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冊第二章4-6節知識點+練習光和顏色1、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如燃燒著的蠟燭、開著的電視的屏幕、螢火蟲等。月亮是光源嗎? 。2、光的傳播特點: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光在 中是沿直線的(①小孔成像(例子: )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槍瞄準、列隊排整齊)。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最快( m/s),空氣中次之。光年是長度單位。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晴天,由于小孔成像,在樹蔭下的地面上出現的圓形光斑是太陽的 像小孔成像:(實像和虛像的區別:實像能在光屏上呈接,虛像不能再光屏呈接,實像都是 的)u=v成等大倒立實像,uv成縮小倒立實像3、光的色散:白光經三棱鏡折射后,彩色光帶中顏色的順序:紅、橙、黃、綠、藍、靛、紫。所以白光是 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多種 光混合而成。4、看不見的光:①紅外線的應用:紅外測溫儀、紅外夜視儀。②紫外線的應用:熒光效應、殺菌、消毒。5、物體顏色:帶藍色眼睛看紅色的物體什么顏色 。a) 透明的物體的顏色由 決定(其他色光被吸收)b) 不透明的物體顏色由 決定(其他色光被吸收)成因:白色物體 ,黑色物體則 。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的反射定律: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 角等于 角。(光路可逆)【注意】 垂直射入時,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 ,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為 °。3、漫反射:電影屏幕、植物、墻壁、衣服等 鏡面反射:黑板的反光、后視鏡、化裝鏡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夜晚迎著月光,亮地和暗地分別是 。5、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 像,像和物離鏡面的距離 ,像與物體的大小 ,像與物的連線和鏡面 。像和物體以鏡面【注意】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 有關,和距離沒有關系。實驗應在 環境下進行,玻璃板應選 (薄或厚)的玻璃。P4-第8題附:平面鏡成像,畫出下圖的虛像和光路例題1:(2019·全國中考模擬)如圖所示為水位測量儀的示意圖。A點與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從A點發出的一束與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變的激光,經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點處形成一個光斑,光斑位置隨水位變化而發生變化。(1)A點與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虛”或“實”)像。(2)A點與水面相距3 m,則A與它在水中的像A′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_m。(3)若光斑B向右移動,說明水位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了。6、凸面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如:汽車觀后鏡)。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如:太陽灶)。7、光的折射定律:【口訣】三線共面,法線居中,速大角大。(光路可逆)空氣中的角更大【注意】在界面上發生折射的同時也發生了反射。8、畫出---從河岸上看水中的物體覺得淺,從水中看河岸上的樹覺的高。9.海市蜃樓是一種由光的 產生的現象眼和視覺1、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有 光線的作用。(凹面鏡也有 光線的作用)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有 光線的作用。(凸面鏡也有 光線的作用)。哪里厚往哪里偏折。有關凸透鏡成像的幾個概念:●焦點F:凸透鏡能將太陽光(平行光)會聚成一點,這點叫做焦點。●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凸透鏡有一對實焦點,而凹透鏡有一對虛焦點)●物距u:透鏡到物體的距離。●像距v:透鏡到像的距離.物體到透鏡的距離u 像的特點 像與透鏡的距離v 應用倒立或正立 縮小或放大 虛或實倒立 縮小 實 照相機倒立 放大 實 幻燈機倒立 等大 實 測焦距f不成像 獲取平行光正立 放大 虛 放大鏡【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實像)遠像變大;虛像正立實像倒。3、眼球與折光系統:眼的折光系統中相當于凸透鏡的是 。物體射出的光線經折光系統的折射,在 上形成物像(倒立縮小的實像),經視神經傳入大腦,形成視覺。7、近視和遠視的原因及矯正(圖見P33-34)原因 矯正近視 成像在視網膜 佩戴 透鏡5遠視 成像在視網膜 佩戴 透鏡例題2(2020·浙江九年級)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用水透鏡模擬眼的晶狀體,通過注水或抽水可改變水透鏡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鏡固定在光具座如圖所示的位置。點燃蠟燭后.