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4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二)》教學設計備課組 歷史 授課人 主備人課 題 第14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二) 課 時 一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1)了解宋元時期的史學成就,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2)了解宋元時期的文學成就,宋詞和元曲。 (3)了解宋元時期的藝術成就,風格多樣的繪畫和書法。 2、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宋元時期文化成就的介紹,引導學生體會“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2)通過對宋詞、元曲、繪畫、書法藝術作品的鑒賞,培養學生的審美感,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感:通過了解《資治通鑒》的寫作過程,及《資治通鑒》的作品成就,讓學生養成嚴謹的治學態度。培養學生為祖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油然而生的自豪感。4、隱性知識的挖掘:比較《史記》與《資治通鑒》的異同點分析宋元時期我國文學藝術成就的原因教學重點 內容 1.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2.宋詞和元曲 解決方法 運用表格的形式,對比歸納《史記》與《資治通鑒》的不同點,通過組織學生欣賞相關的文學作品(宋詞、元曲)的形式,再讓學生集體朗誦的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學難點 內容 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看待文化現象的能力引導學生簡單回顧宋朝歷史,從宋代政治、經濟、對外交往、民族交流等方面小結宋朝文化繁榮的因素教學流程 (一)診斷補償,導入新課: 1、復習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燦爛的宋元文化(一)——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提問:我們的祖先向世界奉獻的四大發明是什么?(教師簡略歸納后,導入新課) 2. 導入新課:宋元時期,不僅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史學、文學、藝術等成就也光彩奪目。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燦爛的宋元文化(二)”來進一步了解。(出示課件)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本子標題,找出這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生交流后,師課件出示(二)講授新課: 史學: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1、 過渡:請同學們回顧以前我們都從哪些方面學習史學成就? 生答后,教師歸納邊出示課件:史學著作名稱、作者及生活時代、作者地位(評價)、著作體裁、內容、特點及價值等。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閱讀課本第一子目,比一比誰讀得快,問題找得準。 2、 師:誰來交流? 生舉手交流,教師歸納并出示答案(出示課件) 3、 師:請同學們回顧前面我們還學習了哪些史學方面的成就? 生:西漢司馬遷的《史記》, 東漢班固的《漢書》(出示課件:兩部著作的相關內容) 生:交流,師出示表格(課件), 師:誰能向大家解釋“紀傳體”與“編年體”? 生:交流。 師:加以引導,并總結出示答案(課件) 師:《資治通鑒》是一部繼《史記》以后我國歷史上又一部劃時代的名著,這兩部著作被稱為“史學雙壁”。鑒于司馬光的巨大成就,人們將他與司馬遷相提并論,視為中國古代史學界的兩大偉人,并稱為“兩司馬”。 師:關于北宋的史學成就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1:《資治通鑒》是什么意思?其名稱是怎么來的? 生2:這樣一部著作司馬光是怎樣寫出來的? 師: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好,俗話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希望大家以后學習歷史要善于發現問題。請同學們快速閱讀小字去尋找答案吧。 生:交流。 師:讀了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或我們要學習司馬光的什么品質?(課件出示) 生:交流:勤奮、持之以恒、嚴謹的治學態度。 師:如果我們同學在學習中能持這樣的態度,相信每個人都會取得更大成績。 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師:這也是我們現在改革開放所需要精神。 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問題,需要大家來幫忙:“為什么北宋在人們的腦海中是一孱弱的王朝,卻出現了這樣一部通史巨著?”引導學生從當時社會背景思考。大家可以小組交流解決。 