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一上生物人教版(2019)期末復習學案(Word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一上生物人教版(2019)期末復習學案(Word版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1-2022學年上學期高一期末復習資料(一)
點練1:病毒
1.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下列關于新冠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病毒屬于生命系統中最微小的結構層次 ②新冠病毒的生活離不開細胞
③為了研究新冠病毒的致病機理,可用含有各種營養物質的培養基培養出大量該病毒
④新冠病毒的RNA位于其擬核中,僅含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
⑤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細胞中進行 ⑥一種病毒一般不能同時感染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
A.②③⑤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⑥
2.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雙球菌均可引發肺炎,但二者的結構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種含有單鏈RNA的病毒。下列有關新冠病毒敘述正確的是( )
A.新冠病毒與肺炎雙球菌二者遺傳物質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B.該病毒的核酸徹底水解后得到5種堿基,2種五碳糖和1種磷酸
C.組成該病毒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鏈作為基本骨架
D.該病毒的繁殖只能在宿主細胞中進行,其遺傳物質主要為RNA
點練2:細胞學說
1.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及其建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施萊登和施旺提出各自理論均運用的是不完全歸納法
B.細胞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的
C.細胞學說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
D.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
2.列有關細胞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施萊登和施旺提出了“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B.羅伯特.胡克是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
C.細胞學說標志著生物學的研究進入分子水平
D.細胞學說認為所有細胞都來源于細胞分裂
點練3: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1.下列關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是一切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所以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B.池塘中的水、陽光等環境因素屬于生命系統的一部分
C.大熊貓研究保護中心都江堰基地中的所有大熊貓個體構成一個種群
D.一株綠蘿的生命系統層次從簡單到復雜依次包括細胞、組織、器官和個體
2.下列組合中,依次屬于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一組是( )
①一塊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蟲 ②長江里的所有生物
③廬山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環境 ④南湖里面的所有魚
A.①②④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②③
點4:顯微鏡
1.下列關于顯微鏡的使用說法正確的有(  )
①高倍鏡比低倍鏡看到的視野暗,但看到的細胞大,數量多
②目鏡越短,物鏡越長,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
③為使物像向左上方移動,則載玻片向右下方移動
④顯微鏡下觀察到某植物細胞的細胞質作逆時針方向的流動,則實際是順時針方向的流動
⑤換上高倍鏡后不能轉動粗準焦螺旋
⑥字母“b”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q”
⑦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指的是放大的面積體積
A.②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④⑤⑥⑦ D.②④⑤
2.圖丙分別表示不同放大倍數下觀察到的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數大,若使物像放大倍數最大,圖甲中的組合一般是②③⑤
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乙轉為圖丙,應選用②③鏡頭
C.從圖乙轉為圖丙,正確調節順序:移動標本→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轉動細準焦螺旋
D.若圖乙是在10×10的放大倍數下可以看到64個細胞,則轉換為10×40的放大倍數后,看到的一行細胞數為4個
