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生物進化 第1課時 學案學習目標 與 核心素養 1.了解生物進化的三個證據:化石證據、解剖學證據和胚胎學證據 2.舉例說出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3.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進化歷程學習重點 1.生物進化的三個證據:化石證據、解剖學證據和胚胎學證據 2.說出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學習難點 1.生物進化的三個證據:化石證據、解剖學證據和胚胎學證據 2.說出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預習案】1.鳥的翅、鯨的鰭、馬的前肢和人的上肢,雖然在形態和功能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但其結構和著生部位卻很相似。經科學家研究發現,這些器官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有相似的___________,故稱之為同源器官。不同的生物具有這樣的器官,說明這些生物是從___________發展來的。2.從馬的化石中我們了解同一類生物的進化:現代馬是由___________進化發展而形成的。始祖鳥是介于爬行類和鳥類的過渡類型,由此可以推測鳥類是由___________演化而來的。3.(1)生物進化的總趨勢:生物的種類由少到多,生活習性由___________、生物體構造由___________、由低等到高等。(2)植物的進化歷程:藻類植物→苔蘚植物→___________→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動物的進化歷程:無脊椎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列出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點一:生物進化的證據1.什么是化石?化石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比較馬的進化歷程。3.馬的進化歷程說明了什么?4.完成活動中的表格。5.始祖鳥化石說明了什么?6.什么是同源器官?可以說明什么?7.什么是同功器官?可以說明什么?8.什么是胚胎學證據?探究點二:生物進化的歷程1.你知道不同地層中生物的特點是什么?2.植物進化的大致歷程是怎樣的?3.無脊椎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是什么?4.脊椎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是什么?5.歸納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什么?6.什么是進化樹?從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訓練案】1.生物進化過程中最直接可靠的證據是( )A.地層 B.化石 C.火山 D.噴發巖漿2.下列過程屬于生物進化的是( )A.海洋變成陸地 B.蝌蚪變成青蛙C.類人猿變成人 D.恐龍蛋孵化出恐龍3.下列關于生物進化證據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同源器官外形的差異是長期適應不同環境的結果B.通過細胞色素C的研究可以知道生物進化的歷程C.同源器官的存在,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D.越是晚期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就越簡單越低等4.在某地的同一地層中,找到了幾種生物的化石。對于這幾種生物,下列推論最合理的是( )A.它們的親緣關系相近 B.它們的身體結構相似C.它們的食物種類相似 D.它們的生存年代相近5.下列哪項不屬于同源器官( )A.人的上肢和鳥的翼 B.鴕鳥的足和駱駝的前肢C.馬的前肢和蝙蝠的翼手 D.企鵝的鰭狀翼和鯨的鰭6.下列證據中,不支持兩種動物間存在親緣關系的是( )A.鷹的翅膀骨骼與馬的前肢骨骼相似B.人類的胚胎和鯨的胚胎早期發育很相似C.黑猩猩和人的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數目相同D.海獅和海豹的形態很相似7.于生命起源和進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米勒實驗說明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物形成有機物是可能的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已經得到了實驗證實C.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可能是相同的,環境的變化導致了差異D.生物化石為生物的進化學說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利的證據8.比較是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從科學家對馬的足進化歷程的研究中,你不可能獲得的信息是( )A.腿骨結構大部分相同 B.足趾個數逐漸減少C.中足趾逐漸變得發達 D.遺傳物質基本相同9.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原始大氣中有氫、甲烷等氣體,不含有氧氣B.始祖鳥可以證明鳥類與爬行類之間存在一定的親緣關系C.現代人類是由黑猩猩經過長期自然選擇進化而來的D.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10.“最早的魚兒怎么沒有下巴/最早的鳥兒怎么嘴長牙/最早登陸的魚兒怎么沒有腿……”這是摘自詩歌《化石吟》的片段,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重要證據B.“最早的鳥兒”比“最早的魚兒”先出現C.兩棲類是水生向陸生進化的過渡類型D.根據“最早的鳥兒”的特征,說明鳥類可能由爬行類進化而來11.