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人體的消化1.消化系統的結構(1)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2)消化腺: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臟、胰腺;消化道壁:胃腺、腸腺。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有__物理性消化__和 化學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主要通過牙齒的咀嚼和胃腸的蠕動;化學性消化主要是利用 消化酶 ,使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過化學變化變成可吸收的物質。(2)食物中各種成分的消化。①必須經過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質②無須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質__小腸__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②參與消化的消化液消化液 產生部位 作用部位 作用唾液 唾液腺 口腔 內含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胃液 胃腺 胃 內含胃蛋白酶,分解大分子蛋白質膽汁 肝臟 小腸 內含膽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胰液 胰腺 小腸 內含多種消化酶,能分解多種營養素腸液 腸腺 小腸 內含多種消化酶,能分解多種營養素③無須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質:水、無機鹽、維生素。(3)小腸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①小腸長約5~6米,是消化道最長的一段;②小腸內表面有皺襞,上有許多小腸絨毛,極大地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③小腸絨毛壁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和運輸;④小腸內包含多種消化液(胰液、腸液、膽汁)。3.與人消化有關的消化酶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臟 腸腺流入的部位 口腔 胃 十二指腸 膽囊 小腸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膽汁 腸液所含消化酶 淀粉酶 胃蛋白酶 多種消化酶 無消化酶 多種消化酶4.酶的概念酶是生物__活細胞__所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__蛋白質_,是一種生物__催化劑__。5.酶的特點:__高效性__、__專一性__;__溫度__和__pH__都會影響酶的活性。6.溫度和PH對酶活性的影響:7.人體中有很多種酶,不同的酶催化體內不同的化學反應。8.人體細胞若缺乏某種酶或酶不足時,就會發生代謝紊亂,并可能出現疾病。如白化病等。二、人體的呼吸1.呼吸系統INCLUDEPICTURE "F:\\馬濤\\word\\中考特訓方案浙江專版科學-教用\\第1部分生物\\ZJ13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馬濤\\word\\中考特訓方案浙江專版科學-教用\\第1部分生物\\ZJ137.TIF" \* MERGEFORMATINET2.氣體運輸:氧是以 擴散 的形式運輸的。3.氣體交換(通過擴散實現,如圖所示)4.呼吸作用概念:人體細胞不斷從外界吸收氧氣氧化分解__有機物__,放出__能量__,供給人體各項生命活動所需,同時產生二氧化碳等廢物的過程。三、人體的血液和循環1.心臟(1)心臟的結構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主要由 心肌__構成,有四個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房與__靜脈__相連,心室與__動脈__相連。在心房和心室之間,心室和動脈之間,都有能開關的瓣膜,分別叫房室瓣和動脈瓣。(2)瓣膜的特點瓣膜只能向__一個方向__開放,保證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即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2.血管的種類、功能、分布及特點血管種類 功能 分布 特點動脈 把血液從心臟送往身體各處 多分布在較深的部位 管壁較 厚 ,彈性大,管內血流速度 快 。血液流動由總到分支靜脈 把血液從身體各處送回心臟 位置有深有淺 管壁較 薄 ,彈性 小 ,管腔大,管內血液流速慢。血液流動由分支匯合毛細血管 連接最小的動脈和靜脈 分布很廣 管壁由一層 上皮細胞 構成,管內血流速度 很慢 。血液流動時紅細胞排成 單行 通過3.人體的血液循環(1)血液循環包括__體循環__和__肺循環__兩個部分,當然,這兩個部分實際上是相互連通,且同時進行的。體循環:從__左心室__射出鮮紅色的動脈血,經過體循環,就變成了暗紅色的靜脈血,流回到__右心房__。肺循環:從__右心室__射出的暗紅色的靜脈血,經過肺循環變為鮮紅色的動脈血,從肺靜脈流回到__左心房__。INCLUDEPICTURE "F:\\馬濤\\word\\中考特訓方案浙江專版科學-教用\\第1部分生物\\ZJ15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馬濤\\word\\中考特訓方案浙江專版科學-教用\\第1部分生物\\ZJ159.TIF" \* MERGEFORMATINET(2)不能根據血管的名稱來判斷其內流動血液的性質,比如肺動脈流的是靜脈血,肺靜脈流的是動脈血。4.血液的主要組成及其功能成分 功能 異常病血液的組成 血漿 運載__血__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血細胞 紅細胞 運輸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貧血細 白細胞 吞噬異物,抗感染 太少,抵抗能力差;太多,炎癥胞 血小板 加速血液__凝固__ 凝血功能降低(1)血液的功能:運輸、防御保護和調節體溫。(2)血紅蛋白的特點:在氧濃度__高__的地方,容易結合氧;在氧濃度__低__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5.