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碳單質的化學性質練習同步自測一一、選擇題(每小題有1~2個答案是正確的)1.下列各組物質中,接觸時不反應的是( )。A.將二氧化碳氣體通過灼熱的焦炭B.將木炭浸入紅水中C.氫氣通過灼熱的氧化銅D.鎂帶放入到稀鹽酸中2.將少量的木炭燒紅后,伸入到裝有足量氧氣的集氣瓶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劇烈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B.反應后生成了有毒的一氧化碳氣體C.燃燒中要吸收大量的熱D.反應后生成了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3.下列物質中,既有可燃性又有還原性的氣體是( )。A.氧氣 B.氫氣C.木炭 D.高錳酸鉀4.下列反應后一定能生成二氧化碳的是( )。A.加熱堿式碳酸銅 B.加熱高錳酸鉀C.木炭燃燒 D.蠟燭在氧氣中充分燃燒5.下列物質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最低的是( )。A.金剛石 B.堿式碳酸銅C.一氧化碳 D.甲烷()A.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B.這里的碳具有還原性C.有些燃燒不需要氧氣 D.鎂具有還原性7.下列反應中,能吸收大量熱的是( )。A.碳還原二氧化碳 B.氫氣還原氧化銅C.鋅粒和鹽酸反應 D.白磷自燃8.將3g碳放在6g氧氣中燃燒,可生成的物質( )。A.只有二氧化碳 B.只有一氧化碳C.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 D.以上說法都不對9.碳單質和氫氣都有的化學性質是( )。A.氧化性 B.可燃性、還原性C.常溫下穩定性 D.都難溶于水中10.下列對于木炭和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都生成了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都能放出熱量C.都屬于化合反應 D.都發出白光二、填空題1.完成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木炭充分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炭不充分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碳還原M 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碳還原氧化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焦炭和四氧化三鐵反應來煉鐵:__________________。2.將6g木炭放在一定質量的氧氣中燃燒,燃燒后測得產物中既有一氧化碳又有二氧化碳,則氧氣的質量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3.用墨汁寫的字或畫的畫,經久不退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4.用碳粉還原氧化銅時,所用的酒精燈要加上______,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三、計算題將足量的碳粉和氧化銅粉末混合均勻,取9g此固體高溫加熱,完全反應后,冷卻稱量剩余固體為6.8g,求:原混合物中碳粉與氧化銅的質量比。剩余固體中各物質的質量各為多少?(銅的相對原子質量取64)。同步自測二一、選擇題(每小題有l~2個答案是符合題意的)1.氫氣和碳都具有的性質是( )。①可燃性,②還原性,③氧化性,④沒有氣味,⑤都易溶于水,⑥常溫下比較穩定,⑦無色的氣體。A.①②④⑥ B.③⑤⑦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2.下列反應后的生成物沒有二氧化碳的是( )。A.碳還原氧化銅 B.氫氣還原氧化銅C.加熱堿式碳酸銅 D.加熱高錳酸鉀A.碳單質具有氧化性 B.該反應在常溫下不能進行C.氧化銅具有還原性 D.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4.對于金剛石和石墨的說法正確的是( )。A.都是含碳的化合物 B.燃燒后都能生成二氧化碳C.硬度差別很大 D.都能用做電極5.鑒別木炭粉和氧化銅的方法可行的是( )。A.分別在氧氣中燃燒 B.分別通過氫氣并加熱C.觀察它們的顏色 D.稱它們的質量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碳的單質都是黑色的B.碳單質都具有可燃性C.碳單質常溫下就能還原氧化銅D.碳能夠還原多種金屬氧化物7.下列碳單質的用途中,利用了碳的化學性質的是( )。①做電極,②做濾毒劑,③制作固體潤滑劑,④做燃料,⑤制作裝飾品,⑥冶煉金屬,⑦制作染料。A.①②③④ B.⑤⑥⑦C.①③⑤⑦ D.④⑥8.下列物質中,有一種物質能與其他三種物質發生反應,它是( )。A.二氧化碳氣體 B.焦炭C.氧氣 D.氧化銅粉末 反應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是一個置換反應B.在這里,碳表現出了還原性C.此反應也能表現出氫氣的還原性D.此反應能體現有可燃性10.對于氫氣和碳還原氧化銅的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中都需要吸收大量的熱 B.都有紅色物生成C.都有水生成 D.