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1課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教學反思中山市沙欄初級中學 李飛燕根據歷史新課程標準,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了解宋代的社會生活,加深他們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豐富內涵的認識。在教學中,我從學生身邊熟悉的情景入手,通過大量的圖片,設置若干的歷史場景讓學生在不同場景中探究、合作學習;同時,在處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之間的關系時,強調學生的參與和生生之間的互相學習,并通過“探究”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分析評價能力和質疑能力。總體上看,課堂氣氛好,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成為教學的主體,較好的實現了三維目標的要求,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明確,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從知識與能力看,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緊扣課本,通過宋代人在衣食住行方面以及城市生活中的“夜市”“曉市”、“瓦子”(“瓦舎”)、喝茶品茶等重要史實以反映宋代的社會生活;重視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如通過引導學生比較古今美容,培養學生的比較、概括能力,正確引導學生的審美觀。通過對宋代官服和不同行業人物衣著的觀察,使學生了解宋代官服的構成和不同行業人物的衣著特點,培養學生識圖、理解能力,通過引導學生體驗宋人的生活,培養學生的想象、遷移能力等。從過程與方法看,教學過程體現了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對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要求即感知歷史───積累歷史知識───理解歷史───運用歷史知識四個階段;方法上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如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去體驗宋人的生活,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諸如“同樣是源自兩宋的習俗,為什么過春節這樣的習俗流傳下來,而纏足的習慣卻被人們拋棄了?”,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看,通過這課教學,教師應使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及其傳承性,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激勵他們為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而努力學習。為達到此目的,我深化教材,把上述教育蘊含于教學之中,如“你怎樣看待纏足?你欣賞什么樣的美?”“同樣是源自兩宋的習俗,為什么過春節這樣的習俗流傳下來,而纏足的習慣卻被人們拋棄了?”尋找現代生活中宋人社會生活的影子,并進一步通過小結畫龍點睛,突出了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第二,努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氛圍的形成。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運用了一組組生動的課件,如通過動態的《清明上河圖》來了解宋代人的衣食住行等;采取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模擬、回味宋人的生活等方法,努力為學生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場景。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促使其積極學習氛圍的形成的目的,課堂上出現了學生學習神情專注,積極、認真參與教學活動的活躍場面。第三,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在該課的教學過程中,力圖體現新一輪課改的精神,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如通過“考考你”讓學生把自己當成家住東京城的主人,設想要怎樣來款待來自南方的客人;通過“體驗宋代人的生活” 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合作探究等;通過“課后拓展,學以致用”激起學生在學習宋人生活的基礎上仿照《宋代社會風貌》撰寫《21世紀初期的三角社會風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語言不夠精簡;學生討論的時間少;個別學生沒有關注到;沒有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爭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43張PPT)學習目標1、了解宋朝社會生活的大概風貌,包括當時的衣、 食、住、行、娛樂、節慶風俗等內容。