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金華五中2012學年九上歷史與社會階段測試卷
班級 姓名 2012.10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選擇最符合題意的一個正確選項)
1.下列各項屬于從政治方面鞏固新生政權的措施有( )
①抗美援朝戰爭 ②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 ③肅清反革命 ④土地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某校歷史興趣小組開展了一次農村社會調查,就1952年全國糧食產量比1949增加40%以上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土地公有制的建立 B.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
3.如果為右面三幅圖片反映的歷史擬
定一個學習主題,最恰當的是( )
A.走向社會主義之路
B.艱難曲折的探索歷程
C.社會主義建設的轉折
D.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4.“文化大革命”期間,許多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和民主人士被誣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反動學術權威”等遭到批斗、迫害。這些現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間( )
A.民主與法制遭受嚴重踐踏 B.傳統文化受到嚴重摧殘
C.“走資派”企圖奪取政權 D.經濟建設被嚴重阻礙
5. 下列是黨和國家為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采取的措施,屬于改革開放時期的是( )
①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②設立深圳、福建、珠海、廈門為經濟特區
③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④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6.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改革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共同點有( )
①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義
③從根本上改變所有制形式 ④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某村一農戶的墻上還留有一條“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標語。從內容上分析,這條標語應出現在( )
A.三大改造時期 B.大躍進時期 C.文化大革命時期 D.改革開放時期
8.下列圖片中的外交成就發生在中國外交活動最主動、最有利、最活躍時期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以下圖片中,屬于同一主題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10.2012年10月3日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遭到連環爆炸襲擊,造成至少34人死亡,上百人受傷。敘利亞危機自去年爆發以來,不斷升級演變,從示威到暴力,從零星槍戰到最近在首都地區發生激烈戰斗,不斷加劇。這一嚴酷現實使人們認識到( )
A. 和平不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B. 總體和平,局部戰亂是當今世界的基本態勢
C. 恐怖主義是威脅世界和平的根源 D. 國際社會應該結成軍事聯盟,打擊恐怖主義
11.世界人口已突破70億大關,有近10億人長期忍受饑餓,70%的極端貧困的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從中我們可以看到( )
A. 只有發展中國家才存在貧困問題 B. 南北關系的形勢總體趨向緊張
C. 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一個主題 D. 人口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另一個主題
2012年3月28日-29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在印度新德里舉行。本次會晤的主題是“金磚國家致力于穩定、安全和繁榮的伙伴關系”。回答12-13題。
12.“金磚國家(BRICS)”合作機制建立的政治基礎是(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一個中國原則 C.不與任何大國結盟原則 D.對外開放政策
13.對金磚國家峰會的意義理解正確的是( )
①有利于促進世界的和平和發展 ②有利于推動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
③有利于中國遏制其他國家的發展 ④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2年3月31日20:30-21:30,“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再度拉開帷幕。回答14-15題。
14.中國及全球其他146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座城市展開熄燈接力,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 )
A.公平性原則 B.持續性原則 C.共同性原則 D.保護性原則
15.中國的上海、成都、武漢等124座城市積極參與“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這說明( )
①倡導低碳生活是我國的中心工作 ②解決資源與環境問題的關鍵靠科學技術
③我國積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④我國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16.“氦-3”是一種目前已被世界公認的高效、清潔、安全、廉價的核聚變發電燃料,但在地球上的蘊藏量很少,而月球地殼的淺層內竟含有上百萬噸氦-3。這啟示我們,解決資源問題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
A.“開源”與“節流” B. 用可再生資源代替非可再生資源
C.擴展資源的開發范圍 D. 發展“廢氣物資源化”等新興產業
17.從2012年10月1日起,我國禁止進口和銷售100瓦及以上
普通照明白熾燈,并計劃4年內在全國范圍內淘汰白熾燈。
結合右圖,白熾燈之所以自嘆不如節能燈,是因為 ( )
①節能燈省電,能解決我國電力緊張的問題 ②使用節能
燈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環境保護 ③使用節能燈
有利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④節能燈比白熾燈便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18.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一旦形成,很難在短時期內恢復,而且治理代價昂貴。所以保護環境必須A.緊緊依靠科學技術 B.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C.完善立法和嚴格執法 D.實行封山育林、退耕還林
19.下列屬于生態環境問題的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 ③廢氣、廢水及固體廢棄物污染問題 ④全球氣候變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右圖漫畫警示我們( )
①搞好環境保護必然會阻礙經濟建設步伐
②要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
③發展經濟要與資源、環境保護相協調
④人與自然要和諧共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50分)
21.為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召開,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了一次專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并
幫助他們回答問題。(10分)
(1)如果讓你乘上“時空穿梭機”,你就可以見證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全國人民在各條戰線取得的輝煌成就。請根據下列信息在表格中填寫20世紀70年代的有關史實。(3分)
領 域
成 就
科 技
①
外 交
②
經 濟
③ ,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以下是該班同學搜集到的發表于1958年的兩則社論,請你依據兩則社論指出經濟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2分)
①“用最高的速度來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是總路線的基本精神……速度是總路線的靈魂。” ②“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地的產是由人的膽決定的。”
(3)列表比較是處理信息的一種好方法,該班同學根據收集的資料制成如下表格:
1978—2011年我國國民經濟部分年份簡表
年 份
項 目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1年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3 624