生: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后小組代表交流。 師:歸納總結,并出示答案。(教師總結)北宋王朝與少數民族長期的沖突中,多數處于劣勢。加之北宋國內出現的一系列困難,促使北宋的政治家們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于是他們把目光投向歷史,通過總結歷史上的經驗教訓,以為當世統治者借鑒。這是《資治通鑒》問世的根本原因。 教師引導:請大家根據自己所學知識,舉出一兩個值得我們借鑒的歷史事件。 學生舉例: 生甲:楚漢之爭中劉邦取勝、項羽失敗的教訓值得我們今天借鑒。 生乙:西漢文帝、景帝提倡節儉、減輕刑法、重視“以德化民”,使社會安定,國家富裕,人民安居樂業,這也值得我們今天借鑒。 生丙:唐玄宗不理政事,寵愛楊貴妃,重用楊國忠、李林甫,使政治腐敗,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發生。這也值得我們借鑒。 …… 4、[教師強調]在司馬光和《資治通鑒》一目里,我們注意掌握以下幾點:(出示課件) 5、學生對照屏幕復習本目知識,同桌互查,然后教師出示習題(課件出示) 6、小結過渡:看來大家對這部分知識點掌握得很好。宋元時期,不僅史學成就突出,而且文學成就也是一個璀璨時期。宋元文學在繼承唐代文學傳統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詞、曲的發展更是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興盛的時代。下面,我們先來學習宋詞的內容。 宋詞和元曲 宋詞; 1、師:根據我們以前的學習方法,我們應從哪些方面了解宋詞呢? 生:什么是詞?其概況如何?代表人、生活時代、代表作、風格特點。讀課本后進行交流。 生讀課本了解。 2、 師:下面請同學們出示自己搜集的三位詞人的代表作,并說出自己所選作品的風格特點,以小組為單位舉行小型朗誦會進行體會,選出本組的最佳朗誦員。 3、每個小組的同學讀得都很認真,通過誦讀你能找出這些問題嗎?(指代表作及風格特點)并思考:蘇軾和辛棄疾的詞有哪些相同之處? 生:交流。 4、蘇軾和辛棄疾的詞在風格上一致,蘇軾豪放風格,辛棄疾將豪放風格發揚光大。補充:詞,大體上可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而李清照婉約派代表,蘇軾和辛棄疾則是豪放派代表。 5、 老師也選取了這三位詞人的代表作我們集體進行朗誦,同時感受不同風格作品的不同美。(課件出示人物畫像及詩詞) 生:集體朗誦。 師:請同學們想想這些詞所表達的感情是否一樣? 生交流:一樣,憂國憂民。 師:為什么在這時期的詞會有這樣的感情?引導學生從當時的政治進行分析。 生討論交流。 師總結:我們知道每一時期的文化都體現出當時的時代特征,是以當時的政治和經濟為基礎的。沒有宋金對峙和金兵南下,就不會有詩詞中對祖國山河分裂悲痛等內容。 師;出示課本78頁‘動腦筋’? 生;交流后,師出示答案,并讓學生朗誦毛澤東的詞再次感受。 元曲; 1、總結過渡:繼宋詞之后,元朝戲劇空前發達,出現了元曲。請同學們自讀課本進行了解。找出其代表人及代表作。 2、生讀后交流,師出示相關內容。(課件) 3、讀小字了解,《竇娥冤》反映了什么感情。 3、強調對于宋詞和元曲,請同學們從這幾方面進行把握。 4、課件出示本目內容,學生對照鞏固知識點。 5、出示習題,反饋練習。 [教師過渡]前面我們學習了宋元時期的史學和文學,下面再來了解宋元時期的藝術成就。 風格多樣的繪畫和書法 1、[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對照屏幕問題閱讀課本找出相關信息。(課件出示問題) 2、從繪畫中你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特征嗎?商業發達、經濟繁榮。 2、生讀課本后交流,師出示答案。強調趙孟既是元代畫家又是書法家。 師出示相關作品(課件),生進行感受。 3、回顧隋唐時期給畫特點-——宗教畫及畫家。 4、回顧書法的發展歷程及書法家。 5、出示書法作品進行感受。 6、強調蘇軾既是書法家又是著名詞人。 6、出示本目主要知識點,學生對照復習。 7、出示改錯題,生相互交流,集體交流后出示正確答案,生進行鞏固。 (三)、反饋練習,拓展延伸: 1、學生對照學案網絡自主復習本課知識點。 2、本課內容較多,怎樣才能又快又好的掌握它呢?老師愿意與同學一 道,共同制作表格: 燦爛的宋元文化(二) 項目 人物 著作與作品 史學 司馬光 《資治通鑒》 文學 宋詞 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李清照 辛棄疾 繪畫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 趙孟 《秋郊飲馬圖》 書法 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四、小結; 學生談收獲、體會。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宋元時期的史學、文學和藝術成就。通過學習,我們領略此時文化的特色和異彩,即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和博大精深。同時使我們感受到:“學習”是無止境的,既要善于吸取前人經驗,又要勇于開拓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走在時代前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歷史練習冊作業設計 基礎題 書本P81練一練選做題 新課程《學習輔導》P29第14課第1-12小題思考題 史學界普遍認為,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請簡要概括宋元時期史學、文學藝術得到高度發展的原因。