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3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一)》精品教學示范課(視頻實錄+課件+教案+練習+學案+反思+文字實錄+單元分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3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一)》精品教學示范課(視頻實錄+課件+教案+練習+學案+反思+文字實錄+單元分析)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13課《燦爛的宋元文化 (一)》教學反思
對今天的歷史教學來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能力比讓學生掌握知識更為重要。因此,本課采用了“實踐、情境、創新”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充分利用電教手段(投影、視頻錄像等),為學生創設生動豐富的歷史情境,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學習,自我探究。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做好學生的顧問和參謀,當學生遇到疑難時適當地加以引導和點撥,這樣,就使課堂在師生互相平等和諧的氣氛中愉快完成。
(1)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通過圖像、聲音等在某種程度上比較逼真地“再現”歷史場景、任務、事件的過程等,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從而有效地縮短歷史的時間和空間與學生的距離,使之目睹“歷史的真實”,這樣,不僅使歷史教學變的容易,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還可以極大的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們的學習動機,進而迸發出創造的熱情。在導入時,可以用屏幕打出與時事相關聯的《伊拉克戰爭的有關圖片》,這種導入方式直觀性強,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探求中進入本課的學習;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大量運用有關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以及對外傳播的影視資料,這樣,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給學生提供想象的依據,留下較深刻的印象,并方便教師生動的講述和分析資料。
(2)師生互動,動手實踐,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營造創新氛圍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建立一種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形成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在歡樂、和諧、寬松的支持性環境中學習。在講到指南針和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時,教師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生中,跟他們一起做實驗,這樣,不僅讓學生真切地感受、理解科學發明的過程和原理,而且,可以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形成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3)創設“思辨的課堂”,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素質教育要求“教學民主”,創設“思辨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給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關于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宋元時期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原因等問題,都可以讓學生在討論和各抒己見的基礎上得出正確的結論,同時,學生的觀點只要言之有理都應該加以表揚。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4)在中西對比、古今縱橫中加深學生的認識。
當講到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的重大影響時,教師不放簡單的講述一下四大發明在它的故鄉——中國的情形,并補充文學巨匠魯迅的一段話:“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作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通過中西對比,學生能夠比較全面地理解四大發明在近代東西方的不同遭遇,從而對近代西方迅速崛起強大而中國落后挨打的原因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教師再結合當今的具體形勢,給予概要的結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是要把科技真正轉化為第一生產力,還需要政治制度、社會環境、人的觀念等因素的保障。
在引導學生認識到北宋時期的活字印刷術比隋唐時期的雕版印刷術更省時更經濟時,教師再進一步問學生當今的印刷術又有了什么新的發展,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
我在今后課堂教學中還將努力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學習的發展創造各種條件和機會,促進他們去主動學習、主動發展,并給予適當的點撥和引導,讓學生學會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不斷提高每個學生的自主性。并且還要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尤其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努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36張PPT)
13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一)
——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
沙欄中學 毛紅詩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指的是什么?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指南針的發明和廣泛使用
火藥的廣泛使用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
隋唐時發明雕版印刷術
【唐】《金剛經》
世界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年代的
雕版印刷品
在雕版印刷術發明出來以后,當時的一個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個字,請你算一下,要刻完我們這本歷史課本(14萬多字),按每天刻50字算需要多長時間
雕版印刷有哪些缺點?
每印一頁書就要刻一塊版,
書印好后,雕版也就被廢棄,
既浪費材料,也浪費人力,
浪費時間。
 動腦筋
雕版印刷術有什么不足之處?
