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檢測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00分。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的密封區內填寫校名、班級、姓名、學號。3.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卷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中國歷史試題卷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60分)1.西方列強的炮聲,驚醒了古老中華帝國的迷夢,中華民族的屈辱史一中國近代史開始了,“西方列強的炮聲”是指以下哪個國家的炮聲( )A.法國 B.英國 C.俄國 D.日本2.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A.反對中國禁煙 B.開展同中國的貿易C.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D.需要對外開辟商品市場和掠奪原料3.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標志是( )A.金田起義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變4.有學者認為“太平天國運動政治上的失敗是因為文化上的落后”。這一觀點的依據是( )①創立拜上帝教 ②奉行平均主義 ③重建等級禮制 ④提倡效法西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閱讀下表,分析各省區上奏捐輸的銀兩主要用于( )各省區捐輸情況表(部分)(注: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地區 上奏人 上奏時間(道光) 銀(兩)福建 保昌 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20000浙江 劉韻珂 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1200000廣東 奕山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1800000A.虎門銷煙的開支 B.鴉片戰爭的軍費開支與戰爭賠款C.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軍費開支 D.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軍費開支與戰爭賠款6.右圖是小曾同學在學習了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某次地主階級自救運動后。繪制的一幅漫畫。該漫畫( )A.反映了民族意識的空前覺醒 B.揭示了洋務運動的失敗原因C.肯定了戊戌變法的進步意義 D.諷刺了晚清官員的盲目排外7.近代歷史上,一個個不平等條約記錄了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歷程。其中下列內容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①協定關稅 ②允許外國在中國開設工廠 ③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③①8.下面示意圖中①處應填的是( )1839年 1878年 1894年 1945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① 鄧世昌黃海殉國 臺灣重回祖國A.陳化成力戰英軍 B.左宗棠收復新疆 C.義和團抗擊聯軍 D.聶士成天津殉國9.1895年5月,臺灣人民群情激憤,“一律準備與倭人決一死戰,不愿將全臺歸于倭人,眾志成城,有死無二”。“臺灣人民群情激憤”是因為( )A.《南京條約》的簽訂 B.《北京條約》的簽訂 C.《馬關條約》的簽訂 D.《辛丑條約》的簽訂10.在清政府被迫簽訂某一不平等條約后,列強欣喜若狂,聲稱“第二次發現了中國”。英國一家報紙評論道:“中國為東方一團大物,勢已動……今歐洲之人,雖田夫野老,無不以瓜分中國為言者。”下列哪一項是對材料中“不平等條約”的歷史評論?( )A.開放廣州等五處通商口岸 B.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C.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D.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1.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說:“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于是他組織參與了( )A.查禁鴉片,虎門銷煙 B.力陳變法,推行維新 C.組織起義,推翻清朝 D.宜傳禮教,主張復辟12.下表可以用來說明,維新變法運動( )維新運動期間維新派的活動活動 內容建立學堂 萬木草堂、時務學堂創辦報刊 《國聞報》《知新報》《時務報》組織學會 強學會、南學會、農學會A.抨擊了封建道德 B.學習了西方科學技術 C.促進了思想啟蒙 D.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13.1901年,有報紙刊登了一篇評論,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為“洋人的朝廷”。該評論與下列簽訂的條約有關的是(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14.右圖是小張同學所做的讀書卡片,據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 ●口號:“扶清滅洋 ●性質:反帝愛國運動 ●結果: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A.虎門銷煙 B.戊戌變法 C.太平天國運動 D.義和團運動15.用圖示法梳理歷史事件是學習歷史的一種常用方法。下面圖示梳理的是( )外因:第二次鴉片戰爭 促進中國民族工業產生內因:清政府統治危機 是中國近代化開端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戊戌變法16.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刊物的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綱領闡發為三民主義。此“機關刊物”指的是( )A.《知新報》 B.《民報》 C.《時務報》 D.《國聞報》17.下表反映了中國近代史前期的有識之士的探索歷程,①處應填( )主要內容 代表言論軍事技術 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① 育才于學堂,論政于議院思想文化 科學與人權并重A.軍事技術 B.文學藝術 C.政治制度 D.實業救國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道閃電,具有劃時代意義。據此,回答18—19題。18.某校歷史興趣小組要實地考察辛亥革命“首義之城”,他們應該去( )A.北京 B.上海 C.武漢 D.廣州19.辛亥革命被稱為20世紀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巨變的主要原因是( )A.青年學生起了重要作用 B.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C.創辦了第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D.宣告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20.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典禮在南京隆重舉行。獅子山炮臺鳴放禮炮108響,宣告( )A.湖北軍政府成立 B.國民政府垮臺 C.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D.封建制度終結21.中國近代史上曾有一個政權在其國歌中寫道:“亞東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民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下列敘述,能體現該政權“舊邦新造”的是它( )A.終結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邁開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C.創辦新式學堂廢除八股取士 D.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閱讀下面材料,回答2223題。“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稱民賊。……誓死戮此民賊,以拯吾民。” ——孫中山《討袁檄文》22.檄文中出現“萬戶涕淚”的原因是( )A.“二次革命” B.袁世凱復辟帝制 C.護國戰爭 D.軍閥割據23.在孫中山這篇《討袁檄文》號召下,1915年底蔡鍔在云南宣告獨立,起兵北上討袁,史稱( )A.黃花崗起義 B.武昌起義 C.護國戰爭 D.護法運動24.造成下表項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項目 時間(年) 變化農戶 1914~1918 減少1500多萬戶耕地 1914~1918 減少2600多萬畝荒地 1914~1918 增加4900多萬畝軍費 1916~1918 增加5000多萬元A.府院之爭 B.軍閥紛爭 C.列強侵略 D.農民戰爭25.右圖是蘇州吳縣沈維鈞編輯,由上海世界書局于1921年6月發行的《做白話文秘訣》書影。這本書的出版( )A.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 B.提出了民主與科學的口號C.