板書設計 一、司馬光和《資治通鑒》二、宋詞和元曲三、書法與繪畫藝術學術成果、教材、學生等諸多因素匯聚于教師這一個點位上,通過教師的精心處理,教材借鑒了學術成果,趨于完善,學術成果被應用和傳播;學生通過教師和教材,了解了更全面的歷史,積淀著自己知識和素養。這樣,學術、教材又在教師這個點位上發散出去,最終進入學生的視角,實現了與學習者融合,歷史教學變得“有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樞紐作用,是聯通學術、教材和學生的橋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二)》 學案一、學習目標認識宋詞及三位著名詞人蘇軾、李清照、辛棄疾;了解元曲、關漢卿和《竇娥冤》;通過本課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時期繪畫與書法的特色和成就;欣賞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繁榮的都市,著名畫家和書的法家:宋代書法家“宋四家”和元代書畫家“趙孟頫” 。二、教學過程【復習舊知】1、 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是指( )A、秦漢時期 B、南北朝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2、 按照發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①火藥 ②紙 ③活字印刷術 ④司南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3、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 B.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C.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應用于戰爭D.11、12世紀火藥和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4、 生活在南宋的讀書人,要想印刷精美的書籍,他會采用的印刷方式是( )A.活字印刷 B.雕版印刷 C.刻竹簡 D.手抄【探索新知】1、以下是小明同學對《資治通鑒》相關內容的總結,其中有誤的一項是( )A. 作者:北宋司馬光 B.按年代順序,敘述了從戰國到唐朝的歷史.B. 體例:編年體 D.意義:對研究古代歷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2到人生追求,我們也許會吟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里引用的文學形式分別是( )C. 楚辭、唐詩、宋詞 B. 唐詩、宋詞、楚辭C.唐詩、宋詞、元曲 D. 楚辭、唐詩、元曲3、在某校組織的一次歷史人物競猜活動中,當主持人說道:“元代著名的書畫家,書法‘勁秀雄健,功力深厚’畫作被譽為‘神品’”茗茗同學立即作出了正確的回答:他是( )A張擇端 B顧愷之 C顏真卿 D趙孟頫4、上海世博園中國館有這樣一幅作品:它以動漫的形式向中外游客展示了我國古代都市的繁華。請你判斷這幅作品是( )A趙孟頫的《秋郊飲馬圖》 B顧愷之的《洛神賦圖》C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D敦煌莫高窟的敦煌壁畫5、 下列相關內容搭配不當的是( )A祖沖之——圓周率 B造紙術發明——西漢C“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熱舞”——辛棄疾 D宋江——《水滸傳》【合作探究】1、史學界普遍認為,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請簡要概括宋元時期史學、文學藝術得到高度發展的原因。【鞏固訓練】見《歷史學習輔導》第14課選擇題三、展示交流 、小組反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二單元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小結與教學反思中山市沙欄初級中學 毛紅詩教材分析: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共有六篇課文,第9課《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第10課《經濟重心的南移》,第11課《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第12課《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第13、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課文概述了民族政權并立時代的情況,反映了民族之間的矛盾;分析了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列舉了經濟重心南移的表現;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會風貌,介紹元朝大一統的出現及民族大融合的發展情況;最后介紹了宋元時期的科技文化成就。但教材沒有說明宋代的積貧積弱,沒有把解決這一問題的改革活動呈現出來,也沒有把宋代的積貧積弱與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高度發展有機地融合。