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年級歷史上冊《社會生活的變化》精品教學示范課(視頻實錄+文字實錄+課件+教案+反思+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年級歷史上冊《社會生活的變化》精品教學示范課(視頻實錄+文字實錄+課件+教案+反思+素材)

資源簡介

美查于同治 ( http: / / baike. / view / 20568.htm" \t "_blank )初年(1860年代)其兄弟菲爾特利克·美查來滬經營茶葉、繅絲等出口貿易,約在1862年前后開辦江蘇藥水廠。他的中國買辦陳莘庚看到《上海新報 ( http: / / baike. / view / 2316801.htm" \t "_blank )》銷路好,利潤高,便建議其辦報。
  《申報》是中國現代報紙開端的標志。1872年英商美查創辦,以贏利為主要目的的商業報紙。在 外國人辦的報刊中,由中國人主執筆政的,《申報》是第一家?!渡陥蟆穼π侣剺I務進行的改革:一是發表政論文章。報紙的言論要“有系乎國計民生”,要“上關 皇朝經濟,下知小民稼穡之苦”。二是改革新聞報道。重視新聞的真實性,日本侵略臺灣,美查為了了解事實真相,派人去臺灣采訪,這是上海中文報紙中軍事通訊 的開端,也是《申報》重視新聞真實性的反映。其次是注重反映社會實際生活,連續三年報道“楊乃武冤案”,這是當時中文報刊中最早最長的連續報道,最后披露 了冤案的真相。三是重視發表副刊性文字。四是經營副業。①創辦文藝雜志;②出版白話新聞報。1876年《申報》創辦了通俗易懂的白話小說《民報》。這是我 國最早的白話報刊。;③編印畫報。1877年《申報》出版了《瀛寰畫報》。;④印書。此外,《申報》館還開辦了江蘇藥水廠,肥皂廠等,并由此在1889年 組成“美查有限公司”,總資產達白銀30萬兩,超過創刊基金180多倍,實現了美查的“贏利”的目的。
  提要:《申報》創辦于1872年4月30日。歷經了清朝同治、光緒和宣統三個朝代,又經歷了辛 亥革命,五四運動,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等各個歷史階段,至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時???。1982年上海市委和市出版局做出決定,委托上 海書店以影印的方式保存并出版全套《申報》。
  為何下如此大的氣力保存《申報》?尋其原因,一是完整存世的《申報》僅有一套,不成套的大都已紙質松脆,風化發黃,很難翻檢;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申報》不僅是中國最早出版的報紙之一,還因為它堪稱中國近代史史料之寶庫。
  歷經三個朝代的史料寶庫
  在《申報》生存的78年間,除歷經了清朝同治、光緒和宣統三個朝代,世界還發生了兩次世界大 戰,發生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俄國十月革命,發生了中法戰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以及戊戌維新,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和“四·一二”叛變等重大歷史事 件。此外,還有許多市井瑣聞和社會事件,如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楊文道冤獄案等。因此,以新聞、評論、廣告為內容的報紙,不管其記載是有意 還是無意,觀點是否客觀、公正,但以文字記錄下豐富的史料素材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再以出版業和貨幣制度為例。中國的出版印刷事業是怎樣發展的?哪一家印刷所、書局何時開張,如 何演變?官方和民眾對出版業的態度如何?出版過哪些書刊?歷年貨幣的變化,物價的漲落,外國資本的進入,民族資本的興衰,農業和手工業的凋敝等等,在《申 報》的新聞和廣告里都可以找到它們的源本和變故。
  創辦者是個英國人
  《申報》的創辦人是同治初年來華經營茶葉和布匹的英國人安納斯托·美查(E. Major)。由于在中國待久了,美查對中國情形熟悉,學會了中國語言、文字。在生意不好時,美查決定改營辦報。1871年美查和他的三位友人,以每人出 股銀400兩,合計1600兩作為股本,創辦了《申報》。美查根據生意場上的經驗,深知要使華文報紙得以生存和發展,在內容上就必須符合華人的要求。因 此,他囑咐館內同事說:“這報是給華人看的,文字應從華人方面著想?!?br/>  《申報》創立后,美查頗信任華人,并放手讓他們去做。面對一種新創的新聞紙事業,在幾位主筆和 館內人員的努力下,《申報》從形式到內容不斷改進,很快戰勝了它在上海的競爭對手《上海新報》和其它華文報,銷量從初創時的600份,到1889年美查離 開時,增加到6000份。取名《申報》,源于民間喜用“申”字來代表上海。美查也知道,若把這張新辦的報紙冠上“申”字,一看就知道是上海辦的報紙,故正 式名謂《申江新報》,縮寫為《申報》。初辦時《申報》每兩天出一刊,從第五號起每天出版(星期日休刊)。《申報》曾用過中國毛太紙、賽連紙、機制油光紙和 竹連紙印刷,都是單面印,每張8版,每版長寬各約9英寸。1909年起開始使用新聞紙兩面印刷。
  “將天下可傳之事,通播于天下”
  如果用現代的眼光看《申報》的創刊號,它從形式到內容都顯得稚嫩。全部八個版面稱得上新聞的只 有一篇,另一篇轉載港報的內容既沒有時間,也沒有地址,算不上是新聞。但這并不影響《申報》創刊號的主要目的,即以“本館告白”和“本館條例”來公布主人 辦報紙的宗旨、方針以及稿約和廣告經費等重要內容。其要點可概括如下:
  1、 當代有許多可以作傳的事情,湮沒不彰,原因是沒有很好地加以記載。中國的古笈雖有記載,但都是前代的事情,且文辭高古,一般百姓看不懂。
  2、 古笈中雖然也有稍為通俗的書籍,小說,博物志等,但是有些內容荒誕無稽,只能作為文人的清談材料,不能雅俗共享。
  3、 現在的新聞紙所刊出的文章,事情簡而能祥,文字通俗,不僅士大夫欣賞,即使工、農、商賈皆能通曉。
  4、 新聞紙內容,有國家之政治,風俗之變遷,中外交涉之要務,商賈貿易之利弊以及一切可驚可喜之事。
  5、 有了新聞紙才能將天下可傳之事,通播于天下,使人們不出戶庭而知天下之事。
  6、 條例申明:報紙零售和整批的手續及價格;歡迎投稿,不需付費;刊登告白(即廣告)的手續及付費辦法。(規定西人的廣告費比華人的加倍)
  由以上可見,《申報》開宗明義,以一般百姓為讀者對象,使得一些普通的中國人開始知道讀報,也使得一大批中國人從懂得讀報的第一天起,就是《申報》的讀者。
  1905年、1911年和1932年,《申報》因“世勢日進,人事日繁”,而進行了幾次大的改 革,整頓和調整過時守舊的做法,擬定新的辦報宗旨和工作方針,力圖順應歷史潮流,“以肩荷社會先驅和推進時代的責任,使社會進入合理的常軌,并民族臻于興 盛與繁榮”。1932年的新編輯政策公布在該報60周年時評欄上,讀后使人有耳目一新,與時俱進的感覺。
  副刊“自由談”堪稱現代文學史
  《申報》除刊登國內外重要新聞、通訊,發表著名人士文章、宣言之外,還增加篇幅辟出專欄和副 刊,如“經濟???、“教育消息”、“商業新聞”、“科學周刊”、“通俗講座”、“醫學周刊”、“電影??币约啊白x者顧問”、“圖畫周刊”和副刊“自由 談”等。在所有的副刊、專欄中,以副刊“自由談”的影響最大,歷史也較長,以至于有人說,談中國現代文學史就不能不談《申報》的副刊“自由談”。
  “自由談”在1911年8月24日創刊,至1949年5月???,共出了39年。開始的內容,刊 登記敘風花雪月、奇聞軼事、詩詞歌賦的文章以及小說連載。1932年有中國報業巨擘之稱的史量才(時任《申報》總經理),改組“自由談”,聘請留法回國的 黎烈文任主編,約請魯迅和茅盾兩大名家,以千字左右的雜感文刊登在“自由談”上。此舉引來許多老作家和左翼青年作家撰稿投登。陳望道、夏丐尊、周建人、葉 圣陶、老舍、沈從文、郁達夫、巴金、張天翼等都寄上作品,章太炎、柳亞子、吳稚暉也為“自由談”寫過文章。
  一時間“自由談”的內容五光十色、熱鬧活潑,除雜感外,還有散文、隨筆、游記、速寫、小考證、 讀書記、文藝評論、科學小品和短篇翻譯等,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每天一篇針對時局形勢、社會風尚習慣而寫的議論性雜感“花邊文學”,如瞿秋白與魯迅合作發表的 《兒時》、《〈子夜〉和國貨年》等。由于執筆人多,文章尖銳活潑,有針對性,使“自由談”在當時起到了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不僅如此,以它為平臺,“自由 談”還培養出一批文學界的新人,如姚雪垠、劉白羽、周而復、林娜(司馬文森)、柯靈、黑丁、荒煤、羅洪等,他們紛紛攜筆登臺,在“自由談”上試練筆墨,磨 礪作品。
