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探秘造紙術》教學設計【課型】方法指導課【教材分析】本課是三年級上冊考察探究《探秘造紙術》的方法指導課。紙在 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用途廣泛。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古代勞動 者的智慧結晶。紙是怎樣制造岀來的?古代造紙術和現代造紙術有什么不同?通 過考察探究,發現紙的歷史,走近現代造紙技術,探究紙的古往今來。【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掌握了初步的觀察方法,但對如何進行細致的觀 察和比較,以及對兩種不同的事物做有科學依據的觀察,需要進一步的學習、練 習。本課就是結合古法造紙的兩種不同的造紙方法造出來的紙,進行對比實驗和 觀察,從而得出實驗結論。【學習目標】1.價值體認:通過活動擴大學生的閱讀面,鍛煉學生收集信息,分析資料, 提煉觀點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閱讀能力,培養閱讀的興趣, 進而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能力。引導學生關注中國的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 以及了解造紙術的鼻祖蔡倫,激發民族自豪感。2.責任擔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創造精神 以及不怕困難,獨立思索等優良品質。3.問題解決:引導學生關注中國的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激發民 族自豪感。并引導學生關注造紙術的發展,以及現代紙的種類,用途,擴大眼界 把學習生活的觸角伸向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學做再生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 力,樹立環保意識。通過觀察和想象,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提高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4.創意物化:通過動手操作,完成兩種不同造紙法的紙的制作。【教學重點】通過兩種紙的對比實驗,掌握對比實驗、觀察的方法。【教學難點】兩種造紙方法進行造紙的體驗,時間上不好把握【教學流程】(一) 回顧研究成果,小組交流同學們,探秘造紙術我們已經進行了初步的研究,下面我們請各小組交流 —下你們的研究進程。四個小組交流研究成果。教師總結:同學們,經過前期的考察探究,了解到了許多紙的秘密。說到紙 我們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前面一組同學介紹的蔡倫。(二) 動手操作1.視頻播放蔡倫發明的紙隨著時間的不斷遷移,傳播了文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老師這里有一張紙,請同學們看一看,摸一摸,老師的這張紙和你的紙有什么不同?梳理一下古法造紙的步驟是L切麻2.洗滌3.浸泡4.蒸煮5.舂搗6.打漿7.曬紙8.揭紙2.提出問題教材中,為我們呈現了兩種造紙法:撈紙法和壓漿法,這兩種方法造出來的紙有什么不同?能說出來嗎?不能,那我們就來親自動手做一做,做個對比實驗比較一下。實驗法是考察探究的一種重要方法。實驗前,要提出問題,進行假設, 并制定合理的實驗方案;實驗中,根據方案,規范操作,認真觀察實驗 現象,做好實驗記錄;實驗后,整理好實驗工具,得出實驗結論。3.猜測工具首先請同學猜測一下古法造紙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學生先猜測,如果猜測不岀,老師和學生一起清點認識。)工具:撈紙盆、攪拌器、勺子、撈紙框、竹簾材料:紙漿和膠水讓我們對照操作臺上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工具和老師一起清點工具吧。4.觀看視頻學習方法板書:調和紙漿(撈紙框圖片)撈紙 晾干請同學們觀察課本上的圖片,小組討論推想一下壓漿法的步驟。板書:調和紙漿(竹簾圖片)撈紙 擠壓 晾干5.小組實驗6.展示評價反思改進(三)實驗觀察因時間關系,我們的紙不能現在揭下來,進行細致觀察。這是老師采用這兩 種造紙方法提前晾干的紙,我們進行仔細對比觀察。1.對比內容2.技法指導看一看、摸一摸、揉一揉、撕一撕小提示:在觀察的過程中,0)要仔細觀察、認真記錄(2)可以借助工具 求助老師3.小組會作,進行觀察、記錄。紙的樣態紙的種類 顏色(看—看) 光滑度( ) 柔韌度( ) ( )“壓漿法”制造的紙“撈紙法” 制造的紙4.小組交流實驗結論5.拓展延伸生活中的許許多多的紙,都可以用我們剛才的方法,來對比兩種不同紙的樣態差異。這是老師搜集到的紙,看一看,大家有什么發現?(六)總結評價在本課中,同學們的表現都很棒,在這次考察探究活動中,你有哪些收獲,哪些問題?【七】布置作業1.古法造紙已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為"活化石",歷經了幾千 年的變遷,依然煥發著生機,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怎樣繼承和傳承這門古老 的技藝?請同學們課下思考。2.古法造紙,與現代造紙有什么不同,走進造紙廠,開展實地考察,探究 他們的不同。【板韋設計】探秘造紙術撈紙法 壓漿法調和紙漿 調和紙漿撈紙 撈紙晾干 擠壓揭紙 晾干揭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