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 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考試社會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ABBBCDCADA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BACBDDCB)21.行為判析題(本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10 分)(1)正確,中國代表團維護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或者是愛國行為,體現了不妥協的態度)。(2)錯誤,三民主義是指“民族、民權、民生”。(3)錯誤,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在第一階段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第二階段是工人階級。(4)正確,日軍在侵華戰爭中,進行了南京大屠殺,實施了細菌戰、毒氣戰等犯下了滔天大罪,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嚴重傷害。(D) (C)(5)錯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標志是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簽署投降書。22. (8 分)(1)→ (2 分) A、D (1 分)(2)從封建君主專制到民主共和制(2 分)(3)1916 年(1 分) 三民主義(民生主義)(1 分) 辛亥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國家仍處于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沒有獨立(1 分)23. (8 分)(1)辛亥革命(1 分) 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 分)(2)從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不斷推進中國的近代化(2 分) 都是向西方學習(1 分)(3)中共一大(1 分)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開辟了一條在農村建 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2 分)24.(8 分)(1)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2 分)(2)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 七七事變標志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中國全面抗戰由此開始。(2 分)(3)國共兩黨的共同主張的堅持抗戰,抵抗日本侵略(2 分)國共兩黨共同英勇抗戰在軍事上的表現 是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取得了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的勝利;國民黨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2 分)25.(8 分)(1)五四運動和西安事變。(2 分)作用:①五四運動:促使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② 西安事變: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 分)(2)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利益。(或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2 分)(3)努力:北伐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帝國主義 勢力。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二次攜手合作。在全民族抗戰中,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以 來飽受外來侵略的屈辱歷史。(2 分)26.(8 分)(1)日本偷襲珍珠港;(1分)綏靖政策;(1 分)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 分)(2)諾曼底登陸。諾曼底登陸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重要轉折點,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2分)(3)雅爾塔會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團結作戰。(2 分)(4)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我們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1 分)2021 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考試社會法治試題卷(溫馨提示:本 卷為閉卷考,時間 90 分鐘,滿分 80 分,請把答案做在答題卷)試題卷Ⅰ(選擇題,共3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1914 年 6 月 28 日,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殺。這一事件被稱為( )A.薩拉熱窩事件 B.凡爾登戰役 C.莫斯科保衛戰 D.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2.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絞肉機”之稱的戰役是( )A.馬恩河戰役 B.凡爾登戰役 C.柏林戰役 D.斯大林格勒戰役3.1910年春,陳嘉庚加入某革命組織時宣誓:“福建省同安縣人陳嘉庚,當天發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他加入的是( )A.興中會 B.中國同盟會 C.中國共產黨 D.中國國民黨4.在一篇題為《中國簡史》的雜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林則徐說:我銷;洪秀全說:我反; 康有為說:我變;孫中山說:看我的。”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純屬缺乏歷史依據的文學夸張 B.反映了近代中國人的救國探索C.展現了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D.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精神5.狀元實業家張謇認為“孫中山之革命,則為國體之改革,與一朝一姓之變革迥然不同”。對 其中“國體之改革”理解正確的有( )A.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C.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 D.