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課題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學反思在講授完二氧化碳性質這一節后總體感覺心情愉悅。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達成了預期目標。在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探究過程中,設置了問題串,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提出猜想、設計方案、實驗探究、得出結論。在檢驗碳酸飲料中的氣體的環節中,各組同學積極尋找多種方案。讓我體會最深的是孩子們上課時的興奮狀態是不多見的。同學之間團結協作,完全是一種樂學喜悅的場景。課后我進行了反思,對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此節課的成功之處:1、問題串的設計課堂中教師的提問要有效,要具有啟發性。提出一個問題立即得到所有學生的回答,那這個問題就是一個沒有時效性、啟發性、不能觸動思維的問題。對于一個問題、一個實驗,為了挖掘問題的深度,應多一些追問:其他同學有什么意見?這個現象還能說明什么?這個實驗還能說明什么?真正的調動起學生的思維。在課的開始通過視頻,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巴ㄟ^下面這段視頻動畫,思考你能否用化學知識解釋這一問題?;鸢褳槭裁磿??是誰使狗致死?這一現象說明這一物質具備哪些性質?這時同學們回答:“不支持燃燒,也不供給呼吸”。你猜測是誰?“是二氧化碳”“是氮氣”這時我舉起一瓶氣體說:這是老師收集到的使狗致死的氣體,我們一起來研究揭開此谷之謎。這時教師出示空氣、氮氣、二氧化碳的密度的數據問學生,是哪種氣體?通過問題的引入,使學生充滿了興趣,深入課題。二氧化碳和水反應是教學的難點,學生很難理解。將塑料瓶中溶有二氧化碳的液體取出,加入紫色石蕊試液。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我設置了問題串步步緊逼:液體有什么變化?是誰使試液變紅的?你所取塑料瓶中的液體涉及了哪些物質?(引導分析液體的成分,使學生猜測水?二氧化碳?還是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物?)你能設計實驗來驗證你的觀點嗎?你得到了什么結論?對此你還有那些想法?在一步步的引導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慢慢學會如何有深度的去思考問題。2、對比實驗的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是否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呢?這時我指導學生分別取水、溶有二氧化碳的液體于兩只試管中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對比實驗現象。對此現象進行分析,不難得出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取兩只試管,分別加入2ml鹽酸、硫酸,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現象相同都變紅。這時我說: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同學們就很容易理解,是水和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質碳酸,使石蕊變紅。同學們親身感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興趣盎然的攻破了難點。3、科學探究方法的指導通過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實驗探究后,引導學生將研究的過程進行總結。使學生明確經歷了問題的提出、猜想與假設、設計試驗、驗證實驗、得出結論、反思與評價的研究問題的過程,已初步學會了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在學生實驗——將呼出氣體通入盛有石灰水的小燒杯后,我設置了一個問題:檢驗碳酸飲料中逸出的是什么氣體?各組同學積極尋找多種方案,按照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實驗過程來研究此問題,效果超出想象。同學們的方案有:①將飲料取入試管中振蕩將氣體導入澄清石灰水中②將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③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飲料瓶口,觀察到木條熄滅,④將噴水的紫色紙花撕下一小塊用鑷子夾著放在飲料瓶口處,發現紫色小花變紅了,移開后一會又變回了紫色。⑤還有將燒杯中倒入碳酸飲料后將點燃的階梯蠟燭放入,觀察到下面的蠟燭先熄滅上面的蠟燭也隨之熄滅。同學們積極參與熱情高漲。在實驗中一組同學將飲料倒入試管中,蓋上帶導管的膠塞,在導氣管的另一端,放一燃著的木條,可木條就是沒熄滅,他們積極的尋找原因將飲料倒掉又重新取二氧化碳含量高的飲料重新做可結果依然,這些我都看在眼里。在匯報實驗結果時,二組同學與他們用了同種方法但結果不同,“我們將飲料倒入試管中將燃著的木條放在試管口處,木條熄滅?!边@時我讓同學們幫助一組同學分析原因,同學們思維活躍發現了問題所在,這時一組同學也意識到是火焰與氣體的接觸面有關。這遠 比我當時告訴學生實驗失敗的原因更有意義。教師要抓住有效的教學資源適時、適宜的對知識進行深化。如在認識碳酸及不穩定、常溫下易分解性質時,我們可以給學生準備杯子,課前倒入一杯碳酸飲料,喝一口,下課時再喝這一杯飲料,對比口感,不難發現由于碳酸的分解、二氧化碳的逸出,碳酸飲料變成了甜水。學生們也因此認識到碳酸極不穩定常溫下易分解性質。通過課堂上的學生活動及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1、將生活中的化學移植到課堂上,讓學生們親身感受化學的生活化,學生就會積極探索化學的奧秘,主動探索其中的樂趣。2、課堂要有一定的開放性,還要有時效性。在學生實驗過程中要多觀察,善于捕捉課堂中隨時發生的教學資源,特別是探究實驗要對學生巧妙地引導,通過問題的提出、學生的猜想、設計實驗方案、得到結論與解釋、最后進行反思與評價,完全放手讓學生完成。在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階梯蠟燭的滅火實驗有的老師擔心實驗操作不甚會導致失敗,一直不敢讓學生來做,其實不必擔心。實驗前只要加以指導實驗不難成功。即使失敗了,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更深入。