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廣東省附城中學2013屆高考政治第一輪復習導學案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廣東省附城中學2013屆高考政治第一輪復習導學案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資源簡介

經濟生活第一輪復習導學案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目標·導引
【考點展示】
1.價格決定與變動:價值與價格;價值決定價格;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供給與需求;影響價格的因素 2.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價格變動對消費者的影響;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
自主·導學
【溫故知新】
1.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
(1)影響價格的具體因素與最終因素:商品的價格受氣候、時間、地域、生產條件、政策、文化多種因素的影響,最終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 關系影響價格的。
【易錯易混】商品的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
【分析】: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并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影響價格的根本因素是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多少。也就是說,供求關系只是商品價格的影響因素,而不是決定因素。除此以外,價格受紙幣發行量的制約,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反之則反。國家的宏觀調控、消費者的購買力、生產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商品流通不暢、市場管理不善等因素也會引起價格的變化。
(2)供求對價格的影響:
a.供不應求,導致價格 。“物以稀為貴”——形成 市場(由賣方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b. ,導致價格下降。“貨多不值錢”——形成買方市場(由 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易錯易混】賣者和賣者相互競爭,反映的是賣方市場。
【分析】:當商品供過于求時,商品過剩,銷售者競相出售,購買者持幣待購,賣方不得不接受較低的價格以減少他們過剩的存貨,于是就出現了“貨多不值錢”的現象,這時的價格就低。這就是所謂的買方市場。買方市場,是由買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由于供過于求,買方在市場交易中處于有利地位,價格通常趨于下降。
2.價值和價格的關系是什么?
價值是價格的 ,價格是價值的 表現,價值 價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反之,則越低。
【易錯易混】商品優質優價是因為商品質量好,價格才高。
【分析】:優質優價是因為:①優質商品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多。商品生產者如果生產同類商品,材料好、做工精、科技含量高、管理科學,則生產出的優質商品會比同類的普通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多,因而價值大,價格高。②優質商品供不應求。由于優質商品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要,市場競爭力強,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因而在同類商品中優質就會優價。商品質量、使用價值不能決定商品的價格。
3.商品的價值量由什么決定?
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 決定。(某一個部門或行業生產某種商品所耗費的時間叫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同一行業內某個具體的生產者生產某種商品所耗費的時間叫 勞動時間)
4.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有什么意義?
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同一商品的生產者,如果率先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其個別勞動生產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那他在同一勞動時間內創造的 就大,則在競爭中就處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某一個部門或行業生產某種商品的效率叫 勞動生產率,而某行業內某個具體的生產者的效率叫個別勞動生產率)
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提高 是商品生產者獲得利潤的根本途徑。
【易錯易混】商品生產者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毫無意義。
【分析】: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每個商品生產者可以用高于或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生產商品,但只能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出售。因此,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則處于不利地位。所以,每個商品生產者都必須改進技術、改善管理,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降低個別勞動時間,以利于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商品生產者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意義重大。
5.關于商品的價值的幾對關系
a.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關系: 比。
b.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比。
c.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比。
d.商品的價值量與個別勞動時間、個別勞動生產率的關系:無關
e.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的價值總量的關系:無關
【易錯易混】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增加。
【分析】:有人認為,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不斷發展,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也是不斷發展的。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因為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意味著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但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的數量同比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降低,意味著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提高,但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同比降低。
f.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商品的價值總量的關系: 比。
【易錯易混】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
【分析】: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商品的數量有關。單位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是一個常數。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個別勞動生產率高,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的數量增多,商品的價值總量增加;反之商品的價值總量減少。所以,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有關。
6.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
(1)基本內容:商品的 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 交換。
(2)如何理解“等價交換”?從單個交換過程來看,商品的價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商品的價值;但從一段較長時間來看,商品的平均價格和商品的價值相符。所以,這里的“等價交換”并不是每次具體的商品交換都是等價的,也不是指等價交換的次數多于不等價交換的次數,而是指一個總的趨勢;即商品的平均價格依然與它的價值相 。
【易錯易混】等價交換是每一次商品交換雙方的價值量都相等。
【分析】: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等價交換要求商品交換雙方的價值量相等,在貨幣出現后,等價交換則要求價格與價值相符合。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雖然從單個交換過程來看,價格時漲時落,但從一段較長時間來看,商品的價格總的來說仍然與價值相符合,也就是說,價格的的波動并不違背等價交換原則。由于受供求關系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商品的價格與價值經常發生背離,但并非每一次商品交換都能實現雙方價值量相等。因此,上述觀點是錯誤的。
(3)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價格圍繞 上下波動。
7.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和生產經營的影響
(1)價格變動對生活有什么影響?
