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綠色植物的物質與能量的轉換1.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產物及簡要過程(1)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__葉綠體__,利用__光能__,把__二氧化碳__和__水__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__有機物__,并釋放__氧氣__的過程。(2)光合作用反應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①場所:主要為葉肉細胞的葉綠體。②實質:制造有機物,儲存_能量。③影響因素:光照強度(主要)、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2. 光合作用的應用(1)增加大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延長光照時間等,都可提高蔬菜瓜果的產量。(2)合理密稙:單位面積上,栽種作物密度適當、間距合理,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產量。3. 光合作用的意義(1)光合作用把簡單的無機物轉化成復雜的有機物,并放出氧氣,實現了物質的轉化。(2)把光能變成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實現了能量的轉化。(3)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育、繁殖需要,還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4.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及其重要意義(1)制造__有機物__,一部分供自身利用,更多的則是提供給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2)釋放__氧氣__,遠遠大于自身呼吸作用對氧的需要,更多的則是散發到空氣中,供其他生物利用。(3)維持__碳—氧__平衡,光合作用要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使空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相對穩定。二、植物的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中的物質變化及其反應過程(1)呼吸作用概念:呼吸作用(主要指有氧呼吸)是指在__氧氣__的參與下,通過植物細胞內有關酶的__催化__作用,把糖類等__有機物__氧化分解,生成__二氧化碳__和__水__,同時放出大量__能量__的過程。(2)呼吸作用反應式: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3)呼吸作用場所:生物體的__活細胞__。(4)呼吸實質:__氧化反應__(指有氧呼吸)。呼吸過程中物質轉變:__有機物__分解為__無機物__。呼吸過程中能量轉變:__化學能__轉變為__其他形式的能__。2.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機物和氧氣場所 葉綠體 活細胞條件 光 有光和無光均可以產物 有機物和氧氣 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式 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物質變化 無機物→有機物 有機物→無機物能量變化 光能→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貯存能量) 化學能→其他形式的能量(釋放能量)相互關系 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依賴。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 有機物 和 氧氣 ,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了 能量 和部分原料 CO2三、植物新陳代謝原理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1.合理灌溉和合理施肥(1)水、無機鹽是細胞構成的基本成分和生理活動的重要參與者,應根據植物的需求規律,適時、適量地進行灌溉、施肥。(2)過多的水分會影響到根部等器官的__有氧呼吸__,從而導致爛根等現象的出現。過多的無機鹽會引起燒苗,缺乏時會影響植物的正常發育。2.合理密植根據__光合作用原理__,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應盡量讓陽光照射到農作物上,少照射到地面上,并盡量避免農作物之間的相互遮光。3.種子處理成熟的種子,時刻進行呼吸作用,為了有效提高種子的儲藏時間,可采取__低溫__、__干燥__等方法,降低種子的__呼吸作用__。例1.(2020 溫州)植物光合作用在葉中合成有機物時,下列示意圖能正確表示物質進出葉片的是( )A. B.C. D.例2.如圖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某植株一晝夜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分析錯誤的是( )A.影響該植物呼吸作用變化的因素之一是溫度B.a﹣c段,植物體內有機物的含量增多C.b﹣c段,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直在減弱,合成的有機物一直在減少D.C點以后,植物體內有機物的含量減少例3.(2021 麗水)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為探究“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某興趣小組制作了如圖甲所示裝置:用干燥、透明的密閉容器模擬大棚,其內放有一株吊蘭,傳感器測定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在室溫25℃時,將裝置放在有陽光照射的窗臺上,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ppm表示百萬分之一),請回答:(1)實驗中發現容器內壁附有較多水珠,這些水珠主要通過吊蘭的 作用產生;(2)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3)要提高大棚內作物產量,可適當增加大棚中CO2含量,寫出一種具體方法 。