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年級歷史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精品教學示范課(視頻實錄+課件+教案+反思+練習+學案+特色材料)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年級歷史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精品教學示范課(視頻實錄+課件+教案+反思+練習+學案+特色材料)

資源簡介

(共54張PPT)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2課
新式教育的開端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
文學、藝術家
考生看榜圖
隋朝--科舉制度的創立
唐朝--科舉制度的完善
明朝--科舉制度的發展
宋朝--科舉制度的鼎盛
清朝--科舉制度的衰落
古代科舉制度
閱讀課文第一段內容,回憶封建時代的教育制度,選官辦法,教育內容分別是什么?
為什么新式教育在這個時候能邁上新的開端?
近代中國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是什么?
近代新式教育體制何時正式建立,標志是什么?
京師大學堂的創辦
1905年,《奏定學堂章程》的頒布
新式教育的開端
返回
圖為大學堂的牌匾
大學堂指的就是京師大學堂。
戊戌變法時期創辦。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表明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
新式教育的開端
京師大學堂原址
京師大學堂是今天哪個大學的前身?
1912年5月,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教學樓
清政府迫于形勢,擬定了《奏定學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 高等三個學程的新式教育體制,并于1905年宣布廢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
《奏定學堂章程》也稱“癸卯學制”。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癸卯),張之洞等奏準頒布的教育文件匯編,共計16冊。清末頒布的這部教育文件匯編包括《學務綱要》《大學堂章程》《初等小學堂章程》《蒙養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優級師范學堂章程》《初級師范學堂章程》《實業教員講習所章程》《高等農工商實業學堂章程》《中等農工商實業學堂章程》《初等農工商實業學堂章程》《譯學館章程》《進士館章程》《各學堂管理通則》《任用教員章程》《各學堂獎勵章程》等。
活動與探究

《奏定學堂章程》設有“讀經”“講經”課,而我們的課表沒有這門課。我們的課表有音樂,而它沒有。我們初二課表有化學,它沒有。另外,我們的課表有政治思想課,它叫“修身”;我們的課表有數學,它叫“算學”;我們的課表有生物,它叫“博物”;我們的課表有美術,它叫“圖畫”;我們的課表有體育,它叫“體操”。

兩者比較,最大的差別在于《奏定學堂章程》規定有“讀經”“講經”,而我們的課表沒有。這是由于《奏定學堂章程》還帶有封建主義色彩。
中國近代后期,在文學藝術領域里,涌現出以魯迅、郭沫若、趙樹理、丁玲、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為代表的一批巨匠;弘揚科學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謳歌光明,鞭撻黑暗,成為進步文藝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
文學、藝術家
文學巨匠魯迅,及作家郭沫若、趙樹理和丁玲
美術大師徐悲鴻
人民音樂家聶耳、冼星海
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藝術家
文學家
藝術家
《狂人日記》《孔乙已》
歷史劇《屈原》
《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
魯迅
郭沫若
趙樹理
丁 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黃河大合唱》
《義勇軍進行曲》
徐悲鴻
聶耳
冼星海
《愚公移山》
《田橫五百士》
返回
請思考:
為什么哪個時代的文學和藝術的主旋律是謳歌光明、鞭撻黑暗
( 宣傳科學進步,反對迷信落后;追求人民民主,反對專制獨裁;謳歌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
為什么哪個時代的文學和藝術的主旋律是謳歌光明、鞭撻黑暗 ? (宣傳科學進步,反對迷信落后;追求人民民主,反對專制獨裁;謳歌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 中國近代后期的時代特征是宣傳科學進步,反對迷信落后;追求人民民主,抨擊專制獨裁;謳歌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這一時代特征對文學藝術領域產生巨大影響。 進步的文學藝術家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雄辯地證明了唯物史觀的一條原理,即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
魯迅紀念館
  魯迅       
  (1881—1936年)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之一。
返回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中國近代反封建斗爭中最徹底、影響最廣泛的思想家。1902年赴日留學,原學醫后棄醫從文,代表作有《狂人日記》《孔乙己》。
孔乙己
郭沫若(1892-1978)
趙樹理(1906-1970)
小二黑結婚
丁玲(1904-1986 )
中國女作家,代表作《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徐悲鴻(1895-1953)
中國畫家、美術家。江蘇宜興人。少時即刻苦學畫,后留學法國。善油畫、國畫,尤精素描,以畫馬馳名中外。
徐悲鴻
徐悲鴻作品欣賞
徐悲鴻
人不可有傲氣,
但不可無傲骨。
返回
    
    
返回
欣賞001
愚公移山
九方皋
田橫五百士
大樹雙馬
1940年.國畫.群馬
群奔
木棉
風雨雞鳴
梅花通景
庭院
日長如小年
靈鷲
漓江春雨
負傷之獅
印度牛
欣賞014
泰戈爾像
返回
聶耳(1912—1935年)中國作曲家。云南玉溪人。出身清寒,自幼愛好音樂,能奏多種民族樂器。中學時即秘密加入共青團。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擬取道日本赴蘇聯,7月17日在日本鵲沼海濱游泳時,不幸溺水逝世。創作歌曲有《義勇軍進行曲》等30余首,集中表現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堅強意志和工農群眾的苦難與反抗,是我國無產階級音樂的先驅。
聶耳
返回
聶耳的小提琴和弓
聶耳創作《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