畢升 活字印刷術
(畢昇的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沈括:《夢溪筆談》
變死字為活字 , 變死版為活版
既經濟,又省時。
套色印刷和轉輪排字
印刷敷彩佛像(遼,應縣木塔發現)
【元】轉輪排字架
今天的印刷技術
活字印刷的傳播和發展
中國
朝鮮、日本
西亞、歐洲
泥活字印刷術——木活字印刷術——金屬活字印刷術
戰國時期發明
南宋初期,廣泛用于航海
北宋時發明并始用于航海
1.司南
2.指南針
3.羅盤
麥哲倫
迪亞士       
達·伽馬 
哥倫布
歐洲航海家
  
元代火炮
唐末火藥開始用于軍事
宋元時火器廣泛運用
13~14世紀
火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根據史書記載,14世紀末,明朝的一位勇敢者萬戶,曾坐在裝有火箭的椅子上,雙手各持一個大風箏,試圖實現飛行的夢想。萬戶被譽為利用火箭飛行的第一人。為了紀念萬戶,月球上的一個環行山以萬戶的名字命名。
世界歷史上第一位宇航員
類別 發明者 朝代 成就
活字印
刷術 畢
升 北宋 經濟、省時,大大促進文化
傳播。比歐洲早約四百年。
指南針 戰國 制成“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
指南儀器。
宋朝 北宋時,制成了指南針,并開始
用于航海事業;
南宋時,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事
業,還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火藥 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
唐末 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上
宋元時期 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
13、14世紀 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郵票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簡表
名 稱 時 間 發 明 者 傳   播
造紙術
印刷術
指南針
火 藥
13~14世紀火器
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煉丹家
12世紀經阿拉伯
傳入歐洲
勞動人民
戰國司南
北宋指南針
北宋時傳到日本、朝鮮
元朝時傳到歐洲
畢升
隋唐雕版
北宋活字
魏晉南北朝
蔡倫
西漢發明
東漢改進
造紙術 13世紀



印刷術 12世紀
造紙術
造紙術 7世紀
火藥13、14世紀
指南針12、13世紀


印刷術
四大發明的傳播
  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這三種東西,已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第一種在文學上,
第二種在戰爭上,
第三種在航海上,
由此又引起了無數的變化。這種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
——培根
弗蘭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1.22~1626.4.9
英國哲學家 科學家
元代著名科學家
郭守敬
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時期科技得到如此發展?
宋元時期政治的發展,經濟的繁榮
各民族各地區間經濟文化的交流
承繼隋唐時期文化和吸收外來文化
各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辛勤的勞動
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加上造紙術,是我國古代人民的“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
科技 發明或改進過程 意義或地位
活字印刷術 北宋平民畢升發明,比歐洲早約400年 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指南針 戰國時制成司南,
北宋制成指南針,開始運用于航海事業,
南宋時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廣泛應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
火藥 唐朝中期的書籍里有配方記載
唐朝末年開始應用于軍事,
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
13、14世紀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火藥和火器傳到歐洲,對資產階級戰勝封建主義起了一定作用。
1.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是指( )
A.秦漢時期 B.南北朝時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
2.按照發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
①火藥 ②紙 ③活字印刷術 ④司南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3.我國四大發明中在北宋時發明的是(  )
  A.造紙術和雕版印刷術
  B.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
 C.火藥和雕版印刷術
D.指南針和造紙術
4.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事業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5.火藥廣泛應用于戰爭的朝代是(  )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隋朝
6.指南針開始應用于航海事業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7.我國的活字印刷術對世界影響最大,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比歐洲早了約( )
A. 200年 B.300年
C. 400年 D.500年

材料一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談》
 材料分析: 
  材料二
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為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趙汝適《諸藩志》
  材料三
如果歐洲人不借用中國人的指南針和船尾的舵,歐洲人就不可能實現在文化上和經濟上席卷世界的大部。
   ——英國李約瑟《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
1、從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你可以分別獲得什么信息?突出的變化是什么?
從材料一:強調白天需以太陽為準,夜晚以星星(北極星)為準,陰雨天則以指南針為準;
從材料二:只強調無論何時何地使用指南針,而且準確無誤。
突出的變化是:在辨別方向的理論上得到進一步提升,更加精確了人們對時空的認識。
2、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回答:指南針是由什么人傳到歐洲?有何意義?
阿拉伯人。
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和發現美洲創造了條件
我國古代科技成就舉世公認,但魯迅先生卻說:“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來看風水;外國用鴉片看病,中國卻用它來當飯吃。”對此,你怎樣理解?
