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4草原人家 同步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肯尼亞的南部及坦桑尼亞北部的熱帶草原,是馬賽人的家園,他們視草原為心目中的神靈。以下屬于馬賽人利用草原創造出的生活特色是( )A.垂直的生計——以放牧羊駝和駱馬為生B.逐水草而居——每年隨著干濕季遷徙游牧C.現代化牧場——依靠先進科技發展畜牧業D.沙漠綠洲——歐洲人的“大花園”“大菜籃”2.進口博覽會上“阿根廷風”吸引了眾多參展觀眾。牛肉是阿根廷的明星產品之一,主要產自潘帕斯草原(如下圖)。該地區成為世界重要牧區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①降水適中,利于牧草生長 ②交通網絡,四通八達③地勢平坦,地形以平原為主 ④常年高溫,熱量充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溫州某學校組織一批學生去M國的甲、乙兩個農業帶研學。結合下圖,回答小題。3.M國( )A.東臨印度洋 B.屬于大洋洲 C.地處高緯度 D.位于西半球4.出發前,學生上網查到乙農業帶附近某城的氣候特征是“冬暖夏涼,全年降水較多且季節分配較均勻”。符合此氣候特征的是( )A. B.C. D.5.比較圖中甲、乙兩農業帶的畜牧業,發現甲農業帶( )①生產的經濟效益高②潛在的生態威脅大③天然草場的面積廣④氣候濕潤降水量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如下圖中①②③表示的農牧業分別是:( )A.粗放牧牛帶 粗放牧羊帶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B.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粗放牧羊帶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C.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 粗放牧羊帶 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D.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 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粗放牧羊帶7.下列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搭配正確的是( )A.以色列——逐水草而居 B.非洲熱帶草原區——冰川列車C.澳大利亞牧場——馴養羊駝和駱馬 D.日本——耕海牧漁8.關于赤道以北非洲熱帶草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A.7月為濕季,1月為干季B.各處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一致C.夏天炎熱干燥,冬天溫和多雨D.熱帶草原面積僅次于沙漠面積9.馬賽牧民生活中具有的特點是( )①逐水草而居②過著定居生活③身披紅色的披風④喜食野生動物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讀下邊某國人口和城市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0.下面關于上圖中的國家敘述正確的是( )①獨占一個大陸 ②被太平洋和大西洋所包圍 ③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④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根據分布圖,大膽推測,下列最有可能的是( )A.這些城市居民大多從事藝術創作B.這些城市都特別注重發揮政治功能C.這些城市大多是由鄉村聚落發展而來D.這些城市居民將大規模移民到中西部地區12.根據分布圖判斷,該國地處( )A.熱帶和北溫帶 B.北溫帶和北寒帶C.南溫帶和南寒帶 D.熱帶和南溫帶13.如下圖中①②③表示的農牧業分別是:( )A.粗放牧牛帶 粗放牧羊帶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B.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粗放牧羊帶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C.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 粗放牧羊帶 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D.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 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粗放牧羊帶讀下圖,回答下面題目。14.甲乙兩地都位于( )①東半球 ②中緯度 ③南半球 ④亞歐大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最符合丙地區域特色的是( )A.逐水草而居 B.現代化的牧場C.垂直的生計 D.稻作文化的印記16.不同區域的人們因地制宜地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國家與其區域特色描述相符的是A.瑞士——與山為鄰——精耕細作 B.泰國——草原遼闊——遷徙游牧C.肯尼亞——傍水而居——耕海牧魚 D.以色列——沙漠綠洲——灌溉農業17.澳大利亞主要出口的農礦產品是( )A.鐵礦、錫礦、小麥、羊毛 B.小麥、羊毛、煤、石油C.鐵礦、煤礦、小麥、水稻 D.鐵礦、煤礦、小麥、羊毛下圖是由中國承建的蒙內鐵路,它打通了沿海與內地,使非洲大陸與“一帶一路”更加緊密相連。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8.圖中甲為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9.7月份,蒙內鐵路沿途最有可能看到的有①植物繁盛、郁郁蔥蔥 ②身著披風的馬賽人③草木稀疏、草原枯黃 ④沙漠中的片片綠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讀下圖,完成下面各題。20.澳大利亞氣候、植被可描述為( )A.每年7月氣溫最高 B.氣候單一,以地中海氣候為主C.呈半環狀分布 D.東部地處大西洋水汽的迎風坡21.澳大利亞畜牧業主要分布在( )A.熱帶草原氣候區 B.熱帶雨林氣候區C.地中海氣候區 D.亞熱帶季風氣候區22.小明寒假在澳大利亞旅游,以下情景你覺得合理的是( )A.小明帶了許多厚厚的羽絨服 B.澳大利亞的小學生正在放寒假C.澳大利亞牧民正在轉場 D.當地人喝著冰鎮飲料解暑二、非選擇題23.讀下圖并完成下列練習。(1)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洲是(用數字符號)_____,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多的大洋是(用數字符號)_____,就南北半球來說,海洋面積廣闊的半球是_____。同時被南回歸線、北回歸線和赤道穿過的大洲是(用數字符號)_____。(2)②③代表的大洲分別是_____,_____。世界上唯一占據整個大陸及其邊緣島嶼的國家是_____,該國牧場最突出的特點是:_____。該國羊毛產量居世界第一位,被稱為是一個_____。(3)溝通地中海和D大洋的海峽是_____,⑥⑦大洲的分界線b為:_____運河。24.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結合圖1,講述馬賽人這樣遷移的理由。(2)結合圖2,說說澳大利亞的降水有何特點。并分析其與牧羊帶之間的關系。(3)列表比較兩地在生產生活方式上的異同點。馬賽人 澳大利亞牧民不同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相同點(4)綜合上述問題,請你思考:造成馬賽人與澳大利亞牧民在生產生活方式上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5.一個區域的發展一般可以通過該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幾個方面來認識。26.讀下列三幅圖,回答問題。 (1)判斷某地所屬氣候類型,一是根據降水分布規律判斷氣候類型;二是根據氣候特征判斷氣候類型。結合圖1、圖3中信息,可以判斷A、B兩處是____氣候。(2)圖1中河流流量最大的是____河,請你從氣候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3)結合圖1、圖2中提供的信息,分析C、D兩地氣候類型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4)《動物世界》欄目中曾播放過非洲動物大遷徙的景象。圖中A、B兩地的動物,每年的1月份向____半球遷徙;7月份向____半球遷徙。請簡要解釋一下出現這一景象的原因。試卷第6頁,共8頁試卷第5頁,共8頁參考答案1.B2.B3.B4.D5.C6.B7.D8.A9.A10.C11.C12.D13.B14.A15.B16.D17.D18.C19.C20.C21.A22.D23.① C 南半球 ⑤ 大洋洲 南極洲 澳大利亞 機械化程度高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直布羅陀海峽 巴拿馬24.(1)多多馬位于南半球,基塔萊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熱帶草原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2)澳大利亞降水分布大致呈現向西開口的半環狀特征。牧羊帶與降水分布基本吻合,也大致呈半環狀。(3)游牧 機械化生產 “逐水草而居” 定居 都發展畜牧業(4)主要是自然環境,特別是地形、氣候的差異,導致了兩者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25.政治 經濟 文化發展水平26.(1)熱帶草原氣候。(2)丙;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降水多。(3)地形地勢。(4)北;南;原因:熱帶草原的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分為干濕兩季。南北半球在季節上是相反的。每年的1月份,動物向北半球遷徙,此時南半球是從濕季將進入干季;7月份,向南半球遷徙,北半球從濕季將進入干季,而南半球由干季將進入濕季。答案第2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