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數據與信息第1節 感知數據 課堂同練習1.手機微信APP中的下列哪些項目是數據( )① 好友發送的聊天語音 ② 付款碼 ③ 微信頭像圖片 ④ 賬戶余額數字 ⑤ 每天的運動步數A.①②③ B.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圖中沒有數據的表現形式是( )A.數字 B.數值 C.圖像 D.視頻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數據就是數值或數字 B.數據是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C.數據可被加工處理 D.數據是信息的載體4.數據是現實世界原始事物現象的( ),是信息的載體。A.符號記錄 B.還原 C.反映 D.提升5.數據的一個基本特征是( )A.只能表示計算所用的數值B.都是以二進制形式存儲在存儲器C.以各種形式存儲在內存中D.所有的數據按存儲器類型組織6.下面屬于數據處理方式的是( )A.存儲 B.挖掘 C.分析 D.以上都是7.下列不能用作存儲容量單位的是( )A.Byte B.GBC.MIPS D.KB8.下列關于數據與生活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互聯網+”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但是不能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B.“互聯網+”對于社會沒有產生影響。C.數據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D.人們在利用數據的同時,自身的行為也在產生數據。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數據是對客觀事物的符號表示。B.任何數據都是有意義的。C.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數據的含義得到了擴展。D.在計算機科學中,數據是指所有能輸入到計算機并被計算機程 序處理的符號總稱。10.下圖是一張火車票上面有時間、目的地、身份證號碼等數據,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數據的采集技術的迅速發展,數據的表現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給人們的生活習慣帶來了巨大的改變。B.只有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才能體現數據與生活。C.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數據無處不在。D.對于身份證號等涉及個人隱私的數據要主要保護。11.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加快了數據的( )。A.傳輸、處理B.存儲、發展C.記錄、傳輸D.傳輸、存儲12.互聯網加速了數據的傳遞,通過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成了一種新的社會經濟形態——“互聯網+”,給傳統行業注入活力。下列關于“互聯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互聯網+”在影響著社會的各行各業。B.“互聯網+”充分發揮著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C.提升了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D.以上都是。13.下列關于數據與科學說法錯誤的是( )A.數據自古以來就存在,人們對數據的研究的方式方法在不斷改進。B.人們通過觀察與實踐,獲得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C.科學研究離不開數據。D.數據的客觀性對于科學研究并沒有什么影響。14.關于數據、信息和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信息和知識里不包含數據B.信息經過提煉可以得到知識C.數據+背景=信息D.數據就是知識,知識就是數據15.下列關于數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手機音樂播放器中的音樂是數據B.遠古時代石器或骨器上的圖案是數據C.古人“結繩記事”中的繩結數量是數據D.在網上預定車票時,余票的數量不是數據,是數字1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數據處理后可以創造價值。B.人們可以發現、分析、利用、并創造出巨大的財富。C.因為計算機的誕生,人們才開始分析和處理數據。D.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加速了數據的傳輸和處理。【參考答案】1-5:DDAAB6-10:DCDBB11-16:ADDBB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