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7課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教學反思歷史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如何在歷史教學中破陳出新,在課堂中給學生以充分發揮余地,從而得到鍛煉,達到基礎知識、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位一體,是每個新老教師苦苦思索、探索的事情。而本課的教學為此做了很好的嘗試和,值得我們認真反思,總結心得,提升認識。對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學生在本節課以前就已經有所了解,在他們的腦海中存在一些戰爭的片段。通過自己平時觀看影視,如《太平洋戰爭》、《諾曼底登陸》以及《拯救大兵瑞恩》等都對二戰有深刻的影響。這些鮮活的歷史場景會給學生的心靈以巨大的震撼,令他們在內心深處對二戰有極強的感性認識。當然,在學生的日常閱讀的過程中,也有很多書籍是關于二戰的內容,能幫助他們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增強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從而可以奠定他們對本課學習的基礎。但是,歷史學科的學習,要讓學生對歷史現象的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通過本課的學習要使學生了解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掌握雅爾塔會議,斯大林格勒等戰役。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諾曼底登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后果與影響等眾多知識點。不僅如此;還要通過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形勢的變化及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重大意義,提高學生綜合、深入分析問題及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針對以上的這種課程目標,為了更好的達到歷史學習的效果,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與自我素質的整體提升,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力圖體現以下教學理念:1、聯想式教學所謂聯想式教學就是要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系及橫向聯系,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在傳統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現在新課程實施以后的內容,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老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而應該是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所以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在新課導入過程中,帶領學生一起回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點,可以從戰爭發動的原因、經過、結果以及影響等多方面,引導學生對世界大戰的看法,這樣就能先入為主,通過類比,令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不僅如此,在教學過程,還力求把現實世界的事件與二戰歷史聯系起來,比如中東問題、反恐問題以及朝核問題等。這樣就很好的把歷史與現實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感覺到歷史并不遙遠,課本上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找到鮮活的影子,加深他們對歷史的認識。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歷史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歷史教學過程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想式教學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歷史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時刻在我們身邊,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故知新”。2、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具體說來,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學生,教師用愛心指引學生的教育 ( http: / / www." \t "_blank )邁向成功。對于歷史學科的特點,特別是本課的內容,要求識記的知識很多,二次世界大戰在勝利的過程中,要識記勝利的原因,三次重要的轉折點,以及在其過程中,召開的國際會議等等,如何有效的理解、記憶這些知識點是關鍵。在教學中,為了很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教師采取的措施是,在新課接受后,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小測驗,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位同學對幾個問題沒有很好掌握,而老師并沒有批評,而是善意的為他做進一步的解釋,勉勵他下次爭取有優異的表現,因此,下課后,樓道中擦肩而過中多了一雙真誠而感激的眼睛,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即便學生有錯,也要給學生留面子,也要絲毫不懷疑他們自省和改正錯誤的能力,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是教育 ( http: / / www." \t "_blank )成功的秘訣。”所以,讓我們在歷史教學過程中不要總以學習,不以分數作為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標準。以理服人,應該用心去了解學生,對每位學生一視同仁。有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工作認真負責,善良、有愛心,人品好,像《十八歲的天空》中的古越濤一樣,相信學生,幫助學生。當學生犯錯誤時,老師耐心幫我們解決問題,發自內心的和同學交談。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給予及時鼓勵。課上是師生,課下如朋友,雙方以誠相待。這樣的歷史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隨著歷史學科教改的不斷深化,多媒體課件輔助歷史教學,其重要性將日益顯現出來,雖然它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師的地位,但它可以展現大量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縮短歷史與現實的時空距離,優化教學過程,使教學方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增強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在本課的講授過程中,教師收集了許多關于二次世界大戰的影視材料,并在課堂上播放,比如電影《拯救大兵瑞恩》,視頻中所表現出來的震撼效果,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神經系統,讓同學們充分地感受到戰爭的場景,領略勝利的艱辛不易,也增加了學生的好奇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多媒體課件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其優勢是相當明顯的,它對現代的歷史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在多媒體展示的過程中,教師應也在課件的基礎上加以必要的解說,分析有關戰爭的深層次的問題,啟發學生對戰爭的思考,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的歷史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避免課堂教學的簡單化和學生知識的表面化。