都屬于置換反應二、填空題按要求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的化合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二氧化碳氣體參加的化合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的分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的置換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實驗題圖5-2是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 指出帶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圖5-22.實驗中能觀察到的現象:(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此裝置還可以完成的實驗的名稱_______________。4.此裝置稍加改動還可以做的實驗是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同步自測一一、1.B 2.D 3.B 4.AD 5.D 6.B 7.AB 8.C 9.BC 10.AD2.小于16g而大于8g 3.(提示:墨中含碳單質,碳單質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 4.網罩 集中火力三、(提示的質量=9g-6.8g=2.2g,可求出CuO的質量為8g、炭粉質量為9g-8g=1g;生成的銅的質量為6.4g、剩余炭為0.4g)同步自測二一、1.A 2.B D 3.A C 4.B C 5.A B 6.B D 7.D 8.B 9.A B 10.C二、1.C+==== 2.+C====2CO 3.====2CuO+ 4.C+2CuO====2CuO+三、1.酒精燈 鐵架臺 試管 2.(1)黑色粉末中有紅色固體產生 (2)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加熱分解堿式碳酸銅 4.實驗室制氧氣或氫氣還原氧化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碳的化學性質 -- 課堂反思本節課值得我今后繼續堅持發揚之處:1、教學設計可操作性強,授課時脈絡清晰、節奏明快,實現了我的設計意圖。本節課從復習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金剛石、石墨等碳單質的物理性質不同入手,很自然地引出單質碳的化學性質。新課教學設計主要突出單質碳的穩定性、可燃性和還原性。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在教學中我盡可能多結合實例。例如,講單質碳的穩定性時,我借鑒資料古代字畫至今仍不褪色,分析它們保存至今的原因。2、突出強化了化學緊密聯系社會生活的功能,如用炭燒烤等。3、強化了化學的功能,突出性質和用途的關系: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性質。通過木炭在氧氣中燃燒,說明木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又通過用(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煤取暖,說明碳具有可燃性,要防止煤氣中毒,說明單質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反過來,利用碳的可燃性,可作為固體燃料,同時驗證金剛石石墨等單質碳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4、采用探究式教學,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很成功。這個實驗既是個難點也是重點,實驗成功與否決定了碳單質的還原性能否從直觀形象的角度引出碳的還原性。我通過這個實驗很自然地引出單質碳在高溫條件具有還原性,可以作為(冶金等工業)還原劑。5、注重分析化學概念。6、師生互動好,體現了參與式教學的理念。本節課我和學生互動好,課堂效果好,效率高.練習題的選擇富有針對性,能照顧大多數同學,達到了鞏固知識的目的。從整個課堂來看,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的掌握較好,做題的正確率較高。7、.能夠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講練結合。教學中注重對學法的指導,能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當然,也有需要值得反思指出:1、引入新課引得有點長。如可以開門見山地通過資料引出碳單質的穩定性。2、應該聯系更多生活的具體實際。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7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碳 的 化 學 性 質返回開發區一中化學科組梁艷珊復習1、碳單質有________,_________和C60分子,它們都由____元素組成。2、它們的物理性質是否相同?為什么不同?金剛石石墨碳3、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嗎?答:不同,因為它們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鳥語山空二、碳的化學性質觀察這幅由炭黑繪制的古畫,思考下列問題:1:碳的穩定性:在常溫下穩定。練習11、 使用木質電線桿時,常把埋在地下部分表面燒焦,形成炭層經久耐用,這是利用了碳在常溫下具有_______。穩定性2、以前鐵軌的枕木,常把枕木表面燒焦,形成炭層經久耐用,這是利用了碳在常溫下具有_______。穩定性3、書寫重要文檔,為什么要用碳素墨水?這是利用了碳的什么化學性質?請你觀察思考:燒烤用什么材料?碳具有可燃性練習2:寫出碳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點燃C+O2====CO2說明碳有什么化學性質?寫出碳不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點燃2C+O2=====2CO碳的氧化物有哪些?CO、CO2你能說出哪些生活中碳燃燒的實例?4、“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廣告詞被美國《廣告時代》評為20世紀的經典廣告創意之一。