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三社會10月份月考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共32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1、標志著東西方對峙格局形成的是 ( )A、北約的建立 B、華約的建立 C、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出現 D、“二戰”的結束2、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的標志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新中國誕生 C、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3、被譽為中國“兩彈元勛”的著名科學家是 ( )A、華羅庚 B、李四光 C、袁隆平 D、鄧稼先4、既是我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又是近代最早被迫對外開放的口岸( ) A、深圳 B、珠海 C、汕頭 D、廈門5、1979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的“分地”與建國初期土地改革時的“分地”相比,兩者共同之處在于 ( ) ①都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②都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③農民都獲得了土地所有權 ④普遍得到當時農民的好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中國率先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地區是 ( )A、城市 B、農村 C、沿海 D、沿江7、20世紀70年代是新中國成立后與外國建交的又一高峰期,發生在該時期的外交事件有 ( )①中蘇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②APEC會議在上海成功舉行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2012年是香港回歸15周年。有人說:“收回香港,是鄧小平的天才創造。”這里的“天才創造”是指( )A、市場經濟理論 B、改革開放政策 C、一國兩制方針D、經濟特區設想9、流行標語往往帶有時代的烙印,下列標語流行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不同時期,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打倒一切,全面內戰 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③與時俱進,科學發展 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10、溫家寶總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我國能源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重,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仍在擴大。這說明我國 ( )A.還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國家?? B.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經濟發展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D.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 11、一方面,企業為找不到掌握熟悉技術的員工而著急,另一方面,大量務工人員為找不到工作而擔憂.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國 ( ) A.經濟發展,能完全滿足人們的就業需要 B.人口素質低,給社會就業帶來壓力 C.人口眾多,已成為一個人力資源大國 D.實行計劃生育,與解決就業問題無關12、當前我國正在集中力量建設西氣東輸、西電東輸、南水北調等重點工程,這主要是為了解決: ( )A、資源時空分布不平衡問題 B、資源結構性短缺問題C、資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問題 D、資源利用不夠科學的問題13、我國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時,在資源問題上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國情是 ( )A、我國是個資源大國 B 、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資源人均占有量少 D、資源利用不夠科學14、在我國北方地區有這樣的順口溜:“一年開荒,二年打糧,三年五年變沙梁。”(沙梁指沙地)這段話告訴我們 ( )A、要想有糧食,就要開荒 B、人類不合理的開墾是引起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 C、要想經濟得到發展,環境就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 D、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必然導致生態的破壞15、以下生活方式中符合環保理念的是 ( )①購物使用布袋 ②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③夏天把空調溫度打得高一些 ④在節假日買賀卡送老師和同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6、下列屬于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的舉措是 ( )①占用耕地,大力開發房地產 ②開展植樹造林、造福后代活動 ③農民在田間焚燒麥秸和稻草 ④國家通過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并決定投資建設 A、①② B、②④ C、 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6小題,共48分)17、材料一:新中國成立中央政府根據國內外形勢,為維護民族團結,確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針。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正式簽署《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材料二: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60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2010年,全區生產總值507億元,比1951年增長111.8倍。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長117倍。人均預期壽命由35.5歲增加到67歲,青壯年文盲率由95%降到1.2%。閱讀材料后回答:(9分)(1)1951西藏和平解放,這體現了建國后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什么?(1分)(2建國以來,西藏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深居內陸,交通不便,因此國家在這方面下大力度進行建設促進經濟發展,請舉例說明(至少兩例)。(2分)(3)西藏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3分)材料三:12月16日下午,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成立20周年紀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4)簡述我國對臺立場。(1分)為什么說實現兩岸的統一是不可阻檔的歷史潮流?(2分)18、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小明為此進行了一次專題探究。(7分)第一站:走訪張大爺。張大爺回憶了上世紀50年代的經歷,自土地改革分到土地時,他歷經了從個體單干到合作生產,再到脫離實際的浮夸的歲月,對其中的酸甜苦辣感慨不已。第二站:參觀成就展。小明發現1978年到1990年之間我國糧食總產量從30477萬噸增加到44624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從83.4元提高到686.3元,變化巨大;還了解到2004年以來,中央連續發布了九個“一號文件”,糧食產量持續增長,農民生活越來越好。閱讀材料后回答:(1)第一站“合作生產”與“脫離實際的浮夸”各指當時我國農村發生了什么事件?