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人類的健康1.健康的概念健康包括生理健康、__心理健康__和社會適應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處于良好狀態。亞健康:是指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2.人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1)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是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的過程和能力。人體的免疫功能體現在__抗感染__、自我穩定、__免疫監視__。(2)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3)抗原和抗體抗原:指進入人體后能夠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任何體外物質。抗體:指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細胞所產生的、可與相應抗原發生反應的__免疫球蛋白__。3.計劃免疫和人工免疫(1)人工免疫人工主動免疫:注射__疫苗__或__抗原__物質,讓人體產生相應抗體。人工被動免疫:把含特異性抗體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質注入人體,可使人體立即獲得免疫。(2)計劃免疫:衛生防疫部門有計劃地對人體進行預防接種,使他們獲得免疫,從而達到控制和消滅某種傳染病的目的。4.了解營養素的作用,建立平衡膳食的觀點(1)人體需要的七大營養素:①蛋白質;②__糖類__;③__脂肪__;④水;⑤無機鹽;⑥__維生素__;⑦膳食纖維。(2)平衡膳食:針對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及人體的需要量,每天食用較多的谷類和蔬菜類,一定量的肉類和其他含蛋白質的食品,少量的脂肪類食物。5.吸煙、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1)健康的生活方式:沒有不良的嗜好,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和良好的心態等。(2)吸煙:香煙中含有焦油、煙堿、一氧化碳等多種有害物質,損害人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等,使癌癥的發病率大大提高。(3)吸毒:具有很強的成癮性;破壞身體各個系統,降低人體免疫力;價格昂貴,傾家蕩產,危害社會。(4)酗酒: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過量飲酒會使人急性酒精中毒,嚴重損害人的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二、人類常見非傳染性疾病1.腫瘤:一種__細胞性__疾病,由細胞不正常分裂產生,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即癌)的最大特點是腫瘤細胞能轉移并侵犯新組織。2.動脈硬化:由血液中的__脂肪類__物質(膽固醇)在動脈壁上沉積增厚,使動脈壁__彈性__降低,血流量減少導致。常見的疾病有冠心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腦血栓等。3.高血壓:收縮壓持續大于18.7千帕或舒張壓大于12.0千帕。4.糖尿?。貉菨舛雀?,腎臟無法將葡萄糖全部吸收,隨尿液排出。原因是__胰島素__分泌不足。其治療辦法為注射胰島素制劑,控制和調節飲食,適當鍛煉等。三、人類常見傳染病1.常見的傳染病的特點(1)傳染?。河蒧_病原體__引起并能在人與人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寄生蟲和微生物是兩大類病原體。(2)傳染病的三個特點:__傳染性__、__流行性__、__免疫性__。2.傳染病的傳播三環節及其預防措施(1)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①__傳染源__: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包括病人、病原體攜帶者、受感染動物。②__傳播途徑__: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空氣、飲用水、食物、接觸等)。③__易感人群__。④傳染源和病原體的區別:能引起人生病的微生物(細菌、病毒等)和寄生蟲等為病原體;傳染源是病原體攜帶者。(2)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①__控制傳染源__:對傳染病人進行治療、隔離。②__切斷傳播途徑__:對生活用具進行消毒,消滅媒介動物等。③__保護易感人群__:避免接觸,預防接種,鍛煉身體。切斷其中任一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即可終止。3.列舉常見的傳染病傳染病種類 常見的傳染病 主要傳播途徑呼吸道傳染病 肺結核、流感、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等 空氣、飛沫等消化道傳染病 肝炎、菌痢、傷寒、蛔蟲病、蟯早病 飲水、食物等血液傳染病 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乙肝、艾滋病 吸血昆蟲等體表傳染病 狂犬病、破傷風、沙眼、血吸蟲病、疥瘡和癬 接觸等性傳播疾病 艾滋病、梅毒、淋病、軟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性接觸等四、保護與急救1.