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教學反思與教學建議一、教學反思本模塊在八年級歷史下冊的整本教材中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新中國的外交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出色外交官的努力,新中國海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的建設為國家政權的鞏固和人民的安定生活筑起了堅固的鋼鐵長城。我國經濟的騰飛為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國家國防力量的增強也為新中國的外交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由老師講授知識的話,對于初中生來說比較枯燥、難懂,理解得也不夠深入。如何讓學生主動學習,如何讓內容變得通俗易懂,使課堂不會陷入沉悶的境地顯得尤其重要。因此,在貫穿“先學后教”理念下,我先讓學生進行自學,在這個基礎上加以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設計簡單通俗的問題來調動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讓課堂活躍起來;選材方面,在讓學生掌握知識點的前提下,我穿插了大量的圖片、故事、視頻等,通過設計的一些情境來鞏固知識點,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外,在講每個時期的外交成就時,突出這一時期的特點。本模塊的課文有三課,但基于其重要地位,在講完三個階段的外交成就后,從整體上進行歸納和總結,這有利于學生加強對本模塊的整體把握,而從檢測中反應的情況看,確實有必要來一個整體的歸納總結。不足之處:雖然能做到“先學后教”,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沒能留下充分的時間給學生思考,沒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某些知識的講解還不夠通俗易懂;受學校硬件設施的限制,并非每一課都能充分地利用現代化教學的先進手段。部分內容補充的材料較多,因而忽視了傳統的知識點落實,某些問題或者重點內容講解不夠深入、到位;對于“問題教學”理念的運用還有待加強,須進一步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二、教學建議本模塊適用于所有八年級第五單元的歷史教學,主要的授課形式還是利用傳統的設備為主,建議使用者可發揮現代化的多媒體作用,讓學生形象、生動地掌握知識。同時,教學的方式還是以老師引導學習為主,建議課堂教學中可采用競賽、討論、合作學習等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予學生展示的空間。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應從整體上進行設計,培養學生發掘三個不同階段外交成就之間的聯系,并且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提高認識,加強國防觀念,樹立民族自尊心,增強民族自豪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6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恢復;中日建交;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2、過程與方法:通過指導學生閱讀史料分析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出現轉機的原因,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時,善于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探尋答案。在總結中國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原因時,可指導學生用聯系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善于歸納共性和個性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個世紀70年代,出現了許多國家爭取與我國建交的熱潮,證明美國原先“遏制中國”而進行外交封鎖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國外交出現新局面,值得炎黃子孫引以為榮。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統一大業的進展,同時也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 教學重點、難點及處理1、重點: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2、難點:一是中美關系在70年代出現轉機的原因;二是我國外交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教學方法探究法、圖片資料展示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師展示參加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各國領導人身著“唐裝”在上海科技館前的圖片。過渡: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加強了我國同亞太地區的經貿聯系,為我國的對外開放擴展了新的空間,也證明了我國的對外開放事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自主學習】【學習新課】 一、70年代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1、中美關系正常化在中國外交事業發展的歷程中,20世紀70年代可謂好戲連臺,其中,對中國乃至世界影響深遠的事件是“中美關系正常化”。哪位同學能說說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對中國采取什么態度?(“敵對”“敵視”)中美關系的逐步緩和是對外關系轉變的關鍵。請同學們思考:中美關系在70年代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引導他們從中美兩國的共同要求進行分析:隨著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中美兩國領導人都為改善中美關系作出了積極的態度。1970年4月,毛澤東親自批準中國乒乓球隊邀請美國乒乓球隊來訪問中國,這是美國代表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次正式訪問中國,以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轟動世界。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并為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做了準備。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播放影音資料)中美關系關鍵問題是什么?(臺灣問題)《中美聯合公報》: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教師過渡:70年代是新中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時代,除了與美國的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之外,另一個重大的成就就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中國經過20多年的努力終于在1971年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展示相關相片《五星紅旗在聯合國大廈前飄揚》等)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的恢復,是這一時期中國對外關系發展的另一方面的體現。