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10單元 健康地生活第二十五章 疾病與免疫第一節 傳 染 病常見的傳染病(教材P85~P86)1.傳染病概念:由病原體大量生殖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以及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疾病。2.病原體種類:病毒、細菌、真菌、某些動物等。3.傳染病特點:傳染性和流行性。4.傳染病的類型:類型(按傳播途徑分) 舉 例呼吸道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肺結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消化道傳染病 蛔蟲病、蟯蟲病、細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血液傳染病 乙型肝炎、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等體表傳染病 血吸蟲病、沙眼、狂犬病、破傷風、淋病等【微點思考】 如何區分傳染病和非傳染病 提示:區分傳染病和非傳染病的關鍵是看是不是由病原體大量生殖引起的,能否在人與人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以及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具備以上兩點的便是傳染病,否則就是非傳染病。【易錯點撥】病原體和傳染源的區別①病原體主要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某些動物(如寄生蟲)等。②傳染源主要包括患病的人或動物以及病原體攜帶者。傳染病的傳播和預防(教材P87~P89)1.傳染病傳播的三個基本環節:基本環節 概念 舉例傳染源 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生殖,并能將病原體排出體外的人或動物 患病的人或動物,以及病原體攜帶者傳播途徑 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后,經過一定的傳播方式進入健康人體內所經過的途徑 空氣傳播、食物傳播、水傳播、接觸傳播等易感人群 對某些傳染病缺乏免疫能力而容易患病的自然人群 兒童是麻疹、水痘的易感人群等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1)控制傳染源: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2)切斷傳播途徑。①針對消化道傳染病:加強食品衛生管理、保護水源、消毒餐具、注意個人衛生等。②針對呼吸道傳染病: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不隨地吐痰等。(3)保護易感人群:避免接觸傳染源、積極運動增強體質、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睡眠充足、營養合理、注射相應疫苗等。3.艾滋病:(1)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性行為、血液和母嬰等途徑傳播。(2)危害: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降低人體抵御疾病的能力,最終,患者易發生多種感染導致死亡。(3)治療:目前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方法。4.請寫出【情境思考】的答案。提示:少出門、外出戴口罩、注射疫苗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老師制作防疫示意簡圖指導同學科學防疫,請回答下列問題:(1)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屬于病原體(填“病原體”或“傳染源”),從傳染病角度分析,圖中甲、乙分別屬于傳染源、易感人群。(2)據圖中傳播途徑分析,預防新冠肺炎我們應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接種新冠疫苗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控制傳染源。【活學巧記】傳染病四大類,消化道、呼吸道,還有血液和體表;流行傳染是特點,發病初期傳染高。【圖解知識】傳染病傳播的三個基本環節【易錯點撥】 傳染源不一定都是傳染病患者有些沒有臨床癥狀的病原體攜帶者因未被發現,更容易成為疾病的傳染源。傳染源包括患病的人或動物,以及病原體的攜帶者。【圖解知識】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易錯點撥】 如何區分預防傳染病的三個措施(1)控制傳染源:針對患病的人或動物采取的措施就是控制傳染源,如治療、隔離病人。(2)保護易感人群:針對易感者采取的措施就是保護易感人群,如接種疫苗、鍛煉身體等。(3)切斷傳播途徑:針對傳染源和易感人群之間的環境采取的措施就是切斷傳播途徑,如餐具消毒、打掃衛生等。常見的傳染病1.(2021·偃師質檢)下列哪種疾病是消化道傳染病 ( C )A.流行性感冒 B.絲蟲病C.甲型肝炎 D.麻疹2.(2021·咸寧學業考)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下列屬于傳染病的是 ( A )A.病毒性結膜炎 B.夜盲癥C.白化病 D.高血壓3.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下面不屬于病原體的是 ( D )A.流感病毒 B.蛔蟲C.痢疾桿菌 D.肺炎患者4.(對比分析題)下列傳染病與其病原體的配對錯誤的是 ( C )A.肺結核與結核桿菌B.蛔蟲病與蛔蟲C.足癬與細菌D.天花與天花病毒傳染病的傳播和預防5.(2021·齊齊哈爾學業考)我國提倡全民接種新冠疫苗,構筑強大的群體免疫屏障。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來看,接種疫苗屬于 ( B )A.控制傳染源 B.