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新中國的外交成就》教學反思羅 彬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為“新中國的外交成就”,圍繞著這個復習主題,主要從兩個方向來進行突破。一個方面是整理基礎知識,但不是讓學生簡單、散亂地重復舊的知識點,而是把基礎知識按照特定的線索加以整理、歸類,即按照時間為線索,再以年代歸類。并且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出來,先讓學生通過自學,完成這個表格。完成之后,學生基本就能復習完基礎知識,并且對新中國的外交事件有很明確的時間概念,同時對不同年代的特征也有較為深刻的認識了。另外一方面,就是通過設計一定的問答題,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和接受引導,對新中國的外交事件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讓學生對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征和背景有更加明確的了解,從而對整個新中國的外交發(fā)展有深一層的掌握。最后再通過相當題量的練習,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鞏固復習和新獲取的知識實際操練,掌握的更加深入。反思存在的不足之處,主要是在學情的掌握方面不夠細致,對不同的環(huán)節(jié)所需要分配的時間不夠精確,可以有合理的安排。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復習八年級下冊第四五單元教 學 建 議本專題的內容時間跨度大,講述了從新中國成立到21世紀初我國在民族團結、祖國統(tǒng)一和外交上取得的成就,而且又是考試的重點和熱點,所以必須引起老師和學生的注意。為了讓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達到復習的效果,有以下幾個教學建議:1、 第四單元的學習可以分為兩個專題:一是民族團結,二是祖國統(tǒng)一,這樣線索清楚明了,便于學生掌握。2、 港澳臺問題一定要縱向聯系,港澳臺問題必須讓學生找出港澳臺問題的歷史由來,讓學生明白問題的由來,才能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3、 第五單元的外交成就按照時間順序用表格來展示外交成就,讓學生清楚明了的了解外交成就,便于記憶和鞏固。4、 因為1972年尼克松訪華距今40周年,所以今年復習必須要作為重點和熱點來復習中美關系,并且中美關系一定要拓展,從近代史的“扶蔣反共”到今天的合作伙伴,從時事引出歷史,讓歷史現實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中考專題復習 新中國的外交成就主備人:羅彬【考綱要求】1、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重要內容,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的史實。2、 我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實。【教學策略】本專題主要講述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取得的外交成就,線索清楚,可以用表格讓學生先回憶之前的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索的熱情,教師適當的提醒。主要教學策略有:1、問題教學法:問題貫穿教學的始終,調動學生的思維,溫故知新。2、情境教學法:教師將問題設置成一定的情境,引導激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和整理材料的能力。【學情分析】外交成就一直是重點學習內容,但畢竟過去了近一年的時間,好多學生記憶不清楚,曾經記憶十分熟練的知識要重新撿起來也不是件難事,只要用心。所以復習中教師要利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基礎知識的記憶、必要的講解和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設計思路】本專題的設計主要從以下幾分角度出發(fā):1、 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的提問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考慮,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2、 情景教學將專題的重難點凸現出來,又將時事熱點和歷史知識結合起來。3、 講練結合,鞏固復習知識。【教學過程】一、導入先讓學生自己回憶新中國的外交成就,完成下列表格。【測一測】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完成下表時期 外交事件 影響【想一想】教師帶著學生回憶每一個外交事件,并利用課件出示相關事件的圖片,進行講解。1.請你對新中國的主要外交事件進行整理分期。20世紀50年代的外交成就: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成就:改革開放以來的外交成就:2.弱國無外交,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們的外交就是一段屈辱的歷史,請你結合學過的知識,舉例說明一下。新中國的外交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參考答案:新中國成立后,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有能力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擺脫了被其他國家欺辱的歷史,跟舊中國的孱弱和屈辱有著本質的不同。3.(1)上圖是1949—2009年中國與外國建交狀況曲線圖,新中國出現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的出現有什么時代的背景?A.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B.國際形勢的變化(2)溫家寶總理曾說“中美關系是中國最重要的外交關系,它不僅關系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義上也超過兩國的范圍……”你認為中美之間如何才能處理好這個“最重要的外交關系”?參考答案:1.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相互尊重、平等對待;2.應和平相處,加強交流與合作;3.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美國應堅持一中原則;4.加強在國際事務和重大問題上的溝通與協調,共同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4.敘利亞問題現在已經成為國際的熱點。聯合國安理會、人權理事會和聯合國大會多次提出有關敘利亞的決議,單方面制裁、譴責敘利亞政府。中國在此問題上表現的態(tài)度“強硬”,多次投票反對這些以決議。請回答: 中國之所以投反對票,是因為中國在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中堅持一貫奉行的哪一外交原則?它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對處理今天的國際問題有什么意義?參考答案:應該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讓各國人民解決自己本國的問題,尊重各國的主權和利益,堅持用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各種爭端,維護世界和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練一練】1、[2011·呼和浩特]1954年《中印兩國總理聯合聲明》說:“如果這些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適用于一般國際關系之中,它們將形成和平與安全的堅固基礎。”聲明中提到的原則,應該適用于( )①發(fā)展中國家 ②經濟發(fā)達國家 ③弱小落后國家 ④資本主義強國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2011·寧夏]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家間關系的基本準則。