點練5:細胞多樣性和統一性(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1.下列常見的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藍細菌 ②綠藻 ③紫菜 ④硝化細菌 ⑤小球藻 ⑥酵母菌 ⑦念珠藍細菌 ⑧乳酸菌 ⑨醋酸菌 ⑩青霉菌 根瘤菌 放線菌
A.①②③④⑦⑧⑨⑩ B.①④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⑥⑧⑨⑩ D.①④⑤⑦⑧⑨⑩
2.下列關于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病毒與真核細胞相比,根本區別在于沒有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B.乳酸桿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體、DNA、RNA,細胞質、細胞膜
C.大腸桿菌和酵母菌都含DNA,且都與蛋白質結合成染色體
D.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是DNA,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是RNA
3.下列關于細胞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藍藻細胞的能量來源于其線粒體有氧呼吸,與酵母菌的相同之處是都有擬核和核糖體
B.顫藍細菌與發菜都能進行光合作用,但都不含葉綠體屬于自養生物
C.肺炎雙球菌無線粒體,但能進行有氧呼吸
D.藍細菌中只含核糖體這一細胞器,其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無關
4.如圖四種生物按不同的分類依據分成四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組中的生物都有DNA和蛋白質 B.乙組中的生物細胞都有葉綠體
核膜 葉綠素 葉綠體 線粒體 核糖體 纖維素酶處理
甲 + - - - + 無變化
乙 - + - - + 無變化
丙 + + + + + 外層破壞
丙組中的生物都有DNA
D.丁組中的生物細胞中都具有核膜
5.研究人員對分別取自3種不同生物的部分細胞進行分析,獲得的結果如下(“+”表示有,“-”表示無),甲、乙、丙3種細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種生物( )
A.乳酸菌、蛔蟲、洋蔥
B.蛔蟲、硝化細菌、水稻
C.蛔蟲、藍細菌、水稻 D.乳酸菌、藍細菌、洋蔥根尖細胞
6.下列關于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描述錯誤的是( )
A.兩類細胞合成蛋白質的場所都是核糖體
B.與真核細胞相比,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C.兩細胞中均含8種核苷酸,都由C,H,O,N,P元素組成
D.遺傳物質的載體都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7.下列生物分類錯誤的是( )
①顫藍細菌 ②酵母菌 ③變形蟲 ④小球藻 ⑤水綿 ⑥大腸桿菌 ⑦2019新型冠狀病毒 ⑧肺炎鏈球菌
A.無核糖體的生物是⑦ B.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C.有核糖體但無染色體的生物是①⑥⑧ D.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①④⑤
點練6: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下列關于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不同的生物體內,組成它們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大體相同
B.在同一種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相同
C.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依其含量可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在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中,碳是組成有機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2.下列關于元素與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無機鹽在細胞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相同的元素在不同的生物體內只能組成相同的化合物
C.不論鮮重還是干重,組成細胞的元素中C、H、O、N的含量最多
D.C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也是組成每種化合物的必需元素
3.圖1是人體活細胞中化合物相對含量扇形圖,圖2是人體細胞(鮮重)中含量較多的三種元素的相對含量柱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1中的甲、乙依次是水、蛋白質,圖2中a、b、c可能是依次是C、O、N
B.圖1中的甲含圖2中的a C.若細胞完全脫水,則圖2中的b元素是H
D.若圖1表示細胞中有機物的含量,則乙是蛋白質
點練7: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
1.分析下表中的實驗,不正確的選項是(  )
選項 鑒定對象 試劑 顏色 水浴加熱 生物材料
A 淀粉 碘液 藍色 不需要 山藥汁、馬鈴薯汁
B 還原糖 斐林試劑 磚紅色 需要 甘蔗汁、西瓜汁
C 蛋白質 雙縮脲試劑 紫色 不需要 豆漿、牛奶、雞蛋清
D 脂肪 蘇丹III染液 橘黃色 不需要 花生子葉
2.下列關于“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正確的(  )
A. 甘蔗中含糖量高且材料近乎白色,故適合做還原糖的檢測材料