調節水透鏡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個清晰倒立、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當蠟燭向左移動時,為了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應向 移動(左、右),光屏上的像 (變大、變小、不變)1.(2020·浙江七年級期末)如圖是驗證“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其中A為玻璃板前點燃的蠟燭,B為玻璃板后未點燃的蠟燭。有關本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玻璃板應該與桌面垂直 B.實驗宜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C.眼睛應從B一側觀察成像情況 D.蠟燭燃燒較長時間后像物不再重合2.如圖所示,若圖中貓的頭部位置保持不變,把鏡子沿MN截成兩半,并分別向兩側平移一段距離,則貓的頭部通過左、右兩半面鏡子(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個像,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3.如圖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氣的界面CD同時發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入射角為60°,折射角為30°,界面右側是空氣B.入射角為60°,折射角為30°,界面右側是玻璃C.入射角為30°,折射角為45°,界面左側是空氣D.入射角為30°,折射角為45°,界面左側是玻璃4.如圖,成都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順廊橋流光溢彩,讓游人流連忘返。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 )A.小張看到橋在水中的倒影,是因為光從水中射入空氣,再進入小張的眼睛B.小鄭取下近視取鏡,看到廊橋變模糊了,是因為廊橋的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前面C.小陳拿出攜帶的放大鏡觀看遠處的廊橋,看到了廊橋倒立的像,這個像是實像D.小李用手指組成方框“取景”,方框離眼睛越遠,“取景”范圍越小,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5.圖為某同學游酒埠江時拍下的一張照片。根據這張照片可推斷( )A.山峰有多高,湖水有多深 B.照片中實景在下,倒影在上C.群山通過照相機鏡頭成正立、縮小的實像 D.倒影通過照相機鏡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8.利用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在水平面上鋪一張白紙,再將玻璃板豎直再白紙上,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豎立再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1)圖乙是小強某次測量蠟燭A到平面鏡的距離L,為 cm;將蠟燭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將 (變大、變小、不變)(2)若將玻璃板向左傾斜,如圖丙所示,觀察到蠟燭A的像大致位置在圖甲中的 (①或②)處6下圖中_____表示像距(選填“BD”或“BC“)12.(2019·浙江七年級)在“制作小孔成像觀察儀”活動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圓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圖所示,圓筒的________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紙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觀察儀觀察靜物時,移動圓筒位置,增大光屏與小孔之間距離,則光屏上像將________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練習(不含透鏡)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人的眼睛不是一個光源 B.樹蔭下圓形的光斑是太陽的實像C.射擊瞄準時運用了光的直線傳播原理 D.光在同一介質里沿直線傳播3.在“小孔成像”的實驗中,如果使燭焰靠近小孔一些,那么,小孔后光屏上燭焰的像將( ).A.變小 B.變大 C.大小不變 D.不能確定4.在沒有其他光照的情況下,舞臺追舞燈發出的紅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藍色裙子的演員身上,觀眾看到她( )A.上衣呈紅色,裙子呈黑色 B.上衣、裙子都呈紅色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藍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5.在一次郊游中,小剛戴了衣服藍色的太陽鏡,請問他看到的樹葉是什么( )A藍色 B綠色 C黑色 D都有可能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玻璃呈“無色”是因為它能透過一切色光 B.衣服呈白色是因為它能發出白光C.衣服呈紅光是因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 D.物體呈黑色是因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7.透明物體的顏色由________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_______________決定的.有些透明物體能讓各種色光全部透過,它們便呈現出________色,如空氣、潔凈的水等;不透明物體有的幾乎能使各種色光全部反射,那它就呈現________色;有的物體幾乎不能反射任何色光,各種色光幾乎都被它吸收掉,那它就呈現________色.8.