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2】浙教版科學中考第一輪復習--第8講:遺傳與進化【word,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2】浙教版科學中考第一輪復習--第8講:遺傳與進化【word,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一、遺傳與變異
1.遺傳和變異的現象
(1)遺傳:生物體通過生殖產生子代,子代和親代、子代和子代之間在性狀上表現出來的__相似性__現象。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2)變異:指子代與親代及子代不同個體之間在性狀上表現出來的__差異性__現象。如“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3)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2.DNA、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1)染色體存在于__細胞核__中,主要由__蛋白質__和__DNA__組成?;蚴荄NA分子上有__遺傳效應__的片段。
(2)基因的作用:控制生物體的性狀特征。如:膚色、卷發等。
3.常見的遺傳病
(1)指因遺傳物質(染色體、DNA、基因)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如白化病、先天愚型、色盲、血友病等。
(2)人的__基因__、__DNA__和__染色體__的改變都會導致遺傳病的發生。
4.遺傳和變異原理在育種方面的應用
雜交后代的生命力比雙親強的現象,叫做__雜交優勢__。如驢和馬雜交的后代是騾,袁隆平研究成的雜交水稻等轉基因技術。
二、生物的進化
1.生命起源過程及生物化現象勝哥課程
(1)46億年前地球剛誕生時是一個高溫熾熱的熔巖球;46億年~25億年前,地球出現原始大氣,進入海洋時代;距今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在__原始海洋__中誕生。
(2)生命起源學說:化學進化假設
內容:無機物→有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大分子物質→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
(3)生物進化的有力證據:__化石__。
(4)生物進化的歷程:生物進化是從__低等到高等__,從__簡單到復雜__,從__水生到陸生__。
(5)植物的進化順序
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6)脊椎動物的進化順序
INCLUDEPICTURE "F:\\微課\\21教育上傳\\【備考2022】浙江省科學中考一輪復習加分寶\\第9講遺傳與進化\\1-課題教學部分.TIF" \* MERGEFORMATINET
三、生物進化論
物種不變論--神創論
生物由上帝一次性創造出各種生物,最初有多少種,現在就有多少種,各種生物之間沒有任何的親緣關系?,F在的生物是古代生物一成不變的后代。
直線進化論--布豐
喬治·布豐認為:生物是地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并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異?,F在活著的種類是從今天已經不存在的種類演變而來的。
3、階梯向上無分支進化理論--拉馬克
環境變化是生物變化的原因,即環境變化了,生物在新環境的影響下,習性改變,某些經常使用的器官發達增大,不經常使用的器官逐漸退化;這些變化了的性狀能夠遺傳下去,從而使生物逐漸演化。現存活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
①“用進廢退”:生物體器官經常使用變得發達,而不經常使用則會逐漸退化。
②“獲得性遺傳”:生物后天獲得的性狀是可以遺傳的。
③“定向變異”:生物的變異一定是向著適應環境的方向改變的。
4、自然選擇--達爾文
①達爾文認為,現存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并且都是由一個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因此生物間存在著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
②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是自然選擇學說;自然選擇的實質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并認為,生物進化的方向由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動力是生存斗爭。自然選擇是一個漫長漸變的過程,有四個要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③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
例1.(2021 金華)新疆地區不僅棉花產量大,而且所產棉花品質好,特別是新疆長絨棉因其棉纖維長、柔軟細膩,光澤度好,成為棉花界的明星。決定棉纖維長短這一性狀的是( ?。?br/>A.基因 B.DNA C.染色體 D.細胞核