提示 中國的科技確曾輝煌過,但由于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封建專制,缺乏開明的社會制度,缺乏良好的社會環境,明清之際閉關鎖國,最終導致科技沒能成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動力,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實惠,以至落后于西方。因此科技能否成為第一生產力是有條件限制的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我國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我們有著輝煌的過去,理應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因此,我們應立足于現在,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為祖國的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大發明(漫畫)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13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一)》教學設計
中山市沙欄初級中學 毛紅詩
備課組 歷史 授課人 毛紅詩 主備人 毛紅詩
課 題 第13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一) 課 時 一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利用信息技術優勢,掌握宋元時期科技成就的基本概況,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培養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概括歸納能力,想象能力及表達能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合作探究三大科技的發明、改進和應用。3、情感態度和價值感:通過學習宋元時期的科技,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過反思古今科技的落差,培養學生振興中華、趕超世界先進科技的歷史責任感。學習古代科學家勤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4、隱性知識的挖掘:比較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分析宋元時期我國科技領先的原因
教學重點 內容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及應用。
通過演示操作,與雕版印刷進行對比的方法
教學難點 內容 充分認識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解決方法 運用培根和馬克思的兩則材料進行分析,采用學習小組討論的形式解決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以一組煙花綻放的畫面和音樂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對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聯想,導入本課。 (二)探究新知 1、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有人在“百度知道”上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印刷術嗎?”,由此引出雕版印刷術,并探討雕版印刷術的不足。在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過程中,北宋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請學生觀看一段有關活字印刷術的視頻,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提高課堂效率。視頻播放完畢,與學生一起回顧印刷術的發展歷程,了解印刷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認識印刷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影響。介紹當代畢升──王選的事跡,進行知識延伸和情感教育。作為中國人都知道是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然而在世界上關于印刷術發明權的爭論卻從未止息。爭論之一:“韓國學者稱:活字印刷術是他們祖先最先發明的。”爭論之二:“西方一些學者認為中國只是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者,活字印刷術是由德國人古登堡發明的。”這兩個觀點一拋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勢必會產生一連串的問題。學生通過上網搜索相關資料,從資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來解決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學生以直接在百度輸入關鍵詞進行搜索,也可以到老師提供的網站和老師的博客去參閱相關的資料。然后小組內討論交流,分組匯報各組得出的結論、個人的看法及由此所想到的。2、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遠離塵世的喧囂,回歸大自然的懷抱,旅游已經成為當今的時尚。假如你要去原始森林旅游,為防止迷失方向,你應該攜帶哪些物品?”由此引出指南針。學生通過閱讀課本,歸納總結指南針的發明過程,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為后來的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由此聯系世界史新航路的開辟,請學生講一講歐洲航海家的主要事跡,為將來學習世界史做一個良好的鋪墊,同時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結合課前導入的煙花圖片,自然過渡到火藥的學習。展示早期的火藥武器,啟發學生思考“火藥除了用于軍事外還有哪些用途?”培養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的能力。出示古今火箭的圖片,通過思考“宋元時期的火箭發射與我們現在的火箭發射是否有相同之處?”,認識古今科技是一脈相承,不斷向前發展的。 (三)動手體驗: 1、活動一:用橡皮、蘿卜等自制一些活字,蘸上墨印在紙上。 2、活動二:自制指南針。教師深入到學生當中進行指導。(如果課上時間不充裕,可以把此活動改在課下進行,同時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完成。) (四)課堂小結: 啟發學生思考:“通過本課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新知識?有何感想?” (五)課外延伸: 學完本課后,把你的收獲和感想整理成電子稿發表在自己的博客或個人空間里,也可以發表在本班的網頁上,與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如果有疑問,可以登錄老師的博客留言,與老師及時進行交流與探討。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歷史練習冊
作業設計 基礎題 書本P75練一練
選做題 新課程《學習輔導》P27第13課第1-10小題
史學界普遍認為,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請說明理由并簡要概括宋元時期科技得到高度發展的原因。
板書設計 一、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二、 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
三、沈括和郭守敬