學情分析:新課程標準要求歷史教學要客觀地分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要求克服專業化和成人化傾向,提倡使用平等對話式和啟發式的語言表述方式,避免說教式和灌輸式的語言表達方式。在本單元教學過程中,我們基于自己對宋史的認識,補充教材,強調了宋代的立國艱難、和約多簽、“三冗”問題及由此而致的“積貧積弱”,將自己成人化和個人化的觀點和對宋代歷史的片面認識,說教式地灌輸給了學生。這和單元內容中呈現出的宋朝的發達似乎對立起來。學生們對“宋朝是一個怎樣的朝代” 及“怎樣總結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宋朝”等問題深感不解。教學設想:有了學生疑問,如何讓學生正確、全面地了解宋朝并認同宋朝,進而培養他們的歷史意識?如何在平等的氣氛中,啟發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如何開展以討論為主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學會探究問題、與別人合作?為此,特設計小結。學生:了解和閱讀有關宋代人物的故事。如范仲淹、王安石、楊家將、包拯、水滸人物、岳飛、文天祥等,從他們身上體會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宋朝是一個怎樣的朝代。有條件的同學可以查閱相關史書。教師:查閱有關資料。主要有白壽彝新版的《中國通史》、柏楊的《中國人史綱》、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斯塔夫理阿諾斯的《全球通史》相關章節,李華瑞《建國以來的宋史研究》《宋史研究的新視點》、王曾瑜《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李裕民《宋代“積貧積弱”說商榷》、鄧小南《近年來宋史研究的新進展》等宋史研究論文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教學目標:1.通過學生自己收集的資料,構建論據,獨立思考,對宋代歷史進行初步的歸納、比較和概括,做出自己解釋。2.嘗試課堂討論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在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進行合作學習,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大歷史觀的視野下,把宋代的民族政權并立、積貧積弱,與宋朝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巨大成就統一起來,指導學生用現代視角分析歷史,用歷史眼光觀照現實,力求全面客觀的認識宋朝形成對宋代社會認同感。教學方法:討論法課后反思:一、通過本小結課的處理,學生用“閱讀----體會----討論----總結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的模式,全面了解了宋朝。整個學習過程,讓我和學生形成全面認識歷史事物的意識,也提醒我今后教學要有全面意識,不能以偏蓋全,要慎之又慎,不能按自己的觀點進行灌輸。今后教學類似內容時,將會組織得更好。二、歷史教師要有扎實的史學功底,要不斷通過閱讀、網絡等各種形式,更新、重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要廣泛涉獵不同體例、不同版本、不同風格的通史、斷代史、專題史等史學著作,改變自身視野的狹隘和單一,要有大歷史觀,這樣才可能讓學生了解到的歷史更接近于“歷史的真實” 。歷史教師還應在自身知識體系不斷更新和對教材精心處理的基礎上,并把對歷史不同的解喻呈現給學生,培養學生在全面視野和現代意識下認識歷史、分析歷史的能力,并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三、新課程、新教材給學習者和施教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間。教師應該根據學術研究的成果和學生實際,開發課程資源,精心處理教材結構,把歷史全面、生動地呈現給學生。這種處理可以針對一課、一個單元,也可以在不同章節、甚至是幾冊教材中進行。如本課中有關經濟重心南移的內容,就分散在七年級上、下兩冊之中,在適當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利用期刊、圖書館、電子數據庫等資源,了解學術研究的成果,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引用。四、教學過程中,學術成果、教材、學生等諸多因素匯聚于教師這一個點位上,通過教師的精心處理,教材借鑒了學術成果,趨于完善,學術成果被應用和傳播;學生通過教師和教材,了解了更全面的歷史,積淀著自己知識和素養。這樣,學術、教材又在教師這個點位上發散出去,最終進入學生的視角,實現了與學習者融合,歷史教學變得“有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樞紐作用,是聯通學術、教材和學生的橋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二)》課堂實錄老師:上課,同學們好!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其中以四大發明最為著名。同學們知道四大發明嗎?學生: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老師:四大發明中有三項是宋元時期的發明,哪三項?