鉆石是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這句廣告詞能體現的金剛石的性質是( )A、硬度大 B、不能導電C、熔點低 D、化學穩定性5、2008年年初我省遭遇冰凍災害,氣溫較低。小強同學在家中自己的房里緊閉門窗,烤著炭火,認真地看書復習功課。你認為他的做法是否妥當?為什么?答:不妥當,因為碳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生成CO,CO是有毒的。D3、碳的還原性2CuO+C==2Cu+CO2↑高溫同學們都看到了什么現象?1、黑色粉末變為紅色2、石灰水變渾濁碳還能還原其他金屬氧化物,如:2Fe2O3+3C==4Fe+3CO2↑高溫2C+Fe3O4 ==== 3Fe+2CO2 C除了還原金屬氧化物之外,還能還原二氧化碳C+CO2 ===2CO高溫高溫鞏固練習:1、北宋時期,黃庭堅用墨書寫的“筆意”二字,至今完好如初,這是因為( )A:墨是黑色的不易褪色 B:碳不溶于水C:碳有還原性 D:碳在常溫下性質穩定2、碳完全燃燒時生成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不完全燃燒時生成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3、碳與氧化銅在高溫下反應的現象是:____色的固體變成____色的固體,生成使石灰水變____________的氣體。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碳和氫氣都具有的性質( )①都具有還原性 ②都具有可燃性③常溫下性質穩定 ④常溫下都是氣體A:① ② ③ B:① ② C:① 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DACO2C + O2 === CO2點燃CO2C+O2===2CO點燃黑紅白色渾濁C+2CuO===2Cu + CO2高溫↑5、右圖是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鐵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 指出帶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2).實驗中能觀察到的現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酒精燈上加銅網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寫出此裝置還可以完成的實驗的名稱_______________。酒精燈鐵架臺試管紅色粉末變成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3C+2Fe2O3 ==== 4Fe+3CO2 高溫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溫度木炭粉還原氧化銅A+B紅色物質D6、推斷題______高溫_____→→氣體C_____→+A/高溫氣體E現有A、B組成的黑色混合物,按右圖進行實驗,E有毒。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______; B_______; C_______;D______;E________(2)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CuOCO2CuCO2CuO+C== 2Cu+CO2↑高溫C+CO2==== 2CO高溫5、“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廣告詞被美國《廣告時代》評為20世紀的經典廣告創意之一。鉆石是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這句廣告詞能體現的金剛石的性質是( )A、硬度大 B、不能導電C、熔點低 D、化學穩定性6、2008年年初我省遭遇冰凍災害,氣溫較低。小強同學在家中自己的房里緊閉門窗,烤著炭火,認真地看書復習功課。你認為他的做法是否妥當?為什么?答:不妥當,因為碳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生成CO,CO是有毒的。D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碳,原子序數6,原子量12.011。元素名來源拉丁文,愿意是“炭”。碳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廣的元素之一,在地殼中的含量約0.027%。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晶態單質碳如金剛石、石墨;有無定形碳如煤;有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如動植物等;碳酸鹽如大理石等。 單質碳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取決于它的晶體結構。高硬度的金剛石和柔軟滑膩的石墨晶體結構不同,各有各的外觀、密度、熔點等。 常溫下單質碳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溶于水、稀酸、稀堿和有機溶劑;不同高溫下與氧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鹵素中只有氟能與單質碳直接反應;在加熱下,單質碳較易被酸氧化;在高溫下,碳還能與許多金屬反應,生成金屬碳化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碳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掌握碳的化學性質,重點掌握碳還原氧化銅實驗的裝置、現象和結論。2.