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0張PPT)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鄧小平說明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第二課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1 推動和平與發展學習目標:1.知道戰爭的危害以及和平的珍貴。了解人類追求和平作出的不懈努力。2.能夠深刻認同每個人都可以用實際行動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3.增強憂患意識和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實干精神。自主學習:1.為什么要維護世界和平?2.如何維護世界和平?3.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么?4.為什么要消除貧困,推動可持續發展?5.為促進發展消除貧困,世界各國做了哪些努力?Part One維護世界和平 據統計,從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164年間,全世界共發生14513次戰爭,期間只有392年處于和平時期,大約有36.4億人死于戰火,損失財富折合成的黃金,可鋪成一條寬150千米、足可繞地球8周的黃金帶。感悟戰爭1. 為什么要維護和平(原因)?(1)回顧歷史,戰爭讓人類付出了慘痛代價,給人類帶來的傷痛難以忘卻。1. 為什么要維護和平(原因)?探究一:維護世界和平的原因在有記載的5560年的人類歷史上,共發生過大小戰爭14531次,平均每年2.6次。其中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是哪一場?參戰國和地區:61個,卷入戰爭的人數:20億以上,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傷亡:9000余萬人,死亡:5100余萬人,經濟損失:5萬多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浩劫。結合所學知識思考一:中國人民為此次戰爭付出了什么?探究一:維護世界和平的原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也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占二戰各國傷亡人數總和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余億美元。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做出了巨大犧牲。參戰國和地區:61個,卷入戰爭的人數:20億以上,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傷亡:9000余萬人,死亡:5100余萬人,經濟損失:5萬多億美元。(2)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性質)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9.1—1945.9.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飽受戰爭之苦的人民看到戰火導致的滿目瘡痍、生靈涂炭,看到人們在戰爭中失去家園,流離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帶來的毀滅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發展的可貴。③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飽受戰爭之苦的各國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發展的可貴。探究一:維護世界和平的原因戰火導致滿目瘡痍、生靈涂炭,人們在戰爭中失去家園、流離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帶來的毀滅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發展的可貴。思考二:戰爭結束后,人們更加渴望怎樣的生活?但是,即便到了今天,戰爭的陰影從未遠離…“敘利亞戰爭”自2011年3月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戰爭造成成千上萬人的傷亡。經濟損失超過484億美元,幾乎所有社會服務基礎設施都被嚴重破壞,教育行業瀕臨徹底癱瘓,敘利亞一部分地區學校正常上課率僅僅11%左右。敘利亞戰爭 有資料統計,進入2018年以來,在短短的7年時間里,敘利亞流失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約700萬,戰爭讓敘利亞無數建筑淪為廢墟,經濟全線崩潰。據分析,7年內戰導致敘利亞經濟倒退30年,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3萬億美元;在戰爭中包括兒童傷亡100萬人……“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空中,大馬士革與之齊名”————敘利亞諺語局部戰爭與沖突霸權主義民族問題宗教沖突領土爭端恐怖主義(重要因素)④世界整體維持和平的態勢,但戰爭的陰影從未遠離。1.為什么我們要維護世界和平?(筆記)①回顧歷史,戰爭讓人類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給人類帶來了難以忘卻的傷痛。②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浩劫。 二戰后,飽受戰爭之苦的各國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發展的可貴。④世界整體上維持和平的態勢,但戰爭的陰影從未遠離。一、維護世界和平(和平問題)國際和平日:美國是二戰后國際和平環境的最大破壞者這是矗立在聯合國總部花園內一個的青銅雕塑——那是一把手槍,但是槍管被卷成“8”字形,打上一個結,名曰“打結的手槍”。這一雕塑的含義就是制止戰爭,禁止殺戮。打結的手槍2.為了實現和平,人類采取了哪些方式,進行了哪些探索?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0日消息,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在俄羅斯斡旋下于莫斯科進行磋商后,同意在納卡沖突地區停火。方式:(1)和平談判代替武力解決爭端11/10日,統普京、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和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簽署聲明,宣布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完全停火。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致力于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及實現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中、美、蘇、英、法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2)成立聯合國,不斷建立健全維護和平的機制在世界上有這樣一支部隊,它的成員來自不同的國家,但它的行動要聽從聯合國的指揮。得到聯合國的授權,它可以駐扎在世界上某個發生沖突或戰爭的國家或地區。但如果該國政府提出撤軍要求,它就必須撤離。維和部隊士兵頭戴天藍色鋼盔或藍色貝雷帽,上有聯合國英文縮寫“UN”,臂章綴有“地球與橄欖枝”圖案。方式:(3)派駐維和部隊美國為迫使日本盡快投降, 1945年8月6日,美國投下日本廣島投下了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原子彈爆炸之時,強烈的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六千多度的高溫把一切化為灰燼,放射雨使許多人在以后的20年中緩慢的走向死亡。據統計近20萬人因此喪生。 1945年8月9日,美軍又在日本長崎投下代號“胖子”的原子彈。 日本作家橋爪文在書中寫道:原子彈爆炸后,大多數人開始莫名地皮下出血,皮膚潰爛。由于原子彈留下很深的核輻射,所以生在廣島,長崎的市民得癌癥,白血病,皮膚病的概率要高很多,他們深受疾病的困擾折磨。核武器威脅《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又稱“防止核擴散條約”或“核不擴散條約”。 該條約的宗旨是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4)簽署核不擴散條約2.