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熱大爆炸宇宙模型 學案學習目標 與 核心素養 1.知道宇宙起源于熱大爆炸。 2.了解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起源于熱大爆炸的一個證據。 3.知道宇宙正在演化。 4.了解宇宙物質密度的大小是決定宇宙將來究竟是繼續膨脹還是收縮的唯一條件。學習重點 1.什么是熱大爆炸。 2.熱大爆炸的證據—微波背景輻射。 3.宇宙的演化的過程。學習難點 1.熱大爆炸的證據—微波背景輻射。 2.知道宇宙密度的大小決定宇宙的形態。【預習案】1.宇宙是從密度和溫度極大的時候開始膨脹的,稱之為________。宇宙起源于________。2.宇宙大爆炸是一種在每個地方同時發生,從一開始就充滿整個宇宙空間的爆炸,宇宙大爆炸是沒有________的爆炸。3.物理學家________開創了熱大爆炸宇宙學。4.熱大爆炸的證據——微波背景輻射___________是熱大爆炸的有力證據,這一輻射相當于熱力學溫度________的熱輻射。5.宇宙從熱大爆炸起就始終演化著:⑴大爆炸后3分鐘宇宙中出現了________。⑵大爆炸后100萬年宇宙中出現了__________。⑶爆炸后10億年宇宙中出現了________和________。⑷大爆炸后100億年左右________和__________誕生。6.宇宙的將來是由現在觀測到的宇宙中物質的多少,即_____________決定的。①如果宇宙密度大于4.5×10-27kg m-3,宇宙將停止_____________,開始收縮,最終回到________的狀態;②如果宇宙密度小于或等于4.5×10-27kg m-3,宇宙將永遠________下去,宇宙的溫度也將越來越低,最終消亡在接近_____________的冷寂世界中。【列出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點一:宇宙的起源1.宇宙的前身是什么樣子?2.什么是熱大爆炸?有何特點?3.開創熱大爆炸宇宙學的物理學家是誰?有何貢獻?探究點二:熱大爆炸的證據——微波背景輻射1.微波背景輻射如何發現的?2.什么是微波背景輻射?有何特點?探究點三:宇宙的演化1.宇宙的演化過程如何?探究點四:宇宙的將來1.宇宙的將來由什么來決定?2.宇宙將來有哪些演化方向?3.霍金有何貢獻?4.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宇宙是怎樣的?5.牛頓時代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是怎樣的?6.愛因斯坦提出過什么宇宙模型?7.熱大爆炸宇宙理論給出了怎樣的宇宙圖景?【訓練案】1.根據星系之間在相互遠離的事實,我們可以推斷宇宙正在膨脹,還可以進一步推斷宇宙有一個開端,即宇宙的起源是( )A.上帝創造 B.高度旋轉收縮 C.熱大爆炸 D.盤古開天辟地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宇宙是“原始火球”大爆炸形成的B.星云是指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巨大云霧狀天體,星云很龐大C.太陽系是由受太陽引力約束的天體組成的系統D.八大行星都主要由石質和鐵質構成3.宇宙大約誕生于( )A.公元前4004年以前 B.上下不過5000年C.38億年前左右 D.137億年前4.下列關于大爆炸宇宙論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星系間的距離不斷擴大為大爆炸宇宙論提供了證據B.大爆炸宇宙論是唯一能科學說明宇宙起源的學說C.宇宙不可能無限地膨脹下去,它會塌縮而且在大擠壓處終結D.大約在180億年前,我們所處的宇宙全部以極高的密度和溫度,被擠壓在一個“原始火球”中5.下列觀點,目前仍屬于假說的是( )①大陸漂移說 ②地心說 ③大爆炸宇宙論 ④板塊構造學說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科學家證實,宇宙各處都存在這樣的微波輻射,其熱力學溫度為( )A.270 K B.0 K C.3 K D.-270 K7.下面幾種觀測到的現象,能支持大爆炸宇宙論的是( )①所能觀測到的星系都在離我們遠去 ②太陽繞著銀河系的中心不斷地運動③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的速度越快 ④所有星系之間的距離都在不斷地擴大⑤宇宙中存在著眾多的天體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④8.