知道環境毒物和防毒措施(1)環境毒物:環境中的某些物質經接觸或進入人體后,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病變,這些物質稱為環境毒物。(2)中毒:由環境毒物引起的疾病稱為中毒。人體中毒后,必須根據不同的環境毒物類型,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綜合治療。2.列舉觸電、蛇蟲咬傷等急救的基本方法首先要排除__致死因素__。如觸電者要使其脫離電源;若呼吸微弱或心跳停止時,則需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若被毒蛇咬傷,應在傷口的近心端結扎,防止蛇毒擴散,并應及時送醫院搶救。(1)觸電:首先要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如用干木棒或其他絕緣體撥開電線,切斷電源等。若呼吸極其微弱,則需進行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頻率是16~18次/分。(2)蛇蟲咬傷:應在傷口的 近心 端5~10 cm處結扎,防止靜脈血液回流、蛇毒擴散,并及時送醫院搶救。(3)溺水:將溺水者轉移到岸上,如果淺水中撈起,可雙手托住溺水者腹部、令其腰背向上,頭腳下垂,使呼吸道內的水自然流出,同時雙手臂不時顛顫舉動,起人工呼吸的作用。若在深水中營救,應從背部托起頭或拉胸位,使溺水者鼻、口露出水面,拖上岸。(4)異物堵塞氣管:出現憋氣、聲嘶、面色蒼白或青紫、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等癥狀,設法排除氣管中的異物。盡快送醫院,在喉鏡或氣管鏡下取出異物。(5)煤氣中毒:首先必須將病人從中毒環境中迅速轉移到清新的空氣中,并注意呼吸道的暢通。若呼吸微弱甚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停止,應進行心臟復蘇。五、運動系統、非傳染性疾病人體運動系統和保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加強關節的牢固性。例1.(2021 杭州)近年來,在世界多地出現了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預防新冠肺炎傳染的是( )A.在公眾場合戴口罩 B.隔離患者及密切接觸者C.接觸公共物品后洗手 D.接種流感疫苗例2.(2021 杭州)吸食或注射毒品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下列關于吸毒危害和禁毒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毒品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一旦吸食很難戒除,且毒癮會越來越大B.吸毒會損害人體神經、內分泌和生殖系統等,從而引發多種并發癥C.吸毒成癮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人類遺傳病D.我國法律規定公民嚴禁種植大麻、罌粟等能提取毒品的植物例3.(2021 杭州)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寄生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瘧原蟲是一種單細胞真核生物,它主要隨按蚊叮咬進入人體,導致人體發病。近來,科學家發現一種名為沃爾巴克氏菌的細菌可以感染按蚊,從而導致蚊子唾液中的瘧原蟲含量大幅減少。而且感染某種沃爾巴克氏菌的雄性蚊子與未感染的雌性蚊子交配后所產生的卵大概率不能孵化而受感染的雌性蚊子與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所產生的后代都會感染沃爾巴克氏菌。(1)按照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進行分類,瘧疾屬于 傳染病。(2)瘧原蟲與沃爾巴克氏菌在細胞結構中最主要的區別是 。(3)如圖,能準確表示受感染的雌性蚊子與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產生后代的選項是 。(4)與使用化學殺蟲劑滅殺蚊子相比較,用沃爾巴克氏菌感染蚊子控制瘧疾流行的優勢在于 ?。▽懗鲆稽c即可)例4、有人用小白鼠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驗證免疫是怎樣產生的,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________組為對照組。(2)B組實驗中說明鼠產生了抵抗肺炎雙球菌的________。鼠產生的這種免疫類型是________免疫,具有專一性的特點。(3)將另一種可致死的病菌注入經過B處理的鼠體內,鼠是否能存活?為什么?(4)人類的計劃免疫,如接種卡介苗,相當于上述實驗中的________。1.(2021 寧波)使用公筷公勺正成為甬城市民文明用餐的良好風尚。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使用公筷公勺屬于( ?。?br/>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染途徑C.保護易感者 D.清除病原體2.圖示漫畫表示人體受到某種病原體感染時發生的免疫反應,其中①表示某種病原體,③表示抗體。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圖中的②表示人體內的T淋巴細胞B.圖中的③針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C.該漫畫表示的免疫類型為體液免疫D.