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化學九上《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視頻實錄+課件教案+練習拓展+反思建議+整體規劃(廖老師)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化學九上《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視頻實錄+課件教案+練習拓展+反思建議+整體規劃(廖老師)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五單元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教學設計
一、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題位于本單元的最后一個課時,是對本單元前兩個課題的一個總結性知識,也為后續學習化學知識的應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是化學知識學習的必經之路,因此在教材的編排中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課題在教材中只有一頁的篇幅,但它在化學中占據了重要的部分,是化學學習的重點。
2、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已經初步具備了對化學方程式的含義的理解,因此本節課重在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并加深對知識的應用程度。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有關的反應物、生成物質量的計算;
(2)掌握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格式。
2.過程與方法
(1)掌握解題格式和解題方法;
(2)培養學生分析計算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從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學反應;
(2)了解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的意義, 學會科學地利用能源。
三、教學重點:
由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
四、教學難點:解題的格式規范化
五、教學方法:
1、教學演練法:演示例題,分析解題思路、解題過程,逐步引導學生學會解題的步驟,最后學會以模仿性解題,形成解題的格式規范化。
2、自主學習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中,自主學習,遇到問題自己思考,查閱資料,從而得出完成學習任務的方法。
3、歸納法:將各種方法進行分門別類的歸納,整理知識與方法,便于記憶與閱讀,同一內容的不同分類方法,靈活運用,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
六、教學用具:
多媒體。
七、教學課時:1課時
八、教學流程
(一)講學稿:復習鞏固,
第五單元 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小測(3)
學生姓名: 班級: 得分:
1.書寫化學方程式遵守的二個原則:一 是 ,
二 是 。
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 2) 3) 。
3.判斷下列化學方程式的錯誤之處:
1)S + O2 == SO2 2) Mg + O2 == MgO2
3) 2 H2O == 2 H2 + O2 4) C + O2 == CO2
4、配平:請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① Al + O2 —點燃— Al2O3
② P + O2 —點燃— P2O5
③ Fe2O3 + H2SO4 ——— Fe2(SO4)3 + H2O
④ CH4 + O2 —點燃— CO2 + H2O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新課教學【復習】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 (1)質的方面:表示該反應的反應物(或原料)和生成物(或產品) (2)量的方面:表示該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 【提問】那么能否利用方程式中量的關系來計算產品或原料的質量呢?
【舉例】碳完全燃燒反應中碳和二氧化碳兩物質的質量比為 ;那么12克碳充分燃燒能生成 克二氧化碳; 6克碳充分燃燒能生成 克二氧化碳;3克碳、1.2克碳呢?【巡視課堂】觀察課前練習的情況質量比質量比1、已知反應物求生成物【例1】18克水完全電解可產生多少克氫氣?(H-1, O-16)步驟:(1)設未知:(2)寫化學方程式: (3)標出已知、未知物質相對分子質量及實際質量:(4)列比例求解(縱向比相等):(5)作答: 回憶思考【回答】12:44【回答】44克【回答】22克【課前練習】求下列反應中物質間的質量比(H-1, O-16 ,K-39,Mn-55)1)2H2O= 2H2↑+ O2 ↑ 2)2KMnO4=K2MnO4+MnO2+O2↑① 解:設產生氫氣質量為x② 2H2O = 2H2 ↑+ O2↑③ 36 4 18g X④ = , 解x= =2g⑤答:產生氫氣質量為2g 回顧前面所學的知識,加深理解,同時引出新的知識內容適當引導性提問,讓學生產生疑問逐步引導學生進入新知識的學習,降低了教學難點再次從舊知識出發,分解教學難點教學演練法與學生筆記結合,加深對各個步驟的理解規范解題的步驟,利于形成解題的模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2、已知生成物求反應物【例2】加熱多少克高錳酸鉀可產生64克氧氣?(O- 16,K-39,Mn-55)【指導】 【學生練習】 學生動筆練習強調解題步驟的規范性
3、已知反應物求生成物的體積例3)用24.5克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完全反應能制得多少升氧氣?(該氧氣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1.43克/升)(Cl-35.5 O-16 K-39 Mn-55)【指導】 ①解:設加熱高錳酸鉀的質量為X②2KClO3===2KCl + 3O2↑③245 9624.5g x④ = , 解x= =9.6g根據公式體積= = ≈ 6.71 L⑤答:已分解的氯酸鉀12.25克,放出氧氣4.8克。 強調解題步驟的規范性
(四)紙筆練習(見講學稿) (五)歸納總結 獨立完成,自查知識掌握情況,并分小組互相檢查 【歸納,小結】1、化學式必須正確,方程式要配平,相關量要對齊。2、解題要完整,格式要規范,答案要準確,單位要一致。(帶單位計算) 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
(六)作業 1、復習2、完成學習輔導 適當地課后復習知識,加深知識理解
(九)板書設計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
課題 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步驟:
1、設
2、寫
3、標
4、列
5、答
4
X
36
18g
18g×4
36
MnO2

96
x
245
24. 5g
24. 5g×96
245
質量
密度
9.6g
1.43g/L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___ 班別_______________ 成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C-12 ,S-32 ,N-14, P-31 ,Cl-35.5 ,K-39, Ca-40 ,Na-23 ,Fe-56 ,Cu-64 ,Zn-65 ,Al-27 ,Mn-55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26分)
1、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 酒精燃燒   B. 鋼鐵生銹 C. 氧氣變液氧 D.電解水
2、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
A.新鮮的空氣 B.硬水 C.氮氣 D.汽水
3、 人們常說菠菜中含有豐富的鐵質,這里的“鐵質”是指:           (   ?。?br/>A.鐵分子   ?。?鐵原子   C.鐵離子    ?。?鐵元素
4、 化學方程式2H2+O2點燃2H2O所表示的意義是:         ( )
①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情況下生成水
②每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在點燃的情況下生成兩個水分子
③氫氣、氧氣、水的質量比為:4:32:36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 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變
B.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C. 化學反應前后,各原子的總數不變
D. 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分子個數不變
6、下列化學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是 ( )
A. H2O = H2+O2
B. Fe+2HCl = FeCl2+H2↑
C. N2+3H2 = 2NH3↑
D. 4Fe+3O2點燃2Fe2O3
7、 在化學反應A+B=C+D中,已知20gA跟10gB完全反應后,生成18g的C,則D質量為 ( )
A .10g  B.12g C .18g    D .30g
8、鯊魚是唯一不染癌癥的動物,其體內含有一種抗癌物質:C30H50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該物質由30個碳原子和50個氫原子構成
B.該物質是一種混合物
C.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10
D.該物質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種治癌藥物
9、 能在酒精燈上直接加熱的儀器是: ( )
A.試管 B.量筒 C.水槽 D. 燒杯
10、 4g的氫氣和34g的氧氣充分反應后生成水的質量為 ( )
A. 32g    B.36g    C.38g   D.以上都不對
11、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表示為:水+二氧化碳 = 淀粉+氧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
A. C、H   B. C、H、O   C. C、O    D. O、H
12 某氣態化合物R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R+5O2點燃3CO2+4H2O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推斷R的化學式為: ( )
