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體內受精和早期胚胎發(fā)育教學目標1.生命觀念:(1)理解和認同胚胎工程的意義。(2)通過精卵細胞細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過程,認同生命來之不易,樹立珍愛生命的觀念。2.理性思維:(1)通過學生的對比總結,使學生能更深層次地理解精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同時能培養(yǎng)學生聯系已有知識,進行知識遷移的能力。(2)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構建“精卵發(fā)生—受精”的動態(tài)機制模型。(3)通過多媒體的展示,讓學生能具象理解,最終抽象歸納出受精作用,逐步提高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科學探究: 通過閱讀文字材料,進行卵子的形成和受精過程的流程圖構建,使學生深入理解基礎知識,并使知識結構化,系統(tǒng)化。4. 社會責任 認同胚胎工程建立及發(fā)展的意義,讓學生樹立科研意識,愿意投身于科研事業(yè)。教學重難點重點:1、理解精子的變形和卵子的發(fā)生時間和場所。 2、理解受精作用的過程。難點:1、理解和掌握卵子發(fā)生的時間、場所。 2、理解受精作用的過程。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發(fā)生特大爆炸事故,方志英的獨子龐題在天津港的爆炸中參與救援,不幸犧牲。經過四次艱難的試管嬰兒嘗試,方志英成功懷孕,并生下一對龍鳳胎。孩子的名字也早已想好,意義就是“思念哥哥”。幫助到英雄母親的試管嬰兒技術就是我們的生物的胚胎工程中一項較為成熟的技術。那么胚胎工程是什么?試管嬰兒這項技術的理論基礎又是什么呢? 二、新課推進 (一)精子的發(fā)生 展示學生課前問卷調查的數據 ,根據學生課前的問卷調查情況,適度對減數分裂進行回顧。回答減數分裂成過程中精原細胞變成成熟精子的相 關問題: 1、精子的形成場所是哪里? 2、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名稱的變化? 精子和卵細胞要結合,路程遠,障礙多。精子細胞要經過怎樣的變形才能成功找到卵細胞呢? 學生閱讀教材P62,完成學案精子變形的內容:(閱讀要點:1、精子細胞變形成精子的過程。 2.精子與精子細胞的對應部分) 學生活動一:上臺對應精子的圖擺放精子細胞的各成分。總結歸納: (二)卵子的發(fā)生視頻播放卵子的發(fā)生視頻,請學生思考:1、 減數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時期。2、卵子受精的標志學生活動二:請學生找茬,重新對教師給出的卵子形成流程進行正確的排序。教師強調:初級卵母細胞的形成在胎兒期;減數第一次分裂是在雌性動物排卵前后完成;減數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結合的過程完成的學生活動三 :列表歸納精子和卵子形成的異同點(投屏展示學生學案并進行分析) (三) 受精作用(1)準備階段學生通過閱讀資,思考:1、 精子要怎樣才能獲得受精能力?(2)受精階段 ① 精卵相遇 觀看視頻并思考: a.精子要穿越哪些結構才能與卵子相遇? b.精子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才能穿越這些機構? c.卵細胞會發(fā)生哪些反應?發(fā)生時間和作用是什么? 教師總結 1) 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帶頂體反應透明帶反應(第一道屏障)2) 精子進入卵細胞膜卵細胞膜反應(第二道屏障)②精卵結合觀看視頻并思考:a.雌雄原核是如何形成的?b.受精完成的標志?學生活動四:構建受精作用的流程圖學生活動五:希沃小游戲:正誤判斷三、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胚胎的形成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所以希望同學們能珍惜生命,愛護生命。同時,今天我們學習的知識也是胚胎工程開展的理論基礎。正是因為胚胎工程的發(fā)展,“失獨”的英雄母親才能實現心愿,重圓母親夢。所以也希望同學們掌握好生物學知識,將來投身科研事業(yè),去解決更多的社會問題,幫助更多的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