課程資源惠顧更多的老師和同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23張PPT)第10課 秦王掃六合1、戰國七雄是指哪七 個諸侯國?咸陽秦公元前221年聯系學過的知識,結合教材內容,思考:為什么秦有條件來完成統一?統一的歷史條件① 春秋戰國長期戰亂,人民渴望統一;② 商鞅變法富國強兵,具備了統一戰爭的條件;③ 嬴政雄才大略。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公元前二四六年至公元前 二一○年在位。他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秦王嬴政統一天下,面對這樣一個大國怎么去治理呢?秦行政機構示意圖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郡縣最高統治者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錢度量衡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小篆遼東臨 洮江 水珠 江湘 水離 水靈 渠東海長城咸陽秦南海隴西結合我們這節課所學思考:秦朝在中國歷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結束分裂局面,社會穩定,有利于人民 生產、生活和經濟的發展。統一全國后的一系列措施如:郡縣制、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長城、靈渠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速記比賽:公元前二二一, 秦王嬴政大統一,建立中央集權制,地方推行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 小篆成為規范字。焚書坑儒搞專制, 古代文化受損失。北拒匈奴修長城,南統越族開靈渠。秦 朝鞏固統一的措施: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思想上:軍事上: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1、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2、在中央,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地方上,推行郡縣制1、統一貨幣2、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焚書坑儒1、北拒匈奴修長城2、南統越族開靈渠1、 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2、他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以上說明秦始皇是對我國歷史作出過巨大貢獻,是千古一帝。1、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2、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3、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秦始皇又是有名的暴君選擇題1、“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出自( )A、王充 B、司馬遷 C、李白 D、杜甫2、秦滅六國,統一全國的時間是(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有230年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20年3、秦始皇時開鑿的連接我國長江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 )A、鄭國渠 B、都江堰 C、白渠 D、靈渠4、秦朝時官方統一使用的文字是( )A、隸書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CCD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歷史優質課展示上冊《秦王掃六合》_人教版_吳老師 00_00_07-.flv 教學反思與教學建議.doc 整體規劃.doc 課件.ppt 課堂教學實錄.doc 配套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