  日偽和國民黨致其死命
  《申報》一生服務于社會,也隨著人與社會的變化、動蕩而變遷、浮沉。1909年《申報》由美查 公司轉入國人之手。買辦席子佩接手后,由于經營不善,于1912年5月轉讓給張賡、史量才、應季中、趙竹君等5人,由史量才任總經理。此后二十余年,史量 才作為中國最大的報業資本家,孜孜于經營《申報》。他網羅人才,改進業務,設立分館,擴大消息來源和廣告范圍,修建五層大廈,購進新式印刷機,使《申報》 銷量大增,到1926年日出報14萬多份,與另一份《新聞報》一起成為全國發行量最大的兩家報紙之一。
  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因傾向進步,主張抗日,不受國民黨的駕馭或羈縻,被藍衣社特務 刺殺在滬杭公路上。之后,其子史詠賡繼承父業,迫于當時的形勢,《申報》的言論態度又趨向保守,相關的各項社會文化事業如出版《申報年鑒》、《申報叢 書》、《中國分省地圖》等,以及由李公樸和艾思奇等人主持舉辦的“申報流通圖書館”、“申報新聞函授學校”和“申報婦女補習學?!钡缺黄戎袛嗷蚋南腋鼜?。 1937年“八·一三”以后,上海淪陷,《申報》因抗拒日方新聞檢查自動停刊。后又轉移到漢口、香港出報,至1938年10月又遷回上海。1941年12 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申報》由日本海軍報道部接收并改組,成為日偽控制的喉舌。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申報》作為“敵產”被國民黨接收,由國民黨 “CC”組織在上海的負責人潘公展任社長兼總主筆,陳布雷的兄弟陳訓口任總經理兼總編輯。1949年5月27日,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的槍炮聲漸漸 息去,《申報》以“滬杭甬路全線打通 慈溪寧波均告解放本市蘇州河北亦以肅清”為標題終刊結束。至此,后人有結論作如下訴說:《申報》這個中國報業的長者未得善終,是日偽和國民黨先后綁架致其 死命的。
  時移世易,征途回首,許多史事真偽混雜,似真似假。不管人們的感覺是贊嘆,還是惋惜,是頌揚,還是鄙夷,那畢竟是中國人的來處,是起步之點,也是我們曾經走過的道路。尋跡《申報》、了解歷史,是為了借鑒;借鑒歷史是為了翻過舊頁,迎來新的一頁。
  《申報》于1949年5月停報。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教學設計
石岐中學 郭麗春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在工業革命后火車、輪船、有線電報、電話以及照相和電影的傳入,新聞報紙、出版事業在中國的出現、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習俗的變化等史實。
能力目標:
分析這些變化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和變化原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認識到中國社會生活的這些變化客觀上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今天的中國應該走重視教育、科技創新的道路
●教學重點
本課以近代西方工業社會文明向中國社會分散其巨大的影響,促使中國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乃至社會習俗都發生深刻變化為教材內容的基本線索。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文化生活的變遷和社會習俗的變化均為本課重點。西方工業文明傳入和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和同時代的西方國家相比,雖然極其有限,同現代相比更是微不足道,但它卻代表了人類歷史文明發展變化的主流趨勢和人類社會優秀文化的發展方向。是中國開始了解世界、融入世界的標志。
●教學難點:如何通過“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的教學,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物質對意識、物質對精神的決定作用,培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辯證唯物史觀?;膺@一難點,可以用改革開放前后中國社會的巨大變化來舉例說明。
●教學方法:問題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在正式講課之前,我想先作個簡單的復習。中國的國門是什么時候被打開的?鴉片戰爭拉開了中國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但同時一批愛國之士,也從經濟、政治、文化各個方面開始救國救民道路的探索。例如:(引導學生回答)經濟上,出現了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政治上,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掀起了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的文化。就這樣,中國,一個東方的古國踏上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科學文化技術的漫漫征程,東西方文化產生了激烈的碰撞,而社會生活也悄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時,中國的社會出現了許多新鮮的事物,請同學們看一張圖片(投影PPT),這段材料描述了早期火車的出現,當時中國老百姓的反映是怎么樣的呢?其實當時中國,除了火車之外,還出現了許多新奇的事物?,F在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
請翻開書本104頁,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0課《社會生活的變遷》。今天,我們用問題合作探究的方法一起來研究學習,我給3分鐘時間,請同學們通過看書、討論,針對課文中感興趣、或者有疑問的內容提出問題。等一下,我們一起來交流,看看誰提的問題最多,質量最好。
(二)學生自學:
由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同時把問題寫在黑板上,并把問題歸納分類。
(三)師生合作探究:
1、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適當補充),結合多媒體一邊講課一邊板書。大概思路如下:
1)、自從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社會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引導全班同學回答社會生活變化的三個方面的變化(展示相關圖片,讓學生對近代以來社會生活的變化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2)、這些變化給中國的社會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意義)?
引導學生從“交通通訊的變化”、“社會生活的變化”、“社會習俗的變化”三個方面來概括。
3)、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
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認識到:近代社會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西方列強侵入的同時客觀上把他們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文明成果也傳進了中國。同時,中國在邁向近代化探索的過程中,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也在不斷地向西方學習,因此,西方先進技術、文明成果在中國社會的傳播,導致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
2、拓展延伸
1)、如何看待這些變化?