例2.在某生態環境中有不同毛色的同種兔子,調查其數量如圖甲,多年后再調查其數量如圖乙.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br/>A.兔子毛色不同的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 B.最不利于在此環境中生存的是白色兔
C.淺色兔子為適應環境毛色發生深色變異 D.不同毛色兔子數量變化是自然選擇結果
例3.如圖是關于遺傳知識的概念圖,圖中代碼1、2、3、4依次為(  )
A.染色體、雙螺旋結構、遺傳信息、基因 B.細胞核、染色體、基因、遺傳信息
C.染色體、雙螺旋結構、基因、遺傳信息 D.細胞核、基因、染色體、遺傳信息
例4.(2021溫州)通過對化石和遺傳物質的研究,既可以確定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也可以獲得生物進化的證據。科學家在一個島上發現了多具某種動物的化石,并通過研究化石發現這一動物具有脊柱、眼、腮和肺,胸鰭內有五個趾骨等特征。從而推測出該種動物的外形以及生活環境(如圖),這一發現又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提供了證據。
(1)根據該動物化石的特征,科學家認為它是一種從水生動物到陸生動物之間的過渡類型生物,其證據是________。
(2)科學家通過研究不同生物的遺傳物質來推測其親緣關系。例舉生物的一種遺傳物質:________。
(3)下列關于過渡類型生物的觀點符合達爾文進化論的是________。(可多選)
A.過渡類型生物是不會發生變異的
B.爬行類到鳥類也存在過渡類型生物
C.不同過渡類型生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D.過渡類型生物的出現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E.過渡類型生物個體為了適應環境而改變性狀
例5.如圖是用來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中的一個模擬實驗裝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實驗裝置是美國青年學者__ __設計的。
(2)A裝置里的氣體相當于__________,與現在的大氣成分相比,主要區別是其不含_______。正負電極接通進行火花放電,是模擬自然界的________。
(3)C裝置里的液體相當于__________,實驗后可檢測到其中含有__________等有機小分子物質。
(4)此實驗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中,從___________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是完全可能的。
1.(2020 臺州)通過遺傳物質的檢驗與分析來判斷父母與子女是否親生關系稱為親子鑒定。人的毛發、口腔細胞等都可以用于親子鑒定。鑒定所需的遺傳物質主要取自于細胞的(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2.下列有關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試管嬰兒”和“克隆技術”均為無性生殖
B.禁止近親結婚是為了減少遺傳病的發病率
C.青春期男生長胡須、喉結突出屬于第二性征
D.以水蜜桃枝為接穗,毛桃莖為砧木,能結出水蜜桃
3. 抗生素作為治療細菌感染的特效藥被廣泛使用,但現在對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藥菌”越來越多,這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如圖,上方箭頭表示抗生素開始用于醫療的時間,下方相應箭頭表示該抗生素的耐藥菌出現的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 B.可用抗生素治療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耐藥菌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耐藥菌出現的時間和抗生素用于醫療的時間沒有關系
4.2019年1月,中國科學家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敲除了猴胚胎的生物節律核心基因BMALI,獲得了一批節律紊亂的小猴(第一代模型猴),采集了其中一只睡眠紊亂的成年猴的體細胞,通過克隆技術獲得了五只BMAL基因敲除的克隆猴(第二代模型猴)。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生物節律核心基因 BMALI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
B.生物節律核心基因 BMALI中含有脫氧核糖、磷酸和堿基
C.第一代模型猴和第二代模型猴中的染色體數量不一樣
D.第一代模型猴和第二代模型猴都是由有性生殖產生的
5.利用DNA鑒定技術判定他確是其人,這是因為DNA( ?。?br/>A.是一種細胞核,每個人相同 B.是一種遺傳物質,每個人不同
C.是一種蛋白質,每個人相同 D.是一種染色體,每個人不同
6.某科研小組利用基因“魔剪”編輯技術,開發出一種破壞艾滋病病毒(HIV﹣1)基因的有效方法,成功抑制HIV﹣1在感染細胞內的增殖。下列關于艾滋病病毒基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能控制某些性狀 B.位于RNA上 C.具有遺傳作用 D.是一種蛋白質
7.如圖表示染色體中蛋白質、DNA、基因的關系。甲、乙、丙依次是(  )
A.基因、DNA、蛋白質
B.DNA、基因、蛋白質
C.基因、蛋白質、DNA
D.DNA、蛋白質、基因
