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問題引導,師生共進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教學反思及建議本課教學以“基于問題的學習”為核心思想展開設計,結合課文實際內容,靈活的將“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以模擬活動和動手完成表格的形式出現,通過環(huán)節(jié)設置的實際操作,指導學生展開自學探究,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使其經歷發(fā)現問題,合作探究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各方面能力得到綜合的鍛煉和提高。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學生基本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一些細節(jié)仍需要教師關注。一、不放棄、不回避、給學生成長的機會“身臨其境”環(huán)節(jié)中,初中學生在扮演各國代表團成員發(fā)言的過程中,受到年齡和知識的限制,尤其是廣東學生,還受到方言的影響,在語言的表述方面可能會有不規(guī)范的情況出現。面對這樣的情況,在知識方面,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相關的資料,提供給學生閱讀;在語言方面,教師應該以鼓勵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幫助學生逐步規(guī)范用語。教師應該認識到,正因為學生在語言表述方面存在不足,我們才更應該為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成長,不斷提高,而不是借口學生能力不足而回避問題。代表法國、英國和美國發(fā)言的學生可能會直接提出要德國賠很多錢,分很多土地等。教師不必為這樣直觀的表達頭疼,反而可以利用學生的語言和神態(tài)讓學生更進一步感受帝國主義在利益面前的丑態(tài),更進一步認識帝國主義國家的本質。中國代表發(fā)言時,可能帶有個人的感彩,教師同樣可以讓學生從中去體會當時阻止中國參加巴黎和會代表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的留學生們的心情,體會參與五四運動的學生的心情,升華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二、無框架、無定式、還學生思維的空間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常常糾結于學生的回答天馬行空,往往不是老師想要的答案。如在對《凡爾賽和約》及《九國公約》的主要受益國和主要受害國的分析過程中,學生可能認為奧地利也是受益國,教師可以從一戰(zhàn)前及一戰(zhàn)中奧匈帝國與德國的關系引導學生更正錯誤的觀念。學生也可能會由華盛頓會議中,中國在山東的權益得到部分恢復得出中國是受益國的結論。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帝國主義在華特權是否取消?不平等條約是否作廢?中國是否真正實現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得出中國是受害國的結論。通過在學習過程中的撥亂反正,學生也能更進一步的理解課本內容。學生有不同的觀點提出,恰恰說明學生正在思考,也體現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性的拓展性。三、師引導、生主體、讓師生攜手前行在“基于問題的學習”的教學模式中,本人認為只要抓住“問題”這一核心思想,具體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本課嘗試將“問題”與模擬活動環(huán)節(jié)和動手完成表格結合起來,再將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學習程序回歸于“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這一基本流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充當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問題”為核心的活動環(huán)節(jié)設計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方向;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及時給予指導幫助和鼓勵;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歸納總結提高。表面上看來教師的活減少了,但對教師的課堂掌控能力,臨堂應變能力和知識的儲備都有較高的要求。這也是“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能力的同時也在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的體現。在嘗試實踐這一教學模式的課堂中,可能出現的難以預期的學生表現,我個人認為正是這一模式最為可貴的地方,因為它體現的是學生思維的火花,這也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我們最期待看到卻難以看到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活用問題激發(fā)課堂火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一課是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的開篇。主要內容是一戰(zhàn)后,戰(zhàn)勝的協(xié)約國通過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建立起來的帝國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的統(tǒng)治新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是在戰(zhàn)勝的協(xié)約帝國主義國家對戰(zhàn)敗的德國等國家的分贓的基礎上形成的,雖然暫時協(xié)調了帝國主義國家的關系,使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暫時的緩和,但它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反而加劇了戰(zhàn)敗國對戰(zhàn)勝國的仇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埋下了種子。