保護易感人群C.切斷傳播途徑 D.消滅病原體6.(2021·岳陽)下列不屬于傳染病傳播基本環節的是 ( A )A.病原體致病性強 B.傳染源C.傳播途徑 D.易感人群7.(易錯警示題)一般情況下,傳染病傳染性最強的時期是 ( B )A.發病以前 B.發病初期C.發病中期 D.發病后期8.(2020·杭州學業考)2020年初以來,世界多地先后暴發了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D )A.“新冠肺炎”是一種高致病性的遺傳病B.勤洗手對“新冠肺炎”的傳染沒有預防效果C.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斷傳播途徑D.對確診病例進行強制醫學隔離的目的是控制傳染源9.(2018·東營學業考)狂犬病的傳播途徑是 ( C )A.空氣、飛沫 B.飲水和食物C.接觸 D.吸血的動物10.流感是冬季常發病,從傳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飛沫、體質較弱的小孩和老人、流感病毒分別屬于 ( B )①傳染源 ②病原體③傳播途徑 ④易感人群A.④③①② 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11.(2020·日照質檢)如圖為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是 傳染源 、 傳播途徑 、 易感人群 。 (2)①②屬于預防傳染病的 控制傳染源 措施。 (3)③④屬于預防傳染病的 切斷傳播途徑 措施。 (4)⑤屬于預防傳染病的 保護易感人群 措施。 12.食用一種叫毛蚶的動物,易導致感染甲肝病毒,毛蚶是 ( B )A.傳染源 B.傳播途徑C.易感者 D.以上都是13.(2019·貴港學業考)下列有關艾滋病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C )A.艾滋病是一種傳染病B.艾滋病是一種免疫缺陷病C.蚊蟲叮咬會通過血液傳播艾滋病D.艾滋病病毒由蛋白質和遺傳物質組成14.圖中甲、乙、丙表示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a表示病原體。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D )甲乙A.a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B.甲為傳染源,乙為易感人群C.切斷丙能防止乙變成甲D.保護乙的措施有戴口罩、勤洗手和多鍛煉等15.(2019·菏澤學業考)某同學因食用了被痢疾桿菌污染的瓜果患上了細菌性痢疾。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A.痢疾桿菌是病原體B.被痢疾桿菌污染的瓜果是傳染源C.患細菌性痢疾的人是易感人群D.該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空氣16.材料分析: 新型冠狀病毒是新發現的在人類中傳播的病毒株系。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常見體征有呼吸道癥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腎衰竭,甚至死亡。新型肺炎的傳播途徑有三種,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接觸傳播。直接傳播: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氣體,近距離接觸直接吸入,導致感染;氣溶膠傳播: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接觸傳播: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后,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請分析上面的資料,完成下面的問題:(1)新型冠狀病毒能夠寄生在人體中,引起新冠肺炎,那么新冠肺炎的病原體是 新型冠狀病毒 ,其基本結構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 遺傳物質 組成。 (2)由材料分析,新冠肺炎傳染病在傳染病的類型上屬于 呼吸道傳染病 。 (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已感染病毒的患者進行了隔離治療,這一舉措在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中屬于 控制傳染源 。 (4)疫情期間,關于從室外進入家門內,以下行為不正確的是 D 。 A.將外穿衣物脫下,更換成家居服B.摘下口罩后,扔進垃圾桶,不隨意放置C.處理完口罩和衣物后,進行洗手消毒D.關閉窗戶,不讓外界空氣進入“新冠肺炎”可防可治 接種新冠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目前,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治療,人群對新冠肺炎病毒普遍易感,建議所有人都接種。我們國家提倡“應種盡種”,實行全民免費接種,如果接種率達到75%以上,就能夠形成有效的保護屏障,可以阻斷病毒傳播。 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后的常見癥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腎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癥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可以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使治療更加有效。 做好自我保護包括:出門戴有效的防護口罩;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盡可能避免與任何表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及時接種疫苗。