A.CH4    B.C3H8   C.C2H6O   D.C3H8O
13. 已知反應A+B=C+D中,A與B參加反應的質量比是4 :3,若反應后生成C和D共2.8g ,那么消耗的反應物B為: ( )
A. 1.2g  B. 1.6g C. 0.3g   D. 0.9g
二.填空題:(共43分)
14.寫出下列物質化學式或化學符號表示的意義:(6分)
2H_________________ 2個氧分子________________ 4SO2________________
C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Mg2+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個氮原子_______________
15.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或名稱:(9分)
水 ___________ 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____ MnO2____________ Cu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最輕的氣體是___________ 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是 __________
空氣中體積含量最大的氣體是_________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________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是_______________
16.化學方程式4Al+3O2點燃2Al2O3能表示:(5分)
(1) 參加反應的物質有______、______(填名稱)
(2) 生成的物質有_________(填名稱)
(3) 各個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原子可以分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而原子核又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構成。(4)
18.在化學方程式H2+CuO===Cu+H2O中,已知參加反應的H2是2g,氧化銅是80g,生成了64g的銅,則生成水質量是____________g.(1分)
19. 自十一屆奧運會以來,開幕式都要舉行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燃燒時產生的火苗兩百米以外也能清楚的看見,它燃燒的燃料是丁烷(化學式是C4H10),燃燒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據以上的信息回答:(1)丁烷由____________(填中文名稱)元素組成,各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丁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4分)
20..按要求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的基本類型(化合/分解)(14分)
(1) 硫在氧氣中燃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鎂條在氧氣中燃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鐵在氧氣中燃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 電解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加熱高錳酸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鐵釘投入硫酸銅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實驗題:(共8分)
實驗探究: 質量守恒定律
(1)提出假設: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后,其總質量_____________
(2)實驗驗證及結論:實驗一:(如圖)將白磷放入裝置中,馬上稱量其質量;取下,用酒精燈加熱后反應,等冷卻后再放回天平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實驗名稱 白磷燃燒
白磷的性質 白磷是一種易燃物,著火點只有400C,所以實驗室一般將它保存在___________中
實驗現象:
反應化學方程式:
反應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結論:
實驗分析:從原子、分子的觀點對結論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共23分)
1. 根據碳酸鈣的化學式CaCO3來進行計算:(6分)
1 相對分子質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Ca:C:O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各元素的質量比WCa:WC:W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O O/O =____________________
5 10克的碳酸鈣中含有多少克鈣元素?
2.已知:鋅(Zn)和稀硫酸 (H2SO4)可以反應制取氫氣(Zn+ H2SO4=ZnSO4+H2↑),如果要制取0.4g的氫氣,需要多少克的鋅和足量的稀硫酸反應?(4)
3.生物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要治療小白兔的病,預算要16g的氧氣,請你算一算:
(1) 要到實驗室拿多少克的高錳酸鉀 (4分)
(2) 如果沒有高錳酸鉀,可以用___________物質代替。同樣制取16g的氧氣,需要這種物質多少克?(5分)
4. 完全燃燒2克的氫氣,需要氧氣多少克 (4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 小測
班級 姓名 班級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應類型
⑴紅磷在氧氣中的燃燒: ( )
⑵硫磺在氧氣中的燃燒: ( )
⑶鋁箔在氧氣中的燃燒: ( )
⑷木炭在氧氣中的燃燒: ( )
⑸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 ( )
⑹氫氣在氧氣中的燃燒: ( )
⑺鎂條在氧氣中的燃燒: ( )
⑻雙氧水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 ( )
⑼高錳酸鉀受熱分解: ( )
⑽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 ( )
⑾氧化汞受熱分解: ( )
⑿水的電解: (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教學反思
一、教學構思:
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是化學方程式知識的具體應用,它能使學生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是中考必考的熱點知識。
從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學反應,了解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的意義, 學會科學地利用能源。
二、可取之處:
1、講學稿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精辟,教學難易程度有區別,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
2、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自己動筆計算。
3、化學方程式的規范書寫,指定模板,便于記憶與運用。
三、不足之處:
1、設未知數,學生寫得很不規范,在日常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習慣。
2、沒有注重學生書寫方程式的練習;沒有規范學生化學式的書寫和練習,同時要注意細節。
3、找相關量,有不少學生易把第三步與第四步混為一談。
4、寫答的時候過于簡單,甚至不作答。
四、存在的困惑:
怎樣降低學生對計算題的心理障礙?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五單元測驗答案
一、選擇題 1C 2C 3D 4B 5D 6B 7B 8C 9A 10C 11B 12A
二、14.2個氫原子 2.2O2 4 個 二氧化硫分子 鈣元素或一個鈣原子 2 個鎂原子 4N
15.H2O P2O5 二氧化錳 銅 H2 O2 N2 Al CO2 16.(1)鋁. 氧氣 (2)氧化鋁(3)108:96:204
17.原子核和電子 質子 中子 18.18克 19.(1)碳元素. 氫元素 48:10=24:5
(2)2C4H10 +13O2 8CO2 + 10H2O
20.(1)S+O2 SO2 (化合) (2)2Mg+O2 2Mg(化合)
(3)3Fe+2O2 Fe3O4(化合) (4)2H2O 2H2 ↑+ O2↑(分解)
(5)2KMnO4 K2MnO4+MnO2+O2↑(分解)
三、21.(1)不變 (2)水 產生大量的白煙,4P+5O2 4 P2O5 是 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后其總質量不變、
化學反應前后分子改變,原子不變
四、1、①相對分子質量=40+12+16×3=100 ②、1:1:3 ③、40:12:48=10:3:12
④、O%= = 48% ⑤法一:mCa = mCaCO3×Ca%=10g×=4g
法二:設鈣元素質量為x
CaCO3 ~ Ca
100 40
10g x
解:x=4g
2.設鋅的質量為x
Zn+H2SO4=ZnSO4 + H2↑
65 2
X 0.4g
解:x=13g
答:鋅的質量為13g
3.⑴設KMnO4的質量為x
2KMnO4 K2MnO4+MnO2+O2↑
316 32
X 16g
解:x=158g
答:KMnO4的質量為158g
⑵用H2O2或KClO3
設H2O2的質量為x
2H2O2 2H2O+ O2↑
68 32
X 16g
解:x=34g
答:H2O2的質量為34g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7張PPT)
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
第五單元 課題2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掌握有關反應物、生成物的計算及解題格式。
【學習目標】
課前練習
一.求下列反應中物質間的質量比(H 1 O 16 K 39 Mn 55)
質量比
2 ×(2+16) : 2×1×2 : 16×2
36 : 4 : 32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
2×(39+55+16×4) :39+55+16×4 :55+16×2 : 16×2
316 : 197 : 87 :32
2H2O 2H2 ↑ + O2↑
通電
“神 舟 五 號” 升 空
你 會 做 嗎 ?