現在請大家考慮: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恢復的主要阻力是什么?阻力是如何被沖破的以及意義何在?強調: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由于美國的阻撓,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被長期剝奪。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恢復,是中國和在這個問題上主持正義的其他國家經過長期斗爭而取得的巨大勝利,也是美國企圖在國際社會孤立、排斥中國的錯誤政策的失敗。3、中日關系正常化隨著中美關系逐步改善,尼克松訪華,許多國家紛紛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71年至1972年就有28個國家和中國建交,日本就是其中一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正式建交。出示圖片:《周恩來總理與田中角榮在晚宴上》二、新世紀的外交成就1、中國上海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在新世紀的第一年,我國迎來了一個外交事業上的大事,就是上海承辦APEC會議。APEC是亞太經合組織的簡稱,它是亞洲太平洋地區最重要政府間經濟合作組織,它有21個成員。(展示地圖,指出21個成員)APEC會議每年舉行一次,那么這次APEC會議的主題是什么?(主題: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上海APEC會議的內容有哪些?(A、江澤民發表講話 B、討論了全球和地區經濟形勢面向新世紀的APEC政策框架等問題,通過了《上海共識》 C、會議結束時,江澤民宣讀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這次會議的意義是什么?(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2、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2001年11月,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加入這個組織的決定3、2001年7月13日,中國北京申奧成功——都充分說明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取得了突出的外交成就引出問題:我國外交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適時地提示:巴黎和會上,北洋軍閥政府代表提出恢復中國山東主權……如今,我們在外交上取得輝煌的成就……教師小結:本課承接上一課的內容,主要講述的是70年代以來,我國外交事業的重大發展。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和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美國開始改變對中國的外交政策: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建交。受美國影響,日本也在1972年與中國建交。用一時期,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提議也得到了眾多國家的支持,因此在1971年的第26屆聯大上得以通過。2001年,我國外交成就更是碩果累累:我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有這些外交事業的輝煌成就的取得應歸功于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歸功于我國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歸功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 板書設計第16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 一、70年代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1、中美關系正常化2、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3、中日關系正常化二、新世紀的外交成就1、中國上海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2、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3、2001年7月13日,中國北京申奧成功● 課堂練習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單元檢測題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績________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75分)1、2009年是我國海軍建軍60周年。新中國成立后,相繼建立的海軍艦隊有 ( )① 華東軍區海軍 ② 北海艦隊 ③ 東海艦隊 ④ 南海艦隊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2、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空軍部隊剛剛誕生,其面臨的嚴峻考驗是 ( )A 解放戰爭 B 解放臺灣 C 抗美援朝 D 統一祖國大陸3、1956年國慶節,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指著飛過去的飛機,高興地對外賓說:“我們自己制造在飛機飛過去了。”這種飛機是( )A.殲5型運輸機 B.殲5型強擊機 C.殲5型殲擊機 D.殲5型轟炸機4、最早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是( )A、朝鮮 B、蘇聯 C、越南 D、印度5、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這反映了我國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 獨立自主 B 團結一致 C 共存共亡 D 求同存異6、中國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在哪次雙邊談判中 ( )A.中印談判 B.中緬談判 C.中蘇談判 D.中美談判7、我國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是( )①互相尊重主權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內政 ④平等互惠 ⑤和平共處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8、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下列有關它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是印度代表團首次提倡的 B 僅限于處理兩國關系C 只適用于亞非發展中國家 D 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9、周恩來在1955年萬隆會議上代表中國政府提出處理國家之間關系的“求同存異”原則。其背景主要是( )A.一些國家的代表在會議中提出“反對共產主義問題”,懷疑中國搞“顛覆”B.亞非國家間社會制度不同C.一些亞非國家存在著嚴重的民族矛盾和邊界沖突D.亞非國家過去經歷的遭遇不同10、對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最早由中印雙方就西藏地方的關系問題談判時提出B.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時,正式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該政策的提出,標志著我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D.五項原則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11、中國政府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是在( )A、1953年,中印兩國談判時 B、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時C、1954年,國際日內瓦會議上 D、1955年,亞非萬隆會議上12、我們的朋友遍天下。