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探索生命的方法【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舉例說出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并體驗其過程。2.能力目標:認同認真觀察記錄的重要性,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3.情感目標:體會在探究過程中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樂趣。【教學重難點】重點:舉例說出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并體驗其過程。難點:嘗試確定實驗變量,設計對照實驗。【教學設計】教學準備1.學生準備:(1)預習本節課內容;(2)學生分組,確定組長及各成員任務。2.教師準備:備好實驗“蚯蚓在什么樣的物體表面爬得快”的材料用具:蚯蚓、硬紙板、玻璃板、自來水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激疑,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上一節很有趣的課:“探索生命的方法”。請看我手中的這幅圖:(腐爛的肉中正在蠕動的蛆),看到這些,你最想知道什么?二、引入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1.提出問題:“蛆是從哪兒來的”?引導,做大膽的猜想:從而過度到第二步驟。2.做出假設:(1)學生自由發言;(2)教師引導假設是對問題的一種可能的解釋,雖然不是事實,也不是毫無根據的猜想,假設有可能正確,也有可能是錯誤的。3.實驗:(1)學生自主設計:(2)教師引導:將兩塊大小相同的豬肉分別放在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碗里,其中一個碗口覆蓋著紗布,另一個碗口敞開。(3)討論:你認為實驗成功還要做些什么工作?觀察、記錄、調查、搜集證據、排除其他因素干擾(4)小結:A.實驗是驗證假設的基本途徑,主要包括制定計劃、實施計劃等方面。B.所有實驗都有變化的因素,即變量,如水、光、溫度、時間、體積等都可能是變量。C.實驗中要控制變量,最好的方法是設計對照實驗,除了實驗變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4.得出結論結論可能支持假設,也可能不支持假設。5.表達交流三、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實驗:蚯蚓在什么樣的物體表面爬得快1.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2.討論:(1)你能說出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嗎?(2)你覺得實驗要成功應該注意些什么問題?設計對照實驗,控制變量,細心觀察,認真記錄等(3)為什么活動結束后要把蚯蚓放歸大自然?3.小結:在科學探究中,提出問題和做出假設是基礎;觀察、實驗、調查等是獲得事實和證據的多種途徑;推理、判斷是得出結論的重要過程;此外還要善于與他人合作,這些都是成功的關鍵。四、情感教育:通過這次活動,你得到了什么啟示?五、思維拓展:菊花一般在秋天開放,某生物小組的同學在討論影響菊花開放生態因素時,有的認為菊花的開放是受溫度的影響,有的認為是受日照長短的影響。請你就此問題設計一個實驗,探究影響菊花開放的生態因素。【教學反思】本節重在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探究的方法和過程,嘗試確定實驗變量,設計對照實驗,讓學生在思中學,做中學,交流中學,感悟中學,課堂氣氛活躍,收到了較好的效果。3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