因此本課既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延續(xù),又開啟了一戰(zhàn)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形勢新局面,在教材中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1、引導學生掌握主宰巴黎和會的三巨頭、《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和內容、凡爾賽體系的構成和作用。2、國際聯(lián)盟的建立、華盛頓會議的背景。《九國公約》的簽訂、主要內容和作用。過程與方法1、通過揭示美、英、法等國在巴黎和會上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爭奪的情況,培養(yǎng)學生從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地位分析帝國主義外交政策的能力。2、通過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牢固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綜合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3、揭示美國在《九國公約》宣稱的“尊重中國的獨立和領土、主權的完整”的旗號下,向中國擴張的企圖,培養(yǎng)學生透過社會現象來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使學生認識到《凡爾賽和約》是在犧牲戰(zhàn)敗國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礎上簽訂的掠奪性條約。凡爾賽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2、華盛頓會議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美國通過這次會議擴大了自己的勢力。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說明強權外交的后盾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難點 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教學方法基于問題的學習,情境教學,體驗教學,合作探究。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由一戰(zhàn)結果開啟戰(zhàn)后世界的新發(fā)展,點出學習主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明確學習任務。【講授新課】1、 凡爾賽體系1、巴黎和會引導學生將目光從圖片福煦車廂轉移到美侖美奐的凡爾賽宮,運用語言與視覺雙重手段激發(fā)學生對巴黎和會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本,完成巴黎和會相關基礎知識的學習。關于巴黎和會召開的具體情況,通過一個模擬環(huán)節(jié)“身臨其境”來完成學習。討論過程中,必須從各國立場出發(fā),綜合考慮一戰(zhàn)前后各國的綜合實力、實際情況與各國之間的關系。討論結束,各組挑選一或兩位代表發(fā)表討論的成果。預期代表不同國家的學生,會發(fā)現各國為實現本國的利益最大化,不可避免會損害別國利益,教師此時因勢利導要求學生對別國的要求提出異議,通過這樣的討論與碰撞,學生更能夠感受巴黎和會上各國爭論的激烈程度,更能夠體會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斗爭。2、《凡爾賽和約》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完成基礎內容,教師進一步要求學生根據條約內容分析主要受益國和主要受害國,進而引導學生概括巴黎和會的性質:帝國主義分贓會議。同時注意聯(lián)系五四愛國運動。3、凡爾賽體系的形成和國際聯(lián)盟從德國因戰(zhàn)敗導致殘酷的制裁為基點引導學生拓展其它戰(zhàn)敗國能否逃脫戰(zhàn)勝國的制裁。配合出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的歐洲》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的歐洲》兩張圖片,學生通過讀圖直接得出歐洲版圖發(fā)生變化的結論,加上德國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非洲與西亞的版圖也發(fā)生了變化,確立凡爾賽體系。關于國際聯(lián)盟的成立,教師可以簡單介紹其是英、法控制下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即可。2、 華盛頓體系1、華盛頓會議通過合作探究性質的“比較學習”環(huán)節(jié)來完成學習任務。將準備好的“比較學習”表格發(fā)放給學生,最好是2-3個學生合作完成一張,既能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學習環(huán)節(jié)得到鍛煉,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附:比較學習表格及其答案項目會議 時間 地點 操縱國 主要受益國 主要受害國 涉及地域巴黎和會 1919年 巴黎 法、英、美 法、英、日 德國、中國 歐洲、西亞、非洲華盛頓會議 1921-1922年 華盛頓 美、英、日 美 中國 東亞、太平洋地區(qū)2、《九國公約》預計學生在“比較學習”環(huán)節(jié)中能得出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在主要受益國、主要受害國和涉及地域方面的不同,教師請學生講述如何通過分析條約得出結論,適當通過課件的展示做相關補充。3、華盛頓體系形成教師對學生在“比較學習”環(huán)節(jié)中獲得的學習成果做一簡要概括,并從兩會涉及的不同地域得出“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一系列條約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這一結論。