2、通過對 “纏足”的認識,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3、通過了解過去的社會生活史,加深學生與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親和力。重點:宋朝的服飾特點和“瓦子”難點:“瓦子”是當時商業繁榮的產物以小組為單位,穿越時空來到北宋,依循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進行“東京一日游”要求:你的旅游必須體驗北宋人們的衣、食、住、行、娛樂,在旅游過程中,還要注意進行古今對比哦!宋初帝王宋中期帝王統治階級由儉入奢女真族“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勞動者服飾——受少數民族影響,小袖狹身的短衣農皇后官員士(讀書人)商宋官服顏色與官位:紫——三品以上朱——五品以上綠——七品以上青——九品以上小常知你認為以下哪種宋代衣服最適合你穿去旅游呢?快來挑選吧——比比誰穿得最有魅力!班上的同學都在興致勃勃的挑選衣服的時候,我們班有一位女同學卻在悶悶不樂,原來不小心將鞋弄濕了, 她想去宋代的一個鞋店里買鞋, 在那里她能不能找到可以穿進她腳的鞋?你怎樣看待纏足?你欣賞什么樣的美?材料1: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在《菩薩蠻》一詞中專門贊美纏足:“涂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回風,都無行處蹤。偷立宮樣穩,并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材料2:纏足的后果與精美的小鞋宋朝衣著特點:統治階級由儉入奢民族影響大陋習迫害深少數纏足羊肉魚肉東坡肉面包臘八粥米飯羊肉魚肉東坡肉面包臘八粥米飯北方以包子等面食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南北方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肉食:主食:北宋吃羊肉為多,南宋南方吃魚多;飲茶——“斗茶”習俗和“獻茶”民俗宋朝飲食特點:北喜 與面食南吃 和米飯帝王腐朽百姓苦羊肉魚類農民——茅房城市平民——瓦房貴族官僚——園林宅第高腳家具席地而坐瓦子演出勾欄兩宋時期,瓦子迅速繁榮說明了什么?一位白發老人用紅色、火光和炸響驅走了“年”這頭怪獸,以后每到過這個節日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放爆竹,并且燈火通明。你知道這是什么節日嗎?春 節有一位愛國詩人,他在流放途中聽說到楚懷王客死他鄉和郢城被攻破的噩耗后,投入到了滾滾流淌的汩羅江中,于是人們紛紛把食物投入到江中,以便藥死蛟龍水獸,使他的尸體免遭傷害。我國有一個傳統的節日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的,你知道這是什么節日嗎?端午節漢高祖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在平定了“諸呂之亂”后登基。他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了與民同樂的節日,那天家家要張燈結彩,以示慶祝。你知道這是什么節日嗎?元宵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請找找詩中所反映的北宋過年的習俗,在你的家鄉還保留這些過年的風俗嗎?趣味探究——同樣是源自兩宋的習俗,為什么過春節這樣的習俗流傳下來,而纏足的習慣卻被人們拋棄了?纏足——封建社會的陋俗,是對婦女的殘害和壓迫。春節——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愿望,更是親人 團聚的日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應有揚棄的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難忘的“東京一日游”結束了,讓我們一起來回味一下宋代的社會生活,想一想宋代社會風貌為什么會如此氣象萬千、多姿多彩呢?、宋代經濟繁榮、各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加強小 結宋代社會生活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衣食住行娛樂節日1、王教授在介紹我國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講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欄”。他介紹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宋朝2、關于“瓦舍”(也稱“瓦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給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機 B.