20 370
102 398
471 564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
1 826
7 073
21 810
分析表格中數據的變化,你能得到什么信息?1978年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哪一會議作出的哪一歷史性決策?(5分)
22.材料一:2012年全球的地緣政治局勢空前緊張,敘利亞國內炮聲隆隆,伊朗核危機升級,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環伺中東,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為了配合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日本圖謀獨霸釣魚島活動有恃無恐,對釣魚島實施所謂“國有化”,菲律賓、越南等國不斷蠶食中國南海領土主權。
材料二:2012年7月19日至20日,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以“繼往開來,開創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新局面”為主題,繪就下一階段中非合作發展藍圖。
相關鏈接:非洲是世界上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世界上48個最貧困的國家中有34個在非洲。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非洲約有95% 領土被英、法等列強瓜分,列強逐步將其演變成自己的原料供應地和產品傾銷市場;非洲戰亂不斷,在過去10多年里,3/4的非洲國家在不同程度上卷入戰亂;非洲工業基礎薄弱,低價出口原材料和農產品,高價進口機械、醫藥等商品。(10分)
(1)材料一反映了當今世界存在什么問題?導致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制造中東危機和暗中支持菲律賓、越南等國染指中國在南海的主權,
其目的是什么?(2分)
(3)相關鏈接表明非洲的貧困落后是由于哪些人為因素造成的?(3分)
(4)綜合材料一、二,我國應采取怎樣的對外政策?(2分)
23.學完九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中有關人口問題的內容,小明根據從網上收集的數據資料,繪制了以下三幅圖表:(10分)
(1)上述三幅圖表反映了我國人口發展的哪些特點?(4分)
(2)要解決圖三反映的問題,最根本的該怎么做?(2分)
繪制好圖表后,小明感受頗多,于是在校園網論壇上發了一個“人口論壇”的帖子,廣大師生紛紛發帖、跟帖。以下是部分帖子的內容:
主題:人口論壇
打印 | 加為IE收藏 | 復制鏈接 | 收藏主題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文明人:人口數量的變化會引發環境、資源、經濟狀況及社會變動等方面的一系列變化,實現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是嚴格控制人口數量,降低人口出生率。
大力士: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必須實行計劃生育,以達到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的目的。
小博士:在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中,人口是關鍵因素。
平凡人:人口數量大會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所以發展問題的實質是人口問題。
探索者: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存在著重重矛盾,如何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的關系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永恒的主題。
(3)小明發現上述網友的留言有的是不正確的,請你幫忙指出并糾正。(4分)
24.材料一:2012年9月22日是我國第六個城市“無車日”,也是金華市區第一次開展城市“無車日”活動。一天不開車究竟會帶給我們什么呢?(見右圖:少開一天車的經濟帳)
材料二:汽車尾氣排放是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之一。PM2.5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它會造成嚴重的霧霾天氣;PM2.5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可隨呼吸進入人的呼吸系統,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相關鏈接:PM2.5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2012年3月發布的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增設了PM2.5平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現公布PM2.5的阻力來自地方,地方制造壓力阻止PM2.5公布,是當下政績考核觀、GDP獨大的直接表現。
(1)根據右圖談談,開展城市“無車日”活動體現了什么發展戰略和基本國策?(3分)
(2)結合材料二說說,大氣中PM2.5濃度超標,會造成哪些直接危害?(2分)
(3)根據相關鏈接分析,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減少PM2.5?(3分)
(4)今年我國城市“無車日”活動的主題是“關愛城市·綠色出行”。在日常生活中,你準備怎么踐行“綠色出行”?(2分)
25.構建學科知識體系,是落實主干知識的有效方法。(10分)
以下圖示想從現狀、原因、解決措施和青少年做法四方面幫助構建我國水資源的知識體系。完成下圖,將相關內容填寫在圖示下方相應序號后面的橫線上。
2012學年九上歷史與社會階段測試參考答案2012.10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A
A
D
B
D
B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C
D
C
C
B
C
B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50分)
21.(1) ①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1分);②1971年我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等)(1分);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
(2) 高速度(急于求成),浮夸風,違背客觀經濟規律。(任答兩點給2分)
(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2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1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2分)。
22. (1)和平問題(1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2分)。
(2)爭奪和控制世界戰略要地和資源重地。(2分)
(3)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戰亂和不穩定;歷史上長期的殖民掠奪和統治。(3分)
(4)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2分)
23.(1)人口數量大,人口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人口素質明顯提高;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4分)
(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2分)
(3)①實現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是提高人口素質;②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③人口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④如何協調好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永恒的主題。(4分)
24.(1)可持續發展戰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3分)
(2)影響大氣質量,造成環境污染,危害人們健康。(2分)
(3)①開發清潔新能源;②加強環境監測,把環境保護納入法制化軌道;③政府要落實科學發展觀(或: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片面追求經濟發展)。(3分)
(4)選擇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或拼車等替代私家車的出行方式。(2分)
25. 現狀:(1)水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2)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少;(3)水體污染嚴重,加劇水資源短缺與不足。 (3分)
原因: 自然因素: 水資源數量有限;(1分) 人為因素:公民節約意識淡薄。(1分)
解決措施:(1)依靠科技,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或依靠科技,實行集約型經濟發展方式);
(2)實行計劃生育;(4)跨區域調配水資源。(3分)
青少年做法:隨手關水龍頭;一水多用等。(2分,針對水資源,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