血液的種類血液6.人體ABO血型(1)ABO血型是由紅細胞膜上的__凝集原__決定的。(2)輸血原則:以輸__同型血__為原則,異型血輸血時,主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上凝集原是否會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發生凝集作用。血型 紅細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A A 抗BB B __抗A__AB A、B 無O __無__ 抗A和抗B 血液的紅細胞上存在兩種凝集原,分別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液的血清中則含有與它們相對抗的兩種凝集素,分別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同時,每個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與他自身紅細胞的凝集原相對抗的凝集素。7.輸血(1)原則:__同型血__。(2)異型輸血:異型之間輸血,主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中的凝集原是否會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發生凝集反應。異型間可行的輸血:(見下表)供血者血型 受血者血型A ABB __AB__O A、B、AB8.AB型可以接受__任何血型__的血液,因此被稱做萬能受血者;O型可以__輸給任何血型的人__,因此被稱做萬能供血者。不同血型之間的輸血,一般只能小量地輸送,不能大量輸送。四、尿的生成和排出1.營養物質(糖類、蛋白質、脂肪)代謝后產生的廢物有:水、二氧化碳、尿酸、尿素等。這些廢物是通過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皮膚排出體外,其中絕大部分是通過 泌尿系統 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2.尿的形成和排出過程(1)腎小球的__濾過__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__血細胞__和__大分子蛋白質__外的其他物質均可通過濾過作用進入腎小囊形成__原尿__。(2)腎小管的__重吸收__作用原尿流過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包括__全部的葡萄糖__和大部分__水__、__部分無機鹽__等。(3)尿液排出腎盂內的終尿,經輸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內蓄積到一定的量以后,通過神經系統給大腦發出指令產生“尿意”。最后經尿道排出體外,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小便。尿液的形成五、生命活動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1. 同化作用(1)概念:生物體會不斷地從外界吸收營養物質,合成新的自身組成物質,并貯存能量的過程。(2)分類①自養:植物能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直接制造成有機物并貯存能量。②異養:人和動物等需要通過攝取現成的有機物來獲得營養,不能直接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2. 異化作用(1)概念:生物體不斷地氧化分解自身組成物質,釋放能量,并不斷排出代謝廢物的過程。(2)主要過程包括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①有氧呼吸:在氧氣的參與下,有機物的分解較為徹底,并釋放出較多的能量。②無氧呼吸a.人體在劇烈運動時,不能滿足肌肉組織對氧的需求,肌肉處于暫時相對缺氧的狀態。b.高等植物在被水淹的情況下,也可進行短時間的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產生少量的能量。3. 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當一個人的能量獲得大于消耗時,能量就會被貯存起來,使體內有機物積累增加;反之,當能量獲得小于消耗時,則會分解體內原有的有機物,使體內有機物貯存減少。3.物質與能量的變化和同化作用、異化作用、物質代謝、能量代謝的關系:例1.如表為某人平靜呼吸時,吸入氣(吸入的氣體),呼出氣(呼出的氣體),肺泡氣(肺泡內的氣體)中O2、CO2、N2三種成分的體積分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2 CO2 N2吸入氣 21% 0.04% 78%呼出氣 16% 4.0% 78%肺泡氣 14% 5.6% 78%A.導致肺泡氣與吸入氣中O2體積分數差異的原因是肺毛細血管中O2通過擴散作用進入肺泡內B.該人平靜呼吸時,一次吸入的氣體不會全部進入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氣管和支氣管中C.若該人深呼吸一次,肺吸入氣中CO2體積分數將低于0.04%D.肺泡氣是呼入氣與呼出氣的混合氣體,因此其中CO2體積分數最高例2.如圖甲所示為人體部分生理過程示意圖,A、B、C表示不同的物質,序號①②表示消化和吸收的過程。(1)完成①②過程的主要器官是 。(2)圖中的甲細胞是由人體中的 制造出來。(3)圖乙曲線代表血液流經腎臟時中某種成分含量變化的趨勢,該物質可能是 。(寫出一種即可)例3.(2019 寧波)新鮮菠蘿果肉中的菠蘿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頭表面的蛋白質,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若菠蘿用鹽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適感會減輕。小科猜測可能是鹽水影響了菠蘿蛋白酶的活性。為研究鹽水對菠蘿蛋白酶活性的影響,小科取6支相同的試管,編號1﹣6,各加入5mL鮮榨的含菠蘿蛋白酶的菠蘿汁,再按下表分別添加物質,置于37℃的溫水中保溫。20min后測定蛋白酶活性,并計算其相對活性。數據如下:編號 1 2 3 4 5 6試管中所添加的物質 ★ 5mL 1%NaCl溶液 5mL 3%NaCl溶液 5mL 5%NaCl溶液 5mL 7%NaCl溶液 5mL 9%NaCl溶液蛋白酶相對活性 100% 88% 69% 94% 88% 80%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形成對照,表格中“★”處的內容是 。