B. 在脂肪的鑒定實驗中,觀察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需用顯微鏡
C. 鑒定還原糖時,要先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乙液
D. 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液與B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必須現用現配
點練8:水和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1.下列關于細胞中無機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大量出汗會排出過多無機鹽,導致體內細胞的代謝平衡失調,這時應多喝淡鹽水
B.不同生物體內無機鹽的種類和含量大體相同
C.哺乳動物血液中鈣離子含量太低,會出現抽搐等癥狀,說明無機鹽對于維持細胞酸堿平衡非常要
D.無機鹽在細胞中含量很少,所含元素都屬于微量元素
2.水和無機鹽是細胞內兩類無機化合物。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冬小麥越冬時自由水的比例降低,有利于抵抗低溫凍害
B.用含鈣的生理鹽水灌注,離體蛙心臟可跳動數小時,因為鈣鹽可提供能量
C.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用0.9%的氯化鈉溶液,說明無機鹽對維持細胞形態有重要作用
D.氫鍵的存在使水有較高的比熱容,使水的溫度不易發生改變,有利于維持生命系統的穩定性
3.下列關于水和無機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干種子內結合水的相對含量較低,不能進行旺盛的生命活動
B.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有更強的抗干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結合水的相對含量較高
C.鎂是葉綠素的主要成分,缺鎂會造成葉片發黃
D.生理鹽水滲透壓與人體細胞滲透壓接近,防止細胞過度吸水或失水
點練9: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1.下列各組物質中,組成元素相同的是( )
A.膽固醇、脂肪、脂肪酶 B.淀粉、核糖、脂肪
C.氨基酸、維生素D、葡萄糖 D.脂肪、性激素、磷脂
2.下列有關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C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在人體活細胞中含量最多
B.脂肪中氫的含量比糖類中氫的含量多,脂肪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C.氨基酸脫水縮合產生的水中的氧來自氨基酸中的羧基
D.糖類都是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質或儲能物質,如纖維素
3.①屬于二糖且可用斐林試劑鑒定;②是存在于DNA中而不存在于RNA中的糖類;③是存在于植物細胞中而不存在于動物細胞中的糖類。下列各項中,能分別與之對應的是(  )
A.乳糖、核糖、纖維素 B.麥芽糖、脫氧核糖、淀粉
C.麥芽糖、核糖、淀粉 D.葡萄糖、脫氧核糖、糖原
4.關于哺乳動物體內脂質與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有幾項(  )
①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還原糖,但元素組成不同 ②淀粉、糖原、纖維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③蔗糖、麥芽糖、乳糖都可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
④核糖和脫氧核糖屬于大分子
⑤糖類在富余時,可大量轉化為脂肪,脂肪在機體能量不足時,可大量轉化為糖類
⑥脂肪與糖原都是細胞內儲存能量的物質 ⑦膽固醇是動物細胞膜的組分,也參與血脂運輸
A.三項 B.四項 C.五項 D.六項
點練10:蛋白質——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1.下列蛋白質類物質與功能對應正確的是( )
A.胰島素與催化 B.抗體與調節 C.淀粉酶與免疫 D.血紅蛋白與運輸
2.下列有關氨基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由氨基和羧基組成
B.每種氨基酸至少具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C.氨基酸僅通過脫水縮合的方式就可以形成蛋白質
D.每個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C、H、O、N 四種元素
3.下列關于人體內氨基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必需氨基酸是指必須在人體內合成的氨基酸 B.非必需氨基酸不能組成人體的蛋白質
C.只有必需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
D.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1種,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的,稱為必需氨基酸
4.從動物組織中提取的膠原蛋白可以用來制作手術縫合線,手術后過一段時間,這種縫合線就可以被人體組織吸收,從而避免拆線的痛苦。下列關于生物體內膠原蛋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氨基酸僅通過脫水縮合方式就可以合成膠原蛋白
B.作為縫合線的膠原蛋白分解為氨基酸后被人體吸收
C.高溫加熱可以破壞膠原蛋白中的肽鍵,使其失去原有功能
D.合成膠原蛋白時,產生的水分子中的氫來自氨基
5.尿中是否含有蛋白質常用加熱法來檢驗。下圖為蛋白質加熱過程中的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沸水浴加熱后,構成蛋白質的肽鏈充分伸展并斷裂
