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吸管排簫》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1.從玩出發,了解聲音傳播的規律,探究吸管能發岀聲音的奧秘。2.試著利用吸管等材料,動手動腦創意制作吸管排簫。教學重難點:在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動腦筋解決問題的能力。二、 教學準備:吸管、卡紙、雙面膠、剪刀、彩泥。三、 教學過程:(一)導入老師:同學們看,這是什么?(手拿吸管)大家在課前搜集也帶來 了不少吸管吧,誰給大家展示展示?平時你都用這些吸管干什么? 還有別的用處嗎?【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導入學習,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學生展示:粗的喝奶茶、能彎、喝牛奶、紙質的……說作用老師:小小的吸管用處還真不少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玩吸管。仔細看,老師要拿吸管做什么?(學生:吹響了)你想來試試嗎?誰還想來試一下?(為什么響?聲為什么不 同?)誰想再來試一試?學生再嘗試嘗試為什么有人能吹響,有的同學就吹不響呢?下面我再來吹一吹, 你可要仔細觀察。(二)研究學習讓我們借助資料來探究一下吸管發出聲音的奧秘: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資料,現在用平板推送給各小組,各組同 學合作學習,對有些說法可以進行實驗驗證(時間4分鐘)。【設計意圖】從嘗試體驗入手,產生探究興趣。學生上臺交流(1) 吸管發岀聲音的原理(標、畫、交流)據資料交流:發現是吸管里的空氣振動產生了聲音。(借助吸管演 示)(2) 聲音的不同又和什么有關呢長短、粗細、材質的不同、聲音也全不同。其他組同學補充自小組發現學生演示證明規律。長吸管發出的聲音怎樣?短的呢?老師:看來剛才同學們的學習很有收獲啊!那我們就來個小小知識競賽挑戰一下。題1.吸管發岀聲音是因為()產生了振動。A.拿吸管的手B.吸管中的空氣C.吸管本身題2.長短、粗細、材質不同的吸管發岀的聲音()A相同 B不同題3相同材質、同樣粗細的吸管,長的發出的聲音()。a.高B.低C.大D.小學生利用智慧教室平板作答,第三題請學生上臺操作,吹吸管驗 證說法。(讓學生自由的玩,驗證自己發現的規律)(三)實踐發現老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不僅明白了吸管發出的聲音是怎 么產生的,還發現了這聲音的規律。請大家再吹一吹這手中的吸管吧!你對聲音滿意嗎?【設計意圖】帶著任務來玩吸管,實踐體驗吸管發聲規律。(學生:單調,不美、不好聽)想不想吹岀音調來?根據我們剛才發現的規律我們可以怎么做?(學生:一-)老師:對,改變吸管的長度讓它吹出我們想要的音調,音樂課 練聲時你會唱出哪些音調?教師貼12 3 4 5 6 7 —組音階各小組商量后由組長把想制作的音符領回自己組。師:每組桌上有兩張音準制作示意圖,能幫助我們調試岀想要的 音調。各組嘗試制作一根發音管。三分鐘操作、調試。展示:你們組調試的哪個音,試一試,(生吹)你們組呢?(再 —組生吹,試)師:咱們來合奏一曲怎么樣?各小組在老師指揮下合作吹奏簡單 樂曲《小星星》【設計意圖】在合作的過程中進一步發現吸管發聲的奧秘,體驗創意 制作的快樂。師小結:雖是初次合作,但大家還是很有默契呢!真棒!我要是從每組收集一根吸管,是不是可以制造一件樂器自己吹這個曲子了 ?這種樂器早就誕生了1.課件三千多年前的古人用野獸中空的骨頭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排 簫,后人也用竹子、木頭等材料來制作,尤其以竹制的居多。2.發現看課件,這幾支排簫有什么相同之處?(學生:多管組成, 管粗細一致,長短有序排列,被固定在一起)出示排簫,誰愿來仔細近距離觀察一下,還有什么沒被發現之處? (堵頭)老師:這也是排簫發聲的關鍵。(四)嘗試制作老師:排簫吹奏的聲音悅耳動聽,你想不想也有這樣一件寶貝? 今天我們就利用手邊現有的材料來制作一支吸管排簫。【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實踐角度設計教學,讓學生從實踐中掌握知識, 培養能力,體驗創意制作的快樂。1.想一想需要那些材料和工具?2 .該怎樣制作呢?根據學生所述總結:1、截蕭管2、補堵頭3、固定好4、調音準。3.你還有什么需要特別提醒同學注意的嗎?(1 )安全用剪刀(2 )密封(3 )均勻、整齊設置獎項:美觀獎、音律獎4.學生展開制作5.教師指導巡視6.學生帶著自己的作品上臺展示對制作的排簫的外觀、音準等進行評價6.老師總結、收獲老師再把兩首簡單的曲子推送給大家,課后繼續調試練習吹奏。今天我們不僅開心的玩吸管,還在玩中發現了科學的奧秘,玩岀 了名堂,制作吸管排簫動手動腦創意無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