不要怕失敗,失敗、反?,F象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學資源。。3、課堂中不能忘記滲透思想教育。如:在驗證碳酸飲料中的氣體時,同學們對飲料的用量沒有想法。出現了浪費情況。如果在實驗前交代清楚加以指導,用最少量的藥品來完成你的實驗,學生就會有節儉的意識。課堂上學生實驗較多,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可能會說:同學們抓緊時間、快點兒等。這不如在實驗前考慮好學生大約能完成實驗的時間再作要求。如:請同學們五分鐘內完成實驗,否則算失敗。讓學生建立一種科學的時間觀念。4、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如:“在講課的最后我問學生:你今天收獲了什么?”這時學生的總結只停留在知識的層面上。我接著又問:“你還學到了哪些學習的方法?”同學們這時想了想說:“我們用了對比實驗的方法、還學會了如何進行探究實驗。”現在的課堂充滿教師的智慧,對教師來說是挑戰、是動力、是提高能力最有效的途徑。如何駕馭你的課堂、如何讓學生在你的化學課堂中充滿歡笑和樂趣,是我們每個化學教師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課題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學建議1、本節課一定要學生事先預習,思考怎樣設計實驗,教師在使用本節課的課件和學案時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合理分配學生做探究實驗的時間和填寫學案的時間,最后一定要留五分鐘的時間小測,這才能準確地掌握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具體情況,及時反饋,以方便教師的及時跟進。2、本節課設計了“活動探究、拓展探究”等環節。由情景提出問題針對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通過實驗驗證猜想與假設,根據實驗事實做出結論,對整個過程進行反思與評價。力求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積極主動獲取知識,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科學探究能力,獲取應有的化學知識。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單元目標測試班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 成績_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S -32 Ca -40 Cl -35.5注意:卷面書寫工整,解題思路清晰,不亂涂者,得1分一.選擇題:(每題僅有一個選項正確)請把正確選項填入下表(每空2分,共28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下列關于金剛石和石墨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它們的化學性質不相同 B. 它們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C. 金剛石質硬、石墨質軟 D. 它們的碳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2.2001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二手煙”中含有一種能與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該氣體是A. N2 B. O2 C. CO D. CO23.大氣層中,因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增加而引起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海平面升高。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不斷增多、呼吸作用增加 B。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C.人類消耗能源急劇增加,森林遭到破壞 D。冰箱中制冷劑“氟里昴”的泄漏4.活性炭常用來脫色,去異味,這是利用它的A.吸附性 B.可燃性 C.還原性 D.穩定性5.一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碳雜質,若除去二氧化碳雜質,可將含雜質的氣體通過A.石灰水 B.灼熱的銅C.灼熱的氧化銅 D.碳酸鈉溶液6.農業科技人員向農民建議:在利用溫室生產農作物時,可向溫室中通入適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這是因為A.二氧化碳可使害蟲窒息死亡 B.二氧化碳可滅火,施用后可防止火災C.二氧化碳可產生溫室效應,從而提高室溫D.施用二氧化碳可促進植物光合作用7.有三瓶氣體分別為空氣、二氧化碳、氧氣,區分它們可以用A.點燃的木條 B.澄清的石灰水 C.帶火星木條 D.石蕊試液8.測得某物質中只含碳元素,這種物質A.一定是石墨 B.一定是化合物C.一定是單質 D.可能是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9.最近化學家發現一種化學式為C60 的新物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其相對分子質量為720 B.它是一種新型化合物C.它在純凈的氧氣里完全燃燒生成CO2 D.它和金剛石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10.煤氣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一氧化碳,下列不屬于一氧化碳性質的是A.煤氣有毒 B.煤氣可以燃燒 C.煤氣有還原性 D.煤氣有氣味11.發現室內煤氣泄露使人中毒時,首先要做的是A.迅速做人工呼吸 B.立即打開所有門窗,關閉煤氣閥門,C.撥打急救電話120 D.立即打開抽氣扇開關12.CO 和CO2比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它們都能溶于水,生成酸B.它們都是純凈物,又是氧化物C.組成它們的元素種類相同,但碳的化合價不同D.常溫下它們都是氣體,前者有毒性,后者一般不支持燃燒13.NO是汽車尾氣的一種大氣污染物,它是一種無色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在空氣中能與氧氣迅速反應,能生成紅棕色的NO2氣體。在實驗室中,收集NO時可選用的集氣方法是A.排水集氣法或向上排氣法 B.向上排氣法 C.向下排氣法 D.排水集氣法14.