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學案

資源簡介

§1.5水的浮力(三)
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陳強根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能用物體浮沉條件解釋、解決實際問題。
2.了解密度計的原理,會用密度計測液體的密度。
3.用阿基米德原理和二力平衡知識靈活計算浮力的大小。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23.
【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
兩只同樣的乒乓球,一只浮在水面,另一只被全部壓進水中,它們受到的浮力相等嗎? 。
課內對話:
1.密度計:
1)原理:處于 時,由于液體密度不同,排開 不同。
2)特點:密度計的下端裝有鉛丸或水銀;密度計上所標的數值是純數,這個純數代表被測液體的密度與水的密度的比值。(刻度特點:下 上 ,刻度不均勻,且下密上疏)
2.輪船:做成空心是為了排開更多的液體,得到更大的浮力。
做成空心的目的是調節浮力和重力的關系,如把橡皮泥做成空心,它受到的重力沒有改變,而因為空心的橡皮泥可以排開更多的液體,獲得更大的浮力,從而使橡皮泥漂在液面。
3.潛水艇:潛水艇的浮沉是靠改變 來實現的。
討論交流:
1將密度計插入在水中時,直立漂浮,要想使密度計向上浮出一點,可采取的辦法是 ( )
A.向水里放鹽     B.向水里倒酒精
C.增加一點水     D.上述方法都可以
2.計算浮力大小的方法:①測重法。對下沉的物體,測量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為G,測浸在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F,則物體在液體中的所受浮力為,F浮=
②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F浮=
③根據物體漂浮或懸浮時二力平衡 F浮=
3.如下圖所示,把一個自制的密度計分別放入兩種不同的液體中(左圖為甲液體,右圖為乙液體),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這個密度計在甲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B.這個密度計在乙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C. 甲種液體的密度較大
D. 密度計B處的刻度值應大于A的處的刻度值
討論交流:物體的浮沉條件在生活中的應用。
【課堂鞏固】
1.簡述密度計的工作原理:
2.潛水艇是通過改變 ,從而改變浮力與重力的關系,實現沉浮的。
3.如右圖,三個實心球A、B、C分別靜止在水中不同位置,那么A、B、C球的密度為( )
A.A球小于1.0×103千克/米3  B.B球大于1.0×103千克/米3 
C.C球等于1.0×103千克/米3 D.A球等于1.0×103千克/米3 
4.有一個重為5牛,體積為300厘米3的物體,問:(1)該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多大?(2)該物體在水中是上浮、下沉還是懸浮?
拓展應用:
人們常用“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它的做法是:把幾個浮筒灌滿水,將他們沉到水底,潛水員用鋼索把它們拴在沉船的兩側。然后,打撈船上的壓氣機開動起來,把空氣壓進浮筒,將筒內的水排出,沉船就可以浮起來。這樣做的原理是什么?
【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后反審:
【反思小結】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作業本A第10-11頁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6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狀況
編寫者: 趙勇 審核者:陳強根
?
備 注
【學習目標】 1.理解溶液的概念,溶液的特征;了解溶質和溶劑的概念。
2.了解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區別。
3.學會藥品的取用、物質的溶解、攪拌等實驗的基本操作。
4.培養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課本P27-29,
【記下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前嘗試】1)糖水為什么有甜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糖水由哪些成分組成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混合物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內對話:
1.實驗演示
1)高錳酸鉀+水,靜置片刻觀察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碘+酒精,靜置片刻觀察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關于溶液
1)溶液具有哪些特點?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溶液由哪些成分組成? a_________:被溶解的物質
b__________: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
討論:高錳酸鉀溶液中溶質和溶劑分別是什么,碘酒呢?
強調: 固體溶于液體時,液體是溶劑。水是最常見的溶劑。
閱讀P29內容,思考:1.如何將衣服上沾有的油污洗去?
2.服裝干洗的原理是什么?為什么干系的衣服不能即日領回?
3.關于懸濁液、乳濁液
活動:課本P28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懸濁液。常見的懸濁液有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乳濁液。常見的乳濁液有______ _____
【課堂小結】區分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討論、交流)
懸濁液
乳濁液
溶液
特征
舉例
相同點
【鞏固練習】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凡是無色透明的液體都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穩定、無色透明的混合物
C.溶液的體積等于溶質和溶液的體積之和 D.只要條件不變,糖水中的糖不會分離出來。
2.有下列4種物質:①飲用礦泉水;②渾濁的河水;③水和食用油的混合物;④醫用葡萄糖注射液。其中屬于溶液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3.一瓶生理鹽水的質量與其中的溶質、溶劑的質量的關系是
提高練習:
4.測得一杯食鹽溶液上層的密度為a克/厘米3,下層的密度為b克/厘米3,則a與b關系為( )A.ab C.a=b D.無法判斷
5.一個新鮮的雞蛋沉沒在盛有水的燒杯里。要使雞蛋離開杯底,可采用的方法有( )A.加熱 B.加鹽 C.加酒精 D.加油
課后反審:
【課堂小結】這節課學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作業】作業本 B P10-11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7物質在水中的溶解(一)
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陳強根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理解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涵義。
2.了解溶液飽和與不飽和跟溶液濃度的區別和聯系。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30.
【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
1.飽和溶液:                                  
2.不飽和溶液:                              3. 濃溶液:                                  
4.稀溶液:                    
課內學習:探究體驗。
【實驗】硫酸銅的溶解。現象       
結論:                
歸納:1.飽和溶液:                                
2.不飽和溶液:                   
【思考】如何判斷一種溶液是否飽和?             
3.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1)對大多數固體而言,不飽和溶液可以通過 、 、 方法變成飽和溶液;相反,飽和溶液可以通過 、 變成不飽和溶液。(2)對熟石灰這類物質,兩種溶液的轉化恰好與上述相反。
4.稀溶液和濃溶液
濃溶液:                                
稀溶液:                    
【實驗】糖、石灰的溶解。
結論:濃溶液不一定是                                  
稀溶液不一定是                    
【課堂小結】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的關系。
【練習鞏固】
1.飽和溶液是指 的溶液。對飽和溶液的描述,一定要指明 ,確定一種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主要看
2.把6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到20℃,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該溶液溶解度減小 B.該溶液的質量不變
C.該溶液由濃邊稀 D.該溶劑的質量不變
3.室溫下,向一定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10克氯化鈉固體,充分攪拌后,尚有部分固體未溶解,加入10克水后,固體才全部溶解。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飽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飽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飽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不是飽和溶液
4.可以證明燒杯中的硝酸鉀溶液為飽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發掉1克水,有少量固體析出 B.降低溫度,有少量固體析出
C.加入少量硝酸鉀固體,固體不溶解 D.加入少量水,沒有固體析出
提高練習;
5.20℃時,在100克水中不斷加入固體食鹽,充分攪拌后過濾,稱量所得溶液的質量如下表。其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
A
B
C
D
加入食鹽的質量(克)
10
20
36
40
所得溶液的質量(克)
110
120
136
136
6.用“飽和”或“不飽和”填空。
20℃時,在盛有10克水的燒杯中加入3克某物質,充分溶解后還有1克剩余,則所得溶液是該物質在20℃時的 溶液;若溫度保持不變,繼續向燒杯里加入10克水,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是該物質的 溶液。
課后反審:
【反思小結】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作業本A第12頁。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1 水在哪里
編寫者: 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體的名稱和分布,并能描述水體之間聯系的途徑。 2.通過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觀察,認識水體運動的基本特點。 3.通過學習,認識水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 要性,使學生樹立保護水源、節約用水的觀念。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課本P2-6,
【記下問題】并討論—————————————————————————————————
【課前嘗試】:
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__態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 ___ 態和 ___ 態形式存在。 2 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 ______ 。它覆蓋了地球大約____ 的表面。 3 水循環包括蒸發、降水、 、 、 、 、
地表徑流、地下徑流等環節。
課內學習:
學生分組(四人一組):閱讀P2-P3討論,說說:地球上的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在哪里?
【學生交流】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陸地淡 水盡管只占總水量的 %。淡水中含量占前三位的是 。
2.水的存在形式: ______ ______ ______。如何證明空氣中有水?
閱讀P3-P4并說說:水的重要意義.
閱讀并總結指出,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
水和生命密不可分,生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水。
水是生命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閱讀思考】P4-P6水的循環,討論:
1.水循環包括哪些環節?
2.水循環包括哪三大過程?( 循環、 內循環、 內循環)
3.水循環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討論后,根據以下“水循環示意圖”填空:
(1)圖中字母在水循環中所代表環節是: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2)B-C-A-E水循環叫___________,其動力來自___________這種循環能使陸地水資源不斷得到補充更新。另外陸上內循環也能在這一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1題
【討論小結】1、通過水循環的過程,使地球上的水、大氣、巖石、生物發生了密切的聯系,共同構成了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
2、通過水循環,使海洋源源不斷地向陸地供應淡水,滋潤著土地,哺育著生命。
【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鞏固練習】
1.___________是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它約占地球總水量的___________。陸地淡水盡管只占總 水量的___________,但水體的種類卻非常多,與人類的關系也十分密切,為我們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生活和生產用水。 2.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約需攝入_____升水。人的體重中 以上是水分。
3.在下列四種情況下,水循環可能比較活躍的是( )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區 B、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
C、長江、黃河發源地區 D、冰川廣布的南極大陸
【拓展訓練】目前人類對水循環中哪一環節可以施加影響?
【討論回答】: 1如修建水庫、引水灌溉、跨流域調水 (圖片展示)
2人類在生產和生活的各種活動中,常常通過對地表的改造,影響地球上水循環的過程。
【課堂練習】:課本 P 6 2、3
【完成作業】 :作業本 A P1-2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2水的組成
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電解水的實驗現象,確認其產物,知道水的組成。
2、能結合生活實際,運用現有知識歸納水的重要性質,并解釋自然界一些現象。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7-8
【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
寫出有關水的物理性質:1 ;2 ;3
4 ; 5 ;6
下列各種水體中在一般情況下可以看成純凈物的是( )
A.井水 B .天然水 C . 蒸餾水 D . 礦泉水
課內對話:
【實驗準備】:1、說明實驗裝置及電路連接。
2、觀察內容及步驟: A.電極上產生的現象。
B.兩支玻璃管內液面出現的變化。C.產生的兩種氣體的體積比。
D.驗證讓兩種氣體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E.驗證氣體出現的不同的現象。
一.【探究實驗】探究水電解實驗。
【實驗】略
【結合實驗,閱圖歸納】:看書本圖1-11兩個電極上出現了     .兩支玻璃管內液面     。陰極和陽極上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為 。
用點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較多的 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          。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氣體較少的玻璃管口,打開活塞,
觀察到: 。
【討論交流】:根據討論,水通電生成了    和 。
【得出結論】:水→( )+ ( ),所以水是由 和 組成的。
二、水的物理性質
【討論交流】:填寫P8表格、交流
思考:寒冷的冬天,北方有一巨大的湖泊,表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請問湖底的水溫是多少度?
【課堂鞏固】
判斷題:1)、水中包含氫氣和氧氣。( )
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 ( )
水電解屬于化學變化。 ( )
4)除去氧氣后的水不再含有氧。 ( )
     