  田漢詞,聶耳曲。原為影片《風云兒女》主題歌。作于1935年4月。5月,百代公司錄制了由袁牧之等人演唱的唱片,廣泛傳唱。樂曲富于動力,象征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曾長時間激勵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斗志,建國時被定為國歌。
返回
義勇軍進行曲
冼星海(1905—1945年)中國作曲家。廣東番禺人。因家貧先后半工半讀畢業于上海國立音樂學院和法國巴黎音樂學院。1935年毅然回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赴延安,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赴蘇聯為在延安拍攝的影片《延安與八路軍》配樂,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作品有《黃河大合唱》合唱等四部,歌曲《到敵人后方去》等約500首,交響曲《民族解放》等兩部及管弦樂《中國狂想曲》等。他繼聶耳之后,以更廣泛的題材、體裁,更豐富的藝術手法,表現中國人民的解放斗爭,對全國軍民的抗日戰爭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冼星海
冼星海作品欣賞
返回
冼星海和《黃河大合唱》
《黃河大合唱》
  光未然詞,冼星海曲,由九個樂章組成。1939年作于延安。以黃河兩岸人民抗日救國的英勇斗爭為題材,歌頌祖國的偉大和人民的勤勞勇敢。音樂氣勢磅礴,強烈地反映出時代精神,并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是我國音樂藝術的不朽杰作。
返回
音樂欣賞:
《黃河大合唱之保衛黃河》、
《到敵人后方去》、
《游擊軍》、
《在太行山上》
冼星海作品欣賞
返回
作品欣賞
保衛黃河
1、 閱讀已學課文中有關抗日救亡音樂作品的內容。 2、 收集有關介紹抗日救亡歌曲的詞曲作者、詞曲內容、創作的具體背景等方面的資料。 3、 通過重溫抗日歌曲,體會和探討以下問題: A、 為什么說抗戰歌曲是偉大的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吶喊與呼喚,是華夏九州慷慨悲壯的救亡曲、正氣歌、民族魂? B、 為什么說抗戰歌曲是一部反映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戰爭,并最后取得勝利的絢麗的歷史畫卷? C、 為什么說抗戰歌曲是二十世紀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的光輝典范?
探究任務
民國時期進步文學藝術家成就簡表
類別 人物 代表作

學 魯迅
郭沫若
趙樹理
丁 玲
藝 
術 美術 徐悲鴻

樂 聶耳
冼星海
《狂人日記》《孔乙已》
《屈原》
《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黃河大合唱》
《義勇軍進行曲》
《愚公移山》
《田橫五百士》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文字實錄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新式學堂的出現到新式教育體制的擬定再到科舉制度的廢除的基本史實。
2.了解在中國近代后期,文學藝術領域里,涌現出以魯迅、郭沫若、趙樹理、丁玲、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為代表的一代巨匠。
3.認識晚清政府迫于形勢的壓力,終于艱難地邁出了近代中國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4.認識弘揚科學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謳歌光明,鞭撻黑暗,成為進步文藝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新式學堂出現到新式教育體制的擬定再到科舉制被廢除等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把握歷史脈絡的能力。
2.通過對先進的文藝工作者的成就的思考,培養學生對重大問題的提煉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學習,聯系舊有知識,使學生認識,中國近代后期的時代特征是宣傳進步科學,反對落后迷信;追求人民民主,反對專制獨裁;謳歌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這一時代特征對文學藝術領域產生巨大影響。
2.通過本課學習,認識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
●教學重點
1.新式教育的開端。
2.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藝術家。
●教學難點
如何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眾多易于混淆的知識點。
●教學方法
1.“溫故而知新”。大量引導學生回憶舊知識,力爭在學生理解的基礎推導出新知識的主題。
2.主線貫穿法。 在文學藝術類內容里,讓學生把握近代文藝的主題,由這個主題去看待取得的成就。
3.講解分析法。對于知識點,可由學生自己掌握,但對于內容中包含的主題思想則由教師講解分析,以保證課堂教學深度。
4.列表歸納法。
5.例證法。把主題思想在具體例子中體現出來。
●教具準備
1.投影儀。
2.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師:導入新課 ,請把預習習題拿出來,我們一起看預習表1
師:組織學生回顧前一節課學過的線索,按表格內容“對號入座”:
姓名 詹天佑 侯德榜 魏源 嚴復 茅以昇
成就 京張鐵路 《制堿》 《海國圖志》 譯著《天演論》 錢塘江大橋
生:學生回憶,集體朗讀。
師:上述思想家科學家中,除了魏源以外,其余四位都是新式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并且都是留學成材后,歸來報效祖國的知識界精英人物。這新式教育制度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在文學藝術方面出現了哪些人物?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第二十二課《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二)》。
師:首先,觀看話劇《新式教育的開端》。然后完成大屏幕上的題目。
生:眾人表演。頭拖長辮子、身穿馬褂的老書生,邊走邊扶眼鏡,邊吞吞吐吐的背《論語》,一步三搖兩咳嗽。“范進,范進,你還在讀什么古書,科舉考試廢除了!”一小男孩跑過來說。“什么?不用八股文了?我還沒有中舉呢?”“你讀的這些,考的八股文,太不符合時宜了,國家改革教育制度了”。一小女孩也跑過來說:”哦,我也可以上學了,我也可以像男同學一樣上學了。”“什么?丫頭片子也上學?豈不知,圣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走,咱們上學去!”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范進感慨萬千地說:“天哪,這天要變了,怎么讓人活啊!”