學生:活字印刷術、火藥、指南針。老師:宋元時期是中華古文明最燦爛的發展階段,史學家認為,宋元文明的總體成就甚至超越了唐文明,其文化的輝煌成就不僅表現在科技方面,同時也顯示在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本節課,就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去感受那燦爛奪目的宋元文化。我們本次的宋元文化之旅將要達成怎樣的目標呢?請看大屏幕。學生:(依大屏幕讀教學目標)1、知道司馬光和《資治通鑒》;了解宋元時期的文學成就,宋詞和元曲;了解宋元時期的風格多樣的繪畫和書法。2、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通過對文學、藝術作品的鑒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3、通過了解《資治通鑒》的寫作過程,及《資治通鑒》的作品成就,讓學生養成嚴謹的治學態度。老師:現在,就讓我們沿著史學、文學、藝術這條路線,出發。不知不覺間,我們來到了北宋陜州夏縣的一個花園,這里發生了一個故事,什么故事呢?(學生看大屏幕《司馬光砸缸》)學生:《司馬光砸缸》。老師:小時候的司馬光用自己的聰明機智挽救了小伙伴的生命,長大以后的司馬光又取得了怎樣的成就呢?請大家看一段影片,了解北宋的史學成就。要認真看,看完之后,我要考驗你們看、聽、記的能力。(播放影音資料)學生:看影音資料。老師:影片看完了,考驗你們的時候到了,準備好了嗎?好,請看題。(大屏幕)(1)司馬光生活的時代?(2)他主持編寫的一部史書是?(3)《資治通鑒》編寫的目的是?(4)這部史書的編寫體例?(5)這部史書敘事的范圍?(6)歷史上還有一位復姓司馬的大史學家,他是誰?他所撰寫的史書是?這部史書的體例是?學生甲:北宋。學生乙:《資治通鑒》。學生丙:為統治者提供借鑒。學生丁:編年體通史巨著。學生戊: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學生己:司馬遷,《史記》,紀傳體。老師:因為《史記》和《資治通鑒》都有重要的史學價值,歷史上稱它們為“史學雙璧”,而兩位史學家司馬遷和司馬光也被并稱為“兩司馬”。司馬光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故然有其聰明的因素,更因為他治學嚴謹、做事認真。(大屏幕)這是《資治通鑒》中的一頁,大家看看有一個潦草的字嗎?那么,讀過下面這段材料后會有哪些啟示呢?下面大家以組為單位討論。(打出課件)學生甲:讀資料: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鑒》,前后用了19年。《資治通鑒》采用的各種資料,有300多種。書的一部分草稿,堆滿了兩間房屋。有人曾翻閱其中的篇章,竟沒有發現一個寫得潦草的字,可見司馬光等人治學的嚴謹。讀過上述文字,你認為司馬光有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結合自己的實際談)學生:各抒己見,談啟示。(老師給予適當的點撥)老師:各位同學從司馬光身上學到了許多,其實我們學習歷史的目的在于以史為鑒,希望大家從歷史中汲取更多的養分。有句話說得好:文史不分家。宋代的史學取得了重大成就,宋代文壇情況如何呢?宋代文學在繼承唐代文學傳統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尤其是出現于唐朝新體詩歌——詞,到宋朝時,它的發展更進入繁榮興盛時代,涌現出一大批很有建樹的詞人,其中最著名的有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拜訪他們:這位就是蘇軾,誰愿意為大家介紹一下?(打出課件《蘇東坡》)學生:讀大屏幕上的介紹: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xún),弟蘇轍(zhé)并稱“三蘇”。 他博學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為著名詩人,同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并稱“蘇黃”;為杰出的詞人,開辟了豪放詞風,同杰出詞人辛棄疾并稱“蘇辛”,對后世產生了很大 影響;為著名書法家,同黃庭堅、米芾(fú)、蔡襄(xiāng)并稱“宋四家”;為著名畫家。此外,在農田水利、教育、音樂、醫藥、數學、金石、美學、烹飪等方面 都有重要成就。老師:蘇軾是北宋詞壇獨樹一幟的大家,他開創了豪放的詞風,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蘇軾的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體會那豪邁奔放的詞風。(打出課件《念奴嬌·赤壁懷古》,配錄音)學生:聽錄音,欣賞、體會《念奴嬌·赤壁懷古》。老師:你們聽出這首詞是誰朗頌的么?他朗頌的好不好,大家想不想學一學?讀好一首詞可不容易,需要根據詞的內容體會作者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下面給大家時間,以組為單位醞釀準備,然后選出一位代表朗頌。看哪組代表更出色?學生:分組朗頌。選出幾位同學朗頌,老師給予肯定評價。老師: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詞人往往將自己的感情、理想、抱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就讓我們隨著李清照、辛棄疾去感受那國家變亂的疾苦,去傾聽那希望收復失地、憂國憂民的呼聲。