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年級歷史上冊《俄國、日本歷史的轉折》精品教學示范課(視頻實錄+課件+教案+練習+反思+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年級歷史上冊《俄國、日本歷史的轉折》精品教學示范課(視頻實錄+課件+教案+練習+反思+素材)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
班別 姓名 學號 成績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答案序號填入下列表格對應的地方。每小題3分,共7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共產主義的誕生,它成為無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下列事件中,實踐了這一思想的是
①英國憲章運動②法國巴黎公社成立③俄國十月革命④美國南北戰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共產黨宣言》發表成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主要是因為它
A.是馬克思、恩格斯聯合發表的B.開辟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新局面
C.廣泛汲取了人類優秀的思想成果D.系統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
3、《共產黨宣言》發表于
A.1789年 B.1804年 C.1848年 D.1871年
4、下圖歷史人物的主要活動是
A.掀起了憲章運動 B.發表了《共產黨宣言》
C.創立了巴黎公社 D.領導了十月革命
5、在互聯網搜索引擎上輸入關鍵詞,就能快捷地找到想要查找的內容。麗麗同學輸入了“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者同盟”后,她能找到的文獻應是
A.《共產黨宣言》 B.《人民憲章》
C.《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D.《人權宣言》
6、如果讓你從“五月流血周”、彼得格勒武裝起義、開國大典等內容中歸納和提煉一個學習的主題,以下名稱最恰當的應是
A.資產階級統治的擴大 B.無產階級政權的建立
C.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D.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
7、 “起來,饑寒交追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斗爭! ……”歐仁·鮑狄埃創作的《國際歌》成為被壓迫人民的戰歌,傳遍歐洲,響徹世界。我們要了解其創作背景,應該知道的歷史是
A.法國大革命 B.英國憲章運動 C.法國巴黎公社 D.俄國十月革命
8、下列歷史文獻中,標志著新的科學思想理論誕生的是
A.《共產黨宣言》 B.《權利法案》 C.《獨立宣言》 D.《人權宣言》
9、《共產黨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取民主。”對這一理論觀點進行第一次偉大嘗試的是
A.俄國十月革命 B.巴黎公社 C.憲章運動 D.新中國成立
10、下列選項中,與《共產黨宣言》相符的是:
A、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B、提出了資產階級自由平等的思想
C、爭取了工人階級的普選權 D、明確了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11、小華嘗試用歷史坐標來展示美國的發展歷程。
右圖②處所指歷史事件的主要影響是
A.贏得了民族獨立
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C.擺脫了經濟危機
D.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12、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 贏得了國家的獨立B.開創了民主政治制度
C.維護了國家的統一D.使美國成為世界強國
13、美國南北戰爭和俄國1861年改革的相似點不包括
A.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
B.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
C.維護了國家統一
D.為本國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
14、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但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都很充分。下列關于美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使得所有奴隸都獲得了自由
B.愛迪生發明的電燈改變了人類傳統的照明方式
C.羅斯福新政提供了國家干預經濟生活的范例
D.二戰后初期美國經濟出現了空前繁榮局面
15、林肯是美國歷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總統之一。他在美國歷史進程中的主要貢獻是
A.領導美國贏得獨立 B.維護國家統一,廢除黑人奴隸制度
C.領導美國贏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D.使美國經濟復蘇
16、19世紀中葉以來,蒸汽機的滾滾濃煙飄洋過海逐漸改變著世界。這一過程中發生了美國南北戰爭與俄國農奴制改革。其相同影響是
A.對農民進行的一場掠奪 B.確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C.完成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D.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17、1861年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轉折點,俄國從此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這場改革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解決了
A.自由勞動力 B.土地所有權C.政治民主化D.思想自由化
18、英法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都把追求自由平等作為革命的重要目標。日本明治維新與英法美革命目標有異曲同工之處的措施是