該漫畫體現出免疫具有保持自我穩定的功能3.(2021 麗水)2021年全國各地陸續設立方艙醫院,便于人們接種新冠疫苗(如圖)。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來看,給健康人注射新冠疫苗屬于( ?。?br/>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C.保護易感人群 D.消滅病原體4.(2021 湖州)控制傳染源是防止新冠肺炎傳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屬于控制新冠肺炎傳染源的是( ?。?br/>A.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防止飛沫傳播B.接種新冠疫苗,產生抗體C.設立專用病房,隔離新冠肺炎患者D.對皮膚進行酒精消毒,殺滅病原體5.新冠疫苗研制的技術路線很多,其中一種路線稱為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將新冠病毒中提取的S蛋白植入流感病毒中制成,可起到既防流感又防新冠的一石二鳥作用,需要接種兩次。下列關于這種疫苗說法正確的是( ?。?br/>A.作為載體的流感病毒需要滅活B.S蛋白是一種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C.接種兩次的目的是增加疫苗在人體內的復制D.這種免疫屬于人工被動免疫6.如圖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其中與圖示相符的是( )A.①特異性免疫 ②細胞免疫 ③T淋巴細胞 ④抗體B.①染色體 ②DNA ③基因 ④脫氧核苷酸C.①系統 ②組織 ③器官 ④細胞D.①脊椎動物 ②兩棲類 ③魚類 ④鯽魚7.(2021 衢州)目前,我國已在接種的新冠疫苗有三種,其中滅活疫苗是一種典型的傳統疫苗,由已殺滅的新冠病毒制成。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5月底,全國累計報告接種已超6億劑次。(1)從免疫學角度分析,人體通過注射滅活疫苗獲得免疫的方法屬于 免疫。(2)創建國家級文明城市過程中,衢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八個一”的行為要求,其中下列行為要求與預防傳染病有關的是 。A.車讓人B.行作揖禮C.不隨地吐痰D.使用公勺公筷8.截至2021年1月16日,全球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感染者超過9349萬,死亡人數超200萬。該病毒在世界的傳播,給人類生產、生活、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從傳染病角度,新型冠狀病毒屬于 ?。ㄟx填“病原體”或“傳染源”)。為了遏制疾病的傳播,專家呼吁人們不聚集,外出戴口罩等。在這些措施中最關鍵的是一旦發現確診病人,應立即隔離治療,從預防傳染病角度來看,該措施屬于 。(2)根據浙江省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整體部署及相關要求,湖州已全面啟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18周歲(含)以上所有在湖人員可免費接種新冠疫苗。人們通過接種疫苗來抵抗病毒,這種免疫屬于 免疫(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爆發,給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1)新冠患者肺部感染嚴重,在靜脈注射藥物治療時,該藥物通過循環系統運送到肺部的過程中,最后通過 ?。ㄌ钛苊Q)到達肺。(2)研究小組發現練習“八段錦”后紅細胞的數量增加,可改善心肺功能。因為紅細胞的功能是 。(3)我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上采取了多種有效措施,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利用核酸檢測發現確診病人屬于 。1.(2021 紹興)目前我國已經累計接種自主研制的新冠疫苗超5億劑,并在世界各地推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新冠病毒屬于傳染源 B.從免疫學角度看,新冠疫苗屬于抗體C.注射疫苗后人體獲得的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D.從預防傳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屬于切斷傳播途徑2.2020武漢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多出現發熱、乏力和干咳等癥狀,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抗生素對冠狀病毒都沒有殺傷作用B.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患者體內發生了免疫反應C.通過體液免疫可徹底清除冠狀病毒D.機體發熱可能是產熱過多或散熱不暢造成3.(2021 溫州)19世紀晚期,德國醫生科赫從患炭疽的牛甲體內采集到細菌S和R,將細菌S注入健康牛乙體內,細菌R注入健康牛丙體內。結果乙患上炭疽,而丙沒有。這證明了炭疽的病原體是( ?。?br/>A.牛甲 B.牛乙 C.細菌S D.細菌R4.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底,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已超過一億劑次。