2.在水中通直流電后,在 極產生體積較大的氣體,用點燃的火柴接近這種氣體,發現它會 ,產生 顏色的火焰。這種氣體是 。另一極產生的氣體體積較 ,這種氣體能使帶火星的 木條復燃,說明這種氣體是 。
3.下列對于水的性質敘述中,正確的是 ( )。
①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的液體②水通電會有氫氣、氧氣放出 ③加熱至100℃水會變成水蒸氣 ④水在4℃時變成固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4.右圖是通電分解水的簡易裝置,請根據該圖回答下列各題。
(1)A為___________極,B為___________極;(2)C為___________氣,D為___________氣;
(3)圖中顯示表明,實驗是“未開始”、“剛開始”,還是“已進行一段時間”:___________。
5、電解水時,負極生成了10毫升氣體,則正極生成的氣體體積為 ,是 氣體。
6.課后實踐:將一杯水放在冰箱的冷凍室里,10分鐘后取出,水結冰了嗎?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后反審:
【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B第1頁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3水的密度(一)
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通過對水的密度的認識,確認密度概念.知道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密度.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寫出密度的定義式并會用來解決簡單問題.能說出密度的兩個單位及兩個單位間的換算.
課前學習:
【嘗試例題】
我們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水的密度,經測定純水在4℃的密度是____________,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
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單位是______ 讀作:________
單位換算:
50ml=____________cm3 0.3L =____________ml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
課內學習:探究體驗.
【實驗】研究水的質量與體積之間的關系。
復習:量筒和天平的使用
量筒怎樣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數時應怎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平使用五步驟:放置、調平、稱量、讀數、歸位
2.記錄表格:(P10)
水的體積(cm3)
水的質量(g)
水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g. cm-3)
20
40
60
3.數據分析、得到結論:
(1)水質量與體積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關系。
(2)水的質量與體積之比_____________,比值等于_____________ 克/厘米
一、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2、公式:密度=質量/體積 ρ=m/v
3、單位:克/厘米3 或者 千克/米3,換算關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總結討論】閱讀P10常見物質的密.
1、說出密度表中物質密度的意義:ρ鐵=7.9×103千克/米3
表示 ,或
2、據表得出: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密度,故密度是物質的特征之一。
問:物質的特性學過的有哪些?(晶體熔點,液體的沸點等)
3、固體、液體、氣體的密度的差別:一般的說,固體和液體的密度大小相差不大,氣體比它們約小1000倍。
4、比較表中“冰和水的密度”思考:冰和水是同種物質嗎?一種物質的密度是否不變?物質的密度跟什么因素有關?(物質的狀態不同密度不同)
5、記住:水的密度值.
【練習鞏固】
1、鋁的密度是2.7克/厘米3的含義是什么?
2.水的密度是 千克/米3 ,從一桶水中取出一杯水,這杯水的密度是 千克/米3
3.在 ℃時水的密度最大?是多少千克/米3?
4.小明家上個月共用了8米3的自來水,已知當地的水價是2.8元/噸,那么小明家上個月支付了多少水費?