將N2、CO、CO2 的混合氣體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熱的CuO后,冷卻至室溫,剩余氣體是A.N2 B.N2 、CO2 C.CO2 D.N2、CO、CO2二.填空題:(共19分)16.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現象與化學有著密切聯系,請用①大理石②煤氣③干冰④石墨 四種物質或主要成分的化學式填空(5分)⑴用作干電池的電極的是__________; ⑵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⑶能用于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 ⑷用作氣體燃料的是__________;⑸能使影視舞臺見到云霧繚繞景象的是__________。17.地球大氣中CO2的含量增多,會產生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土地沙漠化等。給地球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惡果。(6分)⑴空氣中CO2的正體積含量為_______________。⑵大氣中CO2消耗的途徑有_______________和被海洋吸收。⑶大氣中CO2的產生途徑主要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防止溫室效應增強,針對CO2的產生與消耗路徑,請你提出兩條建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寫出下列要求的化學方程式:(8分)(1)碳在空氣中不充分燃燒 (2)把二氧化碳通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碳在高溫下還原氧化銅 (4)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簡答題:(共15分)19.據廣州日報報道,2001年5月2日廣州市白云區發生了一起群眾不慎落入干涸水井,因井內缺氧窒息而造成七人死亡的意外事故。消防和衛生部門現場提取井內氣體檢測,發現井內CO和CO2 的含量過高。請回答問題:(7分)(4分) (1)造成死亡事故的原因是:井內氣體中CO2___________,CO______________;(3分)(2)在你進入深井前,該如何檢驗深井內是否缺氧?請你寫出其中一種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已知A、B、C、D、E、F六種物質間有如下的轉變關系(發生的反應都是化合反應),其中A、B、C三種物質在通常情況下是三種無色無味的氣體,B約占空氣體積的1/5,且C為化合物,E是一種無色的液體,F是一種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物質。(8分)(1) 請寫出有關物質的化學式:(6分)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2) 寫出下列變化的化學方程式:(2分) B +C →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實驗題:(共26分)(16分)21.(1)某班同學進行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可提供選擇的儀器如圖:(鐵架臺略),請你協助組合兩套制取CO2的裝置(填編號)第一套_________,第二套________,(4分)(2)選擇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二氧化碳只能用__________法收集,理由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分)驗滿的方法是:(3)某學生利用廢棄的可樂瓶和底部有小孔的試管組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如右圖)① C是一個彈簧夾,B是有孔的塑料板,放置B以后使該裝置具有使反應隨時發生或隨時停止的優點。該裝置中可樂瓶內應盛放___________;B塑料板上應放進____________;(填名稱)(2分)② 若要使正在發生的反應停止,你認為應通過__________(填關閉或打開)C來實現,可看到的現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2.某學生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套研究工廠冶煉銅的原理的實驗裝置,并通過實驗現象,驗證冶煉產物(共10分)(1)往貯存CO的貯氣瓶中不斷注入水,利用水壓把貯氣瓶中的CO壓出來,實驗開始時是先加熱氧化銅還是先通入CO?_______理由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斷冶煉產物①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說明產物中有___________,②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說明產物中有___________該冶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氣球里裝的尾氣是__________,怎樣處理氣球里的尾氣?____________________五.計算題:(共11分)23.微型化學實驗使用藥品的量很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很少,因此被譽為綠色環保的化學實驗。用右圖微型儀器完成制取并檢驗CO2的實驗只消耗了0.55 g 10%的鹽酸。求:(1)產生CO2的質量是多少克?(結果保留三位小數)(8分)(2)如果10%的鹽酸密度為1.1g/cm3,消耗鹽酸的體積是多少毫升?(2分)(3)通常完成這個實驗大約需10%的鹽酸5 mL,這是微型實驗用藥量的多少倍?(1分)六.選做題(加10分)24.實驗設計:給你燒杯,藥匙、錐形瓶、澄清石灰水、稀鹽酸及魚骨粉等實驗用品,請你設計一個簡單實驗,證明魚骨粉的主要成分含碳酸根。(10分)實驗操作步驟 預計現象 結論①取少量該魚骨粉于 中,加入少量 ,②立即罩上 ,片刻, ,振蕩。 說明 。點燃點燃ABCFED單孔 雙孔A B C D E F G H水氧化銅coCuO注水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CO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二氧化碳的“功”與“過”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從工廠和汽車等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這是目前地球上出現溫室效應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二氧化碳常被人看作是“廢物”,甚至當作危險的“敵人”。