總之,教師在課前制作出行之有效的多媒體歷史課件,全面展示二戰勝利的歷史;在課堂上運用正確的教學策略,關鍵是聯想教育的方法,引領學生進行歷史的縱向和橫向聯系,構建學生的知識網絡,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尊重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愛心教學,“潤物細無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這樣的課堂將會促進歷史教學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7課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教學建議歷史學科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學科。讓學生通過了解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軌跡,增強學生對民族命運和人類命運的關注和歷史責任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歷史學科具有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是學生人文素質得以提升的有效途徑。對于第7課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這一課尤為如此。鑒于此,為了提高教學效益,對本課程的講授特提出建議,認為主要應該遵循以下這些原則:一、整體性原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正是因為各國共同協作、相互聯系,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才了取得重大勝利。二戰的勝利對以后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接關乎現當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發展的走向。因此,本課作為九年級歷史下冊課本上的重要一課,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在使用本課程時,要有整體的觀念和全局的意識,從整體上把握這一課程的學習。對于過去,應該將其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點有機的聯系起來,在新課的講授過程中,通過分析戰爭的緣起、過程以及影響等方面,讓學生對兩次戰爭做充分的縱向對比,感悟到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前要做充分的準備,總結歸納好兩次戰爭的知識點。而對于現在,要把歷史和現實有機的聯系起來。二戰的硝煙已經散去六十多年了。我們仍要學習這段歷史的目的,就是要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使我們更加熱愛和平、珍惜和平。在當今世界和平環境中,努力學習本領,爭取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更大貢獻。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教育和人文素質的提升,要讓學生認識到和平來之不易,世界大戰的悲劇不能重演;人民是戰勝法西斯的決定力量,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共同迎接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國與國之間應該和平共處;人類命運休戚相關,要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展。二、實踐多元智能理論的原則美國學者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適合于當前中國所推行的素質教育,這一理論在中小學德育銜接過程可以起著重要的理論借鑒作用,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遵循發展性、公平性、針對性的原則,其結果會產生重要的意義,這些是當前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索的課題。上述理論具體到歷史學科而言,就要求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要適應新課程標準,進行方式、方法上的轉變。在實際的教學中,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培養。首先要堅持開放性原則,在本課的學習過程中,對二戰的勝利轉折的理解學習,注重學生團結協作。要面向全體學生,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關愛,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注重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對本課的幾個理性分析,讓學生自己嘗試去解決,不僅如此,還要增強了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創設合作環境,使學生參與互動,不但可以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聰明才智,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關心、形成集體觀念,形成合作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交往與情感的發展。其次要遵循增強趣味性原則,體現學生的積極性。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通過視頻的播放,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學生的認知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這些原則,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挖掘學生的多種智能,培養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三、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當前歷史學科的新課程理念下,要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以下有效的方法是上好本節課必須要遵循的原則:1.多媒體的運用要有,引導學生聯想想像也要有。教師要上好歷史課,除了必須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和專業技能外,全面收集關于二戰勝利的相關論文,提高自己的理論認識,選擇下載適合的影視視頻,豐富教學資料。當然,還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施和條件,在教學資源和資料的尋找、開發、制作、使用等方面狠下功夫,通過詳實的課件展示,激活學生的思維而不是束縛學生的思維,實現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2.鼓勵贊揚要有,評價導向也要有。在本課的傳授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客觀有效的評價,不斷激勵學生的學習,及時獲取反饋信息,更好的改進教學。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觀點,對于他們關于二戰的看法,不管正確與否,我們教師應該給予贊揚與鼓勵,也要有明確態度,讓學生明辨是非,做細致入微的引導,深刻到位的點撥,甚至一針見血的指正和批評。總之,關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教師要用心備課,精心制作課件,愛心傳授知識,才能很好的實現歷史教育的目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為了更好的培育學生的健康成長,老師要繼續努力。“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通過在教壇的辛勤耕耘,讓歷史的文明之花綻開在每個學生的心間。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7課課后練習一、選擇題(正確答案只有一個)1.《聯合國家宣言》簽署的時間是( )A.1941年元旦 B.1942年元旦C.1943年元旦 D.1944年元旦2.二戰時期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的時間是( )A.1942年7月 B.1943年2月C.1944年6月 D.1945年2月3.