下列內容中,與之相背離的是( )①美國出兵侵略朝鮮 ②美國對新中國實行孤立政策,兩國關系緊張 ③中日、中美建立外交關系 ④中國與俄羅斯等五國共同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3、[2011·鹽城]下表為聯合國大會討論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時中國所得支持票的統(tǒng)計。小明同學對此分析后得出如下結論,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年份(年) 1950 1956 1960 1965 1970支持票 10 24 34 47 51A.中國所得支持票不斷增加 B.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C.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呼聲越來越高D.中國于1970年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4、[2011· 蘇州]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舊中國屈辱外交的歷史。從此,我國以嶄新的外交形象活躍于外交舞臺。下列圖片反映的外交活動中,哪一項不是20世紀70年代所取得的( )A B C D5、 [2011·宿遷]下圖是尼克松與周恩來握手的場景,從那一時刻起,“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這里的“另一個時代開始了”的含義是指( )A.中美開始了長期對立B.標志著兩極格局解體C.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形成D.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6、[2011· 達州]下圖反映的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新聞照片,這一歷史事件出現的主要國際因素是(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B. 中美、中日關系緩和C. 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D. 萬隆會議的成功召開7、[2011·西寧]下列三幅圖片記錄了中美兩國領導人在不同時期的會晤。你對這些圖片反映的信息,最為恰當的理解是( )圖1 圖2 圖3A. 中美友好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B. 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國畏懼美國而與之交往C. 中國的國際地位迅速提高,美國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D.中美友好源遠流長,近現代史上從沒有過摩擦和對抗【練一練】參考答案:1-5 DADAD 6-7 C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8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1張PPT)1.獨立自主 2.周恩來 3.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4.互不侵犯 5.互不干涉內政 6.平等互利 7.和平共處 8.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9.求同存異 10.26 11.扶蔣反共 12.封鎖禁運、包圍威脅 13.尼克松 14.《中美聯合公報》 15.1979時期 重要成就 影響建國初期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1955年1971年1972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建交處理國與國之間的基本準則提出“求同存異”,促進會議成功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中日建交新中國的主要外交成就周恩來出席 萬隆會議和印度等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喬的笑尼克松訪華中美建交中日建交2.“弱國無外交”,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們的外交就是一段屈辱的歷史,請你結合學過的知識,舉例說明一下。新中國的外交和之前有什么不同?新中國成立后,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有能力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擺脫了被其他國家欺辱的歷史,跟舊中國的孱弱和屈辱有著本質的不同。“26屆聯大的兩阿提案能通過,在當時的國際社會上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天,聯合國大會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了由阿爾巴尼亞和阿爾及利亞等23國提出的關于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提案。表決結果一出來,許多非洲國家代表都站起來了,熱烈鼓掌。”毛澤東后來說:“非洲兄弟把中國抬進聯合國”想一想,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1)上圖是1949—2009年中國與外國建交狀況曲線圖,新中國出現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的出現有什么時代的背景?1.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2.國際形勢的變化。(2)溫家寶總理:“中美關系是中國最重要的外交關系,它不僅關系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義上也超過兩國的范圍……”你認為中美之間如何才能處理好這個“最重要的外交關系”?1.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相互尊重、平等對待;2.應和平相處,加強交流與合作;3.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美國應堅持一中原則;4.加強在國際事務和重大問題上的溝通與協調,共同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4)敘利亞問題現在已經成為國際的熱點。聯合國安理會、人權理事會和聯合國大會多次提出有關敘利亞的決議,單方面制裁、譴責敘利亞政府。中國在此問題上表現的態(tài)度“強硬”,多次投票反對這些以決議。請回答: 中國之所以投反對票,是因為中國在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中堅持一貫奉行的哪一外交原則?它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對處理今天的國際問題有什么意義?應該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讓各國人民解決自己本國的問題,尊重各國的主權和利益,堅持用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各種爭端,維護世界和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今年是中日建交40周年,回顧歷史,中日之間關系密切,卻又恩怨不斷,請你回顧一下中日關系的歷史?時至今日,日本仍然不時傳出些不利于中日關系的不和諧聲音,給兩國關系的發(fā)展蒙上陰影,請你說一說,中日之間應該怎樣才能處理好兩國關系?1.日本應該正視歷史,反省侵略罪行,吸取歷史教訓,以史為鑒,面向未來;2.兩國應該和平相處,加強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3.防止少數日本右翼分子企圖復活軍國主義的言行。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整體規(guī)劃一、2013年中考考綱相關內容分析(一)考綱要求掌握內容: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tǒng)一1.我國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實。2.