宇宙的將來是什么樣取決于( )A.宇宙中物質的多少 B.宇宙中能量的多少C.宇宙中的物質反應 D.宇宙中的溫度高低9.大爆炸宇宙論認為宇宙處于不斷的膨脹中。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越快。若在我們所在的星系1觀測,圖中能類比宇宙膨脹的是(箭頭方向和長短分別表示運動方向和快慢)( )10.大爆炸宇宙論已經被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如圖為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宇宙半徑、宇宙溫度與時間之間的關系,下列相關說法合理的是( )A.宇宙由太陽系和銀河系構成半徑 B.大爆炸宇宙論是一個科學結論C.隨著宇宙半徑的增大,宇宙溫度在升高 D.此模型表示宇宙在不斷地膨脹11.圖所示的白點氣球可以形象地說明宇宙大爆炸學說,氣球上的白點可以看成宇宙中的______________,該實驗應用的主要科學方法是______________。A.等效法 B.類比法 C.轉化法 D.對照法12.隨著科技的進步,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論和宇宙無邊界的設想正逐步得到證實。如圖a、b、c、d四點分別表示處女座、大熊座、牧夫座和長蛇座四大星系離銀河系的距離與它們的運動速度之間的關系。由圖可知:星系離我們越遠,運動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推知宇宙處在__________之中。13.過去的2018年,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又有了新的進展。(1)“一個星系與地球的距離每增加326萬光年,其遠離地球的速度就增加73.5千米/秒。”這是2018年7月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的研究成果。該成果的理論基礎是在每一個星系上都能觀測到其他星系離它遠去,宇宙膨脹是__________的膨脹,而且在加速膨脹。(2)“帕克”太陽探測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開啟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觸摸”太陽的逐日之旅。如圖下1-2-1所示,“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后,不是直飛太陽而是駛向行星A,以便通過該行星的引力作用改變探測器的速度和軌道。①行星A的名稱是__________。②“帕克”太陽探測器可以對太陽進行全方位探測,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陽活動對人類的影響。請舉一個對人類有影響的太陽活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預習案】1.熱大爆炸 熱大爆炸2.中心3.伽莫夫4.微波背景輻射 3K5.復合原子核 原子 星系 恒星 太陽 地球6.宇宙密度 ①膨脹 高溫高密 ②膨脹 絕對零度【訓練案】1.C2.D3.D4.A5.C6.C7.D8.A9.A10.D11.天體;B12.越快(或越大、變大、變快) 膨脹13.(1)沒有中心(2)金星太陽黑子(或日珥、耀斑、太陽風、太陽磁暴等,合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華師大科學九年級下冊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熱大爆炸宇宙模型 章 一 學科 科學 年級 九學習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宇宙起源于熱大爆炸。 2.了解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起源于熱大爆炸的一個證據。 3.知道宇宙正在演化。 4.了解宇宙物質密度的大小是決定宇宙將來究竟是繼續膨脹還是收縮的唯一條件。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視頻和圖片得到更多的關于宇宙的感性性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 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重點 1.