8.如圖是科學館中的米勒模擬原始大氣合成有機物的實驗裝置,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裝置中CH4、NH3、H2O、H2四種氣體用于模擬原始地球的大氣
B.火花放電模擬閃電
C.燒瓶中的沸水模擬了高溫條件下的原始海洋
D.該實驗證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機物可能會演變成原始生命
9.現在許多家庭中種植了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品種成千上萬,這么多的品種是怎么培育的?主要是通過雜交育種,就是將兩個優良性狀的品種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獲得種子,將這些種子培養成新的植株,再選擇具有優良性狀的植株的種子進行育種,得到具有優良性狀的多肉植物。
(1)不同品種的多肉植物形態也各不相同這一性狀差異是由   決定的。
(2)多肉植物一般生活在干旱的土壤中,這是   的結果。
10.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
(1)露露和娜娜這兩個小生命的起點是  。
(2)露露和娜娜抵抗艾滋病的性能能否遺傳給下一代?   。
(3)這對雙胞胎的誕生引起了巨大震動,100多位科學家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強烈譴責。下列觀點中,反對進行該項實驗的是   。
A.基因編輯是一項非常具有前景的技術
B.基因編輯時可能會引起其它基因的突變,錯誤地編輯了不該編輯的地方
C.艾滋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該技術能有效抵抗艾病的擴散
D.該技術會被應用到其它基因改造上,引發不可預知的后果
E.該技術應用成熟后可以從根本上治療人類某些遺傳病
11.袁隆平“海水稻”團隊試種的海水稻成熟,產量超出世界水稻平均畝產量。海水稻適宜在鹽堿地大規模種植,不需施用肥料、農藥,不需除草,稻米顏色呈胭脂紅。
(1)海水稻稻米顏色呈胭脂紅,這一性狀是由   決定;
(2)大力發展海水稻種植的好處有  ?。ㄌ钭帜福?br/>A.有利于緩解糧食危機
B.減少農藥用量,有利于環境保護
C.解決了所有農作物在鹽堿地種植的問題
1.如圖表示一種培育生物優良新品種的方法。該方法稱為---(  )
A.雜交育種 B.轉基因技術 C.克隆技術 D.太空育種
2.遺傳學家麥克林托克發現,單個的基因竟然會“跳舞”,即從染色體的一個位置跳至另一個位置,甚至從一條染色體跳到另一條染色體上,然后可能就在那里“安家”了。這種能跳動的基因可以被稱為“轉座子”。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轉座子”中不含遺傳信息 B.“轉座子”與生物的性狀無關
C.由基因跳動引起的變異是不可遺傳的變異 D.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3.如圖是科學家利用生物工程技術獲得“克隆羊多莉”的過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克隆屬于有性繁殖
B.多莉的外貌最像供卵細胞母羊a
C.多莉的誕生說明控制生物遺傳和發育的物質主要位于細胞核內
D.目前,克隆人被廣泛應用,其中克隆人也是被允許的
4.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于2018年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CCR5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這對雙胞胎姐妹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數目不相同
B.編輯和改變基因,可以改變生物的性狀
C.引起艾滋病的病原體,有完整的細胞結構
D.該嬰兒的生物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系統
5.“紫羅蘭”馬鈴薯是由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蔬菜研究所經過5年多的努力攻關,采取“溫室加代繁育”的方法,用紅皮馬鈴薯進行雜交而成的第9代產品,據了解,“紫羅蘭”馬鈴薯主莖發達,株高約60厘米,可用塊莖繁殖,下列有關“紫羅蘭”馬鈴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馬鈴薯的“紫皮”這一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
B.馬鈴薯用塊莖來繁殖屬于有性生殖
C.紅皮馬鈴薯雜交產生紫羅蘭馬鈴薯這種現象是變異的結果
D.發芽馬鈴薯一般不能食用,因為食用發芽馬鈴薯會使人中毒
6.(2021 麗水)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兩位科學家,獎勵她們發現了 CRISPR/Cas9基因剪刀(基因編輯技術中的工具之一)。研究人員利用基因剪刀可以高精度地改變動植物的DNA,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1)基因是起遺傳作用的DNA片段,主要位于動植物細胞的    內(填細胞結構名稱)
(2)基因編輯通常有兩種方法:刪除目的基因和插入目的基因,圖中所示的基因編輯方法是    。
7.近日,研究人員通過對動植物細胞的研究,發現了茶葉中的茶多酚能促進某些實驗動物皮膚的傷口愈合。
(1)與動物細胞結構不同的是植物細胞具有   。(寫出一點)