根據碳的化學性質,了解碳的用途。3.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基本操作、觀察、記錄實驗現象)。4.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生活中一些常見碳單質的使用情況,了解碳單質在常溫下的穩定性和可燃性;2.在學習了碳單質可燃性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碳能否與化合態的氧發生反應呢?通過學生的討論和教師的引導,學習碳單質的還原性,即,實驗探究——碳還原氧化銅。情感態度、價值觀:1.引導學生體會化學實驗是獲取化學知識和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證明實踐出真知的真理性,同時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尊重客觀事實、善于合作等優良品質。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學化學的興趣和社會責任感,同時體驗探究活動的過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悅從而使學生產生熱愛化學的情感。3.通過對“碳的可燃性”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的“事物變化的內外因關系原理”的教育。教學重點學習碳的還原性教學難點探究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教學方法實驗探究和思維探究儀器藥品試管、具支試管、單孔膠塞、止水夾、導氣管、藥匙、酒精燈、試管架、鐵架臺等。碳、氧化銅、澄清石灰水、火柴等。【教師活動】】【復習】1、碳單質有_________,_________和C60分子,它們都由____元素組成。2、它們的物理性質是否相同?為什么不同?3、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嗎?[引課]:1.實物展示:用墨抄寫的古書。2.多媒體播放:用墨寫的字畫。【學生活動】觀看【設計意圖】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思考的驅動性。【教師活動】[ 提出問題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古代一些書法家、畫家用墨寫字作畫,我們知道墨的主要成分是碳黑,這些字畫歷經千百年,但墨跡依然清晰不變,這是為什么?[ 評價并板書]1、 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回答【設計意圖】從生活實際出發引課,認識到化學就在身邊,進一步認識“性質決定用途”。【練習】1、 使用木質電線桿時,常把埋在地下部分表面燒焦,形成炭層經久耐用,這是利用了碳在常溫下具有_______。2、以前鐵軌的枕木,常把枕木表面燒焦,形成炭層經久耐用,這是利用了碳在常溫下具有_______。[ 復習引出 ] 回憶木炭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實驗,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 ]【教師活動】二.碳的可燃性:1.完全燃燒——O2充足C + O2 點燃 CO2【學生活動】回憶實驗現象、結論、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溫故而之心。【教師活動】[ 多媒體播放 ] 用煤爐燒煤取暖。[ 提出問題 ] 在過去條件不好的時候,冬季人們為了抵御嚴寒,常常在室內用煤爐燒煤取暖,但如果使用不慎,就會發生“煤氣”中毒事件,你們能猜測一下“煤氣”是什么嗎?“煤氣”又是怎樣產生的?四個人一小組討論一下,討論的主題不僅要找到“煤氣是怎樣產生的?【學生活動】(聯系生活實際,認識“煤氣”中毒事件產生的原因。)思考、討論、回答”是什么,【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認識身邊物質的科學知識,結合已有知識和經驗分析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認識。【教師活動】[ 評價并板書] 2.不完全燃燒——O2不充足2C + O2 點燃 2CO (O2不充足)[ 提出問題 ]根據“煤氣”中毒事件產生的原因,可采取什么措施預防此類事件發生呢?[ 評價總結 ]含碳元素的燃料燃燒時,如果氧氣不足都會產生CO,所以,預防“煤氣”中毒采取的措施之一是:煙道通暢,燃氣熱水器使用時,使室內保持良好通風,有充足的氧氣,使燃料充分燃燒。[ 總結提高 ]上述碳的可燃性中,碳與氧氣反應既可生成CO2 ,又可生成CO ,這是碳本身具有的性質,是內因,而‘O2充足與O2不充足’是一個外在條件,是外因。“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事物變化的內外因關系原理”。【學生活動】學生的回答聯系生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設計意圖】通過對“碳的可燃性”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的“事物變化的內外因關系原理”的教育。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提出假設]探究——碳的還原性【教師活動】[ 提出問題 ]碳與氧氣反應,既可生成CO2 ,又可生成CO 。那么,碳能否與氧化物(氧化銅)反應,即碳能否奪得氧化銅中的氧呢?【學生活動】討論,猜想【設計意圖】實驗探究的步驟提出問題【學生活動】對猜想提出假設:【觀看視頻】1.實驗設計:(1)實驗裝置(根據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 評價總結 ]反應裝置與實驗室制氧氣裝置相同。