課后反審:
【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A第2頁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3水的密度(二)
編寫者:陳強根 審核者:謝靜靜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正確理解密度概念,能用密度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了解密度的應用.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復讀教材。
【嘗試例題】
水的密度是 ,其意義是 。
有一金屬塊體積是40cm3,質量是320g,則它的密度是 g/cm3(合 kg/m3)如果將該金屬塊鋸掉一半,則它的體積為 cm3,質量為 g,密度為 g/cm3
一只正在燃燒的蠟燭,它的( )
A.質量不斷減少,密度不變 B.質量不斷減少,密度也減少
C.質量不變,密度也不變 D.質量不變,密度減小
課內學習
討論:
1、一杯水,倒掉一半后,剩余部分質量和體積怎樣變化?密度怎樣變化?
2、一根鋼絲拉長以后,質量,體積,密度怎樣變化?
結論:
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質量相同時,密度越 體積越 ,密度與體積成 ;體積相同時,密度越 質量越 ,密度與質量成 。
練習:
1.同一物質,密度與質量、體積 關(有、無),其質量與體積成 。
2.由不同物質組成的兩物體,若質量相同,其體積與密度成 ;若體積相同,其質量與密度成 。
3 相同體積的實心鋁球和銅球,密度之比為1:3,質量之比為 。
思考
1.某鋼瓶內氧氣的密度為6千克/米3,一次氣焊時用去了其中的2/3,則瓶內氧氣的密度為 。
2.氫氣球升空過程中,體積不斷增大,球內密度 (變大或變小)
氣體密度計算{ 鋼瓶:體積不變,質量改變
氣球的壓縮或膨脹:質量不變,體積改變。
密度的應用
1、用來辨別物質(判斷真假)
例1、某人買得一尊“金佛”,測得它的質量為4450克,體積為500厘米它是真金的嗎?若不是,可能是什么材料做的?
2、判斷物體空心、實心。
例2. 有一個體積是40cm3的銅球,它的質量是316g,這個銅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
3、求物體的質量(m= ρv)
例3.一個實心銅像,密度是8.9克/厘米3,體積是15米3、則這個銅球的它的質量是多少?
4、求物體的體積(v=m / ρ)
例4、2米3的水結成冰,體積增大了多少?
【練習鞏固】
1、一塊金銀合金塊,其質量是530g,體積是35cm3。已知金的密度ρ1=19.3×103kg/m3,銀的密度ρ2=10.5×103kg/m3,求合金塊中金的質量?
2、一個銅球,質量是178g,球的體積是50cm3,此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大?
ρ銅=8.9×103kg/m3
課后反審:
【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B第2—3頁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4 水的壓強(一)
編寫者: 陳強根 審核者:謝靜靜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能說明壓力特點和壓力作用效果。 2.確認壓力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3。寫出壓強的公式、單位,會進行壓強的簡單計算。
【課前學習】閱讀課本P13-15,
【記下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前嘗試】
1.一塊長方體磚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則剩余的磚對地面的(??? )
A、壓力不變,壓強不變??????? B、壓力減半,壓強減半
C、壓力不變,壓強減半??????? D、壓力減半,壓強不變
2、2.100帕斯卡的壓強表示的物理意意義( )?????????????????????????????????
A、每平方米面積受到的壓力是100帕???? B、每平方米面積受到的壓強是100帕
C、 平方米面積受到的壓力是100牛???? D、每平方米面積受到的壓強是100牛
一、壓力:這是本節課的第一個重點!
1.壓力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壓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話課堂】
(隨堂實驗):準備氣球(礦泉水瓶)并擠壓氣球(礦泉水瓶),體驗
和觀察后
【完成練習】
1.壓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的。
2.壓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壓力作用在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壓力與重力的區別:
(1)壓力與重力的(作用點)不同
(2)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但壓力方向不一定總是向下
(3)當(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時,它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即F=G=mg。
(4)壓力不一定由重力產生。
二、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試一試,看一看,想一想。
拿一根一端削尖的鉛筆,兩手的手指用力壓鉛筆的兩端,使它保持靜止狀態,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探究活動】:壓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教師演示小方凳, 水槽實驗后)
猜想:1.可能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2.可能與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實驗方案設計:控制____________
演示一,保持受力面積相同,壓力不同(即鉤碼多少不同),觀察現象_____________
演示二,保持壓力相同,受力面積不同,觀察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討論交流】
壓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否定量表示壓力效果?
學生討論交流小結,概括出: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即叫做_______________
壓強的公式表達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帕(Pa) = 牛/米2
壓強的單位(常用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堂練習】
1.例題分析:1、質量為60千克的人,每只腳接觸地面的面積是196厘米2。當他站在地面時,腳對地面的壓強有多大?
引申
一個中學生在行走時,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值最接近于 ( )
A. 10Pa B. 102Pa C. 103Pa D. 104Pa
2.兩長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的質量比是1:3,書桌面的接觸面積比為3:1,則兩長方體對于桌面的壓力之比為 ______ ,壓強之比為??_____
3.滑雪板長2米、寬10厘米,當質量為60千克的人用它滑雪時,求雪地受到的壓力是?,壓強??(設每塊滑雪板的質量為 1千克,取g=10牛/千克)
4.封凍的江河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 4×104帕。在冰面上行駛的雪橇質量為20千克,它與冰面接觸面積是0.4平方米,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雪橇上最多能裝多少千克貨物?
【課堂練習】課本 P18 2、
【完成作業】作業本 B P4-5
上課日期
_ 月__日
教(學)后記:

§1·4 水的壓強(二)
編寫者:陳強根 審核者:謝靜靜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1、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了解壓強知識在生活和生產中應用。
2、能熟練運用壓強公式解決問題。
【課前學習】【記下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前嘗試】如圖,小明和小強背著背帶寬度不同的書包上學。對這兩只書包,從科學角度看( )
A.背帶窄些的書包較好,它能減小對肩部的壓強
B.背帶寬些的書包較好,它能減小對肩部的壓強
C.背帶寬些的書包較好,它能減小對肩部的壓力
D.背帶窄些的書包較好,它能減小對肩部的壓力
【對話課本】閱讀課本P15-16,
【討論交流探究新知】
1.分組活動:用圖釘尖端進入木板中, 感受手不覺得疼,
2.學生自我分析小結:壓力相等情況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在受力面積相同情況下,用什么方法可增大和減小壓強?
小結:增大壓強方法:(1)增大_____ (2)減小_____
減小壓強方法:(1)增大_____ (2)減小_____
【思考2】耙子為何成齒狀?
【思考3】鐵軌為何不直接鋪在路面上?
【課內練習】:1).如圖展示了日常生活或生產技術中的四種情境,其中哪種情境運用了增大壓強的知識
2)說出下列情況各用到哪些知識。
a、坦克用履帶不用輪子 b、鴨子的蹼;雞的爪
c、圖釘做成帽大頭尖 d、菜刀的刀刃磨得很薄
e、啄木鳥的尖嘴 f、鐵路鋼軌不直接鋪在路基上而鋪在枕木上
g、要使圖釘釘在墻上,手須用較大力 j、槍托寬而平
k、槍刺做得尖 i、坐沙發比坐木凳舒服
m、書包帶的書包背著舒服 n、滑雪運動員用長長的滑雪板
3).一塊質量為8.9千克的實心立方體銅塊(ρ=8.9×103千克/米,放在面積為l米2的水平桌面上,則銅塊對桌面的壓強_____________ 帕。(g=10牛/千克)(??? )
4).課本中所列的四個圖示(菜刀、耗子、撬式直升機、駱駝)的物體各是采用什么方法來改變壓強的大小的?
5).一塊磚頭平放、側放或豎放在水平桌面上,則下列判斷正是?______??(??? )
A、壓強相等,平放時壓力最大??????? B、壓力相等,豎放時壓強最大
C、壓強相等,豎放時壓力最大??????? D、壓力相等,平放時壓強最大
6).俗話說:磨刀磨斧,工夫不誤。這是因為:把刀磨得光滑,可以__________
把刀磨得鋒利,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7) .初冬,某人行走在結冰的河面上,突然發現腳下薄冰將要裂開,他應采取的緊急措施是:( )
A.急速向岸邊跑 B.呆立不動
C.單腳站立不動 D.立即爬伏冰面,慢慢向岸邊挪動
引申
用同種材料制成的等高的甲乙兩個圓柱體,它們的橫截面積之比為1:3,試比較它們對地面的壓強大小之比為__________.
【完成作業】作業本 A P7-8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4 水的壓強(三)
編寫者: 謝靜靜 審核者:趙 勇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1)了解壓強計,了解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有壓強,認識液體內部有壓強。
(2)認識液體內部在同一深度上各方向壓強的關系和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密度的關系。
(3)感受探究實驗的思維程序和控制變量法的實驗設計方法。
【課前學習】閱讀課本P16-17,記下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前嘗試】出示:可樂瓶里裝滿水,瓶上有三個不同位置的小孔,用膠帶紙粘著。問:“如果拿掉膠帶紙,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
【追問】水對容器底部和側壁會產生壓強,水內部也存在壓強嗎?
【對話課本】用什么方法來判斷液體對容器是否有壓強?
【探究活動】1、提出問題:你認為水內部的壓強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2、建立假設(進行猜想):水的深度、方向、密度,容器的形狀等因素。
3、設計實驗方案,【討論讓學生說說壓強計對探究水內部壓強的特點有什么作用。】
序號
液體
金屬盒所在深度/厘米
橡皮膜朝向
壓強計U形管內液面差/厘米
1

10
朝下
2

10
朝上
3

10
朝側面
4

15
朝下
5

20
朝下
6
鹽水
10
朝下
4、操作、觀察和記錄:
序號
液體
金屬盒深度/厘米
橡皮膜朝向
壓強計U形管內液面差/厘米
2

10
朝下
4

15
朝下
5

20
朝下
(1)探究水的深度與壓強關系:分析表中的2、4、5三組,可以得出結論:水的內部存在壓強,水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序號
液體
金屬盒所在深度/厘米
橡皮膜朝向
壓強計U形管內液面差/厘米
1

10
朝下
2

10
朝上
3

10
朝側面
(2)探究橡皮膜朝向與壓強關系:分析表中的1、2、3三組,可以得出結論:在同一深度不變時,水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
通過實驗(1)和(2)可以說明水的壓強跟深度有關,與方向無關。
【推廣】:由水到一般液體,得出液體壓強的特點。一切液體內部都有壓強,且壓
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是相等的。
(3)分析演示表中的1、6兩組,可以得出結論: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
關,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總結】:以水為例得出液體壓強的特點或者說規律:
一切液體的內部都有壓強,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是相等的;液體的壓強與密度有關,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五、課堂小結:
1.一切液體內部都有壓強,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
3.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完成練習】:1.下表是研究液體壓強實驗中所得出的實驗數據。其中第幾次實
驗數據肯定有錯?
A.第2次 B.第3次 C.第4次 D.第5次