出現在宋朝時期C.是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 D.散布于廣大農村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這首詩描述了宋代哪一節日的氣氛?A.元宵節 B.端午節 C.中秋節 D.元旦4.上海世博園中國館這樣一幅作品:它以動漫的形式向中外游客展示了我國古代都市的繁華。請你判斷這幅作品是A.趙孟頫的《秋郊飲馬圖》B.顧愷之的《洛神賦圖》C.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D.敦煌莫高窟的敦煌壁畫5.下列對宋朝北方一普通百姓衣食住行的說法,錯誤的是A.身著黑色的小袖狹身短衣在田間勞作B.吃飯以面食為主C.趕著馬車帶著全家出去串門D.住宅是低矮的茅草屋6、在宋代我們不可能品嘗到的美食有A.東坡肉B.臘八粥C.包子D.香腸7、吃飽輕松后我們打算到城內找地方投宿,那我們應該找A.旅店 B.邸店 C.客棧 D.客店8、北宋梁山好漢花和尚魯智深與兄弟逛街,有個地方有人說書、唱曲、賣飲料、算卦、雜耍、表演等。請問這是什么地方?A.專門制造房瓦的瓦廠 B.食客盈門的酒樓C.娛樂兼營商業的瓦子 D.好漢比武的擂臺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為A 士大夫的提倡 B 城市的繁榮,市民階層不斷擴大C 農民的需要 D 達官貴人的需要10、宋代出現氣象萬千的社會風貌的根本原因是A.各民族的融合進一步加強B.我國的經濟重心發生了南移C.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繁榮D.社會經濟繼續向前發展材料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 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材料二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歐陽修材料三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 長久, 千里共嬋娟。 ——蘇軾材料四 卻憶金明三月天,春風引出大龍船。二十余年成一夢,夢中猶記水秋千。 ——朱昱《端午觀競渡曲江》1、上述材料反映了宋代的什么節日習俗?2、宋代最受重視的節日是什么?3、宋代的春節和今天的春節有什么異同之處?假如讓你為三角鎮的本土歷史教材《21世紀初期的三角社會風貌》撰稿,你可以從衣、食、住、行、娛等方面任選一項,寫法可參照課文內容寫,500字以上。謝謝觀賞,請多多指教!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1課《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教學設計備課組 歷史 授課人 李飛燕 主備人 李飛燕課 題 第11課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 課 時 一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1)了解宋朝社會生活大概的風貌,包括當時流行的穿著打扮、飲食的主要特點,居住條件和房屋建筑的樣式;交通旅行的條件;文化娛樂活動、節慶風俗等方面。(2)通過學生對宋朝社會生活的體驗,感知當時的歷史情境,并與現實生活比較,培養他們的想象、遷移和表達能力,使他們能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的發展并設想進一步改進的方向。2、過程與方法:本課跟生活聯系很緊密,根據新課程倡導的“教育回歸生活”“課程生活化”的理念引導學生“走進”宋朝,體驗宋朝社會生活,形成愉悅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品味、判斷、討論、交流、探索中,享受學習過程,同時也將觀察、比較、探究、遷移等方法的運用貫穿其中。3、情感態度和價值感:通過對過去日常生活的了解,拉近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對歷史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增強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對學生的吸引力和親和力;通過對宋代婦女“纏足”和現代美容的比較,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通過對傳統習俗的保留和廢除,讓學生明白對待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4、隱性知識的挖掘:(1)通過對宋代婦女“纏足”和現代美容的比較,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2)通過對傳統習俗的保留和廢除,讓學生明白對待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教學重點 內容 宋代的服飾和“瓦子”解決方法 1.讀圖法。2、問題探究法。3.圖表示意法。教學難點 內容 宋朝的服飾變化反映了當時民族融合的歷史現象,“瓦子”是當時商業繁榮的產物。解決方法 1、引導評價法。2、史料分析法。