《初中歷史隱性知識的開發與利用》課題組成員意見 如何讓學生正確、全面地了解宋朝并認同宋朝文化,進而培養他們的歷史意識?如何在平等的氣氛中,啟發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13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一)》學案
一、學習目標
掌握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的發明、應用和傳播。了解科學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認識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學習古代科學家勤于探索、堅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1、以下關于回族形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其組成部分包括在中國定居的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
B.是民族融合的產物
C.是在元朝時最終形成的少數民族
D.是蒙古族與畏兀兒族長期雜居相處,逐漸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2、一位生活在元朝大都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經歷是(  )
A.到江南販運棉布 B.經運河到杭州游覽
C.從劉家港海運大米到直沽 D.到西藏經商受到駐藏大臣的熱情接待
3、1206年,我國土地上并立的政權主要有(  )
A.北宋、遼、夏、金 B.南宋、遼、夏金
C.南宋、西夏、金元   D.南宋、西夏、金、蒙古
【探索新知】
1、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1._________ 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_________和________ 的廣泛使用,是這一時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2._______時,______ 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種方法既_______又______ ,大大促進了_________________。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________ 。
2、 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
1、戰國時期,人們制成“ _________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
2、______ 時,制成了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________ 時廣泛用于航海,還由__________傳入歐洲。
3、 _________的書籍里,已有火藥配方的記載;__________ ,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________ 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13、14世紀,火藥和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4、四大發明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沈括是_________ 時期的科學家,著有《 》一書。他創制的 ___________”和農業氣象緊密結合。他還在書中預言,___________ 在未來 “必大行于世”,“_________ ”這一名稱,就是他開始使用的。
6、 郭守敬是____朝著名的________家和_________家。他在元初編成《 》,測定一年為 ______天,與現在通行的公歷基本相同,當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約 ______年。
【合作探究】
1、材料分析:“在14世紀,火藥從阿拉伯那里傳入西歐,它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變革,這是每一個小學生都知道的。”------恩格斯材料二:(畢昇的活字印刷術)若只印三、二張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沈括《夢溪筆談》材料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北宋《萍洲可談》回答:在我國火藥開始用于軍事是在什么時間? 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分別發明于那個朝代?你認為它們的發明有何意義? 從材料三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中國的四大發明除以上三項外,還有哪一項?其改進者是誰?
2、史學界普遍認為,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請說明理由并簡要概括宋元時期科技得到高度發展的原因。20分鐘 四課堂作業
【鞏固訓練】
1、 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是指(  )
A、秦漢時期 B、南北朝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
2、按照發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
①火藥 ②紙 ③活字印刷術 ④司南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 B.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
C.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應用于戰爭 D.11、12世紀火藥和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4、生活在南宋的讀書人,要想印刷精美的書籍,他會采用的印刷方式是(  )
A.活字印刷 B.雕版印刷 C.刻竹簡 D.手抄
三、展示交流
【中考鏈接】
1、(2012福建福州)弗朗西斯﹒培根說:“這三種東西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第一種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種是在戰爭上,第三種是在航海上”這里的“第三種”指的是(  )
A指南針 B造紙術 C印刷術 D火藥
2、(2012湖北恩師)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這些發明對人類的文明與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最有利于人類文化快速、廣泛傳播和交流的是(  )
A火藥 B指南針 C印刷術 D造紙術
(注:獨立用八分鐘時間完成然后用兩分鐘小組反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13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一)》課堂實錄
中山市沙欄初級中學 毛紅詩
毛老師:作為一名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四大發明是什么嗎?
學生: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
毛老師:很好!你是一個很稱職的合格的中國人。那么,今天我們就講13課——《燦爛的宋元文化》。那么,剛才那位同學回答的四大發明中,有一個在我們初一上學期已經學過。那就是??
學生齊答:造紙術。
毛老師:那么今天,在宋元時期,我們將學到另外三中發明。請同學們把書翻開第十三課,七十二頁。
我這節課打算這樣安排,同學們看到書后,先觀察這課有幾個大的標題?
學生齊答:三個。
毛老師:對!三個,第一個是活字印刷術,是吧?
學生齊答:是!
毛老師:第二個是指南針與火藥。第三個是
我的意思是這樣,同學們分組進行討論,這個大組負責活字印刷術,他們發明的一些情況?第二組同學呢?就負責指南針的發明和傳播的情況。第三組同學就負責火藥的發明情況。第四組同學呢?就負責兩位科學家,沈括、郭守敬和他們的成就,聽清楚要求了沒有?