其實二氧化碳對人類和其它生物作出了重大貢獻。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生長必須的營養物質。葉子中的葉綠素在日光照射下都能完成一個很奇妙的變化,把葉子吸收的二氧化和根部輸送來的水分轉變為糖、淀粉以及氧氣(光合作用),6CO2+6H2O → C6H12O6+6O2。實驗證明,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大可以使農作物增產,因此二氧化碳有“氣肥”之稱。二氧化碳可以貯藏糧食、水果、蔬菜。用二氧化碳貯藏的食品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本身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食品中細菌、霉菌、蟲子生長,避免變質和有害健康的過氧化物產生,并能保鮮和維持食品原有的風味和營養成分。二氧化碳不會造成谷物中藥物殘留和大氣污染。固態二氧化碳俗稱干冰。它除了常被用于肉類等食物的冷凍保鮮還用于人工降雨。當空氣中含有大量水蒸氣,卻因缺少凝結核心而未能凝成雨滴時,用飛機將干冰撒向空中,由于干冰迅速氣化吸熱,四周氣溫驟降結出許多小冰晶,水蒸氣就能凝成水滴而下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可用于滅火。但有些活動性強的金屬,例如鎂條,點燃后放入二氧化碳里能夠繼續燃燒: 2Mg+CO2→2MgO+C 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是有條件的。無色、無臭的氣體二氧化碳有個怪脾氣,如果它在空氣中的濃度超過5%,就會刺激人的呼吸中樞神經,使呼吸量增加兩倍,并且有不舒服的感覺。一旦吸入高濃度 CO2,部分人可先感頭昏、心悸、迅速出現語妄、掠厥、昏迷,若不及時脫離現場搶救,可發生腦水腫、肺水腫,并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在巖洞、枯井、地窖中可能聚集著二氧化碳,人若誤入其中則窒息死亡。為此,人們下到深井之前要進行明火試驗,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明火若熄滅就表明可能有二氧化碳氣體。近幾十年來,由于人類消耗的能源急劇增加,森林遭到破壞,大氣中CO2的含量不斷上升。CO2就像溫室的玻璃一樣,并不影響太陽對地球表面的輻射,但卻能阻礙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紅外輻射,這就像給地球罩上了一層保溫膜,使地球表面氣溫增高,產生“溫室效應”。能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除CO2外,還有臭氧(O3)、CH4、氟氯代烷(該類化合物包括20多種,其中主要有CCl3F、CCl2F2)等。全球變暖會對人類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地球溫度上升,將導致寒帶和兩極的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因而會上升,從而淹沒地勢較低的沿海城市及河流三角洲;氣溫上升會使干旱的熱帶地區更加干旱,并使土地沙漠化的進程加快,自然災害的進程加快,自然災害也越來越頻繁,甚至會導致許多物種的加速滅絕。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人類應共同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節約能源、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代烷的生產和使用;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二氧化碳的功與過二氧化碳在通常情況下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無毒氣體。在空氣中占空氣體積的百分之零點零三,但它對于我們的生活和環境確有很大的影響。在自然界中,煤石油等礦物燃料的燃燒和動植物的呼吸都產生二氧化碳,綠色植物以二氧化碳為原料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氧氣支持燃料的燃燒和供給動植物的呼吸,如此循環下去,如果沒有二氧化碳就沒有氧氣,也就沒有生命。由此,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主要性。在我們的生活中,二氧化碳有很多用途。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的大,常用于滅火。它能直接做氣體化肥,在大棚蔬菜中施加二氧化碳,能促進光合作用,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固體二氧化碳俗稱“干冰”,它升華時能吸收大量的熱,常用作制冷劑保存食物,進行人工降雨。當天氣干旱時,用飛機向云層中散步干冰,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凝成雨滴降落到地面。影視舞臺上經常見到云霧繚繞,使人入仙境景象,產生種景象所用的物質就是干冰。它能溶于水,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可用它制成碳酸飲料,如:可口可樂,啤酒,雪碧等等。還可以用于制造尿素。這些都是二氧化碳對人類的貢獻。當然,二氧化碳也有對人類不利的一面。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當它們的體積分數超過正常含量時,就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當它的體積分數達到百分之一時,人會感到氣悶,頭昏,心悸。達到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五時,會使人感到氣喘,頭痛,眩暈。達到百分之十時,就會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如今,人類消耗的能源急劇增加,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森林又遭到了嚴重的砍伐,二氧化碳能像溫室的玻璃和薄膜一樣,使地面吸收到的太陽光的熱量不易散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越多,地面溫度越高,全球氣溫變暖,這就是溫室效應。