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教學目標】(1)識別綠色植物葉片的結構,說出各部分結構的主要功能。(2)練習徒手切片。(3)解釋葉是光合作用的器官。(4)說明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5)舉例說出光合作用需要光。【教學重難點】重點:(1)識別綠色植物葉片的結構,說出各部分結構的主要功能。難點:(1)識別綠色植物葉片的結構,說出各部分結構的主要功能。(2)解釋葉是光合作用的器官。【教學設計】教學準備:(1)學生準備:準備新鮮的葉片。(2)教師準備:準備實驗“觀察葉片的結構”的材料用具。【教學過程】1、 導入新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已初步了解要進行光合作用離不開和時綠體,這節我們具體探究一下在植物的六大器官中哪個上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具有哪些結構及結構相適應的功能,以此激發學生探究興趣。2、 探究過程(2) 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學生2人一組。(1)練習徒手切片,制作葉片橫切面的臨時玻片標本。(2)使用顯微鏡垂危觀察葉片橫切面的臨時玻片標本,再觀察葉片的永久橫切面玻片標本,歸納葉片的基本結構及功能。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切割方向、方法等,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如何切割,應注意什么?學生:把制好的臨時玻片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然后再把永久切片放在顯微鏡下,進一步了解葉片的結構。展示學生畫的葉片結構圖,鼓勵學生說出各部分的名稱及結構特點。學生:各組討論,歸納葉片的基本結構和功能。教師引導:(1)葉片的背面與正面的綠色一樣深嗎?為什么?(2)怎樣區分上表皮和下表皮?(3)說明氣孔的開關受什么的控制?小結:在知道了葉片的結構及功能后,讓學生分組討論:(1)解釋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2)葉片的結構適于接受陽光照射的特點。(二)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1)知道葉呈綠色的原因。(2)明確光合作用的場所。(3)會應用“葉綠素的形成需要光”這一道理。教師: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回答。問題:(1)葉片呈綠色的原因是什么?(2)光合作用的場所是什么?(3)在生產中你知道怎樣利用“葉綠素的形成需要光”這一原理。課堂小結葉片------葉綠體-------葉綠素------光能------光合作用------有機物這說明: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2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