1955年4月,周恩來總理參加了有亞非29個國家參加的一次盛會,這次會議是 ( )A 第26屆聯合國大會 B萬隆會議C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D亞太經合組織部長級會議13、新中國外交能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國民經濟的發展 B.綜合國力的增強 C.外交政策的成熟 D.國際形勢的變化14、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是( )A.1949年《共同綱領》中宣布的原則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C.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D.以五大國身份之一參加日內瓦會議15、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華政策經歷了由封鎖、威脅、孤立到關系正常化的轉變,導致這種轉變的直接原因是( )A.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B.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C.中國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在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16、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是在( )A、1971年 B、1972年 C、1976年 D、1979年17、一位十分喜歡歷史學科的同學在查閱中美關系資料時發現了“小球轉動大球”這一說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國乒乓球隊應邀訪華,卻不知道“大球”指什么。請你為他指出( )A、周恩來與尼克松實現歷史性的握手 B、毛澤東接見美國乒乓球隊C、中美簽署《中美聯合公報》 D、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18、以下有關70年代初中美關系正常化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B、是中美兩國共同努力的結果C、與美、蘇爭霸態勢有關 D、消除了兩國關系發展的障礙19、左圖是周恩來會見田中角榮,中日兩國實現了邦交正常化,其重要背景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得到恢復B、中蘇關系正在得到改善C、中美已建交D、“文化大革命”結束20、20世紀70年代我國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關系③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④中日建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1、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我國什么地方召開( )A、北京 B、上海 C、廣州 D、杭州、22、周恩來總理是新中國外交的創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動與周恩來有關的是( )①出席APEC會議 ②出席萬隆會議 ③與美國總統尼克松會談 ④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3、下列三幅圖反映的共同信息是( ) 毛澤東會見非洲朋友 鄧小平會見非洲客人 胡錦濤在中非峰會講話A.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B.非洲是最早同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洲C.中國政府和領導人十分重視發展中非友好合作關系D.中非人民聯合開展反帝、反殖、反霸斗爭24、2002年,中華大地掀起了“唐裝”熱,色彩靚麗的唐裝成為街頭巷尾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你知道這一景象與下面哪次會議有關( )A.云南世博會 B.上海亞太經合組織會議C.海南博鰲亞洲論壇 D.“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會議25、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主題除了“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外,還有( )A.共同發展 B.和平與發展 C.促進共同繁榮 D.穩定與團結二、主題式問答題(25分)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 尼克松訪華,按照外交禮節的慣例應由迎接方先伸出手來表示歡迎,首次訪華的尼克松總統反而主動先伸出手來與前來迎接的周恩來總理握手材料2: 因此我走下首次抵達北京的飛機舷梯的最后一級向他(周恩來)走去時,就主動伸出了我的手,當我們的手握在一起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尼克松《領導者》材料3:200多年來,浩瀚的太平洋并未阻斷中美兩國人民的交流合作,中美兩國人民相互學習、相互幫助、譜寫了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借鑒的美好篇章。1979年中美建交27年來,兩國關系曾歷經曲折,但總體上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大方向,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 ——2006年4月21日新華網《國家主席胡錦濤21日在美國耶魯大學發表重要演講》請回答:1、尼克松是何時首次訪華的?中美雙方當時簽署了一個什么重要文件?(2分)2、中美雙方最關心的是什么問題?美國對此表明了怎么樣的態度?(4分)3、“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說明中美關系出現了怎么樣的變化?當時兩國的共同要求是什么? (2分)4、作為一名中學生,請就中美兩國關系的發展前景,談談你的愿望。(2分) 2、建國以來,我國外交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請你列出建國以來我國的外交大事。(5分)五十年代:(至少兩項)七十年代:(至少兩項)2001年: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進入新世紀以來,由于日本個別領導人堅持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中日關系曾有過一段不正常的時期。然而,冰雪抵擋不住春天的暖意。最近一年多來,從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破冰之旅” ,到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融冰之旅”,再到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迎春之旅”,直至這次胡錦濤主席的“暖春之旅”,中日關系不斷改善,展現出回春后的茁壯生機。(1)中日兩國關系發展源遠流長,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日之間友好往來?(2分)(2)近代日本不斷擴軍備戰,兩次侵略中華民族,請說出這兩次戰爭的名稱以及結果?(4分)(3)新中國成立后,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中日之間建立外交關系,請說出中日建立外交關系的時間以及當時訪問的日本首相?(2分)(4)你如何看待中日兩國關系的發展?