然后通過課件形象的將兩個體系合二為一,合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3、 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通過“大家說”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結合材料完成評價,所學知識,從福煦的話中得出法國與德國矛盾沒有得到解決;從列寧的話中找出美國與日本矛盾沒有得到解決;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中國實際,得出帝國主義與弱小國家之間的仍然存在矛盾的結論;最后,通過結合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與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兩個史實,學生得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長期存在這一結論。四、課堂練習,史為今用:學生在討論中,將本課所學知識與本國現實結合,實現知識進一步升華,實現本課詩意德育目標。要點包括:弱國無外交,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和平外交,反對霸權主義等。【板書設計】【課后練習】1、 基礎性練習簡答題:凡爾賽體系、華盛頓體系的影響分別是?2、 理解性練習1、為了紀念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90周年,一批海外留學生舉行了別開生面的 “國旗下的宣誓” 活動,他們將宣誓活動地點選在了與五四運動爆發(fā)原因直接有關的( )A.倫敦 B.柏林 C.華盛頓 D.巴黎凡爾賽宮2、《凡爾賽和約》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和約。最能體現這一性質的規(guī)定是( )A.德國邊界問題 B.賠款問題 C.殖民地問題 D.軍備問題3、《凡爾賽和約》簽訂后,有人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zhàn)!”他得出這一結論的主要根據是《凡爾賽和約》( )A.沒有充分滿足法國等戰(zhàn)勝國的要求 B.沒有確立帝國主義在歐洲的新秩序C.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D.嚴重損害中國和其他弱小國家權益三、運用性練習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19年召開的巴黎和會上,協(xié)約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列寧評說:靠《凡爾賽和約》來維持的整個國際體系、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材料二:華盛頓會議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澤東(1)巴黎和會的實質是什么?(2)在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中都涉及到中國問題,請你任答其中一個條約所涉及到中國問題的內容,并說說它給中國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3)一戰(zhàn)后列強建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能否長久維持世界和平?為什么?【參考答案】一、基礎性練習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歐洲、西亞、非洲統(tǒng)治的新秩序;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二、理解性練習1、D; 2、C;3、C。三、運用性練習(1)帝國主義分贓會議。(2)《凡爾賽和約》將原德國控制的中國山東交由日本控制,這個消息傳入北京,引起五四運動爆發(fā)。或:《九國公約》宣稱尊重中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這實際上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zhí)峁┝朔奖悖怪袊盎貜偷綆讉€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不能;因為它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巧用問題,綻放學生思維火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課堂實錄一、承上啟下,明確主題。師:上課,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主題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從字面上來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凡爾賽體系”和“華盛頓體系”。要了解這兩個體系的形成,就必須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相關內容。提問: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性質和結果。生:一戰(zhàn)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zhàn)爭;1918年11月德國戰(zhàn)敗。二、問題情境、激發(fā)思維師:戰(zhàn)爭結束后,我們把目光從福煦車廂轉移到宏偉壯觀、美輪美奐曾經是法蘭西宮廷的凡爾賽宮。1919年1月這里人聲鼎沸,成為全世界聚焦的中心,有人知道原因嗎?生:在這里召開巴黎和會。師:參加巴黎和會的有多少個國家?生齊答:27個。師:這些國家都有發(fā)言權嗎?生齊答:不是。師:真正擁有發(fā)言權的只有哪幾個國家?生齊答:法國、英國和美國。師:這三個國家參加會議的代表被稱為“巴黎和會”三巨頭。為什么這三個國家能夠操縱會議的走向?生:因為他們都是戰(zhàn)勝國,而且他們的國力都十分強大。師:中國雖然同樣以戰(zhàn)勝國的身份參加會議,但是和其它弱國一樣,在會議中都處于完全無權的地位。巴黎和會進行的情況如何,接下來我們進入一個模擬環(huán)節(jié)“身臨其境”,四組同學分別扮演參加巴黎和會的四個國家代表團,經過討論之后確定各國會在巴黎和會中提出怎樣的要求。(分組后,學生開始分組討論,教師到各組幫助指導學生)生1(第一組東道主法國代表團):我國曾兩次被德國侵入,我們不希望看到第三次。在領土方面,我們希望把德國肢解掉。如果不能肢解的話,我們希望在兩國間建立一個緩沖國。金錢方面,爭取盡可能多的賠款。軍事方面,盡量削弱德國的力量。殖民地方面,盡可能的瓜分多一些。生2(第二組英國代表團):首先在賠償方面,我國在戰(zhàn)爭中損失數億,但我們不要求太多,只希望德國做出基本的賠償,不然德國工人階級起義的話,德國可能會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到時聯(lián)合社會主義蘇俄,后果將不堪設想。生3補充發(fā)言(第二組英國代表團):我們英國隊法國提出的肢解德國的要求不贊同,我們應該秉著和平的方針,給德國一個機會。