生:觀看的學生哄堂大笑。
「點評」在這一環節,每一學生都積極參與,表演的學生惟妙惟肖,觀看的學生喜出望外,氣氛相當的熱烈。各學習小組組內探究氛圍濃烈,探究成果超出預想,說明話劇的設計及教師的引導啟發是成功的。
師:我們來一起觀看大屏幕。完成題目。
新式教育的開端
科舉制度需要改革的原因 不適應近代中國的需要一些開明官員的推動
京師大學堂 創建的時間 戊戌變法時期
創建的意義 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表明了中國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新式教育 開始的標志 擬定了《奏定學堂章程》
意義 標志新式教育開始;科舉考試制度廢除
「點評」此表的內容有些難,概括要求比較高,通過展示交流,看出學生對這里有一定的難度。下節課還需要再鞏固鞏固。
師:怎樣評價《奏定學堂章程》?
生:討論。
生:得出結論。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系統完備并付諸實施的法定學制,它順應了中國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廢除了不合時宜的科舉考試制度,具有進步性。但仍然局限在“西學為用,中學為體”的框架內,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經學”課時最多,學生仍立足于做官等。
師:雖然《奏定學堂章程》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但它擬訂后,于1905年宣布廢除科舉制度。1906年后的考試就都屬于近代教育的形式了。在這樣的制度下,不但培養出杰出的思想家、科學家,還培養了許多優秀的文學藝術巨匠。
師:科學家有?
生:詹天佑、侯德榜、茅以升。
師:思想家有?
生:嚴復。
師:文學家、藝術家呢?我們一起看大屏幕。
類 別 姓名 代表作
文 學 魯迅 《狂人日記》《孔乙己》
郭沫若 《屈原》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
丁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藝術 美術 徐悲鴻 《愚公移山》
音樂 聶耳 《義勇軍進行曲》
洗星海 《黃河大合唱》
生:填寫,并對照自己的預習作業,改正。
「點評」通過展示交流,看出學生對本課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較好,說明課前預習是有效的,這些都為下一步課內探究的有序有效推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師:魯迅,前面哪里曾經講過?
生: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之一。
師:請學生來介紹魯迅及其作品。
生:找到課本P118頁中間小字一節。
師:郭沫若創作《屈原》的歷史背景?
生:未來適應抗戰的需要。
師:意義?
生:表達了對國民黨黑暗統治的怨憤,和對光明自由的渴望。
師:徐悲鴻出來代表作是《愚公移山》,還有擅長畫什么?
生:奔馬。
師:我們一起朗讀徐悲鴻的名言。
生:讀。
師:有人會唱《義勇軍進行曲》或《黃河大合唱》嗎?
生:舉手。
師:你在聽這樣歌曲時,心情是怎樣的?
生:震撼。
「點評」學生的歌聲明顯調動了全班的氣氛,還有許多同學不由自主地跟著后面唱。
師:他們創作的背景?
生:抗日戰爭。
師:抗日戰爭最終結果?
生:中國取得勝利。
師:就在這歌聲號召中、文學作品感染中,中國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贏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
「點評」提高學生對歌曲藝術欣賞水平。使學生認識到歌曲產生于民族危難的抗戰時期,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斗志。
師:設疑:《義勇軍進行曲》創作于抗戰時期,為什么把它作為今天的國歌?
生:討論得出結論:國歌今天仍然鼓舞著中國人民為國家強盛而奮勇拼搏。
設計理念:情境的創設縮小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增強社會責任感。
師:這些文學家、藝術家的作品有什么共同點?
生:尋找。
生:謳歌光明、鞭撻黑暗。
「點評」教師的概括總結,幫助初中學生將一個個孤立的歷史要素構建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課教學內容。完善了板書。
師:合上課本,完成課堂反饋練習,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生:做。
師:點評。
教師總結:近代中國的文學巨匠、美術大師、人民音樂家、解放區文藝工作者是當時特定歷史條件下鍛造出來的。這說明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五四以來,宣傳科學進步,反對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擊獨裁專制;謳歌民族獨立,反對外來侵略成了中國近代文藝的主旋律,仍然值得今天的青年學生繼承下去并發揚光大起來。
「點評」通過這樣的小結,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形成系統、全面的回顧,同時激發愛國熱情,提升精神境界。
(板書):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1. 新式教育的開端
1. 新式學堂
2. 廢除科舉制
2. 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家、藝術家
1. 民國文化主旋律
2. 著名文學家家、藝術家
(副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教學反思
一、課題的評析
本課在全書中不是重點,但是本課知識點紛繁且有些難懂。尤其是新式教育的開端一目,時間跨度大,知識點雜,理論性強。更重要的是,如果中考的話,可以與隋唐的科舉考試、明朝的八股文,清朝的文字獄相關聯考試。綜合性、理論性太強。
二、教學設想
本課知識點散的情況下,既不能平鋪直敘、主次不分也不能挑肥揀瘦、丟三落四。因此我決定采用表格的形式,羅列出知識點;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對主要枝干知識進行詳解、引申。主次兼顧,詳略得當。
三、課堂教學反思
(一)課堂采用復習上課知識導入,自然巧妙。更重要的還在第二目中,進行了再次回顧。既實用又有效恰切。
(二)話劇有效的帶動了全班的氣氛,內容也暗合本課知識點,具有拋磚引玉的功效,今后要多多加強。
(三)由學生唱《義勇軍進行曲》和《黃河大合唱》,引發問題?學生興趣盎然,思維活躍,正確率很高。
四、兩點感悟