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的基本方針。3.祖國大陸與臺灣經濟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實,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第五單元: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的史實。2.我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實。(二)考綱重點: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的基本方針。祖國大陸與臺灣經濟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實,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的史實。我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實(三)考綱難點:祖國大陸與臺灣經濟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實,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國防力量的強大與國家綜合國力增強的聯系,理解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fā)展的關系,建國初美蘇對華政策的不同和萬隆會議上一些國家對中國的職責、攻擊所揭示的國家關系的實質,中美關系在70年代出現轉機的原因,我國外交事業(yè)之所以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二、總體教學目標1、知識能力目標:第四單元:了解各民族分布特點、民族區(qū)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的政策及其作用,了解香港和澳門問題的由來、回歸的時間、意義,主權的含義;掌握“一國兩制”的提出和含義,和平統(tǒng)一祖國的大政方針;江澤民提出的八項主張;兩岸交往概況,“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汪辜會談”及“九二共識”。第五單元:人民海軍、人民空軍、導彈部隊建立的歷史及其發(fā)展壯大的趨勢,掌握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方針;周恩來作為新中國外交家的風范和貢獻,掌握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簽訂,掌握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恢復和中日關系的發(fā)展,掌握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2、能力過程與方法:第四單元:通過學習“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實行”,培養(yǎng)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良好習慣,獲得正確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教材有關“一國兩制”和香港、澳門回歸等歷史事實的描述,認識其歷史意義,培養(yǎng)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從課本中歸納兩岸關系從隔絕到交往日益密切的變化,認識到祖國統(tǒng)一是歷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并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五單元:有效利用課本圖片和課外網絡等資源,收集整理海、空軍和導彈部隊發(fā)展過程的資料,體驗國威軍威;引導學生利用教材所給的四幅插圖,說明新中國積極主動的外交態(tài)度,獨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和周恩來在建國初期的外交活動;通過列舉和分析70年代中國對外關系的重大發(fā)展的史實,培養(yǎng)學生概括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第四單元:了解一些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理解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形成對祖國民族大家庭的認同感,自覺承擔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責任;體驗香港、澳門與祖國大家庭血脈相連的深情,從而進一步鞏固愛國情感,深化追求祖國統(tǒng)一的理念;歸納兩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實際,聯系港澳回歸后的發(fā)展,認識到中國統(tǒng)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樹立起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第五單元:祖國民族日益強大與軍力增長的相互作用,標志著新中國國際地位正在不斷提高起來,成為炎黃子孫振奮精神、繼續(xù)圖強的強大動力;周恩來作為新中國外交家,具有高雅的風范,所以能夠為國家贏得榮譽、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他的個人修養(yǎng)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新時期中國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國際舞臺上,中國正在為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三、學情分析初三下學期進入全面復習階段,復習課的枯燥和渴望升學的愿望形成了很難解決的矛盾。初二下學期學習過的內容到現在復習,一年的時間除了幾個重要的史實還有些印象,其他的詳細知識已經如數還給了老師,中考第一輪的復習課要喚起學生對舊知識塵封的記憶有一定的難度。在第一輪的復習中,盡可能的照顧多數學生,復習好最基礎的知識點的基礎上對重要的問題進行拓展和深化。通過多種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能力,從而加深完成復習目標。四、教學方法1、問題教學法:鼓勵學生提問,體現學生的主題地位,調動學生的思維,溫故知新。2、小組合作法:分組合作探究,思維碰撞,同時老師引導,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3、史料教學法:通過提供史料、圖片,客觀真實地反映歷史,培養(yǎng)學生閱讀材料的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五、課時安排本專題教學時間需要2課時,具體分配如下: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tǒng)一 1課時第五單元 新中國的外交成就 1課時六、教學建議本專題的內容時間跨度大,講述了從新中國成立到21世紀初我國在民族團結、祖國統(tǒng)一和外交上取得的成就,而且又是考試的重點和熱點,所以必須引起老師和學生的注意。為了讓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達到復習的效果,有以下幾個教學建議:1、 第四單元的學習可以分為兩個專題:一是民族團結,二是祖國統(tǒng)一,這樣線索清楚明了,便于學生掌握。2、 港澳臺問題一定要縱向聯系,港澳臺問題必須讓學生找出港澳臺問題的歷史由來,讓學生明白問題的由來,才能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3、 第五單元的外交成就按照時間順序用表格來展示外交成就,讓學生清楚明了的了解外交成就,便于記憶和鞏固。4、 因為1972年尼克松訪華距今40周年,所以今年復習必須要作為重點和熱點來復習中美關系,并且中美關系一定要拓展,從近代史的“扶蔣反共”到今天的合作伙伴,從時事引出歷史,讓歷史現實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學反思.doc 教學建議.doc 教學規(guī)劃.doc 教學設計.doc 課件.ppt VTS_01_1.flv VTS_01_2.flv VTS_01_3.fl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