2.兩支相同的試管內,裝有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a管豎直放置,b管傾斜放置,此時兩管內液面處于同一水平位置,如圖所示,則管底受到液體的壓強pa和pb是 ( ) A.pa<pb B.pa>pb C.pa=pb D.無法判斷
【課堂練習】課本P19第6題。。
【完成作業】作業本 B P6-7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5 水的浮力(一)
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趙 勇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確認水及其他的液體對浸入其內的物體都會產生浮力的作用。
2.能用測力計測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
3.養成嚴謹細致、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4.感受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課本P19-20,
【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1.靜止在手上的空礦泉水瓶受到哪幾個力?這兩個力有什么關系?
空礦泉水瓶受到 與手對空礦泉水瓶的 的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 力。
課內學習:
一、浮力的存在。
1.液體的浮力。
將一只旋緊瓶蓋的空礦泉水瓶壓入水中時,手有什么感覺?——手會感覺到
有一個力將手往上 。
當放開手后,又會觀察到什么現象?——由于水的浮力,瓶子將 最后 水面。
實驗1:將一個物體掛在彈簧秤下,記下彈簧秤的讀數,再用手托一下懸掛在空氣中的物體,觀察彈簧秤的讀數?——彈簧秤讀數變 。
實驗2、用水托怎樣?提問:彈簧秤的讀數為什么會變小?
【討論小結】在水中會下沉的物體也受到向上的浮力。水的浮力就是水對浸入其內的物體向上托的力。
【思考】你掌握了測量浮力的方法了嗎?
2.氣體的浮力。
氣體對浸入其內的物體是否也有浮力呢?生活中什么現象可以說明氣體對物體也有浮力呢?(熱氣球、煙上升等等,注意風箏、直升機、飛機不是浮力的應用) 。
二、浮力的測量。
教師演示,學生填表P21.
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F浮 = G排液 =ρ液?g?V排。
同樣,阿基米德原理可以推廣到氣體上面。F浮=G排氣=ρ氣g?V排。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我們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ρ液和物體排開的液體體積V排有關,而與物體的密度、重力、形狀和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h均無關,
【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
【鞏固練習】
1. 浮力:浸在 中的物體受到的 向上托的力叫 。
2.浮力的方向:總是 。
3.施力物體: 。
4.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這一問題時,班級“科學小博士”的同學們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請你從中選出一些圖,針對某一個因素進行探究,并通過分析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說明你的探究結果。
探究的因素是:浮力的大小和 有關
選用的圖是 (填圖中序號)
探究的結果是:
5.判斷:所有液體都會對浸入其中的物體產生浮力。
6.一質量為5千克的鋁塊,用彈簧秤吊住它,將其置于酒精中時,彈簧秤的讀數為30牛。求酒精對鋁塊的浮力?
2
2 7。如下圖所示,重為10N的小球懸浮在盛水杯中, 用力的圖示法表示小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
8.把某一實心金屬球放入某種液體,它一直沉到底,這是因為( )
A.金屬球不受浮力 B. 金屬球所受的重力大于所受的浮力
C.金屬球所受的重力大 D.金屬球所受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9.關于浮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在液體中的物體不一定受到浮力
B、沉下去的物體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浮上來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小
C、浮力大小與受到浮力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D、體積相等的鐵球和木球都浸沒在水中,它們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課后反審:
【反思小結】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作業本 A P9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5 水的浮力(二)
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趙 勇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正確理解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
2.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
3.會用浮沉條件分析一些實例。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課本P22.
【記下問題】 。
【課前嘗試】
默寫阿基米德公式: 。說說ρ、V的意義。
課內對話:
1.雞蛋在不同的鹽水中會上浮、下沉、或懸浮嗎?在課本22頁上畫出雞蛋的受力情況。 。
2.湯圓在未煮熟時是下沉的,煮熟時卻上浮了,為什么?

【討論小結】
物體沉浮條件:
當F浮>G時 。
當F浮當F浮=G時 或 。
猜一猜,石頭、木塊、石蠟在水中是漂浮、是下沉還是懸浮?