如圖表示在A、B、C三個不同巖層中都發現了生物化石,請分析回答:(1)在三個巖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由簡單到復雜的排列順序是(用圖中字母表示) __________。(2)通過對不同年代地層中埋藏的生物化石的研究發現,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另外科學家們還發現,在最古老的地層里沒有化石,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圖所示的進化樹顯示了目前科學家對小熊貓、大熊貓、熊和浣熊之間親緣關系的認識,請據圖回答問題:(1)在小熊貓與熊中,大熊貓與__________的親緣關系最近。(2)在小熊貓與大熊貓中,浣熊與__________的親緣關系最遠。(3)如圖說明了四種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科學家在某處發現了一些動物的化石,其中有三種動物的頭部化石保存比較完整.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這三種動物的食性各不相同,有食蟲的、有食肉的、還有食草的,請回答:(1)在化石A、化石B、化石C中,(1)形成化石A的動物的食性應是______,判斷的依據是:(2)形成化石B的動物的食性應是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3)形成化石C的動物的食性應是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參考答案【預習案】1.起源 共同的祖先2.始祖馬 爬行類3.水生到陸生 簡單到復雜 蕨類植物 魚類 兩棲類【訓練案】1.B2.C3.A4.D5.B6.D7.B8.D9.C10.B11.(1) CBA (2) 由低等到高等 由水生到陸生 (3) 地球上最初是沒有生命的12.(1) 熊 (2) 大熊貓 (3) 由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他們有或遠或近的親緣關系13.(1)食肉的;除了有門齒和臼齒外,還有發達的犬齒,用于撕裂食物(2)食蟲的;門齒尖銳,犬齒不發達,臼齒上有銳利的齒尖,用于吃蟲(3)食草的;只有門齒和臼齒,沒有犬齒,這是與它的植食性生活相適應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華師大科學九年級下冊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生物進化第1課時 章 二 學科 科學 年級 九學習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生物進化的三個證據:化石證據、解剖學證據和胚胎學證據 2.舉例說出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3.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進化歷程 過程與方法: 1.養成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學會使用比較的方法 2.培養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科學的設想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進一步增強學生與生物和諧相處的教育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2.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熱愛科學的態度重點 1.生物進化的三個證據:化石證據、解剖學證據和胚胎學證據 2.說出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難點 1.生物進化的三個證據:化石證據、解剖學證據和胚胎學證據 2.說出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原始的生命,又經過極其漫長的歷程,才逐漸進化成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原始生命與現在的生物之間有何聯系呢? 引入新課講授新課 一、生物進化的證據 1.化石證據 化石一般是指在地層中保留的古生物的遺體或遺跡。在地質歷史時期生存的動物和植物大多數已滅絕,只有少數以化石的形式保留其遺體或遺跡。人們可利用化石來研究不同地質時期中生物的形態特征,反映生物發展的真實情況。 馬的進化比較 種類始祖馬三趾馬現代馬距今年代5000萬年2000萬年1000萬年生活環境森林草原草原體型狐貍一般大小、背部向上凸比始祖馬大、背部較平直高大、背向下凹運動形式跳躍奔跑快速奔跑以馬為例,馬的進化歷程是:始祖馬→三趾馬→現代馬。 馬的進化歷程說明: (1)生物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 (2)證實生物進化的漸變性。 (3)生物進化與自然環境改變之間的關系密切,自然環境的急劇變化促進了生物的進化。 活動:比較化石馬和現代馬(教材42頁) 比較不同地質年代的化石馬和現代馬的體型、腳趾,根據腳趾的變化,推測不同年代馬的生活環境,將觀察結果填入下表。 腳趾生活環境前后肢都只有中趾著地,側趾已退化草原生活前后肢都只有中趾著地,側趾逐漸退化草原生活四肢變長,中趾變粗,長成唯一著地的趾進入草原生活前足三趾,后足三趾生活在森林中前足四趾,后足三趾生活在森林中同樣,化石還可以為一類生物向另一類生物的演變提供證據,1.5億年前原始的鳥類——始祖鳥,既有鳥類的特征,如有羽毛,前肢變成翅,又像爬行類,如翅上有爪,還有一條長尾,所以始祖鳥是介于爬行類和鳥類之間的過渡類型,由此可以推測鳥類是由爬行類演化而來的。 視頻:飛向天空的恐龍 小資料:鳥類起源于恐龍假說的新證據——原始熱河鳥 (教材43頁) 2.解剖學證據 我們把結構和著生部位相似,在形態和功能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有相似的起源的器官叫同源器官。同源器官的存在說明,生物是從共同的祖先發展來的。 