假如你是長征系列火箭推
進器的設計師,已知,火箭
升空至少要攜帶100kg的
液氫,充分燃燒才能獲得
足夠的能量。你會在火箭
助燃倉中填充多少千克的
液氧來滿足這些液氫的完
全燃燒?
回 憶……
寫出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各物質的質量比可表示為:
2×1×2 :16×2 : 2 ×(2+16)
4 : 32 : 36
若: 4 g : ( )g : ( )g
2H2 + O2 ====== 2 H2O
點燃
若: ( ) g : ( ) g : 18 g
32
36
16
2
H—1 O--16
若: ( ) g : 64 g : ( ) g
8
72
(一)純凈物的計算:1、已知反應物求生成物
例1)18克水完全電解可產生多少克氫氣?(H 1 O 16)
步驟:
=
解x=
(5)作答: ⑤答:產生氫氣質量為2g
(1)設未知:
① 解:設產生氫氣質量為x
② 2H2O 2H2 ↑+ O2↑
通電
(2)寫化學方程式:
(3)標出已知、未知物質相對分子質量及實際質量:
36 4
18g X
(4)列比例求解(縱向比相等):
=2g

2、已知生成物求反應物
1. 設未知量
2. 寫化學方程式
3.標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及實際質量
4. 列出比例式、求解
5. 簡明地寫出答案
解:高錳酸鉀的質量為x
答:加熱632g高錳酸鉀,產生64g氧氣。
2KMnO4 K2MnO4+MnO2+O2↑

316
X
32
64g
316
X
32
64g
=
例2)加熱多少克高錳酸鉀可產生64克氧氣?(O 16 K 39 Mn 55)
3、已知反應物求生成物的體積
例3)用24.5克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完全反應能制得多少升氧氣?(該氧氣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1.43克/升)(Cl 35 O 16 K 39 Mn 55)
245
96
24.5g
x
x=9.6g
答:能制得氧氣的體積為6.7L 。
解:設能制得氧氣的質量為x 。
2KClO3 2KCl + 3O2↑
MnO2

=
245
24.5g
96
x
VO =m÷ρ= 9.6g÷1.43g/L
≈6.7L
2
4、已知化學方程式求物質的質量
例4)鈦(Ti)和鈦合金被認為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可以通過如下反應制得:TiCl4+ Mg=Ti +2MgCl2 ,若要制的24克鈦,需要鎂的質量是多少克?(Ti 48 Mg 24 Cl 35.5)
48
24
24g
x
答:需要鎂的質量為12g 。
解:設需要鎂的質量為x 。
=
24
x
48
24g
TiCl4 + Mg == Ti + 2MgCl2
x=
24×24g
48
=12g
小結: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注意事項:
1、化學式必須正確,方程式要配平,相關量要對齊。
2、解題要完整,格式要規范,答案要準確,單位要一致。(帶單位計算)
現 在 你 會 做 嗎 ?
假如你是長征系列火箭推進器的設計師,已知,火箭升空至少要攜帶100kg的液氫,充分燃燒才能獲得足夠的量。你會在火箭助燃倉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來滿足這些液氫的完全燃燒?