(2分)(2)第二站成就的取得開始于什么事件?這源于哪一體制的實行?(2分)(3)探究結束,請結合“兩站”見聞,幫助小明提兩條有利于我國農村發展的合理化建議。(3分)19、材料一:2011年3月以來,敘利亞陷入了持續動蕩,美英法等國家要求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下臺,并對其進行制裁,積極扶持敘利亞反對派,強行推行政權更迭。2012年2月4日,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草案進行表決,為可能的軍事干預掃除障礙,中俄投了反對票。材料二:2011年以來,非洲之角地區遭遇60年不遇的干旱,引發嚴重的糧食危機,超過1200萬人面臨著饑荒的威脅。聯合國多次呼吁國際社會加大對非洲之角的援助力度。閱讀材料后回答:(8分)(1)材料一說明當今世界還存在什么問題?美英法等國家是一種什么行為?中國就敘利亞問題投了反對票,體現了中國怎樣的外交政策?(3分)(2)材料二說明當今世界還存在什么問題?聯系課本說明造成材料二問題的歷史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3)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么?(2分)20、(7分)材料一:釣魚島是臺灣島的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位置距溫州市約356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基隆市約190千米”。(1)釣魚島在我國的____海域,釣魚島位于上海的_____方向。(2分)材料二: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于9月24日在國會表示,目前政府內已開始著手籌措預算,正式啟動將釣魚島國有化的程序。爭取在明年4月,政府同日本所謂土地所有者之間的合約到期之前,將釣魚島國有化。中方曾警告日本不要試探中國維護釣魚島主權的決心,并強調日方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采取任何單方面舉措,都是非法和無效的,都不能改變其為中國固有領土的事實。(2)釣魚島是怎樣被日本占領的,請你用事實駁斥日本國有化釣魚島的荒謬行為。(2分)材料三:外交部發言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中日國民交流友好年”。在這樣一個重要年份,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原則,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動中日關系健康穩定發展。這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3)中日兩國要世代友好往來,處理兩國間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么?中國和日本友好交往有什么重要意義?(3分)21、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2012年2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定通過并發布實施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同意把PM2.5監測指標納入新的標準內。材料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1)將PM2.5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體現了我國的哪項基本國策和什么基本戰略?你認為環境問題的實質是什么?(3分) 寧波市PM2.5監測情況示意圖(2)據材料二說明寧波市同一地點3月23日至31日PM2.5的大致變化情況。(2分)(3)寧波市要有效控制PM2.5的指標,具體應采取哪些措施?(3分)(4)作為未來的主人,我們在生活中能為改善這一問題又應如何做?(2分)22、材料一:第六次人口普查對我國的現有人口作了一個系統的統計。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累計少出生3億多人,已進入世界低生育國家行列。材料二:.2010年11月1日零時起,全國展開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注:這次普查還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3.26%,同第五次相比,比重上升1.91%。閱讀材料后回答:(7分)(1)材料一的成就得益于哪項政策?實行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3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國在人口方面存在哪些問題?(2分)(3)針對材料二反映的問題,談談我們青少年該怎么辦?(2分)月考初三社會答案一.選擇題12345678CDDDABDC910111213141516BBBACBAB17(1)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1分(2)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和青藏鐵路(答出其中兩個就得2分)(3)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西藏各族人民團結互助,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堅持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原則。三點3分(4)立場: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動搖。1分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和平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符合時代主題。2分18、(1)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運動。2分(2)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分(3)加強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采用農業新科技,提高農業效率;必須立足基本國情,依靠政策扶持,深化農村改革等。(言之有理即可)3分19(1)和平問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分(2)、發展問題;1分 歷史原因:西方殖民者對非洲的殖民掠奪和統治。1分根本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1分(3)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2分20(1)東海;東南。2分(2)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臺灣及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給日本,而抗日戰爭勝利后,臺灣回歸祖國,作為臺灣及附屬島嶼的釣魚島應該回歸中國,是中國的領土。2分(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分有利于推動兩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有利于維護亞洲的和平穩定;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2分21、(1)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發展問題。3分(2)23日至26日,PM2.5指數不斷上升;26日至29日,指數大致呈下降趨勢;29日至31日,指數上升。(2分)(3)優化工業能源,使用清潔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對機動車進行有效限制,加強機動車檢驗;提倡坐公交車、騎自行車;規范工程施工等(3分)(4)宣傳環保知識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積極參與植樹造林;出門多坐公車或自行車或步行;盡量使用節能電器、與破壞環境的人作斗爭、倡導綠色消費等等。2分22(1)計劃生育;(1分)目的: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國人口數量大;人口素質偏低;人口老齡化問題。(答對兩個就2分) (3)①宣傳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等;②努力學習,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③尊老敬老,孝敬長輩等。遵守國家人口問題的相關法律法規等。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