(2)實驗表明,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都能抑制菠蘿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實驗中,抑制作用最強的NaCl溶液濃度為 。(3)因為酶的活性與 有關,小科認為菠蘿用熱水浸泡后食用,不適感也可能減輕。例4.我國部分農村中小學生可享受國家免費提供的面包、牛奶和雞蛋等營養餐。下圖表示面包的主要成分一一淀粉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1)圖中a物質的名稱是 ,消化道內吸收該物質的主要器官是 。(2)若尿液中出現a物質,可能是由于腎單位中的 發生病變,導致a物質不能全部被重吸收。例5.(2020 舟山)新冠疫情期間,ECMO(體外肺膜氧合)技術的使用挽救了許多危重患者的生命。ECMO技術的原理是將體內的靜脈血引出體外,經過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的靜脈(如圖甲)或動脈(如圖乙),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其主要設備包括氧合器、氧氣泵、動力泵、監測系統、醫用物理升溫儀等。(1)ECMO技術主要設備中的氧合器替代的是人體 (填器官名稱)的功能。(2)ECMO技術常被用于挽救肺功能喪失或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其中被用于挽救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生命的是圖 所示模式,判斷依據是 。例6.人工腎是目前治療尿毒癥的機器,通過將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利用透析膜將血液中的廢物濾過后排出,再將凈化后的血液送回病人的靜脈中,透析過程如圖所示。(1)若發現④中有紅細胞,則說明透析膜損壞,這相當于腎臟中的 出現了病變。(2)比較②中與①中血液的成分, 等廢物減少了。(3)人工腎相當于生物體結構層次中的 。1.如圖表示人的膈肌收縮和舒張時在胸腔內的位置,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從甲到乙時,膈肌收縮,呼氣B.從乙到甲時,膈肌舒張,吸氣C.吸氣開始的瞬間,膈肌處于甲狀態D.呼氣完成的瞬間,膈肌處于乙狀態2.(2019 杭州)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關胃的形態和功能表述錯誤的是( )A.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暫時貯存食物B.胃壁中有發達的平滑肌層,能不斷蠕動促進食物與胃液的混合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殺菌、消化等作用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分解食物中的脂肪3.圖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響的曲線,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pH=b時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產生的麥芽糖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若圖乙描述的反應過程中,在保證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變某一初始條件,則圖乙中e點(產生麥芽糖量是最大量)或d點(產生麥芽糖最大量時的時間)的位置可能會發生移動。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淀粉量增加時,e點上移 B.pH=a時,e點下移C.溫度升高時,d點右移 D.酶的量減少時,d點右移4.人工肺(ECMO)是一種模擬人體心臟和肺的機器,可以對心肺疾病患者進行體外輔助呼吸,人工肺中血液和氣體雖然不直接接觸,卻能通過隔離膜(半透膜)進行氣體交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隔離膜模擬的是單層細胞構成的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B.血液和氣體通過隔離膜進行氣體交換是依靠呼吸作用C.血液流經人工肺后,動脈血變成靜脈血D.人工肺在進行氣體交換時,還能過濾血液中的尿素5.生物體是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整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腎小管壁薄且周圍圍繞著毛細血管,有利于對終尿的重吸收B.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加了消化的面積C.肺泡壁和毛細血管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氣體交換D.心房和心室之間有房室瓣,確保血液不能從心房回流到心室6.如圖中,A、B、C、D依次表示你消化道中的某個部位,曲線(X、Y、Z)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能代表蛋白質消化程度的曲線是( )A.X B.Y C.Z D.都可以7.如圖是人體部分消化系統的局部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B.②內可將淀粉分解為葡萄糖C.③是人體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D.④內的消化液有胃液、腸液和胰液8.人體內連續發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動可用流程圖來表示。以下流程圖正確的是( )A.尿液形成的途徑: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尿液B.外界空氣進入人體肺部:鼻→咽→氣管→喉→支氣管→肺C.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次序:食物→口腔→咽→食道→小腸→胃→大腸→肛門D.