A.廢藩置縣B.廢除封建身份制度
C.實行征兵制D.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
19、下列屬于日本明治維新的經濟措施有①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②把貴族土地收歸國有 ③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民農耕種 ④允許土地買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使日本從一個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淪為半殖民地命運的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維新 C.天皇專制 D.幕府統治
21、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紅場旁邊有一座宏偉塑像,紀念的是曾經解放了千百萬農奴、并最終引領俄羅斯拋棄了落后社會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尼古拉二世 D. 亞歷山大二世
22、 “敲敲短發蓬松的天靈蓋,文明開化的聲音響起來”。這首打油詩與日本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有關
A.大化改新 B.推翻幕府統治 C.日本侵略朝鮮 D.明治維新
23、小剛正在通過電話參與“開心辭典”活動,王小丫提供的關鍵詞是“農奴制”、“1861年”、“資產階級改革”,問題是“發生在哪個國家”?小剛應該選擇的是
A.英國 B.俄國 C.日本 D.法國
24、以下兩組圖示反映的是世界近代史上一個強國成長歷程中曾經經歷的兩組矛盾。結合史實,判斷這是哪個國家
A.英國 B.俄國 C.日本 D.美國
25、俄國農奴制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之處是
A.擺脫了民族危機 B.推翻了舊的政治統治
C.解放了廣大農奴 D.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世界許多國家通過改革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改革是
A.明治維新 B.1861年農奴制改革 C.大化改新 D.馬丁.路德宗教改革
二、材料分析題(25分)
26、材料:19世紀中后期,世界各國出現了新一波的資產階級民主改革和革命浪潮:
1861年3月,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國總統,不久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實行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資本主義已越出少數幾國范圍而形成的世界體系,資本主義制度的主導地位在世界范圍內最終確立。古老的中國也受到沖擊。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請選擇材料中任一歷史事件,簡述其基本史實。(提示:從原因、主要措施、作用等方面敘述)(4分)
(2)19世紀下半期到20世紀初,中國現代化探索過程中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4分)
(3)歸納中國這些重大事件的共同作用,并加以說明。(2分)
(4)這一時期中國和世界的資產階級民主改革和革命,向世人昭示出哪些道理?(1分)林肯等人的優秀品質對青少年有什么啟迪?(1分)
27、科學社會主義自19世紀40年代誕生以來,至今經歷了一個長期而又曲折的發展過程。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2分)
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者是誰?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3分)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建立起來是哪一年?標志是什么?(2分)
20世紀晚期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嶄新的歷史時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一時期開始的標志是什么?中國實行了怎樣的經濟建設方針?(4分)
⑤寫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指導思想的重大社會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俄國日本歷史的改革一課的相關資源連接
領導者:
明治維新:明治天皇
洋務運動:曾國潘\奕?\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慈禧
俄國1861改革: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日本明治維新和俄國1861年改革的異同:
背景:
俄國 19C中期,俄國落后的封建農奴制度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克里木戰爭的失敗激化社會矛盾,封建統治危機嚴重。
日本 19C中期,日本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的發展,幕府的封建專制引起社會各階層不滿;西方列強入侵,國家面臨淪為殖民地的危險,民族危機嚴重。
目的:
俄國 挽救沙皇封建統治危機。
日本 發展資本主義,擺脫民族危機。
方式及性質:
都是自上而下,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核心內容:
俄國 廢除封建農奴制度。
日本 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
結果:
兩國都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改革都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洋務運動比較:
背景:
19C中期,國內封建統治危機,西方列強入侵,民族危機嚴重。
目的:
日本 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擺脫民族危機
中國 “師夷長技以自強”“求強”,“求富”。
性質:
日本 自上而下的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中國 封建統治階級內部進行的改革。
核心內容:
日本 “殖產興業”向西方學習,發展近代工商業。
中國 “求強”,“求富”向西方學習,發展近代軍事工業和國防。