我們把功能相同,外形相似,構造和來源不同的器官叫同功器官,同功器官的存在說明,有些生物雖然不是從同一祖先發展而來的,但由于要適應相同的環境,用于相同的目的,因而在發展中趨向一致,形成了相似的形態。 3.胚胎學證據 科學家發現,脊椎動物的早期胚胎發育都很相似。說明胚胎發育重演了它們祖先發育所經歷的主要階段,反映了脊椎動物有共同的起源。 拓展: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比較法 (1)概念 比較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比,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通過比較各個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 點撥: 常用的比較法有兩種:①橫向比較法,是根據同一標準對同一時期的不同對象進行比較的方法;②縱向比較法,是對同一對象在不同時期的特點進行比較的方法。 (2)比較法在研究生物進化中的應用 比較法是研究生物進化時常用的方法。例如,對不同種類生物的形態結構、基因和蛋白質(如細胞色素c)進行比較,以及對現在生物種類的橫向比較等,可以推斷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等。 二、生物進化的歷程 不同地層中生物的特點:研究發現,不同地層中埋藏著不同類型的生物化石,形成晚的地層中的化石生物與現代生物的結構比較相似,形成早的地層中的化石生物則與現代生物的結構差別較大。在越古老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結構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結構越復雜、分類地位越高等,陸生生物越多。后來經過許多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地球上各種生物并非是在同一時期出現的,而是有早有晚,它們有的一直繁衍下來,有的卻滅絕了。各類生物化石在地層中按照一定順序出現的事實證明,現在各條種各樣的生物是經過漫長的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 1.動植物進化歷程 原始生命在地球上出現以后,就緩慢地向前進化。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后來才出現了真核生物,而在形形色色的植物和動物都是真核生物。概括地說,原始的原核生物由于營養方式的不同,一部分進化成為有葉綠素的原始藻類,另一部分進化成為沒有葉綠素的原始單細胞動物,這些原始藻類和原始單細胞動物就分別進化成各種各樣的植物和動物。科學家根據對地層中化石的研究、生物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繪制出了動植物進化歷程樹。 總結:原始生命的進化 2.植物進化的大致歷程 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藻類,經過極其漫長的年代,逐漸進化成為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使原來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綠裝。但是,它們的生殖還都需要有水的環境,不能真正適應陸地生活。后來,一部分原始的蕨類植物進化成為原始的種子植物,原始的種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們的生殖完全脫離了水的限制,更加適應陸地生活,并逐漸發展為陸地上最占優勢的物種。植物的進化歷程如圖所示: 巧記:植物進化歷程 藻類植物最原始,進化過程分兩支,一支苔蘚較矮小,一支蕨類長得高,生活環境也變化,水生過渡到陸生。種子植物蕨類來,裸子、被子再分開。 注意: ①原始蕨類植物是由原始藻類植物進化來的,而不是由原始苔蘚植物進化來的。 ②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都是由原始蕨類植物進化來的,而不是原始裸子植物進化為原始被子植物。 3.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 (1)無脊椎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 視頻:動物的進化歷程 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單細胞動物,經過極其漫長的年代,逐漸進化成為種類繁多的原始無脊椎動物,包括原始腔腸動物、原始扁形動物、原始線形動物、原始環節動物、原始軟體動物等,這幾類動物的結構越來越復雜,但是,它們大都需要生活在有水的環境中。后來發展到了原始的節肢動物,它們有外骨骼和分節的足,如昆蟲等,對陸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生殖過程脫離了水的限制。 (2)脊椎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 地球上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是原始的魚類。經過極其漫長的年代,某些魚類進化成為原始的兩棲類,某些兩棲類進化成為原始的爬行類,某些爬行類又進化成為原始的鳥類和原始的哺乳類。各類動物的結構逐漸變得復雜,生活環境逐漸由水中移到陸地上,最終完全適應了陸地生活。脊椎動物的大致進化歷程如圖所示: 注意: 在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中,原始爬行類的一支進化成為原始鳥類,另一支進化成為原始哺乳類,并非原始爬行類→原始鳥類→原始哺乳類。 4.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一般來說,生物進化的總趨勢從形態結構上是由簡單到復雜,從進化水平上是由低等到高等,從生活環境上是由水生到陸生。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種類產生,也有一些生物種類滅絕。各種生物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適應各自環境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 視頻:生物進化的趨勢 注意: 體形的大小不是生物進化的趨勢。 