B.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后,其特定功能并未發生改變
C.變性后的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D.蛋白質加熱過程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會發生改變
6.下圖表示染色體中兩種重要化合物的化學組成關系,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圖中大分子B的空間結構一般是雙鏈結構
B.圖中小分子形成大分子都需要經過脫水縮合
C.大分子A的多樣性只與a的種類、數量、排列順序有關
D.大分子A、B在原核細胞中也存在,但不構成染色體
點練11:遺傳信息的攜帶者 核酸
1.有關DNA、RNA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均由C、H、O、N、P五種元素組成 B.DNA是大分子物質,RNA是小分子物質
C.DNA是遺傳物質,RNA不是遺傳物質 D.基本組成單位都是核糖核苷酸,但所含的堿基有所不同
2.有關核酸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SARS病毒中的RNA主要分布于細胞質中
B.綠色植物根尖細胞內的DNA分布于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C.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 D.人體細胞中的RNA主要分布于細胞質中
3.下列關于核酸的敘述,正確色是( )
A.DNA病毒中脫氧核苷酸的組成元素是CHONP
B.由AGTU四種堿基參與形成的核苷酸有6種
C.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D.核酸的多樣性取決于核苷酸的種類、數目及排列順序
4.由1分子磷酸、1分子堿基和1分子化合物a構成的化合物b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有( )
①若m為腺嘌呤,則b肯定為腺瞟呤脫氧核苷酸②若a為核糖,則b為DNA的基本組成單位
③若m為尿嘧啶,則DNA中不含b這種化合物
④若吡羅紅能使由b構成的核酸呈現紅色,則a為脫氧核糖
⑤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0、N、P 5種
⑥若a為核糖,則人體細胞內由b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
⑦幽門螺桿菌體內含的化合物m共4種
A.1 個 B.2 個 C.3 個 D.4 個
點練12:細胞膜結構、功能和探索歷程
1.下列關于生物膜結構探索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流動鑲嵌模型認為構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動,蛋白質分子不能運動
B.羅伯特森在電鏡下觀察到細胞膜“蛋白質—脂質—蛋白質”的“暗—亮—暗”三層結構,暗層為蛋白質,亮層為脂質
C.磷脂分子的親水“尾”部和疏水“頭”部決定了細胞膜磷脂分子的雙層排布
D.人體細胞與小鼠細胞融合實驗使用了同位素標記法來研究細胞膜的流動性
2.下列有關細胞膜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細胞的生長、變形蟲的變形運動都能體現細胞膜的結構特點
B.細胞膜中的蛋白質分子在物質運輸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C.細胞膜的功能越復雜,其上蛋白質的數量與種類越多
D.磷脂雙分子層是膜的基本支架,其與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無關
3.如圖為某細胞細胞膜的結構模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含有①的一側表示細胞膜的外側
B.圖中②和⑥組成磷脂分子,其中②表示親水性的頭部
C.圖中⑤為磷脂雙分子層,為細胞膜的基本支架
D.圖中③表示蛋白質,大部分是靜止的,其含量和種類越多,細胞膜功能越復雜
點練13: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1.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大腸桿菌、菠菜葉、鼠的肝細胞(用M、N、P表示)結構時,發現其細胞結構a~d具有下列特征:a、b、c均有雙層膜,其中a的膜上有小孔,而b、c 沒有小孔。d是單層膜,并與核膜直接相連。根據試樣M、N、P的細胞結構比較表(注:+表示存在,一表示不存在),判斷細胞結構a、b、c、d分別是什么細胞器( )
細胞結構 a b c d
式樣M - - - -
式樣N + + + +
式樣P + + - +
A.核膜、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 B.核膜、線粒體、葉綠體、高爾基體
C.葉綠體、線粒體、核膜、內質網 D.核膜、線粒體、葉綠體、溶酶體
2.康乃馨的葉片呈綠色,花瓣呈粉紅色,決定兩種顏色的物質依次分布在( )
A.液泡和葉綠體 B.葉綠體和細胞質基質 C.葉綠體和液泡 D.葉綠體和線粒體
3.如圖為細胞結構的概念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e為細胞質基質,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B.圖中c是細胞膜,細胞間信息交流都與膜上糖蛋白有關
C.在綠色植物的有些細胞中都含有g和h
D.圖中d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
D.甲、乙、丙三種物質不可能同時出現在葉綠體中
6.下圖為某細胞中分離得到的幾種細胞器模式簡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肌肉細胞中甲細胞器的數量多于表皮細胞
B.乙細胞器承擔著物質運輸和合成纖維素的任務
C.丙細胞器只存在于部分植物細胞中
D.丁細胞器不含蛋白質