ρ 物 >ρ液, 下沉
ρ 物 <ρ液,上浮
ρ 物 =ρ液,懸浮。
活動:探究氣體也會產生浮力嗎?
我們猜想:
我們猜想的依據:
觀察老師演示實驗的現象:
我們的觀點
【課堂鞏固】
1.某物體質量為100克,放進盛滿水的容器中,共溢出50ml的水,則此物在水中會( )
A、下沉 B、上浮
C、懸浮 D、無法判斷
2.一實心球體積為1000cm3,恰好能懸浮于酒精中(酒精密度為0.8g/cm3)將此球放入水中,靜止時,求球所受到的浮力?
3.同一木塊先后漂浮在酒精、水、水銀中,比較三種情況中,木塊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
A、酒精中最大 B、水中最大 C、水銀中最大 D、一樣大
4.水球比賽是一種水中比賽項目,現有一名運動員把漂在水面的球慢慢壓入水中,在這個過程,水對球的浮力( )
A、先增大后不變 B、一直增大 C、一直減小 D、先增大后減小
1 5.一塊冰塊漂浮在水面上時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為P1,當冰全部熔化后,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壓強為P2,則兩壓強關系一定是( )
A.P2=P1 B.P2P1 D.若原來裝滿水,則P2≠P1
6.輪船的排水量就是指滿載時的排水量,一只排水量為10000 噸的輪船, 它滿載時排開水的體積是子 , 當它在海洋中航行時, 排開海水的體積比排開水的體積 一些。
7.一個空心的銅球重5牛,體積為0.6×10-3米3,它在水中將 (填“上浮”、“下沉”或“懸浮”),這靜止時所受的浮力是
8.體積為0.3 米3的空心鐵球漂浮在水面上, 有 1/3部分露出水面, 鐵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9.求一個金屬球用彈簧稱測得在空氣中的重力為54牛,把它浸沒在水中,彈簧秤的示數變為34牛,求(1)金屬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金屬球的體積是多少米3?(3)該球可能是由什么金屬制成的? (g=10N/Kg)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后反審:
【反思小結】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作業本B P8-9 。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9 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二)
編寫者: 謝靜靜 審核者:趙 勇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 了解水污染產生的主要原因,增強防止水污染的責任意識
2. 知道處理污水的幾種常見方法
3. 學會液體過濾的基本操作
4.知道處理污水的幾種常用的方法,學會混合物的分離技能。
5.初步學會利用所提供的信息分析一些自然現象或人文現象產生的原因。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課本,P43-46,
【記下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前嘗試】
1.5月11日-17日是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市里有關部門呼吁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樣珍惜水資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節約用水的是( )
A.洗臉、刷牙時,不間斷地放水 B。洗澡擦肥皂時不關噴頭,任水流淌
C.任由水龍頭漏水而不及時修理 D。洗萊、淘米的水用來澆花、拖地、沖廁所
2.正方體鐵塊的底面積為S,高為h,將這塊鐵鑄成高為2h的長方體,則它的密度將(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不能確定
3. 我國江河多年平均徑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在時間和空間的分配很不均勻。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夏季豐富,冬季欠缺 B。北緯40°附近的海河流域和華北地區供水充足
C.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D。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大
4.在粗鹽提純中,每步都需用的儀器是( )
A.蒸發皿 B。燒杯 C。玻璃棒 D。漏斗
課內學習:
思考:你會直接飲用池塘水嗎?你知道處理污水有哪些方法?
水污染的危害:由于污水中含有有利于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從而消耗了溶于水中的氧,使得生活在水中的動物難以生存。被污染的水能造成很大的危害,請同學們列舉生活中的水污染現象,并提出治理方案。(加強學生的節水意識以及從生活中發現科學,運用科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將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的意識)
一、水的凈化方法
1.沉淀法
加入明礬、活性炭等凝聚劑,攪拌后靜置.使水中的懸浮顆粒凝聚成較大的
顆粒
2.過濾法。沉淀法得到的液體并不能直接引用,仍需要進一步的凈化。
1)我們往往通過下面裝置進一步凈化。即過濾裝置
紙和漏斗組成了過濾裝置中最重要的部分——過濾器。
2)過濾裝置連接中的一些注意點
a一貼二低三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3.介蒸餾法
1)利用液體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而進行分離的方法,用于分離兩種液體或液體提純
2)冷凝管中用以冷凝的水________進________出;為了防止暴沸,我們往
往會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鞏固練習】
1.引起城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 。
2.混有泥沙的食鹽溶液過濾時,在濾紙上的是   ,濾液中的是   
和   ,濾液蒸干就得到   。
3.分離食鹽溶液用   法;分離酒精溶液用   法。
4. 某溫度下,向50克水中加入某物質(不含結晶水)W克,恰好形成飽和溶液,則此溫度下該物質的溶解度為( )
A. 2W B。2W克 C。W克 D。2W%
5.進行過濾操作所需的儀器是( )
A.鐵架臺、鐵圈、燒杯、漏斗、玻璃棒、濾紙 B。燒杯、漏斗、玻璃棒、溫度計
C.鐵架臺、鐵夾、鐵圈、石棉網 D。冷凝管、酒精燈、蒸發皿、接收管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穩定的無色透明液體 B。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C.t℃時,40g硝酸鉀溶于100g水中,則該溫度時硝酸鉀溶解度一定為40g
D.溫度一定時,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該溶質的飽和溶液
課后反省:
【反思小結】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作業本 B P16-17
上課日期
_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7物質在水中的溶解(二)
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陳強根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了解物質溶解性的涵義和溶解性等級分類。
2.理解溶解度的涵義。了解影響物質溶解度的因素。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31.
【記下問題】            
【嘗試例題】蔗糖在20℃時的溶解度是203.9g
表示:               
課內學習:
一、溶解度
【實驗】食鹽(氯化鈉)和氯酸鉀的溶解。現象     
結論:               
【思考】通過什么辦法可以比較氯化鈉、氯酸鉀的溶解性大小?
你能定量的表示硝酸鉀溶解性的大小嗎?若能,想一想在表示時,需要有哪些條件限制?為什么?
1.溶解度(S):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例:蔗糖在20℃時的溶解度是203.9g。
表示在2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2.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難(不)溶
溶解度/g (20℃)
>10g
1~10g
0.01~1g
<0.01g
二、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提出問題:              
               