解:設完全燃燒100Kg液氫所需氧氣質量為X
2H2 + O2 點 燃 2H2O
4
32
100Kg
X
4
100Kg
32
x
_______
___
=
X=800Kg
答:-------。
【鞏固練習】
1、6g木炭完全燃燒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C 12 O 16)
44
12
x
6g
答:需要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 。
解: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
=
12
6g
44
x
x=
44×6g
12
=22g
C + O2 CO2
點燃
2、已知氯酸鉀在加熱和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F測得反應生成氯化鉀7.45g,問已分解的氯酸鉀有多少克?放出氧氣多少克?(K 39 Cl 35.5 O 16)
答:分解的氯酸鉀的質量為12.25g ,放出氧氣的質量為4.8g
解:設分解的氯酸鉀的質量為x ,放出氧氣的質量為y
=
245
x
149
7.45g
x=
245×7.45g
149
=12.25g
2KClO3 2KCl + 3O2↑
MnO2

245
96
x
y
149
7.45
=
149
7.45g
96
y
y=
96×7.45g
149
=4.8g
3、在實驗室里電解1.8g水,問要標準狀況下可制得氫氣多少升?(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為0.0899 g/L)(H 1 O 16)
解:設產生氫氣質量為x
2H2O 2H2 ↑+ O2↑
通電
36 4
1.8g X
=
36
1.8g
4
x
x=
4×1.8g
36
=0.2g
VH2 =m÷ρ= 0.2g÷0.0899g/L≈2.2L
答:標準狀況下可制得氫氣2.2L 。
4、88g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Ca(OH)2)中,可得沉淀( CaCO3)多少克?化學方程式為:
CO2 + Ca(OH)2 = CaCO3 ↓ + H2O (C 12 Ca 40 O 16 H 1)
100
44
x
88g
答:可得沉淀的質量為200g 。
解:設可得沉淀CaCO3的質量為x 。
=
44
88g
100
x
x=
100×88g
44
=200g
CO2 + Ca(OH)2 = CaCO3 ↓ + H2O
作業
1、學習輔導第34-36頁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2、記憶化學方程式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中山市2010-2011學年精品課程建設
主題課程申報材料(整體規劃)
主題名稱:化學方程式
執教教師:鄭青玲
合作團隊:廖培志、張麗、曾青華 、何麗嫻
學 段:九年級上冊
教材版本:人教版
申報日期:2011年11月
一、單元/主題總體內容分析
本單元出自人教版初中化學上冊。既屬于課程標準中第四個“一級主題”“物質的化學變化”中主要內容之一,同時又涵蓋了第三個“一級主題”“物質構成的奧秘”、第一個“一級主題”“科學探究”中相當的重要內容。這里包含了物質結構原理、化學反應概念和定律、物質的化學性質、常用化學用語、科學探究、定量分析研究等知識。在本單元之前,學生對于化學變化中物質發生了質的變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還具體地學習了氧氣、自然界的水和物質構成的奧秘等知識,對化學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所牽涉的化學反應均用文字表達。這種表示方法只能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無法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組成,也無法反映出各個物質間量的關系,使用起來極不方便,不利于深一步學習化學。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是初中化學入門的三種重要化學用語,掌握了它們才有可能學好化學。前兩者前面已經學習了,為本單元的教學作了準備。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就可以從量的角度了解化學變化,解決用文字表達不方便的問題。
課題1內容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質量守恒定律,一部分是化學方程式;課題2內容分為兩方面,一是簡單介紹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則,二是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課題3作為1課時完成內容只有一個重點內容,即是在正確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
本單元是初中教材中重要的一單元,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既可全面復習前面學過的化學反應,又為從定量研究化學反應打下基礎。
本單元分為三個課題,課題1為《質量守恒定律》此課題分用2課時完成,課題2為《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1課時完成,課題3為《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1課時完成。
課題1,第一課時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并能夠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第二課時是化學方程式部分內容,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反應的實質,知道了一些化學反應和它們的文字表達式,結合第一部分內容學到的質量守恒定律,已經完全具備了學習化學方程式的基礎。這樣的安排把課題1的2個重點分散到2個課時,內容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本課題內容是也是中考中的重點及難點所在,所以把本課題分為2課時完成,更能使學生扎實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的方法。
課題2分為兩方面:一是簡單介紹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則,二是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第一部分內容較為簡單,因此將本課題的重點放在第二部分的內容上,而且這部分也是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因此不僅要在課堂的時間分配有所體現,還要不斷強化學生學習該部分的重要性。配平方法多樣,因此采用不的同表現形式,由簡單入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獲,整個教學過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課題3只有一個重點內容,即是在正確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讓學生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該部分的計算可在后期單元復習的時候,作為重點進行教學,這的部分的內容是中考中的必考內容,分值上約為8分,所以需要不斷的強化,突出其重要性。這也化學應用與實際生活的接口。
二、教學對象(學生)分析
學生在上本節課之前,已經進行過了實驗的分組探究活動,而在本單元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已經不同于以往的探究方式了,而是要引導學生不能沉浸在觀察實驗現象中,要從微觀角度分析質量守恒的原因。對于化學式相關的知識點,學生在上一單元已經基本掌握了,在寫方程式時學生會有成功的喜悅:會用化學用語了。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可以激發一部分學生的計算欲望,但是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和具體應用需要適度的練習。
在本課題的學習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是,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不熟練,需要記憶的知識較多,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難度較大。因此,盡量安排教材中出現的化學方程式。
在解決化學計算的問題中,靈活運用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簡單快捷地解決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的訓練。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基本知識點: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
(3)通過具體化學反應分析,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
(4)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則;
(5)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
(6)在正確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
(7)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
2、培養能力:
(1)根據已有知識提出問題,大膽設計實驗,能較熟練地運用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培養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總結各類化學方程式。
(3)在探究過程中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鞏固已形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改正不足;
(4)培養學生與他人團結合作的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培養學習自然科學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關注化學與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和贊賞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鞏固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重難點
重點::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
處理方法:采用兩組實驗的探究來驗證假設,繼而再用兩組視頻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教學的直觀性,加強了學生的視覺沖擊,而且容易理解知識。