血液循環的規律:心房→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室9.如圖是人體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的生理活動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1)圖甲中,蛋白質消化的終產物氨基酸,由消化道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A叫 。(2)圖甲①﹣④中,有動脈血流動的是 (填序號)。(3)圖甲中B器官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某人尿檢時,發現尿液中有大分子蛋白質,據此推測最有可能發生病變的結構是 。10.最近,一股“水果酵素”風潮席卷我國各地,它所宣傳的“減肥”“養顏”“排毒”等種種功效,讓它成為了愛美人士競相追捧的對象,酵素是酶在日本和臺灣地區的別稱,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質。小徐同學為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進行了以下操作:①取3支試管,編號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②向各試管注入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試管滴碘液;④將3支試管分別放在37℃的熱水、沸水和冰塊中維持溫度5min;⑤觀察實驗現象。請根據表格回答下列問題:(l)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實驗順序應是______。(某些操作可多選)(2)以正確的實驗順序進行實驗后,觀察到B試管內的溶液變藍色,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3)15min后,在A試管申,淀粉酶的質量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1.(2020 衢州)如圖是人體的消化系統漫畫概念圖。下列對圖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蛋食主義者”意為胃能消化蛋白質B.“我什么都能吃”意為食物中的大部分營養成分都能在小腸被消化和吸收C.“口腔和我合作無間”意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D.“肝膽相照好兄弟”體現了肝臟和膽囊之間相互配合的關系2.如圖為生物常見的物質交換模型,以下說法不合理的是( )A.若X為組織細胞,Y為毛細血管,則②可表示為營養物質和氧氣B.若X為肺泡,Y為毛細血管,則血液流經Y后,含氧量增加C.若X為葉肉細胞,①為有機物,則Y為葉脈中的導管D.若X為根毛細胞,①為水,則Y可表示輸導組織3.人體的結構與功能高度統一,使得體內復雜多變的生理功能得以實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心臟的四個腔中左心室壁最厚,心肌發達,可以將血液“泵”到全身各處B.心房和心室之間、心室和動脈之間有瓣膜,保證血液不能倒流C.小腸壁上有豐富的腸腺,能分泌多種消化液,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D.肺泡的數目多,肺泡外包繞著豐富毛細血管,利于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4.如圖為人體某部位的血管結構和血流方向示意圖,a、b、c表示血管。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該結構位于肺部,則c內氧合血紅蛋白的含量明顯比a內少B.若c血管受到損傷,為防止流血太多,應在傷口的遠心端結扎C.若該結構位于腎臟,則c內氧合血紅蛋白和含氮廢物含量都比a少D.若該結構位于小腸,則c內營養物質到達右心室的途徑是:c→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5.下表中結構和功能相一致且表述正確的是( )結構 功能A 紅細胞內含有大量的血紅蛋白 促進紅細胞的運氧能力B 腎小管壁薄且周圍纏繞大量毛細血管 有利于濾過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C 小腸能分泌胰液、腸液、膽汁 能有效促進小腸的吸收功能D 心臟的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能有效降低體循環血壓A.A B.B C.C D.D6.2022年,杭州第19屆亞運會帆船項目將在寧波東海之濱舉行。屆時,亞運健兒們將會上演“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壯觀場景。在帆船航行過程中,運動健兒們需要根據風向隨時對帆進行調節,完成這一活動最基本的神經結構稱為 。比賽過程中,需要吸入大量的空氣,空氣進入肺的過程中,肋間肌和膈肌處于 狀態。這一系列的生命活動需要通過 的調節。7.如圖是某食物經消化后的最終產物a進入血液,再進入組織細胞參與代謝,以及其代謝終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示意圖。圖中a~f分別代表不同的物質。請據圖回答:(1)如果圖中的食物是蛋白質,那么物質a是 。(2)醫生在檢查某人的f時,若發現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則此人腎臟的 可能發生了病變。(3)近期,我市部分學校已發生了呼吸道傳染病疫情。為有效防止我市學校呼吸道等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對未發病的學生可接種風疹、水痘等疾病的疫苗。從免疫的角度講,注射后,體內會產生相應的 ,從而發揮機體的 (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8.國家一直倡導“有氧運動,科學健身”。在有氧運動時,人的呼吸、循環等系統協調配合,共同為骨骼肌提供物質和能量。如圖甲是人體吸氣時胸廓與膈肌的狀態,如圖乙為人體部分物質的獲取和排出途徑,請據圖回答:(1)人在吸氣時,膈肌 (選填“收縮”或“舒張”),膈的位置下降,胸廓容積擴大。(2)F過程后,血液變為 ,這些血液到達心臟時,首先流入 (心臟的結構名稱)。(3)圖乙中氧氣進入骨骼肌細胞后,參與細胞內的 生理活動。9.