2.建立假設:
溶解度的大小可能與溶質有關;
溶解度的大小可能與溶劑有關;溶解度的大小可能與溫度有關;
3.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結論:               
【練習鞏固】
1.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水才可以作溶劑?
B.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質都相同?
C.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
D.凡是無色、透明的液體都是溶液
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不飽和溶液轉變為飽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溫度      B.降低溫度?
C.加入溶質 D.加入溶劑
3.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克,這表示               
4.30℃時某物質的溶解度是120克,若將100克該物質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      克該物質溶液,還需加入     克該物質才能剛好成為30℃該物質的飽和溶液。
5.20℃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S克,現將b克A物質放到c克水中充分溶解。
(1)如果b克A物質全部溶解,則所得溶液中A物質的質量分數為 (2)如果b克A物質恰好全部溶解,則所得溶液中A物質的質量分數 為 。
(3)如果b克A物質不能全部溶解,則所得溶液中A物質的質量分數為 。
課后反審:
【反思小結】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作業本A第12頁
教(學)后記:
§1.7物質在水中的溶解(三)
編寫者:陳強根 審核者:謝靜靜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知道溫度對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影響大小。
2.了解溶解度曲線及意義。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32.
【記下問題】
【嘗試例題】溶解度曲線是
課內學習:
一、溶解度度曲線:反映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
以______.為橫坐標,______.為縱坐標形象地看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
不同的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是 同的。
(1)大多數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_____。
有的影響很大(曲線較陡)如硝酸鉀。
有的影響不大(曲線平緩)如食鹽。
(2)極少數物質及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
而______.。 如熟石灰
補充:1。溶解度曲線上的各點的意義。
(1)曲線上的點:表示某溫度下某溶質
的溶解度。表示溶液是______.溶液。
(2)曲線下面的點:表示溶液是______.溶液。
(3)曲線上面的點:表示溶液是______.溶液,且溶質有剩余。曲線的交點,表示在該溫度下物質的______.相等。
2.溶解度曲線的應用(1)傾斜程度表示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的大小
(2)比較某一溫度下各種物質溶解度的大小;
(3)查找某溫度下某物質的溶解度;查找某物質一定溶解度時所對應的溫度;
(4)確定溶液是飽和狀態或是不飽和狀態。
簡介: 氣體溶解度
1.給水加熱時我們可以看到水煮沸前會出現氣泡,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增加而______.
2.打開健利寶蓋時我們會看到有氣體冒出,說明氣體的溶解度和______有關。
氣體溶解度一般隨壓強增大而增大,壓強減小而減小。
【練習鞏固】
1.圖是A、B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試根據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在什么范圍內,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2) 在什么溫度時,A、B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3) 在t2℃時,等質量的水中分別溶解A、B兩物質,達到飽和狀態時, 哪種溶質溶解的質量較多?
2.根據溶解度曲線回答:
(1)a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
(2)b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
(3) C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
(4)在t3℃時,溶解度相等的是_____,a物質的溶解度為______。
(5)在t3℃時,100克水中加入20克a物質所得溶液為不飽和溶液,為使其飽和,可再加入a物質______克。
3.下列幾種物質①硝酸鉀②熟石灰③氧氣, 可以利用升高溫度的方法來使飽和溶液成為不飽和溶液的是( )
A.①②③ B.③ C.①③ D.只有①
4.20℃時,某同學將18克食鹽溶于50克水中,剛好制得飽和溶液68克,則20℃時食鹽的溶解度為( )
A、36 B、36克 C、26.5 D、26.5克
5.已知20℃時食鹽的溶解度為36克,某同學現將27克食鹽放入8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為______ 溶液(“飽和”或“不飽和 ”)。若使此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加入______ 克食鹽或蒸發掉 ______ 克水(保持溫度不變)。
6.小明將40℃時A的不飽和溶液平分成兩份,一份自然蒸發掉5克水;另一份加入1.8克A,都恰好飽和,則物質A在40℃時的溶解度為______
課后反審:
【反思小結】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作業本B第12頁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7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四)
編寫者:陳強根 審核者:謝靜靜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理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涵義。
2.會進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會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33.
【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從100毫升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2%的食鹽水中取出10毫升,則余下的食鹽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
A.10% B.1.0% C.12% D.1.2%
課內學習:
一、 溶質的質量分數——定量表示溶液的組成。
溶質的質量分數是一種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即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質的量。
公式: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
=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溶質的質量分數沒有單位,是一個比值;常用百分數表示
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溶劑、溶液的關系:
溶質的質量
不變
不變
增加
溶劑的質量
減少
增加
不變
不變
溶液的質量
減少
溶質的質量分數
例題:
類型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質的質量分數。
例1. 從一瓶氯化鉀溶液中取出20g溶液,蒸干后得到2.8g氯化鉀固體,則這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練習1)某溶液的密度是1.2g/cm3,實驗測得每100ml該溶液中含溶質24g,求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類型2:計算配制一定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溶液所需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例2 在農業生產上,有時用10%~20%的食鹽溶液來選種。如配制150kg16%的食鹽溶液,需要食鹽和水各多少?
7.某實驗小組利用圖1所示儀器進行“配制質量分數一定的氯化鈉溶液”的實驗:
(1)圖1中儀器a的名稱是 ;
(2)完成此實驗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填序號) ;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 ③稱量 ④計算
(3)按實驗要求,圖1中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是(填名稱) ;
(4)小婧按圖2的操作稱取氯化鈉,小民發現小婧的操作有錯誤。你認為小婧操作中的錯誤是 ;她稱取的氯化鈉實際質量為 g;
(5)小民所取蒸餾水的體積如圖3所示,則該實驗小組原計劃配制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水的密度約為1g/cm3) 。
類型3:溶解度與此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
例3 溫度為20攝氏度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則該溫度下100克氯化鈉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
類型4:溶液稀釋或濃縮和配制的計算
對于溶液的稀釋或蒸發濃縮的計算,要抓住要點:(1)溶液的稀釋或蒸發濃縮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即:
濃溶液的質量×濃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稀溶液的質量×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溶液質量通常是用量筒量取體積來計算的,要注意(2)濃(稀)溶液質量=此濃度的密度×此濃度的體積
例4 已知 10%硫酸的密度 = 1.07g/ml 98%硫酸的密度 = 1.84g/ml
(1)若配制1000毫升10%的稀硫酸溶液需98%濃硫酸多少克?
(2)配制1000毫升10%的稀硫酸溶液需98%濃硫酸多少毫升?
課后反審:
【反思小結】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作業本A第14頁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8物質在水中的結晶
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趙 勇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進一步了解晶體與非晶體的主要區別;了解晶體形成的幾種方法。理解結晶兩種方法的適用條件。
2.能力目標:通過學生的實驗體驗,能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掌握攪拌、溶解、蒸發、結晶等基本實驗操作技能,訓練實驗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標:在實驗觀察過程中,培養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驗自身參與和與他人合作的樂趣。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36-37
【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
1. 有兩杯無色無污染的液體,一杯是蒸餾水,另一杯是飽和食鹽水,請利用你所學過的知識將它們鑒別開,簡述操作的方法和得到的結論。
操作方法
結論

取少量液體蒸干
能留下固體顆粒的是飽和食鹽水
1
2
2. 晶體與非晶體的主要區別。(1)晶體有固定的 。非晶體沒有固定的 。
(2)晶體有 的幾何外形,非晶體則沒有 的幾何外形。
課內對話:
[引入]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井水、海水是否純凈?它們中間溶解了多種溶質。那么,我們如何從水中提取出這些物質呢?比如海水中含有比較多的食鹽,你知道我們如何從海水中提取食鹽嗎?學生回答。
1.[播放]海水曬鹽的錄象。下面我們就來做實驗嘗試從水中提出晶體。(5分鐘)
2.[出示探究課題]多媒體課件演示
3.[學生]小組實驗設計
一、晶體的形成
1.晶體和非晶體的主要區別
晶體都具有規則的幾何形狀;不同的晶體具有不同的形狀。
2.晶體的形成
生活中經常需要從溶液中提取物質,大家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人們把海水引入鹽田,經過風吹日曬,水蒸發后,溶液變濃,最后食鹽就會結晶析出。
請學生總結,這是用了什么方法獲得晶體。 。
實驗 1)配制一杯70攝氏度的硫酸銅的飽和溶液。
2)利用吸管吸取一滴硫酸銅飽和溶液,滴在凹穴片上。
3)仔細觀察(或用顯微鏡觀察),有沒晶體出現? 。
二、晶體獲得的方法。 和 。
1.事實上,在生活生產中人們通常是將兩種方法綜合起來使用,也就是先通過加熱使溶液濃縮(減少溶劑),再將溶液冷卻(降低溫度),使溶液中的物質結晶析出。
2.小結: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明顯的可以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為主,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明顯的要用蒸發溶劑的方法來提
討論:我國有許多鹽堿地,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鈉和純堿,那里的農民冬天撈堿、夏天曬鹽,試用你學過的知識說明其中的道理。
氯化鈉和純堿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
溫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鈉/克
35.7
35.8
36
36.6
37.3
38.4
39.8
溫度/℃
0
10
20
30