1.如圖是植物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物質交換示意圖,圖中甲、乙代表的物質分別是( )A.氧氣、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氧氣C.二氧化碳、水蒸氣 D.氧氣、水蒸氣2.(2019 湖州)荷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構造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荷葉的光合作用在白天進行,呼吸作用在晚上進行B.葉柄和莖中有發達的孔道,能將空氣送到根部C.藕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它是通過根從淤泥中吸收來的D.蓮蓬中的種子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3.如圖是綠色植物生理活動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 a 表示二氧化碳,b 表示氧氣,植物的所有細胞都能完成這項生理作用B.若 a 表示氧氣,b 表示二氧化碳,它們都是通過氣孔進出葉片的C.若 c 表示水分,則它在植物體內上升的動力主要來自呼吸作用D.若 d 表示有機物,則它通過木質部的導管向下運輸4.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某市以提質增效為出發點,因地制宜的引導農村發展設施農業,目前,某市許多貧困戶因大棚蔬菜種植已逐漸脫貧。請據圖回答:(1)為了幫助大棚種植戶提高產量,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他們在春季的一個晴天,對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進行一晝夜測定,并繪制如圖甲所示的曲線。在曲線AB段二氧化碳濃度逐漸升高,原因是此時植物主要進行 作用。(2)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特點,他們設置了如圖乙、丙的實驗裝置,乙內裝有正在萌發的蠶豆種子(瓶中有適量的水),丙為一盆蠶豆苗(經過暗處理)。將丙用無色透明玻璃箱密封好后與乙裝置進行連接(閥門處于關閉狀態),并將其放在陽光下。①蠶豆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屬于 植物。②在實驗過程中他們發現玻璃箱內壁上有水珠,主要是因為葉片進行 作用的結果。③打開閥門后,乙裝置中的 氣體會進入丙裝置,從而導致蠶豆的 作用增強。5.如圖甲所示為光照強度的變化與某植物光合速率的關系,乙圖表示溫度變化與某種植物光合速率的關系,丙圖表示森林葉面積指數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關系(葉面積指數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植物葉面積的數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葉片交錯程度越大)。(注:光合作用的速率是植物在單位時間內制造有機物的量,因為有機物的量測定不方便,通常用氧氣的釋放量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來表示)請回答:21教育網(1)甲圖中曲線上B點代表的含義為 ;A點代表的含義為 。(2)由上圖分析可知,該植物體在其他環境因素適宜時,體內有機物積累的速率要達到最大時對溫度的要求應該是 。溫度超過40℃時此種植物表現為 。(3)丙圖中的陰影部分表示 。在對森林資源的利用中,一般要在葉面積指數為6而不是為8時進行林木的采伐比較合算,請簡要說明原因。 。6.如圖表示一株葉面積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二氧化碳濃度、不同光照強度條件下測得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單位:毫克/(分米2 小時)】。請回答:(1)在光照強度為n3的情況下光照3小時,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克。(2)在晝夜周期條件下(12h光照、12h黑暗),該植物需在光照強度 的條件下才能生長。(3)若該曲線表示該植物在恒溫30℃時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到25℃,B點將向 (填“左”或“右”)移動。1.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驗中,所用的保溫瓶已作滅菌處理,保溫瓶內的環境條件適宜。將適量、等質量的正在萌發和煮熟過的種子分別裝入兩個保溫瓶后密封,利用傳感器測得相關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就是在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曲線。下列判斷符合客觀事實的是( )A.若y表示種子的質量,則b表示萌發的種子B.若y表示瓶內溫度,則a表示萌發的種子C.若y表示瓶內氧氣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D.若y表示瓶內二氧化碳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2.如圖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之間的關系圖,下列如圖哪個能夠反映a點時的生理過程及量變關系( )A.B.C.D.3.如圖表示大氣中氧的濃度對植物組織產生二氧化碳的影響,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A到B時二氧化碳主要來源于細胞的厭氧呼吸B.B所對應的氧氣濃度比較適合果實和蔬菜的生長C.B到C的過程中,需氧呼吸逐漸增強D.該植物組織的細胞能進行產生酒精的厭氧呼吸4. 如圖所示,圖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不同的物質,箭頭表示物質進出葉片的方向,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此葉片在白天只能進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能進行呼吸作用B.若葉片正在進行光合作用,則①代表氧氣,④代表有機物C.