主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雖然社會生活的變化是伴隨著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而來的,從主觀上來說,我們反對、痛恨西方的侵略。但從客觀上來說,西方的先進技術的傳入,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深刻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所以說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2)我國古代有領先世界的四大發明,那么為什么近代以后,許多發明都是西方傳進來的?今天中國又應該如何應對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呢?
兩個問題相結合,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們要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訓,認識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我們要注重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的關鍵就是人才的培養,因此,要重視教育,實施科教興國的偉大戰略,注重與外國的交流合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青少年也要認真讀書,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課堂總結
自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國門被打開,中國開始了向西方學習的近代化進程,伴隨著經濟上的工業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方面的科學民主化,社會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而深刻變化,盡管這些變化是以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代價的,而且變化也十分有限,但它卻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推動著中國社會向近代化邁進,客觀上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是一種進步?!?br/>(五)練習鞏固:搶答選擇題,落實知識點。
中國建造的第一艘輪船是什么?
中國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鐵路是什么?
中國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什么?
中國拍攝的第一部有聲電影是什么?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的電影是什么?
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什么?
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報紙是什么?
●板書設計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一、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
火車 輪船 電報 電話
二、文化生活的變遷
照相 電影 報紙 出版
三、社會習俗的變化
剪辮 易服 廢止纏足 改禮節 改稱呼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課堂實錄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教學實錄
郭麗春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在工業革命后火車、輪船、有線電報、電話以及照相和電影的傳入,新聞報紙、出版事業在中國的出現、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習俗的變化等史實。
能力目標:
分析這些變化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和變化原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認識到中國社會生活的這些變化客觀上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今天的中國應該走重視教育、科技創新的道路。
●教學重點
1.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
2.文化生活的變遷。
3.社會習俗的變化。
●教學難點: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
●教學方法:問題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在正式講課之前,我想先作個簡單的復習。中國的國門是什么時候被打開的?(學生回答:鴉片戰爭)鴉片戰爭拉開了中國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但同時一批愛國之士,也從經濟、政治、文化各個方面開始救國救民道路的探索。例如:(學生回答:經濟上,出現了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政治上,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掀起了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的文化。)就這樣,中國,一個東方的古國踏上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科技文化的漫漫征程,東西方文化產生了激烈的碰撞,而社會生活也悄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時,中國的社會出現了許多新鮮的事物,請同學們看一張圖片(投影PPT),這段材料描述了早期火車的出現,當時中國老百姓的反映是怎樣的呢?(學生回答:很好奇,很驚訝)其實當時的中國,除了火車之外,還出現了許多新奇的事物。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
請翻開書本104頁,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0課《社會生活的變遷》。今天,我們用問題合作探究的方法一起來研究學習,我給3分鐘時間,請同學們通過看書、討論,針對課文中感興趣、或者有疑問的內容提出問題。等一下,我們一起來交流,看看誰提的問題最多,質量最好。
(二)、學生學習討論:由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同時把問題寫在黑板上,并把問題歸納分類。
學生一共提出了八個問題,整理如下:
(1)社會生活的變化有什么影響?
(2)社會生活是怎樣變化的?
(3)對于無聲電影,觀眾如何看得懂?
(4)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為什么會發生變化?
(5)近代生活習俗的變化有什么意義?
(6)為什么近代許多發明都從西方傳入?
(7)中國社會生活有哪些重大的變化?
(8)中國傳統文化是如何被改變?
看來,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有價值?,F在我把問題梳理一下,問題2.3.7.8可以歸為第一類問題。問題1.5歸為第二類問題。問題4.6歸為第三類問題。
(三)、師生合作探究: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適當補充,按以下思路與學生一起探究:
第一類問題:“自從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社會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即學生提出的第2、3、7、8個問題)?”對于這一個表象的問題我主要分兩步去讓學生感知:
第一步: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去說出社會生活變化的表現,教師同時進行板書
第二步:展示相關圖片,讓學生對近代以來的變化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類問題:這些變化給中國的社會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也就是學生提出的第1、5個問題)?由學生根據教師的投影提示進行搶答:
生:近代交通通訊→火車、輪船→便于出行,促進商品流通;有線電報、電話→傳達信息,加強聯系
生:文化生活變化→照相、電影、媒體、出版機構→豐富精神生活,便于了解過去
生:社會習俗變化→剪辮、易服、廢止纏足、改稱呼、改禮節→釋放個性,倡導平等,講求民主
第三類問題:為什么近代社會生活會發生這些變化?(也就是學生提出的第4個問題)
教師提示學生結合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發生的發展趨勢來進行討論。
學生1:“自從鴉片戰爭以后,隨著外國侵略者的到來,他們必然會把西方的生產技術,生活方式等東西也帶到中國,從而引起了中國社會生活的一系列變化”。
學生2:“我認為這些變化不是西方殖民者帶來的,是中國國門被打開以后,一些先進的中國人在吸取了落后挨打的教訓以后,主動向西方學習的結果,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中國的社會生活也就逐漸西化了?!?br/>學生3:“我認為這些變化不能忽視辛亥革命的功勞,正因為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清王朝,才給社會帶來了民主、平等這些進步的思想,于是就出現了剪辮,易服,廢除跪拜禮等進步的行為?!?br/>學生4:我認為洋務運動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民用工業,這樣肯定要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這樣肯定會引起交通工具的革新,所以社會生活會發生變化。
教師小結:“同學們說得都很有道理,其實近代社會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西方列強侵入的同時客觀上把他們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文明成果也傳進了中國。同時,中國在邁向近代化探索的過程中,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也在不斷地向西方學習,因此,西方先進技術、文明成果在中國社會的傳播,導致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換一句話來說,社會生活的變化是伴隨著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代價的,那么這種變化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過渡到下一個問題)
第四類問題:如何看待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教師適當補充的問題)
學生1:“我認為,總的來說,應該算是好事?;疖囕喆任鞣叫迈r事物的傳入對我們是好事,如果沒有這些東西,說不定我們現在還處在步行的時代呢!如果沒有電話,我們只能通過飛鴿傳書來傳遞信息了,……”(哈哈哈?。┤嗪逄么笮?。
學生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雖然這些東西對我們有用,但你不要忘記,它們的傳入是以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代價的,難道你愿意當亡國奴嗎?”
學生3:雖然說中國是淪為半殖民地,但同時也學到了外國不少的先進東西,對中國近代化進程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學生4:先進的技術有一部分是帝國主義從西方引進的,但這只是為了方便它的侵略。雖然社會生活有改進,但我們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教師總結:社會生活的變化是伴隨著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而來的,從主觀上來說,我們反對、痛恨西方的侵略。但從客觀上來說,西方的先進技術的傳入,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深刻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所以說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剛才同學們的討論中,我感受到了同學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國家遭受侵略,說明大家都是很愛國。老師的心跟大家是一樣的,我想:我們怎樣才能既學到西方的先進技術,又不被侵略呢?這就是我們要探究的下一個問題。
第五類問題:“我國古代有領先世界的四大發明,那么為什么近代以后,許多發明都是西方傳進來的?(也就是學生提出的第6題)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一日千里,中國應該怎樣應對,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學生1:“因為清政府腐敗無能,所以中國落后了?!?br/>學生2:“我想明朝的八股取士是一個重要原因,因為這種考試制度扼殺了人們的創新意識和聰明才智.”