什么是熱大爆炸。 2.熱大爆炸的證據—微波背景輻射。 3.宇宙的演化的過程。難點 1.熱大爆炸的證據—微波背景輻射。 2.知道宇宙密度的大小決定宇宙的形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宇宙起源于熱大爆炸,從大爆炸到現在已經過去了約137億年。在這137億年中,從無到有,先后產生了各種化學元素,出現了星系、恒星、行星;在地球這樣的行星上還出現了生命和智慧生物 — 人類。宇宙從大爆炸起就始終在膨脹,現在正在加速膨脹。 宇宙的將來會怎樣,目前的觀測證據還不能給出非常令人信服的答案,也許你長大后會揭開宇宙未來命運的秘密。 引入新課講授新課 (教材第9頁思考與討論) [根據宇宙正在膨脹的觀測事實,可以推斷現在的膨脹是過去膨脹的繼續,在遙遠的過去的某一時刻,宇宙中所有的物質擠壓在一起,密度極大,溫度極高。] 說明 宇宙不斷地膨脹說明宇宙的過去和現在很可能是不一樣的,宇宙現在的膨脹可能是過去膨脹的繼續。 一、宇宙的起源 1.宇宙的前身 視頻:宇宙的樣子 根據星系之間在相互遠離的事實,我們可以推斷宇宙正在膨脹,還可以進一步推斷宇宙有一個開端。因為宇宙現在的膨脹正是過去膨脹的繼續,在遙遠的過去總存在這樣一個時刻,那時宇宙間所有物質緊緊地擠壓在一起,物質密度極大,溫度極高,宇宙的一切正是從這一時刻突然發生。 2.熱大爆炸 視頻:宇宙大爆炸 科學家把宇宙從密度和溫度都是極大的時刻開始的膨脹,形象地稱為熱大爆炸。宇宙起源于熱大爆炸,且這個大爆炸是沒有中心的爆炸,即宇宙大爆炸是一種在每個地方同時發生,從一開始就充滿整個宇宙空間的爆炸。 開創熱大爆炸宇宙學的物理學家伽莫夫 (教材10頁) 二、熱大爆炸的證據——微波背景輻射 視頻:微波背景輻射 1.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接收到了來自宇宙的微波段電磁波信號經證實,宇宙各處都存在這樣的微波輻射,這一輻射相當于熱力學溫度3K(相當于-270℃)的熱輻射。 2.科學家還發現無論在什么地方測量及向什么方向測量,都能觀測到溫度為3K的微波輻射,所以這是一個均勻的各向同性的輻射,可以肯定這是來自宇宙深處的輻射。這一彌漫于整個宇宙的輻射被稱作微波背景輻射。 拓展 微波背景輻射為宇宙起源于熱大爆炸提供了有力的證據,3K就是熱大爆炸留下的余溫。 三、宇宙的演化 宇宙從大爆炸起就始終在演化著,并將延伸下去 1.大爆炸后約3分鐘宇宙中出現了復合原子核。 2.大爆炸后100萬年宇宙中出現了原子。 3.大爆炸后10億年宇宙中出現了星系和恒星。 4.大爆炸后100億年左右太陽和地球誕生。 四、宇宙的將來 視頻:宇宙的將來 宇宙既然有過去就一定會有將來。 宇宙的將來是由現在觀測到的宇宙中物質的多少——正確地說是由現在觀測到的宇宙密度決定的。宇宙密度越大,宇宙的引力就越強。 1.如果宇宙密度大于4.5×10-27千克 米-3(大約每立方米三個中子或質子),宇宙的膨脹會由于引力的作用而停下來,轉而開始收縮,最終回到高溫高密的狀態。 2.如果宇宙密度小于或等于4.5×10-27千克 米-3,宇宙將永遠膨脹下去,宇宙的溫度也將越來越低,最終消亡在接近絕對零度的冷寂世界中。 3.現在還無法給出宇宙密度的確切數值。現在觀測到的宇宙密度雖然不大,但是宇宙中還存在我們無法看見的各種各樣暗物質,所以宇宙密度的數值可以比目前測量值大。 4.科學家在20世紀的最后兩年里發現,宇宙不僅在膨脹,而且是在加速膨脹,因此宇宙很有可能永遠膨脹下去。 霍金 (教材第12頁) 宇宙在加速膨脹——1998年世界頭條科技新聞 (教材第12頁) 依靠科學理解宇宙 (教材第13頁) 活動:了解人類對宇宙認識的發展 (教材第13頁活動) 1.中國古代天文中有豐富的關于宇宙結構的設想。遠在人類社會的早期,中國古代就逐漸形成“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樸素的直觀見解。到了3000年前的西周時代,又逐漸形成了“蓋天說”。蓋天說認為,大地不是平整方形,而是拱形,天空如一個斗笠,大地猶如一個倒扣的盤子。戰國時期的尸佼在《尸子》一書中對宇宙概念明確寫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意思是:宇表示東南西北上下六個方向,即表示空間。宙表示過去、現在和將來,即表示時間。東漢著名天文學家張衡在《渾天儀圖注》一書中載有:“天之包地,猶殼之襄黃。”這里描述的是渾天說。 2.