(2)不同品種的茶樹植株,在葉片形狀、茶多酚含量等性狀上存在差異。這些性狀是由DNA上的   控制的。
8.動物或植物細胞的細胞核中含有一定數量的染色體,如圖表示染色體的結構和組成成分。請分析回答。
(1)從如圖可以看出,構成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 和 。一般來說,一條染色體有 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含有 個基因。
(2)染色體上的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它通過指導 的合成來表達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的性狀。但基因并不能控制生物體的全部生命活動,有很多性狀是遺傳物質和 共同作用的結果。
(3)一個精子與一個卵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若在發育初期分裂成兩個胚胎,進而發育成兩個個體,就會產生同卵雙生的雙胞胎,這樣的雙胞胎性別相同,長得幾乎一模一樣,主要原因是 。
參考答案
例1.A
【解析】解:生物體的各種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把控制性狀的基因傳遞給了子代,隨著生物的傳種接代,基因能一代代地傳遞,因此,決定棉纖維長短這一性狀的是基因。
例2.C
【解析】解:A、基因決定性狀,因此兔子毛色不同的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A正確;
B、從圖中的數據可知:甲圖中白色兔最少,而乙圖中沒有白色兔,這說明“最不利于在此環境中生存的是白色兔”,A正確;
C、淺色兔子不適應環境被淘汰,而生存下來的是適應環境的深色兔子,因此不是“淺色兔子為適應環境毛色發生深色變異”,C不正確;
D、達爾文認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因此,“不同毛色兔子數量變化是自然選擇結果”,D正確。
例3.A
【解析】解: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做染色體,它是由DNA和蛋白質兩部分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一條染色體上包含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包含有多個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遺傳片段。一條染色體上攜帶著許多基因。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染色體在體細胞中的數目是成對存在的。但是,染色體在精子和卵細胞中是成單存在的。故A符合題意。
例4.(1)有鰓和肺、胸鰭內有五個趾骨; (2) DNA (或RNA) ; (3) BCD 。
解析:進化,又稱演化,在生物學中是指種群里的遺傳性狀在世代之間的變化。自然選擇指生物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現象。
(1)科學家認為它從水生動物到陸生動物之間的過度型生物,說民其具有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兩種動物的特點,即有鰓和肺,胸鰭內有五個趾骨;
(2)生物體內的遺傳物質-般為DNA或RNA;
(3)A.達爾文進化論中認為生物都存在變異;故A錯誤;
B.生物都是從低等到高等進化,所以爬行類到鳥類進化過程中也存在過度型生物;故B正確;
C.從生物進化角度來看,生物進化過程中存在一個共同的祖先的;故C正確;
D.不同種類生物的出現都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不適者都被淘汰了;故D正確;
E.過度型生物是出現了不同的變異,然后通過環境的選擇,適應環境的形狀得以保留生存;故E錯誤;
例5.(1)米勒(2)原始大氣;氧氣;閃電(3)原始海洋;氨基酸(4)無機物
1.D
【解析】解: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做染色體,它是由DNA和蛋白質兩部分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一條染色體上包含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包含有多個基因,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片段。生物的各種性狀都是分別由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2.A
【解析】解:A、試管嬰兒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故“試管嬰兒”屬于有性生殖。克隆技術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獲得新個體的方法,屬于無性生殖,A錯誤;
B、近親結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遺傳病的機率大,如近親結婚時所生的子女中,單基因隱性遺傳病的發病率比非近親結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產的機率比一般群體要高3~4倍。因此,禁止近親結婚可以減少后代得遺傳病的可能性,B正確;