(一)在本課的第二目,近代中國的文學巨匠、美術大師、人民音樂家、解放區文藝工作者是當時特定歷史條件下鍛造出來的。由此得出結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也顯得難懂艱澀生硬強權——人除了社會屬性,難道就沒有自然屬性。當時還有許許多多更大更有名氣文豪、才子,如徐志摩、胡適、沈從文、張愛玲、巴金、老舍,為何都避而不談。文化為政治,是國家目的;歷史不是為政治,因為歷史是已經發生過的史實。因此,在這里,我還要加強學習和研究,力爭講得更通俗,更巧妙。
(二)正確認識講授的作用。歷史課是一種典型的知識性課程,歷史知識所反映的內容是過去的人類活動,不可能通過實驗加以重演,很多也不能進行直接的觀察,大多是以間接的方式進行傳遞的。人們獲得歷史知識的途徑,主要是聽(聽他人講述歷史)、讀(閱讀有關歷史的書刊)、看(考察歷史的遺跡)等,而學生也不外如此,其中,聽課又是獲取歷史知識最主要的渠道之一。無論是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學法指導,還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都與教師的指導有最直接的關系,因此適當的講授是必須的,但要把握好講的內容適度、時機恰當。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新式學堂的出現到新式教育體制的擬定再到科舉制度的廢除的基本史實。
2.了解在中國近代后期,文學藝術領域里,涌現出以魯迅、郭沫若、趙樹理、丁玲、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為代表的一代巨匠。
3.認識晚清政府迫于形勢的壓力,終于艱難地邁出了近代中國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4.認識弘揚科學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謳歌光明,鞭撻黑暗,成為進步文藝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對新式學堂出現到新式教育體制的擬定再到科舉制被廢除等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把握歷史脈絡的能力。
2.通過對先進的文藝工作者的成就的思考,培養學生對重大問題的提煉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聯系舊有知識,使學生認識,中國近代后期的時代特征是宣傳進步科學,反對落后迷信;追求人民民主,反對專制獨裁;謳歌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這一時代特征對文學藝術領域產生巨大影響。
2.通過本課學習,認識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
【理論支持】
歷史學習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讓學生親自體會探究歷史的過程與方法,從而獲得知識與技能、養成情感態度價值觀,這與 “建構主義理論”和“現代知識分類理論”的理念是一致的。歷史知識可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它們都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應當是認知主體——學生主動建構的,即“學習不再簡單地是信息由外而內的輸入,而是通過信息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經驗的雙向的交互作用實現的”;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建構知識的潛能、動機和可能性,理應成為學習過程的主人;教師應成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本課實施過程中,學生依托預習課案自主掌握陳述性知識;教師精心組織課內探究活動,通過啟發、誘導等多種方式使每個學生在其不同的知識世界里,通過自身的內化、重組、操作和對話主動進行知識的建構;而在學生親自體驗、不斷小結、及時反饋的過程中,促進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的形成,以及歷史素養、人文情懷的生成。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新式教育的開端。
(2).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藝術家。
2.教學難點:如何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眾多易于混淆的知識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計】
課前延伸
填表
表1
姓名 詹天佑 侯德榜 魏源 嚴復 茅以昇
成就 京張鐵路 《制堿》 《海國圖志》 譯著《天演論》 錢塘江大橋
表2
新式教育的開端
科舉制度需要改革的原因 不適應近代中國的需要一些開明官員的推動
京師大學堂 創建的時間 戊戌變法時期
創建的意義 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表明了中國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新式教育 開始的標志 擬定了《奏定學堂章程》
意義 標志新式教育開始;科舉考試制度廢除
表3
類 別 姓名 代表作
文 學 魯迅 《狂人日記》《孔乙己》
郭沫若 《屈原》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
丁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藝術 美術 徐悲鴻 《愚公移山》
音樂 聶耳 《義勇軍進行曲》
洗星海 《黃河大合唱》
「設計意圖」表格設計,清新明了,指明了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方法和要求,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有效的檢查與診斷,以了解學情,為課堂上學生的高效學習、教師精講點撥作準備。
課內探究
1.
科舉制度需要改革的原因 不適應近代中國的需要一些開明官員的推動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學會概括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理清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良好的歷史思維品質。
2.怎樣評價《奏定學堂章程》?
「設計意圖」有利于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看問題,培養辯證思維能力。
3. 魯迅,前面哪里曾經講過?
「設計意圖」有利于學生溫故知新,用新知識去同化舊知識,使新舊知識連成一個體系。
4. 這些文學家、藝術家的作品有什么共同點?