為實現和平,人類采取了哪些方式和探索?(P18)①以和平談判代替武力解決爭端;②成立聯合國,不斷建立健全維護和平的機制;③派駐維和部隊;④簽署核不擴散條約。方式筆記區:維護世界和平的方式有哪些?派駐維和部隊成立聯合國,建立健全維護和平的機制簽署核不擴散條約以和平談判代替武力解決爭端3.世界的整體態勢: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世界整體上維持和平的態勢,但戰爭的陰影從未遠離。3.我國維護世界和平:我國堅持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難點問題,永遠做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和平因素戰爭因素二戰后,國際形勢總體穩定,爭取較長時間的和平的國際環境具有了可能性。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局部戰爭與沖突從未間斷。4.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局部戰爭和沖突霸權主義民族問題宗教沖突恐怖主義領土爭端當前影響世界和平的因素圖片探究威脅和平的因素民族問題霸權主義宗教沖突恐怖主義是威脅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領土爭端恐怖主義危害:①違背人類的道義和規則。②嚴重威脅普通民眾的生命安全。③造成社會動蕩不安。④與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馳。4.威脅和平的因素在哈爾濱街頭,有一座名為“放飛和平”的雕塑。它由炮身與人物兩部分組成:炮身采用鑄鐵材質,色調灰暗,質感厚重粗獷;人物的材質為鑄銅,光潔細膩,表情豐富,衣褶線條流暢。選用兩種材質對比,是為了表現戰爭與和平、歷史與今天、傷痛與希望。(1)觀察右圖,你從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創傷,看到了人們對和平的渴望和追求;感受到我們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和平,維護世界和平。(2)你可知道是誰在為我們守衛著和平?世界上愛好和平的人們。探究與分享P195.怎樣維護世界和平?中印雙方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保持密切溝通和平談判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有關問題,為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對話協商我國永遠做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2020年6月1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在回答有關中印邊境中的問題時: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為緩和兩國邊境地區局勢,中印雙方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保持密切溝通。中印雙方同意,維續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有關問題,為緩和邊境地區局勢、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我國堅持對話協商、以和平手段解決國家爭端和熱點難點問題,永遠做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2)我們(公民/青少年)應怎樣維護世界和平?維護世界和平需要每個人的努力。珍惜今天的和平,積極表達愛好和平的愿望,主動承擔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Part Two推動可持續發展材料說明了什么?聯合國發布的有關數據顯示,全球仍有10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線下,8.52億人處于饑餓狀態,每年500多萬兒童因饑餓和營養不良而夭折。全世界有6億生活在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環境中,11億人無法得到安全飲用水,26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條件。1.為什么要消除貧困?《2021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陷入貧困的人口數量增加1.2億左右,極端貧困率自1998年以來首次上升。2020年,全球共損失約2.55億個全職工作崗位,極端貧困率從2019年的8.4%升至9.5%;饑餓人口數量可能增加8300萬到1.32億,總數將達到8億人左右;全球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發育遲緩,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加劇這一問題。思考:結合圖片及上述材料,你感受到了什么?①消除貧困,讓人們都過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嚴地在健康的環境中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和平、公正、包容的社會,是當今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目前全球仍有10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線以下,8.52億人處于饑餓狀態,每年約500多萬兒童因饑餓和營養不良而夭折。全世界有6億人生活在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環境中,11億人無法得到安全飲用水,26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條件。②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日趨嚴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差距不斷擴大。(消除貧困的必要性)發展中國家共計約64億人,占了全球總人口的85%,但GDP總量卻只有全球的40%。由此可見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人均GDP也是有比較大差距的。探究二:貧困問題產生的原因 聯合國發布的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仍有10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線以下,8.52億人處于饑餓狀態,每年約500多萬兒童因饑餓和營養不良而夭折。全世界有6億人生活在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環境中,11億人無法得到安全飲用水,26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條件。思考:結合圖片及上述材料,你感受到了什么?當今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 ----消除貧困2.消除貧困的重要性消除貧困,讓人們都過上繁榮和充實的生活,平等和有尊嚴地在健康的環境中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和平、公正、包容的社會,是當今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 。 根據國際扶貧發展機構的報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全球身家超過10億美元的億萬富翁數量不減反增,由2009年3月的793人增至2014年3月的1645人。排名前85位的全球巨富的財富總和相當于35億最貧困者的所有資產。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2016年人類發展報告中,對世界各國進行了人均壽命、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收入等方面的綜合度量,挪威居于人類發展指數的榜首,中非共和國位列最后。你有什么感悟?(1)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財富越來越集中到少數人手中,貧困成為制約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2)世界上發達國家與不發達國家的差距不斷擴大,不發達國家遭受貧困等一系列問題的困擾。 