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觀察的學問》教案一、 教學目標:1.通過對實物和圖片的觀察,明白什么是觀察以及會按照一定的順序觀 察。2.學會用不同的感官觀察物體以及學會實用工具觀察。3.小組合作,初步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二、 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掌握觀察的方法會使用感官和工具進行觀察。難點:觀察體驗活動。三、 教學準備:圖片和課件四、 教學過程:(一)奇思妙想,我來觀看!在老師眼里,每個孩子都是天才。而事實上,世界上的人的確有智力 的區(qū)別,不過,不要以為智商高就能有好的作為,我們大部分人的智力水 平是相當的,之所以有些人能成功,那是因為他有耐力,毅力,還有,就 是敏銳的觀察力。可愛的孩子們,你有一雙清澈而犀利的眼睛嗎?讓老師 來考考你吧!這是一道觀察力測試題,許多成年人對此不知從何入手,而一些聰明 的少年卻輕而易舉的解開了難題。圖中有輛公共汽車,有A和B兩個汽車站。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并且讓每一個小組說出答案,并且要說說自己尋 找出答案的依據。教師公布答案,并點評各個小組的表現(xiàn)。答案:汽車駛往A方向。因為圖中的公共汽車面向你的一面沒有車門, 因此根據交通規(guī)則——靠右行駛,車門總是在車頭的右手方向,推斷出公 共汽車駛往A方向。師總結:什么是觀察?你怎么觀察?你知道哪些觀察方法?板書:觀是看,察是想。(二)火眼金睛,我來尋找!剛才已經小試牛刀了,現(xiàn)在,就讓我們(板書)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抓 住特點進行觀察。1.找不同仔細觀察下列兩幅畫,你能找到哪些不同?你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找出下 圖中的七處不同嗎 學生會按照一定的順序找到七處不同。大家真是火眼金睛,誰能說說你是按照什么順序觀察的?學生交流,可能會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自下而上,從右到左,先看小女孩,再看背景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事物,這樣既快又不容易遺漏。2.比眼力哪組鉛筆長?有的說豎著的長,誰有辦法快速判斷出哪組鉛筆長嗎? 我們量一量,一樣長。我們的觀察要細心,巧觀察,用工具。3.猜猜看我把事物特征說出來,你們來猜,仔細聽:它圓圓的,一串一串的,有綠色的也有紫色的,吃起來酸甜可口。誰能猜出我說的是什么?(葡萄)我們再來說一個:它是長方形的,扁扁的,兩邊各有一根皮筋,捂在 口鼻,阻擋病菌。(口罩)同學們現(xiàn)在冠狀病毒很厲害,疫情當前,我們一定要講究衛(wèi)生,勤洗 手,出門的時候記得戴口罩。教師總結: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觀察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從 顏色、形狀、大小、味道……等幾個方面進行觀察。運用多種方法,用眼 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舌頭嘗,用手摸等感官進行觀察。(三)明察秋毫,我來實踐!課前大家準備了自己喜歡的桔子,用我們今天學習的方法進行觀察, 最后可以吃掉,必須填好記錄表哦。(四)多角度觀察下面這幾幅圖片從不同的角度看的內容不一樣。來試試看吧1.看黑色部分是兩個人的臉,看白色部分是一個酒杯。2.第二幅圖,看白色部分是一條條小魚,看黑色部分是一只只飛鳥。3.小汽車是往左拐還是往右拐呢?看 藍色的箭頭是往左拐,看黃色的箭頭是往右 拐。幸好我們生活中,沒有這樣的表識, 不然可麻煩了。(五) 長期觀察看同學們看的這么認真仔細,我給大家?guī)韼准僚柙裕蠹艺埧? 課件出示:白菜花、大蒜、紅薯、綠豆、胡蘿卜、姜。這些寶貝都是什么呢?你想不想水培這樣漂亮的盆景呢?你覺得培育 哪個更簡單呢?(大蒜苗)播放水培大蒜的視頻(六) 中國天眼我們前面學習的都是離我們生活最近的,你想過浩渺的宇宙如何觀察 嗎?大家認識這個圖片嗎?視頻介紹:中國天眼。作為當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刷新了人 類已知的最遠觀測距離,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它不僅代表著中國在科 技領域的成果,還是中國一次次向科學高峰沖刺的縮影,凝結著中國人骨 子里不服輸的精神。我們要從小學習科學家的長期不懈的觀察和實踐,積累知識,長大后, 為我國的科學技術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