歐洲第二戰場開辟的標志是( )A.中途島海戰 B.阿拉曼戰役C.諾曼底登陸 D.斯大林格勒戰役4.決定建立聯合國的國際會議是( )A.德黑蘭會議 B.開羅會議C.雅爾塔會議 D.波茨坦會議5.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 )A.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 B.帝國主義的非正義戰爭C.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 D.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二、材料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分析題。1.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圖反映的是哪一次國際會議 (2)寫出這次會議發生的具體時間。(3)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它有什么歷史意義 2.閱讀下列材料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戰爭與和平并不是同時來到人世間的。在人類社會之初,由于人類生存環境極為險惡,而人們戰勝自然的能力有限,只能過著沒有階級、沒有壓迫、共同勞動、共同享用勞動果實的生活。由于原始社會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占據了絕大部分,人類社會歷史最長的時期是和平時期,所以說,和平是人類社會的第一縷曙光,和平是人類歷史的主旋律。戰爭僅僅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特殊社會現象。”“據史學家統計,1816~1980年的165年里,沒有發生國家戰爭的僅有35年。既無國家之間的戰爭,又無內戰的世界和平一年也沒有。我們要牢記伏契克的話:‘人們啊,我愛你們,可你們要警惕啊!”’請回答:生活在和平時期,你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我們的啟迪是什么 三、問答題。1942年元旦簽署的《聯合國家宣言》的主要內容、意義和作用分別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思路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對歷史時間的記憶熟練程度。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答案:B2.思路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歷史事件發生時間的掌握情況。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力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有的同學可能會誤選B項,此項是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的時間,而不是開始的時間。答案:A3.思路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歷史事件的全面掌握情況。1944年6月6口,美英軍隊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粉碎德國法西斯的最后階段。答案:C4.思路解析:此題間接考查了二戰中國際會議的主要內容。在二戰中,共召開了四次國際會議。熟練掌握四次國際會議的內容,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答案:C5.思路解析:回答本題,必須從二戰的全局出發。雖然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特別是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但是,由于德、意、日、法西斯發動的戰爭一開始使具有侵略性,所以說這場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答案:C二、材料分析題。1.思路解析:歷史材料十分豐富,歷史圖片也是歷史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給我們提供很多的歷史信息。我們在解答這類題目時,要學會從圖中找到我們所需要的歷史信息;然后通過這些信息同我們已知的歷史知識建立起聯系,提取我們需要的內容;最后再作出判斷,總結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出答案。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雅爾塔會議的有關內容,熟練掌握所學內容是解答本題的關鍵。參考答案:(1)雅爾塔會議。(2)1945年2月。(3)會議的主要內容:分區占領德國,徹底摧毀軍國主義和納粹制度;戰后成立聯合國;蘇聯在結束歐戰的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等。歷史意義:這次會議對協調盟國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聯合國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2.思路解析:此題為開放性題目,可以結合當前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理論聯系實際,大膽發揮,只要回答符合史實、有理有據即可。參考答案:和平來之不易,世界大戰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共同迎接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國與國之間應該和平共處;人類的命運休戚相關,要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展;我們應遠離戰爭,熱愛和平。三、問答題。思路解析:簡答題是歷史學科常見的題型之一,這一題型主要考查歸納、概括能力。只有熟練掌握本課所學《聯合國家宣言》的相關內容,才能正確解答本題。參考答案:《聯合國家宣言》的主要內容;簽字國保證竭盡全力,互相合作,徹底打敗德、意、日三國軸心及其附庸,決不單獨與敵人停戰或媾和。歷史意義: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最終形成。作用:《聯合國家宣言》把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種族、不同語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國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從而極大地鼓舞了各國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的力量.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44張PPT)〖請思考〗大戰初期歐洲許多國家為什么會迅速敗亡?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主要原因)各自為戰,被德國各個擊破面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眾多反法西斯國家如何作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2.1,華盛頓,《聯合國家宣言》二戰的轉折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7~1943.2, 二戰轉折點諾曼底登陸:1944.6,歐洲第二戰場開辟雅爾塔會議: 1945.2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意大利投降:1943.9德國投降:1945.5日本投降:1945.8(二戰結束)一、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一、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思考: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的標志是什么 1942年1月,26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 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一、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背景(1)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脅的國家要聯合起來共同對敵。