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1--2022 學年度第一學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小學低年級教師教學工作總結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艷。轉眼之間,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又將結束。在這個學期里,我擔任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小學低年級的教育教學任務。在這里,我對自己這一學期來的思想和工作情況做一個回顧和總結,以促進今后能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一、教學理念與指導思想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2.課程教材是育人載體,承載著人才培養的基本功能。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事關“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對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3.注意學生的身份代入感。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要注重選取孩子們能夠理解的事例進行闡發,以便能夠達到使學生感同身受的效果。4.重視相關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十分豐富,教師可引導學生多渠道了解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各個領域和方面的具體體現,增進學習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5.注意教學語言的運用。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理論內容、理論語言向課程教材內容、課程教材語言的轉化。二、努力學習,提高業務素質1.在思想認識上高度重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小學低年級,本冊讀本是對小學三年級學全面系統地講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讀本,是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的具體體現,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的重要舉措。所以老師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切實講授好這一課程,使用好讀本。2.在科學性、準確性上下功夫《讀本》突出原文原著進入,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融入讀本中,努力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和基本精神。教師要切實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重要論述,確保講授內容的準確性。二、完成常規教學任務1. 備課深入細致。能認真備課,教學設計規范,過程詳實,目標明確。能夠將新課程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設計中,每一課也都有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和詳細的教學過程。為了對每一個學生有更多的了解,我經常和同年級老師交流,上課時多留心,課下在班里多與學生溝通,盡最大努力在備課時既備教材又備學生。今后的備課中,我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特長、教學風格,根據所教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案進行有機的調整,讓備課能扎實有效。能更多的加入自己的思想見解,上出富有個性的課來,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2.課堂上求效率。課堂最寶貴的教學資源是“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敢問”、“愛問”、 “會問”、 “善思”。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和理解學生,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投去贊許、信任的目光,即使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偏差,或者很荒謬,教師也應先肯定和保護學生提問的勇氣,教師要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讓學生主動產生發現疑問、提出問題,萌發猜想,逐步提高問得價值,引導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鼓勵學生“問得深”、“問得妙”,指導方法,讓他們真正地會思考、會提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3.加強三生輔導。(1)積極參加各種教育網絡研修學習,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2)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充沛開發和激活人體自身的各種潛能,使之成為具有較強的綜合才干、剖析了解才干和發明才干全面展開的綜合型人才,中心是促進學生全面調和地展開,同時展開個性特長,依據學生的條件、興趣及潛力培育的一技之長。我想,對學生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給他們溫暖和耐心的疏導,以誠相待,并且付出心靈的關愛,才能得到學生對我們的信任。也就是說:愛是促進后進生轉化的“靈丹妙藥”。 的確,在教師眼中是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的,只要我們付出真心、誠心、耐心、愛心,就一定能換來學生的進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4.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道德與法治課的重要任務,是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品德教育,是道德與法治課的重要任務,是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誠實機智、積極進取的心理品質,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感、個性、行為和意志,掌握其特點、遵循其規律,把德育工作滲透到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了解道德與法治結構,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德育教育(1)結合課堂常規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課堂常規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徑,教師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班級的具體情況有重點地把課堂常規的內容和講禮貌、講道德、守紀律等結合起來,加強組織紀律性教育,使學生逐步形成遵守規章制度和熱愛集體的思想品質。(2)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道德與法治教學具有內容多、范圍廣、思想性強等特點,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個生活項目內容不同,所達到的效果也不同,教師要善于思考品德與實踐結合。(3)結合不同的組織教法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課堂中,選擇合理、科學的組織教法,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于把學生的心理活動和身體活動結合起來,利用課堂的組織教法中的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增強學生熱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產的思想;課堂小結表揚好人好事,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的拼搏精神。(4)結合偶發事件的處理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過程中,偶發事件時有發生,這是學生在活動時的思想和行動的真實流露與表現,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行動和表現,及時處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表揚或批評,提高學生對是非的判別能力,達到進行道德素養教育的教學目的。(5)結合教師以身作則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向學生進行道德素養教育,關鍵在于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教師應舉止大方,談吐文明,教學中,講解清楚、示范規范、言行一致,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達到進行道德品德教育的目的。三、完成教學目標達成情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導。要切實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為學生打好做人的基礎。四、教學業績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以感性認識為主,對系統的知識體系理解和把握起來難度比較大。因此,讀本注重以生動具體、形象直觀的方式,呈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本在版式設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圖片、照片使用量很大,注重圖文并茂。2.選取最關鍵知識點考慮學生的認識實際,本冊讀本不力求知識的全面性和系統性,不強調面面俱到,而是做到重點突出。詳細內容的展開將放在后面的幾冊讀本之中。這也體現了整套讀本層層遞進、螺旋式上升的編寫思路。 3.注重情感體驗和價值引導知識學習、情感體驗、價值引導,是讀本的重要職責。通過啟蒙引導,在孩子幼小心靈里埋下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種子,增強國家認同感,從小立志聽黨話、跟黨走,是這本讀本的核心任務。讀本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選擇了很多能夠調動學生情感的事例、畫面。從“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出發,引導學生理解祖國的偉大,體會黨的偉大和光榮,激發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感受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 4.注重反思性認同主體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性、選擇性的。價值觀教育要注重引導和啟發。這一點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也同樣適用。關鍵問題是如何設計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問題,引導他們進行思考。讀本設計了很多場景,通過讓學生“想一想”“做一做”,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教學收貨與反思《讀本》通過小學生對“我”以及“我”身邊的人、事、物的認知、理解和體悟,培養孩子從小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的思想情感。讀本引導孩子了解祖國大好河山、歷史文化、偉大成就,了解黨的偉大歷史,體驗新時代新變化。引導孩子樹立實干托舉中國夢、奮斗成就夢想的觀念。最后落腳到理想信念層面,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要努力學習,勇于創造,做一名奮進的新時代好少年。回首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忙碌而充實。在下一階段,我會一如既往的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到教學中去,積極探索,為鐘愛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