學生3:他們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看不到外國的發展變化,沒有及時學習外國先進的技術。
(教師帶頭鼓掌):“既然如此,那么在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的背景下,中國應該怎樣應對,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學生1:“應該積極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再把它加以改造,然后變成自己的東西?!?br/>學生2:“不能總是引進別人的東西,我們自己也要有發明創造,不是有人講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嗎?”
學生3:“我認為還要特別重視教育,以培養創新型人才,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br/>(教師鼓掌)小結:“我們要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訓,認識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我們要注重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的關鍵就是人才的培養,因此,要重視教育,實施科教興國的偉大戰略,此外還要注重與外國的交流合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青少年也要認真讀書,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br/>(四)教師小結:自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國門被打開,中國開始了向西方學習的近代化進程,伴隨著經濟上的工業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方面的科學民主化,社會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而深刻變化,盡管這些變化是以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代價的,而且變化也十分有限,但它卻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推動著中國社會向近代化邁進,客觀上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五)練習鞏固:搶答選擇題,落實知識點。
中國建造的第一艘輪船是什么?
中國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鐵路是什么?
中國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什么?
中國拍攝的第一部有聲電影是什么?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的電影是什么?
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什么?
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報紙是什么?
●板書設計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一、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
火車 輪船 電報 電話
二、文化生活的變遷
照相 電影 報紙 出版
三、社會習俗的變化
剪辮 易服 廢止纏足 改禮節 改稱呼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關于第20課《社會生活的變化》的教學反思
郭麗春
本節課是中山市第一屆以“基于問題的學習”為主題的精品課建設的參評課,一節課下來,感觸頗多,細細回味,在一堂課里面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有:
一、成功之處:
1、教學流程清晰流暢,整堂課圍繞“怎樣變”→“變化帶來什么影響 ”→“為什么會變 ”→“怎樣看待這些變化 ”→“如何應對變化 ”這幾個問題循序漸進,逐步深入,既便于學生理解,又容易讓人把握脈絡,而且每個問題過渡自然,層次分明。
2、學生問題意識突出,所提問題頗有深度。學生在預習中一共提了八個問題:如“社會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給我們帶來什么意義?” “為什么這些變化都是西方傳入中國的?”“今天中國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變化 ”等等,學生能提出這些問題一方面是學生素質較高,另一方面也是學生作了充分預習,深入思考的結果。而老師能靈活把握這些問題,巧妙地結合板書,多媒體進行教學,既突出了“基于問題的學習”這一理念,又能把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融為一體,取得理想的效果。
3、教學不流于表面,問題拓展頗有深度。教學內容不能只停留于表象的知識即“怎樣變”這一方面而沒有去深入挖掘其內涵“為什么會變”。我既探討了“為什么會變”,又把這些變化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傳播方向進行對比,使學生思考“為什么近代我們落后了?”“在科技一日千里的今天,中國應該怎樣應對這些變化,才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不足之處:
1、“為什么會變”這一問題挖掘不夠深入。因為“伴隨著西方的侵略,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的近代化過程必然會折射到社會生活的變化”這一關系太復雜,學生不易理解,而由于時間關系,老師也不可能再深入展開,在這種情況下,這樣總結可能會好一些:“近代社會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西方列強侵入的同時客觀上把他們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文明成果也傳進了中國。同時,中國在邁向近代化探索的過程中,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也在不斷地向西方學習,因此,西方先進技術、文明成果在中國社會的傳播,導致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鼻罢呤亲兓膬纫?,社會生活的變化是外部表現”這樣總結也許會好一些,但我總覺得這種說法對于初中生來說,有點艱深難懂,所以我跟學生總結的時候有點含糊。
2、“基于問題的學習”這一理念還不夠突出。雖然學生提出了八個問題,但是學生圍繞問題展開學習的主動性不足,整個課堂是老師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探討的,乍一看與傳統的問題式教學沒有什么分別,給人一種感覺是學生的問題預設的多,生成的少,課堂因而少了點激情,少了點智慧。如果換了一批水平較差的學生,他們提不出問題,或者所提的問題天女散花,不著邊際,我怎樣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有效的學習,這是我課后一直思考的問題。
3、這一節課上得太“完美”,完全沒有給學生課后再去思考的空間。既然是“基于問題的學習”,學生沒有了問題怎樣再去學習呢?因此我想其實可以在下課前讓學生或老師自己提出一些問題去激發學生繼續探討的欲望,如“為什么辛亥革命后,頒布“剪發”令,有相當部分人不情愿呢?”“火車輪船電話等東西是怎樣發明的?”等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商務印書館成立于1897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現代出版機構,與北京大學 ( http: / / baike. / view / 1471.htm" \t "_blank )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