C、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在男性表現為陰毛、腋毛、胡須的顯著生長,肌肉的發達,骨骼的粗壯,喉頭突出,聲音變得低沉。在女性則表現為乳房隆起,生長出陰毛、腋毛,骨盆寬度增加,皮下出現豐腴的脂肪。第二性征在青春期產生,C正確;
D、嫁接屬于無性繁殖,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后代一般不會出現變異,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而砧木一般不會對接穗的遺傳性產生影響。故以水蜜桃枝為接穗,毛桃莖為砧木,能結出水蜜桃,D正確。
3. C
考點:細菌生物進化的理論
解析: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
A.細菌是原核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故A錯誤;
B.抗生只能破壞微生物的細胞壁,具有細胞結構的病毒不能通過抗生素來治療;故B錯誤;
C.耐藥菌的是抗生素的不斷選擇所致的;故C正確;
D.由圖可知,耐藥菌的出現時間與抗生素使用是有關系的;故D錯誤;
4.B
【解析】解:AB、基因是一個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的構成也就是DNA的構成,而DNA是由脫氧核糖、磷酸和堿基組成的,而蛋白質是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故生物節律核心基因 BMALI不是由蛋白質構成是由DNA構成的,A錯誤B正確;
C、第二代模型猴由第一代模型猴克隆而來的,因此它們的染色體數量是一樣的,C錯誤;
D、第一代模型猴是能過有性生殖產生的,第二代模型猴是通過克隆技術產生的,沒有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產生的,D錯誤。
5.B
【解析】解:由分析知道:DNA是一種遺傳物質,每種生物的細胞內的DNA的數目都是一定的,但每一個人是不同的,可以通過生殖細胞遺傳給子代,所以美國人捕獲薩達姆之后,利用DNA鑒定技術判定確是其人。
6.D
【解析】解:A、艾滋病病毒基因能控制某些性狀,A正確;
B、艾滋病病毒基因位于RNA上,B正確;
C、艾滋病病毒基因具有遺傳作用,C正確;
D、艾滋病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不是一種蛋白質,D錯誤。
7.A
解析: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基因、DNA、染色的關系是:基因<DNA<染色體,所以乙是DNA,甲是基因,而丙和乙是并列關系,應是蛋白質。
8.D
解析: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從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的,該實驗不能證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機物可能會演變成原始生命,D錯誤。
9.(1)基因(2)自然選擇
【解析】解:(1)多肉植物是由優良基因的種子培育出來的,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因此具有優良性狀的多肉植物在性狀上的差異,是由基因決定的,這種差異體現了生物具有變異這一普遍的現象。
(2)多肉植物是一類在外形上顯得肥厚多汁,會開花,能用種子繁殖的植物,因此多肉屬于被子植物。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多肉植物白天氣孔關閉,這樣可以減弱蒸騰作用,多肉植物適應干旱缺水的環境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10.(1)受精卵;(2)能;(3)BD
【解析】解:(1)人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
(2)據資料可見: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經過修改,屬于可遺傳的變異,能遺傳給下一代。
(3)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于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消息一出,質疑聲不斷,有媒體對此提出了一連串疑問,選項中B、基因編輯時可能會引起其它基因的突變,錯誤地編輯了不該編輯的地方D、該技術會被應用到其它基因改造上,引發不可預知的后果都屬于反對該實驗的呼聲。
11.(1)基因;(2)AB。
【解析】解:(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基本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因此海水稻稻米顏色呈胭脂紅,這一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
(2)海水稻適宜在鹽堿地大規模種植,不需施用肥料、農藥,不需除草,因此大力發展海水稻種植的好處是:可減少農藥用量,有利于環境保護;同時有利于緩解糧食危機。
1.B
解析:圖中將大腸桿菌的質粒DNA剪切與人體細胞中的胰島素基因重組,得到接有胰島素基因的DNA,因此該方法稱為轉基因技術。
2.D
【解析】解:A、由題干可知,“轉座子”中含有遺傳信息,A錯誤;
B、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轉座子”與生物的性狀有關,B錯誤;
C、由基因跳動引起的變異是可遺傳的變異,C錯誤。