開動大腦思考:(1)在新冠肺炎的流行期間,病原體、傳染源、傳播途徑各是什么 提示:新冠肺炎的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源為新型冠狀病毒攜帶者和新冠肺炎患者;傳播途徑為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2)預防新冠肺炎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提示:出門戴有效的防護口罩;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盡可能避免與任何表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及時接種疫苗。PAGE第 10單元 健康地生活第二十五章 疾病與免疫第一節 傳 染 病常見的傳染病(教材P85~P86)1.傳染病概念:由 大量生殖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以及 之間相互傳播的疾病。2.病原體種類:病毒、細菌、 、某些動物等。3.傳染病特點: 和流行性。4.傳染病的類型:類型(按傳播途徑分) 舉 例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肺結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傳染病 蛔蟲病、蟯蟲病、細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傳染病 乙型肝炎、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等傳染病 血吸蟲病、沙眼、狂犬病、破傷風、淋病等【微點思考】 如何區分傳染病和非傳染病 【易錯點撥】病原體和傳染源的區別①病原體主要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某些動物(如寄生蟲)等。②傳染源主要包括患病的人或動物以及病原體攜帶者。傳染病的傳播和預防(教材P87~P89)1.傳染病傳播的三個基本環節:基本環節 概念 舉例傳染源 體內有 ,并能將病原體排出體外的人或動物 患病的人或動物,以及傳播途徑 病原體從 排出后,經過一定的 進入健康人體內所經過的途徑 傳播、食物傳播、水傳播、 傳播等易感人群 對某些傳染病缺乏 而容易患病的自然人群 兒童是麻疹、水痘的易感人群等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1)控制傳染源:早發現、 、早隔離、早治療。(2)切斷傳播途徑。①針對消化道傳染病:加強食品衛生管理、 、消毒餐具、注意 等。②針對呼吸道傳染病:保持室內 、不隨地吐痰等。(3)保護易感人群:避免接觸 、積極運動 、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睡眠充足、營養合理、注射 等。3.艾滋病:(1)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性行為、 和母嬰等途徑傳播。(2)危害:破壞人體的 ,降低人體 的能力,最終,患者易發生多種感染導致死亡。(3)治療:目前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方法。4.請寫出【情境思考】的答案。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老師制作防疫示意簡圖指導同學科學防疫,請回答下列問題:(1)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屬于 (填“病原體”或“傳染源”),從傳染病角度分析,圖中甲、乙分別屬于 、 。(2)據圖中傳播途徑分析,預防新冠肺炎我們應做到 。接種新冠疫苗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 ;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 。【活學巧記】傳染病四大類,消化道、呼吸道,還有血液和體表;流行傳染是特點,發病初期傳染高。【圖解知識】傳染病傳播的三個基本環節【易錯點撥】 傳染源不一定都是傳染病患者有些沒有臨床癥狀的病原體攜帶者因未被發現,更容易成為疾病的傳染源。傳染源包括患病的人或動物,以及病原體的攜帶者。【圖解知識】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易錯點撥】 如何區分預防傳染病的三個措施(1)控制傳染源:針對患病的人或動物采取的措施就是控制傳染源,如治療、隔離病人。(2)保護易感人群:針對易感者采取的措施就是保護易感人群,如接種疫苗、鍛煉身體等。(3)切斷傳播途徑:針對傳染源和易感人群之間的環境采取的措施就是切斷傳播途徑,如餐具消毒、打掃衛生等。常見的傳染病1.(2021·偃師質檢)下列哪種疾病是消化道傳染病 ( )A.流行性感冒 B.絲蟲病C.甲型肝炎 D.麻疹2.(2021·咸寧學業考)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下列屬于傳染病的是 ( )A.病毒性結膜炎 B.夜盲癥C.白化病 D.高血壓3.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下面不屬于病原體的是 ( )A.流感病毒 B.蛔蟲C.痢疾桿菌 D.肺炎患者4.(對比分析題)下列傳染病與其病原體的配對錯誤的是 ( )A.肺結核與結核桿菌B.蛔蟲病與蛔蟲C.足癬與細菌D.天花與天花病毒傳染病的傳播和預防5.(2021·齊齊哈爾學業考)我國提倡全民接種新冠疫苗,構筑強大的群體免疫屏障。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來看,接種疫苗屬于 ( )A.控制傳染源 B.保護易感人群C.切斷傳播途徑 D.消滅病原體6.(2021·岳陽)下列不屬于傳染病傳播基本環節的是 ( )A.病原體致病性強 B.傳染源C.傳播途徑 D.易感人群7.(易錯警示題)一般情況下,傳染病傳染性最強的時期是 ( )A.發病以前 B.發病初期C.發病中期 D.發病后期8.