為了探究pH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某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請根據實驗過程和結果,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過程中,溫度控制在3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實驗中第三支試管不變藍的原因分析,處理考慮“唾液淀粉酶與溶液pH的關系” 及“淀粉與氫氧化鈉溶液是否反應”這兩個因素外,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該同學說本實驗步驟②和③不能交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請在方框中,繪制一個坐標圖,大致表示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與溶液pH的關系參考答案例1.解:A.肺泡氣體與吸入氣體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差異是因為肺泡內的氧氣通過擴散作用進入血液中,A錯誤;B.呼吸時,呼吸道都會殘留部分吸入的空氣,B正確;C.深呼吸時,吸入的氣體仍然為空氣,所以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依然是0.04%,C錯誤;D.呼出氣是肺泡氣與吸入氣的混合氣體,其氮氣體積分數最高78%,而不是二氧化碳,D錯誤。故選:B。例2.解:(1)①②表示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主要器官是小腸,小腸是人體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小腸長約5~6 m,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2)圖中的甲細胞是紅細胞,由人體中的骨髓制造出來;(3)血液流經腎臟時,經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球重吸收作用,一部分尿素隨尿液排出,血液中尿素含量減少,所以圖乙曲線代表血液流經腎臟時中某種成分含量變化的趨勢,該物質可能是尿素。故答案為:(1)小腸;(2)骨髓;(3)尿素。例3.解:(1)為了形成對照,表格中“★”處的內容是5ml清水,分別與2、3、4、5、6號形成5組對照。(2)實驗表明,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都能抑制菠蘿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實驗中,抑制作用最強的NaCl溶液濃度為3%。(3)因為消化酶具有生物活性,其受外部環境(溫度,濕度,酸堿度)影響很大,小科認為菠蘿用熱水浸泡后食用,不適感也可能減輕。故答案為:(1)5ml清水;(2)3%;(3)溫度。例4.解:(1)圖示中,a是淀粉消化的終產物﹣﹣葡萄糖,小腸能夠吸收葡萄糖。(2)尿液中有葡萄糖是由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現了障礙,因為腎小管能吸收全部的葡萄糖,而使尿液中出現葡萄糖。故答案為:(1)葡萄糖; 小腸;(2)腎小管。例5.解:(1)(2)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俗稱人工肺,用于肺功能喪失患者的急救,在這次新冠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使用時,先用一根導管將血液從人體靜脈引出,通過人工肺后,血液經另一根導管回到人體的主動脈,不需要依靠心臟將其壓入主動脈。故答案為:(1)肺(2)乙;氧合后的血液直接進入主動脈,不需要依靠心臟將其壓入主動脈例6.解:(1)尿液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血細胞,說明可能是腎小球的過濾作用發生了病變,通透性增大。蛋白質和血細胞進入了原尿。而腎小管又不重吸收蛋白質和血細胞,故在尿液中發現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血細胞。所以若發現④中有紅細胞,則說明透析膜損壞,這相當于腎臟中的腎小球出現了病變。(2)血液透析的目的是除去血液中人體內產生的代謝廢物,如同尿的形成過程,因此血液透析過程實際上模擬了尿液形成過程中的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所以比較②中與①中血液的成分,尿素等廢物減少了。(3)器官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人工腎相當于生物體結構層次中的器官。故答案為:(1)腎小球(2)尿素(3)器官1.解:呼吸運動是由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當膈肌與肋間肌收縮,膈肌頂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肺隨之擴大,造成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如圖中乙;當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膈肌頂部上升,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結果胸廓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膈肌從甲到乙時,吸氣;呼氣完成的瞬間,膈肌處于甲狀態,即吸氣開始的瞬間,膈肌處于甲狀態。故選:C。2.解:A、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能暫時儲存食物。A正確;B、胃壁中有發達的平滑肌層,能不斷蠕動進行物理性消化及促進食物與胃液的混合。B正確;C、胃內有胃腺,能分泌鹽酸和胃蛋白酶等,具有殺菌、消化等作用。C正確;D、胃內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對蛋白質進行初步消化。D錯誤。故選:D。3.解:A、淀粉量增加時,產生的麥芽糖量增加,e點上移,A正確。B、pH為a時,酶的活性較低,酶促反應速率較慢,e點不變,d點右移,B錯誤。C、當溫度升高時,酶促反應速率變慢,d點右移,產物量不變,e點不變,C正確。D、酶的量減少時,消化分解時間延長,d點右移,D正確;故選:B。4.