7.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染色體主要由 DNA 和蛋白質組成,染色質主要由 RNA 和蛋白質組成
B. 原核細胞有擬核、核仁、染色質等結構。
C. 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D. 蛋白質、脫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質可隨意通過核孔出入細胞質
8.圖中的①~④表示細胞核的結構或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結構①是雙層膜,由兩層磷脂分子構成
B. 大腸桿菌核糖體的形成與結構②密切相關
C. 物質③在細胞不同時期存在狀態可以不同
D. 結構④保證了遺傳物質可自由進出細胞核
9.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核膜是雙層膜,可直接與內質網相連
B. 原核細胞中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C. 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在細胞同一時期的兩種不同物質
D.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主要場所
二、非選擇題
1.圖1表示某滲透作用裝置,一段時間后液面上升的高度為h,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葡萄糖能通過,蔗糖不能通過),裝置中溶液A、a起始濃度分別用MA、Ma表示;圖2表示一個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后發生質壁分離的過程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發生滲透作用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2中的原生質層由 (填數字和結構)組成。
若圖1中,若A、a均為蔗糖溶液,且開始時濃度分別為MA<Ma,則達到平衡后MA________Ma(填“大于”、“等于”、“小于”)。若A、a均為葡萄糖溶液,且開始時濃度分別為MA<Ma,則達到平衡后MA________Ma(填“大于”、“等于”、“小于”),平衡時半透膜兩側 ( 有或無)水分子的交換。
若圖1中A為蒸餾水、a為蔗糖溶液,達到平衡時漏斗的液面與蒸餾水液面的高度差為h,在此基礎上繼續實驗,若向漏斗中滴入適量的蒸餾水,平衡時h將______(填“變大”、“不變”、“變小”);若向漏斗中滴入等濃度的蔗糖溶液,則平衡時 h將______(填“變大”、“不變”、“變小”);若吸出漏斗中高出外側液面的溶液,則平衡時h將______ (填“變大”、“不變”、“變小”)。
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所需的外界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細胞自身應具備的結構特點是 。(3)圖2是某同學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拍下的顯微照片,此時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圖2中的B處的溶液是 。在質壁分離過程中細胞體積
,原因是 。液泡體積 ,液泡體積 。分離過程中吸水能力逐漸 ,失水能力逐漸 。
(5)若將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浸在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中,發生了質壁分離后又出現自動復原,能自動復原的原因是 。
有關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
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1為桑格和尼科爾森提出的 模型,其中基本支架為 。具有識別作用的結構是 ,決定膜的功能的是 ,細胞膜的功能特點是 。結構特點是 ,請舉三個能體現結構特點的實例 。
具有這一結構特點的原因是 。
圖1中代表自由擴散的方式是 ,判斷的理由是 。
圖1中代表協助擴散方式是 ,判斷的理由是 。
圖1中代表主動運輸的方式是 ,判斷的理由是 。
圖1中代表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跨膜方式是 ,大多離子出細胞的方式是 。
(3)圖2中的②可能表示的物質運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圖④物質運輸速率達到最大時受到限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載體蛋白協助的曲線圖有________________。水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主要是曲線 ,協助其轉運的蛋白質稱為 。
(4)能表示物質最大運輸速率與載體蛋白數量無關的圖是________。
(5)在研究物質X進出細胞方式時,發現與曲線②、④和⑥相符。則細胞膜運輸物質X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6)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 ,其需要的條件是 。
3.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1中的甲乙丙丁分別代表 、 、 、 。其中丁由 構成。圖中的三種酶是同一種嗎?說明你的理由 。
圖3中的a與圖1中的 是一樣的,是 基本單位之一。組成元素都是 。
圖2中的a、b、c分別代表 、 、 。
在生物體內,ATP水解成ADP時,釋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種________反應;ADP合成為ATP所需的能量來自各種________反應,所以ATP是細胞內的 。
ATP為主動運輸供能的過程實質上就是載體蛋白的      過程。