(2)檢驗產物(CO、CO2)[ 評價總結 ] CO2——石灰水實驗裝置如下【學生活動】[ 思考、討論、交流 ]1.C與CuO均為固體,C在常溫下穩定,此反應應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所以應選擇與實驗室制氧氣裝置類似。2.檢驗CO2可用澄清的石灰水;【設計意圖】探究實驗裝置【教師活動】(3)操作步驟:讓學生自己通過所學氧氣制取的操作思考、討論、交流得出結論。教師評價總結并點播①氣密性檢驗②裝藥③如圖連接固定④打開止水夾,點燃酒精燈加熱(觀察現象)⑤實驗結束——關閉止水夾,同時停止加熱。【學生活動】[ 思考、討論、交流 ]操作步驟:①氣密性檢驗②裝藥③如圖連接固定④打開止水夾,點燃酒精燈加熱(觀察現象)⑤實驗結束——關閉止水夾,同時停止加熱。【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動腦通過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教師活動】2.實驗探究根據提出假設的依據和已有的知識進行實驗論證,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學生活動】[實驗探究] 小組合作完成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現象:黑色粉末逐漸呈紅熱狀態,有無色氣體產生,通入澄清石灰水,則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尖嘴處所出氣體不能燃燒,冷卻后,試管內留有光亮的紫紅色固體。【設計意圖】對各種假設進行論證并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尊重客觀事實、善于合作等優良品質。【教師活動】3.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問]:通過實驗驗證了哪一條假設是正確的?[ 評價總結并板書 ]3.碳與氧化銅反應C + 2CuO △ 2Cu + CO2↑【學生活動】[分組匯報試驗現象][討論后達成共識]碳與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設計意圖】收集材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和概括。【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對碳與氧化銅反應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 ] 在此反應中哪種物質得氧?發生了什么反應?具有什么性質?而另一種物質呢?[ 評價總結 ]在此反應中碳得氧,發生了氧化反應,具有還原性。氧化銅失氧,發生了還原反應,具有氧化性。【學生活動】聽老師講解【設計意圖】對問題從多個角度進行認識。引導學生體會化學實驗是獲取化學知識和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證明實踐出真知的真理性。【教師活動】總結并板書 ]三.碳的還原性1.C + 2CuO==2Cu + CO2↑[ 問 ] 屬于什么基本反應類型?C還可以還原其它金屬氧化物2Fe2O3+3C==4Fe+3CO2↑2C+Fe3O4 ==== 3Fe+2CO2碳除了可以還原金屬氧化物之外,還可以還原二氧化碳2.C + CO2高溫2CO[ 多媒體播放 ] 煉鐵,介紹此反應的實際應用。【學生活動】記錄筆記看多媒體播放的資料【設計意圖】理論應用于實際,了解生活和生產中的問題。【教師活動】[ 利用多媒體總結 ] 本節課知識重點。【學生活動】整理筆記【設計意圖】及時總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活動】[ 練習 ]1、北宋時期,黃庭堅用墨書寫的“筆意”二字,至今完好如初,這是因為( )A:墨是黑色的不易褪色 B:碳不溶于水C:碳有還原性 D:碳在常溫下性質穩定2、碳完全燃燒時生成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完全燃燒時生成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3、碳與氧化銅在高溫下反應的現象是:____色的固體變成____色的固體,生成使石灰水變____________的氣體。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碳和氫氣都具有的性質( )①都具有還原性 ②都具有可燃性③常溫下性質穩定 ④常溫下都是氣體A:① ② ③ B:① ② C:① 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教師活動】[ 課堂小結 ] 評價學生的表現,與學生交流,提出希望。【學生活動】學生談心得體會【設計意圖】對本節課學生的表現及時總結與評價,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作業】新策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整體規劃金剛石、石墨、C60一:教材分析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金剛石、石墨、C60》在本冊書中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從其內容上來看,本節課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碳單質的介紹,二是碳的化學性質,從課時安排,可分為兩課時。今天分析的是第一課時:碳的單質。本課題一方面是學生通過學習培養一些意識,另一方面它的位置非常重要。九年級一開始的化學課學生就能接觸到物質,使他們對物質有一定感官認識。但分子、原子、元素、化合價等內容,讓他們進入抽象的世界,這一課的到來,使學生回到物質世界,回到了直觀感受,所以就其位置來看,它是很重要的一課。二:學情分析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學生:主動學習原則、最佳動機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教學三原則,我們擬定本節課教學與學法。