牛頓時代對宇宙的認識 牛頓力學誕生后,很快以它的精確性,以它對自然現象的解釋和實際應用中的成功成為科學家們普遍采用的科學理論,天文學家們相信宇宙間一切天體的相互作用和運動狀態、空間分布也都遵從牛頓力學,遵從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關于時間和空間的歐幾里得解釋,在認識宇宙時同樣被作為真理接受下來。 英國天文學家賴特、德國哲學家康德、法籍德國科學家朗伯特先后按照自己對天體運動現象的理解,給出了各自的宇宙圖景,在這些不同的圖景中,支撐宇宙的基本法則都是萬有引力定律。 在18世紀,英國天文學家威廉 赫歇爾發現在軌道上彼此圍繞旋轉的雙星恪守著和太陽系中行星一樣的規律以后,更堅定了對牛頓引力定律的信念。威廉 赫歇爾在用他親手制作的大型望遠鏡對1083個天區中的約11萬顆恒星進行觀測后,指出宇宙是一個無限的區域,無數不同大小的星體均勻地分布在這個區域里。 威廉 赫歇爾(以及后來他的孫子約翰 赫歇爾)在觀測天文學領域中的成就和威望加上牛頓力學在科學領城中的崇高地位,使得2世紀以前的大多數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相信:宇宙在時間上是無限的,空間上是無限的,星體的分布是均勻的。 3.愛因斯坦的有限無邊宇宙模型 1917年,愛因斯坦發表了題為《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學所作的考查》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愛因斯坦以廣義相對論為理論工具,在做了簡化假設后,經過計算,得到一個關于宇宙的理論模型。 愛因斯坦根據當時對宇宙天體物質分布的認識,憑著自己的直覺,提出了如下兩個簡化假設。一是假設宇宙物質的分布在空間上是均勻和各向同性的,二是宇宙物質的分布不隨時間變化。前一個假設后來被稱為宇宙學原理。 愛因斯坦的宇宙模型給出了一個靜態的球對稱宇宙,理論計算還得出宇宙空間是三維球面空間。三維球面空間與我們在生活中熟悉的空間不同。我們熟悉的空間是三維平直空間,三維平直空間的幾何是歐幾里得幾何。三維平直空間如果是無邊的,那么其體積一定是無限的。但是,三維球面空間的幾何不同于歐幾里得幾何,通常稱為非歐幾何。三維球面空間的體積是有限的,但卻是無邊的。所以,愛因斯坦的宇宙模型給出的宇宙在空間上有限卻又無邊。 愛因斯坦的這一宇宙模型,雖然已經不被采納,但是愛因斯坦研究宇宙的理論和方法卻被后來的科學家繼承下來。 4.(1)宇宙是運動的,因為是“熱”爆炸。 (2)宇宙是循環的,爆炸是一個開始,任何事物開始總會有終結。 (3)宇宙是有界無限的,爆炸是一個瞬間擴張的過程,時空無限延展。 (4)宇宙能量流動的方向性。 完成思考討論 知道宇宙前身的模樣 知道什么是熱大爆炸 明確什么是微波背景輻射 知道宇宙的演化過程 了解宇宙將來的可能樣子 完成活動 引導完成 自主學習完成宇宙前身的模樣 自主學習熱大爆炸 自主學習微波背景輻射 明確宇宙的演化過程 視頻輔助介紹宇宙將來的可能樣子 引導完成活動課堂練習 1.在20世紀的最后兩年里,科學家發現( D ) A.宇宙已經停止膨脹 B.宇宙在減速膨脹 C.宇宙在收縮 D.宇宙在加速膨脹 2.開創熱大爆炸宇宙學的科學家是( A ) A.俄國 伽莫夫 B.美國 愛因斯坦 C.英國 牛頓 D.英國 霍金 3.科學家證實宇宙各處都存在這樣的微波輻射,其熱力學溫度為( C ) A.270K B.0K C.3K D.-270K 4.目前,大爆炸宇宙論已被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其主要觀點有( D ) A.宇宙目前仍在不斷地膨脹之中 B.宇宙以極高的密度和溫度,被擠壓在一個“原始火球”中 C.宇宙在爆炸中誕生,并不斷地膨脹下去 D.以上說法都是 5.宇宙膨脹的最初時刻是( D ) A.密度極小、溫度極低的時刻 B.密度極大、溫度極低的時刻 C.密度極小、溫度極高的時刻 D.密度極大、溫度極高的時刻 6.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常需經歷一個不斷修正和發展的過程,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認識也是如此。根據已學知識,下列有關觀點中你認同的是( B ) A.太陽表面沒有大氣層 B.宇宙在不斷地膨脹 C.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 D.恒星就是永恒存在的星球 7.在氣球上畫些小圓點,充氣使氣球膨脹,下列有關這一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D ) A.氣球上的點代表宇宙中的星系 B.該實驗可模擬宇宙膨脹過程 C.