(2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精品課程建設主題課程申報材料(教學實錄)——《外交事業的發展》【復習導入】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外交上取得突出的成就,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一個關鍵的人物,那就是周恩來,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此外,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以上是中國在五十年代取得的輝煌成績,在70年代,我國外交打開了新的局面,翻開了歷史新的一頁。【學習新課】師:展示圖片《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各國領導人身著“唐裝”在上海科技館前》提問學生,這幅圖片展示了什么樣的信息?生: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師:展示課題:第16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回顧上節課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生:蘇聯師:美國當時對新中國采取什么態度?生:敵視的態度師:小結,美國隊中國采取敵視態度,封鎖包圍,搞“兩個中國”的言論。雙方的敵對狀態長達20多年。與中國第一個建交的蘇聯是否與中國一直保持良好的關系呢?生:不是師:展示補充材料,蘇聯對新中國政權建設的干涉1960年,蘇聯撕毀經濟合作協議、合同,中蘇關系急劇惡化,開始邊界發生武裝沖突,給中國構成了嚴重威脅。在這種局面下,新中國采取了“一大片”的外交方針,與亞非拉國家發展外交關系。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從美國方面來說,它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性,承認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在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劣勢,急需拉攏中國。展示美國總統尼克松的一段話:“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擁有七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量,要建立穩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而對此時的中國來說,改善中美關系,有利于從整體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國際地位。牽制和對付來自于蘇聯的威脅,緩解國家安全壓力,有助于解決臺灣問題,實現中國統一。展示課件:一、中美關系正常化(70年代外交成就的關鍵)提問:中美關系正常化的過程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有什么具體的表現?生:三個階段師:“兵乓外交”轟動世界,1971年4月,毛澤東親自批準中國乒乓球對邀請美國乒乓球隊正式訪問中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美國代表團訪問中國。展示視頻《乒乓外交與基辛格訪華》展示圖片《周恩來總理會見美國乒乓球隊》展示課件:中美建交的過程:1、基辛格訪華(1971年7月)展示圖片《基辛格會見毛澤東主席》,邀請尼克松總統在1972年5月前訪華2、尼克松訪華和上海《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1972年)展示圖片《周恩來總理與尼克松總統在機場握手》聯系課本81頁的動腦筋,交代杜勒斯與尼克松握手的背景,這僅僅是禮貌問題嗎?生:不是,表明美國積極的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師:展示《中美聯合公報》的內容生:(齊讀)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師:《中美聯合公報》主要討論是什么問題?生:臺灣問題師:小結:在30多年前,中美建交的時候,美國已經表明了自己對于臺灣問題的態度。為中美兩國圍繞臺灣問題達成了共識。展示課件內容:3、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過渡:中國在70年代還取得哪些突出的外交成就生: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師:展示課件:二、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提出問題:何時哪一屆恢復的?為什么要說“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恢復的主要阻力是什么?阻力是如何被沖破的?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意義何在?生:(自主學習)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師:小結: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剛成立時,由國民黨政府代表中國進入聯合國。新中國成立后,由于美國的阻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被長期剝奪。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有利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展示圖片《五星紅旗在聯合國總部前升起》展示課件內容:時間:1971年10月會議:第26屆聯合國大會展示圖片《喬的笑》這樣笑容有什么樣的背景?生: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師:(過渡)中國與一個鄰邦國家淵源頗深,尤其是近代,曾兩次侵略中國,請問是哪個國家?生:日本師:那中國是如何與日本建立外交關系的?生: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師:這就標志著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展示課件內容:三、中日關系正常化展示圖片《1972年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親切接見日本國首相田中角榮》《1972年9月,中日建立外交關系,雙方簽字》中國近代和日本摩擦不斷,包括哪些方面?生:甲午中日戰爭,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全面侵華,八年抗戰師:在近代,中國與日本的矛盾不斷,八年抗戰,中國人民付出了血與火的代價,打敗日本侵略者,取得這場反侵略戰爭的勝利。中日以往那么多的矛盾,都建立了外交關系,從中日建交開始,出現與中國建交的熱潮,中國外交出現了新的局面展示課件:中國與各國建交情況表格小結:中國外交打開了新的局面,陸續有很多國家與中國建交。這個外交局面的出現,離不開我國外交官的出色外交能力,也離不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列舉七十年代我國外交取得的突出成就?生:中美關系正常化、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日關系正常化師:過渡:展示導入時的圖片《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各國領導人身著“唐裝”在上海科技館前》,引導學生思考問題:①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什么?③根據這個主題,上海APEC會議通過的文件?④后來又成立了第一個由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叫什么?