a. 價格變動會引起商品需求量的變動。一般來說,價格上升,人們 購買;價格下降,人們增加購買。
b.不同商品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 。
c.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量受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兩種商品互為替代品,其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從而替代品的需求量 。兩種商品是 關系的商品,一種商品價格上升,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其互補商品的需求量也隨之減少。
【易錯易混】價格上升,購買量急劇減少,價格下降,購買量增加。
【分析】:有人認為,價格上升,人們就會減少對它的購買,價格下降,人們就會增加對它的購買。這種說法不準確。一般地說,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當這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糧食、食鹽等生活必需品價格的上漲,往往不會導致消費者對其需求量的急劇減少。高檔耐用消費品價格的大幅度下降,則會導致消費者對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2)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有什么影響?
a. 生產規模。當某種商品價格上漲,有利可圖時,生產經營者會 生產規模;當某種商品價格下跌,無利可圖時,生產經營者會 生產規模。 
b.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 勞動時間。企業只有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才能給自己的產品提供 空間。 
c.生產 的高質量產品。
【易錯易混】商品生產者的命運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
【分析】:有人認為,當供不應求時,“物以稀為貴”,當供過于求時,“貨多不值錢”、“谷賤傷農”。所以,商品生產者的命運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其實,供求關系并不決定商品生產者的命運。因為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并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影響價格的根本因素是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多少。商品生產者只有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減低成本,從而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真正把握自己命運。
【重難點突破】
1.價值與價格的關系
【精要歸納】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是價格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一般來說,商品的價格與價值成正比。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反之,則越低。
【拓展延伸】(1)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表格來理解價格和價值的關系
類 別
價 值
價 格


含義不同
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價值的貨幣表現
性質不同
商品的本質屬性和社會屬性
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
認識方式不同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量是客觀規律,雖然看不見,但是客觀存在的
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是價格,價格是多變的,是可以感知的
影響因素不同
社會勞動生產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商品價值、供求關系、紙幣發行量、生產者的經營戰略、地區、季節等因素
聯 系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反映價值,一般情況下二者成正比。在供求關系影響下,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2)商品價格的變動從根本上說是由價值決定的。
(3)價值與價格的關系。價格盡管會受到供求的影響,但實踐證明價格不會無限地上漲或下跌,這表明價格最終由價值決定。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總結提升】只要題目考查到關價格的問題,可以從以下表格思考
2.商品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精要歸納】(1)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是指商品價值的大小,它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而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
(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含義: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①“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有兩層含義:“在現有的”是時間條件,這個勞動是“現在”,不是過去也不是將來;“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是指同一生產部門里,生產絕大部分同類產品的條件,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樣的勞動工具。
②“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也有兩層含義:“社會平均的勞動強度”是指相同生產部門大多數商品生產者,勞動時的速度和緊張程度;“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是指相同生產部門里大多數商品生產者的技術水平的高低、生產經驗的多少,勞動的態度如何。
3.企業提高生產率的意義(或者說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對于個別商品生產者的意義)
【精要歸納】(1)含義
①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每個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所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一種是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
