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
浙教版 七年級上
新知導入
認真觀察,你能分析視頻中產生的現象嗎?
新知講解
固態
液態
氣態
液化(放熱)
汽化(吸熱)
熔化(吸熱)
凝固(放熱)
直接
物體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
物體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
1.實驗前,在密閉容器內有紫黑色的碘晶體。
2.實驗過程中,給密封容器里的碘加熱,杯中看到什么現象?
產生了紫色的碘蒸氣
3.停止加熱,在容器壁上看到了什么現象?
有紫色的固體碘
4.通過實驗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固體和氣體也可以直接轉化
5.為什么要用酒精燈加熱,不加熱行嗎?
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中需要吸熱
固態碘
氣態碘
固態碘
吸熱
放熱
升華
凝華
加熱
遇冷
能否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
用分子運動的觀點看,升華是固態物質表面的分子克服其他分子對它的引力進入空氣的過程。
凝華則是氣體分子碰到固態物質的表面,并被固態物質分子的引力所束縛的過程。
針狀霧凇
冰棍外表的“白粉”
出現于嚴寒的冬天,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冰冷的物體表面凝華而成(易震落)。
剛從冰箱中取出的冰棍上有一層冰霜
1、燈泡為什么會變黑?
因為鎢先升華后凝華
用久之后
2、衣柜里的樟腦丸(衛生球)變小了?
因為樟腦丸升華成氣體,所以逐漸變小,最后消失。
3、在寒冷的冬天,氣溫即使在0℃以下,冰凍的衣服在沒有陽光的地方也可以晾干。你能解釋這個現象嗎?
冰升華
4、冬天,地面的霜是怎樣形成的?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
5、寒冷的冬天,_______玻璃窗上常常會結出冰花 ?
(填“窗外”或“窗內”)
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凝華而成的。
室內
噴灑的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
具有致冷作用。
利用干冰(固態二氧化碳)的升華吸熱,可以使運輸中的食品降溫。
物質升華時要吸收熱量。
干冰進入云層,就很快______成無色的CO2氣體,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使空氣的溫度急劇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氣_______成小冰粒,這些小冰粒逐漸變大而下降,遇到暖氣流就 成雨點降落到地面上。
升華
凝華
熔化
返回艙以極高的速度進入大氣層,會和大氣摩擦使其表面的溫度達到10000℃以上,返回艙外有一層燒蝕材料會起到降溫的作用,你認為燒蝕材料會發生哪些物態變化?
燒蝕材料在高溫下會發生分解、熔化、蒸發和升華等變化,在短時間內把大量的熱量消耗掉,使航天器保持合適的溫度。
——是地球上的水發生物態變化形成的
云
(液化或凝華)
霧
(液化)
露
(液化)
雪
(凝華)
霜
(凝華)
雨
(熔化)
暖濕氣流上升
在高空,水蒸氣溫度降低后變成小水珠和小冰晶
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
當小水珠和小冰晶變成大水滴時就降水了
結合下圖,分析云、雨、雪形成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
課堂總結
物體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
物體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
液
氣
固
熔
化
凝
固
汽 化
液化
升
華
凝
華
吸
吸
吸
放
放
放
空氣中的水蒸氣
液化
霧
露
浮在空中
附在地上
凝華
霜
雪
附在地上
小水珠
小冰晶
凝 固
小冰晶
云
降落地表
1、下列現象中屬于水蒸氣凝華的是 ( )
A.春天,河面上的冰解凍
B.冬天的早晨,在枯草樹枝上常有霜
C.江河、湖面上常見的大霧
D.夏天的早晨,植物葉子上的露珠
課堂練習
B
2、下面是小麗同學列舉的一些物態變化的實例,其中錯誤的說法是( )
A. 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而成的
B.我們看到冰糕冒“白氣”是一種汽化現象
C. 利用干冰來獲得低溫是通過干冰升華來實現的
D.從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
B
3、金屬在高溫.低壓下比較容易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用此方法可以給照相機、望遠鏡及其他光學儀器的玻璃鏡頭進行真空鍍膜,即在真空環境下將金屬或金屬化合物加熱,使它的蒸氣噴到玻璃上,從而鍍上一層極薄的金屬膜,這層膜可以改善鏡頭的光學性能。這層膜能鍍上去的原理是( )
A.金屬粘到玻璃鏡頭上的
B.金屬熔化后粘到玻璃鏡頭上的
C.金屬升華后再凝華時附著在玻璃鏡頭上的
D.金屬凝固到粘到玻璃鏡頭上的
C
4、在放有小樹枝的封閉的燒瓶中放入一些衛生球碾碎的粉末,然后用酒精燈火焰上微微加熱,停止加熱后瓶內樹枝上會出現潔白的人造“雪景”,請問這種現象發生了什么物態變化?
5、夏天,小林為了解渴,從冰箱里拿出一支棒冰,小林發現棒冰上粘著“白花花”的粉;一剝去包裝紙,棒冰上就會冒煙;他把這支棒冰放進茶杯里,不一會,茶杯外壁會出“汗”。你能幫助解釋這些現象嗎?
“粉”——凝華 “ 煙”——液化 “汗”——液化
先升華后凝華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