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訂約履約,誠信為本當契約上升為契約精神以后,人們訂立契約源于彼此的信任,當契約信守精神在社會中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主流時,契約的價值才真正得到實現。第二框 有約必守,違約有責本框重點把握合同的履行、違約責任◆合同履行的原則◆教材: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教材:全面履行原則,又稱正確履行原則或者適當履行原則,即當事人必須按照合同約定的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正確履行自己的義務。解讀:合同的履行是合同法律制度的核心,在合同的履行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民法典明確規定了履行合同的三大原則,即:按約定全面履行原則、誠信履行原則、合同綠色履行原則。教材只描述了全面履行原則和誠信履行原則。案例一甲公司和乙公司簽訂貨物購銷合同,雙方約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購買1000臺SLP11型號的筆記本電腦,單價7000元,由乙公司20日內送貨上門,貨到后由雙方聯合驗貨合格后付款,約定在A地交貨,一方違約將支付給對方20萬元的違約金。結果乙公司在運輸途中遭遇暴雨,將電腦淋濕,損毀了100臺。乙公司將電腦運至B地,通知甲公司前來提貨。乙公司派人前去提貨,在驗貨過程中甲公司發現,電腦型號與合同中約定的不符。乙公司認為甲公司擅自改變交貨地點,型號也有問題,且有100臺電腦滅失,要求乙公司承擔違約責任。乙公司稱電腦毀壞是大暴雨原因,為不可抗力,拒絕承擔責任。事實上乙公司在運輸過程中沒有及時做好防雨措施,導致電腦100臺毀損。乙公司賠償甲公司損失后,為了報復,擅自將甲公司的商業秘密泄露給其競爭對手。解析:乙公司沒有全面、正確、適當地履行合同,雙方約定在A地交貨,乙公司卻擅自把交貨地點改在了B地;電腦型號也與約定的型號不符,違反了按約定全面履行原則。乙公司違反了誠信履行原則,隱瞞自己疏于管理貨物的過錯,將甲公司的商業秘密泄露給其競爭對手的行為,有違誠信原則,造成乙公司信賴利益的損失。◆合同內容缺失怎么辦?教材: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當事人的姓名、名稱、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報酬,履行期限、地點、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合同缺少價款、履行期限、履行地點、違約責任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在缺少上述內容時 ,合同當事人可以簽訂補充協議或根據法律規定解釋合同,補全意思表示。解讀:合同當事人、標的、數量是合同的必備條款,要雙方當事人明確約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合同內容無法確定,合同不成立。對質量、價款、履行地點、履行方式、履行期限、履行方式未作約定或約定不明,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通過合同相關條款或交易習慣確定,依據民法典的規定執行。案例二張三和李四達成購房協議,張三把自己的房屋以280萬的價格賣給李四,首付款130萬在簽訂合同后第10個工作日內支付(含3萬元定金),余款通過銀行按揭貸款支付。雙方一時疏忽,沒有約定過戶期限。中介公司提出,原合同中沒有明確過戶期限,需要雙方簽訂補充協議。張三表示同意,并提出可以約定在2018年8月20日之前,給李四留出3個月的貸款準備期。李四表示反對,稱其辦理貸款有難度,貸款通過時間不能確定。由于李四不同意約定的過戶日期,張三多次修改過戶日期,李四一直反對。張三無奈之下要李四自己定個時間,而李四未置可否,最終雙方不歡而散。李四要求張三返還130萬首付款和定金,張三稱只返還127萬,另外3萬定金因李四違約被扣留。李四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張三返還定金。解析:雙方對過戶期限沒有約定不影響合同的成立生效。本案中,合同履行期限有不明確之處,但標的房屋和轉讓價格均已經確定。因此,雙方關于房屋買賣的合意已經達成。合同有漏洞,雙方當事人可以進行協議補充,為后續履行掃除障礙。也可以通過法律規定或法官的補充解釋進行填補,但協議補充是最優先的方式。對方當事人唯一的爭議就是過戶期限條款的表述問題。一旦固定了過戶時間,合同漏洞就能得到充分填補。張三給了李四足夠的準備時間,符合房屋交易的正常慣例。即使貸款申請不能通過,李四應當以現金補足房款。李四沒有權利以貸款不成為由拒絕履行支付余款的義務。李四故意保留漏洞,違反了誠信磋商的義務,屬于惡意磋商,應承擔全部過錯責任。法庭最終判決:根據雙方的意愿,解除合同。李四無權主張返還3萬元定金。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缺什么都行,但是不能缺當事人、標的物、數量,缺了這三樣,合同不成立;缺了別的可以通過合同內容的填補來解決。例如,甲把鋼材賣給乙,價格另行協商規定,未約定交貨地點?,F交付日已到,甲乙仍然未就價格達成一致。問:合同成立了嗎?答:合同成立(價格條款是漏洞,可以通過填補來確定)問:價格漏洞、合同履行地漏洞怎么填補?答:合同當事人可以簽訂補充協議或根據法律規定解釋合同,補全意思表示。