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師大版生物八年級上冊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動物第1節《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北師大版《生物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17章第1節“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在前一章中學生已經對動物的行為方式、生活習性有了感性的認識,加之在七年級已經學習了,《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為本節內容講解奠定了基礎。本節內容屬于總結概括內容,為避免就事論事和平鋪直敘,要求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形成重要概念,促進學生深度學習。二、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較強,對動物的直觀感受較多,對動物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對動物對生物圈中的作用的了解停留在表面,理性認識有待加強。因而需要教師適當地指引、及時地鼓勵和設計學生喜愛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目標概括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過活動探究,認識動物和植物都是食物鏈和食物網中不可缺少的成員。通過認識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使學生認識到人類也是生物圈中的一員,從而增強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動物的環保意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概括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動物是食物鏈的組成成分教學難點:動物是食物鏈的組成成分教學思路設計六、教學過程教學 過程 教師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 入 創設情境:展示“中國豐收節”的相關圖片 2.過渡:老師跟工作人員了解到在這片農田中生活著蝗蟲、青蛙、田鼠、蛇、兔子、鷹這些動物,對這個基地有什么作用? 引入課題 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 聯系生活現象,引起學生共鳴,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熱情。奠定良好的學習氛圍。銜接 你能根據食性將下列動物進行分類嗎?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并進行作答。 鼓勵學生回答問題的勇氣,引出動物的分類和動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費者。食 物 鏈 過渡:不同食性的動物與植物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吧! 學生活動一:請同學們打開信封1,把其中各生物之間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畫出來。 思考討論: 1.兩條相同的鏈狀結構,哪一條更加準確? 2.這些鏈狀關系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 3.請大家根據這些共同特點總結出食物鏈的概念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活動一:交流討論,繪制模型之間的關系,并在老師的引導下歸納食物鏈的組成,初步了解食物鏈的概念 通過探究活動,設計階梯式問題,讓學生動手操作,從實踐中分析、討論形成重要概念。食 物 網 關 注 農 業 熱 點 過渡:這些食物鏈之間有什么聯系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吧! 學生活動二:請同學們打開信封2,將所有動物的捕食與被捕食關系繪制出來。 思考討論: 1.這個圖中有幾條食物鏈呢? 2.據圖總結出食物網的概念 過渡: 1.在這片農田中由于人類大量的捕捉青蛙了以后,其他生物的數量會有什么變化嗎? 2.由于三亞水稻國家公園田間的蝗災比較嚴重,你能從生物防治的角度給農民伯伯提供什么建議呢?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活動二:探究腎單位3D動態立體模型 小組內分工合作,各司其職。 小組內組員舉手描述有幾條食物鏈,并正確數出,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食物網的概念。 分組討論,積極發表意見: 不管是青蛙被大量捕捉后數量減少,還是蝗蟲數量增加導致食物數量增多,都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長;其他生物反過來又會影響這種生物的數量,它們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從而維持生態平衡。 培養學生通過觀察獲取信息的能力。 通過動手探究模型并展示會更直觀,學生觀察,突破學習難點,進而深度學習,形成重要概念。 培養學生動手解決問題及歸納總結的能力,同時吸引學生再深入學習的興趣。 檢測課堂掌握情況。 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并通過有趣的探究活動來攻破學習難點。追問:綜上所述,動物不僅是生物圈中的消費者,還能維持生態平衡,除此之外,動物在生物圈中還有什么作用嗎? 學習小組根據教師的提問,思考并作出相應的回答。 提升學生語言表達和思考問題能力,為下節課進行鋪墊。保 護 環 境 , 愛 護 動 物 過渡:人也是屬于動物,對生物圈起著重要的作用,當人起著消極作用時,會給我們的環境和動物帶來了什么呢? 學生觀看視頻,思考 情感升華,引起共鳴 認同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的觀點課 堂 小 結 我們這節課學了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希望同學們回去好好復習。 學生回顧,整理知識 培養學生整理能力課 后 探 究 你還了解哪些農業熱點呢?你能提出哪些解決方案呢? 學生利用所學內容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板書設計第1節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