溫室效應使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兩極的冰山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沒部分沿海地區。還加快土地沙漠化進程。所以,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要采取措施防止溫室效應的進一步產生。如: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更多地使用太陽能,地熱,核能,潮汐能等清潔能源。大量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雙面使用紙張,用電子賀卡代替紙質賀卡。在生活中,二氧化碳無處不在,適量的二氧化碳對人類來說是一種資源,但如果不能正確地合理地控制它的含量,它將會懲罰人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教學流程圖演示實驗:噴泉實驗引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物理性質二氧化碳化學性質學生實驗:二氧化碳的制取學生實驗: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演示實驗:階梯蠟燭學生實驗:在礦泉水瓶里加一半水學生實驗:分出一半,加熱變色石蕊試液學生實驗:二氧化碳驗證實驗小結練習、布置作業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本單元結構】(一)在全書中的地位1、碳和碳的化合物單元安排在走進化學世界、我們周圍的空氣、自然界的水、物質構成的奧秘、化學方程式等五個單元以后,學習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衍變關系,即由: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為以后學習燃料及其利用、酸和堿、鹽和化肥等單元的內容打下一定基礎,占有承上啟下的地位。2、學生在剛接觸化學世界以及從化學的角度認識物質的時候,學習情緒高漲,興致盎然,但在開始物質構成以及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的學習之后,開始覺得抽象,枯燥。本單元在具備了一定的基本化學概念和化學技能之后深入、細致的研究具體物質,內容緊密聯系社會和高新科技,可以幫助學生重新恢復學習化學的興趣。(二)本單元結構本單元以一幅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引入,激起學生對本單元碳的性質的探究欲望。【教學目標要求】一、知識與技能:課題1 金剛石、石墨和C601、了解金剛石、石墨的物理性質的差異和用途。2、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同種元素也可以形成多種單質,能以發展的觀點看待碳單質。3、知道碳單質的化學性質。了解物理性質不同的各種碳元素的單質有相同的化學性質。4、了解物質用途反映了物質性質,物質的性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課題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了解實驗室內制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2、探究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原理,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初步學會制取二氧化碳2、了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及其相關用途,了解一氧化碳毒性及其對環境的污染。3、聯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動,認識二氧化碳的重要性。知道溫室效應及防止溫室效應增強應采取的措施。二、過程和方法:1、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2、培養學生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使學生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進行探究活動。用科學的方法去推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4、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學習模式。5、通過對有關實驗裝置的改進探究,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素質。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對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從探究活動中體會成功喜悅,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2、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的進步學習化學的志向。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4、學會辯證的思維方法,知道在利用一氧化碳為人類服務時,必須注意一氧化碳毒性對人類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識。5、通過本單元的化學知識的學習,感受化學對改善人們生活、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本單元重點】1、碳的幾種單質和碳的化學性質。2、物質用途和物質性質的關系。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4、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5、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和用途。【本單元難點】1、物質用途和物質性質的關系。2、二氧化碳跟石灰水的反應,一氧化碳跟金屬氧化物的反應。3、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間的相互關系。4、研討氣體的實驗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講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學習目標】1. 掌握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原理、步驟、裝置、收集、檢驗、驗滿);2. 