這是辛棄疾的代表作《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打出課件FLASH動畫《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學生:欣賞《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老師:從詞作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人民的同情,對故都的思念,對侵略者的痛恨,以及他念念不忘祖國統一的愛國情懷。欣賞了詞人的佳作,聆聽了詞人的心聲,我將他們的成就列成表格,但有些內容沒有填,看看哪些同學可以將它們補充完整?(打出課件——表格)學生:完成表格。老師:文壇上,唐代以詩歌見長,宋朝以詞最為突出,元朝的文學的主流是什么?請大家看一段影片,了解元曲的組成及發展,并認識元朝優秀劇作家關漢卿和他的《竇娥冤》。(播放影音資料)學生:看影片。老師:關漢卿借竇娥之口表達了對封建秩序的懷疑和對黑暗現實社會的控訴。元朝劇作家還有白樸、馬致遠等,其中王實甫的《西廂記》更是廣為流傳。宋元時期的文壇瑰麗多姿,而宋元時期的藝術殿堂也是異彩紛呈,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步入宋元的藝術殿堂,去欣賞、感受那風格多樣的藝術成就。(播放影音資料)學生:看大屏幕中的影音資料,看教材,然后回答大屏幕上的問題:◇宋元時期藝術發展的總體情況?◇宋元時期著名的畫家有哪些,代表作有哪些?◇宋元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有哪些?學生1:宋元時期的繪畫藝術,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技巧成熟,突出體現在山水、花鳥畫和風俗畫的創作中。宋元時期,盛行隨意揮灑的行書。學生2:張擇端,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圖》。學生3:趙孟頫,代表作是《秋郊飲馬圖》。學生4:著名的書法家有宋代的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還有元朝的趙孟頫。老師: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和繁華景象,就讓我們步入畫中,親身感受北宋東京的繁華。(播放FLASH動畫《清明上河圖》)學生:看FLASH動畫《清明上河圖》,幾名學生簡介《清明上河圖》。學生甲:作品全長528.7厘米,高24.8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卷共分三段: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在疏林薄霧中,掩映著幾家茅舍、草橋、流水、老樹、扁舟。兩個腳夫趕著毛驢,向城市走來。一片柳林,枝頭剛剛泛出嫩綠,使人感到雖是春寒料峭,卻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頂轎子,內坐一位婦人。轎頂裝飾著楊柳雜花,轎后跟隨著騎馬的、挑擔的,從京郊踏青掃墓歸來,環境和人物的描寫,點出了清明時節特定的時間和風俗,為全畫展開了序幕。學生乙:中段 .繁忙的汴河碼頭汴河是北宋國家漕運樞紐,商業交通要道,從畫面上可以看到人煙稠密,糧船云集,人們有在茶館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鋪進餐的。還有“王家紙馬店”掃墓賣祭品的。河里船只往來,首尾相接,或纖夫牽拉,或船夫搖櫓,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緊張的卸貨。橫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木質拱橋,它結構精巧,形式優美。宛如飛虹,故名虹橋。有一只大船正待過橋。船夫們有用竹竿撐的;有用長竿鉤住橋梁的;有用麻繩挽住船的;還有幾人忙著放下桅桿,以使船只通過。鄰船的人也在指指點點地象在大聲吆喝著什么。船里船外都在為此船過橋而忙碌著。橋上的人,也伸頭探腦地在為過船的緊張情景捏了一把汗。這里是名聞遐邇的虹橋碼頭區,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名副其實地是一個水陸交通的會合處。學生丙: 后段 .熱鬧的市區街道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商店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的專門經營。此外尚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大的商店門首還扎“彩樓歡門”,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游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歡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縮不備。交通運載工具有:轎子、駱駝、牛馬車、人力車、大平車、平頭車。形形色色,樣樣俱全。繪色繪形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老師:元朝趙孟頫的畫有“神品”之美譽,讓我們以《秋郊飲馬圖》為例,體會它的神來之筆。(打出課件《秋郊飲馬圖》)學生:欣賞大屏幕中的《秋郊飲馬圖》,一名學生簡介。老師:宋元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很多,我們通過黃庭堅的書法去領略宋元時期的書法成就。