生1: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生2:《上海共識》《領導人宣言》生3:上海合作組織展示課件標題:四、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師:解釋“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主要集中在亞洲、環太平洋地區,經濟實力雄厚,在全球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展示圖片《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地區分布》展示課件內容:時間:2001年主題: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會議通過了《上海共識》江澤民宣讀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意義: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2001年, 中國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3-01 / 22 / content_701938.htm" \t "_parent ) 、俄羅斯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2-06 / 01 / content_418805.htm" \t "_parent )、哈薩克斯坦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2-06 / 01 / content_418793.htm" \t "_parent )、吉爾吉斯斯坦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2-06 / 18 / content_445951.htm" \t "_parent )和塔吉克斯坦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2-06 / 18 / content_445941.htm" \t "_parent ),加上烏茲別克斯坦六國元首, 在上海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它進一步加強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展示圖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補充資料:展示圖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簽字儀式》,《北京申奧成功》,2001年中國加入WTO (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北京申奧成功生:(閱讀自由閱讀卡)師:——都充分說明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取得了突出的外交成就,2001年被國際社會命名為“中國年”小結本課,提問學生。(課件展示本課結構圖)70年代外交成就的取得包括哪些方面?新時期的外交成就表現在哪些方面?生1: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生2:2001年上海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2001年11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讀史明智】“巴黎和會上,北洋軍閥政府代表提出恢復中國山東主權被拒絕……”新中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提示:可以從新中國外交的策略上、國家的經濟上等方面思考)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6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一、外交事業的發展(70年代)1、中美關系正常化(70年代外交成就的關鍵)過程:①1971年基辛格訪華——序幕②1972年_______訪華,簽署《_____________》——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③______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乒乓外交”;“小球推動大球”——“小球”指的是美國乒乓球隊來中國訪問,“大球”指的是中美關系正常化)2、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_______年10月25日,第 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3、中日關系正常化__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思考:70年代中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和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二、新世紀的外交(2001年)____________ 會議(______會議)時間:_________地點:_________主題:新世紀、新挑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義: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為止舉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邊外交活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43張PPT)第16課外交事業的發展美國美國敵視中國,繼續搞“兩個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軍事活動,還發動侵越戰爭。蘇聯1958年,蘇聯要求在中國建設中蘇共同所有的長波電臺和建立一支共同的潛艇艦隊。中國為維護國家主權,嚴辭拒絕蘇聯的無理要求。1959年,干涉中國對臺灣的內部事務,不久,兩黨兩國意識形態的分歧公開化了。1960年,蘇聯撕毀經濟合作協議、合同,中蘇關系急劇惡化,開始邊界發生武裝沖突,給中國構成了嚴重威脅。大力發展與亞非拉各國的友好關系作為外交工作的重點——“一大片”的外交方針。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與亞非拉20多個國家建交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在軍事上實行威脅,政治上進行孤立,經濟上加以封鎖,中美敵對狀態長達二十多年。從美國來講:1.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承認 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2.美國特別感到蘇聯已成為其“非常強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競爭者”,想通過改善中美關系,增加美國對付蘇聯的資本。“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擁有七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量,要建立穩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從中國來說: 1.從整體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國際地位;2.牽制和對付來自于蘇聯的威脅,緩解國家 安全壓力;3.有助于解決臺灣問題,實現中國統一。乒乓外交.MPG尼克松訪華一、中美關系正常化(70年代外交成就的關鍵)背景:“乒乓外交”(1971年4月)2、尼克松訪華和上海《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1972年)3、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過程:1、基辛格訪華(1971年7月)1971年4月,周恩來總理會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打開了中美交往的大門。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官員交往:1971年7月9—11日,基辛格秘密訪華周恩來總理與尼克松總統在機場握手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報從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到尼克松主動與周恩來握手,這僅僅是禮貌問題嗎?