②生產商品的勞動生產率又分為個別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是指商品生產者各自具體的勞動生產率;社會勞動生產率,則是指影響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社會平均勞動生產率。
(2)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①單位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與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因此,不難理解,隨著電子技術的進步,電子產品的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電子產品的價格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
②商品的價值總量(即單位商品價值量與單位時間所生產商品數量的乘積)與個別勞動時間成反比。在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及其決定的單位商品價值量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個別勞動時間減少,從而引起個別生產者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商品總量增加,則會使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增加。所以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個別生產者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價值總量成正比關系。因此,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是商品生產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
③社會勞動生產率不管如何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總量是不變的。這是因為社會勞動生產率變化在引起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變化的同時,帶來單位商品價值量的反向變化,從而導致同一時間內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不變。
(3)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意義
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可以增加獲利。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個別勞動時間,引起個別生產者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商品總量增加,則會使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增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降低成本,利潤增加。因此,企業必然競相采用先進技術、加強管理,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力爭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
【總結提升】此部分內容可以通過立表加以歸納:
勞動生產率
產品
總量
個別勞動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商品的價值量
商品價值總量
社會勞動生產率
提高(降低)
增加
(減少)
不變
(不變)
縮短
(延長)
變小
(變大)
不變
(不變)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降低)
增加
(減少)
縮短
(延長)
不變
(不變)
不變
(不變)
增加
(減少)
4.理解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
【精要歸納】(1)商品的供求關系會影響商品價格的變化: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過于求,價格下跌。
(2)賣方市場:當供不應求時,商品短缺,購買者爭相購買,銷售者趁機提價,買方不得不接受較高的價格以滿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現“物以稀為貴”的現象。賣者是主導。
買方市場:當供過于求時,商品過剩,銷售者競相出售,購買者持幣待購,賣方不得不以較低的價格處理他們過剩的存貨,于是出現“貨多不值錢”的現象。買者起主導。
【拓展延伸】影響商品的價格的因素還可能有:
貨幣價值:貨幣本身價值的變化也會引起商品價格的變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貨幣價值升高,商品價格就會下降;反之,商品價格就會上升。
紙幣發行量:紙幣的發行量也會引起商品價格的變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反之,物價就會下降。
國家對某些特殊行業、特殊商品進行宏觀調控,也會影響商品的價格。
消費者的求購心理也會引起商品價格的變化。
商品的質量:使用價值是價值物質載體,商品質量的好壞會影響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影響商品的價格。
【總結提升】
商品的供求狀況
現象
主導方
價格
買方市場
供過于求
“貨多不值錢”
買者處于有利地位
上漲
賣方市場
供不應求
“物以稀為貴”
賣者處于有利地位
下跌
【要點必備】
供求影響價格
價值決定價格
影響價格的因素
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物以稀為貴”——賣方市場(由賣方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1)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決定價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反之,則越低。
(2)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3)若其他因素不變,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供過于求,價格下降。“貨多不值錢”——買方市場(由買方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意義
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同一商品的生產者,如果率先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其個別勞動生產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在競爭中就處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是商品生產者獲得利潤的根本途徑。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
(1)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5.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