  商務印書館以編印新式中小學教科書為主要業務,1897年在上海 ( http: / / baike. / view / 1735.htm" \t "_blank )創辦,創辦人為夏瑞芳 ( http: / / baike. / view / 287606.htm" \t "_blank )、鮑咸恩 ( http: / / baike. / view / 1487904.htm" \t "_blank )、鮑咸昌 ( http: / / baike. / view / 2464628.htm" \t "_blank )、高鳳池等。初為合伙經營的小型印刷工場。1901年改為股份有限公司,資本增至五萬元,張元濟 ( http: / / baike. / view / 138950.htm" \t "_blank )入 股,并主持編譯工作。1903年建立印刷所、編譯所和發行所,改為中日合辦,資本各十萬元,引進日本先進印刷技術。翌年編印《最新國文教科書》,數月間風 行全國。此后,陸續編印修身、算術、史地、英語等教科書,興辦師范講習班、附屬小學、養正幼稚園及函授學校,還出版各種中外文工具書、刊物和學術著作。 1907年在上海閘北寶山路建成印刷總廠和編譯所新址。1909年將編譯所收藏古籍善本和參考書籍的圖書館定名為涵芬樓,后改名為東方圖書館,對外開放。 1914年初清退日股,資本增至一百五十萬元,職工達七百五十人,成為國內最大的集編輯、印刷、發行為一體的出版企業。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 中,總務處、編譯所、印刷總廠和東方圖書館等被日軍焚毀。隨后,企業得到部分恢復。抗日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2587.htm" \t "_blank )前夕,在長沙建設印刷廠,往香港 ( http: / / baike. / view / 2607.htm" \t "_blank )和西南地區疏散存書和機器。抗戰爆發后,總管理處遷到長沙,后移至重慶,抗戰勝利后遷回上海。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1256.htm" \t "_blank )成立前的五十三年間,除了以編印教科書為主要業務外,還陸續出版了《辭源 ( http: / / baike. / view / 30534.htm" \t "_blank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 ( http: / / baike. / view / 2305515.htm" \t "_blank )》、《中國人名大辭典 ( http: / / baike. / view / 582744.htm" \t "_blank )》、《中國醫學大辭典》等大型工具書,《東方雜志 ( http: / / baike. / view / 564957.htm" \t "_blank )》、《小說月報 ( http: / / baike. / view / 138192.htm" \t "_blank )》等重要刊物,整理影印了《四部叢刊 ( http: / / baike. / view / 112834.htm" \t "_blank )》、《叢書集成初編 ( http: / / baike. / view / 618010.htm" \t "_blank )》、《續古逸叢書》、《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型古籍,還出版了嚴復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5.htm" \t "_blank )、林紓 ( http: / / baike. / view / 24938.htm" \t "_blank )等人翻譯的著名外國小說和學術著作。全盛時期在北京、香港設有印刷分廠,先后在全國各地和新加坡、吉隆坡等八十三個地方設立分館,在國內外頗負盛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商務印書館遷址北京。1958年以后,根據國家出版方針的規定調整了出 版范圍?,F主要編譯出版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學術著作,編纂出版中外語文工具書以及研究著作、教材、普及讀物等,出版《中國語文》、《方言》、《英語 世界》等期刊,在讀者中有良好影響和聲譽。一個世紀以來,以開啟民智、昌明教育為己任,竭力繼承中華文化,積極傳播海外新知,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文化教育 事業單位”,是“全國優秀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設有25個部門,控股一個合資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在職員工260人。
商務印書館年均出版圖書、音像制品等700余種。100多年來,共出版各類書刊4萬余種。代表性出版物有《辭源》《現代漢語詞典 ( http: / / baike. / view / 98457.htm" \t "_blank )》《新華字典 ( http: / / baike. / view / 15526.htm" \t "_blank )》 《新時代漢英大詞典》、《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故訓匯纂》、《四庫全書》(影印文津閣本)、“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400種)“世界名人傳記” (40種)“中國文化史知識叢書”(100種)“商務印書館文庫”(50種)及《英語世界》、《中國學術》雜志等。有不少品牌書刊相繼榮獲國家圖書獎、國 家辭書獎和國家期刊獎。
歷史
商務印書館于1897年2月11日創立于上海,至今已走過了近110年的歷程。它的創立標志著中國現代出版業的開始。一百多年來,商務印書館從最初一個小 小的印刷作坊,逐步發展成為現當代中國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機構,歷經滄桑、默默耕耘,人才薈萃、名家輩出,至今出版各類書刊近5萬種,為開啟民智、昌明 教育、普及知識、傳播文化、扶助學術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得到幾代國家領導人的重視,正如陳云同志所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事業單位”。
  
HYPERLINK "http://imgsrc./baike/pic/item/e78c65894221fb9f0f2444ba.jpg" \t "_blank"
  以張元濟、夏瑞芳為首的老一輩出版家,平地為山、艱苦創業,為商務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早在商務創立不久就成立股份公司,并從此先后延請高夢旦、王云 五等一大批杰出人才,開展以出版為中心的多種經營,實力迅速壯大,編寫大、中、小學等各類學校教科書,編纂《辭源》等大型工具書,譯介《天演論》《國富 論》等西方學術名著,出版魯迅、巴金、冰心、老舍等現當代著名作家的文學作品,整理《四部叢刊》等重要古籍,編輯“萬有文庫”“大學叢書”等大型系列圖 書,出版《東方雜志》《小說月報》《自然界》等各科雜志十數種,創辦東方圖書館、尚公小學校,制造教育器械,甚至拍攝電影等。極盛時期,商務有員工 5000多人,在海內外設有分館36個,各類辦事機構1000多個,所出書刊占全國60%以上,創造了中國現代出版業的諸多第一,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出版 機構,在海內外鑄造了商務印書館的這個民族出版業最著名的品牌,成為堪與北大媲美的文化重鎮。從這座文化重鎮里,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陳云、張元濟、茅 盾、陳叔通、周建人、胡愈之、王云五、鄭振鐸、葉圣陶、蔣夢麟、竺可禎、黃賓虹、袁翰青、陳翰伯、陳原……這些光輝的名字都寫在了商務的史冊上。二十世紀 三四十年代,日寇侵華,國難不息,商務也飽受兵燹,兩度慘遭破壞,艱于維持。但是,在百般艱苦的環境下,商務堅持“為國難而犧牲,為文化而奮斗”之精神, 依然舉起文化抗戰和國家復興之大旗,與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出書不輟,奮斗不歇。