結果:
日本 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中國 沒有達到富強的目的,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維新變法運動異同
背景:
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的發展 民族危機嚴重。
目的:
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擺脫民族危機。
性質:
自上而下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改革力量上:
日本 以中下級武士和帶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手工工場主,商人,地主,富農組成的倒幕派強大,掌握實權。
中國 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弱小,把希望寄托在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
核心內容:
日本 向西方學習,發展近代工商業。
中國 向西方學習,以西方的君主立憲制為學習的榜樣。
結果:
日本 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中國 由于維新派把希望寄托在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頑固派力量的強大,最終失敗。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9課 俄國、日本歷史的轉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了解俄國1861年改革及其歷史意義。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了解幕府統治危機,日本明治維新及其歷史意義等基本史實。
(二)能力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俄國1861年改革的進步性和局限性”,培養學生辯證地分析問題和全面地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日本明治維新與同一時期發生的中國戊戌變法的異同,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識歷史現象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從政治體制、力量對比、改革措施和國際背景等方面進行思考、探究,分析出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認識到這次改革的資產階級性質,認識到它在本國歷史上產生的重大影響,從而理解改革對社會進步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認識到這次改革的資產階級性質,認識到它在本國歷史上產生的重大影響,從而理解改革對社會進步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俄國1861年改革及其歷史意義。2.日本明治維新及其歷史意義。
(二)教學難點 通過引導學生探究“俄國1861年改革的進步性和局限性”,教會學生全面看問題的方法。感知明治維新改革促使日本社會發生的巨大變化,從而成為本國歷史上重大的轉折點。
教學方法
“知識鋪墊——基于問題的提出與解決的教學模式——思想和情感的升華”三步教學法。
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注重小組合作學習與探究,注意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去解決問題。
教具使用
教學媒體、圖片等。
圖片:“黑船”事件,美國艦隊抵達日本,日本街頭的電燈等。
教學方法 講解法,討論法,圖片輔助法。
教學結構與過程
[導入]當英、法、美三國先后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民族解放戰爭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時候,俄國、日本發生了哪些大事?這些大事對它的歷史發展又產生了哪些重要的影響呢?我們今天的課題是:俄國、日本歷史的轉折。
[顯示課件]第19課 俄國、日本歷史的轉折
一、19世紀中期農奴制下的俄國
[導學提綱]
1.沙皇為什么要進行1861年改革?
2.為什么說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步伐?
3.日本幕府統治危機出現的原因有哪些?結局怎樣?
4.明治維新如何挽救當時日本所面臨的危 機?
[教師引導]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也波及到遙遠而落后的俄國,從而帶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展示材料]1850年,俄國的鐵產量為22.8萬噸,同期的英國為228.5萬噸,法國是40.6萬噸。1860年時,俄國的鐵產量達到29.8萬噸,同期的英國則為388,8萬噸,法國是89.8萬噸,德國是50萬噸
這段材料說明了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
然而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后,英法等西歐國家在經濟、軍事力量上已經遠遠領先于俄國。而俄國自身落后的原因就在于腐朽的農奴制度。
那么,農奴制怎樣阻礙了它的發展呢?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農奴制的嚴重阻礙表現在:
一、是農奴沒有自由,使資本主義工業缺乏大量自由勞動力;
二、是在沉重的封建剝削下,農奴無力購買工業品,影響國內市場的擴大。
[教師過渡]物極必反,廣大農奴不堪忍受地主和封建國家日益沉重的剝削,時常發動起義。俄國面臨嚴重危機,如果聽之任之,后果不堪設想。怎么辦?
[學生回答]變。[教師點評]不錯。但有其他辦法嗎?
[學生回答]戰爭。
[教師引導]這種辦法統治階級同意嗎?
[學生回答]不同意。
[教師引導]對。他們唯恐天下大亂。中國有句古話說的特別好:變則通,通則久。
[展示課件]二、農奴制的廢除
[教師過渡]19世紀中期,俄國國內階級矛盾激烈,廢除農奴制勢在必行。但對于廢除的方式,存在著革命和改良的兩種可能。為了阻止革命的發生,1861年2月19日(公歷3月3日),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正式簽署改革法令和關于廢除農奴制度的特別宣言。
[教師提問]俄國1861年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如何解決農奴制問題?我們一起看投影!