2、化學方程式的三點含義。
處理方法:連續舉兩例化學方程式進行重復練習,然后,抽查個別學生進行復述,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改錯。
3、正確寫化學方程式。
處理方法:強調質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學方程式中的應用,從微觀的角度進行分析,動畫、視頻地不斷強化,使得配平過程淺顯易懂。
4、由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
處理方法:充分運用化學方程式的含義進行解題,以及運用比例式進行求解。
難點:
1、從微觀角度認識質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處理方法:實驗演示的同時,用微觀的動畫圖示展示給學生,不僅形象,而且生動易于理解。
2、化學方程式質量含義和微觀含義。
處理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復習并運用“第四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的知識基礎進行理解。不斷在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進行轉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3、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處理方法:注意從微觀角度進行配平的理解,同時從質量守恒的原因著手,找出反應物與生成物中各原子的個數,運用各種配平方法進行配平。讓學生多動手自己去感受各種方法,熟能生巧。
4、解題的格式規范化
處理方法:計算題的解題格式不斷以模板的方式展示出來,強調每一步的得分,在不斷的練筆中,規范格式。
四、總體教學理念、模式與方法說明
教學理念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要學好化學,最基本的是就是要用心觀察實驗,而要學會觀察實驗,最基礎的就是要學好化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知識。然而參與式的教學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這是與“新課標”提出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相符合的。
1、采用“課前先調查、訪問,課上后集中交流”的形式認識物質。課前先由學生借助“講學稿”進行調查訪問,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觀察事物、訪問形式完成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等資料的收集。在調查、訪問中學生學會了人際交往、學會了合作;在調查訪問中每一位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得到了運用、張揚。
2、采用“圖表、圖形、圖片、動畫、視頻展示”等形式便于學生理解微觀世界。知識點的圖表呈現形式不但使知識有系統性,便于理解記憶,而且使知識的傳授富有邏輯性,學生的思維富有層次性。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學習中,利用圖片、動畫進行分析,最后歸類總結。在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實驗中采用的是視頻實驗,實驗現象清晰,實驗結果符合事實,讓學生在視頻中查找信息,不僅節約了教學時間,而且培養了學生視覺空間智能和思維的深度。
3、采用“交流討論”、“小組競賽”等形式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在討論和競賽中,師生通過共同創設的公平、開放、互動的教學環境,培養了辯證地認識、使用物質的思想。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通過不斷地啟發、質疑,學生的語言表達智能、反思智能都得到了訓練。
4、采用“實驗探究”、“實驗驗證”等形式展現了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與原因。在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動中,提出三種不同的假設,圍繞假設進行不同實驗的探究過程,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進行探究。然后才引導學生分析質量守恒的原因。在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實驗活動中先是視頻展示實驗過程,然后描述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最后總結質量守恒的原因。整個教學過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人人參與,人人動手,興致昂然,即面向了全體學生,又讓每一個“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感、合作的成就感。學生的動手操作智能,觀察智能在和諧的環境中得到了發展。
模式
實驗探究→歸納總結→驗證實驗→總結所學→檢查鞏固。在實驗探究過程與驗證實驗中,通過學生討論,教師分析、引導思考,使學生在所新知識基礎上逐漸理解了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在歸納總結與總結所學中,不斷強化對重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在檢查鞏固中,利用課后小測,對一節課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在此過程中教師獲得信息反饋并加以調控,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
“先學后教”的“講學稿”模式中,實現學生自學,教師指導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也讓學生潛能得以完全發揮。同時,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成就。要求學生在觀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結合講學稿,按照自己的研究思路去探索。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需求,有目的地選擇所需學習內容,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然后有針對性地對講學稿上的相關問題進行交流探究。最后教師結合教學目標,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各種練習,并進行評價。
方法說明 
1、探究式教學法:教師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法,提出引導性問題,學生通過自己觀察、閱讀、分析、動手、思考、討論等方式掌握實驗探究的方法。
2、情境導入法:創設生活情景,拉近化學與現實的距離。
3、對比歸納總結法:對化學方程式中的各種配平方法進行對比、歸納總結,能使學生對所學物質的知識內容有直觀的理解與記憶。
4、問題教學法:提出相關問題,促成小組自主合作交流,抓住爭議問題引發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五、教學總體進程規劃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3課時
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1課時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1課時
單元檢測 ……………………………………………………………………1課時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五單元
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
班別 姓名 學號 成績
一、選擇題(每空8分,共48分)
1.化學反應前后,下列各項中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
1)原子的數目2)分子的數目3)元素的種類 4)物質的總質量5)物質的種類6)原子的種類
A.除了(2) B.除了(2)(5) C.除了(3)(5) D.(1)(3)(5)
2.化學方程式可提供的信息有( )
1)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 2)質量守恒定律
3)各反應物和生成物問的質量比 4)各反應物和生成物間的分子個數關系
A.(1)(2) B.(2)(4) C.(1)(3) D.全部
3.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鎂條的質量大,這是因為( )
A.增加了鎂的質量 B.增加了氧化鎂的質量 C.增加了氧元素的質量 D.增加了空氣質量
4.把a克過氧化氫溶液滴人b克二氧化錳中,待完全反應后,得到剩余物c克。則反應放出的氧氣質量為( )
A.(a+b-c)克 B.(a+c)克 C.(a-b-c)克 D.(a-c)克
5.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在化學反應2AB+B=2C中,C的化學式為( )
A.AB2 B. A2B C. AB D.AB3
6.下列事實:1)蠟燭燃燒后,其質量變小,2)鐵制品生銹后質量增加,3)濕衣服晾干后,質量比濕的時候減少,4)石灰水放在敞口的容器內質量增加,其中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1)(2) B. (1)(2)(4) B. (3) (4) D. (1)(2)(3) (4)
二、填空題:(第9題6分,其余每空5分,共52分)
7.在4Al+3O2點燃A12O3反應中,從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原子、分子個數比來看,每 個鋁原子和 個氧分子反應生成 個氧化鋁分子,從它們的質量來看,每 份質量的鋁和 份質量的氧氣反應,生成 份質量的氧化鋁。
8.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 葡萄糖+氧氣,則生成的葡萄糖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9.法輪功邪教的頭“目李洪志說,他發功能使鋁發生化學反應變成銅和金,使鋁原子變成銅原子和金原子?!闭埬氵\用所學的化學知識,指出這一邪說中違反科學之處。
(1)
(2)
第五單元
課題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班別 姓名 學號 成績
一、選擇題《每空6分,共18分》
1.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 )
1)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 2)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
3)質量守恒定律 4)反應物和生成物間分子個數關系