若③代表水分,②代表水蒸氣,說明葉片正在進行蒸騰作用D.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氣,說明葉片正在進行呼吸作用5.如圖表示綠色植物在水分充足的條件下,光合作用強度與環境因素的關系。請仔細分析圖中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你對圖中曲線的分析,你認為光合作用強度與溫度之間的關系 。(2)你認為在40℃下,光照強度為c時,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外部因素是 。(3)在光照強度為b的條件下,溫度為30℃時,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如果大棚栽培蔬菜,在這種情況下應采取什么措施有利于蔬菜的生長? 。6.甲圖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變化的關系,乙圖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與溫度變化的關系,光合作用速率是植物在單位時間內制造有機物的質量,通常用氧氣的釋放量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來表示。請回答:(1)甲圖中曲線上B點的含義為 。(2)分析乙圖可知,在其它環境因素適宜時,該植物體內有機物積累速率達到最大的溫度是 ℃,溫度會影響光合作用速率是因為 。(3)植物可通過改變色素的含量和比例來適應弱光環境。選取某植物A、B兩個品種,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進行實驗,部分實驗內容與結果見表。分析表中數據可知,耐蔭性較高的品種是 。品種 光照處理 葉綠素a含量(mg/cm2) 葉綠素b含量(mg/cm2) 光合作用速率相對值A 正常光照 1.81 0.42 4.59A 弱光照 0.99 0.25 2.60B 正常光照 1.39 0.27 3.97B 弱光照 3.80 3.04 2.97若將某一綠色植物置于密閉的玻璃容器中,黑暗時,二氧化碳含量每小時增加8毫克;光照充足時,容器內二氧化碳含量每小時減少36毫克,同時通過光合作用每小時能產生30毫克葡萄糖。通過計算比較黑暗時和光照時呼吸作用強度的大小。7.小科觀看科學實驗視頻《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思考了下列問題,請認真回答:INCLUDEPICTURE "F:\\馬濤\\word\\中考特訓方案浙江專版科學-教用\\第1部分生物\\ZJ1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馬濤\\word\\中考特訓方案浙江專版科學-教用\\第1部分生物\\ZJ1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馬濤\\word\\中考特訓方案浙江專版科學-教用\\第1部分生物\\ZJ120.TIF" \* MERGEFORMATINET(1) 圖1表示“綠葉在陽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四個實驗過程步驟,那么,該實驗正確的操作步驟應該是___________。(按序號排列)(2)圖1中步驟③的作用是脫色,為了使葉片中含有的____________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實驗結果更明顯。(3)圖2是探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實驗,選擇實驗裝置組合甲和乙,其實驗變量是_______________。(4)圖2甲裝置試管中收集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衛生香復燃,為了使該實驗結果在短時間內非常明顯,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說出一項措施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B例2.C【解答】解:A、溫度、氧氣和植物細胞含水量都會影響植物的呼吸作用,A正確;B、據圖可見:a、c點表示的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a﹣c段,植物體內有機物的含量增多,B正確;C、b﹣c段,光合作用強度也有所下降,但制造的有機物始終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因此有機物一直在積累,C錯誤;D、C點以后,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植物體內有機物的含量減少,D正確。例3.(1)蒸騰(2)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大于產生的量(3)增施有機肥、合理通風、燃放沼氣等。【解答】解:(1)綠色植物通過根部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絕大部分水分又通過蒸騰作用散失了。實驗過程中,裝置內的吊蘭要進行蒸騰作用,其散失的水分在玻璃罩的內壁上凝結成小水珠.(2)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大于產生的量。(3)要提高大棚內作物產量,可適當增加大棚中CO2含量,具體方法有:①增施有機肥,利用有機肥中的有機物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②合理通風,讓棚外二氧化碳進入棚內,促進光合作用;③燃放沼氣,選用燃燒比較完全的沼氣燈或沼氣爐燃放,釋放二氧化碳。B【解答】解:如果圖示表示綠色植物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圖,根據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可見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氧氣,故圖中葉片中的甲和乙分別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氣。2.B【解答】解:A、荷葉的光合作用在白天進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均能進行,A錯誤;B、荷花的葉柄和莖中都有孔道,有利于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輸送,能將空氣送到根部,B正確;C、藕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它是通過蓮藕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儲存于莖,莖中富含淀粉,C錯誤;D、胚珠將來發育成種子,種子的數目是胚珠的數目決定的。