關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為15°時,反射角也為15°B.入射角增大5°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也增大5°C.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反射光線也靠近法線D.鏡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9.如圖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一可沿ON折疊的白色硬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使光線AO緊貼硬紙板射向鏡面0點,為了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關系,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為了研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共面,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A.繞ON前后轉動板E B.繞ON前后轉動板FC.改變光線AO與ON之間的夾角 D.改變光線OB與ON之間的夾角10.如圖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鏡上發生反射,反射光線恰好照在光屏的A處.若要讓反射光線照在光屏的B處,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只將光屏豎直向下移動一段距離B.只將平面鏡水平向右移動一段距離C.只將平面鏡繞入射點O順時針轉過一定角度(<90°)D.只將平面鏡繞入射點O逆時針轉過一定角度(<90°)11.夜晚,當汽車發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車尾燈上時,司機看到尾燈反射的光,就能及時避讓。圖中有關自行車尾燈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12.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觀察,這是物理學中一種重要的方法.如圖是一種顯示微小形變的裝置.A為激光筆,B、C是平面鏡,P為臺面,未放重物時,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為點D,當把重物M放在臺面P上時,臺面將發生微小形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左側移動B.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右側移動C.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右側移動D.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左側移動14.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 )A.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亮的環境中進行 B.如果將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會變大 C.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發現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發現B不能與A的像重合15.在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如圖所示.這種檢查視力的方法,視力表與人眼的距離相.當于是( )A.4.6m B.5.0m C.2.9m D.5.4m16.猴子撈月的故事同學們耳熟能詳。如圖所示,若月亮在A處,猴子在井邊B處能看到井中的“月亮”在A`處,請確定井中“月亮”A`的位置,并畫出猴子看到井中“月亮”的光路圖。17.如圖為一輛轎車的俯視示意圖.O點為司機眼部所在位置,司機在右側的后視鏡AB(看作平面鏡)中能看到車尾c點.根據平面鏡成像規律畫出司機眼睛看到C點的光路圖.18.如圖,在平面鏡的上方有一發光點S,OB、O′B′分別是S發出的兩條光線經平面鏡后的反射光線,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確定發光點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輔助線)19.蜻蜓在平靜水面上空飛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虛/實)像.蜻蜓距水面3m,水深2m,該“倒影”距水面______m.練習(透鏡)知識點1 區分凸透鏡和凹透鏡例1 請畫出如圖1-6-3所示光路圖的折射光線。題練1 請畫出如圖1-6-5所示光路圖的折射光線。題練2 下列關于透鏡改變光線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多選) ( )A.會聚光線經凸透鏡后一定還是會聚光線 B.發散光線經凸透鏡后一定成為會聚光線C.會聚光線經凹透鏡后一定成為發散光線 D.發散光線經凹透鏡后一定成為發散光線知識點2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其應用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1)第一小組同學依次把點燃的蠟燭、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在實驗中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請你幫他們找出一個可能的原因:答案:(1)①燭焰、透鏡、光屏中心不在同一直線上②蠟燭放在一倍焦距上或一倍焦距以內③像距太大,光具座不夠長,光屏承接不到像。