(2020·杭州學業考)2020年初以來,世界多地先后暴發了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新冠肺炎”是一種高致病性的遺傳病B.勤洗手對“新冠肺炎”的傳染沒有預防效果C.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斷傳播途徑D.對確診病例進行強制醫學隔離的目的是控制傳染源9.(2018·東營學業考)狂犬病的傳播途徑是 ( )A.空氣、飛沫 B.飲水和食物C.接觸 D.吸血的動物10.流感是冬季常發病,從傳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飛沫、體質較弱的小孩和老人、流感病毒分別屬于 ( )①傳染源 ②病原體③傳播途徑 ④易感人群A.④③①② 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11.(2020·日照質檢)如圖為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是 、 、 。 (2)①②屬于預防傳染病的 措施。 (3)③④屬于預防傳染病的 措施。 (4)⑤屬于預防傳染病的 措施。 12.食用一種叫毛蚶的動物,易導致感染甲肝病毒,毛蚶是 ( )A.傳染源 B.傳播途徑C.易感者 D.以上都是13.(2019·貴港學業考)下列有關艾滋病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艾滋病是一種傳染病B.艾滋病是一種免疫缺陷病C.蚊蟲叮咬會通過血液傳播艾滋病D.艾滋病病毒由蛋白質和遺傳物質組成14.圖中甲、乙、丙表示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a表示病原體。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甲乙A.a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B.甲為傳染源,乙為易感人群C.切斷丙能防止乙變成甲D.保護乙的措施有戴口罩、勤洗手和多鍛煉等15.(2019·菏澤學業考)某同學因食用了被痢疾桿菌污染的瓜果患上了細菌性痢疾。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痢疾桿菌是病原體B.被痢疾桿菌污染的瓜果是傳染源C.患細菌性痢疾的人是易感人群D.該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空氣16.材料分析: 新型冠狀病毒是新發現的在人類中傳播的病毒株系。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常見體征有呼吸道癥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腎衰竭,甚至死亡。新型肺炎的傳播途徑有三種,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接觸傳播。直接傳播: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氣體,近距離接觸直接吸入,導致感染;氣溶膠傳播: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接觸傳播: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后,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請分析上面的資料,完成下面的問題:(1)新型冠狀病毒能夠寄生在人體中,引起新冠肺炎,那么新冠肺炎的病原體是 ,其基本結構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 組成。 (2)由材料分析,新冠肺炎傳染病在傳染病的類型上屬于 。 (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已感染病毒的患者進行了隔離治療,這一舉措在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中屬于 。 (4)疫情期間,關于從室外進入家門內,以下行為不正確的是 。 A.將外穿衣物脫下,更換成家居服B.摘下口罩后,扔進垃圾桶,不隨意放置C.處理完口罩和衣物后,進行洗手消毒D.關閉窗戶,不讓外界空氣進入“新冠肺炎”可防可治 接種新冠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目前,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治療,人群對新冠肺炎病毒普遍易感,建議所有人都接種。我們國家提倡“應種盡種”,實行全民免費接種,如果接種率達到75%以上,就能夠形成有效的保護屏障,可以阻斷病毒傳播。 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后的常見癥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腎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癥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可以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使治療更加有效。 做好自我保護包括:出門戴有效的防護口罩;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盡可能避免與任何表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及時接種疫苗。開動大腦思考:(1)在新冠肺炎的流行期間,病原體、傳染源、傳播途徑各是什么 (2)預防新冠肺炎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蘇教版生物 八年級下冊 第10單元 第二十五章 第一節 傳 染 病 學案(學生版).doc 蘇教版生物 八年級下冊 第10單元 第二十五章 第一節 傳 染 病 學案(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