商務印書館的衰落
1932年1月29日 日軍針對性的轟炸中國當時最大的文化機關——商務印書館。造成這個幾乎壟斷中國教育出版,占全國出版量52%的出版巨頭損失1630萬元,80%以上資產 被毀。同時被毀的還有商務印書館所屬的東方圖書館珍藏的45萬冊圖書,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古籍善本和孤本。
  這次轟炸后,商務印書館雖經努力恢復,但由于種種原因最終沒能回復亞洲第一文化出版巨頭的地位,淪為二流出版企業。
  以下是一些當時的語錄
  對東方圖書館慘狀的描述:“是時,濃煙遮蔽上海半空,紙灰飄飛十里之外,火熄滅后,紙灰沒膝,五層大樓成了空殼,其狀慘不忍睹?!?br/>  主要創始人張元濟:“連日勘視總廠,可謂百不存一,東方圖書館竟片紙不存,最為痛心。”
  日軍侵滬司令鹽澤幸一:“炸毀閘北幾條街,一年半就可恢復,只有把商務印書館、東方圖書館這個中國最重要的文化機關焚毀了,它則永遠不能恢復?!?br/>商務印書館被毀重建后日軍發布的傳單:“爾中國立學堂,興立共和……腐敗爾國青年子弟……爾館印些腐敗之物。上回毀燒爾館,爾書館仍印三民之書……今若不速改惡習,我軍到處,使商務書館盡燒毀……”
現狀
新中國成立后,商務積極完成公私合營改造,并1954年遷至北京,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開始了新的奮斗歷程。1958年,全國出版社業務分工,商務承擔了翻 譯出版國外哲學社會科學和編纂出版中外語文辭書等出版任務,逐漸形成了以“漢譯世界學術名著”“世界名人傳記”為代表的翻譯作品,和《辭源》《新華字典》 《現代漢語詞典》《英華大詞典》等為代表的中外文語文辭書為主要支柱的出版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和辭書兩大支柱之外,商務人銳意進取,積 極、穩妥地開拓新的出版領域,比如大力扶持出版國內學者的原創性學術研究,出版傳播國內學者的一流研究成果;針對青少年和大眾讀者,開發素質教育讀物和文 化普及讀物;與哈佛商學院出版公司合作,翻譯出版哈佛商學院的暢銷經管圖書;成立商務印書館世界漢語教學研究中心,旨在以學術研究帶動對外漢語教材研發, 把中心建成世界漢語教學精品圖書的研發基地和出版基地。以開啟民智、昌明教育為宗旨,秉承普及知識、傳播文化、扶助學術的出版理念,商務不追風,不逐利, 踏踏實實為海內外讀者服務、為廣大學人服務,出版規模不斷擴大。近些年陸續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故訓匯纂》及“新華”系列漢語辭書,“新時 代”“精選”“牛津”“朗文”等幾大系列外語辭書,影印文津閣本《四庫全書》、商務印書館文庫50種等大型原創學術著作,以及“漢譯世界學術名著”10輯 400種、《藍海戰略》等哈佛經管圖書150種,等等,都深受海內外億萬讀者的歡迎,成為圖書市場上商務代表性品牌。有100多種精品書刊相繼榮獲國家圖 書獎、國家期刊獎等省部級以上重要獎項。一直以來,商務在出版行業處于領軍地位,始終有較大的影響力,目前是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中 國編輯學會、中國辭書學會、中國版權保護協會等行業團體的副會長單位。
  為了長遠發展,商務在人才隊伍建設、信息化建設、開拓經營領域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都下了很大 力氣,已經形成業內較強的競爭力,奠定了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現有正式員工275人,其中,90人擁有碩士、博士學位,97人擁有副編審以上高級職稱, 學術水平和專業素養較高。一批年輕人走上管理崗位,成為業務骨干,促進了管理隊伍和技術隊伍的年輕化、知識化。商務在出版行業內較早利用新興的計算機和網 絡技術,實施全面、系統的信息化建設,開發了在國內出版界領先的辭書語料庫及編纂系統、門戶網站、管理信息系統,正一步步實現生產、管理、銷售的自動化、 網絡化。此外還積極開拓與出版業務相關的經營領域,目前成立并控股北京群益物業公司、北京商易華信息技術公司、北京涵芬樓書店有限公司等經營性機構,在上 海、太原、長春、武漢、南京等地開設專賣店等,在多種經營上邁開了堅實的步伐。商務有著良好的國際合作關系,不僅與香港、臺北、新加坡、吉隆坡等地的海外 4家商務印書館進行經常性的業務交流,而且還合資成立并控股了一家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此外,商務還與牛津大學出版社、朗文出版公司、拉 魯斯出版公司、哈佛商學院出版公司以及小學館、斗山東亞出版公司等世界著名出版機構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版權貿易活躍,每年引進和輸出圖書200多種。
  現在,商務年出圖書800種左右,其中新書350種左右,重印書450種左右;此外還出版《英 語世界》《漢語世界》雜志及《中國語文》《方言》等重要學術期刊20種,以及部分音像制品。據近幾年開卷圖書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在全國圖書零售市場上,商 務出版的中外語文辭書處于絕對領先地位。2005年全年出版碼洋5.4億元,利潤超過5000萬元。各項指標在全國綜合性出版社中均位居前列。
  可以說,經過改革開發20多年來的努力,商務印書館現在已經成為風格比較突出、特色比較明顯、文化底蘊比較深厚、發展勢頭比較穩健、在中國現代出版史上擁有獨特地位、在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一家著名出版單位。
  商務印書館[1]現隸屬于新組建的中國出版集團,坐落在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 ( http: / / baike. / view / 548782.htm" \t "_blank )、燈市口 ( http: / / baike. / view / 1052973.htm" \t "_blank )以北的原中國文聯大樓內,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和出版體制創新的機遇和挑戰。
商務之最
商務印書館是中國第一家現代出版機構,在中國出版史乃至文化史上創造了諸多第一,擇要列之如下:
  * 出版第一部語法學學術專著——《馬氏文通》(1898);
  * 出版第一部中英文對照排版印刷的英語教科書——《華英初階》(1898);
  * 出版大陸第一部英漢字典——《商務書館華英字典》(1899);
  * 第一個使用紙型印書(1900);
  * 第一個系統地介紹西方學術論著(1902);
  * 第一個使用著作權印花(1903);
  * 第一個作為文化企業引進外資(1903);
  * 第一個作為民間企業聘請外國專家和技師(1903);
  * 第一個系統地編印出版《最新教科書》等近現代中小學教科書(1904);
  * 第一個創辦《東方雜志》等一系列現代意義的雜志(1904);
  * 第一個采用珂羅版印刷(1907);
  * 出版第一部由中國學者自己編纂的雙語辭典《英華大辭典》(1908);
  * 第一個采用電鍍銅版印刷(1912);
  * 第一個使用自動鑄字機(1913);
  * 第一個采用膠版彩色印刷(1915);
  * 出版我國第一部以語詞為主、兼及百科的大型現代語文辭書《辭源》(1915);
  * 出版我國第一部專科辭典《植物學大辭典》(1917);
  * 成立我國第一個中資電影機構——活動影戲部(1918);
  * 生產制造我國第一部漢字打字機(1919);
  * 制作我國第一部動畫廣告片《舒震東華文打字機》(1919)。
商務印書館對文化的貢獻