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6.歌謠是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現實的反映。下列歌謠反映了民國時期社會習俗變化的是( )①旗袍西服中山裝,穿著舒適又大方 ②辮子搭肩三尺長,之乎者也說荒唐③緊纏足,倡女權,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稱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義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都嘟》中寫道:“1918 年的數據是,當時日貨占中國所有進口貨的 44%,1920 年降到 24%, 近乎腰斬了。這是百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貨運動。”這次抵制日貨運動發生在( ) A.甲午中日戰爭時期 B.八國聯軍侵華時期C.“五四”運動時期 D.北伐戰爭時期8.一戰期間,陳獨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為對象的刊物,在發刊詞中指出:“篤古不 變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進之族,方興未已。”文中“求變”主要針對( )A.思想觀念 B.軍事技術 C.經濟組織 D.教育制度9.小說《妖夢》中有一對聯:“白話通神,紅樓夢、水滸真不可思議;古文討厭,歐陽修、韓愈是什么東西。”這樣的對聯最有可能出自( )A.洋務運動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 C.戊戌變法時期 D.新文化運動時期 10.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同時期的階段特征。其中①處應該填寫( )(時間1924-1927-1937-1945-階段特征①星火燎原,北上抗日團結抗戰,驅除倭寇國共對峙,戰略決戰-1927年1937年1945年1949年)A.打倒列強,除軍閥 B.民族恥辱,變法圖強C.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D.保衛和平,民主建國11.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開始意識到掌握武裝對中國革命的重要性,隨即發動了第一次城市武裝暴動。這次武裝暴動是( )A.黃花崗起義 B.護國運動 C.南昌起義 D.西安事變12.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生動詮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能夠存在的原因,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有( )①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②進行了北伐戰爭③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④發動了南昌起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13.1960 年 5 月 27 日,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來華訪問時對毛澤東說:“您指揮的遼沈、平 津、淮海三大戰役,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偉大的戰役相媲美。”毛澤東卻出人意料地回答:“三大戰役沒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筆。”四渡赤水發生在( )A.北伐戰爭時期 B.紅軍長征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14.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 鄉,……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歌詞中“那個悲慘的時候”所發生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變 B.一二八事變 C.七七事變 D.八一三事變15.西安事變發生后,周恩來到西安調停。針對蔣介石的拒不讓步,周對蔣說:“只要蔣先生 能夠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不但我個人可以聽蔣先生的話,就 連我們紅軍也可以聽蔣先生的指揮。”由此可知,西安事變能夠和平解決的主要原因是( ) A.張學良、楊虎城的和平意愿 B.國民黨內部一致同意聯共抗日的主張C.中國共產黨做出巨大的努力 D.蔣介石做出了主動讓步16.下列歷史材料反映的軍隊稱號,出現在國共第二次合作時期的有(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7.“破公路呀割電線,控鐵路呀打據點,炮火連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膽寒,消滅那鬼子千千萬,勝利的捷報到處傳。”這是 1940年晉冀豫區黨委宣傳部印發的一首民歌,這首民歌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平型關戰役 B.淞滬會戰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18.“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有人稱之為美國自建國以來本土所遭受的第二次大規模襲 擊,第一次是指( )A.來克星頓槍聲 B.諾曼底登陸 C.中途島戰役 D.珍珠港事件19.9 11事件發生后,恐怖主義危害人類、破壞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國際社會的公憤和反對。然 而,歷史并非總是如此。當德、意、日法西斯勢力橫行肆虐,戰火蔓延,成為世界公敵的時候,人們卻屢屢坐失良機,尤其英法等國實行綏靖政策,標志著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事件是( ) A.意大利入侵埃塞爾比亞 B.國會縱火案 C.慕尼黑陰謀 D.德國進攻波蘭20.歷時 200天的會戰,是蘇德戰爭中最為激烈的戰役。它不僅使蘇德戰場發生了根本轉折,而且使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局發生了重要轉折。此會戰是( )A.凡爾登戰役 B.斯大林格勒戰役 C.諾曼底登陸 D.攻克柏林戰役試題卷Ⅱ(非選擇題,共 50 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 6 小題,共 50 分)21.行為判析題(每小題 2 分,共 10 分。判斷下列說法或做法是否正確,要求在判斷時寫“正 確”或“錯誤”,并說明理由。)(1)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合約》上簽字。判斷: ▲ 理由: ▲(2)孫中山先生提出了“民主、民權、民生”三民主義,作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判斷: ▲ 理由: ▲(3)青年學生在五四運動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判斷: ▲ 理由: ▲(4)小明學習了“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相關內容后,認為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判斷: ▲ 理由: ▲(5)1945 年 4 月 30 日,柏林戰役勝利,希特勒絕望自殺,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判斷: ▲ 理由: ▲22.