【精要歸納】(1)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包括兩個方面內容:
第一,商品生產的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從生產領域角度講商品價值的形成、決定。
第二,商品交換的規律: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從流通領域角度講商品價值的實現。
(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原因:價格與供求相互制約形成的。第一,供求關系的變化影響價格,使之上下波動導致價格與價值不一致、相背離(價格為什么會上漲或下跌);第二,價格的變化反過來影響供求,使供求趨于平衡,這又反過來使價格接近價值(價格為什么不會無限上漲或下跌);第三,這一形式表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始終作為一種趨勢和規律貫徹著。
【典題演示】讀下面的漫畫,運用經濟學知識回答:
(1)試述這幅漫畫反映的經濟學道理。
(2)如果你在假期到農村參加社會實踐,根據以上經濟學道理,你對養雞專業戶能提供哪些有益的指導?
【解析】漫畫中“蛋農”的三個行為養雞、殺雞、“望漲懊惱”實際是價格變動對生產者的影響的體現,背后是價值規律的作用的發揮,是市場通過價格、供求、競爭機制調節資源配置的結果。第(2)問實際是要回答出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答案】①這幅漫畫反映了價值規律在商品經濟中的作用。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由于供求關系的影響,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②從事商品生產,必須自覺遵循價值規律。要搞好養雞生產,一是要采用先進技術,加強管理,降低生產成本,在價格同樣的情況下獲利。二是要摸準市場供求信息,不能盲目生產或減產。
【總結提升】可以通過讀、找、定三字法加強審題,以本題為例,具體操作如下:
(1)讀:①讀設問。關鍵詞為“經濟學道理”“有益指導”。
②讀漫畫。漫畫反映的是養雞專業戶盲目跟風,造成利益受損,無所適從。
(2)找:問題設限為“經濟學”范圍,漫畫表現出的是跟風狀態,所以矛頭直指價值規律。
(3)定:漫畫形象地表現了價值規律能夠自發地起作用,啟示生產者生產不能“跟風”。
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供求與價格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所以生產者應當有主見。價格這個方向標要關注,但也不能一味跟著變,要綜合考慮市場信息,同時要采取多種方式提高自己的生產率才能游刃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6.價格變動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精要歸納】(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①商品自身價格變動對需求的影響:某種商品價格上升時,人們減少對它的購買。某種商品價格下降,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
②不同商品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一樣的。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較小,對高檔耐用品的影響較大。
③某種商品價格的變動,還會引起相關商品需求量的變化。
一般來講,當某商品價格上漲時,該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會隨之增加,其互補商品需求量會隨之減少。
(2)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①調節生產。(怎樣調節)
當某種商品供過于求時,該商品的價格下降,生產者獲利減少,這時生產者會壓縮生產規模,減少產量。當商品供不應求時,該商品的價格上漲,生產者獲利增加,生產者會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量。
②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什么)
企業只有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縮短其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給自己的產品提供降價空間,使其在價格競爭及至生存競爭中更具有優勢。
③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為什么)
消費者購買商品是為了獲得使用價值。在市場經濟中,哪個生產者能提供質量好的或者其他企業無法生產的產品,他就能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從中獲取更多的利潤。
【總結提升】價格變動的影響可以從兩個角度思考:一是對生活的影響,結合目前的物價上漲對消費者生活的影響;二是對生產的影響,結合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
【典題演示】據報載,“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糖高宗”、“蘋什么”成為網友的網絡流行語。反映了網友對目前物價過高的無奈,面對大蒜、綠豆、生姜價格的上漲
①消費者可能會增加對其替代品的需求 ②國家應該加強宏觀調控
③生產者可能會擴大其生產規模 ④消費者可能會增加其互補品的需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①③分別是價格上漲對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影響。②是面對物價上漲,國家采取的舉措。④錯誤,消費者可能會減少其互補品的需求。
【答案】A
【要點必備】
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價格變動的影響
①一般來說,價格上升,人們減少購買;價格下降,人們增加購買。
①調節生產規模。當商品供過于求,價格下降時,壓縮生產規模,減少產量;反之,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量。
②不同商品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不同。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②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個別勞動時間。給自己的產品提供降價空間。
③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量受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兩種商品互為替代品,一種商品價格上升,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而替代品得需求量增加。兩種商品是互補商品,一種商品價格上升,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其互補商品的需求量也減少。