A.(1)和(2) B.(1)和(3) C.(2)和(4) D.都可以
2.火箭推動器中盛有液態肼(X)和雙氧水(H2O2),當它們溫合反應時,放出大量的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十H2O2=N2+2H2O,據此判斷肼的化學式為( )
A.N2 B.NH3 C.NH2 D.N2H2
3.下列有關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和步驟,敘述錯誤的是( )
A.必須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B.一定要注明反應條件
C.要注明生成物的狀態(氣體、沉淀)
D.在化學方程式的配平過程中,需要改動化學式的角碼,這樣可以配平容易一些
二、填空題:(共82分)
4.有一位同學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1)Mg+O2=MgO2 (2) P+O2點燃P2O5
(3) C+O2 點燃CO2 (4)CuSO4 + Fe = FeSO4 + Cu ,請你評價其中的不足之處:(A)化學式有錯誤的是 ,(B) 或 使用不當的是 ,(C)未配平的是 ,(D)未注明反應條件的是 (共24分)
5.發射通訊衛星的火箭用聯氨(N2H4)作燃料,用N2O4作氧化劑,燃燒后生成氮氣和水,寫出聯氨和N2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分)
6.配平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4分)
(1)Al + O2 —— A12O3
(2) CH4 + O2 —— CO2 + H2O
(3) N2 + H2——NH3
(4) Fe2O3+ H2 —— Fe+ H2O
7.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方程式:(28分)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2)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
(3)向二氧化錳中滴人過氧化氫溶液
(4)高錳酸鉀受熱分解
第五單元
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相對分子質量:H—l 0一16 Cu一64 S一32 C—12
班別 姓名 學號 成績
一、選擇題(每空8分,共24分)
1.在A+2B===C的反應中,5克A與足量B反應,生成9克C,當生成4.5克C時,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是( )
A.1克 B.2克 C.3克 D.4克
2·在2A+B=2C的反應中,1.2克A完全反應生成2克C,B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2,則C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
A.24 B.44 C.40 D.80
3.將20克H2、O2、N2的混合氣體點燃,完全燃燒后生成18克H2O,則剩余的2克氣體不可能是( )
A.H2和N2 B.O2和N2 C.H2、O2和N2 D.N2
二、填空題:(每空8分,共56分)
4.某化合物在純氧氣中燃燒,生成CO2和SO2,則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和 兩種元素,若該化合物的一個分子中含有3個原子,且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6,則此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5.某同學把3克碳放在給定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實驗數據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給定氧氣的質量(g) 4 8 12
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g) 7 1l 11
回答問題:
(1)從以上數據說明,這三次實驗是第——次恰好完全反應;
(2)第 次實驗碳有剩余;
(3)第 次實驗氧氣有剩余;
(4)在三次實驗中,化學反應過程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三、計算題:(20分)
6.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町與氫氣反應,化學方程式是:CuO + H2加熱 Cu +H2O,現欲制得32克銅,至少需要氫氣多少克 該氫氣在標準狀況下占多少升 (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的
密度是0.09g/L)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五單元 課題3 化學方程式計算(1課時 )
課型:新授課 主備人:曾青華 審核人: 張麗、廖培志、何麗嫻、鄭青玲
學生姓名: 班級: 評定等級::
【學習目標】:掌握有關反應物、生成物的計算及解題格式。
【學習重點】:由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
【學習難點】:解題的格式規范化。
【學習過程】:
一.課前練習:求下列反應中物質間的質量比(H 1 O 16 K 39 Mn 55)
1)、 2H2O= 2H2 ↑ + O2 ↑ 2)、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
質量比
二、新課講授:
(一)純凈物的計算:
1、已知反應物求生成物
例1)18克水完全電解可產生多少克氫氣?(H 1 O 16)
步驟:(1)設未知: ① 解:設產生氫氣質量為x
(2)列方程: ②2H2O 2H2 ↑ + O2 ↑
(3)列出已知未知質量相對分子質量: ③ 36 4
18g x
(4)列比例求解(縱向比相等): ④= 解x==2g
(5)作答: ⑤答:產生氫氣質量為2g
2、已知生成物求反應物
例2)加熱多少克高錳酸鉀可產生64克氧氣?(O 16 K 39 Mn 55)
3、已知反應物求生成物的體積
例3)用24.5克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完全反應能制得多少升氧氣?(該氧氣標準狀況下的密度
為1.43克/升)(Cl 35 O 16 K 39 Mn 55)
4、已知化學方程式求物質的質量
例4)鈦(Ti)和鈦合金被認為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可以通過如下反應制得:
TiCl4 + Mg=Ti +2MgCl2 ,若要制的24克鈦,需要鎂的質量是多少克?(Ti 48 Mg 24 Cl 35.5)
小結: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注意事項:
1、化學式必須正確,方程式要配平,相關量要對齊。
2、解題要完整,格式要規范,答案要準確,單位要一致。(帶單位計算)
【鞏固練習】
1、6g木炭完全燃燒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C 12 O 16)
2、已知氯酸鉀在加熱和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現測得反應生成氯化鉀7.45g,問已分解的氯酸鉀有多少克?放出氧氣多少克?(K 39 Cl 35.5 O 16)
3、在實驗室里電解1.8g水,問要標準狀況下可制得氫氣多少升?(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為0.0899 g/L)(H 1 O 16)
4、88g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Ca(OH)2)中,可得沉淀( CaCO3)多少克?化學方程式為:
CO2 + Ca(OH)2 = CaCO3 ↓ + H2O (C 12 Ca 40 O 16 H 1)
【教學后記】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 教學建議
本單元說明從本單元起,學生對化學的學習將由生成何種物質向生成多少物質(即量的)方面展開。本單元有3個課題。課題1通過一系列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為化學方程式的教學作好理論準備,這是學好本單元的基礎。課題2講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方法和步驟,說明化學方程式所表示的意義,這是本單元的中心。課題3從量的方面研究物質化學變化的過程,是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應用。
本單元的特點是理論知識較強,而且是化學教學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所在,因為教學的任務也相應的加重了。
單元教學重點是: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與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兩個原則;有關純物質的計算。
本單元教學難點是: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計算。
本單元教學建議
1、課時安排建議
課題1內容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質量守恒定律,一部分是化學方程式。所以,課題1的教學可為2個課時,第一課時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并能夠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第二課時是化學方程式部分內容,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反應的實質,知道了一些化學反應和它們的文字表達式,結合第一部分內容學到的質量守恒定律,已經完全具備了學習化學方程式的基礎。這樣的安排把課題1的2個重點分散到2個課時,內容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本課題內容是也是中考中的重點及難點所在,所以把本課題分為2課時完成,更能使學生扎實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的方法。
課題2作為1課時完成,內容分為兩方面:一是簡單介紹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則,二是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第一部分內容較為簡單,因此將本課題的重點放在第二部分的內容上,而且這部分也是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因此不僅要在課堂的時間分配有所體現,還要不斷強化學生學習該部分的重要性。配平方法多樣,因此采用不的同表現形式,由簡單入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獲,整個教學過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課題3作為1課時完成內容只有一個重點內容,即是在正確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讓學生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該部分的計算可在后期單元復習的時候,作為重點進行教學,這的部分的內容是中考中的必考內容,分值上約為8分,所以需要不斷的強化,突出其重要性。這也化學應用與實際生活的接口。