學生齊答:嗯。
毛老師:那么現在你們就可以前后左右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可以看資料,結合課后的資料也可以。好不好?注意自己負責的問題。好的,可以開始討論,看書了。
學生:(討論中……)
毛老師:同學們找得怎么樣啊?可不可以?我剛才巡視了一下,每個組都問了一下,很多同學都完成得不錯。首先,大家想想看,我們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會徽是怎么樣的啊?記得嗎?(顯示圖片)看到沒有,這個事放大的。這叫做什么?
學生:中國印,舞動的北京。
毛老師:為什么把這個作為背景奧運會的會徽呢?當時,北京奧委會組織海內外的人去參加這樣的活動,希望能設計一個會徽,看誰的作品最能代表中國和中國的文化。最后,就是上面的圖片被選中?為什么會選中這個呢? 因為它體現我們中華文明五千年燦爛的悠久的歷史文化。這就能夠代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它里面蘊含著書法、篆刻,還有印。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活字印刷術。好,請第一組同學來談談有關活字印刷術的情況。
毛老師:請問這位同學,你想到什么?說說看。
學生1:在活字印刷術之前,有一種印刷術叫雕版印刷術。
毛老師:她說得很好。大家請看這幅作品。(顯示圖片)
學生齊答:《金剛經》
毛老師:對,這就是《金剛經》,那么,它是用什么印刷術印的呢?
學生齊答:雕版印刷術。
毛老師:這幅作品是世界上帶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朝代的?
學生齊答:唐朝。
毛老師:這里面有個題目考考大家。關于雕版印刷術,一個刻工一天最多能刻50個字,你們雕過沒有?
學生齊答:沒有
毛老師:我們現在用的歷史課本有14萬字,你每天雕50個字,看要多長時間?同學們算算看。答案出來沒有?
學生2:28000天。
毛老師:好,你把它換成單位年?看要多少年?一年是365天,28000天除以365,那是多少年啊?差不多7、8年吧。所以說,雕版印刷術是不是很慢的?
學生齊答:是。
毛老師:效果好不好?
學生齊答:不好。
毛老師:那么,書本上介紹的畢昇,他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又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說說。
學生3:既經濟又省時。他把泥土制成一個小小的字模。單字進行印刷。
毛老師:那么用完之后,這個字模有沒有作廢呢?如果要印另外一篇文章的話,能不能拆出來重新排版用呢?
學生3:可以。
毛老師:這樣,用起來很靈活。很好,請你坐下。但是那個雕版印刷刻字的話,就是在整塊板上面刻,因很多張可以,但是刻完后這個板就沒有用了。變成死板,但是呢,活字印刷術是單個字進行刻,然后再排版,之后印刷。用完這次之后,可以把子拆下來,在用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這就是它的優點。所以我們比較一下,這兩種印刷術,哪種更好呢?
學生齊答:活字印刷術。
毛老師:請看黑板屏幕上顯示出來雕版印刷術的缺點:浪費時間、浪費人力,浪費物力。那么,同學們再看,上面顯示出來的這個人是誰?
學生齊答:畢昇。
毛老師:他是一位科學家,發明家。我們知道,在我們書的最后有介紹到另外一位科學家—沈括,這是他寫的《夢溪筆談》。我們想象一下,如果沒有沈括的這本書,我們還不知道活字印刷術是畢昇發明的。也是畢昇在歷史上還默默無聞呢。是不是?
學生齊答:是。
毛老師:歷史上記載畢昇印刷術的書籍,就只有沈括的這本《夢溪筆談》了。包括司馬光的那本《資治通鑒》都沒有記載這件事。
繼續看下面,這里說明了活字印刷術的優點——活。那么后來,對其又進行了改進,有了彩色印刷。當然,我們現在的印刷更加先進,采取的是什么技術啊?
學生齊答:激光印刷。(教師顯示圖片)
毛老師:那么它的傳播和發展的情況是怎么樣的呢?請這邊的同學進行回答。
學生4:是我國重要的方面,歐洲出現這種技術比我國晚400年。
毛老師:后來傳到了日本和歐洲,那是什么人傳到歐洲去的?