● 教法:通過情景的創設,媒體素材的展示,引出問題的設計,逐漸讓學生發現問題,并再次從媒體素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找到答案。● 學法:通過實驗的體驗和觀察并從媒體素材上獲得信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信息加工,歸納出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時的學習,要求學生了解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和用途;知道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質,同種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質;培養從媒體素材中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整體加工的能力,以及從比較和歸納中找出問題,并在討論中解決問題;能正確認識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三者之間的關系●過程與方法要求學生會對展示或演示的資料分析歸納;能認真地觀察實驗現象,并對現象歸納分析,總結出重要的知識點和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學生明白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觀點,用發展的眼光看碳單質。●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中,我們對教材進行了適當的增減,加入大量的媒體素材,從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歸納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認識結構、性質、用途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是我們的教學目標,從而達到學生自主認識金剛石、石墨用途的目的。其中通過素材的展示來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是本節課的重點。對C60分子課本只作了簡單的介紹,必須還要通過素材拓展學生的視野,樹立物質的發展觀,這部分是教學的難點。四:課時安排 1課時創設情景大約5分鐘,探究新知識20分鐘,反思大約5分鐘,學生鞏固聯系10分鐘五、板書設計碳的化學性質一:教材分析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碳的化學性質》在本冊書中是可以拓展的課題,從其內容上來看,本節課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碳物理性質介紹,二是碳的化學性質,從課時安排,可分為一課時。本課題通過實驗探究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懂得學習化學知識與生產、生活緊密相連。二:學情分析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學生:主動學習原則、最佳動機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教學三原則,我們擬定本節課教學與學法。● 教法:通過探究實驗得出碳的化學性質并與學生交流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現象。● 學法:通過實驗的體驗和觀察并獲得信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信息加工,歸納出碳的化學性質。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單質碳的化性質,并能根據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開發不同的用途●過程與方法通過古人用碳或墨作的字畫久不退色的事實,和升高溫度也能發生化學反應的實驗探究,使學生明白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活潑與穩定都是相對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碳的不同單質有不同用途的討論探究,體會物盡所用,人盡其才的道理●教學重難點碳的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四:課時安排 1課時創設情景大約5分鐘,探究實驗20分鐘,反思大約5分鐘,學生鞏固聯系10分鐘五、板書設計第2課時 碳的化學性質1、常溫下不活潑2、可燃性C+O2CO2 (氧氣充足)2C+O2 2CO (氧氣不充足)3、還原性2CuO+C2Cu+ CO2↑實驗室制二氧化碳一:教材分析本課題主要研究實驗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教材首先給出了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然后采取探究擔任方式來研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來制取二氧化碳。教材在處理在部分內容時,首先通過氧氣的實驗室制法確定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因素,讓學生從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氣體的物理性質等方面,對比出二氧化碳與氧氣制法的異同點,我采取學生選擇儀器組裝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培養學生思維、動手能力。