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三節 制作模型通用技術必修1(蘇教版)1學習目標1、能根據設計方案和已有條件選擇加工工藝,并能正確、安全地操作;2、能根據設計方案制作一個簡單產品的模型或原型;3、制作成功后,能對產品的外觀加以潤色。在產品的設計方案基本形成之后,可以通過制作模型來檢驗產品的造型、結構以及零部件的裝配關系,并通過對立體形態的真實觀察與推敲,對產品的設計進行調整和修改。想不想自己親自動手制作模型?模型的概念模型是根據實物、設計圖樣或構思,按比例、生態或其他特征制成的與實物相似的一種物體。(一)制作模型的基本知識: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驟:1、選擇合適的材料;2、準備工具設備;3、按設計圖樣劃線 ;4、對材料進行鋸割、切削等加工;5、裝配;6、對產品進行表面的處理;7、對產品有外觀、色彩進行評價;對結構、功能進行測試、試驗;8、 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材料準備零部件加工部件裝配總裝配表面涂飾材料選擇注意的事項1)選擇廢、舊材料來做,這樣可節省制作成本。如各種飲料瓶等。2)選擇易加工的材料來做,這樣可節省制作時間,提高制作的成功率。如各種沐浴露的塑料瓶等。強調安全操作規程(1)記住刀、鋸、錘、鉗、鉆等利器的安全操作要領。(2)在調試時,切記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要求完全裝配好了,并且再次檢查沒有電線裸露在外或與外面金屬接觸才能打開電源調試。合適的結構、相應的加工工藝和三維實體表現的方法,來表現產品的設計構思和模擬產品的形態結構。模型制作既是一種設計表達方式,又是設計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分析、評價、評論手段,甚至某些工藝環節只有通過模型制作,才能確定其設計變為產品的可能性。模型制作不但能夠將美好的創意變為具體的、生動的形體,而且在模型制作中,通過不斷研究、分析整體形態的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各種線條,各種連接構造原理,各種材料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等,能直觀地檢驗自己的設計意圖,并在對模型的修改中,使其設計方便、快速地得到信息。燈籠模型:3.制作燈籠模型:在制作模型之前,首先欣賞一組同學的燈籠的制作過程,或許對你們的制作有所幫助和啟迪。(一)使用的工具(二)看圖備料:根據圖樣作形體分析,燈籠由兩塊底板和六根木條組成。板材選用中密度纖維板(也可選用松木、梓木等軟質或軟硬適中的木料),聯接方式采用釘聯接,各構件的形狀、尺寸如下:編號 名稱 成料尺寸 毛料尺寸 數量 備注1 底板 180*180mm 200×200mm 2 中密度纖維板,厚102 支架 300*20*20mm 310*20mm 6 松木條3 燈泡 1 25瓦4 開關 15 電線 1.5米 16 鐵絲 20mm 17 卡紙 38 插頭 19(二)下料:⒈ 畫線按照毛料尺寸,在板材上畫線。畫線時要利用角尺以一條平直的邊為基準,將垂直線、平行線畫準確。⒉ 鋸割根據畫線,將各構件依次鋸下來。(可用中、小齒的木工據,也可用粗齒鋼鋸代替。)鋸割時應注意的要領是:⑴ 注意姿勢正確(模仿老師的正確姿勢,包括握鋸、身姿、腳姿)。⑵ 工件必須把持牢靠,可利用左手和左腳壓踩,如用夾壓工具更好。⑶ 起鋸時,左手大拇指靠著鋸片以定位,右手持鋸輕輕拉推幾下(先拉后推),開出鋸路,再進行正常推鋸。⑷ 鋸割時用力要均勻,動作要流暢,眼睛要注意看劃線,時刻保持鋸片沿著畫線走。將要鋸完時,左手要抓住鋸下的部分,右手力度減小,輕輕將料鋸下。(三)構件制作:⒈ 確定聯接方式在構件制作前,先要想好構件的聯接方式,以便確定構件的具體形狀尺寸。現確定聯接方式為:面板和支架的四個角聯接處,采用釘子和膠的方法聯接。先把一塊圍板聯接成框,然后將底板釘在框上,再將卡紙膠合在支架上。先用鉆在木板中心打一個孔,另一個同學把電線穿過木板,和燈座連接起來,然后用螺絲刀把釘子上在木板上。2.連接用釘子先把一面的支架上上,然后在上另一面。⒋ 裝飾用卡紙裝飾燈籠(四)裝飾-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驟僅供參考。因各人的設計不同,制作步驟會有所不同。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會有自己的制作步驟,不一定要形成書面的制作步驟。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設計要求,可以根據本章介紹的有關知識,選擇其他的材料、工具和工藝來制作你們的作品。如果牽涉到其他材料工藝問題可通過自學或求助他人解決。模型制作的拓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