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版科學 七年級上 期末知識點復習與提升(八)第三章 人類的家園復習一、重點知識復習知識點1:地球的形狀與內部結構例1:在海邊觀察遠處駛來的輪船,會出現圖中①至③所示的現象,這種現象能證實的地理事實是( )A.太陽每天東升西落B.地球由西向東自轉C.地球的形狀是一個球體D.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變式訓練:讀圖,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先后過程是(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知識點2:地球儀和地圖例2:經緯網為我們確定一個地點的位置提供了方便,那么右圖中的甲位于( )A.西半球、低緯度 B.東半球、中緯度C.東半球、低緯度 D.西半球、高緯度變式訓練:下面四條河流中,河面最寬的是( )A B C D知識點3:組成地殼的巖石例3:下列關于巖石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理巖是石灰巖變質而成的 B.石灰巖屬于巖漿巖C.砂巖有明顯的礦物晶體顆粒 D.花崗巖內可能有化石變式訓練:下列屬于巖漿巖的一組巖石是( )A.玄武巖、石灰巖 B.大理巖、花崗巖C.玄武巖、花崗巖 D.頁巖、礫巖知識點4: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例4:下列證據不能證明地殼變動的是 ( )A.石灰巖溶洞 B.雅魯藏布大峽谷C.滄海桑田 D.懸崖峭壁上斷裂的巖層變式訓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殼變動均表現為地殼上升 B.內力作用是引起地殼變動的主要動力C.地殼變動均表現得十分激烈 D.引起地殼變動的主要能量是太陽輻射例5:關于地震的說法錯誤的是( )A.有些地震會造成大量的財產損失 B.地震是地殼變動的表現形式之一C.地震時應趕快乘電梯逃離 D.目前對地震的預測水平還不高變式訓練:下列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②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地震中的絕大部分會造成破壞③地震中破壞最嚴重的地點是震中④地震發生時躲到小空間的房屋里或桌子底下是一種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動頻繁的地區和地震頻繁的地區在分布上沒有相同之處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例6:下列有關 世界火山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B.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爾卑斯山一帶C.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D.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爾卑斯山一帶變式訓練:下列有關火山和地震的說法,正確的是( )A.火山和地震都是災害性地質現象,對人類有害無益B.火山能改變地形,地震不能改變地形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內部能量的大爆發D.火山是地球外部力量引起的,地震是地球內部力量造成的知識點5:泥石流例7:下列關于泥石流發生前的特征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溝谷中的小溪突然斷流B.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C.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并有輕微震動感D.由于泥石流的發生具有突發性,所以其發生前不會有任何征兆變式訓練:暴雨引發的泥石流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造成至少10人被埋。泥石流是一種破壞力巨大的地質災害,經常與之相伴發生的地質災害還有( )①火山 ②地震 ③山體滑坡 ④崩塌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知識點6:地球表面的板塊例8:下列表述符合板塊構造學說的是( )A.全球巖石圈由七大板塊組成 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殼變動的主要原因C.各大板塊漂浮在地核上D.由于板塊的張裂,東非大裂谷未來可能形成一個新的海洋變式訓練:關于板塊構造學說的一些論述,錯誤的是( )A.地球表面由堅硬巖石組成的六大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B.每一大板塊之中都有一塊大陸C.在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四大板塊之間的是太平洋板塊D.位于亞、非之間的紅海在不斷擴張,這是由于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在不斷地張裂知識點7:地形和地形圖例8:下列地貌形態的形成,主要是由風力侵蝕作用引起的是( )變式訓練:右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請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有甲、乙、丙三座山峰,其中海拔最高的是山峰 ;山峰甲位于山峰丙的 方向。(2)圖中A、B兩條虛線中最有可能發育成河流的是 ;沿著C.D兩條登山線路到達乙峰,從省力的角度考慮應該選擇線路 。二、知識點提升練習1.毛澤東的著名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中的“八萬里”指的是( )A.赤道 B.北緯l0° C.北緯30° D.北緯40°2.有關地殼物質循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各類巖石都能形成巖漿巖 B.各類巖石都能形成沉積巖C.各類巖石都能形成變質巖 D.各類巖石都能形成新的巖漿3.下列各組巖石中,屬同一類型的是( )A.砂巖、大理巖 B.玄武巖、大理巖 C.砂巖、石灰巖 D.花崗巖、大理巖4.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變化說明( )①地殼變動在持續不斷地進行著②地殼的升降運動是海陸變遷的重要原因③這里曾經發生過火山活動④地殼變動的能量來自地球外部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5.下列關于火山的敘述正確的是( )A.火山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之一,所有火山的外部形態和活動特點是相似的B.人類活動是導致火山噴發的主要原因C.火山噴發的巖漿來自于地殼D.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會淹沒城市,但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很肥沃6.下列關于泥石流發生時的防御措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泥石流發生時,應設法從房屋里跑到開闊地帶并迅速轉移到高處B.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兩邊的山坡上面逃生C.千萬不可在泥石流中橫渡D.發生泥石流時,要勇于到室內救出被困人員,并搶救一些易于攜帶的物資7.中國東部的琉球群島是以下哪兩大板塊碰撞形成的 ( )A.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 B.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C.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D.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8.關于圖中①、②兩副等高線地形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圖表示山峰B.①圖的比例尺比②圖大C.①圖范圍比②圖大D.甲到乙的坡度比丙到丁的坡度大9.某號臺風某日移動路線如下表.請你判斷這次臺風移動的方向是( )時間 7時 11時 19時 24時經緯度 20°N,118°E 20.5°N,115°E 21.5°N,114°E 22°N,113°EA.向東南 B.向東北 C.向西南 D.向西北10.讀下面兩幅圖回答相關問題:(1)上海位于臺北的__ __方,若有一艘貨輪從臺灣基隆開往上海港,最近的海上航線必須從我國的_ ___(邊緣海)經過。(2)釣魚島是我國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大約位于123.5°E,寫出大致緯度: _ (取整數)。(3)臺灣位于__ __火山地震帶上。11.讀圖甲、圖乙,回答下列問題。(1)該區域的地形類型是 。(2)AB所示的地形部位是 。(3)小河干流的流向是 。(4)量得C,D兩點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其實地距離為 千米。(5)如果在C,D之間修建一條公路,為減少工程量,應選擇 (①或②)線。(6)根據因地制宜發展原則,圖乙中,a,b,c各地段最適合利用為耕地的是 。浙教版科學 七年級上 期末知識點復習與提升(八)第三章 人類的家園復習 參考答案一、重點知識復習例1:C變式訓練:D例2:A變式訓練:D例3:A變式訓練:C例4:A變式訓練:B例5:C變式訓練:C例6:C變式訓練:C例7:D變式訓練:C例8:D變式訓練:B例8:D變式訓練:(1)甲 西北 (2)B D二、知識點提升練習1.A2.A3.C4.D5.D6.D7.A8.C9.D10.(1)北 東海 (2)26°N (3)環太平洋11.(1)山地 (2)山脊 (3)自西向東 (4)6 (5)2 (6)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