蓮蓬中的種子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D錯誤。3.B【解答】解:A、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氣,則此過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照,場所是葉綠體,光合作用必須是含有葉綠體的活細胞在光下才能進行,而不是每個細胞就能進行光合作用,如根細胞,A錯誤;B、氣孔是植物體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若a表示氧氣,b表示二氧化碳,它們都是通過氣孔進出葉片的,B正確;C、若c表示水分,則它在植物體內上升的動力主要來自蒸騰作用,C錯誤;D、若d表示有機物,則它通過韌皮部的篩管向下運輸,D錯誤;4.(1)呼吸;(2)①被子;②蒸騰;③二氧化碳;光合。【解答】解:(1)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在曲線AB段二氧化碳濃度逐漸升高,原因是此時植物主要進行呼吸作用;(2)①蠶豆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屬于被子植物;②植物的葉片能進行蒸騰作用,把體內的水分散發到空氣中,遇到玻璃箱內壁凝結成水珠,所以在實驗過程中,玻璃箱內壁有水珠,主要是因為葉片進行蒸騰作用的結果;③乙內裝有正在萌發的蠶豆種子,能進行呼吸作用,釋二氧化碳,打開閥門,乙裝置內二氧化碳進入丙裝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蠶豆苗的光合作用增強。5.(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同;無光照時呼吸作用的強度(2)25℃;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呼吸速率升高,體內有機物積累減少(3)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的量;葉面積指數為6時,該森林的干物質的量達到最大,而葉面積指數達到8時,雖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的量增加了,但呼吸作用消耗更多,干物質的積累量反而減少了【解答】解:(1)甲圖中,B點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相等,表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同,因此甲圖中曲線上B點代表的含義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同;A點植物不能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只能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因此A點代表的含義為:呼吸作用的強度;此時光合作用的強度是0。(2)由乙圖分析可知,溫度25℃時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的差最大,表明體內有機物的積累最多,因此該植物體在其它環境因素適宜時,體內有機物積累速率要達到最大的溫度要求應該是25℃.溫度超過40℃時此種植物表現為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呼吸速率升高,體內有機物積累減少,不再生長。(3)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因此丙圖中的陰影部分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量,從丙圖中看出,葉面積指數為6時,干物質積累量最高,因此在對森林資源的利用中,一般要在葉面積指數為6時。6.(1)0.45(2)大于n2(3)左【解答】解:(1)因曲線表示的是凈光合量,則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為吸收加上抵消呼吸那部分的消耗,即光合作用的吸收速度為10﹣(﹣5)=15毫克/(平方分米 小時),再由株葉面積為10平方分米、光照3小時,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5毫克/(平方分米 小時)×10平方分米×3小時=0.45克。(2)由圖可知在n1時,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為0,即在該點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達到動態平衡。一晝夜光合作用時間是12小時,呼吸作用時間是24小時。所以在晝夜周期條件下(12h光照、12h黑暗),該植物需在光照強度大于n2的條件下才能生長。(3)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到25℃時,光合作用的強度增強,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將增加,A點將向上移動;同時光合作用增強,光補償點前移,B點將向左移動。1.B解析:生物細胞利用氧將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若a是萌發的種子,則a中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釋放出大量的熱量,所以瓶內溫度升高;進行呼吸作用會消耗氧并產生二氧化碳,所以瓶內的氧氣的含量逐漸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漸增多。2.A【解答】解:光照強度為a點時,光合作用的速率與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光合作用葉綠體需要的CO2全部由呼吸作用線粒體產生的CO2提供即可.整個細胞或植物體對外不表現氣體交換,做到自給自足.3.B【解答】解:A、A到B過程,氧濃度較低,有氧呼吸作用較弱,二氧化碳主要是通過無氧呼吸產生,A正確;B、B點情況下,呼吸作用最弱,是蔬菜水果的保鮮儲藏的最佳氧濃度,B錯誤;C、由B到C,隨著氧氣的增加,植物的有氧呼吸加強,C正確;D、有氧呼吸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無氧呼吸的產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D正確。