掌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學法點擊】1.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例:(09福州)(12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如圖所示,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 ;② 。(2)寫出用裝置A制氧氣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A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目的是 。(3) 寫出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可選用圖中 和 (填標號)組裝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檢驗二氧化碳集滿的方法是 。2.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例:(09濰坊)(7分)CO2是目前大氣中含量最高的一種溫室氣體,科學家正在研究分離出空氣中的CO2,然后在催化劑作用下將CO2和H2反應合成汽油、甲醇等有機物。請回答以下問題:(1)實驗室中可選用制取氫氣的裝置 。簡述實驗中將鋅粒加入容器的方法是。(2)某同學設計右圖裝置分離CO2和CO。實驗開始時關閉活塞b,打開活塞a,讓混合氣體從導管口進入,所得純凈氣體從導管c逸出(假設完全反應),此時逸出的氣體是 ?;旌蠚怏w通人完畢后,再關閉活塞a,打開活塞b,使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進入廣口瓶,此時逸出的氣體是 。【中考鏈接】1.(09蘇州)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檢驗、制備和用途能達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溶液變藍C.用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備大量二氧化碳D.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立即熄滅,證明瓶內原有氣體就是二氧化碳2.(09樂山)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兩種氣體,下列對它們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B.都能供動物呼吸 C.都不溶于水 D.密度都比空氣大3.(09樂山)通過下列實驗得出的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①既可說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說明了甲烷是由氫元素和碳元素組成②既可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又說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③既可說明水是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又說明了水分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個數之比為2:1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又說明了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低⑤既可說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說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4.(09福州)(6分)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間轉化關系如圖5所示。(1)物質X的化學式為 。(2)在物質的分類中,CO屬于 。(填標號)A.酸 B.堿 C.鹽 D.氧化物(3)從圖中任選一種物質,它的一種用途 。(4)寫出圖中轉化關系中屬于化合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5.(09婁底)結合下列圖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有字母的儀器名稱:a b ?(2)上述裝置可用于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氣體: ①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所選發生裝置中還缺少 。 ②若B中裝有石灰石和稀鹽酸,則該裝置可用于制取 氣體,收集該氣體可選用 裝置,檢驗該氣體是否收滿的方法是 。6.(09達州)(8分)實驗室中,利用下列裝置可以制取某些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A B C D E⑴寫出帶標號的儀器的名稱:① ;② 。⑵向氣體發生裝置內加入藥品前,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⑶實驗室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用雙氧水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⑷乙炔又稱電石氣,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小,不溶于水的氣體;工業上常用它燃燒產生的高溫來切割和焊接金屬;實驗室用電石(固體)與水反應制取乙炔。你認為制取乙炔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是 。7.(09蘭州)(14分)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制取氣體,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A B C D E F G(1)寫出編號所指儀器的名稱:① ;② 。(2)以上裝置圖中共有兩處明顯的錯誤,請你找出錯誤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結果填在下列橫線上:① ;② 。上述裝置改進后,請繼續回答下列問題。(3)小李在實驗室中用氯酸鉀和另一種固體制取氧氣,他選擇上述裝置中的A和(填字母)進行組裝。小紅在實驗室中選用C裝置作為氧氣的發生裝置。