(打出課件黃庭堅書法《松風閣詩帖》)學生:欣賞大屏幕中的黃庭堅書法《松風閣詩帖》,一名學生簡介。老師:一路走來,我們欣賞、領略了宋元時期的史學、文學、藝術成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學生:看大屏幕,與老師共同回顧所學知識。老師:打出四道探究題,供學生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其中之一探究。1、學過了司馬光和《資治通鑒》,你能從歷史上找到一兩件值得我們借鑒的事嗎?2、學習了宋詞、元曲,你還知道哪些優秀的作品?給大家朗誦(介紹)一下。3、領略了宋元時期的藝術之美,你想不想即興創作一作品?4、這次宋元文化之旅,你有哪些收獲,有哪些感想?學生:做練習。(打出課件練習題)老師:打出拓展延伸題:為什么北宋在人們的腦海中是一個孱弱的王朝,卻出現了這樣一部通史巨著?(留作學生課后研究)老師:宋元時期燦爛奪目的文化,令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我們不能盲目尊大,固步自封,我們應積極汲取世界文明中一切優秀的成果,創造出輝煌燦爛的社會主義文化。燦爛的宋元文化(二)史學:文學藝術司馬光和《資治通鑒》宋詞元曲:關漢卿和《竇娥冤》蘇 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李清照 《如夢令》《聲聲慢》辛棄疾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書法: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繪畫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趙孟頫 《秋郊飲馬圖》趙孟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36張PPT)----史學、文學和藝術的成就第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二)司馬光:(1019~1083)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 。字君實,陜州夏縣(今山西省聞喜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進士。你知道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司馬光自幼勤奮好學,愛讀史書;7歲時聽老師講歷史名著并能頭頭是道講給大伙聽,20歲考中了進士,繼續刻苦學習,開始編纂此書,他翻閱的資料達301種,花了19年時間,耗費了畢生精力,為我國 歷史作出了巨大貢獻.《資治通鑒》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編纂歷時十九年,全書共294卷,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前后共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近三百卷宋神宗:書中所記載的歷史,好像一面鏡子,可以常常對照借鑒,檢查自己的得失。《通志》《資治通鑒》資治:幫助統治;鑒:鏡子,引申為警戒和教訓。《資治通鑒》什么體例?內容?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歷史。特點?編年體 通史巨著取材廣泛,敘事明晰,文筆生動。歷史著作 作者 體例 記敘歷史《史記》 司馬遷 紀傳體通史 黃帝到漢武帝《資治通鑒》 司馬光 編年體通史 戰國到五代二、宋詞和優秀詞人豪放派蘇 軾豪邁奔放、雄渾壯觀《念奴嬌 赤壁懷古》辛棄疾慷 慨 激 昂、氣 勢 雄 壯《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婉約派李清照風格委婉、感情真摯、清新自然《如夢令》蘇 軾蘇軾開創詞的豪放風格,給詞注入了強勁的生命力,對后世影響很大。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蘇軾《念奴嬌 赤壁 懷古》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辛棄疾發揚宋詞的豪放風格辛棄疾的詞慷慨激昂、氣勢雄壯,代表作有:《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等。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辛棄疾杰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生活在兩宋之交,她作品的風格委婉清新、感情真摯。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三、元曲和關漢卿在宋、金兩朝戲曲產生、發展的基礎上,元朝戲劇空前發達,元雜劇和散曲合稱元曲 。元雜劇的結構楔子——交待人物和劇情背景第一折——開端第二折——發展第三折——高潮第四折——結局元代雜劇人物元雜劇的角色旦——女主角 末——男主角凈——大多是權貴、富豪、惡霸、貪官、無賴等形象 丑——刁鉆、滑稽的人物及其代表作《竇娥冤》元朝劇作家關漢卿悲劇《竇娥冤》是他的代表作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 天也,你錯勘賢愚枉為天!——竇娥在刑場的唱詞關漢卿用浪漫的藝術手法,憤怒鞭撻黑暗的惡勢力。四、繪畫和書法五代宋元時期,我國古代繪畫藝術,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技巧成熟,以山水畫、花鳥畫和風俗畫的創作最為突出。