總結:出題角度提示①合同缺了哪些內容則不成立。②內容缺失對合同是否成立以及合同效力影響。③內容缺失通過什么途徑來補全。◆合同的變更和解除解讀教材: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如簽訂補充協議延長合同履行期限。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合同一方的當事人不能單方面變更或解除合同,否則承擔違約責任。案例三甲公司于2018年1月向乙服裝廠訂購了一批童裝,總價值280萬元。約定4個月后交貨。2018年2月,甲公司業務員給服裝廠廠長打電話要求變動一下童裝的部分花色,當時廠長不在,接電話的人告訴甲公司業務員,等廠長回來匯報給廠長,由廠長定奪。接線員草草記下電話內容后就忘了此事。等到4個月后交貨時甲公司才發現,童裝的花色并未改變,仍和合同規定的一樣。雙方就此起了紛爭。甲公司拒付貨款,乙方告上法庭,要求甲公司承擔違約責任。問:合同的變更成立嗎?為什么?法院應該怎樣審理此案?解析:《民法典》規定: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也就是說,經過雙方協商一致達成變更協議后,合同的變更行為才算完成。變更合同一般采取書面形式,口頭協議在一方不承認或沒有證據證明對方同意時,法院是不承認的。本案中,甲公司變更花色只是打了一個電話,沒有簽訂任何書面協議,由于缺乏必要的證據,只能敗訴。甲公司在收到貨時拒絕支付貨款的行為,顯然是違約行為。服裝廠依合同履行了交貨義務,無任何過錯,自然勝訴。依本案案情改編為選擇項如下①甲公司打電話到乙公司要求變更花色,乙公司記下電話記錄,視為合同已經變更,乙服裝廠應承擔違約責任。②雙方沒有協商一致,合同內容沒有變更。③甲公司在收到貨時拒絕支付貨款的行為是違約行為。④服裝廠依合同履行了交貨義務,不應該承擔違約責任。案例四合同的約定解除張三和李四約定合伙開店,雙方對店面租金、裝修、貨款約定各出資一半。房租交付后張三不同意繼續履行合同,要求李四退還租金4萬元。后兩人協商解除合同,李四返還張三4萬元租金。解析:協議解除合同很好理解,但是如果李四不同意張三退出,張三可以自行解除合同嗎?答案是不能!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合同一方的當事人不能單方面變更或解除合同,否則承擔違約責任。以本案案情改編為選擇項如下①張三可以自行宣布解除合同,無須征得李四同意②若張三自行解除合同,李四有權繼續占有使用張三的4萬元出資。③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④如果李四不同意張三退出,則張三不得退出。案例五合同的法定解除中秋節前夕,甲商場向乙糕點廠訂購了一批月餅,貨款200萬元,貨到付款。雙方約定,乙糕點廠必須在農歷8月初一前交貨。任何一方違約,違約方向對方支付違約金10萬元。乙糕點廠接到訂單后抓緊組織生產,不想當地發生洪澇災害,將廠房沖毀,乙糕點廠無法組織生產,乙糕點廠致電甲商場,要求解除合同。遭到甲商場的拒絕,要求乙糕點廠承擔違約責任。解讀:因不可抗力導致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乙糕點廠因洪澇災害無法組織生產,屬于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必須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不可抗力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自然災害(地震、臺風、洪水、旱災、海嘯、瘟疫等);一類是社會異常事件(戰爭、罷工、騷亂等)《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違約責任。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解除合同不需要對方當事人同意,只需解除權人的單方意思表示,即可發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果。但不可抗力并非當然免責,要根據不可抗力對合同履行的影響決定。因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情況下,才可以解除合同而免責。將該案例改編成選擇項如下①甲商場有權繼續要求乙糕點廠履行合同義務,按期交貨②乙糕點廠因洪澇災害而免責,但是必須支付違約金和賠償金③乙糕點廠不得單方面宣布解除合同,必須征得甲商場的同意④乙糕點廠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且無需征得甲商場的同意,也不必支付違約金。⑤因履行期限屆滿,乙糕點廠明確表示因洪澇災害無力履行交貨義務,則甲商場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陷阱:是不是發生不可抗力后,合同一方當事人即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答案是不可以!必須是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乙糕點廠廠房被沖毀,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因此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是不是糕點廠因不可抗力而免責,不必承擔違約責任呢?