③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拓展提升】
1.只要題目考查到關價格的問題,可以從以下表格思考

2.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后,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是固定的了,也就是說其價值量也就是一定的了。如果其價格的變化,不再是基礎性因素即價值量影響了,而是要從供求關系去考慮了。
3.此部分內容可以通過立表加以歸納:
勞動生產率
產品
總量
個別勞動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商品的價值量
商品價值總量
社會勞動生產率
提高(降低)
增加
(減少)
不變
(不變)
縮短
(延長)
變小
(變大)
不變
(不變)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降低)
增加
(減少)
縮短
(延長)
不變
(不變)
不變
(不變)
增加
(減少)
商品的供求狀況
現象
主導方
價格
買方市場
供過于求
“貨多不值錢”
買者處于有利地位
上漲
賣方市場
供不應求
“物以稀為貴”
賣者處于有利地位
下跌
4.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供求與價格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所以生產者應當有主見。價格這個方向標要關注,但也不能一味跟著變,要綜合考慮市場信息,同時要采取多種方式提高自己的生產率才能游刃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5.價格變動的影響可以從兩個角度思考:一是對生活的影響,結合目前的物價上漲對消費者生活的影響;二是對生產的影響,結合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
【總結提升】
檢測·導練
【高考真題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11廣東24)24.圖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線由D1左移到D2。
下列事件中能導致這種變動關系的是
A.該奶粉生產商供應減少 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費稅
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D.該奶粉檢測出有害物質
2、(10山東19)甲商品價格(P甲)與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間存在如圖6所示關系。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價格的影響
???②甲商品價格上升會使乙商品價格下降
???③甲商品價值量降低時,人們對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們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兩種商品都可以滿足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3、(09全國Ⅰ,27)某鴨梨產區建立恒溫庫儲存鴨梨,為反擊銷售提供了條件,也為梨弄增收提供了保障,據測算,每儲存1千克鴨梨可增加收入0.5元,這一做法表明
A.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 B.延長農產品儲存時間可提高農民收入
C.商品銷售環節可創造更大的價值 D.商品的儲存成本提高了商品價值
4、(10廣東24)圖5、6中商品甲、乙是兩種互不關聯的普通商品。
當兩商品的價格P均從P1同幅下降到P2時。對于需求量Q的變化,若有如下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①兩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同向變動 ②兩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反向變動
③兩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檔耐用品④兩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11安徽2)2.圖1中的曲線反映的是某種商品在一定時期內的價格走勢。同期,該種商品的價格變動引起其需求量發生反向變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該種商品的互補商品需求量會有所增加
②該種商品的互補商品需求量會有所減少
③該種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減少
④該種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增加
A.①③ B.①④ 圖1
C.②③ D.②④
6、(11四川24)在談到某些圖書的價格時,有人認為:“每一分的品質都是由每一分的成本堆積起來的,沒有真正物美價廉的東西。”這一觀點蘊含的經濟道理是
A.圖書的價格由其價值決定,它一定要等于其價值
B.圖書的價格由其價值決定,它一定要反映其價值
C.圖書的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它不會等于其價值
D.圖書的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但它不會偏離價值
二、非選擇題
(10安徽37)材料一
表2 某市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費增長率變化表
年份
城鎮居民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
農村居民實際人均純收入增長率(%)
城鎮居民消費實際增長率(%)
農村居民實際增長率(%)
2007
12.4
9.6
15.8
5.8
2008
8.6
8.2
13.2
5.2
2009
10.1
8.7
13.7
5.4
注:2009年該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365元。
運用收入影響消費的知識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經濟現象。
【課時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2011?南京模擬)假定2010年生產一套西服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生產一件夾克的4倍,且4雙皮鞋=兩套西服,如果2011年生產西服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那么4雙皮鞋的價格用夾克表示為 件。(  )
A.2件 B.4件 C.8件 D.16件
2.(2011?鎮江模擬)一年前,某商品價值為30單位白銀,若今年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且白銀升值了1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今年購買該商品需支付的白銀是(  )
A .18.18單位 B.18單位 C.22單位 D.18.5單位
3.(2011?南通模擬)某國2009年生產某商品10萬件,價值總額240萬元,如果2010年從事此商品生產的勞動者數量增加10%,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他條件不變,則2010年此商品的單位價值量和價值總量分別是(  )
