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學習目標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物質也可由原子直接構成。2、知道原子組成分子時結構和種類不同,物質的性質也不同。3、認識分子微粒的大小、質量的數量級。二、重點難點1、知道物質的不同構成:分子、原子和離子。2、知道物質構成與性質的關系。3、認識微粒的數量級的大小。三、課前自學1電解水的實驗說明了什么?2、分子是由什么構成的呢?你能用模型來表示水電解的過程嗎?4、一般物質是由哪些微粒構成的?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什么?5、閱讀書本P6面了解粒子的大小與質量。你知道一個氫原子的質量、一個碳原子的質量嗎?四、拓展交流1、試從微觀方面解釋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實質2、歸納出分子、原子的特點:3、金剛石、石墨和足球稀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他們是同一種物質嗎?為什么?請說說物質的構成特點。五、當堂檢測1、讀課本圖1-14可知,1個一氧化碳分子和1個二氧化碳分子含有相同的( )A.氧原子個數 B.碳原子個數C.原子總數 D.以上都不對2、你能畫出一個氮原子和二個氧原子構成的二氧化氮分子模型嗎?3、從課本圖1-14可知,水和過氧化氫不屬于同一種物質是因為( )A.水分子和過氧化氫分子中所含氧原子個數不同B.水分子和過氧化氫構成時原子種類不同C.水分子和過氧化氫分子所含氫原子個數不同D.以上都不對4、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物理變化:_____________發生了變化,__________沒有變化。化學變化:__________發生了變化,變成_____,_____重新組合成新____5、判斷題:(1)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 )(2)分子能直接構成物質,原子不能直接物質 ( )(3)分子一定比原子的質量大 ( )(4)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而原子不能 ( )六、作業布置作業本七、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