系統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 D.是對文學革命的積極響應26.“五四運動不僅有青年學生的參與,廣大工人、商人、教師、市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相互呼應,取得了運動的初步勝利。”材料表明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原因在于( )A.社會各界形成斗爭合力的 B.采取武裝斗爭的方式C.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D.中國人民開始覺醒了27.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主要是因為五四運動( )A.使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B.提出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口號C.大大激發了青年的愛國熱情 D.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姿態登上政治舞臺28.下列選項中屬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的是( )①十月革命的影響 ②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發展壯大 ③武昌起義的勝利 ④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9.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關于三者共同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都促進了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 ②都主張向西方學習③都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 ④都有廣泛的群眾基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0.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新”主要體現在( )①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 ②新的斗爭方式——武裝起義③新的指導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④新的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有4小題,共40分)31.(12分)前人將歷史載于書信,后人用書信打開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書信一】經過和這么大一個國家開放貿易10年之久,……而擁有如此龐大人口的中國,其消費我們的制造品竟不及荷蘭的一年……,這好像是一個奇怪的結局。——1852年英國駐廣州代辦給家人的信【書信二】這次遠征行動干得體面而漂亮,是我們兩國共享之榮耀。——1861年法國上尉巴特勒給雨果的書信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我們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1861年雨果給法國上尉巴特勒的回信【書信三】中國同意打開門戶,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添加幾個新港口那么簡單……,而是絕對和徹底地打開了她遼闊版圖的每一個角落。她要同意我們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還同意,如果我們愿意,可以在北京開設使館。——美國駐華公使瑞德·威廉給友人的書信(1)依據書信一,說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的理由。(2分)(2)書信二中的“這次遠征行動”指的是哪一次歷史事件?“兩個強盜”表達了雨果對哪兩個國家的強烈譴責?列舉相關史實證明其強盜行為。(5分)(3)聯系書信三的內容,說說列強在“這次遠征行動”結束后提出了哪些要求,這些要求有何共同危害?(5分)32.(10分)李鴻章與嚴復是晚清時期兩位重要人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李鴻章實業清單(部分) 1865年,創辦江南制造總局 1872年,創辦輪船招商局 1881年,創辦中國第一家近代化煤礦 1885年,創辦中國第一所陸軍軍官學校(天津武備學堂) 材料二:嚴復早期經歷(部分) 1866年,因父親病逝,中斷學館學業,放棄科舉之路 1867年,入福州船政學堂學習駕駛 1877年,被選派前往英國學習輪船罵駛 1897年,任福州船政學堂教習(1)根據材料一,概括李鴻章的舉措所體現的當時兩大旗號,并指出他的這些舉措對當時的中國帶來的積極影響。(5分)(2)材料二嚴復早期求學經歷顯示當時中國教育出現了什么新現象?這一現象出現與材料一有何關系?(5分)33.(9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辭去臨時大總統時,孫中山認為,三民主義中的兩個主義已經實現,接下來…最切實的舉措,就是發展實業,改善民生。——人教版教材《高中歷史》(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回答:“兩個主義”是指什么?為何當時孫中山認為它們“已經實現”了?(5分)材料二:民國五年,孫中山先生到臺州三門健跳考察。事后他在《建國方略》中將健跳定位為需要大力建設的“實業之要港”。(2)《建國方略》對健跳的定位體現了孫中山的什么思想?(2分)(3)民國時期孫中山“實業之要港”建設的設想為什么不能付諸實踐?(2分)34.(9分)某校開展“學黨史·知黨恩”主題活動,請你一起參與。材料一:【紅色旅游】紅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立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1)請用所學知識幫助大家解答:我國將下面圖片所示紀念地確定為紅色旅游景點的理由(2分)材料二:【感悟黨史】有人說:1901年,中國陷入無盡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中國卻依舊黑暗:192I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2)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4分)材料三:【追根溯源】五四運動后,共產黨早期組織通過創辦刊物向工人階級宣傳馬克思主義(見下圖)。(3)材料三所述活動對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有何意義?(3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D A B B C B C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D D B B C C D C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B C B D A D B A C二、非選擇題(本題有4小題,共40分。)31.(12分)(1)列強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不滿足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大侵略權益。(2分)(2)第二次鴉片戰爭(1分)英國和法國(2分)1860年10月,英法聯軍野蠻地洗劫了北京城,火燒了圓明園。(2分)(3)要求:根據“添加幾個新港口”可知列強提出的要求是,《天津條約》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1分)根據“我們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可知列強提出的要求是,《天津條約》允許外國軍艦和商船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1分)根據“在北京開設使館”可知列強提出的要求是,《天津條約》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1分)危害: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2分)32.(10分)(1)自強、求富。(2分)積極影響:使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3分)(2)新式學堂的創辦;派遣留學生。(2分)關系:材料一表明當時正在開展的洋務運動,重視文化教育,創辦新式學校,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正是洋務運動的這些舉措,才有教育的新現象。(3分)33.(9分)(1)民族主義和民權主義(2分)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中華民國;頒布《臨時約法》。(3分)(2)三民主義(民生主義)。(2分)(3)辛亥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2分)34.(9分)(1)該圖所示紀念地為中共一大在上海的會址,在這里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2分)(2)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4分)(3)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且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礎。(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