4.C解析: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同時放出氧氣,其中二氧化碳是通過葉片的氣孔進入的,水是由植物的根自下而上吸收來的,它合成的有機物由篩管自上向下運送。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氣體的形式散失到空氣中的過程叫蒸騰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照的影響,因此植物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在夜晚進行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A錯誤。若葉片正在進行光合作用,則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氣,③代表水分,④代表有機物,B錯誤。若③代表水分,②代表水蒸氣,則表示植物進行蒸騰作用,C正確。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氣,說明葉片正在進行光合作用,D錯誤。5.(1)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光合作用強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強(2)二氧化碳(3)光反應(4)適當提高大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提高暗反應過程中酶的活性【解答】解:(1)分析圖中曲線可知,光合作用強度與溫度之間的關系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光合作用強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強.(2)在溫度為40℃,光照強度為c時,光合作用強度達到了飽和點,并且其強度最高,限制光合作用進行的內在因素是暗反應過程中的酶的數量和酶的最大活性,外界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3)如果大棚栽培蔬菜,在光照強度為b,即光照強度較低,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的主要內在因素是光反應,此時適當降低溫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如果光照條件和溫度都適宜時,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的主要因素二氧化碳的濃度、酶的數量和酶的最大活性的限制.因此適當提高大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提高暗反應過程中酶的活性有利于蔬菜的生長。6.(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同(2)25;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都需要酶參與(3)B(4)黑暗時和光照時呼吸作用強度相同【解答】解:(1)甲圖中,B點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相等,表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同,因此甲圖中曲線上B點代表的含義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同。(2)由乙圖分析可知,溫度25℃時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的差最大,表明體內有機物的積累最多,因此該植物體在其它環境因素適宜時,體內有機物積累速率要達到最大的溫度要求應該是25℃.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都需要酶參與,所以都會受到溫度的影響。(3)表中信息顯示:弱光照時品種A的葉綠素a、葉綠素b和類胡蘿卜素總量均低于正常光照,而品種B卻與之相反,這一結果表明:經弱光照處理,該植物可通過改變光合色素的含量及其比例來適應弱光環境,品種B的耐蔭性較高。(4)在光照下,容器內二氧化碳的含量每小時減少36mg,此值表示凈光合速率,光照下制造了葡萄糖30mg,根據1葡萄糖一6C02,每小時光合作用總消耗二氧化碳的量為=44mg,代表真光合速率,根據凈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呼吸速率為44﹣36=8.放在黑暗條件下,容器內二氧化碳含量每小時增加8mg,此值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因此兩種條件下的呼吸作用強度相同。7.(1)④→①→③→②;(2)葉綠素;(3)陽光;(4)增加金魚藻的數量,增加光照強度等解析:(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主要步驟:暗處理→遮蓋后,光照射→幾小時后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液→沖洗觀察葉色,實驗操作的正確順序是④→①→③→②;(2)酒精脫色:光照幾個小時后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含有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至葉片變成黃白色;(3)圖2是探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實驗,選擇實驗裝置組合甲和乙,兩者是陽光的有無,其實驗變量是陽光,目的是驗證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需不需要陽光;(4)圖2甲裝置試管中收集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衛生香復燃,為了使該實驗結果在短時間內非常明顯,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金魚藻的數量,增加光照強度等。【備考2022】浙教版科學中考第一輪復習--第5講綠色植物的物質和能量轉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