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二、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時間:1971年10月會議:第26屆聯合國大會何時哪一屆恢復的?為什么要說是“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 利恢復的主要阻 力是什么?阻力是如何被沖破的?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意義何在?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剛成立時,由國民黨政府代表中國進入聯合國。新中國成立后,由于美國的阻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被長期剝奪。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有利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圖為五星紅旗在聯合國總部前升起。1971年,聯合國大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這是中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在一次聯合國大會上發言的場面喬的笑三、中日關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是在哪一年 來華訪問的日本首相是誰?1972年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親切接見日本國首相田中角榮1972年9月,中日建立外交關系。圖為雙方簽字后,互換聯合聲明文本。中國與各國建交情況年代 建交數1970年底 55個國家1980年底 124個國家1992年底 151個國家2006年底 169個國家和地區①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什么?③根據這個主題,上海APEC會議通過的文件?④后來又成立了第一個由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叫什么?身著中國民族服裝的各經濟體領導人在上海科技館前(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上海共識》《領導人宣言》上海合作組織四、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時間:2001年主題: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會議通過了《上海共識》江澤民宣讀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意義: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上海合作組織 的前身是由中國 、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組成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烏茲別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國”。15日,6國元首舉行了首次會晤,并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在中國境內宣布成立、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成員 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6國總理2001年11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交事業的發展20世 紀70年代改革開放以后的21世紀中美關系正常化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中日建交(1972)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1)新中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提示:可以從新中國外交的策略上、國家的 經濟上等方面思考)“巴黎和會上,北洋軍閥政府代表提出恢復中國山東主權被拒絕……”新中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我國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周恩來等外交官員的出色外交能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1、新中國成立后,美國與新中國的敵對狀態長達A、10多年 B、20多年C、30多年 D、40多年2、中美關系出現轉機是在A、20世紀60年代 B、20世紀70年代C、20世紀80年代 D、20世紀90年代3、1972年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是A、基辛格 B、布什C、尼克松 D、克林頓4、20世紀70年代我國“乒乓外交”的對象是( ) A、美國 B、蘇聯 C、日本 D、非洲5、1971年10月,第26界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國的發展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B、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大力支持 C、臺灣當局政權遭到越來越多的國家的不滿和反對 D、美國有意讓臺灣退出聯合國6、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在上海舉行,這是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的、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APEC會議能在上海舉行,其根本原因是( ) A、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是著名的國際大都市 B、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 C、中國是亞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 D、開發的中國,古老的文明吸引著各國領導人AAB1、 中美關系正常化2、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列舉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3、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趣味作業進入新世紀以來,由于日本個別領導人堅持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中日關系曾有過一段不正常的時期。然而,冰雪抵擋不住春天的暖意。最近一年多來,從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破冰之旅” ,到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融冰之旅”,再到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迎春之旅”,直至這次胡錦濤主席的“暖春之旅”,中日關系不斷改善,展現出回春后的茁壯生機。你怎么看?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任何國家在制定和執行外交政策時,始終將本國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單元檢測題.doc 教學反思與教學建議.doc 教學設計.doc 第16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 吳老師.flv 課件:第16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 吳老師.ppt 課堂教學實錄.doc 預習提綱.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