[投影顯示]
為了阻止革命的發生,1861年2月19日(公歷3月3日),亞歷山大二世正式簽署改革法令和關于廢除農奴制度的特別宣言。
主要內容有:(1)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買賣或干涉農奴的生活。
(2)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錢贖買。
[投影顯示]
諸位會深信,凡是能夠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我都一一做到了。
與其等農民自下而上起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來解放農民。
農奴在獲得自由時,被剝奪的一干二凈。
[教師引導]怎樣理解亞歷山大二世的話?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擺脫農奴制危機,鞏固貴族地主統治。改革是由代表貴族地主利益的沙皇實施的。改革的前提維護地主利益)
[教師提問]我們如何評價俄國廢除農奴制?請繼續討論。
[學生討論]……
[教師點評]其歷史意義分為兩個方面:進步性和局限性。
[投影顯示]1861年改革,是以沙皇為首的統治者為克服農奴制危機,鞏固自己的統治,而被迫實行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步伐,成為俄國歷史上一個重大轉折點。
[教師講解]“進步性”我們通過前面學習已經有了充分認識。有關“局限性”的理解,可從改革的目的、改革的實施者,去探究其產生的原因。通過分析思考,可以了解到: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了解了俄國的改革之后 我們來看看日本這個國家
[出示圖片]一幅名為《“黑船”事件》的圖畫。
[教師過渡]當你看到這幅畫時想到了什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這幅畫名為《“黑船”事件》,出自日本畫家之手。它描繪了1853年美國海軍的一支艦隊闖入日本江戶灣普賀港時的情景。這支艦隊在日本港口的突然出現,對當時處于閉關鎖國狀態下的日本產生了巨大沖擊。因為這些美國軍艦的外殼都被漆成黑色,所以日本人稱這件事為“‘黑船’事件”。那么,當時日本發生了哪些大事?這些大事對它們的歷史發展又產生了哪些重要的影響呢?
我們今天的課題是:日本明治維新。
[展示課件]日本明治維新
一、“閉關鎖國”的島國
[教師引導]19世紀中期的日本,仍是閉關鎖國、落后的封建國家,而幕府是封建勢力的總代表。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小資料”,了解幕府的相關知識。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閱讀本目第一段思考當時的日本與中國的情況有何相似的地方。
[學生看書]……
[教師小結]此時的日本社會正在發生著急劇的社會變化:
閉關鎖國、封建沒落、外族入侵,社會矛盾激化。
[出示圖片]美國艦隊抵達日本。
[教師引導]內憂外患交織在一起,促使幕府統治危機的總爆發。
[展示課件]二、明治維新的內容
[教師引導]推翻幕府統治以后,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鞏固以天皇為首的新政權,另一方面進行改革,這一系列改革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明治維新”。請同學們看書回答明治維新的內容。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主要內容有: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這些改革是在明治年間進行的,因此被稱為“明治維新”。
[出示圖片]新式學校,街頭電燈等一系列反應明治維新的圖片。
[展示課件]三、評價
1、是天皇實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改革使日本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
2、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的命運
3.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4.保留大量的封建殘余勢力
[教師引導]明治維新對現在的中國有什么啟示?
[學生討論]
[教師點評]學習,借鑒,發展,創新,科教興國等方面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27張PPT)
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
南朗云衢中學 鄧世英
19課
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
云衢中學 鄧世英
復習提問:
1、從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已有哪些國家建立并鞏固了資產階級政權?
英國、美國、法國
2、它們是通過什么方式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
革命(戰爭、暴力手段)
3.下列四國中,哪一個國家與其他三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途徑不同
A 英國
B 法國
C 美國
D 俄國
D
一、 俄國廢除農奴制

——1861年改革(農奴制改革或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地主在毒打農奴
俄國農奴制改革背景:
(一)
(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50年,俄國的鐵產量為22.8萬噸,同期的英國為228.5萬噸,法國是40.6萬噸。1860年時,俄國的鐵產量達到29.8萬噸,同期的英國則為388,8萬噸,法國是89.8萬噸,德國是50萬噸
1、從材料中可以看出19世紀中期俄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情況如何?
2、俄國資本主義為什么遠遠落后于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
農奴制怎樣阻礙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農奴沒有人身自由——
農奴生活水平低下——
農奴時常發動起義——
缺乏勞動積極性,生產效率極低 ;
市場難以擴大;
社會動蕩不安
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領導者:
改革時間:
1861年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與其等農民自下而上起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來解放農民。
諸位會深信,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我們都一一地做到了。
⑴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觀目的是什么
(二)俄國農奴制改革的目的
⑵這說明1861年農奴制改革有什么局限性?
(三)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1)改革內容
(2)怎樣促進?