90
純堿/克
7.1
12.5
21.5
38.8


43.9
【課堂鞏固】
1.現有M、N兩物質在室溫下的飽和溶液,升溫后,M溶液有晶體析出,而N溶液還可以再溶解N晶體,則能正確表示M、N兩種物質溶解度曲線的是 ( )

2.在300C時,有硝酸鉀的飽和溶液,A的溶液質量為200克,B的溶液質量為50克,將它們各自恒溫(溫度保持不變)蒸發10克水,A溶液析出的晶體質量為a克,B溶液析出的晶體質量為b克,則a、b的大小關系是( )
A.a=b B。a>b C。a課后反審:
【反思小結】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作業本B第14-15頁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1.9 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一)
編寫者: 謝靜靜 審核者:趙 勇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
【學習目標】
1. 通過讀圖了解世界和我國水資源的分布,關注世界和我國淡水資源的嚴重危機,增強節約用水的意識。
2.了解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的措施。
3.了解水污染產生的主要原因,增強防止水污染的責任感。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課本P39-42,
【記下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前嘗試】
1.水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下列做法不能節約用水的是( )
2.當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的數量超過了水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造成了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現象,就稱為___________.
3.水是___________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和生命密不可分,生物的___________離
不開水。
課內學習:
一、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質之一,說出水與人類生活、生產的有什么密切聯系。
(飲用、灌溉、洗滌、工業用水等)
討論:你家里的日常用水主要來自哪種水體?這種水體在地球水體中所占的比例如何?
我們說過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水球。從理論上看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事實上呢?
1.水資源的分布
水資源和水循環的關系:可利用的水相當于該區域在一段時間內降水的總量
和同期蒸發損失的水量之差,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該地區的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關。
2.?我國的水資源的分布特點三、?
我國的水資源
談談你對我國水資源情況的了解( 夏秋季豐富,冬春季短缺,且降水年際變化很大。東南部多,西北部少。)
思考:我們家鄉水資源豐富嗎?為什么?
歸納:
1.時空分布不均衡。_________附近,_________地區水資源比較豐富,而熱帶
_________地區、中緯內陸地區的水資源比較貧乏。
2.人均擁有量差異大。我國人均水資源是世界水平的___________。是世界的缺水國家之一。
【課堂小結】這節課學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鞏固練習】
1.今年天津市科技周的主題是“珍惜資源,建設節約型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日益突出。
下列資料是我國部分地區人均水量圖和水資源緊缺指標表。
資料一:我國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圖
資料二:水資源緊缺指標表
緊缺性
極度缺水
重度缺水
中度缺水
輕度缺水
人均水量



請回答:
(1)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的數據,分析我市的水資源緊缺程度為________。
(2)節約用水是每一位市民應遵守的公德,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浪費水的現象,例如水龍頭滴水、跑水的問題。如果一個水龍頭按每秒鐘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為1毫升來計算,一晝夜將流失水的體積為________升。(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有時看到河流湖泊中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這是因為流入
大量的污水(或化肥)后使水體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_的過度繁殖,
從而使水體出現_____________,導致魚類的大量死亡。
課后反審:
【反思小結】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作業本 A P15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實驗1、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編寫者:陳強根 審核者:謝靜靜
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注
【學習目標】
1.鞏固用量筒測量不規則固體體積的方法;鞏固用天平測量液體質量的方法。
2.學習依據密度公式測量固體和液體的方法。
課前學習:【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11—12
課內學習:探究體驗(分【嘗試例題】
在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需要用到的測量儀器有( )
A量筒、天平、燒杯 B、量筒、天平 C、量筒、直尺 D、量筒、天平
2.1個瓶子恰好能裝下1千克的水,它的容積是___________升,用這個瓶子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裝下1千克汽油,___________裝下1千克海水。
3.密度公式: ,密度常用單位: 。
【分組實驗】研究小石塊的質量與體積之間的關系,嚴格按照實驗步驟進行。
預習活動P9—10 1、器材準備:復習:量筒和天平的使用
量筒使用應注意:①看:認清它的_____范圍和最刻___度;②放:將量筒放在_____桌面上;③讀: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中央_____處相平
天平使用五步驟:放置、調平、稱量、讀數:物重=右盤砝碼+游碼(游碼讀___邊的“左或右”)。
歸位
記錄表格:
石塊的質量(克)
水的體積(cm3)
石塊和水的總體積(cm3)
石塊的體積(cm3)
石塊的密度
(g. cm-3)
二、測量鹽水的密度:(克/厘米3)
玻璃杯和鹽水的質量m1
玻璃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m2
量筒中鹽水的質量m
量筒中鹽水的 體積V
鹽水的密度p
(g. cm-3)
討論
如果要測量一個小木塊(浮于水面)的密度,應當對上述實驗方法做怎樣的改進?
【練習鞏固】
1.簡要說明用排水法測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
(1) 測出小石塊的 ,記為 ; (2) 向量筒中注入適量的清水,并把測得水的 記 V1 ; (3) 將石塊用細線拴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測出___________的總體積為 V2 。 (4) 計算石塊體積 V =
(5) 計算出石塊的密度ρ= ___________
2.一只能裝下1千克水的瓶子,能裝下1千克( )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硫酸
3.一個容器的質量是0.2千克,裝滿水時總質量是0.7千克,裝滿某種液體時總質量是0.6千克。
(1)這個容器的容積是 。(2)此種液體的密度是是
4.一個鋁球,它的體積是500厘米3,質量是540克,問是否是實心的?(已知ρ鋁= 2.7克/厘米3)
作業:完成實驗冊。
課后反審:
【反思小結】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作業本A第5-6頁
上課日期:
__月__日
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灵县| 南部县| 军事| 精河县| 新营市| 枣庄市| 米脂县| 安福县| 邹平县| 廉江市| 宝丰县| 东源县| 九台市| 达拉特旗| 黔西县| 黄石市| 北票市| 淳化县| 南京市| 衡东县| 泉州市| 安化县| 新源县| 额济纳旗| 博野县| 苏尼特右旗| 温泉县| 陇川县| 甘洛县| 康乐县| 措勤县| 东乌| 江达县| 松滋市| 珲春市| 富锦市| 亚东县| 浦江县| 潮安县| 工布江达县|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