學生齊答:阿拉伯人。
毛老師:好的。下面輪到第二組的同學,談一談指南針的情況。它是怎樣發明的?過程是怎么樣的?
學生5:從司南到指南針。
毛老師:好。那么對指南針,還有一種稱呼是什么?
學生6:羅盤針。
毛老師:好,請坐。那么司南是什么時候發明的?
學生7:戰國時期。
毛老師:指南針是什么時候發明的?
學生8:北宋。
毛老師:指南針最早叫做司南,是什么原理?
學生9:放在光滑的平臺上……指向南方。
毛老師:好的。這是最早的指南針,很粗糙。那么現在的指南針,那針很細,而當時的司南像個勺子一樣,柄很粗。但是它不管它是粗還是細,用的原理是一樣的,就是磁石指南。這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中國人很了不起,所以我們應該為我們的祖先感到驕傲。那么,還有一個問題,這指南針有什么作用啊?
學生10:為后來歐洲的航海家航海創造了條件。
毛老師:回答得很好。北宋時開始應用到航海,南宋時廣泛應用到航海上。后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去,為后來歐洲航海家提供的方便。其中,哥倫布利用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制造的車,進行新航路的開辟,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我們明朝時候,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鄭和,也是利用了指南針完成七次下西洋的壯舉。
毛老師:好的。下面,我再請第三組的同學談談火藥的情況。請同學積極舉手發言。
學生11:回答問題。
毛老師:道教中的煉丹家---道士,平時煉丹,認為吃了丹藥就會長生不老。有一次,一位道士在煉丹的過程中,發生爆炸。后來得知里面有火藥的成分。這個是一次很偶然的發現。但是,歷史上對火藥的方面沒有確切的記載。唐朝末年用于軍事,宋元時期廣泛用于軍事。13、14世紀傳到了歐洲。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但西方人將它發揚光大,應用到軍事上。而我們中國人就利用它制成煙花。所以,沒有最早的火藥,就沒有今天先進的軍事裝備。
毛老師:好的。讓我們一起來探究最后一個問題。是什么問題呢?
學生齊答:沈括和郭守敬。
毛老師:請問這兩位科學家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學生齊答:沈括是北宋時期,郭守敬是元朝的。
學生12:沈括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科學家,主要的著作是《夢溪筆談》……;
毛老師:很好。這位同學介紹得很詳細。沈括還創造了一種歷法,叫做什么?
學生齊答:十二。
毛老師:比歐洲要早多少年?
學生齊答:800多年。
毛老師:而且他還很有預見性,預見什么東西將來必大大運用?
學生齊答:石油。
毛老師:好的。再請另外一位同學來介紹郭守敬這科學家。
學生13:(回答中……)
毛老師:他的歷法是《授時歷》,比現在的歷法早多少年啊?
學生齊答:300年。
毛老師:和現在歷法的時間差不多。也是365天。他還主持開鑿了通惠河。好的,剛才同學們呢,都介紹得很不錯。那么,這三種創造發明,外國人都給以了評價。其中以馬克思的評價最出名。讓我們一起來讀一次這評價。
學生:(齊讀……)
毛老師:那么,從上面評價看出來。造紙術的發明有什么意義?請同學們說說。
學生14:造紙術的方面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毛老師:指南針呢?
學生齊答: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
毛老師:火藥呢?
學生齊答:運用到軍事上。
毛老師:火藥傳到歐洲后,歐洲新興的資產階級利用火藥制成先進的武器,打敗了封建階級,建立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最早傳到歐洲的是造紙術,然后是印刷術,第三是指南針,最后是火藥。那么,對人類貢獻最大的是什么?
學生:造紙術。因為促進文化的傳播。
毛老師:列表總結講述四大發明。我國四大發明都是什么人傳到歐洲去的?
學生齊答:阿拉伯人。
毛老師:所以阿拉伯人是東西方文化傳播和交流的使者。好的,下面請同學們對這節課的重點內容,做好相關筆記。
讓我們再思考一個問題,宋元時期為什么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高峰呢?請同學們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中
毛老師:我們可以通過回顧我們之前學過有關宋朝的有關知識,如宋朝的社會生活、經濟、政治等方面來思考。好的,請同學們說,有什么因素?
