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勞動教育備課設計課題 《制作環保手提袋》 課型 活動 課時 1 序號課標分析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勞動的總目標是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的培養要求,全面提高學生勞動素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勞動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生產勞動教育要讓學生在工農業生產過程中直接經歷物質財富的創造過程,體驗從簡單勞動、原始勞動向復雜勞動、創造性勞動的發展過程,學會使用工具、掌握相關技術,感受勞動創造價值,增強產品質量意識,體會平凡中勞動的偉大。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簡單的針法技巧,也樂于在生活中進行簡單的手工制作。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自己用針線縫制物品的技能有所減弱,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見過縫紉機,但真實操作的很少,但是孩子們對縫紉機非常感興趣,也很樂于學習這項技能。教師需要巧妙引導,最大化地激發學生學習縫制的興趣。學習目標 1.學生通過課前調查搜集整理資料,說出塑料袋的危害性。2.學生能夠利用廢舊衣服、物品,進行創意改造,制作個性化的環保手提袋。3.通過舊物改造繼承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環保創新的優良傳統。4.通過勞動實踐,體驗勞動的快樂,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學習重難點 1.學生能夠利用廢舊衣服、物品,進行創意改造,制作個性化的環保手提袋。2.通過勞動實踐,體驗勞動的快樂,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課前準備 廢舊物品、針線包、縫紉機等學 習 過 程環節與目標 學習內容及學生活動 評價活動 指導與補救一、談話導入 課前老師想要采訪一下大家,你們家買菜的時候都是用什么裝著的呀?二、交流調查資料 1.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大家搜集整理了關于塑料袋的相關知識,誰能起來說一說?2.接下來我們再通過一個視頻來了解一塑料袋的危害。3.學生談一談看完視頻后的心情,教師小結塑料袋的危害,學生再談一談今后打算怎么做。 通過調查資料,學生能收集整理塑料袋的相關知識,比如:發明者、危害、好處等。 預設:5%的學生可能沒有調查資料。補救措施:教師鼓勵孩子認真聽別人匯報,從中了解塑料袋的相關知識。三、激發學生興趣 1.播放視頻。2.觀察體驗:請你看一看,摸一摸,觀察一下做得怎么樣?3.總結標準:美觀、實用、結實等。4.探究屬性、技法:通過通過觀察任務單,進一步梳理出樣品的屬性及相關的勞動技法。滲透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以及勤儉節約的理念。5.梳理提煉發明方法:聯想法、組合法、需求法6.教師示范利用組合法快速制作手提袋。 通過觀察學生作品,從而激發學生制作興趣,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對廢舊物品改造有更新的認識,并總結制作標準,通過這一環節滲透勤儉節約的教育。 預設:5%的可能觀察不夠仔細,總結不出標準。補救措施:小組內討論。四、制作過程 活動一、設計創意方案:1.學生觀察兩張樣品上的產品說明書,說發現:我們在設計手提袋時要根據不同的受眾群體、不同的需求進行設計。2.小組討論一下,設計一個創意方案。3.學生展示、評價創意方案并進行完善。活動二、制作環保手提袋:活動三:新品發布會1.各組代表到臺前展示你們的成果吧。2.其余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點評。 學生通過創意方案的設計定位作品用戶,傳遞孝心、愛心等多種情感。2.通過制作環保手提袋學生能掌握基本的手工技巧,激發學生熱愛勞動的熱情。 預設:5%的學生針線縫制技巧不夠熟練。補救措施:可以把課堂延伸到校外,孩子回家之后再進行練習。五、活動拓展 1.學生思考還可以做哪些事情來助力環保?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思考學到了什么。3.微博——環保在行動。 通過拓展活動讓孩子能意識到我們身邊的環保行為,真正能夠把課堂所學應用于生活實踐,把勞動的快樂、勞動的觀念延續下去。板書設計 制作環保手提袋美觀 組合法實用 需求法結實 聯想創造法 勤儉節約 環保創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