「點評」教師的概括總結,幫助初中學生將一個個孤立的歷史要素構建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課教學內容。完善了板書。
課堂反饋訓練
1.做好課堂筆記是歷史課堂學習的重要環節,但有時因粗心大意而得不償失,以下是摘自某同學歷史筆記的部分內容,其中表述完全無誤的一項是( D )
1點撥:排除法 京張鐵路是我國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侯氏制堿法是以侯德榜名字來命名的制堿方法;科舉制度在我國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
設計意圖:設計上一課知識和本課知識,既復習了舊知識,又同化新知識,當然如果ABC都不會,就憑本課知識也應該選D。
2.1903年《奏定學堂章程》頒布,其意義不包括( B )
A.打破儒家經典一統天下的局面 B.極大推動戊戌變法的順利進行
C.為結束科舉制創造了有利條件 D.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的發展
3.1936年姚克與美國著名記者斯諾合撰一幅挽聯:“譯著尚未成書,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據所學知識判斷,這幅挽聯是為了悼念( C )
A.陳獨秀 B.李大釗 C.魯迅 D.聶耳
3.點撥 抓住核心詞語“吶喊”“彷徨”。
4.右側是份歌曲推薦目錄,其中不屬于冼星海作品的是( D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點撥 本題疑似超標,不好會,但其實并不難。只要明確了聶耳《義勇軍進行曲》、洗星海《黃河大合唱》,運用排除法,就可以輕易作對。
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京師大學堂 北京大學校徽
材料二 《奏定學堂章程》里的中學堂課時及課程
周課時 課程學年 修身 讀經講經 中國文學 外國語 歷史 地理 算學 博物 圖畫 體操
一年級 1 9 4 8 3 2 4 2 1 2
二年級 1 9 4 8 2 3 4 2 1 2
材料三 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
──蔡元培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北京大學校徽是在魯迅設計的校徽基礎上修改而成,請你欣賞后談談對這枚校徽構思與設計思想的理解。
(2)京師大學堂是什么時候創辦的?它和北京大學之間是什么關系?
(3)閱讀材料二,結合你的課程和課時,看看有什么不同,然后簡要概括說明不同之處。
(4)材料四是蔡元培的名言,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示?然后結合前兩則材料,談談你對教育的認識。
「設計意圖」 圖文并茂,給學生更多人文知識,更兼巧妙復習本課知識點。
參考答案
(1)①校徽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下面的“大”字像一個人,上面的“北”字又像兩個人,這樣就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②在藝術處理上,這枚徽章構圖簡潔大氣,線條流暢規整,蘊涵豐富。文字與數字結合,彰顯歷史氣息。③上面的是學生,下面的是老師,教師就是要甘為人梯;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藍勝于藍。
(2)戊戌變法時期;京師大學堂是北大的前身。
(3)把課程設置及名稱、課時的差異說清楚即可。
(4)啟示:重視文化教育和體育的同時不可忽視德育,要德智體全面發展。認識:可以從教育的目的、本質、意義及實施過程等方面闡述,言之成理即可。
教師總結:近代中國的文學巨匠、美術大師、人民音樂家、解放區文藝工作者是當時特定歷史條件下鍛造出來的。這說明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五四以來,宣傳科學進步,反對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擊獨裁專制;謳歌民族獨立,反對外來侵略成了中國近代文藝的主旋律,仍然值得今天的青年學生繼承下去并發揚光大起來。
「點評」通過這樣的小結,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形成系統、全面的回顧,同時激發愛國熱情,提升精神境界。
歌曲推薦目錄
①《義勇軍進行曲》
②《黃河大合唱》
③《夜半歌聲》
④《畢業歌》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八上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課后練習
一、課后練習題及答案
1.20世紀20年代的一天,四個人在茶館閑聊起來。甲說:“聽說現在日本鬼子已經占領了華北。”乙說:“我現在為了科舉滿腦圣賢書,不管那閑事了。”丙說:“我一個農民,免除了農業稅已經知足了。”丁說:“我正在看《狂人日記》,別吵了!”這四個人的話可信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設計意圖」本題較難,前后知識跨度大,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但此題有利于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去翻書,當然如果緊抓書本插圖《新青年》上發表魯迅《狂人日記》也應能選到正確答案,不過這就要考驗學生的細心了。
學習完第七單元“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后,我建立了“中國思想文化──近代館”網站(如圖所示)。認真讀圖,然后回答
2.網站首頁導航欄已有“教育”、“文學”、“史學”、“哲學”四個一級欄目,如果再添加一個欄目,最適合的是( B )
A.音樂
B.藝術
C.繪畫
D.歌曲
3.為了給網站提供一段關于徐悲鴻的視頻,同學們準備排練一幕話劇,請你為主人公選擇一句最適合的臺詞( D )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C.各出所學,各盡所知 D.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4.網絡上傳播的“知識”也不盡如人意,有很多是不正確的。以下是網友的近期留言,請你挑出有史實錯誤的一項( A )
A.京師大學堂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成果 B.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詞作者是田漢
C.魯迅是近代中國鞭撻黑暗的文學巨匠 D.抗戰時期的解放區文藝事業沒有停滯
5.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首發出中華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國人心扉的《黃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C )

6.學習完“近代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這一主題后,新世紀中學對其進行了探究性學習,請你參與探究下列問題:
(1)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魏源、嚴復、詹天佑、侯德榜四人都是中國人,都生活在近代,都去外國留學過;都在科學技術方面有所創新。他們的結論對嗎?請你談談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之處?