該實驗模擬的宇宙膨脹過程可以作為大爆炸宇宙論的證據 D.氣球膨脹過程中有一個中心,由此可推測宇宙也有一個中心 習題訓練 知識應用與理解課堂小結 我們學了什么? 1.宇宙起源于熱大爆炸,而且是一個沒有中心的爆炸。 2.熱大爆炸的概念。 3.熱大爆炸的證據—微波背景輻射。 4.了解宇宙的演化的過程。 5.宇宙的將來很有可能永遠膨脹下去。 知識小結 總結概括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8張PPT)熱大爆炸宇宙模型華師大版 九年級下新知導入宇宙起源于熱大爆炸,從大爆炸到現在已經過去了約137億年。在這137億年中,從無到有,先后產生了各種化學元素,出現了星系、恒星、行星;在地球這樣的行星上還出現了生命和智慧生物——人類。宇宙從大爆炸起就始終在膨脹,現在正在加速膨脹。宇宙的將來會怎樣,目前的觀測證據還不能給出非常令人信服的答案,也許你長大后會揭開宇宙未來命運的秘密。根據宇宙正在膨脹的觀測事實,你能不能推測宇宙有一個開端?說說你的理由根據宇宙正在膨脹的觀測事實,可以推斷現在的膨脹是過去膨脹的繼續,在遙遠的過去的某一時刻,宇宙中所有的物質擠壓在一起,密度極大,溫度極高。(教材第9頁思考與討論)合作探究新知講解一、宇宙的起源1.宇宙的前身宇宙的樣子星系之間在相互遠離宇宙正在膨脹宇宙有一個開端所有物質緊緊地擠壓在一起,物質密度極大,溫度極高新知講解2.熱大爆炸把宇宙從密度和溫度都是極大的時刻開始的膨脹宇宙大爆炸示意圖宇宙大爆炸沒有中心的爆炸開創熱大爆炸宇宙學的物理學家伽莫夫1928年提出放射性衰變理論1948年與他的學生阿爾弗等一起提出大爆炸宇宙理論1954年提出了遺傳信息如何在生物細胞內組織的理論新知講解新知講解二、熱大爆炸的證據——微波背景輻射微波背景輻射彌漫于整個宇宙的相當于熱力學溫度3K(相當于-270℃)的熱輻射,這是一個均勻各向同性的輻射,可以肯定這是來自宇宙深處的輻射微波背景輻射為宇宙起源于熱大爆炸提供了有力的證據,3K就是熱大爆炸留下的余溫新知講解新知講解三、宇宙的演化1.大爆炸后約3分鐘宇宙中出現了復合原子核。2.大爆炸后100萬年宇宙中出現了原子。3.大爆炸后10億年宇宙中出現了星系和恒星。4.大爆炸后100億年左右太陽和地球誕生。四、宇宙的將來由現在觀測到的宇宙中物質的多少——正確地說是由現在觀測到的宇宙密度決定的新知講解合作探究2.如果宇宙密度小于或等于4.5×10-27千克·米-3,宇宙將永遠膨脹下去,宇宙的溫度也將越來越低,最終消亡在接近絕對零度的冷寂世界中1.如果宇宙密度大于4.5×10-27千克·米-3(大約每立方米三個中子或質子),宇宙的膨脹會由于引力的作用而停下來,轉而開始收縮,最終回到高溫高密的狀態合作探究3.現在還無法給出宇宙密度的確切數值。現在觀測到的宇宙密度雖然不大,但是宇宙中還存在我們無法看見的各種各樣暗物質,所以宇宙密度的數值可以比目前測量值大。4.科學家在20世紀的最后兩年里發現,宇宙不僅在膨脹,而且是在加速膨脹,因此宇宙很有可能永遠膨脹下去。霍金成就宇宙學廣義相對論黑洞新知講解宇宙在加速膨脹 — 1998年世界頭條科技新聞宇宙在加速膨脹的發現,被美國《科學》雜志評為1998年世界十大科學進展的第一號,是1998年世界上最具突破性的發現《科學》雜志新知講解1.宇宙在加速膨脹2.細胞生物鐘的發現3.基因組測序4.治療甚至預防癌癥的新藥研制成功5.中微子質量的發現6.生物芯片的問世7.遠距傳物實驗8.有關感染如何使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失去控制的發現9.組合化學領域的進展10.對細胞中鉀傳輸途徑的了解美國科學促進協會評出1998年十大科學發現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新知講解依靠科學理解宇宙科學讓我們走出神話,科學讓我們接近事實對宇宙的新的理解一定建立在現在對宇宙理解的基礎上,新的理論也一定建立在熱大爆炸理論的基礎之上牛頓愛因斯坦哈勃伽莫夫霍金新知講解合作探究活動:了解人類對宇宙認識的發展⑴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宇宙是怎樣的?(教材第13頁活動)尸佼:“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張衡: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鄧牧:“天地大也,其在虛空中不過一粟而已耳”“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蓋天說”合作探究⑵牛頓時代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是怎樣的?