學生15:一是經濟發展,二是社會穩定,三是中外的交流頻繁。
學生16:隋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毛老師:我們可以綜合起來,一共有以上幾點。一是政治發展,經濟繁榮;二是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三是繼承隋唐文化的基礎上吸收外來文化;四是各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請同學們做好筆記。
好的。完成后,我們來進行一些課堂練習。
(做練習中……)
毛老師:好的。各位同學,我們這節課大家都完成得不錯。下課。同學們再見。
學生:謝謝老師。老師再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13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一)》課堂練習題
一、基礎達標
1、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期是指( )
A、秦漢時期 B、南北朝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
2.按照發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
①火藥 ②紙 ③活字印刷術 ④司南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3.我國四大發明中在北宋時發明的是(  )
A.造紙術和雕版印刷術 B.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
C.火藥和雕版印刷術 D.指南針和造紙術
4.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事業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5.火藥廣泛應用于戰爭的朝代是(  )
A.唐朝B.五代C.宋朝 D.隋朝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
B.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
C.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應用于戰爭
D.11、12世紀火藥和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二、能力提升
1.我國的活字印刷術對世界影響最大,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比歐洲早了約( )
A、200年 B、300年 C、400年 D、500年
2.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向西傳播的過程中,作出貢獻最大的是 ( )
A、日本遣唐使 B、意大利傳教士 C、阿拉伯商人 D、中國的航海家
3、右圖人物是我國古代杰出的發明家,他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制作活字的材料是( )A膠泥 B雕版 C木 D.銅
4、元朝的京杭大運河,通惠河是誰主持開鑿的( )
A、沈括 B、郭守敬 C、畢昇 D、隋煬帝
5.下列我國古代科學家中,有哪幾位在相同領域內取得了成就 ( )①張衡 ②賈思勰 ③孫思邈 ④沈括 ⑤郭守敬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三、開發與利用隱性知識。
(一)材料1 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乍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了新教的工具” ——馬克思
材料2 “外國人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它當飯吃。 ——魯迅
 請回答:(1)結合材料一說說中國的四大發明對世界進程做出了什么貢獻?
   (2)材料二中魯迅揭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什么現象?
   (3)四大發明在近代西歐和中國的不同用途說明了什么?
(二)1、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曾經發明了火藥和火器的中國卻在英吉利的洋槍洋炮的攻擊下慘敗,有人就把中國的慘敗歸罪于火藥、火器的發明及西傳,魯迅先生就火藥、火器的發明與應用也有一段精辟的論述:“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魯迅先生這段話說明了什么問題?
2.英國研究中國科技史的專家李約瑟教授曾說:“每當人們在中國文獻中查考任何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發現它的主要優點就在宋代。”結合這一觀點,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
  材料2 “南對占城,西望真臘,東則千里長沙、萬里石塘(指海南諸島),渺茫無際,天水一色,舟舶往來,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唯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請回答:(1)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以上材料最早應寫于什么時候?根據是什么?
   (2)從以上兩則材料中分別能獲得什么信息?兩則材料都說明了一個什么樣的問題?