A.20.00元和220萬元 B.19.20元和220萬元 C.20.00元和264萬元 D.19.20元和264萬元
4.(2011?南京模擬)菠菜平時一元一斤,春節竟賣到6元一斤。這說明(  )
①使用價值決定價格 ②供求關系影響價格 ③價值不能決定價格 ④價值規律在起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11?連云港模擬)如果我們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會發現這些商品的價格各不相同,有的高、有的低;如果我們把視線放在同一商品上,會發現這種商品的價格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有時高、有時低。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A.本質是一樣的,都是由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同造成的
B.本質是一樣的,都是由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引起的
C.本質不同,前者是由價值量不同造成的,后者是由供求關系變化引起的
D.本質不同,前者是由供求關系變化引起的,后者是由價值量不同造成的
6.(2011?福州模擬)右圖為M商品的平均價格走勢圖,下列對右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在a點時,M商品替代品的需求量減少
B.在b點時,M商品供過于求,處于買方市場
C.在a點到b點期間,資源大量流入生產M商品的行業
D.在a點到b點期間,生產M商品的行業勞動生產率下降
7.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的核泄漏危機可能令全球能源供應承受壓力,導致油價上漲,引發通貨膨脹進一步加劇。通脹壓力拖累經濟增長,將對恢復緩慢的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核泄漏導致油價上漲是因為(  )
A. 核能與石油同為重要的能源資源,兩者是互補商品
B.核泄漏事件使人們懷疑核能安全性,致使其替代品石油的需求量增大
C.核泄露事件造成核能的供應量減少,核能價格上漲,人們再也無力消費核能,只能使用石油
D.核泄漏事件直接導致了石油生產量的減少
8.(2011?蘇州模擬)專家預測,隨著經濟的發展,到2020年中國10%~20%的乘用車銷量將來自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其他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在中國之所以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是因為(  )
①電動汽車作為耗油車的互補品,其推廣應用得到了國家的扶持 ②國民收入的提高,為中等收入群體購買電動汽車提供了可能 ③電動汽車的生產和消費符合低碳主導型的產業政策和消費政策 ④電動汽車低廉的價格和良好的性能符合了人們求實的消費心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11?龍巖模擬)一種商品價格(P)上漲,會引起其替代商品(Q1)需求量的變化,同時也會引起其互補商品(Q2)需求量的變化。下列曲線圖中正確反映其變動關系的是(  )
10.(2011?福州模擬)“大米漲價了,也得買”“金漲價了,以后再買金項鏈吧”,這些經濟現象我們都感受過。這里包含的經濟學道理是(  )
①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②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較小
③價格變動對高檔耐用品的影響比較大 ④價格變動對各種商品需求量的影響是相同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11?濟南模擬)右圖是某商品的需求曲線(P表示商品價格,Q表示商品需求量)。依據這一圖示商品生產者應該(  )
A.減少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B.增加生產該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
C.在該商品價格上升時,增加其互補品的生產
D.在該商品價格上升時,增加其替代品的生產
12.(2010?長沙期末)2010年10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2011年小麥各品種最低收購價均提高,其中,白小麥每市斤提高到0.95元,紅麥和混合麥每市斤提高到0.93元。同時適當提高稻谷特別是優質稻最低收購價格。上述做法(  )
①有利于擴大農村小麥的生產規模 ②說明小麥生產供不應求 ③說明價格是調節供求關系和實現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機制 ④說明商品價格主要是由國家決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二、非選擇題
13.(2011?徐州模擬)閱讀下面兩位同學的對話,按對話框中的要求說明經濟生活道理。
甲:考考你,你能找出漫畫中蒜價躥升的原因嗎?不許說“甲流”,要用經濟學術語喲。
乙:使用價值吧。
(1)判斷:乙說得對嗎?如果認為不對,請指出蒜價上漲的原因。
甲:據說,大蒜漲價的原因挺多的。
乙:我們家一般用蒜炒菜熗鍋兒,買蔥姜也可以。
(2)在這里,蒜與蔥姜這些商品是什么關系?
甲:推薦一個預防感冒的配方,叫“三辣飲”:大蒜、蔥白、生姜各適量,煎湯,趁熱飲。買蔥姜蒜的時候,比例可得合適了。
乙:好像最近賣感冒藥的多了。
甲:當然,價值規律要發揮作用嘛。
乙:我是說,咱這兒沒有無照行醫的吧?
(3)價值規律會產生什么作用?
14. (2011?無錫模擬)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屢創新高,進口原油價格高漲使得國內煉油企業成本不斷提高。最常用的93號汽油5年內漲幅達105.3%。油價多次提高,一般的家庭汽車僅油錢每月就至少多支出300~500元,使得多數家庭的養車成本提高了45%~65%。
(1)結合有關經濟生活知識分析說明成品油價格上調的依據。
(2)試分析成品油價格上調的積極影響。
(3)高油價必然會改變人們的消費方式,請你為人們的出行提出兩條可行性建議。
【作業反思】
《經濟生活》第二課復習導學案參考答案
【溫故知新】答案
供求、上漲、賣方、供過于求、買者、基礎、貨幣、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小于、價值總量、社會、個別勞動生產率、正、反、反、正、價值量、等價、符合、價值、減少、不同、大、增加、互補、調節、擴大、縮減、個別、降價、適銷對路
【高考真題訓練】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因為只有在該奶粉檢測出有害物質,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需求量才會減少,即會使需求曲線發生這種平行移動。
2、B,解析:分析圖表可知,兩種商品是互為替代品。
3、A,解析 :商品的價值只能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從題中“反季節銷售”“梨農增收”“每儲存1千克鴨梨可增加收入0.5元”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鴨梨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恒溫儲存,反季銷售,這都是受供求關系影響,所以本題選A。