神經細胞中的ATP主要來自____________(填生理過程)。研究發現,正常成年人安靜狀態下24 h有40 kg ATP發生轉化,而細胞內ADP、ATP的濃度僅為2~10 mmo/L,為滿足能量需要,人體解決這一矛盾的合理途徑是 。
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實驗一)
實驗步驟 分組 甲組 乙組 丙組
①新鮮α-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 mL 5 mL 5 mL
③溫度 0 ℃ 60 ℃ 90 ℃
④測定單位時間內淀粉的
4.下面的表格分別是某興趣小組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步驟和探究過氧化氫酶作用的最適pH的實驗結果。已知α-淀粉酶作用的最適溫度為60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探究過氧化氫酶作用的最適pH的實驗(實驗二)
分組 A組 B組 C組 D組 E組
pH 5 6 7 8 9
H2O2完全分解所需時間(秒) 300 180 90 192 284
(1)pH在實驗一中屬于 變量,而在實驗二中屬于 變量。實驗一中的對照組為 組。
(2)實驗一的①②③步驟為錯誤操作,正確的操作應該是 ,實驗一的第④步最好選用 (填試劑名稱)測定單位時間內 。
(3)如將實驗一的新鮮α-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換為新鮮肝臟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認為是否科學? 。為什么? 。
(4)分析實驗二的結果,可得到的結論是 ,在該預實驗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探究該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可在pH為 之間設置梯度。
(5)酶的本質是 ,其基本單位為 ,作用的實質是 。
(6)上述實驗說明酶的特性之一是作用條件溫和,除此之外,酶還有 和 特性。
(7)若實驗一的實驗步驟正確,則加入檢測試劑后甲組的顏色為 ,原因是
。丙組的結果為 色,原因是 。
酶活性是指 ,可用 表示 。
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 。
完成以下酵母細胞呼吸方式的內容
酵母菌的代謝類型為 ,其在有氧條件下的呼吸產物為 ,在無氧條件下的呼吸產物為 。二氧化碳除了用澄清石灰水檢測以外,還可以用 檢測,結果為 ,而酒精用 檢測,結果呈 色。
寫出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的反應式和總反應式和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的總反應式。
參考答案
選擇題
點練1.B C
點練2:DB
點練3:AD
點練4:BD
點練5:BBADC DB
點練6:BCB
點練7:BB
點練8:ABA
點練9:BBA
點練10:DBDBCC D
點練11:ADAB
點練12:BDD
點練13:ACBDCCA
非選擇題
1.(1)有半透膜 膜兩側有濃度差 1細胞膜、3液泡膜、5細胞質(2)小于 等于 有 (3)變小 變大 變小
(4)原生質與外界溶液之間存在濃度差 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5)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濃度 外界溶液 幾乎不變 細胞壁的伸縮性較小 變小 變小 增強 變弱
(6)溶質分子K+和NO3-可以進入細胞 線粒體、液泡、核糖體
2.(1)流動鑲嵌 磷脂雙分子層 糖蛋白 蛋白質 具有選擇透過性 具有流動性 變形蟲的攝食、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細胞融合 構成細胞膜的所有磷脂分子和大多數的蛋白質分子都是可以運動的
(2)b 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不需要載體和能量 cd從高濃度到低濃度,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 ae從低濃度到高濃度,需要載體蛋白協助和能量供應 d(協助擴散)主動運輸 (3)協助擴散或者主動運輸 載體蛋白的數量有限 ②③④⑤⑥ ① 水通道蛋白
(4)①⑤ (5)主動運輸 (6)胞吞胞吐 需要能量供應
3.(1)ATP(腺苷三磷酸) ADP(腺苷二磷酸) AMP(腺苷一磷酸)腺苷 核糖和腺嘌呤 不是,酶具有專一性
(2)丙 RNA C、H、O、N、P (3)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熱能
(4)吸能 放能 能量通貨 (5)磷酸化 (6)呼吸作用 ATP和ADP相互迅速轉化并達到動態平衡
4.(1)無關 自 乙 (2)先分別保溫在混合 碘液 淀粉剩余量 (3)不科學 H2O2在加熱條件下會發生水解
(4)酶的催化需要適宜的PH 6—8 (5)蛋白質或RNA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降低化學反應所需要的活化能
(6)高效性 專一性 (7)藍色 溫度太低,酶的活性較低,淀粉未被水解 藍色 溫度太高,酶失去活性,淀粉未被水解
(8)酶催化特定化學反應的能力 一定條件下酶所催化某一化學反應的速率表示
(9)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顯著
5.(1)異養需氧型 CO2和H2O 酒精和CO2 溴麝香草酚藍溶液 由藍變綠在變黃 酸性重鉻酸鉀 灰綠色 (2)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祝| 永州市| 库伦旗| 右玉县| 西吉县| 乌鲁木齐县| 芒康县| 四子王旗| 左云县| 海伦市| 天津市| 偃师市| 习水县| 融水| 安平县| 民县| 泸州市| 甘肃省| 城步| 龙胜| 凤冈县| 紫金县| 房产| 上虞市| 郁南县| 临江市| 墨江| 云阳县| 泰兴市| 塔城市| 分宜县| 崇礼县| 鲁山县| 富源县| 昌图县| 仙居县| 葵青区| 潞西市| 灵宝市| 余姚市| 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