解:A、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均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病人通過半透膜進行氣體交換,說明半透膜模擬的是單層細胞構成的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A正確;B、血液和氣體通過半透膜進行氣體交換是依靠氣體的擴散作用,B錯誤;C、血液流經膜肺后,氧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通過半透膜擴散出去,所以靜脈血變成動脈血,C錯誤;D、膜肺只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完成氣體交換,不能過濾血液中的尿素,D錯誤。故選:A。5.解:A、腎小管壁薄且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有利于原尿重吸收形成尿液,A錯誤;B、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B錯誤;C、肺由大量的肺泡構成,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利于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C正確;D、心臟的心房和心室之間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只能流向心室,D錯誤。故選:A。6.解:淀粉的消化始自口腔,在小腸內被徹底分解為葡萄糖;蛋白質的消化適于胃,在小腸內被徹底分解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在小腸內進行,最終消化產物是甘油和脂肪酸。分析題干中的圖示可知,曲線X代表的物質自口腔開始消化,在小腸內被消化完,此物質應為淀粉;曲線Y代表的物質在胃內開始被消化,在小腸內被分解完畢,此物質應為蛋白質;曲線z代表的物質只在小腸內被消化,此物質應為脂肪。因此表示蛋白質的消化過程的曲線是Y。故選:B。7.解:A、圖中①肝臟分泌膽汁,膽汁不含消化酶,故正確;B、②是胃,可以將蛋白質初步消化為多肽,然后在小腸內徹底消化為氨基酸,故錯誤;C、③是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胰液中含有消化酶,對食物進行化學性消化,④是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故錯誤;D、④是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有腸液、胰液、膽汁這幾種消化液,沒有胃液,故錯誤。故選:A。8.解:A、據分析可見:尿液的形成過程: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尿液,A正確;B、外界空氣進入人體肺部: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B錯誤;C、食物通過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C錯誤;D、血液循環路線如圖所示:從圖中看出,血液循環的規律:心室→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房,D錯誤。故選:A。9.解:(1)圖甲中,蛋白質消化的終產物氨基酸,由消化道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A叫吸收;(2)人體血液循環的途徑如圖所示: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①右心房、②左心室內流靜脈血,③左心房、④左心室內流的是動脈血;(3)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經過濾過和重吸收兩個連續過程。當血液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腎小囊中的液體稱為原尿。人體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約150升。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某人尿檢時,發現尿液中有大分子蛋白質,據此推測最有可能發生病變的結構是腎小球。故答案為:(1)吸收;(2)③④; (3)腎單位;腎小球。10.①④②④③⑤;高溫使酶失去活性,未將淀粉消化分解;不變1.解:A、“蛋食主義者”說的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夠分泌胃液,胃液能夠初步消化蛋白質,A正確;B、“我什么都能吃”說的是小腸,在消化道內,小腸在消化道內最長,長約6米,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小腸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種結構特點有利于小腸的吸收;小腸內含有腸液、胰液、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可以對多種物質進行消化。所以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B正確;C、“口腔和我合作無間”說的是唾液,口腔中具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夠將淀粉初步消化為麥芽糖,C錯誤;D、“肝膽相照好兄弟”說的是肝臟和膽汁,肝臟,能夠分泌膽汁,膽汁流入小腸后,膽汁不含消化酶,對脂肪有乳化作用,D正確。故選:C。2.解:A、當血液流經全身的毛細血管的時,由于組織細胞中氧的濃度比血液中氧濃度低。血紅蛋白與氧迅速分離擴散進入組織細胞,細胞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血液,通過組織的氣體交換,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同時血液中的營養物質進入組織細胞,細胞代謝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進入血液由血液運走,A正確。B、肺泡中氧氣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氣由肺泡擴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擴散到肺泡里;這樣,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后就由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因此若X為肺泡,Y為毛細血管,則血液流經Y后,含氧量增加,B正確。