(2)以下是他們搜集到的《奏定學堂章程》里的中學堂以、二年級的課程與課時,請你對照今天你們的課程與課時,看看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
6.答案(1)不完全對。他們具有崇高的愛國精神、強烈的創新意識、良好的道德品質、都接觸了西方先進的文化,是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嚴復四人的共同點。他們研究和活動的領域不同。他們雖然都生活在中國近代,但生活的時期不同。他們雖然都接觸到西方先進的文化,但接觸的深度和廣度不同。魏源沒出國留學,本身又不會外語,主要靠別人翻譯的外國書報,加以研究。詹天佑、侯德榜、嚴復都曾出國留學,接觸西方先進文化比魏源要深得多,特別是嚴復接觸西方先進文化又深又廣。
(2)《奏定學堂章程》設有“讀經”“講經”課,而我們的課表沒有這門課。我們的課表有音樂,而它沒有。我們初二課表有化學,它沒有。另外,我們的課表有政治思想課,它叫“修身”;我們的課表有數學,它叫“算學”;我們的課表有生物,它叫“博物”;我們的課表有美術,它叫“圖畫”;我們的課表有體育,它叫“體操”。
兩者比較,最大的差別在于《奏定學堂章程》規定有“讀經”“講經”,而我們的課表沒有。
「設計意圖」本題較難,進行拓展訓練,幫助學生消化難點,同時兼顧上一節課的重要知識點。
二、課后練習題情況反饋
教師對課后練習題進行批改檢查,然后將具體情況記錄在教案上,主要包括整體完成情況、學生答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形成原因,同時設計適量的有針對性的變式訓練及時糾偏。
「設計意圖」精選適量習題,進行拓展訓練,及時加強反饋和糾偏,既可以避免學生陷入“題海戰術”,又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鞏固、拓展、提高。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教學案
一、學習目標:
1、了解新式學堂的出現、新式教育體制的擬定和科舉制度的廢除。
2、了解中國近代后期進步文學藝術家的神圣使命。
3、了解近代后期進步文學藝術家及其作品。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人物及成就
難點:人物多、知識雜記憶難
三、學習過程
學 習 過 程 個 人 增 減
一、課程導入你還記得我國古代從什么時候開始實行科舉制度的嗎?舊式學堂和科舉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你知道新式學堂在中國什么時候出現的?中國第一所國立的綜合性大學是什么?今天著名的高等學府──北京大學是如何創辦起來的? 京師大學堂 北京大學二、自主學習:(學生帶著以下問題自學。時間:15分鐘)1、我國近代前期的新式教育體制是怎樣逐步建立起來的?2、近代進步文學、藝術家的神圣使命是什么?3、清朝晚期為什么要變革教育制度?4、對照《奏定學堂章程》里的中學課程、課時與今天課程、課時設置的區別,為什么有這種不同?(《奏定學堂章程》設有“讀經”“講經”課,而我們的課表沒有這門課。我們的課表有音樂,而它沒有。我們初三課表有化學,它沒有。另外,我們的課表有政治思想課,它叫“修身”;我們的課表有數學,它叫“算學”;我們的課表有生物,它叫“博物”;我們的課表有美術,它叫“圖畫”;我們的課表有體育,它叫“體操”。  兩者比較,最大的差別在于《奏定學堂章程》規定有“讀經”“講經”,而我們的課表沒有。這是由于《奏定學堂章程》還帶有封建主義色彩。)三、活動與探究:1、如果你在那個時代上中學,你會從哪個方面培養自己?為什么?(如果我生活在那個時代,正好上中學,我一定選擇師范教育。因為國家的進步和發展,主要取決于人力資源,而人力資源中,國民素質又起著主導作用。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務就是提高國民素質。)2、你知道聶耳、冼星海還創造了那些歌曲?(聶耳創作的歌曲,除《義勇軍進行曲》以外,還有《前進歌》《畢業歌》《新女性》《鐵蹄下的歌女》等。冼星海創作的歌曲,除《黃河大合唱》以外,還有《生產大合唱》《到敵人后方去》《游擊軍歌》《在太行山上》等。我給大家唱一首《到敵人后方去》。)四、精講點撥:1、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開始學習西方,改革教育,創辦新式學堂;戊戌變法時期,維新派創辦京師大堂,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表明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后來清政府擬定《奏定學堂章程》,建立起新式教育體制,廢除科舉制度。2、清朝的科舉制度禁錮了人們的頭腦,扼殺了人們的聰明才智,為清朝統治者培養了忠實的奴仆。而清朝后期隨著閉關政策的破產,與西方國家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而科舉制度培養的人才越來越不能夠滿足形勢的需要,所以清政府開始逐步變革教育制度,向新式教育制度邁進。3、《奏定學堂章程》設有“讀經”“講經”課,我們的課程表沒有。它里面沒有我們今天的化學、音樂等課程。另外,我們今天的政治課它叫“修身”,數學課它叫“算學”,生物課它叫“博物”,美術課它叫“圖畫”,體育課它叫“體操”。兩者相比較,最大的差別在于《奏定學堂章程》規定有“讀經”“講經”,而且所占課時比例很大,反映出它還帶有濃厚的封建主義的色彩。5、魯迅的《狂人日記》借狂人之口,大膽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罪惡,批判了黑暗的封建制度。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在中華民族的危急關頭,激發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爭取民族解放的信心和斗志,建國時被定為國歌。
四、知識梳理
課后反思
五、達標檢測:
(一)、選擇題
1.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建立的高等學府是( )
A、京師大學堂 B、京師同文館
C、金陵大學 D、清華大學
2、京師大學堂創建于
A、洋務運動時期 B、維新變法運動時期
C、新文化運動時期 D、新中國成立初期
3.著名歷史劇《屈原》的作者是
A、魯迅 B、郭沫若 C、趙樹理 D、丁玲
4、廢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是在( )
A、1905年 B、1900年 C、1909年 D、1901年
5、不屬于《奏定學堂章程》的是(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義務教育
6、連線搭配題:
徐悲鴻 《黃河大合唱》
魯迅 《愚公移山》
冼星海 《義勇軍進行曲》
聶耳 《孔乙己》
7、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是( )
A、京師同文館 B、京師大學堂 C、事務學堂 D福州船政局
8、下列作品是魯迅的有( )
①《狂人日記》 ②《孔乙己》 ③《屈原》 ④《愚公移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清朝,洋務派大臣張之洞奏請停止( )
A、科舉考試 B、八股取士 C、開辦學堂 D、學習西學
(二)、聯想題
你從以下圖片會聯想到什么?