在他們的實驗中都用到了一種相同的固體藥品是 (填化學式),在兩個反應中它起 作用。請你寫出小紅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4)實驗室選用C和E裝置還可以制取的氣體是 (填化學式),寫出實驗室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5)裝置B、C都可以用來制?。?)中的氣體,比較這兩個裝置的不同,指出B裝置的一個突出優點 。(6)有一名同學欲用G裝置收集H2,則H2應從導管口 通入。8. (08江西) (6分)用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如下圖。(1)酒精燈加燈罩的目的 ;(2)剛開始預熱,試管②中立即產生氣泡,但石灰水不變渾濁,原 因是 ;(3)繼續加熱,觀察到石灰水逐漸變渾濁,黑色粉末中出現紅色物質。請你寫出帶點部分的化學方程式: 、 ;(4)停止加熱時,應先將導管從試管②中撤出,并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待試管①冷卻后再把試管里的粉末倒出。這樣操作的原因是 。9. (08山東菏澤) (8分)某同學設計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l)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 ,你的改進方法是 ,(2)實驗開始時,是先給氧化銅加熱,還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3)實驗過程中,圖中A處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處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4)實驗過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不僅能生成銅,還可能生成中間產物氧化亞銅(化學式為Cu2O)。如果要對反應后A處殘留固體的組成進行探究,試猜想殘留固體的組成 有哪幾種可能 。10(09眉山)(6分)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體驗“工業冶煉金屬”的過程。在實驗室做了CO還原CuO的實驗,他們稱得裝有CuO粉末的試管重42g,反應完全后,恢復到室溫稱量,試管和固體殘留物共重40.4g,并收集到CO2 4.4g,請你和他們一起計算:該反應制得銅的質量為多少克?圖7甲圖5②帶小孔的隔板①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課題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質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并關注溫室效應2、過程與方法1)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歸納2)會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3)情感與價值觀強化保護環境、解決環境問題的意識教學重點: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的性質教學難點:二氧化碳與水、澄清石灰水的反應教學方法:實驗探究 多媒體教學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情景導入:講述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講授新課:一、二氧化碳(板書)(一)物理性質活動探究:傾倒二氧化碳現象:底層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蠟燭后熄滅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也不支持燃燒。活動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實驗現象:塑料瓶變扁了分析:CO2溶于水后,瓶內的氣壓減小,大氣壓把瓶子壓扁小結: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1、無色無味的氣體2、密度比空氣大;1.977g/L為 空氣的1.5倍3、溶解性:1體積水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4、干冰的升華:氣體的CO2在一定條件下可變成固體,固體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在常溫常壓下易升華,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因此可作致冷劑。放映干冰升華的錄像:解釋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講解:如果利用飛機從高空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華吸熱,吸收了空氣中的熱量,水蒸氣迅速冷凝成水滴,于是就開始下雨。這就是人工降雨的奧秘。(二)化學性質(板書)1、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2、與水反應活動探究:編號 1 2 3 4操作 石蕊 +稀醋酸 石蕊 +水 石蕊 +CO2 石蕊試液+ CO2加熱現象 紫→紅 紫 不變色 紫→紅紅→紫分析 結論:(1)石蕊是一種色素,遇酸變紅;(2)水不能使石蕊變紅,CO2也不能使石蕊變紅;(3)CO2與H2O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變紅;(4)碳酸不穩定,易分解成CO2和H2O反應方程式:跟水反應:CO2+H2O==H2CO3碳酸的分解:H2CO3==CO2↑+H2O3、與石灰水的反應:CO2+Ca(OH)2==CaCO3↓ +H2O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討論: 為了使抹石灰漿的墻壁盡快干,人們常常在室內生個火盆,這是為什么呢?那為何在剛開始時墻壁反而潮濕?答: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Ca(OH)2,當生炭火盆時,炭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Ca(OH)2接觸,發生反應生成CaCO3沉淀和水,剛開始時由于有水的生成,而且來不及蒸發,所以看上去墻壁反而潮濕,過一段時間,水分蒸發掉,墻壁就干了,整個化學方程式如C+O2== CO2CO2+Ca(OH)2=CaCO3↓+H2O(三)CO2對生活影響1、做滅火劑: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又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當二氧化碳與空氣同時存在時,二氧化碳在下層,從而隔絕空氣與物體的接觸所以二氧化碳可用做滅火劑。