(8 分)2021 年是辛亥革命 110 周年,它是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進行的一次偉大而艱辛探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以上圖片反映了辛亥革命中的重大歷史事件,請你根據所學知識重新排列這些圖片的順序。 (填字母代號)(3 分)(→)B → A → →其中反映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是 。材料二:辛亥年發生的那件事,毀了一個王朝,像扳道岔一樣,把古老的中國,扳到了另一個軌道上。(2)材料二中提及到的“那件事”使中國的政治制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 分)材料三:民國五年,孫中山來寧波考察,并提出“甬江有此良港”與“振興甬幫實業”的著名論斷。(3)民國五年是哪一年?“振興甬幫實業”體現了孫中山的什么思想?民國時期孫中山認為 “振興甬幫實業”的想法為什么不能付之于實踐?(3 分)23.(8 分)道路決定國家民族的命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不斷探索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發展道路。“師夷長技以制夷” 洋務運動A戊戌變法 新文化運動19 世紀中期19 世紀 60-90 年代 1898 年1911 年1915 年材料二: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歷程。(南昌起義BC) (全國建立十多塊根據地)1921 1927.8.1 1927.9 1928.4 1930(秋收起義)(1) 請寫出材料一年代尺中 A 歷史事件名稱,并概述該歷史事件在“民主化”方面所取得的成 果。(2 分)(2) 材料一的探索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其共同點是什么?(3 分)(3) 請寫出材料二年代尺中 B 重大歷史事件名稱,并簡述該歷史事件怎樣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 一新的。(3 分)24.(8 分 ) 近代百年,風云變幻,國共兩黨各顯風流,書寫了那個時代最厚重的歷史篇章。 閱讀材料,回答有關問題。材料一: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1)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2 分)材料二: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機!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機!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1937 年 7 月 8 日,中共中央向全國發表號召抗戰的宣言 如果戰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1937 年 7 月 17 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2)材料一中促成國共兩黨的宣言的發表,與哪一侵華歷史事件直接有關?該事件有何歷史影響?(2 分)(3)依據材料概括國共兩黨的共同主張。(2 分)結合所學知識,分別例舉出國共兩黨英勇 抗日的史實。(2 分)25.(8 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不止奪取山東的是我們的仇敵,這強盜世界中一切強盜團體,秘密外交這一類的一切 強盜行為,都是我們的仇敵啊!我們若是沒有民族自決、世界改造的精神,把這強盜世界推翻,單是打死幾個人,開幾個公民大會,也還是沒有效果。我們的三大信譽是:改造強盜世界,不認秘密外交,實行民族自決。——李大釗《秘密外交與強盜世界》1919 年 5 月 18 日材料二:我們為什么這樣發動,為爭地盤嗎 不是!為泄憤嗎 也不是!我們反對政府屈辱外交! 國都要亡了,還在這里出死力想殘殺,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國運動的八項主張。——張學良、楊虎城《告全體同胞書》1936 年 12 月 16 日(1) 根據材料一、二,指出李大釗、張學良和楊虎城的主張分別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間提出的。概括這兩個重大事件在維護民族利益方面各起的作用。(4 分)(2) 根據上述材料和問題(1),歸納以上人物的主張所體現的共同時代主題。(2 分)材料三:如圖(3)結合圖一、圖二,分別說明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上述主題所做的努力。 (2 分)26.(8 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昨天,1941 年 12 月 7 日,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海空軍突然和蓄謀的進攻……我要求國會宣布:自 1941 年 12 月 7 日星期日,日本進行無緣無故和 卑鄙懦弱的進攻時起,合眾國和日本國進入戰爭狀態。──摘自羅斯福《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后,二戰最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大反攻的日子終于來臨。“美 英盟軍搶灘登陸”、蘇聯軍隊搶先占領柏林;面對日本法西斯發出“本土決戰”的狂吠,蘇聯 對日宣戰、美軍重拳出擊、中國抗日武裝展開了全國規模的反攻……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情況比較表(直接經濟損失(億美參戰國(個)卷入人口(億)參戰人員(億)傷亡人員(億)元)項目名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30多150.70.3300060多201.10.940000)(1)材料一中,為什么羅斯福說“1941 年 12 月 7 日”是“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二戰前夕, 面對法西斯的侵略擴張,英法等西方大國采取了什么政策?后來面對法西斯國家的瘋狂侵略, 1942 年 1 月反法西斯國家有什么重大舉措?(3 分)(2)材料二中“美英盟軍搶灘登陸”的事件是什么?有什么影響?(2 分)(3) 材料二中“蘇聯對日宣戰”是在哪一次國際會議上作出的決定?從材料二中體現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分)(4) 運用數據分析和圖表統計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從材料三中我們可以獲得什么信息?(1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2021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期中試卷.docx 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