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授課教師 課題 輸血與血型知識點來源 學科: 生物 □年級: 七年級 □教材版本: 人教版 □所屬章節:第四單元 第四章 第四節設計思路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教師應該為學習者創設了一一個有利于意義建構的情境;激發學習者的動機、主動精神和保持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加深對基本理論和概念的理解。因此,我結合時事為學生創設一個傷員(小張)需要輸血的真實情景,使學生置身于需要一定的血型原理,需要用正確的輸血原則才能去急救傷員的情境中。自然導入新課的同時,使學生在愛心中實現知識的同化。接著,我結合圖形數據讓學生了解血量,分析失血對生命健康的影響,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健康。我用模型引入“凝集原”和“凝集素”這兩個概念,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理解,突破難點,也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利用“為小張輸血”的案例分析幫助學生理解紅細胞凝集反應。運用模擬實驗及圖表比較A型、B型、AB型、0型血與標準血清發生的凝集反映的情況,將抽象的知識變為有趣的實驗,使學生在分析比較中形成對四種血型的本質屬性的認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勇于探究的精神。教學設計內 容教學目的 1.概述人體的血量以及輸血與血型和血量的關系。 2.列舉ABO血型的類型。 3.通過對輸血與血型的了解,使學生認同我國的無償獻血制度。 4.培養珍愛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樹立健康的 成年公民應當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的觀念。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輸血與血型的關系 難點:讓學生認同我國的無償獻血制度,使學生從小樹立珍愛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觀念。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想一想:2020年3月30日11點40分許,由濟南站開往廣州站的T179次列車發生脫軌側翻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傷、123人輕傷。乘客小張失血較多,這時,醫生為了挽救小張的性命,應當采取什么緊急措施呢? 二、新課 1.血量與輸血 成年人體內的血量大致相當于本人體重的7%~8%,大約4~5L。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結合圖形分析失血對生命健康的影響。 2.血型 2.1血型的發現 2.2 ABO血型 結合圖片、模型、表格分析ABO血型系統的分類依據。 設計意圖:利用模型案例突破難點。ABO血型系統的分類依據,是本節課的難點,我用模型引入“凝集原”和“凝集素”這兩個概念,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理解,突破難點,也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利用“為小張輸血”的案例分析幫助學生理解紅細胞凝集反應。 2.3模擬實驗,鑒定血型 利用實驗教學,激發學習興趣。結合學科特點,通過“血型鑒定實驗”幫助學生理解血型與輸血的關系,知道血型鑒定的基本過程,掌握血型鑒定的基本技能。 設計意圖:運用模擬實驗及圖表比較A型、B型、AB型、0型血與標準血清發生的凝集反映的情況,將抽象的知識變為有趣的實驗,使學生在分析比較中形成對四種血型的本質屬性的認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勇于探究的精神。 2.4知識拓展:Rh血型系統亮點 本節課堂結構精妙,教學思路清晰,邏輯性強,設計新穎,教學語言優美、準確、生動。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探究欲望。運用多種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整節課是內容與優美形式的完美統一,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也給人賞心悅目的美的享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