關于免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接種疫苗屬于控制傳染源 B.新冠病毒在免疫學上屬于病原體C.有人曾注射過流感的疫苗,這次一定不會感染新冠病毒D.當新冠病毒入侵人體時會刺激機體產生抗體,這一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5.(2021 臺州)世界各地陸續發現新的新冠病株、給疫情的防控帶來一定難度。(1)新病毒的出現是由于病毒在傳播過程中遺傳物質發生改變。新老病株間的這種性狀差異現象屬于 (選填“變異”或“遺傳”)(2)我國目前陸續開展了新冠疫苗的注射。從免疫學角度分析,注射疫苗使人體產生抗體,屬于 免疫(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從傳染病預防角度分析,該措施主要是為了 。6.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今正在全球大肆傳播,2019﹣nCoV病毒通過呼吸道感染人體,讓人產生發熱、無力、干咳的癥狀,目前我國正在抓緊研制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首批志愿者已經接種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根據以上材料,請分析回答:(1)2019﹣nCoV病毒與人體細胞相比,其病原體結構特點是 。(2)目前我國的主要新增病例為境外輸入病例,針對境外回國人員,我國加大了檢查力度,一旦確診新冠肺炎,立即隔離治療,這在傳染病預防措施上屬于 。(3)志愿者接種了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后,還要定期接受抽血檢測,檢測體內是否產生 ,如果產生該物質,說明免疫系統已經做好了準備,可以對抗病毒了。(4)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時,體外膜肺氧合裝置俗稱人工肺(簡稱ECMO)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醫學儀器。使用時,先用一根導管將血液從人體靜脈引出,通過該裝置后,血液經另一根導管回到人體的動脈內。以上描述的情形中,人工肺的作用是 。A.可直接為人體提供能量 B.使流經的動脈血變成靜脈血C.過濾流經血液的含氮廢物D.使流經的靜脈血變成動脈血7.近年來,某市行人被“流浪犬”咬傷的事件呈上升趨勢,狂犬病發病率也隨之升高。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急性傳染病,一旦發病,致死率百分之百。為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城管部門組織專門力量,大力整頓流浪犬、病犬。(1) 狂犬病的病原體是________________,它的個體比細菌還小,沒有________結構。(2) 大力整頓病犬,這是預防傳染病流行措施中的________。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3) 人被犬咬傷后,應在24小時內注射狂犬病疫苗。從免疫的獲得特點來看,這種免疫屬于____________(填“人工主動性免疫”或“人工被動免疫”),注射到人體內的疫苗屬于________。8.目前,治療艾滋病無特效藥,有學者提出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使新生兒具有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HIV)的能力。但這有違倫理道德,且違反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法律。(1)下列關于艾滋病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A.HIV病毒是一種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B.從傳染病角度分析,HIV病毒屬于病原體C.從免疫學角度分析,HIV病毒屬于抗體D.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血液、性行為和母嬰傳播(2)運用基因編輯技術修改目標基因時,可能會破壞其他正常的基因。所以通過基因編輯出生的嬰兒可能出現的問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項)。參考答案例1.解:從傳染病角度看,新型冠狀病毒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因此新型冠狀病毒是病原體。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戴口罩、勤洗手屬于切斷傳播途徑;隔離患者及密切接觸者屬于控制傳染源;接觸公共物品后洗手能有效預防新冠肺炎傳染。接種流感疫苗只能預防流感而不能預防新冠肺炎。故選:D。例2.解:AB、毒品會損害人的免疫、神經、內分泌等系統,從而引發多種并發癥,而且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一旦吸食很難戒除,AB正確;C、毒癮不是遺傳病,C錯誤;D、我國法律規定嚴禁種植能提取毒品的植物,罌粟能夠提取出毒品,否則就是違法,D正確。故選:C。例3.解:(1)按照傳播途徑的不同,傳染病可以分為呼吸道傳染病、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和體表傳染病,瘧疾屬于血液傳染病。(2)瘧原蟲屬于動物,沃爾巴克氏菌屬于細菌,因此二者在細胞結構中最主要的區別是沃爾巴克氏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3)受感染的雌性蚊子與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所產生的后代都會感染沃爾巴克氏菌,C符合題意。