   (3)你知道指南針是在什么時候傳到歐洲的?試談談指南針的傳播對世界的影響。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二單元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
小結與教學反思
教材分析: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共有六篇課文,第9課《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第10課《經濟重心的南移》,第11課《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第12課《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第13、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課文概述了民族政權并立時代的情況,反映了民族之間的矛盾;分析了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列舉了經濟重心南移的表現;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會風貌,介紹元朝大一統的出現及民族大融合的發展情況;最后介紹了宋元時期的科技文化成就。但教材沒有說明宋代的積貧積弱,沒有把解決這一問題的改革活動呈現出來,也沒有把宋代的積貧積弱與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高度發展有機地融合。
學情分析:新課程標準要求歷史教學要客觀地分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要求克服專業化和成人化傾向,提倡使用平等對話式和啟發式的語言表述方式,避免說教式和灌輸式的語言表達方式。在本單元教學過程中,我們基于自己對宋史的認識,補充教材,強調了宋代的立國艱難、和約多簽、“三冗”問題及由此而致的“積貧積弱”,將自己成人化和個人化的觀點和對宋代歷史的片面認識,說教式地灌輸給了學生。這和單元內容中呈現出的宋朝的發達似乎對立起來。學生們對“宋朝是一個怎樣的朝代” 及“怎樣總結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宋朝”等問題深感不解。
教學設想:有了學生疑問,如何讓學生正確、全面地了解宋朝并認同宋朝,進而培養他們的歷史意識?如何在平等的氣氛中,啟發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如何開展以討論為主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學會探究問題、與別人合作?為此,特設計小結。
學生:了解和閱讀有關宋代人物的故事。如范仲淹、王安石、楊家將、包拯、水滸人物、岳飛、文天祥等,從他們身上體會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宋朝是一個怎樣的朝代。有條件的同學可以查閱相關史書。
教師:查閱有關資料。主要有白壽彝新版的《中國通史》、柏楊的《中國人史綱》、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斯塔夫理阿諾斯的《全球通史》相關章節,李華瑞《建國以來的宋史研究》《宋史研究的新視點》、王曾瑜《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李裕民《宋代“積貧積弱”說商榷》、鄧小南《近年來宋史研究的新進展》等宋史研究論文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
教學目標:1.通過學生自己收集的資料,構建論據,獨立思考,對宋代歷史進行初步的歸納、比較和概括,做出自己解釋。
2.嘗試課堂討論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在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進行合作學習,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大歷史觀的視野下,把宋代的民族政權并立、積貧積弱,與宋朝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巨大成就統一起來,指導學生用現代視角分析歷史,用歷史眼光觀照現實,力求全面客觀的認識宋朝形成對宋代社會認同感。
教學方法:討論法
課后反思:
一、通過本小結課的處理,學生用“閱讀----體會----討論----總結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的模式,全面了解了宋朝。整個學習過程,讓我和學生形成全面認識歷史事物的意識,也提醒我今后教學要有全面意識,不能以偏蓋全,要慎之又慎,不能按自己的觀點進行灌輸。今后教學類似內容時,將會組織得更好。
二、歷史教師要有扎實的史學功底,要不斷通過閱讀、網絡等各種形式,更新、重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要廣泛涉獵不同體例、不同版本、不同風格的通史、斷代史、專題史等史學著作,改變自身視野的狹隘和單一,要有大歷史觀,這樣才可能讓學生了解到的歷史更接近于“歷史的真實” 。歷史教師還應在自身知識體系不斷更新和對教材精心處理的基礎上,并把對歷史不同的解喻呈現給學生,培養學生在全面視野和現代意識下認識歷史、分析歷史的能力,并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三、新課程、新教材給學習者和施教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間。教師應該根據學術研究的成果和學生實際,開發課程資源,精心處理教材結構,把歷史全面、生動地呈現給學生。這種處理可以針對一課、一個單元,也可以在不同章節、甚至是幾冊教材中進行。如本課中有關經濟重心南移的內容,就分散在七年級上、下兩冊之中,在適當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利用期刊、圖書館、電子數據庫等資源,了解學術研究的成果,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引用。
四、教學過程中,學術成果、教材、學生等諸多因素匯聚于教師這一個點位上,通過教師的精心處理,教材借鑒了學術成果,趨于完善,學術成果被應用和傳播;學生通過教師和教材,了解了更全面的歷史,積淀著自己知識和素養。這樣,學術、教材又在教師這個點位上發散出去,最終進入學生的視角,實現了與學習者融合,歷史教學變得“有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樞紐作用,是聯通學術、教材和學生的橋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丹凤县| 涟源市| 龙岩市| 武威市| 即墨市| 招远市| 丹凤县| 兰州市| 井研县| 清涧县| 英山县| 内江市| 葫芦岛市| 房山区| 孟州市| 临海市| 察隅县| 通榆县| 都江堰市| 长寿区| 太仆寺旗| 桑植县| 伊吾县| 凌海市| 汉川市| 泸西县| 温宿县| 内江市| 江源县| 舟曲县| 沙洋县| 元朗区| 罗平县| 太仆寺旗| 婺源县| 安龙县| 龙山县| 吉安县| 锡林浩特市| 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