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前面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宋朝的政治、經濟情況和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這節課我們來看看宋朝人的生活狀況。首先看看這節課的課程要求:課件顯示學習目標(二)講授新課時下流行“穿越”,今天,我們也來一次“穿越”!讓我們一起穿越時光隧道去宋朝。依循《清明上河圖》 ( file: / / / H:\\第11課%20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1\\清明上河圖.swf" \t "_parent )進行“東京一日游”。1、體驗宋代的“衣”活動一 看圖識變化活動二 以“衣”取人活動三 魅力大比拼活動四 各抒己見,評價纏足,說說你認為的美2、體驗宋代的“食”活動一 我來說菜名活動二 說說飲食 自主歸納宋朝飲食的特點3、體驗宋代的“住” 活動一 看圖說主人活動二 我們住哪里?4、體驗宋代的“行” 活動一 看圖說交通工具活動二 思考:為什么宋代缺馬?5、體驗宋代的“娛樂” 活動一 結合身邊的例子和圖表解釋瓦子和勾欄之間的關系 活動二 看圖了解瓦子里的娛樂節目6、體驗宋代的“節日” 活動一 說說傳統節日的習俗活動二 猜謎方式了解宋代的節日趣味探究:以纏足和春節為例進行討論:為什么有些風俗消亡了,有些風俗卻流傳至今?探究:難忘的“東京一日游”結束了,讓我們一起來回味一下宋代的社會生活,想一想宋代社會風貌為什么會如此氣象萬千、多姿多彩呢?7、利用板書小結8、課堂訓練9、課后拓展,學以致用假如讓你為三角鎮的本土歷史教材《21世紀初期的三角社會風貌》撰稿,你可以從衣、食、住、行、娛等方面任選一項,寫法可參照課文內容寫,500字以上。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歷史練習冊作業設計 基礎題 書本P64練一練選做題 新課程《學習輔導》P22-24第11課第1-13小題思考題 宋代社會風貌為什么會如此氣象萬千、多姿多彩呢?板書設計 第11課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物質生活《初中歷史隱性知識的開發與利用》課題組成員意見 1、從駱駝這一交通工具中,要挖掘出宋朝民族交流頻繁。2、對比宋代的纏足和今天的美容,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3、以纏足和春節為例討論:為什么有些風俗消亡了,有些風俗卻流傳至今?4、挖掘宋代社會風貌如此氣象萬千和多姿多彩的原因。5、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寫一篇《21世紀初期的三角社會風貌》娛樂節日衣食住行二、精神生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1課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學案中山市沙欄初級中學 李飛燕一、閱讀書本,完成表格。宋代社會風貌 項目 內容物質生活 衣 統治者:勞動者:婦女:食 肉食:北方 南方主食:北方 南方住 農民:城市平民:貴族官僚:行 交通工具有:精神生活 娛樂節日二、活動探究1、宋代婦女纏足與現代婦女割雙眼皮、隆鼻、“削足”等美容有何異同,我們應該怎么看待這些現象呢?你欣賞什么樣的美呢?2、想一想在民族政權并立的宋代,為什么社會風貌會如此氣象萬千、多姿多彩呢?3、同樣是源自兩宋的習俗,為什么過春節這樣的習俗流傳下來,而纏足的習慣卻被人們拋棄了?三、課后拓展,學以致用假如讓你為三角鎮的歷史本土教材《21世紀初期的三角社會風貌》撰稿,你可以從衣、食、住、行、娛等方面任選一項,寫法可參照課文內容寫,500字以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1課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課堂實錄中山市沙欄初級中學 李飛燕一、承上啟下導入新課老師:上節課我學習了宋朝的政治、經濟,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宋朝的社會生活,請同學們翻開書本61頁,我們今天學習第11課《萬千氣象的社會風貌》。我們先來看看我們今天的學習目標,全班同學齊讀一遍。二、了解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齊讀教學目標學習目標1、了解宋朝社會生活的大概風貌,包括當時的衣、 食、住、行、娛樂、節慶風俗等內容。2、通過對 “纏足”的認識,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3、通過了解過去的社會生活史,加深學生與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親和力。重點:宋朝的服飾特點和“瓦子”難點:“瓦子”是當時商業繁榮的產物三、講授新課老師:我們要了解古代某一時期的社會生活,可以通過什么方法來了解?學生:歷史書、影片、電視劇、繪畫。老師:我們宋朝的大畫家張擇端就有一幅名畫充分反映宋朝的社會風貌的,是什么畫呢?學生:《清明上河圖》老師:時下流行“穿越”,今天,我們也來一次“穿越”,讓我們搭載著世博會中的動態《清明上河圖》 ( file: / / / H:\\第11課%20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1\\清明上河圖.swf" \t "_parent )進行“東京一日游”。