(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種生物對付另外一種生物的方法。用沃爾巴克氏菌感染蚊子控制瘧疾,與使用化學殺蟲劑滅殺蚊子相比較,其優勢在于可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降低對環境的破壞。故答案為:(1)血液(2)沃爾巴克氏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3)C(4)可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降低對環境的破壞例4、(1)A(2)抗體;特異性(3)不能。因為抗體具有專一性,B組鼠體內只產生了對抗肺炎雙球菌的抗體,只能抵抗這一種抗原,對其他抗原無效。(4)取加熱殺死的肺炎雙球菌注入鼠體1.解: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對于新冠疫情防控,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屬于切斷傳播途徑。故選:B。2.解:A、圖中②代表人體內的B淋巴細胞,則表示病原體的是①.A錯誤;B、③抗體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B錯誤;C、體液免疫是通過 B 淋巴細胞產生抗體來消滅抗原。C正確。D、該漫畫體現出免疫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產生,具有防御的功能。D錯誤。故選:C。3.解: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來看,給健康人注射新冠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故選:C。4.解:A、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防止飛沫傳播屬于切斷傳播途徑,不符合題意;B、接種新冠疫苗,產生抗體屬于保護易感人群,不符合題意;C、設立專用病房,隔離新冠肺炎患者屬于控制新冠肺炎傳染源,符合題意;D、對皮膚進行酒精消毒,殺滅病原體屬于切斷傳播途徑,不符合題意;故選:C。5.解:A、疫苗是滅活的病毒,所以作為載體的流感病毒需要滅活,A正確;B、將新冠病毒中提取的S蛋白植入流感病毒中制成,可起到既防流感又防新冠的一石二鳥作用,B錯誤;C、接種兩次的目的是增加抗體水平,C錯誤;D、通過注射類毒素使人體獲得免疫能力屬于主動免疫,D錯誤。故選:A。6.解:A、抗體是體液免疫過程中的免疫活性物質,不存在于細胞免疫過程中,A錯誤;B、染色體存在于細胞的細胞核中,遺傳物質主要是DNA,其次還有RNA。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關系符合上圖,B正確;C、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C錯誤;D、②兩棲類和 ③魚類 之間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關系,D錯誤;故選:B。7.解:(1)通過注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得的免疫功能,是后天形成的,只針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屬于特異性免疫。(2)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選項中A與預防傳染病無關,B行作揖禮避免接觸傳播,CD、不隨地吐痰、使用公勺公筷的目的是切斷傳播途徑。故答案為:(1)特異性;(2)BCD8.解:(1)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體是病毒,病毒的形體十分微小,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寄生在活細胞中,離開活細胞就成為結晶體。從傳染病角度,新型冠狀病毒屬于病原體。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有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源指的是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新冠肺炎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能夠散播病原體,屬于傳染源。沒有患新冠肺炎且對該病缺乏免疫力的自然人群屬于易感人群。因此,“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實行隔離”,屬于控制傳染源。(2)在流感到來前接種疫苗,刺激人體產生抗體,這是對易感人群所做的措施,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看屬于保護易感人群。疫苗能夠刺激人體產生抗體,屬于抗原。當病毒被清除后,機體還將保持產生相應抗體的能力。當同樣的病毒再次侵入人體時,機體會快速產生大量的相應抗體,再有病毒侵入,就會直接將其清除,這種免疫是出生后產生的,針對特定病原體起作用,屬于特異性免疫。故答案為:(1)病原體;控制傳染源;(2)特異性.9.解:(1)血液循環的途徑如圖所示:從血液循環的圖中看出,某人患新冠肺炎后,醫生在其上肢靜脈注射消炎藥,藥物經上腔靜脈運送到心臟的右心房,再到右心室,然后經肺動脈送到肺部發揮作用.