我們也不同意建立緩沖國,因為有可能會引起緩沖國與法、德兩國的沖突。師:英國的代表更加具有大局觀念,接著我們來看美國代表團有什么想法。生4(第三組美國代表團):我們要求建立一個國際聯(lián)盟,我們可以控制進入這個聯(lián)盟的國家的政治和經濟,來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我們也反對法國的要求,過分的削弱德國也會阻礙美國的發(fā)展,妨礙美國爭取政治大國。但是還是可以向德國提出基本的賠償要求。生5(第四組中國代表團):我們要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包括收回海關主權,“二十一條”是袁世凱與日本私下簽署的,不代表中國人民的意愿,也因該廢除,還要歸還大戰(zhàn)中日本在中國奪取的一切權益。山東本來就是中國的,我們有權力收回。帝國主義也要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師:中國代表團的要求是所有中國人的愿望。老師剛剛發(fā)現,英國和美國代表團似乎對法國代表團的要求有異議,法國代表團對此有什么看法?生6(第一組東道主法國代表團):如果不削弱德國的軍事力量,將來說不定德國還會再一次發(fā)動戰(zhàn)爭,后果將不堪設想。至于緩沖國,可以避免我們兩個發(fā)生正面沖突,避免更大的傷亡。生7(第二組英國代表團):對我國來說,過于削弱德國軍事力量會威脅我國的地位,我國不同意。生8(第三組美國代表團):過于削弱德國可能使法國稱霸,對我國不利。師:在討論過程中,各國的要求是有沖突的。每一個國家參加巴黎和會,都希望實現本國利益最大化,這就不可避免損害別國利益。我們在課堂上都已經展開爭論,大家可以想象巴黎和會中各國代表的爭論會更加激烈,這場爭論持續(xù)了多久?生齊答:5個月。師:才勉強簽訂什么和約?生齊答:《凡爾賽和約》師:大家自己動手到課本上把《凡爾賽和約》的內容找出來。生:齊讀《凡爾賽和約》內容。師:從內容來看,大家能不能找出哪些國家是主要受益國?生1:英國、法國和日本,因為德國的海外殖民地由他們瓜分。生2:操縱國之一的美國沒有獲得什么好處。師:帝國主義的行為就是一種分贓的行為,巴黎和會實際上就是一次分贓的會議。我們了解了受益國,那么主要受害國有哪些?生:中國沒有收回山東,是受害國。師:從領土、殖民地和賠款各方面來看,最大的受害國是哪一個?生齊答:德國。師:中國山東主權被日本繼承的消息傳到中國,引起了中國人民極大的憤慨,引發(fā)了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中國代表并沒有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但德國不得不接受和約,除德國外,其它戰(zhàn)敗國能逃脫被制裁的命運嗎?生齊答:沒有。師:從1919年到1920年帝國主義分別于其它戰(zhàn)敗國簽訂一系列和約,與《凡爾賽和約》一起確立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tǒng)治的新秩序,即“凡爾賽體系”。另外根據和約,國際聯(lián)盟成立。生提問:為什么美國沒有加入國際聯(lián)盟?師:剛剛就有同學提出美國沒有在《凡爾賽和約》中獲得好處,所以美國參議院沒有通過《凡爾賽和約》,美國沒有加入國聯(lián),國聯(lián)成為英法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帝國主義在西方的關系得到了調整,但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銳,為此召開了華盛頓會議。三、比較學習、合作探究師:發(fā)比較學習表格,引導學生展開合作探究。生:兩人或三人一組,合作學習,人人參與,氣氛活躍。師:通過幻燈片展示小結學生這一階段合作探究的成果,并提問:有沒有同學找出更深層次的不同?生1:涉及地區(qū)不同。生2:最大的收益國不同。師:同學如何得出這些結論?課件展示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內容,請學生結合分析會議的收益國。生2(繼續(xù)分析):《九國公約》宣稱尊重中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但是遵守各國在中國“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開辟道路。生3:在《五國條約》中,美國獲得和英國一樣的海軍噸位,美國是受益國。生4:中國收回部分山東主權,美國阻止日本獨霸中國。師:中國收回部分山東主權是不是表明中國也是受益國呢?生:不是,中國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主權沒有真正恢復,中國是受害國。師:結合毛澤東主席的話:“華盛頓會議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肯定學生觀點,并通過課件展示學生自學探究的成果。小結這一階段學習內容:華盛頓通過一系列條約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即“華盛頓體系”。它與之前學習的“凡爾賽體系”合并,稱為?生齊答: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四、綜合運用、能力提升師:在這一體系形成的過程中,當時一些名人做出了一些評價,課件展示法國元帥福煦與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的話,你同意他們的說法嗎?為什么?生:展開討論。生1:同意福煦的說法,因為整個《凡爾賽和約》暫時維持帝國主義在西方的統(tǒng)治秩序,但是每個國家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他們之間有矛盾有沖突,不可能達到統(tǒng)一。20年之后,說不定會再戰(zhàn)。生2:同意列寧的說法,因為在美國支持下,中國收回了山東部分權益。生3: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遠的利益,在兩次會議中,某一部分國家并沒有的到需要的權益,戰(zhàn)敗國也會有東山再起之類的想法,所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不可能帶來永遠的和平。生4:帝國主義的分贓行為,不可能帶來永遠的和平,也許暫時休戰(zhàn),戰(zhàn)爭總有一天會爆發(fā)。生5:一些國家利益不能滿足,對這一體系不滿。師:列舉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二戰(zhàn)全面爆發(fā),以及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二戰(zhàn)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的史實。肯定學生觀點。