 商務印書館是我國現在所有出版社中資格最老的出版社。它不是我國最早的出版社,在它之前還有很多,競爭中都被淘汰了。開始時它是個小印刷廠。當時正值甲 午戰敗之后,人心思變,出版事業發展。同時代人杜亞泉說,當時“維新同志,皆以編譯書報為開發中國急務,而海上各印刷業皆濫惡相沿,無可與謀者,于是咸踵 于商務印書館”。指出了商務成功的關鍵是講究質量,因為辦事認真,講信用、保質量,所以南洋公學代校長兼譯書院長張元濟辭掉公職到這個小印刷廠主持編譯工 作,從此商務兼營出版。張元濟進商務后,陸續進用高夢旦、杜亞泉、蔣維喬、莊俞等一批反對科舉有志于維新的年輕人。他們都將富國強兵、復興中華的希望寄托 在未來一代,他們兢兢于小學、中學課本以及詞書等學習用書的編寫。他們的認真,使出版物獲得成功,又注意經營管理,企業就站住腳并得到發展。敬業樂事的精 神和注意經營管理代代相傳,成為傳統。它幾十年服務于人民的文化需要,幾十年服務于積累文化,對社會有一定貢獻,所以建國后,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在 1952年6月指定商務印書館為中央一級出版機構,這在私營出版業中是僅見的。公私合營后它在黨和政府直接領導下,更加兢兢業業,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 努力工作。在近現代出版史上它努力為人先,開創性活動極多,影響深遠。這兒羅列其什一,以見其貢獻。
  出版社第一個建立編輯部的是商務印書館。中國出版事業雖然源遠流長,但其文字工作都是一個人說 了算,沒有編輯部一說。商務印書館初創時是印刷廠,兼出一些書,也同樣沒有編輯部,由創業人之一鮑咸恩先生兼做文字工作。經理夏瑞芳經常向人請教,怎樣使 出版業務發展,知道要有一批學者。當時與商務印書館有業務往來的南洋公學譯書院,其院長兼代校長、維新人士張元濟苦于公學學監、美國人福開森事事牽肘使得 無法辦事。夏瑞芳與張元濟在兩年多的業務交往中建立了個人感情,1900年夏先資助張辦《外交報》,次年夏建議張對商務投資,進而順理成章地1902年張 辭南洋公學職進商務。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張元濟通過朋友蔡元培等聘請了一批各有專長的新派人士進商務,成立編譯所。編譯所的成立使商務在同業中占有絕大 優勢。又有高夢旦從事協調,破除文人相輕的陋習,各人發揚專長,又互相切磋,書稿質量自高于同業。商務自此繼印刷后在出版上也站住了腳;同業也紛紛仿效, 推動了出版業的進步。
  近代小學教科書是商務印書館最早推出的。我國社會的近代形態,基礎教育興起很晚。戊戌時僅康有 為《幼學通議》中提到,他是依據《禮記 學記》原則,談不上近代教育。辛丑“新政”,清廷“令多設蒙養學堂”,同時規定“教法當以四書五經綱常大義為主, 以歷代史鑒及中外政治藝學為輔?!苯逃康娜允呛涂婆e銜接。有志之士進行了改變教育目的的活動,商務印書館是重要的一環:它提供了近代基礎教育第一批課 本。最早是1902年6月由杜亞泉編寫的《文學初階》,共6冊供3年用。它全部用兒童身邊常見的淺近事物做認字課文和內容。如第一課,生字為“大小牛 羊”4字,再組成:“大牛、小羊、大小、牛羊”4詞作課文。八十課后出現簡單句,如“牛負車、牛耕田、桃開花、竹生筍”。第三冊開始穿插各科淺近知識,倫 理修身,激勵發憤讀書學藝以振興中國。后續各冊有聲光化學,中外史地人物。對道光以還割地“賠款”多有議論。這是第一本同科舉教育割斷而講究國民素質教育 的課本。1904年2月商務印書館又推出小學《最新國文教科書》。這套課本由張元濟、高夢旦、蔣維喬、莊俞共同編寫,一反歷來啟蒙讀本由一人寫的作法。很 多關于它編寫認真的佳話至今流傳。這本書編寫認真,影響十分深遠:蔡元培當時是旁觀者,他嘆為觀止,說這本書的認真,改變了整個出版業編書草率的風氣。這 套課本開創了沿用至今的用楷體字排課文和每課都在一個展開面上,并附豐富的插圖的作法。這套課本出版后,一直受到學生和家長、老師的歡迎。
  我國第一部近代詞書——《辭源》。我國的詞書起源很早,但千余年來一直分為3個互不照應的體 系:《爾雅》、《說文》和韻書——名物、文字和語音。而且主要環繞四書五經,脫離人們生活?!犊滴踝值洹冯m在-一定程度上將字的音、形、義結合解釋,但它 僅顧及字而還不懂復音詞,只收列極少一部分復音詞作為字(單音詞)的義項無規律地安排在某個單字下;而且主要是專有名詞。如“倉山”在“倉”字下:“河 津”(龍門)在“津”字下,“天一星”在“一”字下。晚清復音詞隨著西學進入大量產生,沒有一本詞書搜集、解釋,閱讀書報常生誤會。商務印書館編譯所高夢 旦、陸爾奎有鑒于此,發憤編纂一部集詞匯、單字、語音、釋義于一書,熔舊學新知于一爐而檢索方便的詞書。陸、高二位于1908年開始與20多位編輯編寫4 年后完稿,發現詞書釋義中引文有因循類書而脫漏、多字——自古詞書引文衍奪是常事,《康熙字典》這類問題僅影響字義的就有2600多條。他們硬是再添人全 部重查原書,又花了3年時間才發排,于1915年出版。正是由于認真,后來中華書局《辭?!烦霭妫m后來居上,并不能壓倒它,80多年經過修訂,現在還在 發行。
  《辭源》在詞書編纂上至少在3個方面具有開創性。首先收錄了大量近現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應 用技術詞匯。其次規定了這些復音詞以第一字列于該單字后,便于檢索。第三,單字義項嚴格以單音詞所含意義為限,即嚴格以詞為單位釋義。第二、三兩個原則至 今為所有漢語和漢外詞典所遵循。
  世界詞書銷售量之最?!都崴故澜缬涗洝吩?980年版中說,它的這本書各種文本各年累計發行 量已達到3200余萬冊,是世界書籍發行量之最。這個版本傳到我國后就有人撰文指出它是夜郎,它的發行量遠遠落后于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當時 《新華字典》銷售量已達8000萬冊。《新華字典》是魏建功等5位語言學家商定體例編法,由魏建功率領一批詞書工作者精心編成,是以質量上乘。1970年 周恩來總理又指示由北京大學文科各系、中國科科學院、商務印書館、北京市教育系統抽調人員講行修訂,總理不僅多次具體指示,克服修訂工作人員中普遍存在的 怕被人說右的顧慮,還在百忙中親自審讀修改稿并作改動。當年,《新華字典》修訂本全國各省市造貨4000萬冊;以后每年分區造貨量在1000一1500萬 冊左右;至今累計發行量已在2.5億冊左右。這個數量在古今中外無數詞書中是絕無僅有的;即使以人均占有量,世界上也沒有第二本詞典可望其項背。
  中國第一部規范詞書——《現代漢語詞典》。漢語是我國的主要語言,它有許多差異嚴重的方言,妨 礙不同地區人們的交往。歷代政府除了秦始皇“書同文”統一了字的寫法,讀音和詞義始終沒有統一。新中國建立后,有了規范語言文字的條件,大規模的經濟、文 化建設也提出了這個要求。這就有了《現代漢語詞典》的編纂。必須推廣普通話。周恩來總理指出:“學習普通話光靠耳朵和嘴巴是不夠的,學了容易忘記,必須有 一套標音符號,用來編印拼音的讀物和注音的字典,供學的人隨時查考?!?956年2月6日周恩來簽署總理命令:“為了幫助普通話的教學,中國科學院語言研 究所應該在1956年編好以確定語音規范化為目的的普通話正音字典;在1958年編好以確定詞匯為規范目的的中型現代漢語詞典?!敝泄仓醒胄麄鞑亢椭腥A人 民共和國文化部確定由編輯、排校、出版詞書經驗最豐富的商務印書館擔任該詞典的出版任務。并決定正音字典與詞典合在一起。1959年初稿完成,商務印書館 從審稿角度提出意見修改后在1960年出版“試印本”向專家征求意見。各地專家意見匯總后經過修改1965年印出“試用本”送審稿。1973年開始對“試 用本”進行修訂。由于“四人幫”干擾,1978年才正式出版。至此,我們國家才有了第一部規范詞書。這部詞典由呂叔湘、葉圣陶、丁聲樹、李榮等專家審讀, 具有相當高的學術水平。它的科學性無愧于促進漢語規范化的任務,出版后享有極高聲譽,去年又出版了修訂本;前后10多年總共出版3000萬部,在社會主義 文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選題民主之最。商務印書館出好書,它的功夫從選題開始。1903年10月它就開始實行“編譯所 會議”制度,從根本上保障了出好書。一百年中,選題民主程度必有不同,但做好做差在出書上大體都獲得反映。做得最好,當推1958年獨立建制后和1979 年重又獨立建制后。當時前后兩位總編輯都享有國際聲譽,他們都極尊重他人,發揚學術民主。1958年獨立建制時,4年前三聯書店牽頭已制訂了一個翻譯外國 哲學、社會科學著作長遠規劃,商務接手后,總編輯仍然親自出馬,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等地學術界廣泛征求意見,再制訂出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拔母铩?結束后繼續這一做法,而且學科范圍擴大至全部選題內容,包括中外語文和詞書。不僅范圍擴大,也更加細致,多一個來回:先登門征求專家意見,匯總后再請專家 會議確定,稱“規劃會”。已進行過4次。名著都是有定評的,還有什么意見可征求 不一定!哪些應先出,哪些可晚些;哪本書請誰譯最合適;用哪個版本最好; 國際上有些什么動態,這些聽聽專家們意見不是更好嗎 在這樣的規劃基礎上確定的選題計劃,絕無商業味,自然經得起檢驗,符合讀者的需求,前幾年社科書訂數 普遍滑坡時,商務版的名著受影響比較小,年年有1/3重印。像這樣的選題民主是僅見的。