進化樹 根據各類生物間的親緣關系的遠近,把各類生物安置在有分枝的樹狀的圖表上,簡明地表示生物的進化歷程和親緣關系 視頻:海猿進化說 知道化石在研究生物進化中的作用 比較馬的進化 知道馬的進化歷程說明什么 完成活動 知道化石還可以為一類生物向另一類生物的演變提供證據 知道同源器官 知道同功器官 知道胚胎學證據 拓展了解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比較法 知道動植物進化歷程 歸納總結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了解進化樹 了解人們對進化論的懷疑 介紹化石在研究生物進化中的作用 引導比較 歸納馬的進化歷程說明什么 引導完成 介紹化石還可以為一類生物向另一類生物的演變提供證據 介紹解剖學證據 介紹胚胎學證據 拓展介紹比較法 介紹動植物進化歷程 引導歸納 拓展進化樹 培養懷疑精神課堂練習 1.能為鳥類起源于爬行類提供證據的化石是( C ) A.三葉蟲 B.恐龍 C.始祖鳥 D.始祖馬 2.生物進化的主要趨勢是( B ) A.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植物到動物 B.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C.由復雜到簡單,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D.由復雜到簡單,由高等到低等,由陸生到水生 3.圖表示幾種植物類群的進化關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C ) A.最先出現的類群是甲 B.乙和丙都是由甲進化來的 C.戊最有可能比甲低等 D.丁的結構比丙的復雜 4.化石記錄顯示,在越古老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 A ) A.越簡單、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復雜、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簡單、低等,陸生的越多 D.越復雜、高等,陸生的越多 5.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C ) A.始祖鳥可以證明鳥類與爬行類之間存在一定的親緣關系 B.原始大氣中有氫、甲烷等氣體,但不存在氧氣 C.現代人類是由黑猩猩經長期自然選擇的過程進化而來 D.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 6.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歷程和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C ) A.化石為研究生物進化提供最直接可靠的證據 B.動物在沙地上留下的足印,也可以形成化石 C.在年代久遠的地層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根據馬的化石推測現代馬可能由始祖馬進化而來 習題訓練 知識應用與理解課堂小結 1.根據化石,我們可以知道現代馬是由始祖馬進化而來的。 2.生物進化的主要趨勢是生物種類由少到多,生活習性由水生到陸生,生物體構造由簡單向復雜、由低等向高等發展。 知識小結 總結概括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9張PPT)生物進化 第1課時華師大版 九年級下新知導入原始的生命,又經過極其漫長的歷程,才逐漸進化成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原始生命與現在的生物之間有何聯系呢?新知講解一、生物進化的證據1.化石證據在地層中保留的古生物的遺體或遺跡利用化石來研究不同地質時期中生物的形態特征,反映生物發展的真實情況合作探究馬的進化歷程種類 始祖馬 三趾馬 現代馬距今年代生活環境體型運動形式5000萬年2000萬年1000萬年森林草原草原狐貍一般大小、背部向上凸比始祖馬大、背部較平直高大、背向下凹跳躍奔跑快速奔跑新知講解(3)生物進化與自然環境改變之間的關系密切,自然環境的急劇變化促進了生物的進化。(1)生物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2)證實生物進化的漸變性馬的進化歷程說明:合作探究比較化石馬和現代馬(教材42頁)比較不同地質年代的化石馬和現代馬的體型、腳趾,根據腳趾的變化,推測不同年代馬的生活環境,將觀察結果填入下表。腳趾 生活環境前后肢都只有中趾著地,側趾已退化前后肢都只有中趾著地,側趾逐漸退化四肢變長,中趾變粗,長成唯一著地的趾前足三趾,后足三趾前足四趾,后足三趾草原生活草原生活進入草原生活生活在森林中生活在森林中新知講解化石還可以為一類生物向另一類生物的演變提供證據飛向天空的恐龍新知講解始祖鳥始祖鳥復原圖始祖鳥化石推測鳥類是由爬行類演化而來的現代鳥有鳥類的特征,如有羽毛,前肢變成翅又像爬行類,如翅上有爪,還有一條長尾合作探究鳥類起源于恐龍假說的新證據——原始熱河鳥(教材43頁)為鳥類起源于恐龍的假說提供了新的證據合作探究2.解剖學證據同源器官說明生物是從共同的祖先發展來的指起源相同,結構和部位相似,而形態和功能不同的器官證明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進化來的。同源器官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逐漸出現了形態和功能上的不同種子植物胚珠器官同源哺乳動物前肢器官同源合作探究同功器官把功能相同,外形相似,構造和來源不同的器官有些生物雖然不是從同一祖先發展而來的,但由于要適應相同的環境,用于相同的目的,因而在發展中趨向一致,形成了相似的形態莖卷須莖卷須合作探究3.