C、若X為葉肉細胞,①為有機物。運輸有機物的結構是篩管,則Y為葉脈中的篩管而不是導管,C錯誤。D、當根毛細胞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通過一定方式進入根部的導管,然后植物就通過根、莖、葉中的導管把水分和無機鹽運輸到植物體的全身,D正確。故選:C。3.解:A、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室壁最厚,心肌發達,可以將血液“泵”到全身各處,A正確;B、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四肢的大靜脈內都有瓣膜,保證血液不能倒流,只能從靜脈流向心房,從心房流向心室,B錯誤;C、小腸壁上有豐富的腸腺,能分泌多種消化液,利于營養物質的消化,與吸收無關,C錯誤;D、肺由大量的肺泡構成,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利于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D正確。故選:C。4.解:A、若b表示肺部毛細血管,則a是肺動脈,內流靜脈血,c是肺靜脈,內流動脈血,則c內氧合血紅蛋白的含量明顯比a內多,A錯誤;B、c為靜脈血管,靜脈的血液流動的方向是由靜脈流回心臟。因此,大靜脈受傷出血時,正確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壓法(或止血帶)遠心端按壓或綁扎止血,B正確;C、若該結構位于腎臟,則c腎靜脈內含靜脈血,氧合血紅蛋白少,含氮廢物明顯減少,C正確;D、若b為小腸絨毛處的毛細血管,由小腸吸收的營養物質運輸的途徑:小腸絨毛處的毛細血管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D正確。故選:A。5.解:A、紅細胞內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分離,所以紅細胞的功能是運輸氧氣,A正確;B、腎小管細長而曲折,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這有利于腎小管的重吸收,B錯誤。C、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小腸內有胰液、腸液、膽汁,有利于營養物質的消化,C錯誤;D、人的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室壁要將血液泵至全身,需要的動能大,因此左心室壁最厚,體現了生物體的結構總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D錯誤。故選:A。6.解: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叫反射,參與反射的結構叫反射弧。吸氣時,肋間外肌收縮,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這時,胸廓擴大,肺隨著擴張,肺的容積增大,肺內氣壓下降,外界空氣就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動作。通過神經系統和激素的調節作用,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相互協調,使人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故答案為:反射弧;收縮;神經系統和激素7.解:(1)如果圖中的食物是蛋白質,進入胃和小腸后,被消化成氨基酸,所以物質a是氨基酸;(2)醫生在檢查某人的f尿液時,若發現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則此人腎臟的 腎小球可能發生了病變;(3)學生接種風疹、水痘等疾病的疫苗,學生可產生抗體,達到保護易感人群的作用,從免疫的角度講,注射后,體內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發揮機體的特異性免疫。故答案為:(1)氨基酸;(2)腎小球;(3)抗體;特異性。8.解:(1)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膈肌頂部下降,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完成吸氣。故人在吸氣時,膈肌收縮,膈的位置下降,胸廓容積擴大。(2)當血液流經組織處毛細血管時,由于組織細胞里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血液里的氧氣就擴散到細胞里,細胞里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血液中。這樣,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后氧氣的含量就減少了,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故F過程后,血液變為靜脈血。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經擴散進入血液,經過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后,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通過呼氣排出體外。所以,這些血液到達心臟時,首先流入心臟的右心房。(3)進入組織細胞的氧氣,參與細胞呼吸作用,與細胞內的有機物反應,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內儲存的能量釋放出來,供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發生在細胞內的線粒體里。所以,圖乙中氧氣進入骨骼肌細胞后,參與細胞內的呼吸作用生理活動。故答案為:(1)收縮(2)靜脈血;右心房(3)呼吸作用9.(1)37℃接近人體溫度,酶的活性最強(2)碘液和氫氧化鈉溶液是否反應(3)先加淀粉溶液,酶會直接催化淀粉分解,3只試管最終均不變藍(4)如圖【備考2022】浙教版科學中考第一輪復習--第7講人體的新陳代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