二:學情分析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動腦筋,動手選擇儀器,創新實驗教法:指導學生動手,積極思考.學法:學生采取對比的方法組織交流,后拼湊儀器模型,設計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收集裝置。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設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及其它氣體的制取方式,探尋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藥品,對比二氧化碳與氧氣的制法異同點。反思和完善實驗室設計,掌握基本技能。●過程與方法:探究實驗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藥品,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學會觀察現象及分析問題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創設制取氣體的情景,豐富學生科學體驗,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教學重難點: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裝置設計及制取方法。四:課時安排:1課時復習提問大約5分鐘,探究動手實驗20分鐘,反思大約5分鐘,學生鞏固聯系10分鐘五:板書設計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藥品及反應原理藥品:石灰石(大理石)和稀鹽酸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二:裝置的確定發生裝置:反應物的狀態、反應物的條件收集裝置:排空氣法(向上還是向下)、排水法。三: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質一:教材分析以二氧化碳對自然界生命活動的重要性未突破口,引出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的學習,本節內容教材有兩大特點:實驗較多,二聯系實際內容較多,教材通過大量的生產、生活實際分析、講解、討論二氧化碳,讓學生對二氧化碳的性質有跟深刻的認識。二:學情分析學生從氧氣的性質的學習,認識了物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為二氧化碳的學習打下基礎,但學生動手能力還不夠強,還需要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運用二氧化碳的性質解決生活、生產實際,培養學生探究能力●過程與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根據實驗條件設計實驗方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自主探究、體會到探究活動的樂趣與學習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難點二氧化碳的性質與檢驗、二氧化碳與水、石灰水的反應四:課時安排:1課時探究動手實驗25分鐘,反思大約5分鐘,學生鞏固聯系10分鐘五:板書設計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課時 二氧化碳1、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溶解性2、化學性質與水反應 與石灰水反應 在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供呼吸3、二氧化碳用途可以制汽水;可用于人工降雨;做溫室肥料;可用于滅火。一氧化碳一:教學分析教材中關于一氧化碳的內容介紹的比較簡單,實驗設計也很單一,但教學中應介紹一氧化碳的物理與化學性質,特別是一氧化碳的毒性。二:學情分析學法:通過實驗與日常生活學習一氧化碳的物理與化學性質教法:實驗、介紹得出結論三: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質及還原性、使人中毒的原因。●過程與方法通過演示實驗加深對一氧化碳毒性的理解,及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可以通過課件演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一氧化碳的研究懂得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同時關注社會問題●教學重難點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毒性、可燃性、還原性四:課時安排:1課時課件演示10分鐘,反思大約10分鐘,學生討論10分鐘,學生鞏固聯系10分鐘五:板書設計第2課時:一氧化碳1、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溶解性2、化學性質毒性:可燃性:.2CO+O22CO2還原性:CuO+COCu+CO2↑ 3、一氧化碳的用途有利一面:做能源、冶煉金屬不利的一面:使用不當會使人中毒課題1 金剛石、石墨、C60一:碳的單質1、 金剛石與石墨比較:結構、性質、用途結論: 結構 → 性質 → 用途用途 → 性質 → 結構2、C60分子決定決定反映反映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化學優質課展示上冊《碳的化學性質》_人教版_梁老師.flv 整體規劃 .doc 碳單質化學性質 教學設計 .doc 碳單質化學性質 課堂反思 .doc 碳的化學性質 教學素材 .doc 碳的化學性質 練習 .doc 碳的化學性質.ppt 碳的性質.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