五、史為今用、思維升華生1:落后就要挨打。生2:中國應該提高綜合國力,才能夠避免上述局面的出現。師:中國應該怎樣提高綜合國力呢?生3:帝國主義的侵略行為是非正義的,但是他們的科技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中國應該多向先進國家、發(fā)達國家學習科技,強化國力,最后超越它們。師:如果中國有一天成為國際第一流的強國,是不是也要像帝國主義國家一樣侵略別國?我們在國際社會中應該充當什么樣的角色呢?生:強國不意味著獨霸世界,而是要維持世界和平秩序,讓大家都有和平的環(huán)境,戰(zhàn)爭對人類的傷害是很大的。師總結:霸權主義不會帶來真正的和平,我們應該共建和諧世界,才能獲得真正的和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32張PPT)●《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經濟大危機● 法西斯勢力的猖獗九年級下冊第三課執(zhí)教:方佩一、凡爾賽體系二、華盛頓體系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性質帝國主義戰(zhàn)爭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結果1918年11月德國投降,一戰(zhàn)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福煦車廂法國—巴黎—凡爾賽宮Versailles Palace一、凡爾賽體系1、形成:巴黎和會法國總理克里孟梭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巴黎和會”三巨頭請同學們分別扮演參加巴黎和會的法國、英國、美國和中國代表團,經過討論后確定代表團將在巴黎和會中提出怎樣的要求。簽署《凡爾賽和約》一、凡爾賽體系1、形成:巴黎和會《凡爾賽和約》2、主要條約:協(xié)約國對德《凡爾賽和約》領土 由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軍事 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擁有空軍,陸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政治 德國承認并尊重奧地利的獨立賠款 由協(xié)約國設立“賠款委員會”,決定德國戰(zhàn)爭賠款的總數殖民地 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根據《凡爾賽和約》的規(guī)定德國軍用飛機被肢解《凡爾賽和約》協(xié)約國對奧和約協(xié)約國對匈和約協(xié)約國對土和約協(xié)約國對保和約《凡爾賽和約》協(xié)約國對奧和約協(xié)約國對匈和約協(xié)約國對土和約協(xié)約國對保和約確立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tǒng)治的新秩序一、凡爾賽體系1、形成:巴黎和會《凡爾賽和約》3、影響: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tǒng)治的新秩序2、主要條約:日內瓦萬國宮國際聯(lián)盟總部所在地1920年1月成立一、凡爾賽體系1、形成:巴黎和會《凡爾賽和約》3、影響: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tǒng)治的新秩序二、華盛頓體系1、形成:華盛頓會議2、主要條約:華盛頓會議請各組通過閱讀課本與討論學習嘗試找出華盛頓會議與巴黎和會有哪些不同點項目會議 時間 地點 操縱國巴黎和會 1919年 法國巴黎 法、英、美華盛頓會議 1921~1922年 美國華盛頓 美、英、日一、凡爾賽體系1、形成:巴黎和會《凡爾賽和約》3、影響: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tǒng)治的新秩序二、華盛頓體系1、形成:華盛頓會議《九國公約》2、主要條約:2、主要條約:《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相約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屬地權益規(guī)定五國海軍主力艦噸位比例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中日關于山東問題的協(xié)定華盛頓會議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毛澤東項目會議 主要受益國 主要受害國 涉及地區(qū)巴黎和會 英、法、日 德國、中國 歐洲、西亞、非洲華盛頓會議 美國 中國 東亞、太平洋地區(qū)《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中日關于山東問題的協(xié)定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一、凡爾賽體系1、形成:巴黎和會《凡爾賽和約》3、影響: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tǒng)治的新秩序二、華盛頓體系1、形成:華盛頓會議《九國公約》3、影響: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2、主要條約:2、主要條約:法國元帥福煦在聽到《凡爾賽和約》簽字的消息后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zhàn)!”列寧說:“華盛頓會議為太平洋兩岸的兩個大國的下一場戰(zhàn)爭,埋下了第一批火種 。”你同意上述說法嗎?請說明理由?中國先后以戰(zhàn)勝國的身份參加了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但主權都被侵犯。從中你得到了什么啟迪?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請各組通過閱讀課本與討論學習嘗試找出華盛頓會議與巴黎和會有哪些不同點:項目會議巴 黎和 會華盛頓會 議大家一起來集思廣益嘗試透過現象看本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rnj9jc.corf丁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歷史優(yōu)質課展示下冊《第3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_人教版.flv 教學反思與教學建議.doc 教學設計.doc 課堂教學實錄.doc 第三課《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課件.ppt 表格.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