胚胎學證據脊椎動物的早期胚胎發育都很相似胚胎發育重演了它們祖先發育所經歷的主要階段,反映了脊椎動物有共同的起源魚 蠑螈 龜 雞 豬 牛 兔 人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比較法(1)概念指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比,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①橫向比較法根據同一標準對同一時期的不同對象進行比較的方法②縱向比較法對同一對象在不同時期的特點進行比較的方法①比較化石②比較生物學的形態結構拓展探究拓展探究(2)比較法在研究生物進化中的應用是研究生物進化時常用的方法對不同種類生物的形態結構、基因和蛋白質進行比較可以推斷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等合作探究二、生物進化的歷程不同地層中生物的特點在越晚近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結構越復雜、分類地位越高等,陸生生物越多。晚期早期在越古老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結構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越多合作探究1.原始生命的進化原始生命原始藻類植物(自養)→植物營養方式原始單細胞動物(異養)→動物2.植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原始藻類植物原始苔蘚植物原始蕨類植物原始裸子植物原始被子植物合作探究3.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1)無脊椎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單細胞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合作探究(2)脊椎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原始魚類原始兩棲類原始爬行類原始鳥類原始哺乳類合作探究4.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形態結構簡單到復雜進化水平低等到高等生活環境水生到陸生生物進化的趨勢合作探究藻類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單細胞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苔蘚植物原始生命進化樹根據各類生物間的親緣關系的遠近,把各類生物安置在有分枝的樹狀的圖表上,簡明地表示生物的進化歷程和親緣關系合作探究海猿進化說課堂練習1.能為鳥類起源于爬行類提供證據的化石是( )A.三葉蟲 B.恐龍 C.始祖鳥 D.始祖馬2.生物進化的主要趨勢是( )A.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植物到動物B.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C.由復雜到簡單,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D.由復雜到簡單,由高等到低等,由陸生到水生CB課堂練習3.圖表示幾種植物類群的進化關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最先出現的類群是甲 B.乙和丙都是由甲進化來的C.戊最有可能比甲低等 D.丁的結構比丙的復雜4.化石記錄顯示,在越古老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 )A.越簡單、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復雜、高等,水生的越多C.越簡單、低等,陸生的越多 D.越復雜、高等,陸生的越多CA課堂練習5.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始祖鳥可以證明鳥類與爬行類之間存在一定的親緣關系B.原始大氣中有氫、甲烷等氣體,但不存在氧氣C.現代人類是由黑猩猩經長期自然選擇的過程進化而來D.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6.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歷程和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化石為研究生物進化提供最直接可靠的證據B.動物在沙地上留下的足印,也可以形成化石C.在年代久遠的地層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根據馬的化石推測現代馬可能由始祖馬進化而來CC課堂總結1.根據化石,我們可以知道現代馬是由始祖馬進化而來的。2.生物進化的主要趨勢是生物種類由少到多,生活習性由水生到陸生,生物體構造由簡單向復雜、由低等向高等發展。學習了什么?板書設計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生物進化生物進化的證據化石證據胚胎學證據解剖學證據生物進化的歷程作業布置查閱資料,了解科學家對進化理論的各種學說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2章第3節生物進化 第1課時 學案.docx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2章第3節生物進化 第1課時 教案.docx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2章第3節生物進化 第1課時 課件.pptx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2章第3節生物進化 第1課時 (素材:動物的進化過程).wmv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2章第3節生物進化 第1課時 (素材:海猿進化說).wmv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2章第3節生物進化 第1課時 (素材:生物進化的趨勢).wmv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2章第3節生物進化 第1課時 (素材:飛向天空的恐龍).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