閱讀感悟P20探究二:貧困問題產生的原因在敘利亞內戰進入第十年時,政府軍已控制了該國70%以上的領土。但戰爭造成了災難性的后果,導致超過1100萬敘利亞人逃離家園,近40萬人死亡。尼日爾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該國國土80%以上都被撒哈拉沙漠覆蓋。人們不能進行正常地生產活動,食物無法自給自足。整個國家瘧疾、傷寒肆虐。阿富汗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是世界著名恐怖分子本·拉登的出生地 ,1997年塔利班控制了政權。阿富汗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洛因輸出國。同時阿富汗也是婦女地位最低的三個國家,15歲以上只有25%識字。思考:3.哪些原因造成了這些國家的貧困?(貧困的產生的原因是什么?)③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日趨嚴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差距不斷擴大。頻發的戰爭、惡劣的自然環境、落后的教育等諸多因素導致貧困的國家越來越貧窮。1.為什么要消除貧困 (1)消除貧困,建設和平、公正、包容的社會,是當今人類必須面對的發展課題。(消除貧困的重要性)(2)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仍然存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差距仍然很大。(消除貧困的必要性)(3)由貧困衍生的饑餓、疾病、社會動蕩等一系列問題,阻礙著人類的發展。(貧困的影響)探究三:如何消除貧困10月17日是國際消除貧困日,聯合國將今年的主題確定為“共同行動,實現兒童家庭社區賦權,消除貧困”。為引起國際社會對貧困問題的重視,動員各國采取具體扶貧行動,宣傳和促進全世界的消除貧困工作,1992年12月22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確定每年10月17日為“國際消除貧困日” ,要求各成員國宣傳和促進全世界消除貧困的工作,采取具體的扶貧行動。思考:聯合國為什么要設立“國際消除貧困日”?探究三:如何消除貧困2000年聯合國提出了千年發展目標(2000——2015)消除極端貧困和饑餓。普及初等教育。促進兩性平等和賦予婦女權利。降低兒童死亡率。改善孕婦保健。與艾滋病、瘧疾和其他疾病作斗爭。確保環境的可持續能力。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個年齡段人群的福祉。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實現性別平等,增強所有婦女和兒童的權能。采用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聯合國《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2015——2030)思考一:對比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有何異同?相同之處:兩個計劃都把消除貧困、消除饑餓列為首要目標;不同之處:2015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增加了健康生活方式、優質教育、可持續消費和生產模式等內容,側重于提高人們的整體生活質量。探究三:如何消除貧困?思考:中國的減貧行動為世界其他國家消除貧困帶來哪些思考?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我國扶貧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已使8.5億多人擺脫貧困,占世界脫貧人口的70%。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后,中國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消除絕對貧困目標。“回望改革開放的40多年,我國出臺實施了一系列中長期扶貧政策規劃,從救濟式扶貧到開發式扶貧再到精準扶貧,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農村扶貧開發道路。”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設立遞進式的減貧目標。各國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探索消除貧困的有效途徑。我國消除貧困的舉措(1)設立減貧目標: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設立了遞進式的減貧目標;(2)探索發展途徑:各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消除貧困的有效途徑;(3)采取積極行動: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改善教育和醫療衛生條件、促進可持續發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為促進發展消除貧困,世界各國做了哪些努力?課堂總結2.1推動和平與發展一、維護世界和平二、推動可持續發展1、維護世界和平的原因及方式3、維護世界和平的探索1、消除貧困,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原因2、為消除貧困,推動可持續發展世界各國應怎么做2、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當堂練習:1、中學生要關心世界的發展,樹立全球觀念,應以積極參與的心態去關注和平,關注全人類。下列說法或做法中,你不認同的是( )A、小陽參加譴責巴基斯坦恐怖襲擊的公益活動B、某校開展“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而努力”的主題活動C、小林說,中國要強大,就必須以武力震懾世界D、九年級同學召開紀念“世界地球日”主題班會C2.敘利亞問題久未解決,多國頻發恐怖事件,南海紛爭又起波瀾,歐債危機加速蔓延,國際貿易爭端不斷…這一系列現象說明( )A.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已經改變B.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綜合國力的較量C.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事業面臨新的嚴重挑戰D.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無所不在,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C3、世界銀行的《“一帶一路”經濟學》報告顯示,“一帶一路”倡議在交通領域的全面實施將使有關經濟走廊沿線的經濟體貿易增長2.8%-9.7%,使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這說明( )①同住地球村,我們在開放中為世界積極作貢獻②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已經不存在③我國正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④各國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消除貧困的有效途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4、回望“十三五”科技成就從探月、“北斗” 再上一層樓,到高鐵、5G日新月異,從量子、干細胞研究深入“無人區”,到疫情防控得到有力支撐....新的脈動,隨處可以感知。“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技事業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正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該成就取得的原因。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②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③重視科技創新,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推動和平與發展2021-2022.pptx 2021年10月17日國際消除貧困日.mp4 習近平在第三屆巴黎和平論壇發表視頻致辭.mp4 原子彈殤.mp4 國際和平日:美國是二戰后國際和平環境的最大破壞者.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