D、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個具有遺傳信息的片段,D正確。
3.C
解析:克隆不經過受精作用,因此屬于無性生殖,不是有性生殖,A不正確;B.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能夠傳遞信息,所以培育出的多莉的外貌最像母羊b,不是母羊a,B不正確;分析可知,多莉的誕生說明控制生物遺傳和發育的物質主要位于細胞核內,C正確;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人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核中含有遺傳信息,克隆技術成熟后,克隆人是可以成功的,但很多國家都立法禁止,D不正確。
4.B
【解析】解:A、同種生物體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相同,所以這對雙胞胎姐妹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數相同,A錯誤;
B、基因控制性狀,因此編輯和改變基因,可以改變生物的性狀,B正確;
C、引起艾滋病的病原體是艾滋病病毒,沒有細胞結構,C錯誤;
D、該嬰兒的生物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D錯誤。
5.B
【解析】解:A、基因決定性狀,馬鈴薯的“紫皮”這一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A正確。
B、馬鈴薯用塊莖繁殖后代,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為無性生殖,B錯誤。
C、紫羅蘭”馬鈴薯的“皮”呈紫色,可用紅皮馬鈴薯進行雜交而成,屬于變異,C正確。
D、馬鈴薯也叫土豆,發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生物堿稱龍葵素,它對人體胃腸粘膜有刺激作用,并有溶血及麻痹呼吸中樞的作用。發芽土豆的芽眼、芽根和變綠的部位含量更高,人吃了會有咽喉癢、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重者會死亡,故發芽的土豆不能吃。D正確。
6.(1)細胞核(2)插入目的基因
【解析】解:(1)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DNA片段,是重要的遺傳物質,它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
(2)新一代基因編輯工具由一種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和向導RNA構成.該復合體能與DNA分子上的特定序列結合,并在合適位點切斷DNA雙鏈(如圖所示).DNA被切斷后,細胞會啟動DNA損傷修復機制,在此基礎上如果為細胞提供一個修復模板,細胞就會按照提供的模板在修復過程中引入片段插入或定點突變,從而實現基因編輯,這種基因編輯方法是插入目的基因.
7.(1)細胞壁、液泡(2)基因
【解析】解:(1)動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都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和液泡,有的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
(2)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
8.(1)DNA 蛋白質 1 多(2)蛋白質 環境 (3)他們的遺傳物質幾乎完全一樣 。
解析:(1)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包括DNA和蛋白質.DNA是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一條DNA上有許許多多的基因,一個基因只是DNA上的一個片段,生物的各種性狀都是分別有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2)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它通過指導的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的性狀.但基因并不能控制生物體的全部生命活動,有很多性狀是遺傳物質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3)同卵雙胞胎是指一個精子與一個卵子結合產生的一個受精卵,這個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產生兩個細胞,由這兩個細胞形成兩個胚胎;由于他們出自同一個受精卵,因此他們的遺傳物質幾乎完全一樣。
【備考2022】浙教版科學中考第一輪復習--第8講
遺傳與進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方山县| 永州市| 泰和县| 张家港市| 安乡县| 德安县| 育儿| 溧阳市| 义马市| 大悟县| 四川省| 修武县| 含山县| 思茅市| 莱西市| 务川| 团风县| 安溪县| 陆良县| 南通市| 饶平县| 拜城县| 容城县| 句容市| 齐齐哈尔市| 灵武市| 玉屏| 蒙自县| 肃南| 黄平县| 江口县| 郁南县| 荣成市| 晋江市| 横山县| 突泉县| 开平市| 北海市| 丽江市|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