我們在看的過程中,要特別留意宋代人的衣食住行。學生:觀看動態的《清明上河圖》老師:看完以后,有沒有同學能用幾個詞來概括的宋朝社會風貌?學生:繁榮、多姿多彩。老師:看到哪些印象深刻的交通工具學生:駱駝、轎子老師:駱駝是我們中原地區的動物嗎?學生:不是。老師:那為什么我們中原地區會有駱駝呢?學生:是民族融合的體現。老師:非常好,宋朝雖然民族政權并立,但民族之間的交往和融合還是主流的。1、體會宋代人的“衣”老師:那么我們今天要穿越到宋朝的東京,要想不讓宋朝人認為我們是外星人,給我們200%以上的回頭率,我們首先應該改變什么?要想改變我們的衣著打扮,就要先知道宋朝人的服飾特點。誰來說說宋朝的穿衣特點?學生:統治者穿著由簡樸到奢侈,老百姓的衣服大多是小袖狹身,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老師:那我們通過圖片來看看看宋代的服飾變化。統治者的衣服由簡樸到奢侈,為什么會發生這種變化?學生:經濟發展,社會繁榮,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老師:勞動者穿小袖狹身的衣服,是受到北方那個少數民族的影響?學生:女真族。老師:看圖片辨別人物的身份。所以在宋代,是能從穿戴服飾上辨認出士農工商從事行業的特點。了解他們的穿衣特點以后,我們每個同學選一套自己最喜歡的衣服穿上準備去東京了。當我們班上的同學都在興致勃勃的挑選衣服的時候,我們班有一位女同學卻在悶悶不樂,原來不小心將鞋弄濕了, 她想去宋代的一個鞋店里買鞋, 在那里她能不能找到可以穿進她腳的鞋?學生:不能。因為宋代的婦女開始纏足,用外力將腳裹緊,讓腳畸形生長,從而出現了所謂的三寸金蓮。老師:那同學們看看這兩雙腳,一雙的纏足過的,一雙的自然生長的,你覺得哪一雙腳更美?學生:自然生長的美。老師:但是在宋朝,包括我們的大文學家蘇軾也認為這種三寸金蓮是很美的啊。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在《菩薩蠻》一詞中專門贊美纏足:“涂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回風,都無行處蹤。偷立宮樣穩,并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你怎么看這兩種美?學生:纏足是封建社會的陋俗,是對婦女的殘害和壓迫。最美麗的是自然美和心靈美。2、體驗宋代的“食”老師:我們了解宋朝的衣服后,我們到了東京后,民以食為先,先找點吃的東西吧!宋朝的飲食情況怎么樣呢?學生:宋朝南方的主食是米飯,肉食主要是魚;北方的主食是面和包子,肉食有羊肉。除了這些以外,宋朝還有東坡肉、還有獻茶、斗茶、臘八粥。老師:讓我們通過圖片來看看這些食物,來解解饞。學生:說菜名。老師:吃飽飯后,覺得有點膩了,不知道有沒有解膩的食物呢?學生:喝茶。老師:喝茶的習俗從什么時候開始有?學生:唐朝。3、體驗宋代的“住”老師:在喝茶的同時,仔細觀察一下飯店和周邊的建筑。課件顯示一些住宅圖片,讓學生說說這些住宅的主人的身份!讓學生欣賞一下三組房屋的圖片,分辨出這些房子的主人分別是哪些人?學生:說房子的主人。農民——茅屋,城市平民——瓦房,貴族官僚——園林宅第。老師:我們吃飽喝足了,也看了宋朝人的住房,現在我們需要找個酒店把行李放下來再去玩。宋朝把酒店叫什么?學生:邸店。老師:宋朝的酒店業發達嗎?學生:發達。書本有句話是這樣講的:邸店如云屯。證明宋朝的物質生活的富裕。4、體驗宋代的“行”老師:放下行李,我們想去玩,但又不想走路,有什么代步工具可以選擇呢?學生:船、牛車、驢子、轎子。老師:為什么宋朝很少馬車?宋朝為什么缺馬?學生:打仗。宋朝是一個并立的時代,戰爭不斷,很多馬都征用作為戰馬了。老師:這位同學說得很好,除了這個原因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馬產于北方, 我們中原地區的馬相對來說也很少。5、體會宋代的娛樂老師:了解了宋代的交通工具以后,我們選牛車做我們的代步工具吧。選好了交通工具,我們最好到哪里去玩,問一下當時的宋朝人,看看他們會推薦我們去哪里?學生:瓦子。老師:瓦子是一個什么樣的場所?學生: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老師:瓦子里面有很多專供演出的的圈子,叫勾欄。那瓦子和勾欄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圖表顯示瓦子與勾欄的關系。學生:勾欄屬于瓦子的一部分。老師:是的。我舉一個例子吧,我們三角鎮有一個文化廣場,那個是一個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在廣場那里我們有一個專門演出的是舞臺,這就好比我們宋朝的勾欄。明白了沒有。學生:明白。老師:勾欄里有很多窮苦的賣藝人賣藝,那么,這些藝人賣什么藝呢?學生:“說書”、“木偶戲”、“皮影戲”、“雜劇”、“猴戲”、“角詆”、“斗蟋蟀”、“卜卦”、“蹴鞠”。老師:讓學生想一想:兩宋時期,瓦子迅速繁榮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宋朝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豐富起來。6、體驗宋代的“節日”老師:平常,宋朝城市人民的生活都挺熱鬧了,到了節日就更熱鬧了!宋朝有哪些節日?學生: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老師:這些節日中哪個節日是最受人們重視的呢?學生:春節。