4、D,解析:從P1同幅下降到P2時,即價格下降,但需求量即增加,為方向變化。前一商品價格的變化對其需求量的影響不大,而后者影響很大,可見前者為生活必需品。
5、A,解析:該商品價格呈下降趨勢,價格下降,需求增加。
6、B
二、非選擇題
答案:⑴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增長率的變化影響其消費實際增長率的變化。
②收入預期影響居民消費,城鎮居民消費增長率總體高于其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農村則相反,原因之一在于城鎮居民收入預期高于農村居民收入預期。
③收入差距影響社會總體消費,城鄉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也會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

【課時訓練】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CACDC 6-10:BBBDA 11-12:DD
1.解析:由“生產一套西服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生產一件夾克的4倍”推出1件西服=4件夾克,同時4雙皮鞋=兩套西服,因此可以推導出4雙皮鞋=8件夾克,雖然2011年生產西服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但皮鞋與夾克的比例關系并沒有因西服的勞動生產率提高而有變化,還是4雙皮鞋=8件夾克,故答案為C。
2.解析: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則其價值量用白銀表示為30除以(1+50%)等于20單位;但白銀升值10%,則兌換的白銀數量變為20除以(1+10%)約等于18.18單位。
3.解析:第一步,2009年單位商品價值量為:240除以10等于24元,單位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所以2010年單位商品價值量為:24除以(1+20%)等于20元。第二步,價值總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但因勞動者數量增加10%,所以,2010年價值總量為:240乘以(1+10%)等于264萬元。答案為C。
4.解析: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并受供求關系影響,因此①③錯誤,應排除。②符合題意。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并受供求關系影響,正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④符合題意。
5.解析:價值決定價格,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不同商品價格各不相同,是由于價值量不同,同一商品,價格時高時低是由供求關系引起的。
6.解析: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當供過于求時,價格下跌。據此可以判斷在b點時,M商品供過于求,處于買方市場。
7.解析:本題考查互補品與替代品的知識,核能與石油互為替代商品,核能的不安全性使人們轉而消費較為安全的石油,導致了石油需求量的急劇增加,最終會使得油價上漲,B項符合題意。
8.解析: 電動汽車是耗油車的替代品,不是互補品,不選①。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隨著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增加,為電動汽車消費提供了可能,選②。電動汽車利于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符合產業政策,故選出③。④與題干構不成因果關系。
9.解析:當一種商品價格上漲時,其需求量下降,而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其互補品的需求量下降。根據Q1與Q2的曲線變動,可推知出D項正確。
10.解析: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不同,大米為生活必需品,金項鏈為高檔耐用消費品,金漲價時,其需求量迅速減少。故排除④。
11.解析:一般說來,當某種商品價格上升時,其需求量減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商品生產者在其需求量減少時,獲利縮減,此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商品生產者生產替代品獲利增加,故選擇D項。
12.解析:國家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目的在于穩定小麥市場的價格,保護種糧農民的利益,這一做法可以調節生產規模,體現了利用價格調節供求關系的道理,故應選①③。②與事實不符,④觀點錯誤,商品價格主要是由市場決定的。
二、非選擇題
13.解析:本題形式新穎,貼近生活實際,考查影響價格的因素和價格對消費需求影響,考查互為替代品和互補商品的相互影響關系以及價值規律的作用。
答案:(1)不對。 蒜價上漲的原因是供不應求。
(2)互為替代品。
(3)價值規律自發地使社會資源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之間流動。防治甲流的需求會引起相關藥品價格上升,吸引更多的人去銷售感冒藥。
14.解析:首先,注意設問要求“依據、積極影響、提建議”。其次,提取設問的信息“企業成本不斷提高;價格漲幅高;養車成本增加”。最后,調動價格變動的影響、影響價格的因素的知識點緊扣材料分析。提建議時圍繞消費方式的改變,結合自身生活體驗,從經濟生活知識提出建議。
答案:(1)①商品價格由價值決定并受供求關系的影響。②原油價格的上漲使得煉油業的成本提高。上調成品油的價格符合價值決定價格的要求。③同時也反映了成品油供不應求的市場關系。93號汽油的需求增加了,使得價格不斷調整,體現了成品油的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
(2)①有利于提高能源生產企業的積極性,保障成品油的供應;②有利于鼓勵其他能源的生產,促進新能源的發展;③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引導企業和居民樹立節約意識,促進節能減排。
(3)①日常上下班盡量使用自行車、電動車,提倡步行。②短途出行鼓勵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減少自駕車出行。③必須使用汽車的居民應選擇使用小排量汽車或混合動力車。④在使用汽車等交通工具時,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學習和掌握一些節油的小竅門。(回答兩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化市| 黄冈市| 辽源市| 营山县| 原阳县| 永州市| 东丰县| 南溪县| 崇明县| 浏阳市| 富平县| 新乐市| 泰和县| 石棉县| 永福县| 镇雄县| 德格县| 南安市| 磴口县| 峨山| 余江县| 灵石县| 浦县| 淳化县| 房山区| 宜章县| 马边| 双峰县| 安塞县| 乌拉特中旗| 巴林右旗| 麟游县| 吴堡县| 星座| 阳原县| 台南市| 元江| 汉源县| 沂源县| 太保市|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