2、實驗探究學習規律性的化學知識
課題1在質量守恒定律部分內容中,教材首先提出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然后通過作出假設、實驗探究、交流討論、得出結論等科學探究方法,設計并實施一系列的探究性實驗方案,如蠟燭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以及鐵釘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等實驗,指導學生觀察、思索,使學生從自己親身觀察到的事實中,經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一規律。這種處理方法,學生接受起來十分自然,實驗也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而且學習質量守恒定律,也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
3、教學資源豐富,改進實驗簡單易行
課題1中的探究實驗方案二托盤天平的靈敏度較小,在實驗時應注意使鎂條有足夠的長度才能保證天平傾斜現象明顯。而方案三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往往會因瓶塞不嚴密產生漏氣或被沖開而失敗。為了防止由于氣體膨脹而沖開瓶塞,實驗中采用在錐形瓶瓶塞玻璃管外端套一個癟氣球。瓶內氣體膨脹時,氣球被吹大,冷卻以后氣球縮進瓶口內。如果氣球是新的,應揉搓并使其變軟后再用。這個實驗也可以用固體跟液體反應產生氣體的實驗代替(例如碳酸鈣跟鹽酸反應)。反應在吸濾瓶中進行,在抽氣口上套一個氣球,反應開始后氣球膨脹,但天平保持平衡。
4、教學過程可拓展內容有深有淺,適全不同層次的學生
課題1中可適當增加“質量守恒定律發現簡史”——1756年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把錫放在密閉的容器里煅燒,錫發生變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錫,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質的總質量,在煅燒前后并沒有發生變化。經過反復的實驗,都得到同樣的結果,于是他認為在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質量是守恒的。但這一發現當時沒有引起科學家的注意,直到1777年法國的拉瓦錫做了同樣的實驗,也得到同樣的結論,這一定律才獲得公認。
課題2中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有很多種,課本里只介紹了最小公倍數法,另外還有奇數配偶法、觀察法等方法。
課題3化學方程式計算重在強調計算過程的步驟和方法。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作解題格式示范,在練習中應該嚴格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書寫格式來解題,運算要準確,以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去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和熟練的計算技能。可根據基礎的不同,在重點部分的時間分配要多。
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補充一些相關資料,如質量守恒定律的不同應用例題,初中階段的其它化學方程式等,也可以結合課題的討論發動學生充分思考,豐富教學手段,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運用及價值。
5、學科結合,充分利用教材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已經接觸了一些化學反應的表達式,學習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學,將前面學過的符號表達式轉化為化學方程式,這樣一來,不僅加強的前面知識的復習,而且還鞏固了新知識的學習方法。即充分的將前面所學的化學反應的符號表達式進行轉化,并且陳列在教材中的相應位置,對比學習,知識的不斷累加,完善知識體系。
6、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是通過師生的多向交流活動,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學科基本思想方法的過程,是學科知識結構和學生認知結構有機結合的過程,這是實現學生在教學中認識主體作用的一次質的轉化,也是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學生積極思維的結果。這里“教”是條件,“學”是關鍵。從認知程序看,教師是從整體到局部,而學生是從局部到整體,教學過程正是在新知識這個認知連接點上實現認知的轉化,即由教變學的轉化。
在新知學習過程中,一要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索。這是主動學習的實質性的環節。不是教師直接講授或講解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方法,而是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的思路、途徑和方法。學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是:在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的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知識清單”;確定搜集知識信息的渠道、途徑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并進行分析和處理;利用知識和信息解決提出的問題,完成學習任務。二要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這是主動學習的拓展性的環節。學生群體在教師的組織和參與下交流、討論自主探索的學習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種理論、觀點、假說、思路、方法等,通過社會協商的方式使群體的智慧為每一個個體所共享,內化為個體的智慧,拓展個體知識視野,是形成學生表現、交往、評價、批判能力的重要環節。要給學生留出發揮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空間,要給學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構知識、運用知識、表現自我的多種機會,要讓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形成自我監控、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反饋的學習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要保持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而教師所起到的作用是引導者的作用,合作者的作用。這樣才能讓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程度。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小測(1)
學生姓名: 班級: 得分:
1、質量守恒定律指 的各物質 ,等于 的各物質 。它適用于 。
2、質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是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 、 、 不變。
3、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改變的是 ,一定改變的是 。
①原子數目②分子數目③元素種類④參加化學反應各物質的質量總和⑤物質的種類⑥原子的種類
4、酒精在空氣中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說明酒精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是依據 來判斷的。
5、在X + 2O2 ═ CO2 + 2H2O 中,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判斷X為
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小測(2)
——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學生姓名: 班級: 得分:
1、化學方程式是用 來表示 的式子。
2、化學方程式即可以表示 和 的種類,又可以表示反應物與生成物的
比等于 ,還可以表示反應物與生成物質量比等于 。
3、2H2O == 2H2 + O2 中的粒子個數比為 ,即每 個 分子在通電的
條件下成長 個 分子和 個 分子。
該反應各物質的質量比為 ,即每 份質量的水在通電的條件
下生成 份質量的氫氣和 份質量的氧氣。
第五單元 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小測(3)
學生姓名: 班級: 得分:
1.書寫化學方程式遵守的二個原則:一 是 ,
二 是 。
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 2) 3) 。
3.判斷下列化學方程式的錯誤之處:
1)S + O2 == SO2 2) Mg + O2 == MgO2
3) 2 H2O == 2 H2 + O2 4) C + O2 == CO2
4、配平:請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① Al + O2 —點燃— Al2O3
② P + O2 —點燃— P2O5
③ Fe2O3 + H2SO4 ——— Fe2(SO4)3 + H2O
④ CH4 + O2 —點燃— CO2 + H2O
第五單元 課題3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小測(4)
學生姓名: 班級: 得分:
計算:
1、18克水完全電解可產生多少克氫氣?(H -1 ,O-16)
2、加熱多少克高錳酸鉀可產生64克氧氣?(O-16 ,K-39, Mn -55)
3、用24.5克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完全反應能制得多少升氧氣?(該氧氣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1.43克/升)(Cl -35。5, O -16 ,K -39 ,Mn -55)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復習
姓名: 班級: 成績:
1、 質量守恒定律
1、知識點回顧:
(1)、質量守恒內容: 的各物質的 ,等于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 .