不一定,要看不可抗力對履行合同的影響,給予部分免除或全面免除糕點廠的責任,不是當然免責。民法典關于解除合同的規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解析:人民法院審查案件過程中,遇到當事人一方提出解除合同的,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審查合同是否具備解除的條件,防止不誠信一方通過解除合同逃避債務。因此,不是你想解除就能夠解除的!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1、某物流公司有一批家具要送往武漢家具城,因疫情影響通往武漢的高速公路封閉使該批家具無法按時送達,武漢家具城有權解除合同,并要求物流公司承擔違約責任。錯誤。物流公司因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而免責。假設家具不是運往湖北武漢,而是運到上海,因交通受到管制,導致耽誤了幾天交貨。因上海不是疫情中心,道路雖然受到管制,但沒有封路,物流公司若以疫情(不可抗力)原因要求免責,是法律不允許的。這樣規定是為了防止合同一方濫用不可抗力條款,導致合同無法履行。◆言而有信,違約有責 違約責任解讀違約責任的規則原則是無過錯原則,只要合同的當事人一方有違約的事實,都要承擔違約責任。法定的免責事由只有不可抗力,債務人因意外事件不能履行合同的,不能作為免責事由。教材: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有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適用定金罰則。當事人既選擇違約金又選擇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牢記一句話:法律不允許一方從另一方的錯誤行為中獲利!違約金 定 金◇雙方當事人必須在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沒有約定不得行使該權利?!笕绻s定的違約金數額明顯低于損失,法院和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以實際損失為上限予以增加,增加后不得請求賠償損失;如果過高,則予以降低。◇若任由當事人約定過高的違約金以意思自治為由不加以限制,無異于鼓勵當事人通過不正當方式獲取暴利,存在較大的道德風險。畢竟民事責任以補償為主要使命,法律原則上不允許一方從另一方的錯誤行為中獲利?!笕绻贤杏羞`約金的約定,守約方提出請求時,無須就損失的計算承擔舉證責任。 ◇定金必須實際交付,定金合同才能生效。如果約定了定金條款卻不交付定金,則定金條款不生效?!蠖ń鸩坏贸^主合同標的額的20%?!蠖ń鹆P則: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雙倍返還定金;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無權要求返還定金。定金和違約金只能擇一使用,不可同時使用。案例六甲公司和乙服裝加工廠訂立合同,由乙服裝加工廠為甲公司加工1000件印有甲公司LOGO的T恤,約定合同總價款為30萬元。甲向乙支付定金2萬元,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應向對方支付違約金3萬元。乙加工廠因停業整頓無法向甲公司按期供貨。甲公司告上法庭,請求法庭判令乙服裝加工廠雙倍返還定金4萬元,同時請求乙加工廠支付違約金3萬元。解析:本案涉及一方違約后,違約金和定金的適用問題。甲向乙支付定金2萬元,同時因乙違約,乙應依合同約定支付違約金3萬元。民法典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條款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定金條款。違約金和定金不能同時適用。如果甲公司選擇適用定金條款,則只能請求乙加工廠雙倍返還定金4萬元;如果甲選擇違約金條款,乙需要支付違約金3萬元,同時退還甲原先支付的定金2萬元。將此案例改編為選擇題如下甲公司提出的如下請求中,可以獲得法院支持的是( )①請求乙工廠雙倍返還定金4萬元②請求乙工廠雙倍返還定金4萬元,同時請求乙工廠支付違約金3萬元。③請求乙工廠支付違約金3萬元,同時返還支付的定金2萬元。④請求乙工廠支付違約金3萬元。答案:①③④案例七定金和損害賠償金可以并用,但定金足以彌補損失,則不得并用。甲公司向乙公司購買一套機器設備,合同約定,甲公司支付定金2萬元,貨款總額20萬元。由于甲公司急需這套設備,故雙方對遲延履行特別做約定了違約金。合同訂立后,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了2萬元定金,但乙公司未能在約定的期限內交付機器,致使甲公司遭受損失1萬元,為此一起糾紛。甲公司將乙公司告上法庭,請求法庭判令乙公司雙倍返還定金,并賠償一萬元的損失。解析:法律不允一方從另一方的錯誤行為中獲利。定金與損害賠償金可以并存,但是當定金足以彌補損失時,則不得再請求賠償損失。甲的損失為1萬元,2萬元的定金足以彌補,則甲不得再請求賠償損失。把該案例轉化為選擇題如下①甲公司有權請求乙公司雙倍返還定金4萬元,并支付違約金。②甲公司只能請求乙公司雙倍返還定金或者支付違約金。③甲公司有權請求乙公司雙倍返還定金,并賠償1萬元損失。④甲公司有權請求乙公司雙倍返還定金的,無權請求賠償1萬元定金。選①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