 ?。ㄔd《中華讀書報》1997年5月7 )(共30張PPT)
  汽笛響起,火車開動,坐在車上的人像懸掛著的旗子一樣搖來搖去?!赝镜霓r民看到火車冒著煙弛過,而且車上滿載了衣著華麗的人,沒有不
“詫為奇觀”的。他們把手里的活停下來,呆呆地盯著火車看。拄著拐杖的老婦人驚異地張大嘴巴,青年人兩眼發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則嚇得依偎在大人的身上。
              ?。渡陥蟆?br/>1864年1月,徐壽和華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殼輪船“黃鵠”號,船長50余尺,時速40余里,是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艘輪船。
一、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
1、近代交通在中國的出現
1876年,英國商人在中國修筑的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鐵路——淞滬鐵路。
早期火車
中國進口的第一輛汽車——慈禧御用汽車
1909年9月21日,中國最早的飛機設計師和飛行員馮如,駕駛自己設計制造的飛機,首次飛行取得成功。
2、近代通訊在中國的出現
早期電報機
1880年貝爾電話
早期的照相機
1、照相和電影傳入中國
二、文化生活的變遷
我國第一部無聲電影是《定軍山》
該劇1905年拍攝的、由京劇大師譚鑫培先生主演
第一部有聲電影
《歌女紅牡丹》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的影片——《漁光曲》劇照
19世紀末20世紀初,電影傳入了中國。很快,電影就深入內地,普及開去,各城市相繼建起了電影院。這就是北京早期的電影放映場所之一──西單文明茶園。它是北京第一個允許女子進入的戲園。
1872年誕生的《申報》,在當時影響較大。該報內容豐富,刊載有新聞、評論,還有商品和服務類的廣告等等。從報紙中,人們可以得到社會生活、國內和國際的許多信息。
2、中國近代報刊、書籍出版業的興起
辛亥革命后軍警為行人剪辮子
三、社會習俗的變化---剪辮
溥儀剪辮裝
清末民女
民國少女
清朝官服
中山裝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服裝
孫中山和中山裝
你 知 道 嗎 ?
20世紀30年代,中山裝的造型被賦予了革命及建國的含義:前襟的四個口袋代表禮,義,廉,恥;袋蓋為倒筆架形,寓意以文治國;前襟的扣子改為五個,寓意國民黨五權分立這有別于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袖口的三個扣子代表三民主義;衣領為封閉豎領。表示“三省吾身”嚴謹治身的理念。
跪拜 握手鞠躬
改稱呼:老爺、大人 先生、君
上述變化給社會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意義)?
輪船、火車:
電報、電話:
照相,電影:
報刊,出版業:
社會習俗的變化:
加快出行的速度;促進經濟文化交流;促進商品流通;也便利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經濟掠奪
商人可以用來傳遞生意信息,記者可以用來從外地發回新聞報道,老百姓用來與親友聯系;帝國主義… …
豐富精神生活,流下珍貴歷史鏡頭,便于了解過去
傳遞信息,了解社會
釋放個性,倡導平等,講求民主
經濟上工業化
政治上民主化
思想文化上科學民主化
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發生變化
盡管這些深刻的變化是伴隨著外國對中國的入侵而來的,而且社會生活的變化和現在的發展相比也很有限、很微不足道,但它卻使中國的社會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課堂拓展
我國古代有領先世界的四大發明,那么為什么近代以后,許多發明都是西方傳進來的?
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一日千里,中國應該怎樣做才能重現昔日的輝煌?
小男孩和小女孩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卻都不完全。   中國近代科學的落后有封建制度統治的原因,在封建專制制度統治下,統治者實行的重農抑商的政策、閉關鎖國的政策,阻礙了中國商品經濟乃至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科學技術沒能拓展自己發展的空間。   從教育制度上看,八股取士的科舉在鼓勵士人在考舉人、考進士、考狀元,埋頭故紙堆,死記硬背四書五經,不注意發明制造,缺乏對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沒有把自然科學與生產技術結合起來。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古代是農業文明發展先進的國家,其科技發明屬封建社會的農業文明,而近代的科技發明以近代科學理論為基礎。
近代交通通訊
火車、 輪船、有線電報、電話
照相、 電影、媒體、出版機構
文化生活變化
社會習俗變化
剪辮、易服、廢止纏足、改稱呼、改禮節
便于出行;促進商品流通;傳達信息,加強聯系
豐富精神生活,便于了解過去
釋放個性,倡導平等,講求民主
1、中國建造的第一艘輪船是
2、中國出現的第一條正式運營的鐵路是
A淞滬鐵路 B京張鐵路 C京九鐵路 D 京廣鐵路
3、我國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
4、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
“黃鵠”號輪船
《定軍山》
商務印書館
5、我國拍攝的第一部有聲電影是
A《定軍山》B《漁光曲》C《歌女紅牡丹》D 《神話》
6、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
A《定軍山》B《漁光曲》C《歌女紅牡丹》D 《神話》
7、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報紙是
A《新華日報》 B《民報》
C《申報》 D《萬國公報》
西方科技成果傳入中國表格
類別 工具 發明國家 傳入時間 第一或代表名稱
交通
通訊
文化
生活
習俗
火車 英國 19世紀 凇滬鐵路
輪船 美國 70年代 “黃鵠”號
有線電報 美國
無線電報 美國 20世紀
電話 美國 80年代 1882 上海電話局
照相 法國 40年代
電影 法國 20世紀 《定軍山》
報刊紙 40年代 《申報》
出版業 90年代 商務印書館
剪辮、易服、停止纏足、廢跪拜禮、改稱呼
近代部分發明
火車 1825年(英國)史蒂芬孫
輪船 1807年 (美國)富爾頓
有線電報 1844年(美國)莫爾斯
電話 1876年 (美國)貝爾
照相 1839年 (法國)達蓋爾
電影 1895年 (法國)魯米爾兄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邵武市| 洱源县| 黄石市| 孟州市| 深泽县| 敦煌市| 黎城县| 丰顺县| 周至县| 秦安县| 西青区| 张家口市| 淳安县| 嘉善县| 佳木斯市| 正定县| 八宿县| 南丰县| 绥中县| 平凉市| 安义县| 通州区| 桓台县| 松潘县| 汉沽区| 修水县| 万州区| 府谷县| 中超| 平泉县| 陈巴尔虎旗| 高清| 曲麻莱县| 屯留县| 崇左市| 青浦区| 仁怀市| 瑞安市| 海南省| 津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