(2)、質量守恒實質:化學反應的前后原子的 、 和 不變。
2、習題分析
(1)、在反應:X+ Y = Z中,已知3g的X與的Y充分地反應生成10g的Z, 則參加反應的Y 為( )
A、8g B、7g C、9g D、6g
(2)、有一種環保新能源X,燃燒時發生的反應為X + 3O2 點燃 2CO2 + 3H2O則X的化學式為 ( )
A、C3H6O2 B、C2H6O C、C2H4O D、CH4O
(3)、C2H4 + 3O2 點燃 2X + 2H2O ,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
(4)、A2 + 2B2 = 2C ,則C 用A、B表示為_____________
(5)某工廠電解食鹽水(主要成份NaCl)不可能得到的產物是( )
A、HCl B、HNO3 C、NaOH D、Cl2
二、化學方程式
1、知識點回顧:
(1)用 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
(2)方程式的意義:①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②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③各物質的粒子個數比
如: 2Mg + O2 點燃 2 MgO
2×24 : 16×2 : 2×(24+16)
即 48 : 32 : 80
表示:① 。
②每 份質量的鎂和 份質量的氧氣反應生成 份質量的氧化鎂。
③每 個鎂 和 個氧氣 反應生成 個 。
(3)化學方程式書寫要遵守兩個原則:一是必須 ;二是要 。
2、習題分析
(1)某純凈物M加熱后分解為NH3、CO2和H2O。根據事實不能得出結論是( )
A、M由四種元素組成 B、M是氧化物 C、M是化合物 D、M不穩定
(2)下列是四位同學對化學方程式“S+O2點燃 SO2”的讀法,你認為正確的是( )
A、硫加氧氣等于二氧化硫 B、硫和氧分子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
C、硫和氧氣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 D、硫原子和氧分子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分子
(3)鐵桶是不能用來盛裝硫酸銅溶液的,因為鐵(Fe)能與硫酸銅(CuSO4)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FeSO4)和銅而使鐵桶破壞。請寫出該反應的方程式: 。
(4)氫氣是一種理想的清潔能源,目前被人們認為最好的貯氫方法就是金屬貯氫法,即用某些金屬與氫氣結合成氫化物,當需要時再將氫氣釋放出來。例如,氫化鈉(NaH)就是一種常用的生氫劑,與水混合后放出氫氣(H2)并生成一種氫氧化物。請寫出該反應的方程式: 。
(5)、配平下列方程式:
1) H2 + Cl2— HCl
2) Fe + O2 點燃 Fe3O4
3) HgO — Hg + O2
4) KClO3— KCl + O2
(6)已知8CH3OH + nO2 點燃 mCO2 + 2CO + 16H2O求m= ,n= .
3、 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1、知識點回顧:
(例1):完全燃燒12g鎂,能生成氧化鎂多少克?
步驟 格式
(1)設未知量 設:能生成氧化鎂的質量為x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Mg + O2 點燃 2MgO
(3)寫出已知、未知量的 48 80
相對分子質量質量 12g x
(4)列出比例式,求解 48 80
12g x
x = 20g
(5)答 答:能生成20g的氧化鎂。
2、習題分析(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K-39,Mn-55,O-16,Cu-64,H-1,Cl-35.5)
(1)、加熱分解632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氣?
(2)、氫氣與氧化銅共熱生成銅和水,現要使8g氧化銅完全反應,需氫氣多少克?同時生成銅多少克?
(3)現加熱196克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加熱一段時間后剩余固體質量為100克,問產生了多少克氧氣,同時生成了多少克氯化鉀?
(4)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紅磷燃燒: 。②硫磺燃燒: 。
③電解水: 。④過氧化氫分解制氧 。
⑤鐵絲燃燒: 。⑥鋁在氧氣中燃燒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根據質量差進行化學方程式計算 拓展
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方法很多,在進行計算時,反應物和生成物都必須是純凈物的質量,但在實際問題中遇到的往往是混合物,這就需要在計算過程中采用相應的解題方法。這里介紹另一種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常用方法--"質量差"法(又稱"差量法")?,F通過下面的實例加以說明。
實例1:
在稀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粉,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物質與所加鐵粉的質量相等。求
混合物中硫酸和硫酸銅的質量比。
本題可有多種解法,但以"質量差"法最為簡便。具體解法如下:
Fe+CuSO4===FeSO4+Cu 固體質量增加
56 64 (64-56=8)
Fe+H2SO4===FeSO4+H2↑ 固體質量減少
56
依題意固體質量保持不變,則CuSO4與H2SO4的質量關系為:
H2SO4~7CuSO4
即H2SO4與CuSO4的質量比為:98∶(7×160)=7∶80
答:混合物中硫酸和硫酸銅的質量比為:7∶80。
實例2:
例:把Na2CO3和NaHCO3組成的混合物7.3g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為止,剩余固體質量為6.85g,已知
NaHCO3受熱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求混合物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
解:
設原混合物中NaHCO3質量為x
答:混合物中NaHCO3質量分數為17%。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至县| 赣州市| 新绛县| 莒南县| 保德县| 上栗县| 寿宁县| 芒康县| 大丰市| 嘉定区| 景东| 龙陵县| 辉县市| 珲春市| 东光县| 东兰县| 汪清县| 邵阳市| 科技| 新沂市| 宝丰县| 潞西市| 华池县| 石河子市| 长白| 稻城县| 朝阳区| 辉县市| 永德县| 曲麻莱县| 博乐市| 拉萨市| 贵溪市| 正蓝旗| 金阳县| 高清| 阿拉善右旗| 库车县| 治多县| 襄汾县|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