(2)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爆發,促成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2、建立的標志——《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1)時間:1942.1.1(2)地點:華盛頓(3)國家: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加速了法西斯的滅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3、作用和意義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和不斷壯大,改變了力量的對比,成為戰勝法西斯國家的有力保證。反法西斯國家相互支援,協同作戰,戰斗力大大增強,逐漸扭轉了戰爭形勢。二、二戰的轉折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蘇聯重要的工業城市,又是伏爾加河南北交通的樞紐,是接連莫斯科和盛產石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斯大林格勒戰役——蘇德戰場的轉折點每一座樓房都是一個碉堡,蘇軍士兵頑強地打擊敵軍斯大林格勒的工人們響應政府號召,紛紛拿起武器,保衛自己的工廠斯大林格勒戰役——蘇德戰場的轉折點德軍第6軍團司令保盧斯率領殘部向蘇軍投降德軍第6軍團被俘的部分軍官斯大林格勒大會戰期間,消滅的德軍達150萬,俘獲德軍2500名軍官,包括一名元帥200多名將軍.“俄國人不是人,而是某種鋼鐵鑄成的東西,他們不知疲勞,不怕炮火。”“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戰——80個晝夜的肉搏拼殺情景吧!街道不是用公里來計算,而是用尸體作單位來丈量的。斯大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沒在一片漫無邊際的濃煙烈火之中,簡直像一座爐火映紅的巨大熔爐。”——德國士兵的日記斯大林格勒戰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軍反侵略戰爭的轉折點。”——羅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賀信二戰的轉折1942.10~111942.7~1943.21943.9意大利投降諾曼底登陸后,盟軍勢如破竹,一個個被法西斯占領的歐洲國家得到解放。德國失敗已成定局為了爭取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和解決戰后一系列重大問題雅爾塔會議英、美、蘇三國首腦在雅爾塔會議上1.雅爾塔會議是什么時候召開的?2.參加雅爾塔會議的英、美、蘇三國首腦分別是誰 會議的主要內容是什么?3.雅爾塔會議有何影響?1945.2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3、雅爾塔會議(1)背景A、德國失敗已成定局。B、為了爭取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和解決戰后一系列重大問題(2)時間: 1945年2月(3)主要國家【英】丘吉爾【美】羅斯福【蘇】斯大林(4)內容:書40① 戰后對德實行軍事占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②決定成立聯合國;③蘇聯承諾對日作戰(在德投降三個月內)(5)影響:A、積極:協調盟軍的行動,加速了戰勝法西斯國家的步伐。B、消極:① 體現大國強權意志,出賣弱小國家利益;(中國主權受到侵害)②依據雅爾塔會議的基本原則,二戰后美蘇重新劃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蘇爭霸的新格局。1942.10~111942.7~1943.21943.91944.6~7諾曼底登陸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諾曼底登陸在障礙氣球的掩護下,奧馬哈海岸擠滿了為增援美軍提供的船只和車輛。到6月30日,有18萬噸軍需品和5萬輛車輛在奧馬哈海灘登陸在登陸艦的掩護下,步兵們穿者救生衣,在齊胸的水中前進諾曼底登陸1943.91944.6~7材料一 我們不屈不撓的宗旨,就是要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納粹主義,要確保德國決不能再擾亂世界的和平……我們相信:經由所有一切愛好和平的各國人民的密切而繼續的合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經濟上和社會上的戰爭原因,都是必要的.—— <雅爾塔會議公告>材料二 (在雅爾塔會議上)三國主要是蘇美兩國背著中國政府簽訂的秘密協定,同意蘇聯提出的歐洲戰爭結束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的條件:維持外蒙古的現狀,保證蘇聯在中國東北的鐵路港口等方面擁有特權.即:……大連商港國際化;恢復租借旅順港為蘇聯海軍基地.——摘自《雅爾塔秘密協定》回答:(1)根據材料一,雅爾塔會議公告重點強調的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你對雅爾塔會議又有何認識 (1)根除德國的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加強世界各國的合作,以維護世界和平(2)美,蘇等國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不惜犧牲他國特別是中國的利益,其做法嚴重的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使雅爾塔會議帶上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三、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德國投降和二戰結束.MPG蘇聯紅軍開始了最后的攻克柏林的戰斗二戰的結束1945年5月8日,德國簽署投降書,二戰的歐洲戰場結束。亞太戰場,日本拒絕投降: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中國在毛澤東號召下,發起對日的最后一戰。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二戰的結束密蘇里軍艦上日本投降 儀式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廣播講話,宣布日本無條件向同盟國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東京灣內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宣告結束。勝利!!VICTORY!!三、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一)法西斯國家的投降1、1943年意大利投降,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2、1945年5月8日 德國投降(1)1945年4月蘇聯對柏林發動總攻(2)希特勒自殺(3)1945.5.8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二戰的歐洲戰爭結束。(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1.空前浩劫:幾千萬人喪生,無數財產被毀。2.徹底改變世界面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三)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影響二戰給我們留下了什么?鋼琴王子理查得 克萊德曼三部曲之星空 野花.mp3珍愛和平 遠離戰爭紐倫堡審判對全世界來說,紐倫堡法庭判決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樣忠實地解釋過去,它的價值在于怎樣認真地警戒未來。——羅伯特·杰克遜東京審判⒈法西斯主義就是戰爭,警惕法西斯主義死灰復燃⒉綏靖政策對世界大戰爆發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⒊一些國家墨守成規的代價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前事不忘,后世之師---反思二戰的經驗教訓政治上互相協調、經濟上互相支援、軍事上互相配合聯邦德國前總理勃蘭特雙膝跪在波蘭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戰敗國的反思1970.12.7●戰敗國的反思德國總理施羅德為集中營遇難者紀念碑獻花東京靖國神社●戰敗國的反思“小男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歷史優質課展示下冊《第7課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_人教版.flv 教學反思.doc 教學建議.doc 第七課課件.ppt 課后練習.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