冼星海 聶耳
六、拓展提升:
1、閱讀下列材料: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請回答:
(1) 這句話是誰說的?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在什么方面?
(2)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九、課外作業:
魯迅的《孔乙己》和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都是短篇小說,篇幅不是很長。請選擇其中的一篇進行課外閱讀,并寫出一段簡單的讀后感。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嚴復(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個人簡介
嚴復出生在一個醫生家庭里。1866年,嚴復考入了家鄉的馬尾船政后學堂,主要學習駕駛專業,五年后以優等成績畢業。1877年到1879年,嚴復等被公派到英國留學,先入普茨茅斯大學,后轉到格林威治海軍學院。留學期間,嚴復對英國的社會政治發生興趣,涉獵了大量資產階級政治學術理論,并且尤為贊賞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   1879年畢業回國,到福州船廠船政學任教習,次年調任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教務長),1889年后捐得選用知府銜,并升為會辦、總辦(校長)。嚴復還曾擔任過京師大學堂譯局總辦、上海復旦公學校長、安慶高等師范學堂校長,清朝學部名辭館總編輯等職。   回國后,嚴復于1905年任皖江中學堂(今蕪湖第一中學)的監督(即校長),積極倡導西學的啟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論》的翻譯工作。他的譯著既區別于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賓塞的普遍進化觀。在《天演論》中,嚴復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闡發其救亡圖存的觀點,提倡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自強自立、號召救亡圖存。譯文簡練,首倡“興、達、雅”的譯文標準。   主辦《國聞報》。“與天交勝”在當時的知識界廣為流傳。他的著名譯著還有亞當·斯密的《原富》、斯賓塞的《群學肄言》、孟德斯鳩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經濟學、政治學理論以及自然科學和哲學理論較為系統地引入中國,啟蒙與教育了一代國人。   辛亥革命后,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1912年嚴復受袁世凱命擔任北大校長之
職,這也說明嚴復在思想界和學術界的令人信服的顯赫地位。此時嚴復的中西文化比較觀走向成熟,開始進入自身反省階段,趨向對傳統文化的復歸。他擔憂中國喪失本民族的“國種特性”會“如魚之離水而處空,如蹩跛者之挾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鴉片為發越,此謂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這樣一種對中華民族前途與命運的更深一層的憂慮,嚴復曾經試圖將北京大學的文科與經學合而為一,完全用來治舊學,“用以保持吾國四、五千載圣圣相傳之綱紀彝倫道德文章于不墜。”   民國四年,嚴復參與袁世凱帝制運動,為籌安會之發起人,因之名聲失墜,一落千丈;至1920年赴福建避冬,1921年10月27日歿于福建,終年68歲。著作有《嚴幾道詩文鈔》等。著譯編為《侯官嚴氏叢刊》、《嚴譯名著叢刊》。   目前嚴復的故居,位于福州三坊七巷 郎官巷中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課案(學生用)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新授課)
【學習目標】
1.史實記憶:準確記憶新式學堂的出現,京師大學堂的創辦,新式教育體制的擬定及科舉制度廢除等史實;了解民國時期著名文學藝術家魯迅、徐悲鴻、聶耳、冼星海、郭沫若、趙樹理、丁玲及主要成就。
2. 能力鍛煉:歸納本課文藝成就,提高歸納、概括能力;分析民國時期時代特征,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3.過程與方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編演短劇,創設歷史情境,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對歷史有直觀、深刻的印象,從而揭示歷史現象的本質;學會歸納民國時期文藝成就,創制表格,理解本課知識條理,從宏觀上把握知識。
4.情感體驗:認識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教育必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并服務于社會。通過對民國時期文藝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養自己愛國主義思想,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學習重難點】
1.學習重點:科舉制度廢除、民國時期文藝成就。
2.學習難點:新式教育產生的過程、五四以后中國文化的新方向。
課前延伸
填表
表1
姓名 詹天佑 侯德榜 魏源 嚴復 茅以昇
成就
表2
新式教育的開端
科舉制度需要改革的原因
京師大學堂 創建的時間
創建的意義
新式教育 開始的標志
意義
表3
類 別 姓名 代表作
文 學 魯迅
郭沫若
趙樹理
丁玲
藝術 美術 徐悲鴻
音樂 聶耳
洗星海
課堂反饋
1.做好課堂筆記是歷史課堂學習的重要環節,但有時因粗心大意而得不償失,以下是摘自某同學歷史筆記的部分內容,其中表述完全無誤的一項是( )
2.1903年《奏定學堂章程》頒布,其意義不包括( )
A.打破儒家經典一統天下的局面 B.極大推動戊戌變法的順利進行
C.為結束科舉制創造了有利條件 D.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的發展
3.1936年姚克與美國著名記者斯諾合撰一幅挽聯:“譯著尚未成書,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據所學知識判斷,這幅挽聯是為了悼念( )
A.陳獨秀 B.李大釗 C.魯迅 D.聶耳
4.右側是份歌曲推薦目錄,其中不屬于冼星海作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京師大學堂 北京大學校徽
材料二 《奏定學堂章程》里的中學堂課時及課程
周課時 課程學年 修身 讀經講經 中國文學 外國語 歷史 地理 算學 博物 圖畫 體操
一年級 1 9 4 8 3 2 4 2 1 2
二年級 1 9 4 8 2 3 4 2 1 2
材料三 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
──蔡元培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北京大學校徽是在魯迅設計的校徽基礎上修改而成,請你欣賞后談談對這枚校徽構思與設計思想的理解。
(2)京師大學堂是什么時候創辦的?它和北京大學之間是什么關系?