牛頓力學誕生后,很快以它的精確性,以它對自然現象的解釋和實際應用中的成功成為科學家們普遍采用的科學理論英國天文學家賴特、德國哲學家康德、法籍德國科學家朗伯特先后按照自己對天體運動現象的理解,給出了各自的宇宙圖景英國天文學家威廉 赫歇爾發現在軌道上彼此圍繞旋轉的雙星恪守著和太陽系中行星 一樣的規律宇宙在時間上是無限的,空間上是無限的,星體的分布是均勻的。合作探究⑶愛因斯坦提出過什么宇宙模型?封閉而靜態的宇宙模型:主張宇宙是一體積有限沒有邊界的靜態彎曲封閉體。一是假設宇宙物質的分布在空間上是均勻和各向同性的二是宇宙物質的分布不隨時間變化合作探究⑷熱大爆炸宇宙理論給出了怎樣的宇宙圖景?(1)宇宙是運動的,因為是“熱”爆炸。(4)宇宙能量流動的方向性。(3)宇宙是有界無限的,爆炸是一個瞬間擴張的過程,時空無限延展。(2)宇宙是循環的,爆炸是一個開始,任何事物開始總會有終結。課堂練習1.在20世紀的最后兩年里,科學家發現( ) A.宇宙已經停止膨脹 B.宇宙在減速膨脹 C.宇宙在收縮 D.宇宙在加速膨脹2.開創熱大爆炸宇宙學的科學家是( )A.俄國 伽莫夫 B.美國 愛因斯坦 C.英國 牛頓 D.英國 霍金3.科學家證實宇宙各處都存在這樣的微波輻射,其熱力學溫度為( ) A.270K B.0K C.3K D.-270K DA C課堂練習4.目前,大爆炸宇宙論已被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其主要觀點有( ) A.宇宙目前仍在不斷地膨脹之中B.宇宙以極高的密度和溫度,被擠壓在一個“原始火球”中C.宇宙在爆炸中誕生,并不斷地膨脹下去D.以上說法都是5.宇宙膨脹的最初時刻是( ) A.密度極小、溫度極低的時刻 B.密度極大、溫度極低的時刻C.密度極小、溫度極高的時刻 D.密度極大、溫度極高的時刻DD課堂練習6.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常需經歷一個不斷修正和發展的過程,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認識也是如此。根據已學知識,下列有關觀點中你認同的是( ) A.太陽表面沒有大氣層 B.宇宙在不斷地膨脹C.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 D.恒星就是永恒存在的星球7.在氣球上畫些小圓點,充氣使氣球膨脹,下列有關這一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氣球上的點代表宇宙中的星系B.該實驗可模擬宇宙膨脹過程C.該實驗模擬的宇宙膨脹過程可以作為大爆炸宇宙論的證據D.氣球膨脹過程中有一個中心,由此可推測宇宙也有一個中心BD課堂總結2.熱大爆炸的概念。我們學了什么?1.宇宙起源于熱大爆炸,而且是一個沒有中心的爆炸。5.宇宙的將來是由宇宙密度決定的。4.了解宇宙的演化的過程。3.熱大爆炸的證據——微波背景輻射。板書設計宇宙的將來:與宇宙密度有關熱大爆炸宇宙模型宇宙的起源宇宙于密度和溫度都是極大的時刻開始膨脹宇宙熱大爆炸是沒有中心的爆炸熱大爆炸的證據——微波背景輻射3K的微波輻射各向同性的輻射膨脹的宇宙宇宙的演化:不斷進行作業布置1.完成教材13頁練習。2.查閱資料,了解更多關于宇宙的知識。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1章第2節熱大爆炸宇宙模型 學案.docx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1章第2節熱大爆炸宇宙模型 教案.docx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1章第2節熱大爆炸宇宙模型 課件.pptx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1章第2節熱大爆炸宇宙模型(素材:宇宙大爆炸).wmv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1章第2節熱大爆炸宇宙模型(素材:宇宙的未來).wmv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1章第2節熱大爆炸宇宙模型(素材:宇宙的樣子).wmv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1章第2節熱大爆炸宇宙模型(素材:微波背景輻射).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