(1)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
(2)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
提供資本主義自由的勞動力
增加資本主義發展的資本
(四)評價
性質:
作用:
局限:
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
建殘余
1.面對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為緩解統治危機,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采取的措施是
A “廢藩置縣”
B 廢除農奴制
C 請求英法援助
D 頒布《土地法令》
B
2.某男子生于1821年,40歲時,他的農奴身份被國家統一取消,成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出錢購買了一塊“份地”。使他身份發生改變的事件是:
A 拉丁美洲獨立戰爭
B 俄國1861年改革
C 日本明治維新
D 美國南北戰爭
B
3.下列國家中,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方式與俄國相似的是
A 日本
B 英國
C 美國
D 法國
A
二、日本明治維新
(一)日本明治維新背景
內憂:閉關鎖國、封建落后
外患:列強入侵,矛盾激化
(1)幕府統治的危機
日本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
幕府統治阻礙了日本的發展
(一)日本明治維新背景
(2)倒幕運動
時間:1868年
主力:中下級武士
方式:武力
明治維新中的改革派(中下級武士)
明治維新內容
政 治 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經 濟 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發展近代企業
社會生活 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大力發展教育
軍 事 實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軍隊
下列措施中,最能體現日本明治維新是資產階級改革的是
A 廢藩置縣
B 允許土地買賣
C 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D 提倡“文明開化”
C
(三)評價
性質:
作用:
局限:
1.使日本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
2、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的命運
3、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是天皇實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資
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1.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2.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①東京街頭有了電燈
②日本使團出訪歐美
④美國軍人登上日本土地
③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4.請按因果關系排列以下事件
5.19世紀中期俄國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維新均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其主要依據是:
A 兩國的改革都是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進行的
B 兩國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 改革使兩國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D 改革使兩國都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D
6、探究歷史發展的共性是歷史學習任務之一,請找出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它們的共同點有
①廢除農奴制 ②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③允許土地買賣 ④向歐洲國家學習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本課知識梳理
俄國農奴制改革(1861) 日本明治維新(1868)
根本
原因
人物性質
內容
意義
農奴制阻礙了俄國的發展
幕府的統治阻礙了日本的發展
亞歷山大二世,
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明治天皇,
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1)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2)農奴在獲得“解放”時,要出錢贖買這塊份地。
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發展近代企業;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大力發展教育
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留下大量封建殘余。是俄國歷史上重大轉折點。
日本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謝謝大家!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反思之三、《 俄國和日本的歷史轉折》教學反思
鄧世英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就這堂課而言,我對教學過程進行了初步的探討。總結如下:
一、設置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研究、探索的過程,也是學生提高歷史認識的過程。這些研究性學習問題從哪里生成呢?第一,教材。如教材的導讀框、課文、插圖、小資料、地圖、名人名言等;第二,課外的歷史材料。如音像、實物、口述史、文字資料等;第三,社會生活。如日常生活、社會熱點、時事政治等。提出問題之后,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分組討論,然后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問題的解決,不僅可以豐富學生對具體歷史現象的認識,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用具體的歷史事實來印證歷史結論,甚至修正歷史結論,從而樹立起科學的歷史觀。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和理解“史論結合” 、“論從史出”的史學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
二、指導學生學習歷史的科學方法,掌握記憶技巧
我們知道時間、地點、事件是歷史基礎知識的關鍵。不少學生采用機械記憶方法,收效不大,所以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是很重要的。在今后的歷史教學中,我應力爭嘗試教給學生多種記憶方法,如:分散記憶法、趣味記憶法以及引導學生記憶綱要等。
要上好每一節課,教師應該在自己全部歷史教學活動中采用多樣化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并且要擁有自己獨有的風格,這樣,才能使歷史課堂鮮活起來。
三、但我在上課的過程中,也存在這一些問題:對學生的實際把握不夠,上課內容,沒有靈活處理。給學生的練習時間較足,使學生自我鞏固的時間不足,教師檢查的力度不夠。在使用小組合作時,指導力度和方法不夠。這也許跟題目設計有關。另外,自我完善時,由于時間關系,實際是我自己給學生總結的,沒有交給學生自己去做。每節課中留給學生自己分配的時間還是應該有的。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松县| 城口县| 哈密市| 洱源县| 新兴县| 砚山县| 苏尼特右旗| 林甸县| 全州县| 阳高县| 广河县| 焉耆| 西贡区| 定陶县| 咸宁市| 济宁市| 台山市| 永州市| 姜堰市| 汕头市| 寻甸| 舞钢市| 曲松县| 连云港市| 卢氏县| 柘荣县| 丹江口市| 潼南县| 石棉县| 中西区| 河北区| 临桂县| 邳州市| 视频| 余庆县| 泰来县| 岚皋县| 南城县| 永仁县| 塔城市| 黄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