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82張PPT)雙塔雙索面鋼桁梁斜拉橋第四節 經典結構欣賞要解決的問題:2.如何賞析結構設計作品 1.什么是經典結構 古今中外許多能工巧匠把結構的功能與形式恰當地結合起來, 形成了一些經典的結構。2.如何賞析結構設計作品 1.什么是經典結構 從技術與文化兩個角度進行欣賞(1)技術的角度主要有:結構功能、穩固耐用、造型設計的創意和表現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藝制造的精湛程度等。(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與傳達,公眾認可的美學原則,反映的時代、民族、習俗方面的特征,結構的個性特征等。一、橋梁結構設計欣賞趙州橋案例:趙州橋(p30頁)文化技術結構使用功能的實現結構的穩固耐用程度結構造型設計的創意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藝制造的精湛程度技術文化民族特色歷史性時代性藝術性建于隋大業年間(公元605-618)10次水災8次戰亂多次地震 (1966年邢臺7.6級)茅以升: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13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橋長64.40米,跨徑37.02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這是世界造橋史的一個創造。37.02一是可節省材料二是減少橋身自重(減少自重15%)三是增加橋下河水的泄流量。敞肩作用橋上的雕刻貪吃,能吃能喝,常飾于鼎的蓋子上。因它能喝水,幾乎在古代橋梁外側正中都能見到,防止大水將橋淹沒。饕餮趙州橋欄板上的饕餮(仿隋朝欄板)1991年9月,趙州橋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取為第十二個“國際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橋北端東側建造了“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跡”銅牌紀念碑。多瑙河橋多瑙河橋是跨越多瑙河的一座混凝土斜拉橋,全長406m,通航孔177m,截面采用具有較好的抗風和抗震性能的箱形截面。福斯灣懸臂鋼桁架橋福斯灣懸臂鋼桁架橋位于英國蘇格蘭東海岸,為19世紀末期世界上最大的雙線鐵路、懸臂剛桁架橋,該橋1883年開工, 1889年竣工。高明橋高明橋是一跨越西江的大型公路橋,主通航孔采用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引橋系鋼筋混凝土肋拱,屬于弓形拱橋。維拉札諾橋維拉札諾橋位于美國紐約,是跨越維拉札諾海峽的雙層公路懸索橋。雙面懸索,每面均為雙索。從建筑的材料工藝看,中國的建筑以土木結構為主體,通過復雜的柱、梁、檁、結構工藝,實現“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宮賦》)的意境,從而形成一種具有深度空間的庭院或庭園式建筑形式。二、中國古建筑欣賞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蓬萊勝景譽人間,美景奇聞任暢談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中國典型結構飛 檐飛檐: 檐指的是屋檐,特別是屋角,它向外挑出,向上翹起,呈飛躍之勢,故稱飛檐中國典型結構斗拱斗拱斗拱是中華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較大建筑物的柱與屋頂間之過渡部份。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部突出的屋檐,將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間接的先納至額枋上再轉到柱上。斗拱在立柱和橫梁交接處,從柱頂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斗斗 拱斗拱是中國木構架建筑特有的構件,將屋頂的大面積荷載經斗拱傳遞到柱上。它有一定的裝飾作用,又是屋頂和屋身的過渡。它還是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的象征,重要的建筑尺度衡量標準。因為斗拱的重要性,歷代建筑對它十分重視,使它成為判斷建筑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技術角度:文化角度:1、功能2、結構設計3、技術施工飛檐、斗拱經典結構欣賞——生動而輕巧、有利采光、排水純木結構、不用一釘一鉚增添美感傳達尊貴凝重的寓意體現高貴華美的風韻豐富中國古建筑文化合理的受力結構、直線和曲線的巧妙組合西安古城墻建筑三、西方古建筑欣賞西方古代建筑大多使用石頭作材料,由于石頭有很好的抗壓能力,而抗拉性較差,這就決定了西方古代建筑必然產生以抗壓為主的構造形式,如拱、墻、柱等。這些構造形式在西方古代建筑中用得特別多,直到18世紀都沒有大的變化。西方古代建筑風格的源頭只有一個,那就是羅馬。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擴張,這種建筑構造特點也就隨之傳播到其它地方,并相應地出現了一些地域性的風格差別,但從總體上看,都沒有脫離古羅馬的建筑風格,仍然是以墻、柱、拱、圈為構造特征。這些建筑特征在今天的歐美各國到處都能見著。巴特農神廟1.古希臘建筑風格古希臘建筑風格的特點主要是和諧、完美、崇高。愛奧尼柱式勝利女神的神廟這座風格高雅的神廟屬四柱式的廊柱式建筑,就是說,它的正面和背面各擁有四根圓柱,圓柱的柱基被安置在從地面向上的第一級石級上,連接各圓柱低部的是一組飾有淺浮雕的大理石欄。神廟的大理石是從潘太里科山上采來的,由此山命名。它高六點九米,長八點地米,寬五點四米,主要的、也是惟一的空間三邊筑有圍墻,只有東面被筑為入口。神廟的整體曾用一條有高浮雕的楣飾聯結,楣飾表現的是雅典人同波斯人的戰斗情景。在雅典衛城博物館中可以欣賞到許多浮雕的原作。1.古希臘建筑風格古羅馬斗獸場2.古羅馬建筑風格古羅馬的建筑風格的特點是“須講求規例、配置、勻稱、均衡、合宜以及經濟”。