著名畫家有北宋的張擇端、 元代的趙孟頫等。書法是宋元時期人們普遍愛好的一項藝術,著名的書法家有宋朝的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和元代的趙孟頫。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和繁華景色。這幅畫是我國美術史上不朽的作品。書 畫 家 趙 孟 頫元朝大畫家,他的作品列為“神品”。蘇軾作品黃庭堅作品米芾作品蔡襄作品趙孟頫的作品趙孟頫的作品趙孟頫的作品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時期文學藝術取得燦爛的成就?宋元時期政治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各民族各地區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承繼隋唐時期文化和吸收外來文化各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辛勤的勞動城市的發展、商業的發展等1.著名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鑒》是一部( ) A.紀傳體通史 B.編年體通史 C.紀傳體斷代史 D.編年體斷代史2.北宋最著名的詞人是 ( ) A.李清照 B.陸游C.辛棄疾 D.蘇軾3.元朝最著名的畫家是 ( )A.吳道子 B.張擇端C.趙孟頫 D.黃庭堅4.宋朝之所以能誕生《清明上河圖》最主要的原因是( )。A.當時的繪畫題材廣泛 B.畫家的風格和技巧成熟C.城市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D.人民生活對風俗畫的需求5.元朝時期,被人們稱頌其畫屬于“神品”的畫家是( )A、蘇軾 B、趙孟兆頁C、李清照 D、關漢卿6.一位想拍北宋東京的城風光及繁華程度的電視劇編,你應該推薦他看( )A、《百子嬉春圖》B、《秋郊飲馬圖》C、《芙蓉錦雞圖》 D、《清明上河圖》拓展探究1.閱讀下列材料: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請回答: (1)上述文字選自誰的什么作品? (2)他對詞的發展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3)與他的詞風格相一致的另一位南宋詞人是誰?其作品內容的特點是什么?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二)》課堂練習題一、基礎達標1.著名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鑒》是一部( )A.紀傳體通史 B.編年體通史C.紀傳體斷代史 D.編年體斷代史2.北宋最著名的詞人是 ( )A.李清照 B.陸游 C.辛棄疾 D.蘇軾3.元朝最著名的畫家是 ( )A.吳道子 B.張擇端 C.趙孟頫 D.黃庭堅4.宋朝之所以能誕生《清明上河圖》最主要的原因是( )。A.當時的繪畫題材廣泛B.畫家的風格和技巧成熟C.城市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D.人民生活對風俗畫的需求5.“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是哪位詞人作品的詞句 ( )A.李清照 B.辛棄疾C.蘇軾 D.歐陽修二、能力提升1、元朝時期,被人們稱頌其畫屬于“神品”的畫家是( )A、蘇軾 B、趙孟頫 C、李清照 D、關漢卿2、元朝劇作家關漢卿的代表作是( )A、《牡丹亭》 B、《望盧山瀑布》C、《金剛金》 D、《竇娥冤》3、辛棄疾胸懷恢復中原壯志的名名是( )A、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B、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C、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D、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一位想拍北宋東京的城風光及繁華程度的電視劇編,你應該推薦他看( )A、《百子嬉春圖》 B、《秋郊飲馬圖》C、《芙蓉錦雞圖》 D、《清明上河圖》5、兩宋之交的文學作品反映出的時代是強音是( )A、歌頌祖國壯美的山河 B、揭露統治者的腐朽C、對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對祖國統一的渴望三、開發與利用隱性知識。1.閱讀下列材料: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請回答:(1)上述文字選自誰的什么作品?(2)他對詞的發展做出了怎樣的貢獻?(3)與他的詞風格相一致的另一位南宋詞人是誰?其作品內容的特點是什么?2、看圖回答問題。①此畫的作者是誰?②畫面描繪了哪一城市的繁榮景象?③從畫面的熱鬧景象,你能了解到宋代社會哪些信息?3.如果有一天你你帶領同學們去參觀《燦爛的宋元文化》展覽館,讓你當導游介紹這一時期的史學、宋詞和元曲,你準備從哪些方面入手呢?請試著列出你的計劃。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燦爛的宋元文化(二)》教學課件 .ppt 《燦爛的宋元文化(二)》視頻課堂.flv 單元分析與課堂小結.doc 課堂文字實錄.doc 配套學案.doc 配套教學設計.doc 配套練習.doc 《燦爛的宋元文化(二)》教學素材 .fl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