(3)閱讀材料二,結合你的課程和課時,看看有什么不同,然后簡要概括說明不同之處。
(4)材料四是蔡元培的名言,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示?然后結合前兩則材料,談談你對教育的認識。
歌曲推薦目錄
①《義勇軍進行曲》
②《黃河大合唱》
③《夜半歌聲》
④《畢業歌》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詹天佑(1861年3月17日—1919年4月24日),字眷誠,號達朝,英文名Jeme Tien Yow,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漢族,原籍安徽婺源(今屬江西),生于廣東南海。12歲留學美國士木工程及鐵路專科,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歸國;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創造"豎井施工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在籌劃修建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醴、新易、潮汕、粵漢等鐵路中,成績斐然。著有《鐵路名詞表》、《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等;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人物簡介
詹天佑是中國清末、近代鐵路工程專家,也是中國最早的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原籍安徽徽州府婺源縣(現屬江西省),出生于廣東南海縣。   1872年(同治十一年),年僅12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了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1878年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中學的課程,考取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鐵道工程學。   1881年又以優異成績畢業于耶魯大學,并撰寫題為《碼頭起重機的研究》的畢業論文,獲學士學位,并于同年回國。回國后詹天佑入馬尾船政學堂學習,學成后派往福建水師旗艦“揚威”號任炮手,參加了馬尾海戰。   戰后被調入黃埔水師學堂任教習,然而當時的中國,由于封建頑固派極力反對修造鐵路,以致英雄無用武之地,被迫改學駕駛海船,耽誤了七八年。   1887年,“中國鐵路公司”在天津成立。第二年,經留美同學鄺孫謀推薦,才得以干他精通的鐵路工程工作,成為中國第一名鐵路工程師。開始負責修筑塘沽到天津的鐵路,僅用70多天就完成鋪軌工程。后又參加修筑天津至山海關的鐵路,需要在灤河修一座鐵橋,面對英、日、德工程人員建造這座鐵橋的相繼失敗,他毅然挺身承擔造橋任務,最后出色地完成了全部工程。   詹天佑這一生最大貢獻,就是在于他成功地修筑了京張鐵路。 詹天佑半身照
1905年,他擔任京張(北京——張家口)鐵路總工程師。這條路穿過八達嶺,全長200多公里,工程之艱巨為他處所未有。   他親自勘察,選定路線;在北京青龍橋東溝,采用人字形軌道,用兩臺大馬力機車調頭互相推挽的辦法,解決坡度大機車牽引力不足的問題,又與工人一起,采取各種措施,解決隧道工程中滲水、塌方等困難,用兩端鑿進法開鑿居庸關。京張鐵路于1909年竣工,比原計劃提前兩年,總費用只有外國承包商索價的五分之一。   京張鐵路建成典禮后受聘川漢、粵漢鐵路會辦或總理兼總工程師。辛亥革命后,任漢粵川鐵路會辦兼總工程師、督辦等,克服種種困難,修建了從武昌至長沙,總長365千米的鐵路。   晚年編寫出版《京張鐵路工程紀要》、《京張鐵路標準圖》等工程技術書籍,以及《華英工程詞匯》這部我國最早的土木工程辭典。1919年逝世。   中華工程師學會為該會第一任會長詹天佑在青龍橋車站建了一座銅像,永遠紀念這位杰出的愛國鐵路工程師;他還被稱為“中國鐵路第一人”。(共9張PPT)
八年級上冊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2)
作課教師:于江志
白山市江源區第中學
考生看榜圖
北京大學教學樓
義勇軍進行曲
黃河大合唱
文學 美術  音樂 戲劇
作家 代表作 畫家 代表作 音樂家 代表作 作家 代表作






民國時期文藝成就表格
民族的屏障
黃河
科舉考生看榜圖
人瓜軍
民族的屏障
啊黃河
重中如委生
m香三
又務黃套果際塞實要美料
中國歷使
ZHONGGUOLISHI
上冊
要是美豆而
只美童正
民族的屏障
黃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市| 北海市| 仁寿县| 安吉县| 美姑县| 大方县| 德阳市| 宁乡县| 双江| 万载县| 绥芬河市| 黔南| 岳普湖县| 阿勒泰市| 汉沽区| 赞皇县| 台中县| 岳普湖县| 梅河口市| 锡林郭勒盟| 承德市| 富川| 和平区| 绥棱县| 临沭县| 梁河县| 梁平县| 容城县| 湄潭县| 赫章县| 乾安县| 武夷山市| 交城县| 长岭县| 潮安县| 喀喇| 衡阳市| 郑州市| 志丹县| 泽普县|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