萬神廟拜占庭建筑風格的特點 :第一個方面是屋頂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頂”。第二個特征是整體造型中心突出。第三個特點是它創造了把穹頂支承在獨立方柱上的結構方法和與之相應的集中式建筑形制。第四個特點是色彩燦爛奪目。3.拜占庭建筑風格哥特式建筑的總體風格特點是:空靈、纖瘦、高聳、尖峭。4.哥特式建筑風格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納沃那廣場5 巴洛克建筑風格巴洛克建筑風格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征:第一,炫耀財富。第二,不囿于結構邏輯,常常采用一些非理性組合手法,從而產生反常與驚奇的特殊效果。第三,充滿歡樂的氣氛。第四,標新立異,追求新奇。穆爾西亞大教堂圣卡爾·波洛梅烏斯教堂6.洛可可建筑風格洛可可風格的建筑的主要特點是一切圍繞柔媚順和來構圖,特別喜愛使用曲線和圓形,盡可能避免方角。學生活動1從技術和文化角度比較中西方古建筑的不同?中國的建筑以土木結構為主體,可以說,從原始社會末期起,一脈相承,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西方建筑,從埃及和巴比倫到希臘羅馬的花崗巖、大理石體建筑,到近代、現代的鋼筋混凝土和合金金屬建筑,同樣一脈相承,形成了另一種獨特的西方藝術風格。技術:中國式古典建筑,通過復雜的柱、梁、檁等結構工藝,實現“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的意境,從而形成一種具有深度空間的庭院或庭園式建筑結構。西洋式古典建筑則以體勢雄豪宏壯爭勝。通過巨大的巖石堆壘與雕刻,以單體建筑自身的巨大穹頂、高廊偉柱,從而形成一種立體布局的壯偉的城堡式結構。文化:中國的古典建筑——沉靜幽思西方的古典建筑——雄壯奔放中國的古典建筑——沉靜幽思西方的古典建筑——雄壯奔放四、盤點中國最經典的五大建筑盤點中國最經典的五大建筑紫禁城 紫禁城嚴格按照中軸對稱的原則進行布局,中軸兩端的建筑陰陽對稱,中軸即是中央子午線,是規劃紫禁城全部宮殿及北京城的基準線。紫禁城內的朝政三大殿,即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后改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寢三宮(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均位于中軸線上。其他宮殿若不建在中軸線上,也是嚴格按照對稱規劃進行布局,分布在中軸線兩端。盤點中國最經典的五大建筑佛教本不重視易理風水,強調“世上本無穴,穴在我心中”。因此寺廟只選擇背風向陽、風景優美、隔離塵俗之地。但是任何外來文化一旦深入中國本土,就必然會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古代高僧大德往往具有超凡脫俗的智慧和審美情趣,頗會選擇環境的風水寶地。其建寺之處,或依山臨水,或深山幽谷,由此可不難理解為何天下名山僧占多,為何中國傳統名山如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等,早在數百上千年前,便已遍布佛寺道觀了。 五臺山盤點中國最經典的五大建筑特克斯八卦城 八卦城的雛形據說是由南寧嘉定三年(公園1220年)道教龍門派教主長春真人丘處機應成吉思汗之邀請前往西域勘察設定的,700多年后又經精通易理的伊犁屯墾使邱宗浚修建。現在它已成為研究易經如何應用于城市建筑的重要基地。盤點中國最經典的五大建筑天 壇在長期靠天吃飯的農業社會中,講究自然環境的風水說無疑具有許多現實意義,北京最重要的禮制建筑——位于老北京內城郊外南、北、東、西四處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它們分別與先天八卦中乾南、坤北、離東、坎西成天南、地北、明日、夕月的方位相一致。其中天壇是號稱“天子”的古代帝王在陰極陽生的冬至日祭天的場所,其目的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盤點中國最經典的五大建筑香港中銀大廈 貝聿銘充滿詩意地將中銀大廈形容為雨后春筍,但大廈建成后,人們還議論紛紛,因為風水師說,大廈像一把寒光四射的尖刀,有許多尖角和刀刃一樣的棱線,正對著這些尖角和棱線的建筑紛紛感到了不安。五、載入史冊的十大頂級豪華建筑1.印度泰姬陵2.法國透明金字塔3.巴伐利亞新天鵝堡4.西班牙塞維利亞阿拉米羅大橋5.山西王家大院6.西班牙米拉公寓7.智利魯特住宅8.英國格拉密斯城堡9.英國霍華德府邸10.法國埃菲爾鐵塔六、盤點世界各地有趣的倒立建筑學生活動2P33請從技術和文化的角度對“蓋里椅”進行賞析作為當代杰出設計大師雅格布森的設計作品,蓋里椅流暢柔軟的線條帶給人輕松的心情,金屬的質感透過視覺沖擊人們的內心。坐著的人在不知不覺中陷入雅格布森那寧靜而又充滿想象的世界。 “最好的設計便是沒有設計?!闭邕@句話一樣,蓋里椅的設計其實算不上設計,但它確給了人們另一番感受。蓋里椅功能:在使用功能上,蓋里椅具有其他椅子相同的功效,唯一的缺點是沒有扶手,而且椅子面過于平直,坐久了人會覺得不舒服。結構設計:蓋里椅結構上簡潔大方,線條明快,有流動感。占地面積小,卻十分平穩。但椅子的旋轉性差,不能隨意轉動使得它靈活性也差。制造技術:蓋里椅要達到整體統一的完美線條和彎曲效果,還要考慮到重心的位置高低和椅子承受能力的大小,對制造來說,是一次挑戰。審美:蓋里椅的結構傳達出一種盤旋上升、奮發向上的精神,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和強烈的時代氣息,形成了優雅的浪漫主義設計風格。蓋里椅經典結構欣賞——課堂小結優秀的結構設計不僅表現在結構的實用功能上,也表現在形式上,特別是功能與形式的統一上。賞析結構設計作品,應該從技術與文化兩個角度進行。學會多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結構,并利用通用技術的知識去分析,使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實踐活動:搜集本地的建筑圖片,從功能、結構、材料、和審美等角度進行分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