2、做致冷劑 人工降雨3、工業原料(四)CO2對環境的影響1、溫室效應(1)產生: CO2 、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2)危害(3)防止措施:閱讀課本作業:書本相應習題第二課時 一氧化碳教學過程:1、復習提問:寫出碳單質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2、導入新課: (情景設計)從一氧化碳的毒性導入3、講授新課:分析: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在分子組成上的差異,這種差異會給兩種碳的氧化物的性質帶來什么差異?一、一氧化碳的性質(板書)1、物理性質(板書)提問:二氧化碳具有哪此物理性質?閱讀:課本第79頁小結:列表從顏色、狀態、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較2、化學性質(板書)(1)可燃性(與氫氣、二氧化碳比較)展示:多媒體動畫[實驗6-7]觀察: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原理:2CO +O2 ====2CO2小結:一氧化碳和氫氣都具有可燃性,屬于可燃性氣體,點燃應檢驗氣體的純度。討論:如何用化學方法區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如何用化學方法區別一氧化碳和氫氣?(2)一氧化碳的還原性(與氫氣、碳單質比較)展示:多媒體[實驗6-9]觀察:黑色的氧化銅變成紅色;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原理:CO +CuO Cu +CO2分析:對比氫氣與氧化銅;碳單質與氧化銅的反應,判斷反應類型。并分析裝置的不同。3、一氧化碳的用途(板書)提問:根據一氧化碳的性質說出用途。小結:冶煉金屬的還原劑,燃料3CO + Fe2O3 2Fe + 3CO24、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相互轉化(板書)2CO + O2 ==== 2CO2CO2 + C 2CO二、一氧化碳的毒性(板書)閱讀:課本第117頁討論:(1)煤氣中毒的生理過程?(2)有人用爐火取暖,為防止煤氣中毒,在火爐在放一盆水,這樣做行嗎?(3)有人說他不會煤氣中毒,一聞到煤氣味就把火爐搬出去,這種說法對嗎?三、一氧化碳對空氣的污染(板書)討論:在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應如何處理尾氣,減少對大氣的污染?請對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裝置進行改進。總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差異,一氧化碳與氫氣性質的相似性。作業:課本第100頁第1、2、3題點燃點燃高溫====高溫====點燃高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4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二氧化碳的性質授課人: 酈淼坤CO2的制取CaCO3+2HCl CaCl2+CO2↑+H2O觀察所制氣體的顏色、狀態、氣味。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常溫常壓下CO2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分組實驗: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收集于礦泉水瓶中,后用燃著的木條驗滿。往集滿二氧化碳的礦泉水瓶中加入約3分之1的水后,迅速蓋緊蓋子,振蕩,觀察現象。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向一個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的塑料瓶中加入約1/3體積的水,立即蓋上瓶蓋。實驗現象分析塑料瓶變扁了瓶里壓強減小,說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實驗現象分析(1)密度比空氣大(2)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CO2人進入菜窖會遇到什么危險?分組實驗:取一支在試管中加入約3分之1的水,滴加入紫色石蕊,再取一支加入澄清石灰水約3分之1,再向兩支試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試管出現白色沉淀就可停止通氣),觀察現象。分組實驗:將變色的石蕊試液分一半到另一支試管中,加熱一支,再比較兩支試管現象。1、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CO2 + H2O H2CO3H2CO3 CO2 ↑ + H2O但是碳酸很不穩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紅色石蕊試液又變成紫色)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2、二氧化碳能與石灰水反應CO2 + Ca(OH) 2 CaCO3↓+H 2O (此反應常用于檢驗CO2)思考:如何檢驗氧氣?用帶火星的木條。如果木條復燃則為氧氣,如果沒有復燃,則不是氧氣。CO2的物理性質小結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溶解度CO2化學性質CO2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作業布置 《第一課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化學優質課展示上冊《二氧化碳的性質》_人教版_酈老師.flv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練習人教新課標版 練習.doc 二氧化碳教學反思.doc 二氧化碳的功與過 特色材料.doc 二氧化碳的性質 教學流程圖.doc 二氧化碳的性質 教案.doc 二氧化碳的性質.ppt 二氧化碳的性質教學建議.doc 小論文——二氧化碳的功與過.doc 整體規劃.doc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單元目標測試(修改).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