(2)紅細胞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它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分離,因此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當血液中紅細胞數量少或血紅蛋白含量過少時,人會患貧血,貧血的人應多吃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品。(3)傳染病的三個基本環節為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源是指病原體已在體內生長、繁殖并能散播病原體的人和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其他人所經過的途徑或各種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的人群,所以傳染病患者屬于傳染源.控制傳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利用核酸檢測發現確診病人屬于控制傳染源.故答案為:(1)肺動脈(2)運輸氧(3)控制傳染源1.解:A、病原體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稱。新冠病毒屬于病原體,A錯誤;B、接種用的疫苗是由減毒的、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從免疫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屬于抗原,B錯誤;C、疫苗注射到人體后,能刺激人體產生抵抗該病的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叫抗體??贵w只能消滅特定的病原體,對其它病原體無效,因此屬于特異性免疫,C正確;D、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從預防傳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D錯誤。故選:C。2.解:A、抗生素對細菌具有較強的殺傷作用,對冠狀病毒都沒有殺傷作用,A正確B、免疫是人體的一種防御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非己”成分,能夠破壞和排斥進入體內的抗原物質,清除自身產生的損傷細胞核腫瘤細胞,維持人體內部環境的平衡和穩定。冠狀病毒的侵入導致的肺炎患者體內發生了免疫反應,B正確C、病毒營寄生生活,當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后,體液中的抗體不能發揮作用,因此不可徹底清除冠狀病毒,C錯誤D、體溫相對穩定的機理是產熱和散熱的相對平衡,機體發熱可能是產熱過多或散熱不暢造成,D正確故選:C。3.解: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生物.德國醫生科赫從患炭疽的牛甲體內采集到細菌S和R,將細菌S注入健康牛乙體內,細菌R注入健康牛丙體內。結果乙患上炭疽,而丙沒有。這證明了細菌S使健康的?;疾?,因此炭疽的病原體是細菌S。故選:C。4.解:A、接種新冠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A錯誤;B、接種的新冠疫苗屬于抗原,B錯誤;C、抗體具有專一性,有人曾注射過流感的疫苗,體內產生了抵抗流感病毒的抗體,這種抗體只能抵抗流感病毒,對新冠病毒無效,C錯誤;D、當新冠病毒進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只針對新冠病毒起作用,這種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屬于特異性免疫,D正確。故選:D。5.解:(1)新病毒的出現是由于病毒在傳播過程中遺傳物質發生改變。新老病株間的這種性狀差異現象屬于變異(2)我國目前陸續開展了新冠疫苗的注射。從免疫學角度分析,注射疫苗使人體產生抗體,屬于特異性免疫,從傳染病預防角度分析,該措施主要是為了保護易感人群。故答案為:(1)變異(2)特異性:保護易感人群6.解:(1)新型冠狀病毒的結構簡單,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核酸)組成的,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2)一旦確診疫情,應馬上按規定采取隔離治療等措施,這在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上屬于控制傳染源。(3)志愿者接種了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后,還要定期接受抽血檢測,檢測體內是否產生抗體,如果產生該物質,說明免疫系統已經做好了準備,可以對抗病毒了。(4)人體在肺進行氣體交換,肺泡中的氧氣擴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中,經肺泡內的氣體交換之后血液由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根據圖示血液經過人工肺后,氧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所以此過程類似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故選D。故答案為:(1)沒有細胞結構(2)控制傳染源(3)抗體(4)D7.(1) 狂犬病毒 細胞 (2) A (3) 人工主動免疫 抗原8.(1)ABD;(2)某些正?;蚬δ軉适В瑢е掳l育異常、出現某些遺傳病等(合理即可)【備考2022】浙教版科學中考第一輪復習--第10講健康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