老師:對比一下宋代的春節和今天的春節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學生:相同的有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掛對聯、給壓歲錢等。不同的:今天考慮到安全問題,很多地方禁放鞭炮。老師:以纏足和春節為例進行討論:為什么有些風俗消亡了,有些風俗卻流傳至今?學生討論回答:纏足是封建社會的陋俗,是對婦女的殘害和壓迫。春節則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愿望,更是親人團聚的日子。所以,我們對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老師:說得很好,掌聲鼓勵一下。老師:難忘的“東京一日游”結束了,讓我們一起來回味一下宋代的社會生活,想一想宋代社會風貌為什么會如此氣象萬千、多姿多彩呢?學生:宋代經濟繁榮和各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加強。7、利用板書小結1、 物質生活8、課堂訓練9、課后拓展,學以致用假如讓你為三角鎮的本土歷史教材《21世紀初期的三角社會風貌》撰稿,你可以從衣、食、住、行、娛等方面任選一項,寫法可參照課文內容寫,500字以上。娛樂節日衣食住行二、精神生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1課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課堂練習一、基礎達標。( )1、王教授在介紹我國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講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欄”。他介紹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宋朝( )2、關于“瓦舍”(也稱“瓦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給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機 B.出現在宋朝時期C.是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 D.散布于廣大農村( )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這首詩描述了宋代哪一節日的氣氛?A.元宵節 B.端午節 C.中秋節 D.元旦( )4.上海世博園中國館這樣一幅作品:它以動漫的形式向中外游客展示了我國古代都市的繁華。請你判斷這幅作品是A.趙孟頫的《秋郊飲馬圖》 B.顧愷之的《洛神賦圖》C.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D.敦煌莫高窟的敦煌壁畫( )5.下列對宋朝北方一普通百姓衣食住行的說法,錯誤的是A.身著黑色的小袖狹身短衣在田間勞作 B.吃飯以面食為主C.趕著馬車帶著全家出去串門 D.住宅是低矮的茅草屋( )6、在宋代我們不可能品嘗到的美食有A 東坡肉 B 臘八粥 C 包子 D 香腸( )7、吃飽輕松后我們打算到城內找地方投宿,那我們應該找A.旅店 B.客棧 C.邸店 D.客店( )8、北宋梁山好漢花和尚魯智深與兄弟逛街,有個地方有人說書、唱曲、賣飲料、算卦、雜耍、表演等。請問這是什么地方?A.專門制造房瓦的瓦廠 B.食客盈門的酒樓C.娛樂兼營商業的瓦子 D.好漢比武的擂臺( )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為A 士大夫的提倡 B 城市的繁榮,市民階層不斷擴大C 農民的需要 D 達官貴人的需要( )10、宋代出現氣象萬千的社會風貌的根本原因是A.各民族的融合進一步加強 B.我國的經濟重心發生了南移C.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繁榮 D.社會經濟繼續向前發展二、能力提升。材料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材料二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歐陽修材料三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蘇軾材料四 卻憶金明三月天,春風引出大龍船。二十余年成一夢,夢中猶記水秋千。——朱昱《端午觀競渡曲江》(1)上述材料反映了宋代的什么節日習俗?宋代民間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及娛樂活動?(2)宋代最受重視的節日是什么?(3)宋代的春節和今天的春節有什么異同之處?三、隱性知識的挖掘。假如讓你為三角鎮的歷史本土教材《21世紀初期的三角社會風貌》撰稿,你可以從衣、食、住、行、娛等方面任選一項,寫法可參照課文內容寫,500字以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_人教版_李老師.flv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教學課件 .ppt 教學反思.doc 教學設計.doc 課堂文字實錄.doc 配套學案.doc 配套練習.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