題練3 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從光屏上不能看到的是 ( )A.正立的像 B.倒立的像 C.縮小的像 D.放大的像知識點3 正確理解眼睛和視覺限制題練5 如圖1-6-7所示是某同學的眼睛,從眼鏡判斷他的兩只眼睛 ( )A.是遠視眼 B.左眼基本正常,右眼遠視C.是近視眼 D.左眼基本正常,右眼近視題練6 我們的眼睛就像一臺全自動變焦相機,當我們由看遠處的物體轉到看距離比較近的物體時,睫狀肌就會調節晶狀體,使視網膜上得到清晰的像,這時晶狀體的焦距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 )A.不變 B.變短 C.變長 D.無法判斷方法題練題型1 掌握光學器件的正確使用及放置方法例4 請選擇合適的光學器件放入圖1-6-8中相應位置。題練7 請在下左圖的方框內填上適當的光學元件題練8 根據上右圖中所示的光路,在方框中填上適當的光學元件。題型2 正確運用凸透鏡成像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例5 當蠟燭位于凸透鏡某一位置時,在鏡的另一側的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鏡的位置不變,把蠟燭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換,則光屏上將出現一個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等大的實像 D.得不到實像答案:B題型3 理解照相機和眼睛的成像原理例6 照畢業照時,發現有些同學沒有進入鏡頭,為了使全班同學都進入鏡頭,應采取( )A.人不動,相機離人遠一些,鏡頭往里縮一些 B.人不動,相機離人近一些,鏡頭往里縮一些C.人不動,相機離人近一些,鏡頭向前伸一些 D.相機和鏡頭都不動,人站近一些答案:A題練11 朱老師在游玩的過程中用同一臺相機在同一位置分別拍攝了ABCD四張照片,如圖1-6-13所示,請幫你幫他找出甲乙丙丁分別對應的照片是題練12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近視的同學看黑板上的字總是瞇著眼睛,這是為什么?( )A.為了縮小瞳孔B.為了使角膜變形C.為了使晶狀體變形,使成的像剛好落在視網膜上D.為了使視網膜變形能力題練一、選擇題2.隱形眼鏡是一種直接貼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鏡片,可隨著眼球的運動而運動,目前使用的軟質隱形眼鏡由甲醛丙烯酸羥乙酯(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約0.05mm。近視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鏡片的邊緣厚度為 ( )A.等于0.05mm B.小于0.05mm C.大于0.05mm D.任意值3.市場上出售一種“人參酒”,在酒瓶中浸著一支人參,你看到浸在瓶中的參是 ( )A.實物 B.等大的實像 C.放大的實像 D.放大的虛像4.關于四種光學儀器的成像情況,說法正確的是 ( )A.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 B.照相機成正立縮小的實像C.潛望鏡成正立等大的虛象 D.幻燈機成正立放大的實像6.在放映幻燈時,要在屏幕上得到字母F,則插入的幻燈片應是 ( )二、填空題11.在圖1-6-16所示的光具中,屬于凸透鏡的有__________,屬于凹透鏡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12.中午陽光燦爛,當你從教室內走向操場時,你的瞳孔變化情況是瞳孔__________。(填“放大”、“縮小”或“不變”)14.在觀察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燭焰放在a、b、c、d和e點,如圖1-6-18所示,同時調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的像清晰,那么(1)把燭焰放在_______點上,屏上出現的像最小;(2)把燭焰放在________點,屏上出現的像最大;(3)把燭焰放在_______點,屏上不出現燭焰的像;(4)如果把燭焰從a點移到d點,像到凸透鏡的距離_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三、問答題15.投影儀是教學常用儀器,如圖1-6-19是投影儀的結構圖。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鏡正上方有一個與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鏡,右邊豎直放一屏幕。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和平面鏡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老師在使用投影儀時,發現屏幕上的畫面太大,請你幫助老師調節一下。參考答案例題1:虛 6 下降例題2:縮小 :左 ;變小1.C2.C3.D4.A5.D8.3.50 不變 ②10.BD12.B 變大練習(不含透鏡)1.D 3.B 4.A 5.C 6.A7.透過它的色光;它反射的色光;無;白;黑8.C 9.C B 10.C 11.A 12. C 14.D 15.A19.反射 虛像 3練習 (透鏡)題練1 答案:如圖1-6-20所示題練2 BC 題練3 A 題練5 A 題練6 B方法題練題練11 答案:D B A C 題練12 C能力題練一、 2.C 3.D 4.C 6.D二、11.答案:CDF EG 12.答案:縮小14.答案:(1)a (2)d (3)e (4)變大 變大三、15.答案:減小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上調凸透鏡,增大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圖1-6-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